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小学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4、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教学难点
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切入点:结合课文的特点,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阅读切入点:
从课文哪些语句能感受到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21、小兵张嘎
划分课文场景:(1)嘎子初闯韩家大院
(2)嘎子遇见了纯刚大伯
(3)嘎子送出鸡蛋
(4)嘎子、黄狗、瘦长条
(5)嘎子、鬼子和大黄狗
嘎子特点:聪明机智胆识过人顽皮孩子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观看《小兵张嘎》的电影,了解故事的内容和背景。
二、谈话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涌现出许多英勇的抗日英雄,这其中还有许多小英雄呢!小兵张嘎就是众多小英雄中的一个。
板书课题,课文截选了嘎子与敌人斗争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走进战争年代,与嘎子一起与敌人展开机智勇敢的战斗。
三、初读感知
1、浏览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复述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
3、复述课文内容。(小嘎子在韩家大院门口与瘦长条周旋,同纯刚大叔里应外合,成功地将一颗手榴弹送进大院并制造混乱打击敌人的经过。)
4、划分场景
划分课文场景(1)嘎子初闯韩家大院(2)嘎子遇见了纯刚大伯(3)嘎子送出鸡蛋(4)嘎子、黄狗、瘦长条(5)嘎子、鬼子和大黄狗
四、自主探究,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小嘎子的印象。
2、出示:小嘎子真是一个()的孩子。请你填一填。并说说你的理由(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嘎子的这些特点的?)
3、交流,形成对嘎子较全面的印象
聪明机智,
装成“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混进韩家而不被人察觉;“仿佛很熟悉的,愣往里走”
被瘦长条认出后,先是”一愣”,很快又镇定下来”一笑”,”送去见太君”让人没法产生怀疑,他给人感觉是一个调皮不懂事的小孩子.
胆识过人,
独自完成任务,面对瘦长条的刺刀毫不畏惧,镇定自若,出色完成任务.
尽忠职守,
面对困难,没有放弃与敌人斗智斗勇,争取一切机会完成任务.
顽皮孩子气
五、总结
小兵张嘎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争取一切机会出色完成了任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小兵张嘎”,记住这个英雄的形象,记住他英勇的抗日事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小兵张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你们想将这一课改成剧本,演一演吗?
二、区别特点
说说本课与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将课文改编成类似于前两篇课文的剧本,你知道该写些什么?怎么写?
三、练写片段
1、指导学习剧本格式:(1)划分场景(2)每一个场景的环境描写(3)扩号里描写人物表情动作
2、回忆第一课时划分的场景
(1)嘎子初闯韩家大院
(2)嘎子遇见了纯刚大伯
(3)嘎子送出鸡蛋
(4)嘎子、黄狗、瘦长条
(5)嘎子、鬼子和大黄狗
3、最难的是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做一个片段练习:小嘎子与瘦长条在韩家大院门口周旋的场景。
4、学生练写后全班交流(注意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的心情)
教师总结
四、学生分工改编剧本
五、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表演
六、评议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认识“之、轮”等9个生字,会写“之、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边阅读边体验,恰当地演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4、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顺畅地读通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教学流程:
1、过生字关。
(1)找生字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同学们都读过吗?老师也想读一遍,你们同意吗?在我读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生字的读音。
师:课文中藏着一些生字,让我们再读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好吗?(生自由读,划生字)
(2)读生字
师:谁来说说你划了几个生字?这么多的生字,我们该怎么记住它们啊?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小组长用生字卡检测一下。(生组内自学生字)
师:老师要考考你们,谁愿意接受挑战?
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领读。师提示:注意翘舌音及后鼻韵母的字。
(3)写生字
师:生字我们会认了,我们再来看看要求会写的字,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我们就写哪个字。
生说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稍简单的由学生互相解决。师重点指导“现”和“轮”(先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由师边写边讲解,指导撇的不同写法及左右结构字的间架安排。)
【设计目的:本环节按找——读——写的顺序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根据学情,以检查预习、复习巩固、认读为主。鼓励认读方法的多样化,师只在必要处提示】
2,过朗读关。
(1)自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会认会写了这一课所有的生字,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吧,我相信这回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评读
师:谁愿意让自己的课文越读越好听,给大家读一段,让我们来指导指导。
(指明逐段试读课文。生互评为主。师注意正音和指导稍长些句子的朗读。)
师:大家认识了这么多字,又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收获可真不小。
【设计目的:本环节以生自读互评为主,师在重点处范读,点拨】
3,过内容关。
(1)总览内容
同学们,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参加了竞选?最后谁当上“万兽之王”了?(生发言后,师将动物图片交给学生,贴在黑板上。)
【设计目的:从总体上指导学生把握文章思路】
(2)评猫头鹰
谁第一个上任的?它高兴吗?从哪看出来的?
