【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课前交流:
引导背诵赞美春天的诗词,感受春天的美好及诗词的魅力。
导入:
1、 揭示课题:板书 白鹭
2、 引导学生背诵关于白鹭的诗(要求学生把诗的韵味诵读出来)
3、 在你的心目中,感觉什么是诗呢?指名说说。
引导学生体会诗是精炼的,是美好的,是我们的国粹。要学会边读边想象(诗中要有画)
4、 导入:白鹭明明是水鸟,而大文豪郭沫若却说它是…..(引:诗)是……(引:精巧的诗),是……(引韵味无穷的诗)白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自读感悟:
1、自由朗读1----5自然段,想一想白鹭是什么样子的?
2、指名读描写白鹭样子的句子.
指导:怎样读才能让我看的清清楚楚呢?
再读,指名读(教师强调颜色和身段)
3、 出示幻灯:(白鹭)感觉怎么样?引导学生对照图画来读。读出白鹭的美。
指名学生朗读。
4、 白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引导学生理解“适宜、身段、精巧等)
整体又给你留下什么感受呢?你会用什么词语来赞美它呢?
5、 引导读书:是诗就要读出诗的`味道来,指名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评议。
6、 6---8 自然段是写什么的?自由朗读。
7、 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画面了吗?如果给画面起名字的话,你想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读是思考
8、 合作交流。
9、 指名小组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1) 悠悠钓鱼者:引导学生说,加什么语言才能使图画更没呢?
朗读思考,交流讨论,小组汇报(引导:蓝天、碧草、清水等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齐读再次体会。
(2) 悠悠嘹望者:帮助学生理解:你如果站在小树的绝顶,你有什么感受呢?而白鹭又是怎样的?(读读)你认为它是在嘹望吗?(引导学生讨论,甚至是争论)
引导:白鹭的一种嗜好就能引起我们许多幻想,所以作者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3) 悠悠飞行者:齐读:你看到了什么?
我不由得想起了王勃的一句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怎样改能用在白鹭的飞行上呢?
10、 出示图画:(几幅活动的图)这么美的白鹭,这么优美的文章,又能引起我许多幻想,我爱上了
齐读最后一段体会。
11、 读全文,读出你的感受来。
四、课堂延伸:
1、有什么感受和发现想对大文豪说几句呢?
引导学生畅谈:
可以这样:(1)用文中描写白鹭的语言来夸夸同学或其衣服什么的。
(2)深化写作 的背景:2天写出了3篇,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等
(3)学会迁移应运:大文豪抄袭别人的文章:模仿楚国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的句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背诵第15自然段。
2、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花园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花园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以及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感受文章中的“自由”,体会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生:我和祖父的花园)(事先板书)。
师:萧红写的童年故事发生在哪?(生:花园)。谁和谁发生的故事?(生:我和祖父)。我、祖父、花园构成了多彩的童年生活。那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花园?(板书:花园)
(生: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花园。)这里真是丰富多彩的世界。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继续走近这美丽的花园。
二、深入课文,读中悟情
师: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气的花园里,“我”都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画出来。指名答。
师:老师发现,好多同学读着读着,脸上就笑微微的了。你看到“我”在花园里做了哪些事?
生:栽花、拔草、下种、铲地、追蜻蜓、捉蚂蚱、浇菜。
师:呀,小作者可真能干呀,能做这么多的事,对吗?其实她是在干什么?
生:淘气、瞎闹。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她是怎么淘气的吧。
课件出示一段:祖父一天都在花园里边反而被踢飞了。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你们也种过菜或播撒过什么种子吗?
生:有。生谈经历,谈感受。“溜平”你知道是怎么溜吗?
师:有些同学没有过这样的体会,那也没关系,你们可以从萧红的文字中体
会到这种快乐。谁想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小萧红?
生:(“我”爱模仿祖父的行为)可爱、天真、幼稚、淘气、调皮。
师:从哪能感受到她的淘气?
生:踢飞了。
师:这哪是在种菜,简直就是在瞎闹。菜种都被我踢飞了,调不调皮?谁愿意再来读读这有趣的画面。课件出示:当祖父下种反而被踢飞了。
师:除了下种我还做什么了?
生:铲地。
师:我是怎么铲的呢?
