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7 09:40:5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范例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范例8篇)

语文教案 篇1

  知识目标: 反复朗读,理解寓言的含义。

  能力目标: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情感目标: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含义,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含义。

  教学方式: 朗读、讨论。

  教学用具: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反复朗读《白兔和月亮》,理解寓言的含义,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二、朗读《白兔和月亮》,整体感知: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把握结构, 掌握课文内容。

  三、学生自由地散读,讨论理解寓意。

  思考1: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第二问,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思考2: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围绕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不鼓吹一无所有。

  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讽刺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

  思考3:自我反思 :①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正确面对得失,把握人生态度。

  思考4:由你读到的这个故事思考:什么是寓言?

  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一个短小而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中,就叫寓言。

  基本特征:象征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四、个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特点和寓意。

  五、感知语言: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让学生试着仿写,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句子。

  1、 _______________皎洁的月色。

  2、 _______________无忧无虑的嬉戏。

  3、 _______________心旷神怡地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举世无双。

  5、 _______________一扫而光。

  6、 _______________心痛如割。

  六、作业:查字典、词典,注音:

  皎洁,慧心,嬉戏,风韵,慷慨,撤销,禀告,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归属,险象迭生 ,

  阴晴圆缺

  解释词语:审美,闲适,窖,得失之患,泯,举世无双

  七、板书设计:

  白兔和月亮

  周国平

  ↗ 心旷神怡地赏月 ↘

  白兔和月亮 转折1:诸神赏赐

  (得失之患)↘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转折2:请求撤销

  第2课时:

  反复朗读《落难的王子》,理解寓言的含义,体会其情节的巧妙。

  落难的王子

  周国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寓言导入。什么是寓言?寓言的基本特征?

  同学回答,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寓言,寓言的特征。

  二、朗读《落难的王子》,整体感知: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三、学生自由地散读,讨论理解寓意。

  思考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思考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构思巧妙)

  思考3:“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思考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四、个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特点和寓意。

  五、比较阅读 :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情况处理。

  六、体验与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②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

  ③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七、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八、作业1:查字典、词典,注音:

  厄运,折磨,行乞,掳去,正色,落难,流落

  作业2:解释词语:厄运,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异国他乡,

  作业3:(可选择)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九、板书设计:

  落难的王子

  周国平

  寓意:厄运使脆弱的人坚强起来。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上,采用对比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突出教学重点。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启示。另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体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具体细致地描绘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以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3.认识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生活遭遇。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环境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教学难点

  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其心理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描写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教学设想

  这段小说写祥子在六月十五那天的生活遭遇,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谋生的痛苦与不幸。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懂得本文写了祥子在这一天中三段时间里的故事,文章对烈日下、暴雨下的祥子是如何具体细致地描绘的,是如何具体地描写自然环境的。

  采取以思考题引导学生各自阅读、理解文章,让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祥子在这一天中的三段时间里的故事

  2.正音、正字、解词。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是从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选的。祥子的故事,拍成过电影,改编成戏剧,传播甚广,同学们多半是知道一些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老舍的原著,看看原著中的这一段对祥子是如何描写的。为了使同学们学习有个重点,现在出几个思考题,大家自己阅读、理解文章,想一想这几个题该怎么回答。

  ①本文写了祥子在六月十五那天中的几段时间里的故事?(回答好此问,也就解决了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这个问题。)

  ②文中哪些地方描写祥子?对祥子作了哪些方面的描写?这些描写表明什么?

  ③文中是如何描写景物环境的?为什么要作这些描写?