生找出“神气极了”一句。
投影出示“神气”和“神气极了”
师:有什么不同?
生体会“极了”的意思。
师:“神气极了”什么样?
生表演。师:那你就来发表命令吧。
生读。(随机评价)(师板书:夜里做事白天休息)
师:同学们,你们听了他的命令有什么意见,快跟周围的伙伴说说。
刚才,我看到大家在小组内你也说,我也说,他也说,这种情形要是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叫什么呀?
生:议论纷纷。
师:那你们刚才都在议论什么,快跟猫头鹰大王说说。
学生发言,体会“叫苦连天”。
【设计目的:抓住重点词语,采用不同策略进行教学:(1)借助投影比较词语,在感知“神气极了”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演读,加深体会。(2)展开想象,在角色体验中理解“叫苦连天”。使词句教学及朗读训练尽量落到实处】
(3)评袋鼠
师:既然猫头鹰大王让我们吃尽了苦头,那么第二位大王赶快上任吧。轮到谁了?它高兴吗?从哪看出来的呢?
生找出“激动”一句。
师:你们能读出袋鼠的激动吗?谁来激动地发布命令?
生读袋鼠的命令,师指导。(板书:跳着走路)
师:动物们到底跳得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动物们跳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师:你看到小动物们满意吗?为什么?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想象加工,再表达出来。)
【设计目的:本段尽量“以读代讲”,并借助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既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主体作用。】
(4)评小猴子
师:在两位大王失败之后,小猴子登场了,它到底能不能受到大家的拥护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或者提几个问题考考大家。
生默读课文,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生质疑问难时,师相机归纳、梳理:动物们“担心”什么?他们为什么会“非常担心”?为什么小猴子只说了一句话,大伙儿就“立刻欢呼起来”?
生讨论、合作解疑。(师板书:习惯方式)
“欢呼”什么意思?你能读出动物们的高兴心情吗?
生练习朗读。
师小结:从大家的欢呼声中我明白了,不管你是万兽之王也好,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动物也好,不管你是谁?做什么事,不能只考虑自己,更多的.要考虑到别人的习惯,尊重别人,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和喜欢。你们说对吗?(板书:尊重别人)
【设计目的: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放开手脚,多读、敢问,在读中体会情感,在问中加深理解。最后教师总结升华。】
(5)评大王
师:现在又轮到狮子大王宣布命令了,它宣布……(引读)
师:你想对过去的大王、现在的大王和未来的大王说些什么吗?
生自由谈。
师:如果让你来做大王,你会有什么更让人拥护的办法呢?
(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设计目的: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表达个性化的观点,根据几个大王的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表现进行评论。让学生想更受欢迎的办法,则是对学生是否有集体观念的考验
4,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谈。
师:现在老师把留作业的权利交给你们,你能根据课文为大家设计什么样的作业呢?
生尝试留有特点的作业,集体评议,由学生自由选做其中一到二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实录:
多媒体大屏幕呈现:静静的海面,高悬的明月,闪烁的星星;月亮、星星的倒影随着微波轻轻起伏……(旁白: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熟睡的鼾声。)
师:为什么说"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生1:因为海里有月亮和星星的影子。
生2、生3……(答案同生1)
师:大海的鼾声是怎样的?
生7:轻轻的。
师:小朋友,有什么感受呢?
