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13 13:35:5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出要求学会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和图片。

  2、葫芦的实物、《我要的是葫芦》的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指着葫芦实物)这是什么?这么可爱的葫芦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各抒己见,预设学生心理:葫芦是农民伯伯在地里种出来的。)

  把种子放在地里后,可爱的小葫芦又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就会知道了。(齐读课题:第七课《我要的是葫芦》指导读好 “葫芦”一词,注意“芦”字要读轻声)

  二、读文、识字、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

  2、看图(课件显示),图上有什么?这些内容在课文的那一段?谁来读一读?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学生读的字、词的正确读音。并出示本课要读好的词语:葫芦藤、挂了、一些)

  3、谁认为比他读得更好?好,我就请你当一当小老师。(让学生跟着学生读,进一步熟悉第一段。)

  4、读了第一段后,你明白了什么?(看课件,结合学生回答,指点理解:谁来说说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长满绿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板书葫芦的叶、花、果的关系。)“挂了”在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那个词用得好?(观看课件感悟。)指导朗读,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出了高兴的心情?(分组比赛读)

  5、观看课件,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怎么样了?这些内容在课文的哪一段?看到葫芦变黄了,落下来了,心情怎么样?我们来比一比,男同学和女同学谁能读出伤心的语气。(男女同学比赛读,并相机纠正读音。板书“变黄都落了”)

  三、合作、探究、识字。

  6、读了第四段后,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预设学生心理: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7、请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在课文里找出为什么。哪组有发现?(让四人小组集体汇报,并出现相应的图片和动画,画出重点的词、句:“盯着”的意思。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说什么。理解“奇怪”,为什么那个人会奇怪?邻居和那个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板书那个人错的地方:“不用治”,让叶子“生了蚜虫”,而且“虫更多了”。)

  8、认读二、三段的词语。

  四、拓展与巩固。

  1、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预设学生的回答:1、叶子和果实有关系是很密切的。2、种果实一定不仅要浇水、施肥,还得捉虫才行。3、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等)

  2、指点、展示:叶子和果实有联系,我们就要注意叶子上的虫;写作业和考试成绩有联系,我们就按时完成好作业……(看课件)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有联系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它?

  3、总结谈话。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以后我们做事可不能像这个人那样,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一无所获。

  五、作业设计。

  1、感情朗读课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附板书:

  7、我要的是葫芦

  简 长满了绿叶 生了蚜虫 虫更多了

  笔

  画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葫芦 不用治 变黄都落了

  个人创意增减: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一自然段

  1、我们借助图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多媒体)

  2、好,我们一起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一自然段。请打开书,根据老师的问,用书中的话回答。细长的葫芦藤上有着什么?花谢以后,又怎样呢?那个人怎么做的?

  二、学习四自然段 (多媒体)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这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是怎样的?请看图(多媒体)。

  2、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个读,用读表现出你的惋惜。齐读。对比这样的两幅图,你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

  3、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你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在哪些自然段找到答案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读2、3段,边读边想。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板书

  你知道主要原因是:

  1、叶子上长蚜虫,他不治。

  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由此,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叶子上长蚜虫,他为什么不治?他想些什么?这些问题可以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请一个同学朗读,听听、想想。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符号勾出他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想些什么?个读,订正。齐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不怕,不在乎。怎么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呢?个读、男生读、齐读。是的,他不在乎叶子上有虫,他只在乎葫芦。他为什么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呢?对,他在乎的只有葫芦,他怎么说的……?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你具体从哪儿感受到他希望葫芦长得快些?个读、齐读。

  还感受到什么?(长得大些)

  从哪儿感受到的?读、齐读。

  是的,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再读他说的话,齐读。

  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他只乎葫芦,盯着是什么意思?

  会抓关键词,用这种神情来说一说,齐读。

  对了,他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他只在乎葫芦。根本不去治叶子上的虫。

  可邻居劝他,他为什么不治,他是怎么说的?

