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8篇【推荐】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色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正确、美观地书写“兰、芳、艺、灵”。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
三、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上课前,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谁看得最认真!(老师放录像《贵妃醉酒》)
2、小朋友们看得真认真,知道唱的是什么戏吗?(板书:京剧)师:京剧是我国各种戏剧剧种之最,被称为国粹。知道刚才欣赏的京剧片断是谁唱的吗?师:对,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唱的《贵妃醉酒》。跟老师一起写梅先生的名字。(板书:梅兰芳生字注音)知道京剧没有不知道梅兰芳的,梅兰芳唱的京剧可多啦!网上有专门介绍,有兴趣的可上网浏览。(出示梅兰芳照片:左边是剧照,右边是真人照片)左边是梅先生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右边是他的照片,书上99页插图是他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
3、课文讲梅兰芳的什么事呢?跟老师一起写。(板书:学艺)
(1)指名读课题,注意“兰”是边音。
(2)齐读课题,解题:“学艺”本文指的是什么?(学唱京戏)
4、引导质疑: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他学成了吗?梅兰芳在学艺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还记得自读课文的要求吗?
(1)出示自学要求:
(2)标出自然段。
(3)借助书后拼音读准字音。
(4)难读的句子反复读。
(5)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2、学生自由朗读。
(1)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生字词。
师:谁愿意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②指名读词语
③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后鼻音(前鼻音、翘舌音、轻声、边音)读得很准,领大家读一读。(做小老师);谁能读一行?谁能读两行?(你读得真好,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
④想读的一起读。
⑤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开火车读。
⑥读句子。
师:字词读准了,课文一定也能读通,捧起书再读一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a、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生自由说,师相机点击有关句子。)
b、指名读,齐读。要求达到:正确、流利,注意停顿,如: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提醒注意儿化音的读法和停顿。
⑦读课文。
a、师: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能读正确、连贯,谁愿意试着读读课文?
b、请3位学生分自然段来读。
c、师:其他的小朋友当小评委,认真听,看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或者读得特别好的地方?(鼓励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
⑧读给同座听听,注意刚才大家指出的容易读错的地方,互相评一评。同桌互相练习。
⑨师:请你推荐!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
(3)学生评议。
师:谁想挑战他?
(4)再指名练习,评议。
(5)小组赛读。
①课文讲谁的什么事?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好好想一想。
②相机出示填空题
③课文讲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我们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
(1)出示生字:兰灵艺芳。
(2)还认识它们吗?生齐读。
2、在字形上,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谁有办法记住它们?
3、学生描红:看清笔顺,找准位置;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4、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评议。
5、师范写:灵。引导认识部首“横山”。写的时候尽量做到布局匀称美观。其余三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笔画。
五、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相关练习。
2、完成B下(一)。
3、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课题:《给予是快乐的》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炫耀”、“懂得”;
2、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体会本文写作方法对于日常习作的启示。
〖技能目标
1、学会运用“炫耀”、“懂得”;
2、在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中,把握人物特点,尝试课本剧表演。
〖情意目标
在理解“给予是快乐的”过程中,学会关爱别人与尊重别人的关爱。
【课前准备】
按常规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运用“炫耀”、“懂得”;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体会本文写作方法对于日常习作的启示;理解“给予是快乐的'”。
〖过程建构
教师组织流程学生活动流程设计意图:
一、批注入文,自主探求
1、你能读懂什么?适当注上记号。能读好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吗?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各知识点达成状况的调控。)
⑴ 自主阅读;
⑵ 小组交流;
⑶ 全班反馈:
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不等于自主学习就是放任自流。
② 情感的熏陶固然重要,但“小语”要体现“小”的特点,“知识与技能”是“三个维度”的首席。
2、适当小结,点拨升华在交流中达成。
二、主动参与,探究方法
从写作的角度看,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自我反馈、调节、总结“阅读”中的方法,无疑有利于激发“习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语”与“文”的和谐发展与相互促进。
三、联系生活,体验情感
1、今天这节课上你给予了谁什么?或谁给予了你什么?今天来听课的老师中谁曾经给予你什么?
2、在你的记忆中曾经有谁给予了你什么?你给予了谁什么?
