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赞许的。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住宅的特点。
3、联系上下文读懂住宅的特点。
4、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蟋蟀的住宅的特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师准备(包括媒体):准备教学挂图,让学生读懂课文。
学生准备:
做好预习:
预习生字 朗读课文 回答问题 提出质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三、自主探究,精读感悟──顺学而导品词句
1、默读课文,进一步的了解蟋蟀的`住宅。边读边做批注。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
3、全班交流:
学生谈学习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理解,读中感悟。
⑴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比研读,指导朗读,体会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个性特点。)
⑵学习住宅特点部分,感受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认识课文表达的一些方法,指导朗读。
⑶了解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学法指导】引导自读自悟,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修建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特点,感受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四、总结谈话,读写结合
1、归纳小结,升华情感。
2、下节课下节课,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
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达标】:
抄写生字词组
完成质检
选做【创造实践】:
抄写比喻拟人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撬、甫、侦”三个字的字音,理解“侦探、离奇、璀璨夺目”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意,并能用连贯的话来介绍巴特洛甫的破案经过。
3、了解案件的离奇之处和巴特洛甫的破案过程,赞叹巴特洛甫高明的破案手法。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zhēn
1、(出示:侦探)指名一生读词
2、你知道侦探是干什么的吗?
3、那些能根据蛛丝马迹破案的人就叫做侦探。
fǔ
4、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位大侦探。(出示:巴特洛甫)
(指名一人读——开火车读——齐读)
5、他今天要破的是一个钻石案。(板书:钻石案)这是一颗怎样的钻石?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介绍?
媒体出示:中世纪出土的皇冠上的特大宝石
6、(中世纪颜色泛红)中世纪是什么时候?书上有个注释:(媒体出示,生齐读)
现在是21世纪,算起来已经有很长的一段的历史了。所以这颗钻石非常昂贵。
(指名一人读短语——齐读)
7、课文中还有一个描写钻石光泽的词语(出示卡片:璀璨夺目)
师:璀璨:这两个字都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大多和“玉”有关。璀璨的意思就是珠宝、玉石的光泽很夺目的样子。(媒体出示钻石图片)你看,这颗钻石熠熠生辉,光芒四射。一起来读好这个词。
二、学习第三小节,了解案情的离奇
1、正因为它价值连城,所以在博物馆展览时,对他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
2、轻声朗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了措施的严密,把你认为关键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然后同桌交流。
3、交流句子并说明理由,媒体随机出示关键词
● 大侦探看着皇冠展橱,那是一个很大的透明罩,精致而坚固。
(媒体显示:透明罩、精致而坚固)
● 唯独在它的基部有一个拆装的小孔,窄小得只能容三根手指通过,人的手是无论如何也伸不进去的,即使伸进去,也无法取得宝石。
1)(“三根手指”字体变红)三根手指的小孔有多大?我们用手来比比看。(师生共同做动作,体会小孔的窄小,媒体出示:基部小孔窄小)能读出这种窄小的感觉吗?(生自由练读——指名一人读)
2)(出示皇冠展图的剖面图)小孔在这儿,钻石在这儿,要想把手伸进去,偷走钻石,看来是不可能的。
3)师生配合读。
师:唯独——(生齐读:在它的基部有一个拆装的小孔,窄小得只能容三根手指通过,人的手是无论如何也伸不进去的),退一万步讲——(生齐读:即使伸进去,也无法取得宝石)。
● 安装了报警器(媒体出示:安装了报警器)
看来,人们把能想的都想到了,你觉得这样的保护措施怎么样?(板书:保护严密)
4、这么严密,却还是发生了钻石被盗的案件,难怪人们说这是一桩——(离奇钻石案)。(板书:离奇)
1)离奇什么意思?
2)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点出了它的这种不可思议。快速朗读课文,把句子找出来,然后同桌互相说说它的离奇之处。
3)指名一生交流
(媒体出示:令人惊异的是,报警器没有响,皇冠展橱和馆内所有的门窗都完好无损,没有撬动的痕迹,那颗宝石仿佛是被巫师施了魔法似的消失了。)
4)的确,从案发现场来看,这起案件实在是让人想不通。安装了报警器,但——(生读:报警器没有响)透明罩——(生读:精致而坚固。)小孔又——(生读:窄小),都不容易被损坏,它们和馆内所有的门窗一样都——(生读:完好无损,没有撬动的痕迹),可是钻石却——(生齐读:仿佛是被巫师施了魔法似的消失了。)就像变魔术一样,钻石不翼而飞。(板书:不翼而飞)
5)你觉得这个案子的`案情(板书:案情)怎么样?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老师这里有一个词语,也是形容情况难以想象,难以辨别的。(板书:扑朔迷离)
6)这个案子真是太离奇了,自己准备一下,说说他的离奇之处。(媒体出示:这个案子真是太离奇了!)