  我请一个孩子读三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

  他怎么说的?个读。

  齐读,种葫芦的人说了几句话?分读。

  你对哪句话影响最深?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分读。

  这是种葫芦的人在邻居劝他时说的话,邻居对他说什么呢?齐读。引读。

  如果是你听了种葫芦的人说的话,你会怎么劝告他呢?

  四、总结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这个人他的葫芦开始长得那么好后,后来长了虫,他不……;邻居……最后才使葫芦变黄落下来,这多可惜。

  好,再读一遍课文,回忆内容。

  五、练习

  这有一练习题,请同学们自己填空。

  板书: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葫芦(可爱)

  │ │

  ↓ ↓

  长虫───────落了

  │ │

  ↓ ↓

  长虫───────落了 个人创意增减: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认读6个字,认识1个多音字。

  2.能够给指定的句子填空。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对大自然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第2---5自然段。

  教学难点:

  写字,在朗读时边读边想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7个生字。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自然特征。

  2.培养朗读、写字的正确姿势。

  3.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养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课后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难写字的关键笔画。

  教学过程:

  一、诗歌引入:

  朗诵《秋叶飘飘》,感受落叶的美。你还想更多的感受落叶吗?那就打开书,读一读14课吧。

  二、新授: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按照正确的读音把课文读准确)

  2.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本节课的生字朋友,并画下来)

  3.检查生字读音:小组之间互相读一读,指名读,自愿读,领读。

  4. 扩词练习。

  5.这回大家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吗,快试一试吧。(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序号标出节次)

  6.体会着读一读,小组一起学习喜欢的自然段中的生字。

  7.学习汇报,抢答。(自愿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8.大家有不同意见吗?说一说你的识字方法。

  三、指导写字:

  1.大家把这些生字朋友都记住了,那么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工整的写下来呢?试一试。

  2.先观察,说说写这些字时注意什么。师个别指导。

  3.先描一个,再写一个。

  四、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和想象力。

  2.对大自然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第2---5自然段。

  教学难点:

  在朗读时能够边读边想象。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中是怎么写秋天的呢?自己读书。指名读。

  2.树叶是怎么一片一片地落下来,谁来读读?

  二、发挥想象读课文。

  思考:树叶都落在了哪里,又有哪些小动物把树叶当作了什么?

  1.小虫爬过来躲在里面,把它当做屋子。

  小虫怎么躲的呀?谁愿意做个动作?

  落叶就像小虫子的家。

  你就是小虫子,你来读一读。

  2.蚂蚁把落叶当做船。你要是小蚂蚁,坐在树叶船里,你怎样想?

  3.小鱼游过来藏在落叶下面把落叶当做伞。

  小鱼怎么藏呀?

  你能做个动作吗?

  4.燕子把落叶当做信,你猜他会说些什么?

  你们都是小燕子,小燕子们说一说。

  这只小燕子说说,小燕子们一起说说。

  为什么说催我到南方去呢?一个“崔”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读?

  三、总结课文:

  通过读书,我们把书都读懂了吗? 真有意思,你们喜欢吗?那就大声读读吧!

  四、发散思维:

  1.讨论:树叶还会落在哪,还有那些小动物把落叶当做什么

  2.三道题,任选一个,也可以三个都做:

  落叶落在( ),( )把它当作( )。

  如果我是一片落叶,( )。

  3.请你写一句和落叶有关的句子。

  教学反思:

  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轻、再、做、别;能读准课后的词语。

  2、理解儿歌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经常想到别人。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4、能仿说或写一两段儿歌。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仿说或写一两段儿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2、学会生字:轻、再。

  3、能读准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读好课题。

  3、评价,再读。

  4、学习生字:轻、再

  二、学习第一节。

  1、看图说意思。

  2、师出示第一节儿歌。

  3、学生自由练读。

  4、读读词语:脚步、夜班、阿姨、屋里、睡得甜

  5、进行朗读指导。

  (1)学生演演读读。集体评价。

  (2)指名读,齐读。

  (3)试背。

  三、学习第二、三节儿歌。

  1、看图学习,说意思。

  2、出示儿歌内容。

  3、学生自由练读。

  4、读词语:楼上、习题、细细算、客人、亲切、交谈、事情、心间

  5、有感情的.郎读二、三节儿歌。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很轻很轻是做什么事?