  二、根据教师的提示,阅读课文,重点考虑思考题①。

  提问:本文写了样子在六月十五那天中的`几段时间里的故事?(可提问三、四人)

  讲解:这篇文章写了样子在这天中的三段时间里的故事。

  ①祥子在这天的上午上街拉车谋生,吃尽了烈日当头毒射的苦头。

  ②祥子在这天的午后一点,这一夏里最热的一天里的最热的时候,拉车前行,突然天降暴雨,狂暴的大雨点直砸他的头和背,冷酷而强横的坐车人不准他片刻停车避雨。

  ③祥子拉完车跑回家,抱着火烤还浑身哆嗦不停。

  三、分析本文结构。

  提问:根据上面所讲的内容,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如何划分?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了解太空生活,感受宇航员的探索、牺牲精神。

  2.巩固实践所学的读书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难点:学习课文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1.课前阅读、观看一些有关航天的书籍影视,了解太空知识。

  推荐书目:

  ①《太空漂流记》(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xx年版)杰瑞·M.利宁杰,美国宇航员

  《奔向太空》科学普及出版社

  《飞向人马座》科幻小说郑文光

  《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太阳系历险记》科幻小说儒勒·凡尔纳

  ②网络资源:

  ③影视资源:

  《太空站实录》

  2.课前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总体感知课文。

  3.学习方法:运用合作方式,多搜集资料,自主探究;注重将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

  4.学具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实物投影仪

  5.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块:导入新课,交流知识。

  师:当我们遥望夜空,总不免要想月球是什么样子的?有嫦娥、吴刚、玉兔、桂花树吗?那茫茫的银河中有牵牛、织女吗?地球上的人类文明是不是一种偶然?浩瀚的宇宙中还有没有其它文明?有没有人类的朋友?从古至今,地球上的人类从没有停止过探寻!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课前所所搜集的太空及航天方面的知识,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十七在太空中理家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块:整体感知,总体把握。

  师:提到理家,同学们往往就会想到“衣食住行”,那么在太空中理家又是指理哪些呢?

  生:阅读、思考,发表观点。

  师组织交流评价,并结合学生讨论板书:跑步长高穿衣洗漱睡觉)

  第三块:现场采访,再现情景。

  师:现在同学们请将自己当作宇航员,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太空生活片断给大家作现场介绍。

  生:为进入角色认真研读课文,先小组讲解,再班级交流。

  生:介绍生活片断

  师:聆听,组织交流评价

  第四块:实践巩固读书方法。

  师:复习提问相关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根据投影要求圈点勾画。

  投影:1.第5—9节分别介绍了太空跑步活动的哪几方面内容?

  2.划出解说某种活动的意义及进行某种活动与地球上进行同一活动的不同之处与难处的语句。

  3.划出体现太空探险者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词句。

  生:阅读、圈点勾画

  师:组织交流(引导同学圈点勾画的注意点,并作板书)生:交流、评价

  师:一位科学家这样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发现一个真理更重要。现在请大家在阅读文章时,注意能根据文章进行质疑。

  生:讨论、提出问题

  师:同学互相解答问题,组织交流评价(主要依据问题的价值性等)

  生:解答、交流、评价

  第五块:发展延伸

  师:播放美国“哥伦比亚号”升空爆炸的录像

  生:观看视频

  师:结合录像、及课文最后“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我们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试以“宇航员精神”为话题发表自己的感想。

  生:小组讨论

  师:引导学生交流评价生:交流评价。

  第六块:回顾小结,布置作业

  吃饭、跑步、洗漱、睡觉这些在地球上最再平常不过的,但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一切就都与地球上不同了,能够大太空中吃饭、跑步、洗漱、睡觉是太空遨游的需要,是星际旅行的需要,是人类向其他行星发展的需要,让我们学习宇航员身上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努力学习,争取在以后的航天方面飞得更远!

  作业:

  话题作文:以“人类的飞天梦”为话题作文,字数4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跑步(方式、作用、感受)

  长高(长—不长)

  总体概括穿衣(艰苦)总感受(探索、牺牲精神)

  洗漱(洗澡、洗发、刷牙、刮胡子)

  睡觉(头脚倒置)

  总分写(叙述与说理结合)总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

  2.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落实重要实、虚词,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媒体 建议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她们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点着中华大地。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雄伟壮丽的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一百九十三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郦道元的笔端,去追溯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过去的真容。(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地理学家、文学家、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1.自由朗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教师范读,要抑扬顿挫,带有惊叹赞美之情。

  3.学生学读。

  4.结合注释,工具书,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文言文翻译指导:

  (1)原则:信、达、雅

  信: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

  达:要求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雅:要求译文用词考究,文笔优美。

  (2)方法: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书名、物名、官职、器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等可照录不翻译。