⑴ 好朋友交流;
⑵ 全班反馈:
① 对学生的评价重在内在素质的提高。
② 既是“反省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又是“交互主体”关系的体现。
四、作业超市,拓展延伸
1、揣摩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把握人物特点,尝试课本剧表演。
2、回顾你给别人带来快乐或别人给你带来快乐的一件事,并学习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断。课后选择完成“延伸──提升──铺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进一步品味、感情朗读课文,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把握人物特点,尝试课本剧表演,回顾你给别人带来快乐或别人给你带来快乐的一件事,并学习本文写法迁移习作。
〖过程建构
略。
语文教案 篇3
【《秋天》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二、养成教育训练点:抓住文中抒情这条线索,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三、教学重点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二、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
1、板书课题:秋天
2、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词语?
(秋高气爽秋风红叶秋水长天秋风萧瑟秋虫啾鸣秋实累累秋桂飘香霜叶知秋秋雨绵绵秋风习习枫林尽染落叶萧萧秋山如洗一叶知秋春华秋实秋菊傲霜秋风落叶)
3、教师适当讲解上面词语的意思。
4、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绘一下吗?当然你也可以选用上面的词语。
5、有一位山东作家,他叫王宜振。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的。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我们来看看在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是怎样的。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圈画(具体要求:①读通、读顺句子,读准字音。②画出不理解的地方。③选择一到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检查预习:
2.检查自读情况
①指名学生朗读诗歌。为诗歌标出小节。(主要检查读通、读顺、读准确的目标达成度)
②你能选择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注意:老师不是叫你当词典的传声筒,老师要看你是否真懂了。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包括词语、句子等各种问题)
4、老师要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来看看同学读了这么几遍书后有些什么收获。这个问题是: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完成。
(介绍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
5、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6、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第一次板书:稻穗 向日葵 野菊花 苹果 葡萄 玉米 高粱……
第二次板书:(金黄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五彩缤纷的)野菊花 (涨红了脸的)苹果(紫色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 (红着脸的)高粱……
(三)、语言对比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老师现在有一种冲动——我也想当诗人,写一些儿童诗奉献给你们。不信,你们听:(老师根据板书,说——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能看到金黄的稻穗……)你们觉得怎样?
2、引导学生和课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抓住其中一种景物做对比)
3、教师小结: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很有情趣,也饱含深情。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否则一个个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
4、学习第一小节:
①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②我刚刚说过,一首好的诗歌,它的语言是有生命的。我们来看看,这一段中,你认为哪个字使这整个一段内容充满着生命力?
③引导学生交流
④教师小结: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高粱——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桂花、菊花盛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花香,俗话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切能不让空气更甜吗?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这两个词就用活了,写出了秋天的与众不同。
5、细细地读,细细的品味,你会发现这首诗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这样的。课后自己可以去试着找找,明天我们课上交流。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思考:细细地读,慢慢地品,选择一到两处地方,品出些味道,然后做些记录。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二、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昨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这位同学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我相信同学们昨天在自学时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我们也首先用声音来告诉我你们的理解——集体朗读全文。
(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来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机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也可以当诗人,因为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眼光,来欣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然后将自己欣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
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
5、引导学生交流
★“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
★“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似乎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这就是拟人的作用。我们读着读着,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秋天,我爱死你了。
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
7、指名学生分小节(第二、三、四、五小节)朗读。
(四)深入理解课文意蕴
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
2、指名朗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①“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②“发亮的汗珠”、“闪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4、教师小结:你们看,诗人就是诗人,他们的诗句中往往是“话中有话”。所以我们又是在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学会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认为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呢?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通过“珍藏”、“黄叶”来表达了世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6、练习读好最后一个小节。
7、练习感情朗读全文,尝试背诵部分内容。(配乐《秋日的私语》)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选择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话。
【教学总结】
《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这首诗写得很美好很纯净,像世外桃源;诗不长,仅三节。虽很精粹,却容量大,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鉴于此,我便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及体会诗歌优美意境,品味文中优美词句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设计教学时数为一课时。在这堂课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学习投入,讨论认真,探究深入,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并且自主,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几次小高潮。我认为这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处:
1、注意导语的连接作用,直击教学重点:
我用一个小练习入课:请同学们为一句不完整的诗歌补充词语。“自在飞花轻似 ,无边丝雨细如 。”目的是通过推敲比较,让学生领略品味诗歌语言之趣、之美。
这个小练习引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大家细细揣度,都大胆说出自己的妙想。这样,导语在课堂上就成为了一座桥梁,把我将针对这首教学的重点“细品语言”和学生的实际感受连接起来。对于学生而言,目标明确,而且过渡自然。
2、由表及里,推敲语言:
诗的语言精炼、浓缩、字少意多,有极强的表现力。我们引导学生读诗,通过对诗的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往往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因一字而尽传精神。所以我在“一斑”上精当讲解;在“一字”上进行“点拨”启发学生认真地思考和体味。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四、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五、教法
学法
1.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让学生伴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准备:
“荷花小站”设有六个部分,分别为“荷花文化”、“课文学习”,“荷花图展”、“荷花知识”、“网上资源”、“荷花论坛”。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七、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咏读古诗,引入情境
师:导语:同学们,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大家想读吗?
