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4 08:10:5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范例[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范例[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第一、第三幅图的内容和联系,想象第二幅图的内容。]

  2、能把三幅图的内容连起来编一个故事。

  3、先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完整、清楚地叙述一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明确要求

  1、自己读一读课文中的习作要求,再和小组同学相互交流讨论,弄明白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本次习作的要求是:

  (1)仔细观察一、三两幅图,了解两幅图画的内容。

  (2)思考这两幅图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3)想象第二幅图的.内容,并在脑中浮现画面。

  (4)把三幅图的内容连起来编一个故事。

  (5)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三、指导习作

  1、仔细观察一、三两幅图,想想每幅图中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讨论交流。

  2、这两幅图之间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把自己的想法和好朋友商量。

  3、想象第二幅图的内容应该是什么?

  (1)自己想一想,说一说。

  (2)在四人小组中相互交流、补充。

  (3)全班交流、评价。

  通过师生的交流、评价,使学生明白:第二幅图的内容是不固定的,只要想象合理,能和一、三两幅图的内容联系起来就行。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想象得越新奇、越有趣越好。教师对那些想象丰富、表达清楚流畅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4、把三幅图连起来按一定的顺序,发挥想象练习编写故事。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大胆想象,把故事内容编写得更丰富。

  (1)自己练习编写故事。

  (2)同桌或找朋友互相交流自己编写的故事。

  (3)互相评价、补充、修改自己编的故事。

  (4)学生自愿把自己编的故事在全班同学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做相机的评价和指导。

  5、学生把自己编的故事写下来。

  四、修改自己的习作。

  1、修改自己的习作,读一读看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等。

  2、学生之间互相修改习作。

  3、展示交流成果和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指导。

  4、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习作。

  5、誊写修改后的习作。

  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阅读、背诵古诗的兴趣。

  2、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自主积累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师生一起收集自己喜欢的古诗。

  1、读一读,背一背自己收集到的古诗。

  2、和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古诗。

  3、从大家收集到的古诗中挑选自己特别喜欢的一、两首认真练习朗读,争取能背下来。

  二、组织古诗朗读会

  1、在小组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同学互相评价、练习。

  2、组织古诗朗读会,每位同学朗读自己挑选的古诗。

  3、组织大家评一评谁读得好,请他们给大家介绍经验。

  三、诗配画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会,给诗配上恰当的插图。

  2、举办一期“古诗欣赏”墙报。

  3、组织学生一起欣赏、评价“古诗墙报”,增加语言积累。

语文教案 篇2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十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培养孩子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技能目标:

  1、提高小组分工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利用网络(Internet)自主查寻、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2、对策

  ①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最感人的句子相互交流,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理解。

  ②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相关资源,学生自己上网获取信息,分析交流,谈出感受。

  三、学习对象分析

  1、学生特点

  本课面向的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同时,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初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该阶段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对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热情很高。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信息的查询及理解能力还很欠缺。

  2、相应对策及学法指导

  ①利用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发挥其能动性,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找到答案。

  ②在教师引导下各小组学生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③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

  四、教法设计及教学策略

  1、教法设计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主导”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发现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

  本节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去实现,讲故事导入新课,初读故事整体感知,细读故事体验感悟,搜索故事拓展延伸。整节课由故事开始,至故事结束,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听、说、读、悟多种感官参与,放手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进行个别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学习的广度。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使认识得到升华。

  2、教学策略

  ①提供资源,方便学生查阅。

  ②师生互动,个别辅导,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总结归纳提升。

  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1、教学媒体

  ①全部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②利用Realplayer播放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的景象。

  ③利用网络(Internet)查找资料(学生操作)

  ④教师制作: A.大禹治水的动画及配音课文朗读

  B.生字游戏

  C.“三过家门而不入”图片、配乐

  D.歌曲《为了谁》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神话故事。

  2、教学资源应用设计

  媒体 何时应用 达到目的投影演示课题及问题设计情景导入及初读课文前吸引学生注意,明确读课文目的大禹治水的动画及配音课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时图文并茂,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本课留下深刻印象投影演示生字游戏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后以有趣的形式反馈学习成果播放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的录像在了解治水原因及治水结果时激发学生想象力及为感情朗读做好铺垫互联网上“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介绍及学生心目中的英雄资料深入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时及拓展延伸时激发学生对大禹及具有奉献精神的英雄们的崇敬与爱戴之情歌曲《为了谁》结束本课时为英雄唱赞歌,使情感得到升华。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内容资源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讲故事