生8:我的感受是:大海的鼾声轻轻的,有明月和星星的倒影。
(其余学生的回答与生8大同小异)
反思一:
这是《大海睡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教学片断。教者的意图在于突破教学难点:对"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这一意境的.理解与感受,并体验海上夜景的静谧与甜美。
表面看来,难点似乎突破了,但是学生的体验呢?学生的想象与个性呢?学生的回答那么单一,理解那么肤浅,情感那么苍白!原因何在呢?在于教师设计的镜头出示得不是时候--太早了?/td>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齐天大圣大战天兵天将的故事,体会齐天大圣的神通广大。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自渎,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品读,体会人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重点:
了解齐天大圣与众仙作战的经过。
难点:
体会作者对人物形象生动、具体、富有个性的描写。
教具:
录音 幻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幻灯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1.教师问: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大家都喜欢的`客人。(孙悟空)
2.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介绍孙悟空。
3.教师小结。
4.展示资料,介绍吴承恩和《西游记》。
5.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到花果山去看看这个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渎,学习生字。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渎课文。
(1)画出生字新词,认一认,读一读,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思考: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生字,积累词语。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后指名读。
3.出示词语卡片,集体读一读,读中积累词语。
不慌不忙 垂头丧气 神通广大 风烟滚滚 气势汹汹
疾似流星 不分胜负 眼明手快 大惊失色 三头六臂
三、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指名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孙悟空嫌官职小,返回花果山。玉皇大地派天兵天将下界擒拿孙悟空。
经过:孙悟空战败巨灵神和哪吒三太子。
结果:玉皇大帝只得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
2.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第一部分:第一段
第二部分:第2~~10段
第三部分:第11段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小组讨论后,指名反馈。
四、引导合作,再读课文。
教师出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读文。
1.画出你觉得作者描写精彩的部分,把你的阅读感受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2.思考:孙悟空是怎样打败哪吒三太子的。
3.讨论:吴承恩的笔下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孙悟空象?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四字词语卡片,学生在读中积累。
2.听写词语
抡起 盔甲 幼小 抵挡 浑身
疾似流星 不分胜负 眼明手快 大惊失色 三头六臂
3.通过上节课的自渎和小组读,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幻灯出示:(正义 神通广大 勇敢 机智)
二、品析语句,体会人物形象。
1.教师:课文的第二部分是最精彩的部分,但是篇幅太长,请同学们根据孙悟空作战对象的不同把这一部分再分成两部分。
2.指名反馈。
第一部分:第2~6段 第二部分:第7~9段
3.要求学生自渎这两部分,分别说说孙悟空和巨灵神、哪吒三太子的作战经过。
4.指名说说,进行复述课文内容的训练。
5.重点让学生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打败哪吒三太子的。
再读这两部分,画出描写孙悟空语言和动作的语句。
6.集体反馈。(关键词:听了,说 答道 大怒 笑道 喝道)
7.学生自由读这些语句,小组交流对这些语句的体会。
三、总结拓展,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西游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
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
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根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
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美妙。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在学习第2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学习第3段时,应注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美妙无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学习4、5自然段时应使学生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始,“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因为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还可发散思维:如果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照,认识荷花美。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题。
(一)板书课题,读题。
(二)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
(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一)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
(二)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三)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四)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一)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二)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三)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
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
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
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
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我看荷花
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二)总结:
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一)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二)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
1.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
2.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
3.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
1.复习巩固字的笔顺规则,归类掌握字的4种间架结构,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积累词语,大部分会用。
3.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提高听、记句子的能力。
4.初步培养表述亲身感受和参与活动的说话能力。
5.通过逐项对照自己的行为及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议,初步养成言行一致、尊敬国旗、尊敬长辈、热爱老师、帮助同学、上学不迟到、专心听讲、按时回家、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7种笔顺规则和4种问架结构;看图说话;复习10项行为规范要求并进行检查评议。
教学难点 :10项行为规范检查评议,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评议的结果真实性程度较难把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掌握学过的7种笔顺规则;复习5种基本笔画名称,巩固学过的字,掌握汉字的4种结构,提高识字能力。
2.复习巩固学过的词语,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
3.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提高听、记。写句子的能力。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人,明确学习任务。
1、看书交代学习任务。(第1至5题)
2、回忆已学的识字方法,说明今天要进行集中复习、巩固。
二、有机结合,综合练习
1、复习笔顺规则,练习第一题。
①示:十、人、点、你、同、小、国,读一读。
②指名7个学生在黑板上按笔顺规则写一写,其余学生各自练写两个。同时想一想,你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③反馈:a.指名说一说:先写什么,后写什么?b.找一找,还有哪些字也是这样写的?