课件出示一段:祖父铲地,我也当做谷穗留着。
师: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我是怎么铲的?找动词。
生:爬在地上,乱勾一阵。
师:你们见过这样铲地的吗?(生:没有)。这样铲地的结果就是?“苗、草不分,结果留着一片草。这哪里是铲地啊,真是帮倒忙。
师:谁想再来读读这句。课件出示:其实哪里是铲当做谷穗留着。指名读。
师:你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干着傻事的小姑娘。
师:当祖父教我辨认谷穗与狗尾草的区别时,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我又跑去摘黄瓜了,黄瓜没吃完,又去追蜻蜓了,蜻蜓没追上又去做别的了。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只绿蚂蚱。终于玩腻了
师:我又做出了什么举动呢?
课件出示:玩腻了“下雨了,下雨了。”
师:我是怎么浇菜的?找找有哪些动词,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生:跑、闹、抢、浇、拿、拼、扬、喊。从中能感受到“我”的'无拘无束与自由。(板书:自由)
师:谁能有感情地来读一读呢?
师:这一大瓢的水冲下来,“我”会怎样?
生:园子里的“我”好像落汤鸡一样。
师:你做过这样的事吗?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高兴、开心。(板书:快乐)
师:真正有感情的朗读都离不开想象,我们也要学着想象去读。把你内心的率性、自由、快乐给读出来。指名读。
师:你不敢洒吗?胆子大一点,再读一读
师:我们共同做着动作齐读“下雨了!下雨了!”
师:你们体会到她的快乐了吗?没人管,没人束缚,这是何等的自由啊!
师:看来,想象朗读,模仿动作朗读都是读好书的法宝,也是学好语文的法宝。瞧,你们的发梢还滴着水呢,多么淘气的孩子,但是小萧红还是乐在其中,此时,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花园?(板书:乐园)
师:其实,我在园子里做过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曾经有一次祖父拔草时,小萧红偷偷地在祖父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玫瑰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祖父完全不知道,还以为是因为春天雨水大,园子里的玫瑰花开得香呢
师:小姑娘在花园里这么调皮,这么快乐,离不开的这个人就是——
生:祖父。
师:祖父是怎样一个人?从文中哪些语句能体会到?用心读读课文,找一找。
生:我从看出祖父是个宽容、宠爱萧红、很有方法,不打不骂的人。
课件出示第6—8自然段。
师: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三个笑,看出了什么?慈祥、慈爱。
师:当我跑回屋拿了一个谷穗抛给祖父时,祖父是怎么做的?
生:慢慢地把我叫过去。
师:为什么慢慢地?(不着急,很有耐心。)
师: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花园里,我在淘气的同时,还享受着祖父对我的爱,所以这还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充满爱的花园
(板书:爱园)
师:我玩得这样高兴,这样快乐,所以此时“我”眼中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你还从文中的哪里体会到了自由?
生:出示15自然段。谁想用你那美妙的声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这一段也是写园子的,一共10句话,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哪句?齐读出示: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师:花、鸟、虫子都活了吗?怎么活的?这个“活”怎么理解?
生:有生命力,充满生机。
师:所以在作者眼中:花开了,就像——(生接: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生接: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生接:虫子在说话似的)。这三个句子结构相似,连在一起叫——(生:排比句)。
师:还有一个排比句谁找到了?指名答。
师:知道什么是“谎花”吗?(不结果实的花)你们了解的真多。
师:花园里的植物多自由啊,那玉米呢?
生: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怎么不跟前面一样写成“它愿意长上天去,就长上天去”?
生:长上天去,这不可能。这样写我们感觉玉米生长多么自由。
师:蝴蝶也是随意地飞。说明它们也是——生:自由的。
师:它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段中共有11个“就”字,你认为是不是太啰嗦了?
生:不啰嗦。
师:那这十个“就”字你能体会出什么?
生:一切都是自由的。
师:在这个花园里,不但我是自由快乐的,就连植物、动物都是自由快乐的。
师:既然是写自己的童年生活,那又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这个园子里的动植物呢?
生:写园子丰富多彩,衬托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师:写花园里庄稼自由自在,其实就是写作者的童年生活自由自在。
师:谁能填一填?课件出示要求背诵段落15自然段,原文填空。
师:除了这些动、植物,作者还写了哪些事物?
生:天空、白云。
出示16、17自然段。齐读。
师:这里仅仅写天空的蓝悠悠和又高又远吗?