  2、齐读课文。

  五、有感情的郎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儿歌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经常想到别人。

  2、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能仿说或写一两段儿歌。

  4、学会生字:做、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读读儿歌。

  1、认读词语。

  楼上、习题、细细算、客人、亲切、交谈、事情、心间

  2、读一读儿歌。

  指名读,小组读。

  二、深入理解儿歌内容。

  1、儿歌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出示重点句: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别人放在心间。

  3、读句子,说说儿歌中小朋友在什么情况下,把别人放在心间?

  4、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做?

  5、出示:( )轻一点,再轻一点,( ),谁会说?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学习身子。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做、别

  3、学生练习写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诗是儿童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多年来一直是孩子们爱唱的歌曲之一。诗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节日时快乐、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达了他们长大后决心报效祖国的志向。全诗以“乐”为线,心情之乐、成长之乐、理想之乐、场面之乐,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少年儿童欢庆节日时的快乐心境和欢乐热闹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意思,会用“培养”写一句话。

  b、正确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的意思。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的节日时所流露的喜悦、幸福和自豪的心情,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激发兴趣

  1、播放《快乐的节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感受课文内容。

  2、揭题导课。

  二、自读课文

  1、自主读书

  2、自主发现

  a、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b、读了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

  3、自主感悟

  学生学习反馈:

  三、启发想象,学习第1节

  1、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春风和熙,小鸟欢唱,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舒服,这时我们

  欢度节日的心情是怎样的?

  2、朗读体会欢快的句子。

  3、理解比喻句。

  4、听录音读第1节

  5、指名读,说说节日的快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学习第2节

  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说说第1、2句

  这两句的写法跟第1节的哪句写法相似?为什么说它们在向我们祝贺,

  向我们歌唱?

  2、创设情境,学第3句。

  A、情境一:有我们就更美丽

  我们到山上去春游,田野里到处百花齐放,彩蝶飞舞,当鲜艳的红领巾随风飘扬,美丽的衣裳翩翩起舞,你有什么感觉?

  B、情境二: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万物生长的美好季节,她象征着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少年儿童也是朝气蓬勃、天天向上。祖国把重担托付给我们所以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3、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五、自主作业

  1、用自己的方法巧记生字新词。

  2、摘录课文中反映少先队员快乐心情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让学生带着欢乐的心情,开展第一、二小节的朗诵比赛,可采用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实际,畅谈理想

  1、自由朗读第3小节。

  2、理解诗句。

  3、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思想,畅谈自己的理想。

  4、朗读体会第4小节。

  5、带着欢乐的心情朗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升华感情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课文。

  2、采取朗读表演、背诵比赛或学唱歌曲等方法,以渲染欢乐的气氛升华情感。

  3、边听歌曲,边想象画面。

  四、课外延伸,指导写作

  1、导语

  刚才,小朋友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想象着热闹欢快的画面。现在,请大家结合在快乐周自己欢度六一节的情景,也可结合课文中的诗歌,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2、学生独立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师有感情地描述第一小节,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读第二段,感受一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你最喜欢作者描写广玉兰的哪一段?

  (1)学习第二小节。

  (2)默读第二小节,主要写什么?

  (3)从哪可看出,它的花儿洁净、高雅。读读,划划。

  (4)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结合图片或食物感受一下广玉兰花儿的洁净、高雅。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一小节说什么。

  (1)默读,划一划,广玉兰花开放时有哪几种形态?

