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3 09:29:0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5篇(合集)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5篇(合集)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板书课题)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指导:

  ⒈自学生字词。

  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

  ⒉学生自读课文。⒊检查自学情况。⒋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⒌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队员趴在石头上看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精读课文

  ⒈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

  ⒉朗读第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⒈朗读课文3、4自然段。

  过渡: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哪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

  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

  (1)比较“奇怪”与“好奇”的异同。(2)指导朗读。

  ⒉朗读学习5~13自然段。

  思考:勘探叔叔的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点拨: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⑴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⑵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⑶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⑷“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这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⒈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⒉教师小结

  三、作业: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外形:一一层一层

  石头书

  内容:有字有画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提示:

  这首诗歌语言亲切,琅琅上口。应以读为主,从语言文字入手,在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一、整体读文初步感受山村小学的样子

  (山脚下一幢幢漂亮、整齐的瓦房,学校前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学校四周树木郁郁葱葱,蓝天白云,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认真地读读课文,谁在告诉我们什么呢?找一找,画一画有关的词语、句子。用“——”画出谁,用波浪线画告诉我们什么?然后把相关的词句读一读。

  然后把相关的词句读一读。

  二、多元方法感悟美

  1、对比读感悟美。

  A、那漂亮的瓦房就是课堂。

  B、那最漂亮的瓦房就是我们的课堂。

  A、那平坦的土地,就是操场。

  B、那最平坦的土地,就是我们的操场。

  A、小河会告诉你,上课的铃声很清脆。

  B、小河会告诉你,上课的铃声是多么清脆。

  A、林涛会告诉你,放学的.歌声很悠扬。

  B、林涛会告诉你,放学的歌声是多么悠扬。

  通过对比读感受学校的美好,体会学生在优美的环境里学习是那样的高兴自豪。读中积累词语,训练语感。

  2、借助图画感受美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山村学校的样子、说说在学校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时的快乐心情。带着真实地感受有感情地朗读1、2、3小节。

  三、思考质疑描绘美

  学习最后一个小节:我们的学校,在祖国的地图上,找也找不到,画也画不上。引生质疑:自己读最后一个小节,联系上一个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会提:为什么学校那么小,却装得下祖国的历史、今天和未来的理想。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生活、收获、理想。教师小结:我们的学校虽小,但是在这里,我们这些小朋友同样快乐地学习,了解古今天下事,认识中外知名人,笑谈理想抒情怀,这个小小的山村学校,就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一句话,学校虽小,可是我们的理想却远大的很呢!

  四、回归整体诵读美

  朗读全文,假如你就是这个山区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小学校呢?

  五、联系实际描绘美

  你们的学校什么样?可以仿照诗歌的样子,也向大家介绍介绍。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按顺序、抓特点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

  2.训练学生大方的仪态,使用规范普通话讲解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按顺序、抓特点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

  教学难点:

  说话通顺、连贯,清楚明白。

  教学准备:

  老师:家乡图片及有关课件,制作若干“导游证”的挂牌。

  学生:搜集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

  1.教师播放家乡的的风光图片,画面要美,同时适时介绍。

  2.看了图片感受如何?学生自由表达。

  二、教师示范解说

  1.(教师佩带“导游证”)瞧,这就是“导游证”。有兴趣听听我这位导游员给各位游客介绍我的家乡吗?

  2.教师以优美的语言,抓住家乡的特点来解说。

  3.我介绍得怎样?(提示生从顺序、是否抓住了特点、语言的优美、仪态等方面加以评价)

  三、情境“导游招考”

  1.师:是啊,谁不说咱家乡美呢。咱们的家乡著名的景点有╳╳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个。家乡的民风民俗引人入胜,多姿多彩的地方文艺令人倾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据不完全统计,单是去年的国庆长假,我们家乡就迎来╳╳人的游客,旅游收入达到╳╳元。面对着纷至沓来的中外游人,这可让我们旅游局的同志犯愁了,因为一年一度的国庆长假又要来临了,可是我们的导游不够。现在他们委托我招考一部分学生做“小导游”,这也许会是我们家乡旅游的又一个特色呢?你们愿意来应聘吗?

  2.课件创设招聘现场气氛,闪现跳动变体字“导游招考开始啦!”,再呈现下列考题

  应聘考题

  我是外地游客,从来没有来过贵地。这次国庆长假来,要呆三天,想把贵地最有代表性的景点都游完。请导游为我安排一个最合理的游览线路,并请导游给我介绍一下,为什么这样的线路最合理,这些景点的代表性是什么。

  3.自己练说。

  (1) 三天时间不短,我打算给游客推荐哪几处必须得去的风景或名胜?为什么要推荐这几处呢,它的特点是什么?