在音乐声中出示古诗《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学生咏读想象,进入情境.(学生自由读)好!尽情地读吧!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读、交流、板书:荷花)
师:在你的心目中,荷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你喜欢吗?如果可以,想不想再欣赏欣赏?
(二)学生利用主题网站自主欣赏荷花图片、视频以及有关荷花的生物知识。
师: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你欣赏到的荷花的美。
师:同学们的词语很丰富,句子也很美。说起看荷花最入迷的'人要数叶圣陶爷爷了,他看着荷花时仿佛自己也变成荷花少女,而且在风中翩翩起舞!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
(三)欣赏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四)抓2,3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入情入景,欣赏荷花的美丽,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引导学生读描写荷花美的句子。
抓住“挨挨挤挤”,“碧绿”,体会荷叶的长势美和形态美。
师:你真会读书,体会得很好,也很会说话!还有哪位同学也喜欢这一句的,也来读一读!
2、抓住“有的……有的……有的……”学习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
师:课文中一共描写了荷花的哪些姿态?找到读一读!
(生自由读书)
(网络课件出示荷花池的画面)同学们,这里就是作者所看到的一池的白荷花呢!让我们一起随着画面再来欣赏一番吧!看的时候可以随意地赞美,可以随意地做些动作。
3、看到这一池的荷花,听到你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可见你们显然都已被荷花迷住了!是啊,真美!就让我们把描写白荷花的这两个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吧!
随机出示相关文字(指导有感情地读、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读课文)
4、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
学生自由谈,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5、荷花的姿态这么多,多美呀!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体会到荷花的美?
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很美。
抓住“冒”字教学,给“冒”换个字,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网络课件展示荷花图片)同学们,这就是从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荷花,你们想想看,这些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是想干什么?
6、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机勃勃,让咱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自由读、指名读)
7、指导学生质疑。
师:这两段话你读懂了吗?有疑问吗?(红线打出句子)
生:“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什么意思?
师:让我们随着作者的假设就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觉得怎么样?
小组讨论解疑。是啊!这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画家是谁?
师:是啊,除了“大自然”这位画家具有这样的魔力外,还会有谁呢?
指导读好这句话。
8、小结指点学习方法:你们真是学习的主人,既能自己提出问题,又能通过读书、讨论解决问题,真是好样的!
(五)利用主题网站进行拓展延伸。
1、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2、欣赏网站上的荷花图片。
(六)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网络上或画画,或写文章,表达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
2、登陆学校网站,和同学们畅谈对荷花,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
荷
花
闻
清香
荷叶
挨挨挤挤
像大圆盘
看
荷花
半开
全开
含苞
想
变荷花
九、教学效果: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索的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了解了事物,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索,学会了理解运用,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个旁观者。教师的引导是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保证。
语文教案 篇5
1、秋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七字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2、通过和大人一起读书的活动,巩固拼音,提高阅读能力,并激发读书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累七字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我爱积累
1、导语:同学们,你们学过了哪些数字?让我们一起数一数。你们知道哪些带有数字的词语呢?(学生自由交流)汉字很丰富,不仅有带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带数字的七字成语呢!让我们一起去积累吧!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词语。
3、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试着认读七字成语。
4、班内指名读词,教师正音。
5、多种形式读成语,读中感悟,了解其含义。(教师领读、同桌赛读、班内抢读、开火车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指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安排。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它强调了春季在一年四季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一日之计在于晨”意思是在早晨要做好一天的打算。比喻对要做的事应该及早地做出准备。也比喻要珍惜清晨的大好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是一寸时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比喻时间十分宝贵。“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是一寸黄金也难以买到一寸光阴。形容时间非常宝贵,应当珍惜。
二、我爱读书
1、导语:读书使人进步,读书让人快乐。让我们一起读书好吗?
