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优秀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德育目标: 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
1,导游线路的小黑板;
2、天山景物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学生自学
带着过渡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象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二,引导第2自然段的学习
如: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读了这段话我仿佛见到了寂静的天山,又是充满生机的天山。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寂静的清凉世界。)
师:我跟你们一样,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正像刚才同学们说的,这是一个寂静的,又是充满生机的地方。作者是
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
(再次默读课文)我觉得作者不仅仔细观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确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出来。
你们觉得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雪峰间的云影比作是银灰色的花朵,整个雪峰就变成像一块绣着花的白缎子,多漂亮呀!
还有,作者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样子,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啊!
作者还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是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小水珠那么的美,多讨人喜爱,这里也流露了作者当时那种喜爱之情。
师:我很赞同同学们的看法,的确,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景物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欣赏?
我还觉得作者用词很巧妙,很有特点,如一开头写“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这个“抛”字,写雪水流下时用“飞泻”这个词,让人感到雪水流下时很有气势。
我觉得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溶化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师:说得好。描写景物,要注意按一定顺序写。
这篇课文其余各段中都有很多写得生动的地方值得我们探究发现。现在请大家互相合作探究,等会儿把你们探究的成果与大家交流,好吗?
合作学习
你觉得 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摘抄优美词句
用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作业
复习词语卡。
三板书设计
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
*七月的天山 密林幽静的美景 移步换景的方法
深处的景象
语文教案 篇2
鼎尖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
一、读拼音,写汉字。
jǔ ju? hu huàn wǔ rǔ chān fú páoxiào jiān dū
( ) ( ) ( ) ( ) ( ) ( ) dù jì jǐ liáng wán bì guī zhào chà zǐ yān hóng
( ) ( ) ( ) ( )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好(hào)客 似(sì)乎 蒙(měng)古包 B.清平乐(la) 亡(wáng)赖 剥(bāo)皮
C.应(yìng)声 暖和(h?) 情不自禁(jìn)
三、按要求写成语。
1.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描写人物尽职尽责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描写景色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用“坚”字组成四个不同的词,恰当地填入括号里。
“5·12”汶川大地震,使中华民族更( )。即使时间过去了100个小时,救援人员依然在( )的石板下搜寻,瓦砾堆下的生还者还在( )着,中华民族将迈着更加( )的步伐前进。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严格 严厉 严峻 严肃
1.老师( )地对同学们说,我们一定要( )要求自己。
2.饥饿威胁着我们,在这样( )的形势下,我浪费粮食的行为受到了老班长( )的批评。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只有??才??
3.( )草原里的`河水十分清澈,( )从远处看就像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
4.在洪水到来之际,老汉( )牺牲自己,( )让一个老百姓受到伤害。
5.我童年时的发现( )没有科学依据,(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六、给下列词语中带下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欲:①欲望 ②想要,希望 ③需要 ④将要
) )
2.拥:①抱 ②围着 ③群众拥护 ④聚到一块
) )
七、读文言文要注意其节奏和韵味,下列朗读停顿最正确的一句是( )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八、请细细回忆本学期所学内容填空。
1.一叶渔船两小童,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3.梁国杨氏子九岁,__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
4.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死之交。
6.船夫的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______________,毫不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其中《草船借箭》选自《______________》。
九、根据下面的情境写话。
1.一块草坪上写着这样的广告语:严禁践踏草坪。总觉得少了一点情趣,你可以改为________________。
2.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可谓入木三分,李红、黄莉对“入木三分”一词争论不休,你能替他们解释一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教具准备:
字卡,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4、出示:针 注视 迟 著名 寸草 言 孟郊 缝补 沐浴 生机勃勃 了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 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抄写今天教的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从第1、2句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孟郊要出远门)你知道他母亲是怎么做的吗?(板书:缝衣 一针针一线线 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教学:缝补 针线
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3、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谁来读读这句诗?