师:正如有句话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天空那么开阔,白云那么自由,透过这景物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们更能看到作者快乐的心境,那种对自由的渴望。
师:像作者这样把人物情感寄托在事物上,借助事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借物抒情。
师:作者想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啊?生:师: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的如此生动、有趣?
生:因为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写好文章的首要条件,所以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三、课外延伸,聆听作者的心声
师:然而萧红的童年却不都是快乐的,你们想知道这快乐背后的故事吗?课件介绍:萧红一生悲苦,8岁丧母,父亲因她是女孩就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父亲对她很冷酷。偶尔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萧红在一篇文章中回忆: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的房里,一直面向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祖父时时把多纹的手放在我肩上,——对我说“快长大吧,长大就好了”。她的童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地挣扎过来的。只有从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花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
师:听到这些,此时你有什么感受?正是因为她有这样悲伤的童年,所以她对和祖父在花园里的快乐生活难以忘怀。这是一座乐园、爱园,更是一座精神的家园。(板书:家园)。
师:这祖父的花园怎能不令她难忘呢?课后请继续走进萧红,走进她的《呼兰河传》。这本书很值得一看,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称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可惜的是,这位北国才女在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去世了,才年仅31岁。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首诗给她听。也算是一种纪念吧!课件出示:《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配乐)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师:最后,请你们记住这个乐园、爱园、这座精神的家园。记住这个的现代文学女作家萧红。好,下课!
四、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花园
自由乐园、爱园、家园
花园快乐借物抒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理解为学由难向易转化的关键是“事在人为”。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为”、“鄙”“语”“恃”“去”“顾”等词的意思。
3、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不同语气和感情,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语气和情感,并背诵课文。
2、 理解“认知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
教学方法:阅读式、讨论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中一定都遇到过困难,那么面对困难,应该怎样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吧。
二、引导学生读课前“阅读提示”及书下注释①,了解如下内容:
①解题:为学即求学、做学问。本文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勉励他的子侄们努力学习的。示:给……看。
②作者的简单情况。
三、读文体会
1、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生字词看注释或。
2、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读一听,互相纠正错误。
3、三读,订正读音。
出示需注意的字,集体订正。不逮人 久而不怠焉 迄乎成 屏弃而不用 蜀之鄙 子何恃而往
4、学生再次放声读。提示:读准字音。
5、指导朗读,读顺句子,读好停顿
出示下列语句,要求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读课文,做到不掉字、不多字、不错字。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蜀之鄙/有二僧贫者语于富者/曰子/何恃而往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6、读、译课文
两人小组互说互订正,存疑。
读、集体读并讨论
全班齐读。小组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老师适当点拨。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点词的意思。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d、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e、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f、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g、贫者语于富者曰:
h、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四、听读课文。
老师读课文,要求学生不看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 复习质疑
1、研读课文作者对“为学”是怎样看的,又是怎样提出看法的? “人之为学……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作者通过两问两答提出看法。为学难易的转化在于是否“为”。每一设问中都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作答。这样,对比鲜明,突出了“为”对“学”的作用,说明了“难”与“易”的辩证关系。
2、本文说的主要是关于做学问的道理,为什么开头却从“天下事”写起?
因为“为学”是“天下事”之一,这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说明事物道理的方法。
第2-3段各写了什么内容?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第2段采用对比的方法讲述了昏庸聪敏不是固定不变的道理。
第3段叙述了蜀鄙之僧朝南海的故事,在写法上采用了设喻论证的方法,用贫富两僧的故事来讲道理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运用对照比较一贫一富两个僧人十分鲜明,形象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3、“贫僧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的`故事结尾说明了什么?它与作者看法有什么关系?
说明“事在人为”,这个故事是一个例证,作者用它来生动形象地证明作者看法的正确。
4、第4段得出什么结论?