  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删――删去不译的词,例如发语词,音节助词、重复多次的、表敬称贺谦称的词可以删去不译。

  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汝”换成“你”等等。

  调――有些句子的语序需要调整,如谓语前置、定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

  选――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可选用切合原文语境的表示引申义的词来翻译。

  固――固定的格式有固定的译法。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时会不明确,应用意译。

  (3)步骤

  ①(略读)把握文章大意,同时标记处要翻译的词、句。

  ②(细读)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要根据语境进行推敲。贯彻“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③(回读)译完后,把答案带入原文,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5.提出合作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6.指名翻译全文,不妥之处随时指出。

  教师重点强调下列句子翻译。

  ①或王命急宣

  译文: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7.指导积累重要文言词语。

  (1)一词多义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绝沿溯阻绝(停、断)绝t多生怪柏(极)

  (2)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缺)哀转久绝(通“啭”声音曲折)

  (3)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动词活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空谷传响(动词活用作名词,回声)

  (4)其他重要字词

  或王命急宣(有)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奔驰的骏马)(如)(快)

  良多趣味(实在)属引凄异(连续不断)(延长)

  三、自由朗读,小组内互评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积累了重要的文言字词,并在此基础上熟读了课文,初步领略了三峡之美,为下一节课的进一步赏读奠定了基础。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巩固重要词语翻译。

  教后反思

  陈书兰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选自魏晋南北朝时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大多采用对比的手法,用简短的语言记述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品质。“管宁割席”“王戎识李”的故事就有着这样的特点。这两个故事都只有五六十字,但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突出。如,“管宁割席”,通过管宁、华歆“见片金”和“同席读书”时行动上的不同表现,把管宁不为利所动,不心慕官绅的君子形象刻画出来了。“王戎识李”是借“诸儿”与“王戎”见路边树上李子的不同表现凸显出了王戎小时候能根据现象思考推理,得出结论的与众不同的聪明。

  设计理念

  以对比思考为主要方法,以反复诵读为情感体验手段,遵循“由扶到放”“比较赏析”“适度拓展”的原则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感悟文言文言简意丰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归纳理解词义的方法,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准确地理解意思。

  2.运用比较带动理解,体会《世说新语》二则的寓意,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3.以层递性的要求驱动学生反复朗读,借助朗读感悟文言文语言洗练,词义隽永的特点。

  4.认识生字“冕、戎”。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践体验,归纳理解文言文词义的常用方法,并运用方法翻译全文。

  2.在比较人物言行中体会《世说新语》“以事见人”的艺术方法和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课前将二则文章分左右两边抄在黑板上。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了解出处并揭题

  1.要求学生说说《孔融让梨》的故事。

  预设:学生如有难度,教师说;若孔融所说的话这一重要情节没说完整,教师适时补充完整。这一个故事文言文中是这样表达的。

  出示: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3.你从这个故事中对“孔融”有了怎样的了解?

  4.师:孔融长大后成了东汉著名的文学家,是一名君子。我们看到他从小就具有懂得谦让,尊重别人的优秀品质。“孔融让梨”的故事来自一本书——《世说新语》。今天我们来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另外两个小故事。

  板书:《世说新语》二则

  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教学起点,用所熟悉的故事引入,并通过故事与文言文的比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精练。同时引出《世说新语》,让学生迁移认知,对所学内容产生期待。

  二、多维练习,有节奏地读通课文

  1.提出朗读期待。

  能读通一文章挺简单,但要读通一段1500多年前写的古文不容易。看黑板,自由试读,看谁能凭自己的能力最快地把它读通顺。

  2.指通。

  (1)先请两生分别读,重点指准“掷”“乘”“诸”等字音。

  (2)随机在黑板上用“/”划分停顿处。再请几生读,重点关注停顿。

  (3)男女生赛读。

  3.指出节奏韵味。

  (1)提示方法:读古文,有些地方要停顿干脆,有些地方要气息连贯。这样才能读出古文的韵味。

  (2)师范读“管宁割席”。

  (3)请生模仿自由读。再指2~4名学生读读这两则故事,从是否有点节奏感的角度点评。

  读准读通是“披文以入情”的第一步,必须做扎实。通过多维练读,反复给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在多种感官共用的状态下读通文章,扫清理解障碍。不仅如此,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读,能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探索方法,体验中读懂“管宁割席”文意