  (2)你觉得哪种形态最可爱或你最喜欢哪种形态?

  (3)生说,相机出示图片。

  (4)指导感情朗读。

  (5)再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这一小节的结构。

  过渡:广玉兰的花无论是含苞欲放还是全部绽开的都显得那么高雅,同学们你们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吗?

  3、读读四、五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可结合观察实物。

  2、指导感情朗读。

  过渡:无论是广玉兰的花还是它的叶,都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怎能不令作者大加赞美。

  5、齐读最后一小节。

  三:总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学完了,其实广玉兰在我们南京也广泛种植,你注意到了吗,在许多公园里、马路边都有广玉兰的身影,你留意过它们吗,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话要说吗?

  四:作业。

  1、在课文里找出三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凋谢(凋落)纯洁(洁净)洁白(纯洁)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朗读背诵课文。

  2、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第三段,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感受了广玉兰那纯洁、高雅的花儿,那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绿叶,这堂课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二:朗读背诵。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

  相机指导背诵。

  三:仿写。

  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

  从哪几方面来写花儿的形态的?

  说说这一段的结构。

  观察一种花,说说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写。

  学生练习写。

  交流。

  四:作业。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教后手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简析: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

  教学理念:

  本课的设计重在凸现语文课的“文”味。“语文教学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习得语文。让学生在“听说”实践中锻炼听说能力,在默读、朗读中走进文本

  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具体词语语句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

  学情分析:

  1.本文表现的是外国儿童的生活,文本中的援助中心、圣诞树及给予树等内容,学生不太熟悉。教师采用重点语句的理解,充分让学生感受。

  2.对文本中金吉娅的爱心和善良品质,学生基本能理解。而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理解金吉娅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中,充分感受到了母爱和手足之情。教师采用鼓励学生在文本中发现“爱”,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找到金吉娅所受到的爱。

  3.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出10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地写出由12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中学会如何体会、感受、体验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2.学会积累好词佳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课文中体会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懂得如何去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是本文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1.本文的教学将采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发现金吉娅身上蕴藏着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2.创设情境场。为学生创造了听、说、写的实践机会,从而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和由此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1.今天我看到大家晶莹莹的眼睛,让我感受到大家很幸福,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还生活着一些非常渴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在她们的世界里,缺少着亲人的关爱,圣诞节来临之前,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为他们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那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一起再来重温着爱的故事。齐读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文悟情,探究释疑

  1.教师:读了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2.让学生带着感受读一读 我紧紧拥抱着金吉娅。

  2.教师:妈妈此时的感受和你们一样,很激动,(板书)

  但是妈妈由始至终都是这种感情吗?

  3.教师:让学生找一找妈妈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用直线在课文中画下相关句子

  4.教师:一个叫金吉娅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到来之际到底送给了我们什么?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金吉娅送给了我们什么?

  学生: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5.学生质疑或教师提问:什么是如愿以偿?仁爱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愿望得到实现。仁爱就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

  6.教师: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现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品质?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学生:

  句子1: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1)小女孩有什么愿望?想想一下卡片上会写什么?

  (2)看到卡片上的内容金吉娅会想什么?此刻你就是金吉娅你心里会怎么想?

  (3)从金吉娅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句子2: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2)你从金吉娅的所说所想中体会到了什么?

  (3)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7.妈妈听了金吉娅的话后,有什么变化?妈妈一开始就是激动高兴吗?

  学生:妈妈一开始很生气。

  8.教师:妈妈一开始为什么很生气?

  学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9.教师: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你体会到金吉娅在想些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学生:一方面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

  10.教师:小组讨论,妈妈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变化?

  学生:因为妈妈从金吉娅的身上感受到了她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11.教师:我们从金吉娅的身上感受到了爱,为什么金吉娅能够有这样的爱心、同情心?找出句子来说说?