人贵有志,事在人为。
二、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通过蜀鄙二僧朝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事在人为”的道理,告诉我们主观努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背诵课文
方法:给学生3-4分钟自己背,然后老师读课文,学生随之默读;请若干学生试背,全班结合投影提示背。
三、拓展练习 积累内化
(1) 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鄙”和“曰”
(2) 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或故事,丰富课外知识。
四、总结: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把蜀鄙之僧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13为学
人之为学
贫僧:一瓶一钵
富僧:欲买舟而下,富者有惭色
人之立志,故不如蜀鄙之僧哉?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6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读“稻”、“藏”、“催”三个字。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秋天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熟塘报落岸”。
2、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秋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秋天的录像片,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秋天有关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秋天,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蓝天池塘岸边电报运动场熟了当作底下金子往下落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蓝: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监”字第一笔是竖。注意与“篮”字区分。
塘: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唐”字。“唐”字的第七笔是竖,要出头。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熟: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上是一点一横,左中是口;左下是“子”,第三笔要写成提;右上是“丸”字;下面是四点底。
报: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是:横折钩竖横撇捺
落: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洛”字,这是一个上形下声的形声字。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5)认读“稻”、“藏”、“催”三个字。
稻:稻子,水稻。农作物的一种,我们吃的大米就是水稻脱壳后的米粒。
藏:捉迷藏,藏起来。就是躲着不让找到的意思。
催:急着、催促的意思。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
6秋天
熟塘报落岸蓝金池底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按照一定的顺序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的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比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叶子发黄落下,候鸟南飞等一些自然现象发生在秋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抓住秋天的特征,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2、体会秋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蓝天池塘岸边电报运动场
熟了当作底下金子往下落
二、学习课文
1、从整体入手学习,教师伴着音乐范读。
(1)让学生边听边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思考:秋天到了,自然界的景物有哪些变化?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出示相应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
3、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看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秋天来了,天又高又蓝,还有一朵朵白云。教师板书:天:蓝高云:白
(3)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
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A.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B.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使学生知道加上“高高的”使句子更具体。
C.指导朗读,突出蓝天的特点。
(4)让学生观看画面,欣赏秋天的天空。
(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秋天的美丽,读出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怎么样?
秋天,稻谷熟了,一片金黄,像是铺上了一层金子一样。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喜欢的语句,谈看法,体会粮食丰产的景象。
(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一眼望不到边”说明稻田所占面积大,是好大一片,使人看不到边际。
“黄澄澄”是写稻田的颜色,这是稻子成熟的表现,说明了粮食的丰产。
“铺了一地金子”说明稻子长得好,满地都是,用比喻的方式表明稻子成熟。
板书:稻田:一眼望不到边,一片金黄。
(5)师小结:秋天,稻子成熟了,大地一片金黄,远远的看不到边际,就像是金子洒满地,面对这一切你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运用读的方式,体会那种丰收的喜悦。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第三、四自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A.读这两个自然段。
B.想一想,告诉我们什么?
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和有关语句谈一谈秋天大自然的变化。
(2)各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一片一片树叶从树上落下,小鱼藏在落叶下边把落叶当作了伞,小蚂蚁在落叶上爬来爬去,来回跑着,把落叶当作了运动场。燕子看到了落叶,把落叶当作了电报,它们要到南方去过冬了。
板书:黄叶:落下来。小鱼——伞小蚂蚁——运动场燕子——电报
(3)师小结:这些语句使我们感受到:秋天来了,自然界里的小动物,小昆虫们那种欢快的.心情,还有秋天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4)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小动物、小昆虫们那种欢快的心情,还有秋天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注意指导:
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A.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B.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使学生知道加上“一片一片的”能够说明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是一片接着一片往下落,陆陆续续的感觉。)
C.教师和学生一起用实物演示。
D.指导朗读,突出落叶的特点。大家评议。
三、组织学生观看秋天的录像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秋天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1、看图说说图的意思。
2、在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附:板书设计
7我要的是葫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读“藤”、“哇”、“蚜”三个字。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第二声。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葫芦挂些怕盯邻居治奇怪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芦: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户”字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卢”字区分,“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字旁,右边是“丁”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表示目不转睛地看。
怪: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与“经”字区分。
挂:第六笔是横,不是竖,两个“土”字上下排着。
些:上下结构,上面的笔顺是:竖横竖提撇竖弯钩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赛过:胜过。本课指种葫芦的人希望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
挂:本课是结(ji5)的意思。
蚜虫: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腹部大。吸取植物的汁液,是农作物的害虫。俗称:腻虫。
奇怪:纳闷,不理解。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
7我要的是葫芦
芦盯挂怪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教师出示课文内容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内容。与同桌练习说一说。
3、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讲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小葫芦,他非常高兴。
(3)教师强调两点:
A.第一句中的葫芦是指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
B.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写时用到的几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说明葫芦长得很好。板书:长满绿色的叶子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而后练习读一读,谈一谈应读出什么语气。自己先思考,遇到问题与同桌商量商量。
(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有几个蚜虫怕什么?”那个人满不在乎,在读书时要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种葫芦的人希望小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要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5)让学生练习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6)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
第三自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练习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看法。
(2)进行交流:“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虫根本不用治,为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芦。”读这些语句时要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我要的是葫芦。”要读重些,是肯定的语气。结合学生说的,板书:蚜虫,不治)
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表示自己的建议。
(3)分角色朗读,大家评议。
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思考:葫芦为什么掉了?板书:落了
(2)引导学生交流: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
(3)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呢?