  1.提出理解期待。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已经能比较有节奏有韵味地读古文了。下面要求更高。再看黑板读古文,看自己能读懂多少。

  2.根据学情标注困难。

  学生读后,让学生自由地到黑板前标注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在字下加“·”。

  3.以“管宁割席”为例,解决字义,归结方法。

  (1)学生标注的字是注释中有的,教师在下面划上“—”。

  这些,大家待会儿借助“注释”能够读懂。板书:看注释

  (2)注释中没有的字词怎么办?

  师生共同想办法,教师随机板书理解词义的

  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旧知运用、生活经验。

  (3)教师:这么多不同的方法,能帮助我们理解字词的意思。

  4.理解文意。

  (1)借助注释,不看译文,试说意思。(学生自己练说)

  (2)对照译文,比较哪些地方说得不太正确。

  (3)教师组织交流:

  预设:“宁读如故”“华捉而掷去之”。

  :理解古文,有时我们得根据现在的说话习惯,对词语位置调换。“宁读如故”,应该调换为“宁如故读”来理解,这样才符合现在的'说话方式。(板书:调换词序)

  (4)读懂意思。同桌一个读古文,一个说意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学习环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自读发现问题”的操作手段把握学情,针对学习障碍,激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并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和方法的共享。教师帮助归纳学习方法,再指导学生运用已有方法疏通古文的意思。通过这样的“帮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后一古文的学习乃至学习所有古文打下基础。

  四、对比诵读,体悟人物品质

  1.师生对读,体会情感。

  (1)提出对读要求:读己的情感。

  师读古文,生读译文,教师按要求点评。

  男生读古文,女生读译文。教师点评。

  齐读古文。

  (2)对比、分角色读,体悟人物品质。

  师读共同写到两人的部分,男生读写管宁表现的句子,女生读写华歆表现的句子。

  思考:这样对比着写,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如有难度,提醒学生回忆“孔融让梨”,你觉得在这里,作为一个君子,该怎样?

  教师:君子,就应该不为利所动,不心慕官绅。

  这里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通过对比读、分角色读的形式,用“孔融让梨”做辅助,让学生对如何体会人物品质有一个思考的方向,从而突破难点。

  五、学法,学生自主学习“王戎识李”

  1.教师学法。

  我们刚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旧知运用、生活经验,看注释等方法自己初步读懂了古文的意思,然后又对照译文纠正了理解不恰当的地方,还体会到了故事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言行,告诉我们人物品质的方法。

  2.布置自学任务。

  (1)自读第二则文言文,运用方法初步理解意思。

  (2)对照译文,调整词序说意思。可以自己练说,同桌练说。

  (3)同桌对读,读出古文韵味。

  (4)想想故事是怎样写出王戎的品质的。

  3.组织交流。

  操作思路基本同“管宁割席”。这里少些讲解,多些朗读体悟,重点读好对比部分。

  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应该具有迁移运用的能力,这一环节也正是搭建了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能力的平台。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

  六、学习生字

  学生自主检查认字情况,先自己读一读,同桌之间再考一考,读一读。

  七、引入《世说新语》,推荐阅读

  1.出示《世说新语》,了解特色。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语言精练,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较大。

  2.教师推荐。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都比较短小,但意义深远,很适合我们初学文言文的人所读。我们课后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再读一些《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理解意思,感受人物品质。

  “学以致用”,课内习得的方法在课外实践应用,这是学习的需要。本环节适度拓展,给学生一次运用方法,实践体验的机会。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2个笔画“横折、横折钩”和3个偏旁“山、木、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个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课前收集有关江南的图片、儿歌或诗歌。

  2、课件,表现江南风景的民族乐曲磁带,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览美丽富饶的江南,愿意吗?这就是我们今天乘坐的交通工具。

  出示课件一书上的竹排图及词语(竹排pái)

  谁在哪儿见过?(指名介绍)随机学生字“排”。

  2、师:请大家坐稳了,我们跟着小明,怀着阳光般的心情,快乐出发吧!