三、学习第4-7节,了解破案过程
1、这样的案子真是让人大伤脑筋,于是赶紧请来巴特洛甫。毕竟是大侦探,旁人看来天衣无缝的现场,巴特洛甫却看出了破绽。他发现了什么?
2、媒体出示:大侦探在小孔的边沿发现了一根头发丝般的白色细毛。
3、这可是个重要的发现,在用放大镜仔细端详了之后,他的眼里闪出了一丝难以捉摸的微笑。(媒体出示句子:难以捉摸泛红。)从他的这个表情中,你读懂了什么?
4、巴特洛甫只是在小孔的边沿发现了一根细毛,他就对整个案件胸有成竹了?他是怎么做的?
5、自由轻声读第4-7小节,试着用“先……接着……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巴特洛甫破案的经过。(媒体出示:先……
接着……
最后……)
1)开火车分节读文。仔细听:他们有没有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巴特洛甫先做了什么?
● 巴特洛甫先让布兰克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盗窃皇冠钻石的罪犯已经捉拿归案。
(注:要引导学生关注消息不是巴特洛甫登的,是让别人登的。)
3)接着做了什么?
● 登了一则启事,请高手把金表从下水管道中取出来
(注:说“取金表”不准确)
启事就是公布一件事情,(出示卡片:启事)告诉别人要怎么做,那么启示呢?(启发、启迪)(出示卡片:启示)所以用的时候要特别当心。
4)破案的最后一步当然就是——(当场抓住罪犯):
6、刚才大家用比较概括的语言介绍了巴特洛甫的破案经过,老师觉得在介绍的时候,还有两个表示时间的短语不得不提:(媒体出示:第二天,半个月后)你觉得有必要吗?同桌讨论一下。(板书:迷惑罪犯)
7、你能不能把破案的整个经过概括地说一说。
看来,巴特洛甫的每一步都是大有用意的。他们环环相扣,而启事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8、是什么样的启事有这么大的魔力?
1)(媒体出示启事)
● 自由轻声练读,要求:读的时候不能加一个字,也不能漏一个字。
● 指名一生读启事
2)同样是启事,如果这么写,(媒体出示另一则启事)能破案吗?
3)比较一下这2则启事,找到它的高明之处,注意:要联系第1、2、3节中对钻石案的描写一起来思考。
9、交流:
● 瑞士产的高级金表(价值不菲,普通的也要几万元,好的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 金表价值的一半(这样才能引诱贪财的人上当)
● 不损坏建筑设施的前提下(案发现场保持一致,好要让罪犯故伎重演。)
● 二十五层楼的下水管道
1)拆装小孔和下水管道一样,都很窄小(媒体出示图片)
2)为什么要二十五层楼呢?
3)就像案发现场那样。(媒体出示:第三小节的第二句话)齐读。
10、巴特洛甫登启事的这一招,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你会用哪个? (板书:引蛇出洞)
抓住罪犯这一招又可以怎么形容?(自投罗网、请君入瓮)(板书:请君入瓮)
11、事实证明,巴特洛甫的判断一点儿也没错。(媒体出示第7节,生齐读)
12、现在回过头来看课题,再把课题读一读(生齐读课题)这个离奇仅仅只是形容案情吗?(板书:破案方法奇特)
四、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又学了一个聪明人的故事。学了课文,你觉得这位大侦探神在哪里?
2、你有什么话要对大侦探说的吗?
3、总结:一根被人忽略的白色细毛,居然让大侦探看出了那么多门道。他十分巧妙的通过一则消息——(生:引蛇出洞),一则启事——(生:请君入瓮),用离奇的方法破了离奇的案件。真神!
语文教案 篇3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
板书课题:悯农(二)
二、学生自学
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粒、颗、闲、夫、饿、死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死: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撇。 饿:熟字我加上饣就是饿。 颗: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换上页字旁,就一颗星的颗。
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 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 死:没有了生命。 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8、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四、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五、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粒:左窄右宽,立字略短。 颗:左右﹑宽窄﹑高低﹑长短一样,果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 天()拉()一颗() 夫()粒()一棵()
3、背诵古诗 (1)自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
六、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七、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
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正音:阙(quē) 叠嶂(zhagrave;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ugrave;))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agrave;o) 属(zhǔ)引 哀转(zhuǎn)
三、研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畅读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
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
五、品读课文,
体会文章“片言万语”的精炼,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讨论:
1.全篇只几百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
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找出文章中的对偶句和韵脚。
3.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会怎么样?