(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3)齐声读读
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 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儿 天天挂念 早点回来)
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3、读第三、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多了白发 眼睛湿润)从“孟郊看到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
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
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
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
(2) 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
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
三、学习第三节
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节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有感情地读这句诗
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
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恩 迟 言 寸 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这节课所教的字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
2、《游子吟》这首诗你也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比赛读。
二、指导背诵
1、看图背诵这首诗
2、同座位点背
3、指名读,齐背。
三、读《补充阅读》上的相关文章
四、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补( )摸( )针( )恩( )
扑( )漠( )什( )思(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 )着身上的衣服,( )着那又( )又( )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 )不就像这( )?沐浴着( )的小草,无论怎样都( )不了太阳的( )啊!
3、默写《游子吟》这首诗。
4、学了这篇课文,你此时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
近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
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读全诗。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写作中如何发挥想象;
2、了解告诉我们要善于学习的古语;
3、引导学生读懂短文的主要意思,感悟运斤者的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4、学习看图想象作文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积累,引导学生大致理解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读一读,学习成语
1、自由读下列词语,看有什么样的特点。
2、全班交流:这些词语的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表达的意义是大致相同的,它们并列组成一个四字词语,起到了一定的强调作用。
3、再读这些词,
4、师: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
(千方百计、和风细雨……)
二、 读一读,学习句子
1、自由读下列句子,看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2、全班交流: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在发挥想象
3、师追问:那么这样写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使人感觉更加真切,仿佛也置身于作者所处的环境中)
4、再读句子
5、师:你能也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吗?
6、点拨:我们在写作文时就应该不仅仅写出自己观察到的,还要写出自己想象到的。
三、 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句子。结合注解,看能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
2、全班交流句子的含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亦作“他山之石”、“他山之攻”。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知识却是无限的,值得我们不懈地去探索。
3、指名说说对自己的启发
4、再读,背一背。
四、 学习成语故事:
1、自由读成语,想想成语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 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读要求
2、师引导回顾:我们以前写想象作文的方法还记得吗?
(图中的情景+自己的想象)
师:我们以前尝试过的看图想象作文通常是图中提供大致的故事情节,而这次图中没有任何情节,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是很大的。
二、 尝试想象
1、习作要求中给了我们一点写法上的提示,对吗?
(可先写第一副再写第二幅,也可以倒过来)
2、自由构思,同座之间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说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次序写,怎样写
师点拨:沙漠是如何变成绿地的?这里的人们做了什么样的努力?发生了什么故事?这个过程要写具体;反过来也是一样
三、学生自由习作,师相机讲评。
语文教案 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学习本文生动性说明的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难点:平实性说明与生动性说明的区别。
解决办法:
1.复习文艺性说明文的有关文体知识。
2.把生动性说明改成平实性说明。
3.讨论分析共同归纳。
4.质疑问难。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说话训练。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2.信息交流。观察蜘蛛、阅读文章或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料进行交流。
3.拟题训练。结合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完成《倍受青睐的蛛丝》和《会飞的花》的阅读训练。
五、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听说训练。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同学们,今天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是什么吗?”(蜘蛛) “你观察过张网捕虫的蜘蛛吗?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知道它们为什么能结网吗?”“蜘蛛很常见,但往往不被我们注意。本文的`作者却对它作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建人写的这篇说明文——《蜘蛛》。
(一)明确目标
1.了解蜘蛛这种小动物的有关知识。
2.学习掌握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复习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说明顺序。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自愿,每人一段),了解文章的说明的内容。
本文抓住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来写的。围绕这个特征,介绍了蜘蛛各种各样的捕食方法;蛛丝产生的生理机制;蛛丝的用途及其他有丝而不结网的蜘蛛等内容。文章把重点放在蜘蛛的实用价值上,具体说明了人们对它的利用过程。
2.信息交流。结合你自己对蜘蛛的观察了解或根据阅读的文章内容,或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料,试模拟一只可爱的小蜘蛛的口吻,用第一人称介绍一下“自己”。
引导学生回答如下:
我叫蜘蛛。我们家族约有三万五千余种,属于节肢动物。我们结网定居,常在屋檐、庭园、树丛间。结大型车轮状垂直的圆形网。清晨、傍晚或夜间居网的中心,白天隐伏网旁,以树叶缝隙、树枝为隐藏地点,并要用一信号丝与网相连。当昆虫或它物触网,被网上粘液(粘丝)粘住,我就扑出,以螯肢攫捉,注入毒汁和消化液,并用蛛丝缚住猎物,然后像咬一片面包或饼干似的把它们吃掉,作为美餐。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简介:
《画风》一课讲述了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小朋友在画画时,宋涛提出画风的想法,在赵小艺的启发下,他们互相激励,用不同的方法描绘出了风的样子。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本文对话较多,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
教学目标:
1、会认七个生字和与生字有关的词语。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画一幅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巧设悬念
1、孩子们,你们喜欢画画吗?请把你课前画的一幅画拿出来,我们一同欣赏,好吗?