  12.学生:(1)母子之爱

  (2)手足之爱

  13.教师:出示最后一句话,再读,体会句子的含义。

  14.是啊,在这个圣诞节中,金吉娅的一家分享着圣诞礼物。谁知道分享是什么意思?

  15.在这个圣诞节中金吉娅的一家仅仅分享了礼物吗?还分享着什么?还有谁也分享着?

  设计意图:借助对“给予树”形象的丰满,进一步丰富爱的内涵,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买礼物前,孩子们“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这是手足之爱的表现;买完礼物后,孩子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这也是手足之爱的表现。这两种爱,是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做铺垫的,更衬托出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的可贵。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也有很大的关系。

  四、拓展延伸,爱意回荡

  1.假如你就是那个小女孩,你接到这盼望已久的礼物时,你会怎么想?

  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时间允许,可在堂内解决)

  2.你觉得这棵给予树还给予了我们什么?它还可以叫什么树?

  3.其实在我们国家像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很多很多,大家发现了没有?(时间允许,可在堂里解决)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复韵母ai ei ui与声母的拼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ɑi ei 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及与声母的拼读。

  2.过程与方法:练习复韵母ɑi ei ui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学好汉语拼音。

  教学重点: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教学准备: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开火车读ai ei ui

  2.通过老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形式,复习什么是复韵母。

  3.听读练习:听老师读儿歌,找出这几个老朋友。学生边听边一起找出带调韵母,师巩固。

  一对小姐弟,姐姐高来弟弟矮。弟弟要砍树,姐姐急忙制止他:“哎!哎!哎!别砍,别砍!爱护小树,人人有责!” 天气渐渐转凉了,姐姐围围巾,既温暖又好看。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内容

  1.出示:蓝猫和淘气:他们准备到拼音王国旅游,遇上智慧姐姐,玩起了闯关游戏。

  2.第一关:拼音娃娃b p h与复韵母ai的拼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独立分析字的笔画,正确书写“巾、衣、本、牙”四个字。

  2、听故事,讨论怎样才能见到雪孩子。

  3、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文天地中的“学写字”的练习。

  1、独立说说“巾、衣、本、牙”四字的`笔顺并书空。

  2、玩一玩“我说你写”的游戏。学生说一个字,例如:“以”,找另一个同学书空笔顺。

  3、写字。看谁写得又准确又漂亮。

  二、字形小魔术

  1、 出示“木”字,抽生读一读,书空写。

  2、 你能给“木”字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吗?开动脑筋想一想。(本、术、禾) 3、 出示“力”,请你变魔术,加两笔后让它变成另一个字。(办、为)

  4、 出示“巴”字,请你给它加偏旁,看能变成哪些字?(把、吧)

  5、 你还能给哪些字变魔术?

  互相说一说。

  三、读一读,继续往下说词语。

  1、 出示词语:青蛙、刺猬、熊、蛇,你觉得这些词语表示的是什么?(动物类)你还能说出哪些动物名称来? 2、 第二类:黄色、红色、绿色,是表示颜色的,请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3、 第三类:围巾、棉衣、手套,是表示衣物的,请说说表示衣物的词。

  4、 你还能说出哪些词是一类的?

  四、照样子说一说

  1、 例句:冬天的本领真大呀!

  2、 句式:谁真怎么样?

  3、 请依照这种句式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 读一读《九九歌》

  1、 自由朗读,看你从中能读懂点什么?

  2、 你知道这首儿歌讲的什么意思吗?

  3、 教师介绍有关节气的知识。领学生揣摩儿歌的意思。

  4、 读一读,争取能背诵。课后背给爸爸妈妈听。

  二听雪孩子的故事。说一说,怎么才能见到雪孩子?

  1、听老师读两遍故事,可让学生提一些关于内容的小问题,检查学生是否听懂了。

  2、分组说一说,怎么才能再见到雪孩子?老师不要讲太多的自然常识,让学生问、学生答。

  3、试着把故事接着讲下去。“第二年冬天,又下雪了……”

  三语文天地的学法指导: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1、想一想,你从这些字中发现了什么?