  (2)安排三天时间的游览,先游哪处,后游哪处最合理?自己设计几套方案,看哪套方案最合理。想一想,如何给游客说明,我为什么这样安排。

  4.分别练说,同桌相互提建议,再改进自己的说词,准备上台接受考试。

  5.先由一位应聘考生登台应考。教师与学生担任评委和游客。游客对导游没讲清楚或想了解的地方要进行问询。

  6.评一评:这位导游的游程安排合理吗,景点最具有代表性吗?

  师:各位游客,满意吗?哪些游客愿意随这位导游到家乡来旅游呢?说说选择这位导游的原因。(如果学生喜欢,要总结这位导游的解说经验;如果不喜欢,也要总结“如何做更出色的导游”)

  7.师生共同小结“如何做出色的导游”:作为一名导游,一定要有大方的仪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语言优美,具感染力。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时要按顺序、抓特点,才能吸引游人。

  8.分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组织应聘考试,学生在组内轮流担任“应考导游”和“游客”、评委。组内评价,大家认为符合导游要求的由班级统一发“导游证”。

  四、小导游大擂台

  1.师:刚才已经产生了这么多的小导游了,我想旅游局一定会很高兴的。不过,小导游真正要在国庆长假中上岗,还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要处理,一个真正的.好导游,必须要学会应付处理各种问题。下面我们将继续对导游员进行新的测验,这一轮测验就是“小导游大擂台”。

  2.教师把事前准备好的情境试题分发给各组的“游客”,然后根据试题来分组活动,临场考察“导游员”的应对能力。

  情境考题

  1.我是外地人,我已经来过贵地,这次国庆长假来主要想深入一个特色景点,打算在这里慢慢游览一天。小导游,你觉得选哪个景点好,这个景点好在哪里?能不能把你认为最有特色的几个景点先介绍给我听听,我觉得哪里最美就走哪处。

  2.我是本地人,本地的景点都游过了,这次国庆长假主要想出去换一换心情,因为平时工作学习实在太忙了。小导游,你打算怎样给我安排呢?怎样介绍呢?

  3.国庆长假中旅游,人太多。导游:我这次游得很不尽兴,看得不周详,该去的景点都没有去完,你看怎么办?

  4.各小组人员轮换“导游”和“游客”的身份,再进行情境考试,再评价。看谁的表现最优异。

  5.全班交流:自己组的评选结果是什么,那几位导游遇到了怎样的情况,又是怎样处理的。其他组的同学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有关同学问询。

  五、评选优秀,总结全课。

  经过大家的充分讨论交流,评出几位最佳导游,教师给他们颁发“优秀导游证”,并总结全课,提出希望,结束本课教学。

语文教案 篇4

  一、亲切的普通话点亮了课堂。

  我们听的第一节课是小学二年级的《第三个小板凳》(北师大版教材),教师用亲切而柔美的普通话把孩子们引入了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手工课上。课中,老师一直用轻柔而动听的普通话引导孩子们去学习生字,读通课文,品读句子,感悟文本。让我听了课的第一感受就是————要是我的孩子也能到这样的学校学习那该多好啊!

  清新自然的普通话,打破了我印象中的语文课堂,原来语文课堂还能如此呈现。其实,这更能考验教师的基本功,同时也体现教师运用和保护嗓子的技巧。令听课的人心旷神怡,仿佛听上十节、二十节,甚至上百节都不会烦躁乏味。这也许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吧!而随后的课,不管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教师们都是如此。这再次提醒了我重新定义语文课上教师应具备的语言素养。

  二、层次分明的朗读孕育了课堂。

  有层次的指导朗读是我听了锦西小学的语文课的最大感受。几乎每节课教师们都有这样的展示,而且每次的朗读都是针对学生不同的理解而读。这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由董霞老师执教的《迟到》一课上,朗读的指导淋漓尽致,润物细无声般地教会了学生怎样读懂文本,领悟文章的精髓。

  ……

  师:父亲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生读:(第一段的)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出示: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师:引导读前半句,问:我有一个疼我的父亲,应该怎样读?

  生答:自豪地读。抽生读————全班自豪地齐读。

  师:引导读后半句,问:很严的父亲,该怎样读?抽生读————齐读。

  师引:严格的父亲,女生读。很严很严的父亲,男生读。我有一个很严很严很严的父亲,齐读。(师板书:严)

  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感受到爸爸的严呢?请同学们看书。

  生读:(第11自然段)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一把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就在这个重点段落上,教师先引导学生抓动词,读动词,悟动词中去逐步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去体会那重如山的深沉的父爱。最后,回过头来,让学生再读“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句话。学生就读得别有一番滋味了。

  如此逐层深入地理解父亲,读懂父爱,为我们展现了有层次指导朗读的精妙。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专~家说的话:课文是让学生读懂的,而不是老师讲懂的。