(4)指名读这个自然段,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三、布置作业
1、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附: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参加讨论,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参加讨论,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2、打开书,按照田字格规范书写汉字,教师检查,及时进行板演。
3、填空,再读一读。
()的小花()的蚜虫
()的葫芦藤()的小葫芦
让学生先自己练习填写,然后再订正,最后读一读。
()的小花雪白美丽可爱红艳艳
()的蚜虫害人讨厌可气
()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
()的小葫芦可爱绿色
二、朗读练习。
1、读句子: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怕。
2、比较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与同桌讨论,而后进行交流。这两组句子在表达上,意思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每组中的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第一句所表达的意思比第二句更强烈些。
3、练习读一读。
4、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5、想一想通过读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三、发散思维练习。
请学生给这篇寓言故事续加结尾。
1、自己先练习。
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由各小组选出优胜者参与班级展示。
3、进行展示。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读书
2、预习下一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李白与汪伦之间的友情。
3、交流送别诗,诵读积累。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体会两人之间的情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揭题。师板书:《赠汪伦》(谁能来准确地读读诗题?)
2、理解诗题。(‘赠’是什么意思?)
3、了解诗歌创作背景。(李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
汪伦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
二、初步感知古诗。
1、读通古诗。(谁来替李白诵一诵这首古诗?)
(1)指名读。(重点正音“乘”)
(2)齐读。
2、想像古诗中的景象。(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1)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将要出发的画面)重点理解“将”“欲”“行”。
(2)忽闻岸上踏歌声:(汪伦为李白送别边歌边舞的画面)重点理解“踏歌”“忽闻”。
①踏歌:边歌边舞的一种舞蹈形式。
②课件展示“踏歌”。
③重点理解“闻”。(这里的“闻”是什么意思?(听到)现在的'“闻”有好多意思(看504页字典)。你知道哪些句子中“闻”的意思是“听见”?(耳闻不如目见;耳闻是虚,眼见为实;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体会李白的心情。
(1)感动。(此时李白的心情怎样?李白的感动仅仅是因为汪伦踏歌送行吗?前面听了老师写作背景的介绍,你还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谊表现在哪里?)
(2)感情朗读。(谁能像李白一样饱含深情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诗意。(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4)比较句子,体会感情。(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就算桃花潭水有千尺
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呢?
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吗?不,远远比不上。
三、背诵积累。
1、教师引读。(想到汪伦真情相待,看到汪伦踏歌送行,李白情不自禁地吟道……)
2、理解全诗。(谁能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3、配乐朗诵。
四、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两首古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自由读,指名读。
3、《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分别是谁送谁。
4、找一找。
古诗中,哪个词指的是孟浩然和董大?(故人、君)
五、作业。
1、学写生字。
2、写写李白和汪伦会说些什么?
3、交流:了解古人礼节“打躬作揖”,学学古人的样子,演演李白和汪伦分别的情景。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把洗手怕的过程用恰当的语句分几步写下来。
2.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活动的重点观察清楚,并能一步一步按顺序写清楚。
教学难点:能有顺序地完整地记叙清楚洗手怕的全过程。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时间:20xx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洗手怕的过程。
2.有顺序地说清楚洗手怕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活动的重点观察清楚,并能一步一步按顺序写清楚。
教学难点:能有顺序地完整地记叙清楚洗手怕的`全过程。
教学准备:
脏手怕、脸盆、肥皂、刷子、自来水。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要学习“习作训练”《洗手怕》。
(2)你洗过手怕吗?你还记得是怎样洗手怕的?
2.示范“洗手怕”。
(1)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说说:“洗手怕”时要注意什么?记住什么?
(2)请一生或老师示范,大家观察。
(3)讨论。
①洗手怕的过程一般分几步?
