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16 08:21:1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语文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语文教案3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字音

  1、自己读读两首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读后评议。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掌握字音。

  重点字音: 荣 宿 篱 疏

  4、再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2、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随机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4、教师范读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5、学生美读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6、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7、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8、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9、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四、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两首古诗

  二、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字。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

  如,离——篱 味——未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 烧 荣;平舌音:菜 宿 。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仔细观察。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沟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沟的拐弯处要圆润。

  4、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四、深入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情感;

  1、再次播放影片或出示挂图观察,了解笋芽儿生长过程;

  2、学生分组学习交流,有感情朗读课文:

  (1)分学习小组读课文,然后讨论: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讨论后推选同学在全班交流;

  (撒娇——钻出地面——长成健壮的竹子)

  (3)交流:你们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引导体会笋芽儿生长过程的美: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明亮而美丽的世界……)一边体会一边练习朗读。

  (4) 有感情朗读课文:

  (1、2自然段应柔和、轻声,3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最后两个自然段应读得响亮、自豪、欣喜。)

  指名读,评价;

  小组间竞赛读;

  3、深入感悟:

  (1)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2)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哪些关心和爱护?

  五、拓展运用练习:(选择使用)

  1、摘抄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或句子,熟读成诵,然后交流;

  2、学生仿照例子,按课文内容编写儿歌: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小鸟说:“我要给您唱歌!我要给您跳舞!”

语文教案 篇2

  自读导言

  同学们,有一部古书叫《列子》,其中的《汤问》里有一个故事叫《愚公移山》,谁能背一背这个故事的关键的几句话?谁能创造性地讲一讲这个故事?有所依托地借鉴,在借鉴的基础上出新,是创造的一种方法。许多科学发明,许多新颖设计,许多艺术作品,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创造出来的。当代诗人韩东的《山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读一读这首诗,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1.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感情世界和人生感悟?联系你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有哪些感悟。

  2.这首诗与前面学过的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3.你看这首诗可能从哪些地方借鉴了《愚公移山》?创新的地方在哪里?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创造?

  4.你认为这首诗的美表现在哪里?

  (解说:前边的谈话暗示学生要学会联想,对知识能够迁移,能融会贯通。中间两问,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并且暗示学习要抓关键,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后面3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自读这首诗的步骤和目标。第3问是一种推测,可以训练学生活用知识,迁移思维,培养创新出异的习惯。)

  自读程序

  1.朗读,达到朗朗上口。

  2.默读,思考第1问。

  3.交流,谈谈理解感受。

  4.比较,体会这首诗与前两首诗表现手法的不同。

  5.联想,畅谈诗人的借鉴和创造。

  6.升华,总结诗的美学意义。

  (解说:根据诗歌欣赏的一般程序安排这6个步骤,目的在于学会欣赏诗歌,先整体感受诗歌文本,熟悉整体内容,奠定鉴赏基础;然后,把自己放进去,用心去体会,进入诗人的世界,形成感情共鸣;再从诗中走出来,理性地分析诗人创作的经验和创造的美学效果。)

  自读点拨

  1.如何理解诗中的“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诗人笔下的这两个意象在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上起什么作用?

  点拨:诗中的“山”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山”了,它具有了多重的象征意义,它引起读者的`联想将是多方面的。这“山”可以让人想到艰苦的环境,想到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想到前进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想到人类进化中的漫长历程……这“海”则让人想到光明的前程,想到理想的目标,想到期望的事业,想到丰硕的成果,想到追求的境界,想到人生的金顶……通过这一系列的联想,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蕴涵了诗人积极昂扬的人生追求态度和启迪人生的哲理思索。他对现实不满足,说明他是清醒的;他因为清醒,所以在思索;这个思索过程是曲折,四节诗就反映了这个曲折的历程;他对美好的未来有着热烈的向往和追求,他对人生进程有着深刻而睿智的反思。这正反映了才从动乱年代走出来的一代年轻人在人生问题上的深刻思考,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探索。诗人借用“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艺术地反映了一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思索历程。联系我们的祖辈、我们自己的情况,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共鸣。

  (解说:这个步骤的意义,一在于引导学生找意象,二在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三在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意。)

  2.怎样理解诗中第一节的父子对话和“他不做声了,看着远处/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点拨:“他”的连问,看似重复,但含义深刻,表现了他思索更远,追求更远,对现实开始反思。父亲的回答,也已经显出了不耐烦,对儿子的发问是不屑呢,还是使他难堪?“他”“不做声了”,是父亲的冷淡回答使他的情绪受到挫伤,还是他的思索更趋于深刻?