六,熟读成诵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的教学,使学生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前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2、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我会填”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规律认识8个字,能准确地运用词语。
3、教学“我会读”,使学生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题开展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5、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课前准备
1、课件
2、词语卡片。
3、制作材料、奖章。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一)是“读读认认”;
1、投影出示字词。
2、组内交流说发现。(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3、游戏识字。
*卡片认读生字提示
“姓、警”的正确读法;
*任意抽卡片认读
*送信游戏
*同桌互读,全读对的给同桌画颗星。
4、自由练习读词语,扩词练习。
(二)是“我会填”;(“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
1、说说每组的两个词是什么关系。(近义词)
2、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说说差别。
4、填空。
(三)是“我会读”。
“我会读”是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
1、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
2、朗读感悟:鲁班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3、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想法。
4、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语文教案 篇6
内容预览:
20.俗世奇人
冯骥才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2.品味语言特点,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情节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蔫(nian1) 擅长(shan4) 绰号(chuo4)
刷浆(jiang) 难堪(kan1) 一瞅(chou3)
发怔(zheng4) 褒贬(bao1) 怵(chu4)抠(kou1)
戳(chuo1) 瓢(piao2)
2.解释下列词语。
发蔫:表现出精神不振。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发怔:发呆。
大名鼎鼎:形容名声很大。鼎鼎:盛大的样子。
二、导人
中国历代的史书,大多只给帝王将相、伟人名人立传,其实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间也不乏奇人高手,他们又何尝不值得大书特书。读了两篇短文,相信你会受到启迪。
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滋味。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刷子李和泥人张有什么共同点? -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刷子李和泥人张都是俗世奇人,他们都拿手擅长的行当,可以说是有大本领大智慧。
四、学习课文
(一)诵读。
学生自由朗读,并做适当圈画、批点,或复述故事。
(二)表演。
两篇短文情节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编写课本剧或小品进行表演。学生演出后,评选出最佳剧本和最佳演员。
提示:
课本剧中要突出主要人物,安排好地点,设计好舞台提示,处理好台词。
(三)品词语。
文中有一些传神的字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韵味。
提问:
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语气、语调和重音,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
2.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4.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1句,句式上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对有绝活人的称道、佩服。第2句,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写出人们的生存方法,地地道道也强调了人要生存,就要有绝活。第3句,作者并没有太夸张,这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泥人张的手艺高超,无与伦比。第4句,找乐子写出海张五的嚣张气焰。如将找换成其他的动词玩、叫等,表达效果就不够恰当了。
(四)分析人物。
文章刻画了刷子李和泥人张这两个奇人,人物性格鲜明。
提问: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揣摩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围绕这一话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或辩论。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人有手艺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绝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做事、做人除了靠自己的本领外。还要讲求与别人合作,共同探求,共同发展。
五、拓展训练
1.说说你周围有什么俗世奇人?讲一讲,让同学们听听。
学生可以结合本地的风俗民情,互相交流。
2.教师介绍冯骥才《俗世奇人》一书,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书中的其他篇目,如《苏七块》《冯五爷》《蓝眼》《蔡二少爷》>等等。
六、小结
本文以两位手艺人(刷子李、泥人张)的高超手艺为话题。作者均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情节虽然简单,但安排得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四
语文教案 篇7
二年级下册读读背背要求学生积累四个描绘春天美好景象的成语: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五彩缤纷、色色俱全。这四条成语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忆,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情境导入
师:春天到了,春暧花开,——(学生随老师一起读)师生: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色满园。(学生在一年级时候已学过四条关于春天的成语,很自然便于老师合拍)师:小草们都醒了,花儿也都开了,(课件出示:相关图片画面)在这百花齐放的季节老师带大家再学习四个描绘春天美景的成语。(将以前学到的四条成语与生活紧密相连,融生活与知识与一体,旧知的再次引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很默契地说出学过的成语让学生有一种成功感,良好的'心境对下来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师板书: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五彩缤纷、色色俱全(多媒体出示与文字相配的画面欣赏)
二、初读成语
1.自读成语要求:借助拼音读词,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领读——全班读
三、整体感知
师:你读懂了哪条成语的意思?