②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边讨论边板书。
1.用脸盆打水;
2.将手怕浸湿;
3.在脏手怕擦上肥皂;
洗手怕(过程)4.用力搓洗;
5.用清水漂清、洗净;
6.晾干。
3.分组操作。
同桌准备一只脸盆。
边洗边观察手怕的变化,观察水的变化,肥皂泡的形状、颜色及手的感觉。
4.口头说说洗手怕的过程。
(1)说说洗手怕的过程可分几步。
(2)具体说说每一步的操作过程,用上以下词语。(打出投影)
准备:手怕、准备洗、打水、浸湿
擦皂:湿透、捞起、挤干、擦皂
搓洗:用力搓洗、滑油油、肥皂泡、脏水
漂清:漂洗、拧干、继续漂洗、直到
晾干:干净、捞起、拧干、甩干、夹住、晾在竹竿上、心里感到
5.评讲。
(1)各自按提纲练说。(说完整)
(2)连起来说。(说得连贯)
(3)抽生大声说说。
6.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 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 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头饰、图画、胶水(或磁石)。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 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 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二、教学重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让我们来看幻灯。
看图片(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
师:这4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生:第一幅图画的是春季,第二幅是夏季,第三幅是秋季,第四幅是冬季。我们从草芽、小鸟可以看出是春季;从荷叶、青蛙看出是夏季;从谷穗看出是秋季;从雪人看出是冬季。
师: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四季)
齐读课文。
(二)、探究新课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横直线画下来。再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
(2)师:这篇课文中有不少生字,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
生:“叶”、“圆” 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生:“秋”、“就”的韵母是iu,不是iou。
(3)师:不错,希望大家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们来开火车读。
(4)师:刚我们读了课文,读了生字,现在谁能说说这篇课文有几句话?(生答)
2、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第一句。(示图和第一句话的投影。)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句。
师:说一说(板书: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生:写了,草芽对小鸟说,他是春天。(板书:草芽[图]。)
2、师:在这句话当中,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你问一问。(板书:问)
(1)生:“草芽”是什么?
谁来指一指课文中的草芽在哪儿?那谁来说一说?
(“草芽”是刚长出来的小草的嫩芽。)
(2)生:草芽不会说话,课文中为什么写他对小鸟说他是春天?
师:谁来说说看?
生:课文中,把草芽当成人了。
(3)生:为什么课文中写草芽对小鸟说,不写其他的?
师:因为草芽、小鸟是春天特有事物。
谁能用“是”说一句话?
(4)师: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春天来了呢?我们来认一认(板书:认)
生:春天燕子飞回来了。
生:春天花开了。
生:春天气候暖和了……
(5)师;大家说得真好,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让我们带着感情把描写春天的句子读一读吧!(板书:读。)
①指名两位同学,一人读一、二行,一人读草芽说的话。
②男、女生分角色读。
③师生分角色读。
3、总结。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的。首先我们说一说,第一句话写了什么?然后问一问,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认一认,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上看出是春天。最后,我们读一读,把这句话的感情读出来。(结合板书总结。)
(四)、学习二、三、四句话,四人一小组,自学开始。
1、师:谁来说一说这三句话各写了什么?
生:第二句写荷叶对青蛙说:他是夏天。
第三句写谷穗说:他是秋天。
第四句写雪人说:他是冬天。
2、师:谁来问一问,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1)生:“谷穗”是什么?
帅:谁来说?
生:是谷类植物的果实。
(2)生:什么是“鞠着躬”?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做一做这个动作。
(3)生:什么是“一挺”?
大家做一做挺的样子。
(4)生:什么是“顽皮”?
师:谁来做个顽皮的样子?“顽皮”就是十分调皮。
3、师:认一认,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中看出是夏天、秋天、冬天?
