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1 07:27:0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大全(4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语文教案大全(4篇)

语文教案 篇1

  学情分析

  黄山虽是安徽的名景,但去过黄山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大量图片和相关视频让学生熟悉文章内容,感受到黄山独特的美,并结合家乡的风景介绍学会解说词的运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型

  自读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领略黄山的独特的美。

  2.熟悉解说词的一般写法,学习对景物或事物进行解说。

  3.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在阅读和欣赏中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

  2.通过讨论探究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3.通过写作小练习掌握解说词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珍惜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突破

  1.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清作者思路,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脉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3.制作PPT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词。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教学工具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包括文学、图片、课文朗诵的声音资料。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熏陶感染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圈点批注法、练习法等。

  教学要点

  本课是自读课文,着重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通过吟诵感受黄山独特的美,熟悉解说词的一般写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黄山

  1、导语:

  师问;我们安徽的骄傲有哪些?

  生答后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提到了我们安徽的很多象征符号,我想这些符号中最蜚声海内外的应该要数我们的黄山了。今天我们就走近黄山,共同感受一下他那独特的魅力。

  2、作者简介

  学生结合注释介绍

  二、整体感知,网游黄山

  1、文章内容解析(屏显)

  这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的游记,因为它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所以,第一,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或平视;第二,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本文对于这三个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

  2、给学生5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了解黄山美景。

  3、结合课文,欣赏图片,谈谈赏后感受。(屏显)

  4、观看视频,网游黄山。(视频《如画江山,黄山秋冬》)

  三、合作探究,共赏黄山

  屏显问题

  1、浏览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飞红——文中的黄山日出;滴翠——青山苍松 (屏显)

  2、本文在整体组合上,设置了三条线索,你能通过研读课文分析出来并作具体的解说吗?(提示:时间,空间,逻辑)(屏显)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黄山地质的形成:时间顺序

  上山到出山:空间顺序

  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等景物依次且相互独立:逻辑顺序

  3、本文依照内容可以分成几部分?

  学生作答后屏显:

  总写黄山(1-3)

  奇峰

  古松

  分写山上(4-17) 怪石

  云雾

  日出

  山下温泉(18)

  4、从时间顺序上说说黄山是怎样形成的。(或用简明示图画表示)

  汪洋大海——丘陵——地壳运动,形成基础——喜马拉雅运动,黄山形成——冰山侵蚀,形成奇特的造型。(屏显)

  5、用吟哦讽诵读书法朗读课文,回顾前面风景,标出文中所写景物及特点。

  奇峰——高而险;古松——苍翠奇特;怪石——千姿百态;云海——轻盈;日出——瑰丽、壮观、辉煌;温泉——令人有温馨感。(多种表达方式,多角度描写)(屏显)

  四、赏析佳句,品味黄山

  1、仿照示例,品味优美的语句,领略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在书本上做批注。

  例: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

  析:“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是指人们为这些峰石所起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又是审美观照的结果,其中凝聚了想像力和创造力,体现了人们的`情趣,使得冰冷的石头有了人的精魂。这是外加上去的,就是“外在美”;峰石本身的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在的,就是内在美。这句话是着重讲人的审美创造的伟大作用。

  学生圈点批注,然后交流欣赏。

  2、黄山的美景激发了你哪些情感?

  赞叹大自然、热爱家乡、珍惜保护这些自然美景等。

  五、延伸拓展,超越黄山

  1、明确解说词与游记散文的区别。

  结合学过的知识总结(屏显)

  游记散文 解说词

  作者出现 作者隐形

  文学体裁 文艺性说明文

  不必全面 全面反映

  2、和州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就名胜上说就有不少象征性的符号,如刘禹锡的陋室、白桥的天门山、乌江的霸王祠、香泉的度假村等,选你熟悉的一处景点,为其写一段解说词。

  3、交流评价。

  六、课堂小结,回味黄山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领略到了黄山的美景,又深入了解了解说词的写作,同时,对我们可爱的家乡又多添了几分热爱。对这些自然美景我们更要珍惜保护。

  七、布置作业,永记黄山

  选取课文中你最喜爱的两处黄山风景描写进行背诵。

  【教学总结】

  《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但是却被上成了一篇游记散文,觉得很怪,文学常识重点教给学生之后,下面是读课文,课文很长,学生没有读完,但教室已经安静下来了,在讲解课文时,也就那几个学生在说,而且短短续续,明显是学生对于课文的不熟悉。然后是讲解写作角度时,浪费了很多时间,尤其是按着课文顺序找,其实很多学生都不明白的,再者,分析时,过于追求速度,忽略了很多思考的东西,学生的思维完全没有得到锻炼。