  2、收集这样的字,写在本子上,再和伙伴们交流这些字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读准“腻”“咂”“蔓”等字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细腻地描写鸟儿外形和动作的有关语句。

  3、了解珍珠鸟对作者渐渐信赖的过程及围绕中心选材的特点,体会人和动物之间充满信赖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1、 师:本学期已经学过冯骥才写的一篇文章是——《捅马蜂窝》,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他写的另一篇的文章《珍珠鸟》。

  2、出示课题后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习多音字:蔓 腻(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这两个字)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珍珠鸟模样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交流后出示: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谁来读一读)

  3、(出示珍珠鸟的图片)图片与文字内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板书:雏儿)

  4、对照图片,改写珍珠鸟外貌。(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图片上的这只珍珠鸟呢?)

  5、(既然课题是珍珠鸟,那为什么课文写的是一只珍珠鸟的雏儿的模样呢?)请几个同学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想想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板书:“我”)

  6、讨论:为什么作者要写小鸟的模样?(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写的是一只珍珠鸟的雏儿的模样了吧!)

  7、小结:这是一篇记事散文,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小鸟怎样渐渐与我产生信赖?

  三、关注表达,品读语句

  1、学习第四小节。(我们先一起来学习第四小节,老师告诉大家:第4节可以分为3个部分,你们可以读读这个小节,看看有几句话,想想这几句话写了哪些内容,再把它分3个部分,并说出你这样分的依据。)

  (1)把第四小节分为三个部分,并交流分的依据。

  (2)预设依据一:胆子越来越大

  (3)预设依据二:距离逐渐接近

  (4)分三部分进行朗读。感受一下小鸟与“我”渐渐产生信赖的这个美好的过程。

  2、(小鸟除了喝喝我的茶,啄啄我的笔尖,还会干些什么呢?)

  出示填空: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

  3、学习第六小节。(顺着学生说的趴在肩上睡觉学习第六节)

  (1)自由读,想想这节写了什么事?概括地说。

  质疑。

  (2)预设问题一:为啥写小鸟在我肩上睡熟?体会作者紧紧围绕中心选材的特点。 (我们现在来换位思考一下,你小时候为什么喜欢趴在妈妈的身上睡觉呢?)

  (3)预设问题二: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感悟课文中心。 (睡得好熟,说明什么呢?)

  (板书:信赖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4)读句子: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改成陈述句来读读,那句好呀)

  (5)看看是很简单的这一节,其实它蕴含着作者选材的精妙之处呀。

  4、学习第二个问题:它怎么会信赖我的呢?读课文,找到相应的句子来说说原因。

  (1)出示: 我把这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2)读读这2句话,你体会出了什么?(随机板书:呵护、关心、爱护)

  (师:作家为珍珠鸟造了一个巢,那是一个怎么样的鸟巢呢?,你能通过这两句话概括出来这个鸟巢的特点吗?如果把这些词儿排序一下,最重要的是哪个词语呢?——安全)

  四、品读首尾,小结全文

  1、体会开头的精妙。(作者是多么喜爱珍珠鸟啊,文章一开头就写到:——) 比较: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真好!

  (把“真好”独立成句,与结尾的哪个内容相呼应了呢?)

  2、朗读升华情感。

  出示: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 小结全文。(你感受到了作家所描述的美好的境界了吗?冯骥才老爷爷不愧为是个大作家,他舍大鸟,选小鸟,逐渐拉近与它的距离,使它的胆子越来越大,这样就能告诉我们:信赖,就能产生美好的境界。)

  板书:10、珍珠鸟(雏儿) “我”

  胆子越来越大呵护

  距离逐渐拉近信赖 ,能产生美好的境界 关心

  趴在肩上睡着了 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