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背诵课外选的歇后语。
二、阅读练习。
三、作文。
教学重点:
学习缩写。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背诵谚语和歇后语。
1、教师点拨,全班背诵。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歇后语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歇后语背诵者。
二、理解背诵歇后语。
1、听教师讲解,学生开始自由造句。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与歇后语相关的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
5、检查。
三、课后背诵有关歇后语。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善良为话题讨论神话故事。
1、你知道民间流传哪些神话故事?
2、为什么会流传民间故事?讲解。
3、民单故事的特点。
二、阅读短文《七颗钻石》。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水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说说为什么水罐会发生这些变化?
3、学生自由讨论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第三课时
一、介绍《小抄写员》的主要内容。
二、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分析题意。
1、看题。说出主要意思。
2、析题。说出缩写的要求。
A.内容要完整,重点要突出;B.语言要简练。
3、回忆文中哪些是可写可不写的?哪些是非写不可的?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中心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语文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匆匆》,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1.本组课文的学习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的内容展开联想。
阅读的时候,先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想开去,想到与课文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并把自己想到的与同学、老师广泛交流。借以活跃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教学目标
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5—6年级的阶段目标,结合本组的训练重点以及本课的写作特点,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伶伶俐俐、徘徊、裸”等词语。
(2)技能目标:能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欣赏文章语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时光易逝,一去不复返的现实,从而明白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
3、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4、课前准备:
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二、教法和学法
“教师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每篇文章都应该选择最适合的教法。《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代表作,也是散文中的经典作品,文章语言清新流畅、生动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如烟往事的回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灿烂未来的向往。文中蕴涵的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谈的,因此,课堂上老师的任何分析讲解都会显得贫乏、无力,所以,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用心灵去体会、去朗读,达到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理解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到文章的语言美。本文的教学采取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悟贯穿全课的方法。
《语文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实践语言的场景,通过朗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口语练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安排得是否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古诗句导入。
(二)认识作者
请学生简单介绍课前对朱自清及其作品还有对散文的了解,然后教师多媒体展示朱自清画像及简介做以补充。(这样就为进一步阅读、理解文章奠定了基础)
(三)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教师先在钢琴曲《秋日私语》的伴奏下,范读《匆匆》一文,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然后老师给同学们放上音乐,同学们试读这篇文章。最后再展示,让学生毛遂自荐。(通过这一环节的朗读,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但还不够深,还需进一步深入到字里行间去品味词句,轻轻地读,静静地体会。)
语文教案 篇3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8个生字。
能力: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爷爷话语的含义。
情感: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重点:体会爷爷与“我”的对话,感悟爷爷话语的内涵。
难点:同上。
教具:课件。
教法:合作交流
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从默读课文入手,然后放手让学生释疑,师生共同梳理。
三、学生自读,尝试解决问题。
四、组织交流:
1.在自读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势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
五、回读全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语言。
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重点句:
“它不为求得人们……自由地活着”
七、升华: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你从故事中获得了哪些感受和启发?
八、回扣课题:课文为什么以“鸟音”为主题?
引导学生体会,要学会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生命对自由的渴望与呼唤。
九、迁移练习: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录在本子上。
板书:
鸟音:
笼中之鸟:哭诉、忧愁、向往自然
林间之鸟:清脆、甜美、自由自在
语文教案 篇4
一、 课题:《瀑布》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叠、涌、喻、尘、丈、仰”等生字,能用这些生字组词造句,同时认识“瀑布、重叠、涌上、岸滩、衬着”等词语;
2.让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律,体会到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并背诵全文;
3.帮助学生理清写作顺序,划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不懂的问题;
4.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妙处;
5.让学生知道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能自主的灵活运用;
6.引导学生按照课后提示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瀑布的美,能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改成一篇文章。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读懂课文,了解瀑布的特点,做到感情朗读全诗,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2.教学难点: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掌握多方面观察事物的方法,并通过朗读全诗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还包括了读书指导法、课堂讨论法、陶冶法等。
五、教具准备:生字卡片、配乐朗读音带、瀑布录象、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两个课时
1.第一课时:
①.教学目标:
A、认识并会写“叠、涌、喻、尘、丈、仰”等生字,能用这些生字组词造句,同时认识“瀑布、重叠、涌上、岸滩、衬着”等词语;
B、理清写作顺序,划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不懂的问题;
C、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律,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语言之美,韵律之美。 体会到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并背诵全文;
②.教学重难点:
A、教学重点:认识并会写生字词语,读出诗的韵律美;