瞧,这朵花真美,你怎么没把香味画上?这只小鸟一定叫得很动听,你怎么忘了把声音画出来?
学生质疑:声音、气味看不见怎么画?
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能画,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不能画呢?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几位会画风的小伙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问题与伙伴共同研究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电脑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式认读。
(2)电脑出示生词,指名读。
(3)游戏《找宝》,学生一人读字音,其他人从字卡中迅速找出生字。
3、这些字真调皮,它们又都跑到课文里去了,请你再读一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围绕字的音、形、意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阅读能力。
三、抓住重点,精读课文
过渡:三个小伙伴正画得起劲,这时,宋涛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画风?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经过动脑思考,他们都想出了自己的办法。
1、你喜欢谁画的风?选你喜欢的小朋友仔细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
2、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1)课件演示图画:飘动的红旗
赵小艺在飘动的红旗上画出了风,此时她的心情怎样?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写赵小艺的句子吧!
(2)宋涛看到赵小艺的画,恍然大悟,因为他看到了风,陈丹也会画风了,他们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高兴地读一读写宋涛和陈丹的句子吧!
课件分别演示: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转动的风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读为主,在多样式、多次的阅读活动中,学生理解了宋涛、陈丹在赵小艺的启发下,也学会了画风的过程,认识了风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了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造。
四、分角色朗读,锤炼语言
1、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28自然段。
2、指一组较好的在全班表演,其他同学从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方面评价,教师适机点拨。
设计意图: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对课文内容理解更深,课堂的气氛更活跃。
语文教案 篇8
1.初步阅读。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了鲸哪些方面的知识,弄清课文条理。
2.小组合作学习。在大致了解课文结构和内容以后,告知学生马上要召开一个“科学新闻发布会”。要求人人争当小科学家,准备在发布会上向大家介绍有关鲸的研究成果,前提是必须读懂课文。然后,让他们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填写下面的表格。在分组学习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为了能讲得让别人一听就懂,像鲸的呼吸方法和睡觉姿势等内容,可以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直观形象地展示并加以说明。
3.科学新闻发布会。创设新闻发布会的情境,教师作主持人,让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作“鲸研究专家”,汇报有关鲸的`研究成果。每个小组可以有选择地围绕一个方面重点深入地谈,以此促进学生消化吸收课文的内容和语言,有意识地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发展能力和训练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还可以允许学生把课前阅读收集到的资料向全班同学作介绍,激发其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初步学会用“只有......才......”“可是”写句子。
2.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课文。
3.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呕心沥血。一丝不苟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读懂文中的四个事例,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一丝不苟、。呕心沥血的精神。能按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感受竺可桢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简介生平。
(1)我们已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是介绍科学家的?
说说科学家茅以升、李四光的事迹。
(2)简介竺可桢生平。(见“背景知识”)
2.听录音,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写了竺可枚的`哪几件事?
(2)交流讨论。
3.自读课文,自学字词。(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
(2)自学字词。
(3)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词,说说易读错、写错的字。(篇一遍辨一辩)
支撑旋钮哆哆嗦嗦与世长辞巡逻
喧闹辨别从不间断车水马龙荣誉
(2)说说词语意思。(“哆哆嗦嗦”、“与世长辞”、“从不间断”、“车水马龙”)
(3)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其中一部分。与课文后续学习有联系的可存疑。
5、自由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评议
6.作业:
(1)《作业本》第2、3、4题。
(2)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