  三、创意的板书激活了课堂。

  在三年级的《一只小鸟》的课上,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小鸟的歌声给大自然带来的好景致。教师一边问:小鸟看到了怎样的好景致?什么样的阳光?什么样的树林?……一边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勒。不一会儿,一幅大自然的和谐之景跃然而出。快乐的阳光普照大地,幸福的大树旁一条小溪欢乐地流淌着,还有几个可爱的小朋友正在欣赏这如画般的景色(太阳、大树、小溪上都画有醒目的笑脸)。后来,由于小朋友们喜欢小鸟,想占为已有,便用弹弓打中了那支天天为大自然歌唱的小鸟。此时,这一切的景致都随着鸟儿生命的消失而离去。在另一旁,教师画了一个大大的哭脸,衬托出小鸟离去后的忧伤场景。随即,老师问:鸟儿是怎样热爱大自然的?生答:天天歌唱。老师又问:大自然又是怎样回应大自然的爱的呢?生答:为小鸟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小朋友们也喜欢小鸟,他们的爱却让小鸟失去了生命。就在这简单的勾勒中,就在这一问一答中,同学们读懂了爱的含义。当老师问爱是什么时,凄凉的音乐响起,孩子们用笔流泻下诗一般的语言。有的说,爱就是放弃;有的说,爱就是自由;有的说,爱不是占有,而是永久的铭记……这就是创意的板书带来的课堂效应。它能让学生体会文本,领悟真理。这种教学设计,更体现了三维目标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而在《第三个小板凳》的课上,教师事先就在黑板上画了三个方框,令人自然的想到那就是三个小板凳的正面。而后在引导学生读懂文本的同时,将含有生词的重要的内容板书在这一个个的板凳上。既图文并茂,又强调了生字词,真是异曲同工之妙也。

  四、丰富的校园文化促进了课堂。

  锦西小学处处彰显了着他们“以人为本 珍重生命”的办学理念。在学校的校门外赫然写着“为生命而歌”,在这几个艺术字的左右角还分别镶嵌着“尊重生命”和“生命至上”。这与校门内的“学做真人”相得益彰。除此外,在教学楼的外墙体上;楼道的读书角处;走栏的拐弯处;操场的壁图上……都布置了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提示语,这些都是锦西小学的教育资源。如:楼道行走别着急!当心滑倒伤身体。说话轻声,校园是我宁静的家。脚步轻轻,上下从容亦风景……

  丰富的校园文化为锦西小学的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学习的乐土。与此同时,学校还开设了自己的校本课程。近来,主要是走进一些名人,去品味名人身上平凡中的不凡,去领悟人生的真谛。这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更促进了语文教学乃至人本主义教育的开展。

  在锦西小学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在我内心深处的震憾是永久的。因为学以致用的过程是漫长的。

语文教案 篇5

  人间天堂是杭州,最美莫过于西湖,那么美的景色,靠老师讲是讲不出来的。如何处理这一课呢?这一课有许多句子也特别难理解,怎样让孩子尽快走进去呢?想了又想,还是要依靠课文和文中的插图。如果有去过的小朋友,也可以让他们做个介绍。对,就这样讲这一课。

  在揭示课题后,我便范读课文,学生也都沉浸在西湖的美景中了,程度好一些的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走进去,还有一些同学,似乎对生字词还没有掌握。面对这些参差不齐的学生,我准备分层进行教学,先让一些程度比较好的进行读词练习,再让一些程度差的来读,再开火车认读,每个学生都不能放过。在生字词过关的基础上,让学生初读课文,先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作者先是总述西湖美景,然后远眺西湖,再具体到几个景点,最后写了月光下的西湖的美丽。我感到整体感知,对学生以后怎样写景物也有好处,必须在日常的课中就要引导。第一课时,虽然还没有读得很好,但没有关系,学生最起码有了最初的感受,已经调动了他们想走进的积极性。在第二课时,品读中着重引导学生对几个比喻句的理解,理解倒是好理解,就是运用有了困难。说明孩子平时还是读的书少,积累的`也少。“犹如,像,仿佛,宛如”都是比喻词,可放在不同的地方,各有各的好处。先让孩子慢慢模仿吧,估计熟能生巧,时间长了,就会准确应用。孩子们在品读中都能进一步感受到西湖的美,我便趁机告诉他们,还有许多美景呢,可以课下收集一下,和同伴互相交流。那么美的地方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我又趁机告诉他们,只有现在好好学习,长大了才更有资格周游全国,甚至全世界。虽然感到自己有点说教的意思,但我感到必要的思想教育还是要讲的。毕竟老师给孩子一个示范作用。

  教完这一课,我都被西湖吸引住了,有机会,真想,真想亲自去感受一下西湖的美。期待着有这么一天。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风筝》教案11-14

语文优秀教案11-08

语文《咏柳》教案11-09

有关语文的教案12-07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养花》 教案02-13

语文草原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