2.指名交流。
3.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前两条成语是说花开得艳,后两条成语是说花颜色的美、多。
四、学海泛舟
1.选用自己喜欢的成语说一两句话。
2.生上台交流。
3.学有余力者提出用这四条成语说一段话。五、熟读成诵指名读—打擂台竞赛读—组与组接龙读—开火车领读六、延伸拓展师:读了这四条成语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想让一年四季都是春天都是百花盛开……
生2:我要发明一个春天定时器,只要一按按钮,春天就会来到,让盲人也能闻到花香,让他们感受到春的气息、春的脚步,让他们的生活也变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生3:我们要爱护环境,不要破坏环境,让聋哑人闻到花香,感受世界的美好与温暖。(此题一出学生稍加思考后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这不经意的举动,起到了抛砖引玉之效果,孩子们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此小的年龄便懂得把爱心送给他人,憧憬美好未来,世界将会因为有他们而更加美好。只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活动,师生互动,课堂交与学生,就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五个会认的生字,掌握九个会写的生字。
过程与方法
1、多种形式朗读诗歌达到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读中感悟,边读边议,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品读诗歌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激发孩子们读诗的兴趣,享受美好的儿童诗的润泽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波爷爷的诗《带雨的花》,这首诗真美,把你把我都深深的陶醉了,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19课《带雨的花》,那谁还记得,这首诗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作答。
师:范读文本。(目的:学生在引导下回忆所讲内容,积淀情感。)
二、教师范读课文。
师配乐范读课文。调动兴趣:你们想有滋有味的读读吗?
(目的:教师的范读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情感,促使学生有朗读的欲望。)
三、细读文本,深入品味,并指导情感朗读。
1、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去体会文中小女孩当时的心情。
(1)找生说说自己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样的经历。
(2)教师通过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偷偷的”、“尽情”等词语指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
2、以文中的“我”偷跑出去都发生了哪些开心的事为主线索,继续
朗读文本。(出示大屏幕)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追过蝴蝶?说说自己追蝴蝶的情景和当时的
心情。并体会着去读读文本
(目的: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他们的经验世界、情
感世界产生情感共鸣。)
3、继续故事情节的发展。找生读3、4小节。
师提问:小鱼小虾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乐趣,小女孩是怎样对待
它们的?指导:下保证时的.态度?
师小结,过渡到下环节。
4、朗读5、6小节。
(1)师提问:下雨了,人们都在跑,小女孩又是怎么做的?生回
答并体会试读文本。
(2)教师追问:她给妈妈采花时心情怎样?都想到些什么?生回
答,并体会着读文本。
(3)指导“一束带水珠儿的鲜花!”最后为什么用感叹号?出示大屏幕。
教师小结标点的作用。
(目的:标点符号的设计达到文本性和工具性的结合。)
5、故事的尾声。
师过渡:玩了那么久,也玩痛快了,现在该回家了,此时小女孩
是怎样的心情呢?
学生自读第7、8小节
(1)学生自读文本,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当时小女孩的心情怎样?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着小女孩当时的心情读。
四、小练笔。
回到家里,小姑娘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吗?如果你是那位妈妈,你会怎样对待孩子呢?。代替妈妈给孩子说说心里话。(课上时间充足可在课上写在小本本上。)
(目的:换位思考,让孩子体会做家长的那份爱与关心,注重听说读写结合。)
五、回读整首诗,整体感悟。
1、配乐朗读文本,并思考文中的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
(同时板书主要词语)
2、在美妙的音乐中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结束本课。(播放音乐)
(目的:整体感知文本,体会诗歌的韵味美。最后音乐中升华朗读。)
语文教案 篇9
语文园地八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韵文。
(2)朗读韵文。
(3)说一说短文一共讲了几个字?
(4)引导学生发现拆分,整合的识字方法。
(5)用同样的方法你还认识了哪些字?
二、我会认
1.出示“转盘”。转盘周围生字排成一圈,转盘指针指向哪个字,就引导学生读哪个字。
2.交流识字方法,把你记字的好方法说给同学听。
3.引导学生再次认读生字。(全班开火车读两遍)
三、日积月累
(一)我会填
1.出示我会填的影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读读题目“我会填”这是让我们做什么呢?学生说出这项训练要求。
3.请你们自己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巡视)。
4.反馈:让学生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填写的。
(二)我会读
1.听教师示范读短文,学生边听边认真看书。
2.组织学生自由读短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短文,配以优美的音乐。
4.组织全班自由读,边读边想: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的理想是什么?怎样实现你的理想?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
展示桥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能把刚才看到的桥介绍给大家吗?这节课,老师就让你们把你设计的桥展示给大家,并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设计的?
二、进入有主题的口语交际
1.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
2.同桌练说、评价。
3.各学习小组组织练说、评价。
4.小记者采访。
A.同学们,学校小记者站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都会设计桥,而且设计得非常漂亮,便派来几位小记者前来采访(四名同学扮成小记者上台)。让我们用热烈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B.小记者采访(从桥的造型、材料承重力等方面质疑,介绍者进行答疑)。
5.评选,展示最优桥梁。
黑板上贴满同学们设计的桥,评一评谁设计的桥好,你最喜欢哪座桥?并说出原因。
三、总结谈话
(阜新市实验小学 朱秀杰)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检阅》教案05-02
语文《公输》教案03-11
语文母鸡教案04-26
语文《植树》教案02-05
《语文园地》教案04-14
语文翠鸟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