  导入新课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认真读了,把你读的故事简单介绍给大家。是的,大家读的这些神话故事都歌颂了真、善、美,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动人传话——《大禹治水》(多媒体出示课题),顺利导入新课。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故事,在老师指引下交流。

  ①课件的搜集神话故事

  ②课件

  1、这一设计旨在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通过读故事、讲故事的体验,学生对神话传说这一文学体裁有了初步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初读故事

  整体感知

  1、读课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在大屏幕上。

  2、播放教师已制作好的课件(动画),再配上课文朗读。

  3、把学生分成小组选组长,合作学习生字。

  4、课件出示生字,做生字游戏。反馈学习成果。

  1、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2、看动画、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

  4、汇报学习结果,师生互动,评点正音。

  课件1、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激发学生思考、表达、交流的愿望,使学生能主动地探究学习,成为知识的构建者。

  2、学生已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在检查学习效果时,可发挥学生自我评价作用。

  细读故事

  体验感悟

  1、播放洪水泛滥的录像,在录像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2、同学们,画面上正是课文一自然段的内容,让我们读出自己的心情,读出感情。

  3、看到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灾难如此严重,想到父亲临终前叮嘱,大禹坚定了治洪信念,大禹是怎样治水的?你觉得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三、四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互相交流。

  4、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也可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自行搜索大禹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时大屏幕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画面,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感受。

  5、课件将四自然段的词语:“才、仅仅、就、却”打成红色,再读、再体会大禹是个怎样的人?

  6、播放录像:大地恢复平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此画面下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7、大屏幕出示大禹画像,教师鼓励学生回答,此刻你想对大禹说什么?

  1、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多方位的思考与想象,并作出回答(如:看到洪水淹没农田、冲倒房屋,百姓无家可归,听到有人喊救命……。心情难过伤心。)

  2、在情境的渲染下,学生有感情朗读一自然段。

  3、自由读三、四自然段,学生画出了表现大禹在治水时经历的困难与挫折的词句,并在教师的指引下想象大禹还会吃哪些苦头,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

  4、根据老师的提示,明确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法。进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中,体会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5、注意屏幕上的红色字读,谈感受、谈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

  6、在情境的渲染下,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五自然段,感受洪水治服后的幸福、安定的美好生活。

  7、学生对比读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再次体会大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同时表达对大禹感激、敬仰之情。

  录像

  互联网

  课件

  1、播放录像,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更好的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让学生说看完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为朗读作好情感铺垫,用读来表现自己内心感受,自然而然的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2、对三个重点句段的处理,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教师在重点、难点处给予引导,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使本课的重、难点得以突破。同时在鼓励学生发言、交流时,训练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3、在录像的渲染下,提出你想对大禹说什么?学生在表达对大禹的崇敬之情时言语发源来自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七、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千辛万苦

  三过家门而不入

  舍小家为大家,为民造福,无私奉献

  八、练习设计

  1、测试内容

  ①教师堂上提问:看到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你分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大禹治理洪水时吃了哪些苦?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大禹说什么?以及你今后将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对大禹的崇敬与爱戴之情?学生讨论交流作出回答,教师概括总结。

  ②对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情况,网上信息的搜集、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随堂进行反馈。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雨声想象,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向大家介绍一位自然朋友。他是谁呢,咱们一起听一听吧。(播放雨声)你们听到了什么?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自古以来,雨就在文人笔下展现了多彩的形象:“渭城朝雨”“巴山夜雨”“斜风细雨”,还有“沾衣欲湿杏花雨”“清明时节纷纷雨”雨不仅滋润万物,更是风姿绰约,带给人们无穷的想象。下面,就让我们随着课文,去欣赏、体会一场山雨的魅力。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词,读准字音。

  2.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3.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场山雨介绍给我们的,主要介绍了山雨的哪两个方面? 明确: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来描写山雨的。

  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自读感悟。带着“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这一问题,再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并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及语言表达的特色。

  2、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描写山雨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领悟作者通过观察、倾听,引发了奇特的联想、想象,并运用了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山雨的独特感受,优美抒情的语言背后所表现的是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保证学生朗读的时间,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赏析语言、体味情感都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落实。

  ⑴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这是作者用耳朵听到的,叫---,谁能模仿下这雨声?)