2、导读:我们一起读书得做到什么呢?
3、学生讨论后明确:大家一起读书时,尽量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向他人请教问题时要小声。
4、出示“和大人一起读”内容——《小松鼠找花生》。
5、师生一起读。
(1)过渡:静静地读书,美美地享受。这种感觉好吗?你从《小松鼠找花生》这个故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也可以谈谈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
(2)学生自由交流读书的收获或感受。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 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背诵课文。
【教学教法应用】
小组讨论法,质疑问难。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头饰、图画、胶水(或磁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让我们来看大屏幕。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
师:这4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生:第一幅图画的是春季,第二幅是夏季,第三幅是秋季,第四幅是冬季。我们从草芽、小鸟可以看出是春季;从荷叶、青蛙看出是夏季;从谷穗看出是秋季;从雪人看出是冬季。
师: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2、四季)齐读课文。
二、新课内容
(一)初读课文:
1、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横直线框下来。再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开始。
2、师:这篇课文中有不少生字,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
生:“叶”、“圆”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生:“秋”、“就”的韵母是 iu,不是 iou。
3、师:不错,希望大家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们来开火车读。
4、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读了生字,现在谁能说说这篇课文有几句话?
生:有4句话。
师:好,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第一句。(放图和第一句话的投影。)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句:
⑴ 师:谁来说一说(板书: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生:写了,草芽对小鸟说,他是春天。(板书:草芽[图]。)
⑵ 师:在这句话当中,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你问一问。(板书:问)
① 生:“草芽”是什么?
师:谁来指一指课文中的草芽在哪儿?那谁来说一说?
生:“草芽”是刚长出来的小草的嫩芽。
② 生:草芽不会说话,课文中为什么写他对小鸟说他是春天?
师:谁来说说看?
生:课文中,把草芽当成人了。
③ 生:为什么课文中写草芽对小鸟说,不写其他的?
师:谁能解答?
生:因为草芽、小鸟是春天特有事物。
(如果学生解答不上来,可以提示、帮助。)
师:那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中草芽对小鸟说:“我是春天。”(点击“是”,“是”字闪烁)谁能用“是”说一句话?
⑶ 师: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春天来了呢?我们来认一认(板书:认)
生:春天燕子飞回来了。
生:春天花开了。
生:春天气候暖和了……
⑷ 师;大家说得真好,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让我们带着感情把描写春天的句子读一读吧!(板书:读。)
① 指名两位同学,一人读一、二行,一人读草芽说的'话。
② 男、女生分角色读。
③ 师生分角色读。
2、总结: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的。首先我们说一说,第一句话写了什么?然后问一问,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认一认,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上看出是春天。最后,我们读一读,把这句话的感情读出来。(结合板书总结。)
下面让我们用这样的学习步骤学习二、三、四句话,四人一小组,自学开始。
3、学习二、三、四句:
⑴ 师:谁来说一说这三句话各写了什么?
生:第二句写荷叶对青蛙说:他是夏天。
第三句写谷穗说:他是秋天。
第四句写雪人说:他是冬天。
⑵ 师:谁来问一问,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① 生:“谷穗”是什么?
帅:谁来说?
生:是谷类植物的果实。
② 生:什么是“鞠着躬”?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做一做这个动作。
③ 生:什么是“一挺”?
师:谁能做?
④ 生:什么是“顽皮”?
师:谁来做个顽皮的样子?“顽皮”就是十分调皮。
⑶ 师:认一认,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中看出是夏天、秋天、冬天?