④小结:笔画笔顺不仅是识字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写好字的重要条件。
2、复习笔画名称,练习第2题。
①读题,想想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②示:(5种基本笔画),指名说说这5种笔画的名称。也可同步用媒体演示这5种笔画,注意这4种笔画的区别。
③让学生照例用直线把字与笔画连起来。
④反馈小结:a.用实物投影仪示一学生的练习或用其他手段出示,进行反馈矫正。并让学生说一说,如:船的.第8画是横折弯。b.掌握汉字的笔画名称也是识字的一种基本方法。
3、复习间架结构,练习第2题。
①由第2题引人:谁能说说“船、课、过、奶”各是什么结构?(指名说)
②读题目3,想想: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③出示:冷、过、雪、国、病校、园、星、起、座,说说这些字的间架结构。
④以“这几个字有几种结构”开头,用“有……有……还有……”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⑤根据结构分类把这些字写下来。
⑥反馈。是否能正确区分,可根据学生做的情况,每个结构补充说几个。
⑦小结:间架结构也是识字的一种重要工具,有了结构,识记字形就不需要一笔一笔地记(独体字除外),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记,这样识字更快更好。
4、小结:笔画笔顺、笔画名称。问架结构是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我们要学会,更要会用。
5、复习词句,练习第4、5题。
①读第4题,说说题目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A.读词语。(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注意正音)
B.说说“回家、新年”等词语的意思。
②读第5题,想想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A.指导:听写句子首先要听清老师讲什么,然后要记住,才能写出来。
B.练听。老师说一句,学生复述一句。内容是:谁怎么样或谁干什么句式的短句。
C.听写句子。(先听,自己复述一下,再写下来,然后读一读是否对,同时注意标点。这里的读、复述当然是不出声的)
③抄写第4题中的词语,每个两遍。
三、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过看图及联系生活实际,初步培养表述亲身感受和参与活动的说话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
2.通过对照自己的行为和老师。同学的评议,能对自己一学期来的思想行为表现做一次实事求是的评价,进一步懂得要按要求做一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人,明确学习任务。
二、看图练说话。
1、出示图片,指导学生看图。提示: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有哪些人,在于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
2、出示句式,训练学生说话。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句式:冬天到了,(什么怎么样了)。
①自由练说,同桌互说。
②指名说,讲评。
3、联系实际,训练学生说话。
①冬天里,你喜欢什么活动?
A.先看图说。示句式:冬天里,我喜欢。
B.结合生活实际说。出示句式:(),()喜欢()。
②反馈讲评。
4、小结:说话要完整清楚,有顺序。
三、做到一条,涂红一条。
1、先看看图,拼拼读读每幅图下面的短语。
A.同桌互说每幅图的意思。
B.想一想:这10条你做得怎么样?真正做到的涂红。
C.同桌交流。
D.指名说说做到哪几条?
E.讨论:没做到的,你打算怎么办?(同桌讨论,指名说说。)
2、小结:可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小结。做得好的同学要表扬、鼓励,发给小红花;有的学生若有几条做不到的指出不足,鼓励他们今后努力做到。
3、读一读:10条行为规范。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
1、用句式“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说一句话。
2、读一读10条行为规范。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创造了象形字的造字爷爷,为了造出更多的字来满足人们的需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想办法,结果,他的三个儿子分别用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造出了许多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课文用生动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几种造字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以读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解疑,培养想象、品读、个性化创造思维能力及信息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几种造字方法,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边学边回忆,进一步总结汉字的构字特点,把握规律,提升认识。
教学目标
1、本课“描、创、章、刃、叠、涝、妨、愧”8个生字,理解新词。
2、课文,边读边想,能提出自己不同的问题,并逐步学会通过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3、的几种造字方法,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四种基本造字方法,进一步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联系学过的汉字,理解几种造字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题,读题质疑
1.师:同学们,你一定有一个温暖的家,我也有一个幸福的家,我热情、开朗,丈夫细心、幽默,儿子活泼、可爱,我爱我家。你们呢?仿照老师的句子,请你说说关于你的家。
2.你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老师也觉得开心。今天我们要去几千年前的造字大王一家看看。(板书课题29、造字大王的一家)
3、齐读课题,读题质疑
(1)、读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些什么?
(2)、教师归纳:大家都想了解造字大王一家到底有哪些人?造字大王是谁?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播放录音,感知文本
1、学生听课文朗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提出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
(1)、边听边画出生字词语,并在课后生字表上给生字注上拼音,多读几遍。
(2)、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些什么内容?