  (解说: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向深刻品味。点拨也只提问,引思路,意在打开思索之门,答案可能是多样的,不宜扣得太死。)

  3.第四节“他只是遗憾”让你想到了哪些事情?这“遗憾”只是对父辈的抱怨吗?这里面是否包含了某种哲理?

  点拨:想到的事情可能会很多,如:今天,“他”在“遗憾”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如果我们这一代还不努力,下一代将要对我们的作为表示遗憾了。为了不使后人遗憾,我们应该立即行动,做出无愧的努力呀!可见,这遗憾,不仅仅是抱怨,而更重要的是深层思索和多层的启迪。诗句让人想到的哲理也是丰富的,如:人一生到这个世上,他就不是只属于自己的了,他就该担负起不该忘却的对他人的责任。

  (解说:这也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会在诗里找问题,会跳出诗外找问题,开发思路,引发联想。点拨只是举例性的,意在启发学生作多向思考,答案不求惟一,言之成理即可,训练了思维即是目的。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如这首诗的美学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形象美、哲理美、意境美等),这首诗的创新意义在哪里(意境的开掘深化,思索的宽广深入)等。师生都可以开发,能够提出有水平的问题了,就证明学习进到了一个较高层次。这个训练的余地应该留给学生。)

  自读思考

  阅读下面的诗句,比较它与《山民》的异同。

  理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

  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

  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

  引你走到黎明。

  (解说: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思维,开拓欣赏途径,加深对《山民》的理解。思路要点:相同点,都涉及到理想问题;不同点,思考层面不同,思考角度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表现侧重不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征友启事》。

  教学目标:

  1. 会认“征、启”等12个生字。会写“言、者”等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知道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4. 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2.难点:领悟“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所引起不同的结果。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测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字词卡片,创设情境,开火车,即认读生字。

  2.小朋友们注意了,火车开到了家,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牛的“征友启事”吧!板书课题:征友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精读全文,边读边悟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小牛写了几张征友启事,每张启事的征友结果又是怎样的了?

  2.学生汇报。

  3.小牛为什么要找朋友呢?理解“孤单”,平时你也在什么时候感到孤单?现在你就是孤单的小牛,读读文中的第一句。

  4.比较两则启事。

  出示两则启事,先读一读,再用笔标出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两次征友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5.出示第一则“征友启事”

  请你扮演文中的一种小动物来观看“征友启事”,你现在怀着怎样的心情来看?请你读,你愿意和他做朋友吗,为什么?文中是怎样描写小动物们来看“征友启事”?理解“垂头丧气”。

  小动物们都走了,没有交到朋友的小牛会是什么心情呢?理解“闷闷不乐”,他是怎样向老牛诉苦的?指导朗读。

  6.出示第二则“征友启事”

  齐读,读了第二则启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指出“或者”,为什么牛棚前会这么热闹?小组内分角色读读动物们对小牛说的话,读出高兴的语气,热闹的场面。师生合作读。

  除了这些小动物之外,还有哪些小动物愿意和小牛做朋友,愿意陪他干什么呢?

  7.让学生讲一讲,还有那些小动物愿意和小牛做朋友。

  8.让我们来演一演吧。

  三、拓展延伸,加深感悟

  小牛降低了对朋友的要求,交上了许多新朋友,你们有朋友吗?说说你是怎样交上朋友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小牛征友这件事,我们懂得了人与人交往时,除了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对朋友的`要求不能太多,多替别人着想,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板书设计:

  征友启事

  结果?不能自私

  多想别人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抓住两次“征友启事”的内容让学生朗读,并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了“或者”的意思,同时也明白了两则启事的不同,最后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了与人交往时,除了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对朋友的要求不能太多,多替别人着想,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的道理。此设计使我体会到“问题”设计的重要性。要想让学生学得快,学得好,就要熟读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只有这样,既能让学生很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又让学生很快感悟课文内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的优秀教案04-12

语文《植树》教案02-05

语文《公输》教案03-11

语文翠鸟教案03-30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备课教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