  ②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从作者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一首怎样的个要呢,谁能用读表达出来。

  ③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这里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琴键。)

  ④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作者将洒落的雨丝比作“轻捷柔软的手指”,把雨声比作“优雅的小曲”。)

  (1)他们弹奏出了怎样的小曲呢?谁能用读表达出来。

  (2)男女生分组读

  (3)练习背诵

  ⑵ 小结:

  作者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山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发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①“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柳、有淡青----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读后有什么感受?(色彩多,清新,舒畅)谁能带上感情美美的读一读。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怎能“流进心胸”呢?

  ③(课件):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1、交流学生教师收集的其他写“写雨”的词语,语段或诗文:

  ⑴小组交流学生收集的材料。

  2集体欣赏:孩子们,如果你们能热爱身边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处景物都会似人间仙境。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声音都会是优雅的乐曲。作者赵丽宏把雨声比作音乐,散文家朱自清眼里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

  课件:

  雨下个不停,紧张而又舒缓…….我们在雨水的弹奏中攀缘于茫茫山谷,感觉着上天赐予的无边旋律,它一会儿如小提琴空旷轻灵,一会儿铁骑突出,一会儿春江花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雨滴,在伞上清晰地弹奏着,又顺着伞缘滴入泥中,有着鸣筝般的乐声,仔细听去,耳中似乎并没有声音,再听,又分明翁翁地,遥远而飘忽,如身边的雾……

  3、写话:

  那么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也可以摘抄课文中和课外你收集的语句。

  作业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熟读成诵。

  2、向学生推荐相关写雨的课外美文,丰富积累。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源于生活,作者能抓住切身体验过、实际感受到的材料,写成优秀作品。

  2、欣赏作品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矛盾的冲突,体现主题思想。

  4、学习作品主人公对恶人寸利不让,对善人以诚相待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刻画分析矛盾。

  教学难点:

  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

  自读、讨论指导。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猜谜语:“口吐白云白沫,手拿两把利刀,走路大摇大摆,真是横行霸道 ”打一动物(螃蟹)

  知道什么时候螃蟹最鲜、最肥吗?(麦子黄了梢的时节)这不,在一座海滨小城的早晨,一个活泼健美的卖蟹小姑娘,红扑扑的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她身边立即围满了买蟹的人,其中,一胖一瘦最显眼,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王润滋的《卖蟹》

  二、简介作者

  王润滋:山东文登人,《胶东文学》的主编,1976年毕业于文登师范。这篇小说的题目是“卖蟹”。“卖蟹”的只有一人,买蟹的则有多人,“卖”而不是“买”,目的是突出卖蟹者的精神世界与风采。作者是根据他的`切身体验过,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东西,认真去创作,希望能“埋些东西进去”使读者有所收获。果然,他在1980年发表的这篇《卖蟹》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者围绕买方与卖方、买方与买方两组矛盾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三、读课文扫清障碍,达到字通句顺地读课文,并把握小说中的人物。

  1、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和写法:

  螯、擎、绺、皴裂、溻、嗫嚅、莞尔、舢板

  2、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 找学生范读课文,

  3、 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明确:主要人物有三个——过滤嘴、旱烟袋、小姑娘)

  四、通读课文,看看作者主要是以什么手法刻画三个主要人物的,并分析一下他们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都运用了肖像描写:

  过滤嘴——有位出众的胖子--------------像刚出锅的馒头。养尊处优、富态优裕。

  小姑娘——那小姑娘不过十五六岁------带一股纯朴的农村气息。纯朴健康,活泼可爱

  都运用了语言描写:

  过滤嘴——“差一刻”、“今天没门儿啦!回去吧,------”轻视别人、心存欺诈。

  旱烟袋——“唔,唔-------”“唔,唔-------” 老实巴交、不知所言。

  小姑娘——“吃剩下的,下顿要吃再煮------要中毒的!”心地善良、真诚如金。

  都运用了动作描写:过滤嘴——两个棒小伙被他左一肩、右一膀扛到一边去了。贪小便宜,无公德。

  旱烟袋——他急得左边转到右边,前面转到后面。 淳相厚道,不知争抢。

  小姑娘——小姑娘忍住笑,把食指和中指绷起来------ 聪明能干。

  都运用了细节描写:

  过滤嘴——被蟹钳住的细节,贪婪可笑

  旱烟袋——从口袋里抠索出一个又破又脏的小布包 贫穷无奈

  小姑娘——小姑娘紧抿住嘴,眼里闪出亮光,纯朴善良

  五、 赏析课文大胆质疑:

  1、 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小姑娘,原因:题目是《卖蟹》而卖蟹者是小姑娘,全文的主题——对劳动者美好心的赞美——也是通过小姑娘表现出来的)

  2、 作者为什么要写议价过程?“过滤嘴”一再压低度价钱,小姑娘坚持“一分钱一分货”,写这些同后边的情节有什么关系?