三、检查反馈,共同探究
1、生字卡片展示生字及词语:
描画、创造、文章、刀刃、叠起来、洪涝、妨碍、当之无愧。
(1)、小老师领读,齐读。
(2)、组织学生交流:要读准这些字音,你要提醒别人注意哪些字?如主意“创、章”是翘舌音;“涝”的声母是l,不要读成n;“创、章、妨”是后鼻音等。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字形。
“描、创、涝、妨、愧”都是左右结构的生字。“描、涝、妨、愧”都是左窄右宽,只有“创”是左宽右窄。
“章”:是上下结构的字,“章”的“立”字头的一横稍长。
“叠”:上下结构,构字比较复杂,下面不要写成“宜”。
②、教师范写,学生试写,师生评议。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
3、认读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捋:读“lǔ”,捋胡子,即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还读“lūo”,如捋胳膊等。
啧啧:称赞时发出的声音。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异口同声:很多人同时说同样的话。
四、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了解全文。
2、学生相互交流读懂的'内容。
板书设计:
29、造字大王一家
Miáo chuàng zhāng rèn dié lào fáng kuì
描 创 章 刃 叠 涝 妨 愧
描画 创造 文章 刀刃 叠起来 洪涝 妨碍 当之无愧
作业设计:
一、我会连线。
dié fáng chuàng zhāng lào
创 章 叠 涝 妨
二、辩一辩,再组词。
描() 涝() 妨() 愧()
猫() 捞() 防() 瑰()
三、抄写文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导入新课
1、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评价,肯定优点,激发兴趣。
二、紧扣重点,逐层剖析
1、细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5自然段,同桌交流:这一部分主要讲了造字大王一家中谁的造字方法?
(2)(课件出示造字大王一家结构图)你们想去“象形爷爷”的房间看看吗?(课件出示“象形爷爷”房门,门上有图文并茂的象形字:日、田、山、水、目、土、口)
(3)引导观察,了解“象形爷爷”造的是哪些字,根据图连线。组织小组交流:“象形爷爷”造的字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4)自由读第2~5自然段。
思考:
①、大家对“象形爷爷”造出的字有什么反映?引导学生比较句子,读出感情。
人们用这些字来记事,多方便啊!
人们用这些字来记事,很方便。
②、“象形爷爷”有什么难处?
指导读好句子:“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并练习换个说法,而使句子意思不变。
2、细读第二部分(第6~15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部分,同桌交流。你能给“象形爷爷”的三个儿子取个名字吗?说说名字的由来。(课件出示造字大王一家结构图)在文中划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引导学生通过“找房间”游戏,初步了解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课件出示造字大王一家结构图和课后练习第2题中的汉字,学生找对一间,房门就打开)
交流: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他们的房间的?
教师小结:三种造字方法的特点。
(3)、指导朗读第二部分。
①、(师生合作读)三个儿子创造了这么多的汉字,回到“象形爷爷”身边汇报自己的成绩。你们能想像他们当时的心情吗?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
②、小组合作读人物的对话,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加上自己动作、神态。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再练读。
师质疑:老师不明白,两位哥哥不想当造字大王吗?为什么说三弟当选当之无愧?你能结合上下文,说说“异口同声”、“当之无愧”的意思吗?赶快和你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再练读这一自然段。
④、结合字例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1)、从本册中找出学过的形声字。
2)、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引导发现,再让学生回忆记忆形声字的口诀:“形声字,真好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表字义。学习形声字,辨认要仔细。”在引导发现的过程中结合字例提醒学生形声字不能什么字都认半边。
⑤、比较形声字与象形、指事、会意字的优劣。
(形声字造字简便,方法新颖,造字量大。而象形、指事、会意有局限性,字量少)
3、学习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
(1)、齐读第16自然段。
(2)、小结过渡:今天我们参观了几千年前的造字大王一家,认识了他们的家庭成员,并了解了四种造字方法,这对于我们学习汉字很有帮助。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运用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2、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汉字,鼓励学生试着根据构字规律去识记它们。
3、(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字例)引导留意观察生活中所见的汉字,试着运用方法自主识字。
四、课堂小结
汉字的字形与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汉字的一大特点。世界上的文字有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字形与读音有密切的关系,如英文就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字形与字义联系密切,如汉字就是表义文字。
板书设计:
29,造字大王一家
象形
指事 四种造字方法
象形 会意
形声
作业设计:
一、拼拼写写。
Miao hua chuang zao fu hao dang zhi wu kui
( ) ( ) ( ) ( )
二、给下面的汉字归类。
上 采 月 休 防 惊 明 水 束 木 桂
象形字:--------- 指事字:------------------
会意字:----------- 形声字:-------- -
三、换种说法,但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1、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2、难道你不知道老师检查完了作业吗?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四.教学准备:
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五.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
指名说。
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
小组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
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2.指读。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4.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
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相机板书:外形特点
捕捉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③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用名副其实造句。
4.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6.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放回变色龙,你想到了什么?
三.布置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
板书设计:
发现
外形特点
端详
变色龙
捕捉食物
放回
会变色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3-26
小学语文教案03-25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04-06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2-16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3-03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10-10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