4、师:夏天,热情奔放;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你能把这三句话的感情读出来吗?愿意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5、课间操。
四、分角色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一个表现的机会,让几个小朋友来表演。(分配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每句话的一、二两行大家读。第三行分别由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小朋友读。每个演员都要尽情发挥,表演起来。
六、作业布置:回家收集关于四季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 春 夏 秋 冬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能读一读课文,让大家再一次感受四季的美丽,可爱。
实践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喜欢的小节进行朗读表演。
(二)、指导背诵
出示四幅图,学生借助图背诵课文。先自由背,再请学生上台背诵,最后全班一起背诵。
(三)、分组绘画四季
师:老师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我们学习了《四季》,大家能画出四季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分四组,第一组为“春季”,第二组为“夏季”,第三组为“秋季”,第四组为“冬季”。你愿意画哪个季节,就到哪一组。(插“春、夏、秋、冬”小牌子。)
学生听音乐画画。
师:音乐停止,小朋友们也停下手中的笔,听他们说一说。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画得好,说得也好。
播放音乐和四季的风景画面。
师: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
师: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
生:四季很美。
生: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四季更美。
师:最后让我们齐背课文,每位同学都可以尽情表演。
(五)、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七”,学生观察,并说说发现了什么。(横有点上扬,竖弯钩中竖的部分压在竖中线)
2、出示“儿”在田字格的位置,学生自己观察并书写。
3、出示“九”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横折弯钩中横的部分要压在横中线)用红笔强调。
4、出示“无”,学生自己观察并书写。
(六)、练习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连一连。
草芽 弯弯
荷叶 尖尖
谷穗 圆圆
3、读一读,说一说。
这些话真有意思,你能学着说几句吗?
春天草芽尖尖, 春天( )。
夏天荷叶圆圆, 夏天( )。
秋天谷穗弯弯, 秋天( )。
冬天北风呼呼。 冬天( )。
六、作业布置:回家画四季。
七、板书设计:草芽 弯弯
荷叶 尖尖
谷穗 圆圆
八、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育目标:
1、了解声母g、k2个声母,发音方法。
2、学会g、k2个声母的字形及发音,并会在四线格中书写。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发音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认读g、k并会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g”书写
教具准备:课件,一棵苹果树(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已学过的声母(生齐读)
2、出示课件,请在这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来读一读
①b、m、f、p、d、n、l、t
②b—d m—n f—t b—p
指导读
3、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声母,用我们上几节课学习声母的方法来编顺口溜,编故事,希望小朋友们积极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发言,我们来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
二、教学g
1、(出示课件)看了图你最想说什么?
2、“鸽子”的“鸽”的声母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一个声母“g”(板书)
3、师教学发音方法:
在发g时,舌根抬高碰到软腭,舌根突然离开松腭,让气流出来。
①看老师发音,小朋友仔细看、听。
②学生跟读,指名读、齐读,开小火车读。
4、你能编顺口溜或编故事来记住它吗?
5、指导g的书写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6、学生在《课堂作业》抄写g,师巡回指导。
三、教学k
1、讲故事引出k(边讲故事边出示课件)
2、区别k、g,请小朋友把手心对准嘴,想想读g、k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领谈,学生跟读。
4、你也能像前面的小朋友一样编小顺口溜来比较k吗?
5、指导k的书写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6、学生在《课堂作业》抄写k,师巡回指导。
四、巩固练习
1、老师给g、k找了一些朋友,出示:ge gu ke gu ke ku 学生拼读。
2、游戏:摘苹果
3、老师这有一棵苹果树,树上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小朋友们想吃吗,但要吃这些苹果需要拼拼这些音节,拼对了才能把苹果摘走。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学到了2个声母,这2个声母还可以和许多韵母交朋友,下节课再一起来学习。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g k h》拼音教学在设计上运用了多种教学原则,以学生为本,创设学习“生气”,增强基础“底气”,培养语文“灵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其特点体现如下:
1.童话中漫游,情境中体验,心灵中融合。将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内容贯穿在童话故事之中,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在童真、童趣中教师与学生心灵融合、平等对话,摒弃脱离学生感情基础的空泛地说教,注重情感的渗透。通过情境的营造、视听感官的感受达到学生的心灵与学习内容相结合的境界。
2.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欢笑中教育。让教与学尽量在游戏中展开,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在欢笑中传递各自独特的体验。
3.合作中探究,规律中求知,想象中创造。《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学生多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拼读,找到对应卡片,并说出相关词语或句子,然后交流反馈。同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创设的情境中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空间;尊重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授之以渔。
学习目标
1.学会g、k、h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具准备
CAI课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音节
1.小朋友们,我是花仙子姐姐,跟我打个招呼吧!
(课伊始,以花仙子姐姐的角色和着音乐进入课堂,由教师的角色转为学生喜爱的平等的角色。为“语文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打下良好基础。)
2.花仙子姐姐今天请来了一些拼音朋友,看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指名读,齐读)
ɡǔ hú ɡē ɡā kē hā
(复习第一课时中所学的的两拼音节,与新课中的三拼音节进行对比学习,为三拼音节的学习做好铺垫,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语境,练读三拼
师:小朋友们拼得这么好,花仙子姐姐决定带你们到花仙子王国去玩,不过得先过了智慧桥才行,守桥的小不点儿会提出2个问题,答对就能过桥,有信心吗?