  (为下文作铺垫——过滤嘴一再压价,小姑娘一分不让但却把几只大蟹赠给了老伯,更衬托出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同时也为过滤嘴拾蟹螯埋下伏笔。)

  3、小姑娘唱的那首渔歌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首渔歌赞美了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嘲讽“过滤嘴”的爱占小便宜,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

  4、 生讨论完成课后练习三

  六、自由拓展:

  以文中一个人物的口吻,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一段200字的短文

  小姑娘眼中的旱烟袋

  小姑娘眼中的过滤嘴

  旱烟袋眼中的小姑娘

  旱烟袋眼中的过滤嘴

  过滤嘴眼中的小姑娘

  过滤嘴眼中的旱烟袋

  七、家庭作业:

  继续写完片段练习板书设计:

  卖蟹

  小姑娘—勤劳、善良、机智、开朗、豪放

  过滤嘴—奸滑、冷酷、贪财、霸道 ︳ 细节描写

  旱烟袋—忠厚老实、真诚直率

  教学反思:

  这篇小说以某某海滨小城的蟹市为背景,围绕买蟹卖蟹的曲折经过,向读者一层一层的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语言、动作都很有特色。个性鲜明、突出,道德品质的卑微与高尚,泾渭分明。富有特色的环境描写,方言俗语的恰当运用,给小说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多处精彩的细节描写,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我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重点突出上述特点,尤其要分析小姑娘这个人物形象。

  本文的主人公小姑娘是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不仅要展示出他(她)多侧面的、立体的性格特征,还要表现出他(她)性格深层中的性格核心来,这样的形象才会坚实而有根底。王润滋是深谙这一点的。那么,小姑娘的性格核心是什么呢?是劳动之美和自然之美。小姑娘的母亲因患重病去世不久,但她没有沉湎于思母的悲痛之中,也没有像那些病态的"娇姑娘"一样躺在父亲的臂弯里,而是勇敢地随父亲走向了大海,用辛勤的劳动锻炼和改造自己,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正是劳动使她变得坚强、精明、自信、美丽,"像是一朵晨光下的花骨朵",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这是一个变革中的农村涌现出的年轻渔民的代表形象。小姑娘更是一个具有自然之美的形象,她像一方洁白无暇的美玉,没有旧的因袭重负,也没有沾染新的社会病毒。她是大自然的女儿,以一颗淳朴的心灵面对生活和人生。她是那样善良,得知"旱烟袋"的不幸遭遇后,她不由地热泪盈眶,慷慨地送蟹给老大爷。她敢爱又敢憎,面对"过滤嘴"的霸道、冷漠、吝啬,她小施心计就"骗过"了他。看到他最后的狼狈相时,她顽皮地嬉笑而去。淳朴、善良、正义、爽朗,这是多么可贵的美好人性。小姑娘丰富多样的性格特征中,因有了劳动美和自然美这两样底色,就变得坚实、灵动、飘逸起来。

语文教案 篇5

  二次备课

  课题: 《语文园地四》 主备人: 胡立萍

  教学目标:

  1、认读带有木字旁的字,引导学生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可以联系起来记。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主动识字的兴趣。

  3、学会比较形近字,并能认真书写。

  4、通过读句子和朗诵古诗,达到巩固积累语言文字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利用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提高识字的兴趣。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2、巩固生字。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有趣的转盘游戏。(显示“木”)小朋友们认识这个字吗?