⑷ 师:夏天,热情奔放;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你能把这三句话的感情读出来吗?愿意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4、课间操。
5、分角色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一个表现的机会,让几个小朋友来表演。(分配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每句话的一、二两行大家读。第三行分别由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小朋友读。每个演员都要尽情发挥,表演起来,开始。
6、分组绘画四季:
师:老师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我们学习了《四季》,大家能画出四季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分四组,第一组为“春季”,第二组为“夏季”,第三组为“秋季”,第四组为“冬季”。你愿意画哪个季节,就到哪一组。(插“春、夏、秋、冬”小牌子。)
学生听音乐画画。
师:音乐停止,小朋友们也停下手中的笔,听他们说一说。
三、总结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画得好,说得也好。
播放音乐和四季的风景画面。
师: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
师: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
生:四季很美。
生: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四季更美。
师:最后让我们齐背课文,每位同学都可以尽情表演。
【板书设计】
春 夏 秋 冬 说问 议读
语文教案 篇7
【课前准备】
有关海岛战士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环境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有关海岛战士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环境的图片,学生边观看,边小声议论。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谈话揭题:
同学们,从图片上我们看到了我国海岛战士不辞辛苦守卫着祖国的边疆的英姿,看到了海岛战士认真学习文化的热情。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发生在海岛战士身上的故事。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了解故事大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语句读给同学听。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3、提问:故事发生在哪里?主要介绍了有关海岛的哪些事?
(故事发生在去宝石岛的.路上及岛上。介绍了两件事,一是战士小高探亲回来带小昆虫上岛;二是岛上战士开尝瓜会。)
三、重点研读语句,感悟战士爱岛建岛的爱国精神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研究:战士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做?
2、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班级交流。
交流的重点是:
⑴ 小高为什么上岛时把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⑵ 在尝瓜会战士们是怎么吃瓜的,作者为什么描写得那么详细?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描写战士尝瓜的那两个句子,体会战士的心情,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
四、引导学生考虑两件事之间的联系,揭示课题含义
1、质疑:
小高探亲回来带小昆虫上岛,岛上战士为第一个西瓜开尝瓜会两件事有什么联系吗?
(小高探亲回来时把小昆虫带上岛,小昆虫在海岛安家落户后,蔬菜瓜果就能长得更好,战士们就能吃到更多的瓜果,建设美好的海岛的理想就能实现。)
2、读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写看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句子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安居乐业,生动、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点明了课题。)
语文教案 篇8
【设计理念】
以感情朗读为主线,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对课文诗句及其描述的事物有所感悟和理解,并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揉、缤”等生字,会写“晨、盈”等字。
2、感悟诗歌语言,领悟诗歌意境,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3、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诗歌语言,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难点:领悟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或图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或图片展示“公园的早晨”“海滨的早晨”“校园的早晨”等画面。
2、导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美好一天的开始,是一天中的重要时光,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人们喜欢早晨,画家描绘早晨,诗人赞美早晨……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首赞美山村早晨的诗歌。诗人用优美的诗句,赞美了山村早晨的自然景观和现代的山里人幸福祥和的生活,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轻声自由读,要求:
①读正确,读通顺,把不懂的字词画出来;
②说说你对这首诗歌的初步感受。
2、这首诗歌有多少节?每节主要讲了什么?哪几节的内容是相关的?
3、小组合作,分节试读,交流体会。
四、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自学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结合词语、诗句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字义。
2、与同桌合作,说说怎样记字形。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重点读准字音:揉、缤、展、悦、妆、拳、羞。
(2)开火车认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五、指导书写生字
1、找出较难写的字,教师示范写。
2、在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下面做个记号,想想应该怎样写才能写得好。
3、仿照课文后面田字格里的`范字把生字写好。
4、同桌互评。
六、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
2、同桌互读课文。
3、请七位同学每人读一节,读后评议。
二、读悟第一、二、三节
1、齐读第一节。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早晨到来了?
2、指名读第二节。
(1)这几行诗分别写了什么事?各是什么?
(2)自由读,体会诗句的语言美。
3、自由读第三节,理解“睡眼惺忪”“水墨丹青”。
4、读第一至三节。
说说诗句的意思,想想该用什么语气读,边读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山村早晨的美丽、宁静的画面。
三、读悟第四至第七节
1、自由读,思考:每节诗分别写了什么人物?他们都在干些什么?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结合插图,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这么美的图境,这么美的诗句,你有什么感受?揣摩如何有感情地诵读。
(3)轮流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四、朗读全诗,练习背诵
1、听录音朗读,尝试着标出停顿与重音。
2、轻声跟录音朗读,边读边想象山村早晨的美景。
3、在你喜欢的诗句下面画“”,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和同桌交流,一起欣赏。
4、练习背诵。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三题。
2、写几行诗,描绘一下校园的早晨(也可以写其他地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的优秀教案04-12
语文《植树》教案02-05
语文《公输》教案03-11
语文翠鸟教案03-30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备课教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