1.小不点提出第1个问题:身穿绿衣裳,肚里红瓤子,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膛,猜一种水果。
(谜底:西瓜)
2.小不点提出第2个问题:谁能把西瓜的瓜这个音节拼出来?
(到花仙子王国,过智慧桥,猜谜语,不断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好奇中饶有兴味地学习,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不经意地引出了三拼音节“gua”的读音。)
3.学习拼读三拼音节gua:
(1)师出示音节ga,全班齐读。
(2)师在音节ga中插入u,介绍介母,学生试拼。
(3)看课件小女孩推动卡片,全班齐拼gua。(课件一次出现声母、介母、韵母,然后课件演示“三音相碰”成一个音节的`过程)
(4)小不点指导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
(5)学生再拼,教师相机指导拼读方法。
(学习三拼音节“gua”之前,让学生从“ga”过渡到“gua”,有助于帮助学生区分三拼音节与两拼音节的概念。而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课件演示三拼音节“相碰”的过程,既形象,又直观,再辅以歌诀的形式,不仅帮助学生明白了三拼音节的拼读要领,而且是一种学习方法的传授。再通过小组、个别的形式反复练读,三拼音节的拼读技巧很快便掌握了。)
4.练习拼读其他三拼音节。
师:都会拼了吗?花仙子姐姐还要再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ɡ-u-ɑ──guɑ ɡ-u-o──guo kuɑ huɑ kuo huo)
(1)学生自由拼读。
(2)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纠正读音。
(3)开火车认读三拼音节。(教师抽读拼音卡片)
5.拼读带调三拼音节
师:瞧,这就到了花仙子王国了,我们一起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1)生生互动,小组学习,拼拼音节,看看图片,找到朋友,贴在一起,想象练说。
师:花仙子姐姐把你们刚才拼的那些音节都变成了音节花贴在黑板上,谁愿意上来拼一拼?
(2)指名摘取音节花,当小老师领读三拼音节。
(经过一段时间有意注意学习,适时设置情景,将学生从有意注意转移到无意注意状态。在花仙子王国里,设计“找朋友”的游戏,这是一种动作记忆;摘取“音节花”的学习形式,在巩固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与技巧的同时让学生调动生活的积累,给音节赋予具体的组词、造句,使无意义的音节鲜活生动起来,既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三、课间律动
(在“花仙子王国”里,和着《花仙子》的音乐跳舞)
四、图文结合,学习生字
1.观察情景图,看看你在小河边都看到些什么?(课件相应出现词语)
2.联系实际,认识5个生字
(1)这些词语里,那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鼓励、肯定学生的认字方法:“妈妈教给我的!”“拼拼音认识的!”)
(2)还有哪些字是你不认识的?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3)看图齐读词语。
师:我把他们从图上变下来了,你们还认识吗?
(4)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师:摘掉拼音小帽子,还会不会读?
(5)去掉拼音,在小组里认读。
(6)开火车认读单个的字。
(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大纲更要备学生,很多学生在学前已认识了不少字,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各种识字方法,然后指导学生用拼音识字,授之以渔。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拼音的成就感。)
3.在“走迷宫”的游戏中巩固认字。
师:瞧,熊妹妹想吃到迷宫那头的冰淇淋,可她不会认这上面的字,你们能想办法帮帮她吗?同桌两人赶快商量商量该怎么认怎么走!
(1)同桌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走迷宫。
(设计“走迷宫”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汉字,在游戏中体验生活.)
师:生字朋友都认熟了,猜谜语一定也没有问题吧?
4.读儿歌,猜谜语
(1)打开书自读谜语,找出红色的音节拼一拼!
(2)跟着花仙子姐姐一边拍手,一边读谜语。
(3)生齐读谜语。
(4)猜谜底。
(5)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能写会算还会画,回家后还可以把这个谜语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猜,好吗?
五、回归整体,小结
(《花仙子》的音乐响起)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花仙子王国里读拼音、认汉字、做游戏,你们玩得高兴吗?可惜时间不早了,听!音乐又响起来了,小朋友们,再见!
(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读儿歌,猜谜语,将枯燥无味的拼音、识字变得生动有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教案03-25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3-26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2-16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04-06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3-03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10-10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