  这是这段时间来,上课最大的弊端:教师准备很充分,不会去保留一些东西,而是完全要展示自己,过多地占据了学生太多的空间和时间。

  记住:课堂要学会有选择地讲解。

  对于游记与解说词的.分析,也是教师直接提出,而没有调动学生的思维,如果讨论,效果会更好。

  下午的听写课,学生显得很随意,主要是自己的要求有些放松了,这是完全不应该的,尤其是默写要求背诵的硬性知识,这一方面是不能放松的。

  再者,可能是今天的课多了,与学生之间混得很熟了,学生就问了一些私人的问题,我也随便编了一些,无形中让课堂有些偏了。玩笑是要有一些,但是不能涉及到个人自己的问题,因为如果要让学生摸清楚自己的底线,是非常不好的。

  必须得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尤其是要把握好和学生课堂交流的这个度,很重要。

  严与爱要很好的结合。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词语;归纳多义词义项;理清课文的思路和结构。

  2、能力目标:背诵全文;学会讽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领悟课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要点】

  重点: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设想】

  1、导读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充分利用注释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词句,掌握课文内容)

  2、讨论法。(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地展开讨论,集思广益,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3、练习法。(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检测题和作业题,让学生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掌握并积累有关词句知识)。

  【教学步骤】

  五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着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新课探究】

  一、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大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着称。有辩才,善鼓琴。齐威王二十一年(前358年),邹忌以鼓琴游说齐威王,借弹琴之道言治国之道,威王大为赞赏,任为相国。任职其间,劝说威王进贤纳谏,修订法律,监督官吏,整治军容,选拔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使齐国的国力渐强。后受封于下邳县西南,号成侯。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3、《战国策》

  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刘向(约前77—前6年),西汉人,是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汉成帝时,任光禄大夫,受命收阅整理经传、诸子诗赋为书籍,写成《别录》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另着有《说苑》、《新序》《列女传》等书,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和《楚辞》等。

  4、史书的分类

  编年体(年代)如:《左传》

  纪传体(人物)如:《史记》

  国别体(国家)如:《战国策》

  记事本末体(事件)

  通史(多于一个朝代的历史)如:《史记》、《资治通鉴》

  断代史(一个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

  期(jī)年朝(cháo)于齐间(jiàn)进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读课文,读清句读。

  读清句读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此次朗读,完全可以借助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把握句意。这样在重新朗读时,就能体味出语句的停顿,读得韵味十足。

  如: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可逐段讲解)。

  4、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哪一个更美?"他的妻子说:"你更美,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你美。"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对我有所要求。"

  于是,邹忌上朝廷去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非常厉害。"

  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口和院子里像热闹的集市;几个月后,偶尔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向齐国朝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纯真愿望。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一、课前准备:复习关于月亮的诗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三、寻月过程,品味文本: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2、 明确寻月过程:(寻月所见和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

  3、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4、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5、教师: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四、课外探究:

  1、 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这篇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五、阅读课文“我们这些孩子”到“桂树”一段,完成下列练习:

  1、开头一句有什么作用?

  2、“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款款地”“悄没声地”说明了月亮怎样的情态?

  3、“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一句表达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4、“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这般儿亮的。”是从几个角度来写月亮的?

  5、作者在写月光的同时,为什么还写了院中的桂树?

  6、你觉得作者在文中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月亮”指的是什么?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了怎样的服装。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相关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质疑导入

  1、出示“雷鸟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2、师:雷鸟与咱们平时看到的鸟不大一样,这位雷鸟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聪明的时装专家,随着季节的更迭,她的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要想知道怎么回事,就跟我们去认识认识雷鸟太太吧!

  3、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同桌一起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等方式检查。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创设情景:出示挂图,师配乐读第一段文字。

  2、师:喜欢这白雪世界吗?

  3、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学习第二段。

  1、渡: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在干什么呢?赶快读读第二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自读。

  3、反馈。重点体会第四句“……又清凉,又香甜……”

  二、学习3—7段

  1、过渡:就在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松果时,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生自读——反馈)

  2、分角色朗读。

  3、同桌练习表演——指名表演——师指导——生再次表演。

  三、学习8——9段

  1、过渡:看到小松鼠这么可爱,雷鸟大婶不再生气了!接下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生听录音)

  2、生谈知道了什么?

  3、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10——14段。

  4、生反馈。

  5、师小结。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自读15——25自然段。思考:春天到了,雷鸟太太的时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反馈。

  3、小组活动:配合读15——25段或试演此情景。

  4、师小结。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雷鸟太太的时装(一)

  冬:白色大衣

  春:白色带有棕色斑点的大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植树》教案02-05

语文翠鸟教案03-30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园地教案03-01

语文绿教案03-04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园地》教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