  二、“我会认”出示转盘

  (一)过渡:听到同学们的回答,“木‘字的朋友也来了,你们瞧。(点出转盘)

  1、你们认识吗?(引导学生自由认读)

  2、请3 —4 位同学大声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二)学习小组开火车认读。

  1、这8 个字里藏着一个秘密,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转盘上的8 个字与木的关系)

  2、为什么这些字里都有个“木”字呢?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如“机”,原来的意思是织布机,后沿用为机器。“休”,可以理解为人靠在树旁休息。

  (三)做游戏“玩转盘”,猜字谜。

  (四)课外延伸:除了老师带来的这些字以外,你还能想出哪些字是木字旁的呢?(想一想,找一找,记一记。)

  三、“我会读”

  (一)激趣导入;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有许多小朋友们常见的字。(点出“我会读”)

  1、小男孩在读什么?(出示电影院)你会读吗?你是怎么会读的?(引导学生说)

  2、引导学生观察:标牌大都挂在大门边或大门上,你们注意过吗?结合图,出示书中的6 个标牌,学生自由读。

  3、出示6 幅图,学生互相讨论,交流选出合适的标牌贴在图上。

  (二)识字比赛。

  在展示台上有很多标牌,请各小组的同学找到自己会认的字后,把它轻轻地摘下来,等一会儿介绍给大家。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以先问问同学或老师,再把它记下来。最后看哪个小组对的字最多。

  1、分小组活动,讨论,认字,摘卡片。

  2、活动交流

  3、教师抽查奖励

  (三)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发法。

  1、小朋友们会人这么多字,能不能告诉老师,平时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2、原来,在商店的广告牌上,路标上,高楼大厦上,我们都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3、模拟情境表演:现在我们在大街上,这位同学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

  (四)巩固练习,做游戏“爬好汉坡”

  1、每小组发一张空白山坡图,小组的每位同学都贴出几张自己准备的标牌,读一张上一级,看谁先爬到山顶,谁就是可以拿到山顶的“好汉旗”

  2、各小组做游戏,教师巡视,检查。

  四、扩展练习 :

  从家中的包装袋,废报纸或纸盒上找出汉字,剪贴到自己的识字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

  1、学会区分字形相近的字,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步骤 :

  一、比一比,写一写

  (一) 出示生字。

  1、请小朋友们仔细比一比,这些排在一起的字有哪些地方不同,自己选择说一组。

  2、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教师巡视、参与。可以引导学生用猜字谜的形式说。如:多一笔:“ 十”字下面加一横“土”

  “日”字里面多一横“目”“小‘字去钩多一撇“少”

  变一笔:“天”的'捺笔变弯钩“无”

  “手”的竖钩变弯钩“毛”“田”上出头下弯钩“电”

  (二) 写字。

  1、强调关键比画。

  2、注意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

  3、请同学把自己感觉最满意的作品摆在实物投影下,让全班同学欣赏、评价。

  二、我会读

  (一) 出示三句话。

  1、看谁读得最认真,能发现这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2、学生自由读,再同桌互相读。

  (二) 教师抽查。

  1、指名学生读。

  2、这样的句子我们好象在哪里见到过,考考谁的记性好?(南瓜越老皮越黄)

  3、扩展

  加入几幅电脑动画,如:刮风的画面,风越来越大,小朋友的个子越长越高。夏天到了,越来越热。

  三、读读背背

  (一) 激发背古诗的积极性。

  过渡: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背古诗,现在就请把自己爱背的古诗展示给同学们,看看哪位同学记住得最多。

  1、学生自愿参与。

  2、背完后,评选出背古诗的小能手。

  (二) 今天又要介绍一首新的古诗《锄禾》,一定有同学听到过这首古诗,会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

  1、出示挂图,配乐,范读。

  2、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发跟读。

  3、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古诗读正确。(自己读,与同桌互读,4 人小组和读)

  4、教师抽查。

  5、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三) 感悟诗意。

  1、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感悟做动作。

  2、学生做擦汗的动作,可以借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诗意。(天人、活重)

  3、知道背诵,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避免拖腔拉调的齐读。

  四、课后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看谁记得多。

  教学札记: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各种丰富多样的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以及汉字的练习,这些练习的目的明确,而形式生动活泼,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完成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例如:《语文园地(四)》中的“我会认”,教材中将前面学过、带有“木”字的汉字归为一类,并以一个“转盘”形式排列出来。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相应地设计了一个“玩转盘——找秘密”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借助图片,调动其对生活已有的感知,探究为什么转盘里的每个字中都有一个“木”字。使学生不仅识熟了已学的汉字,还初步了解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并为以后自己学习汉字的字形、字义打下基础。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写作教案11-03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

语文备课教案01-21

语文《植树》教案02-05

语文社戏的教案08-27

语文荷花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