B、教学难点: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把握全文总体意思。 ③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瀑布录象、配乐朗读音带)
2.第二课时:
①.教学目标:
A、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B、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C、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D、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E、引导学生按照课后提示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瀑布的美。
②.教学重难点:
A、教学重点:读懂课文,感情朗读全文,并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
思,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B、教学难点: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学会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用自己的话再现瀑布之美。
③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瀑布录象、配乐朗读音带)
七、教学过程:
1.第一课时:
(1)、预习安排:请同学们课前自己先按照拼音认识生字生词,读熟文章,再根据自己的所知找到一些有关瀑布的资料,可以是图片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有关瀑布的诗词文章。
(2)、导入课文:
①、板书课题――《瀑布》,提问:什么是瀑布?同学们在哪儿见过瀑布,是什么样的?(抽两至三名学生回答,把他们形容瀑布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②、课件PPT上出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提问:
A.诗中重点描写的是景物是什么?(瀑布)
B.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观察瀑布的?(远望瀑布)
C.在作者看来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像一条银河)
(抽三名学生回答,并出示多种瀑布的图片)
③、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诗《瀑布》,看看在他的眼里瀑布又是怎样的。现在请大家一起读一读,并找出诗
中描写瀑布样子的诗句,用自己的话概括意思,在心中大概勾勒出瀑布的样子,老师待会要抽同学起来回答的.哦。(接下来就让学生自由读)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①、检查自学预习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看看大家是不是都认识了;
B、让学生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带大家多读多认几遍;
C、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再把生字新词带读几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写好结构复杂的字;
D、抽学生起来读那些难读的字(如:尘、丈、仰等有前后鼻音区别的字),在黑板上书写结构复杂的字(如:叠、涌、喻),并巡视检查读写情况,及时纠正发音及写法。
②、让学生自读诗歌,画出新词并把新词带到句子中去读一读,如果有不懂的词语先自己想想意思,实在不懂的画上重点符号,听老师讲解;
③、先抽几名学生起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新词的意思,老师再给出正确的解释;
④、小结: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更牢固地掌握新字,理解新词,并把好词好句记下来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4)、读文质疑,理清顺序:
①、老师先示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瀑布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先大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写作顺序;(先写声音,后写样子)
②、学生再读一遍课文,这次读的时候要划出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不懂的问题,老师再一一给以解答;
(5)、练习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①、老师播放配乐朗读音带,让学生认真听,并体会诗句的节奏美和韵律美,然后再带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课文,然后让学生自由练读,读的时候提醒大家注意节奏、韵律及感情;
②、指名读诗:抽几名学生起来朗读,读得好的给以夸奖,不好的及时指导纠正;
③、小结:大家把诗读熟,并试着背一背。
(6)、作业安排:
①、抄写生字,把每个生字写一排,并组词;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并能配上合适的动作。
2、通过读书,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引发学生对身边事物及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
二、教学重点:
1、轻声音节“我喜欢,星星”等的朗读。
2、指导学生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分清“这里和那里”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二、学习词语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公园看看美丽的鲜花和星星,好吗?
可是守门人,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有信心闯过他吗?请你自己先练一练。
生:自己练读.
2、谁来闯关?读对了跟着他读。
生指名读。
3、我们一起读一读,将这一关闯过去。
生: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
1、闯过字词关,我们一起把书捧起来,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给我们带来的美丽的画面。
生齐读课文。
三、创设情境,精读课文。
1、公园里的花,真多呀,我们去找一找有没有你喜欢的花。
(播放各种花的图片或视频)
喜欢吗?
说说你看到()的鲜花?
2、小朋友说得真好。你能把你对鲜花的喜爱读出来吗?(出示第一部分)
指名读。
夏天来到时,有的小朋友喜欢冰淇淋,有的喜欢西瓜,有的喜欢空调,但是我们最喜欢什么?
谁会读?
鲜花多吗?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生:满地。
3、夏天满地都是鲜花,这里也有,那里也有,到处都是,课文中是怎么说的,一起说?
生齐说:这里一朵,那里一朵。
你能做一做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的动作吗?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离我们近的就是这里,离我们远的就是那里。
你能用“这里”说一句话吗?“那里”呢?
这么多的鲜花,真比…………
生:天上的星星还多。
4、小朋友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站在满是鲜花的草地上,各种各样的鲜花围绕在你的周围。
睁开眼睛,说说你看到什么?
你闻到什么?
你想到什么?
(1)你能把你刚才的感觉通过朗读读出来吗?
生指名读。
(2)请你读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同桌互读。
(3)谁还想站起来读给其他小朋友欣赏?
指名读。
(4)小朋友一起读给老师听,让老师欣赏欣赏,好吗?
5、哪个聪明的小朋友可以配上合适动作呢?
指名表演。
6、我们一起看着这片草地美美地表演,加上你喜欢的动作。
7、天渐渐的黑了,到了晚上,星星出来了,看,挂在夜空中的星星,你觉得这些星星像什么?
出示:星星像()
(1)花儿去哪儿了?
生:睡了。
(2)那里可别把它吵醒了呀!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自由读。
(3)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才能?
师生评议。
(4)请你听听看你的同桌是怎么读的,互相取长补短。
生互相读。
(5)哪个小朋友能加上合适的动作?
指名读
(6)我们一起加上动作美美地来表演这么美的文字。
三、指导朗读,背诵。(完全不看书)
1、看着小朋友这么多可爱的笑脸,老师觉得好像站在花丛中一样,忍不住也想读一读这课文了,小朋友们来扮演花朵好吗?花朵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生:作花朵的动作。
(1)那花儿睡了,是怎么的呢?
生:作花朵睡觉的样子。
(2)真好,鲜花们,准备好了吗?
师背诵课文,并作动作。
2、想不想像老师一样完整地表演这首诗呢?那你首先能把这首诗美美地背出来。谁会?
指名背。
其他小朋友可以帮他配上动作。
3、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美美地背诵这首诗。
现在哪个小朋友能当当小演员,边朗诵边表演这首诗了?
指名表演
4、我们一起来表演这首诗好吗?
齐背课文。
5、小朋友表演地这么好,可是后面的老师却看不清楚,我们转过身表演给他们看好不好?
齐表演课文
四、拓展训练。
过渡:看小朋友们这么一表演,老师觉得夏天真是太美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夏天美,到处都充满了美,
请你当当小诗人,编一编这首诗,先在脑子里想一想。
指名说。
请你打开补充习题,完成题目。
结束语: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当一个有心人,多发现生活中的美。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翠鸟教案03-30
语文《公输》教案03-11
语文母鸡教案04-26
语文《检阅》教案05-02
语文写作教案11-03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
《语文园地》教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