  课件二播放配乐课件,小小竹排画中游

  刚才我们游览了这么迷人的江南,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

  3、师:作者把这风景如画的江南风光写成短短的诗歌,大家愿意读吗?板题提问:读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

  2、同桌互谈,相互评价

  3、指名试读课文,伺机指导:如“鸟儿”、“绿油油youyou”……

  识字

  1、自读:在课文中画出的生字。

  课件三带有音节的12个生字(新偏旁为红色)岸苗树

  2、出示生字:这些带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会认吗?认识哪个就读哪个。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3、观察红色偏旁(学习山字旁,木字旁,草字头),你怎样记住它们?

  4、

  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桌轮读,并讨论识记方法。

  5、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如,唱:今日唱,明日唱,天天开口唱

  两:两个人躲在屋檐下)……

  6、开火车读无注音生字

  课件四生字去掉音节

  7、朗读词语:(课后“我会读”中的词)

  课件五课后词语

  回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课文

  2、前后桌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质疑

  仔细读文,体会一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写字

  1、出示“口、日”,看笔顺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认识新笔画“横折”和“横折钩”)

  2、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写好这两个字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日”字两竖要写直,第三笔在横中线。

  3、示范指导,学生练习

  4、引导欣赏,自我欣赏,组内欣赏,集体欣赏。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我能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我能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自学提示

  (四个明确)1.学习《看海》2.自学为主,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3.能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拼读会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4.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预设1.“隙”“澎”易写错2.“卷”“号”易读错3.文章的结构方式

  解决办法预设1.“兵教兵”的方法,反复教读,或者教师适当引导2.借用工具书

  3.读课文,找关键语句,小组交流

  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出示学习目标:小黑板(见上)

  生默记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自由读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勾画生字,有不认识的字词借用工具书或请教同学。

  (二)同桌互读,把语句读通顺,比谁读得流利。

  (三)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看海?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心情又是怎样的?

  (12分钟后比谁会写、会读、会说,抓住机会哟,看谁最棒)

  四先学

  1.学生自学,读书思考问题

  教学流程集体备课流程个人二次备课

  2.教师巡视,监督每位学生都投入学习。

  五后教

  (一)比读生字词语。师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后进生)

  奔赴间隙澎湃潮汐遐想前仆后继……

  1.不会认读的兵教兵2.齐读

  (二)比写生字

  1.交流怎样记住它们

  2.随机抽取易错字词进行听写,如有错在组长处再听写

  (三)比读课文

  小组赛读,生评价读的情况

  (四)比谁能说

  1.指明反馈,其他可补充

  2.齐读板书

  五当堂训练

  1.写小字,比谁写得又准确又规范

  2.评价书写

  板书设计

  1.看海

  奔赴间隙澎湃潮汐遐想前仆后继

  山上

  山下(沙滩上)

  高潮

  教学反思

  备课组成员签字

  组长签字

  分管领导签字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把握冲突三方杜丽娘、春香、陈最良的性格特征。

  2 、学习饶有机趣而富有个性的宾白语言。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戏曲的能力

  [教学难点]

  从语言中揣摩人物性格,从人物性格中探索社会根源。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杜丽娘第一次踏进自家后花园时,看到眼前的“好天气”而叹出的一句词,唱腔婉转动人、曼妙悠然,“烂漫春光下,步步美人归,”让我们跟随这位美人的步伐踏进如诗如梦的《牡丹亭》。

  2、让学生上网简介作者汤显祖及全剧剧情。

  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作者汤显祖也是一个传奇人物,这个故事既曲折离奇又充满了浪漫色彩,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这里有一个网站,介绍了《牡丹亭》的全剧剧情以及作者汤显祖,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演示。

  研习新课:

  1、进入新课,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归纳文章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诵读精彩片段。

  朗读更能让学生仔细体味人物性格,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点读精彩片段。

  让个别学生表演朗读精彩片段,一来可以检查预习效果;二来让学生体验戏曲的妙处。〕

  4、研讨剧中人物的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时,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并模仿人物有特点的台词〕

  5、给出讨论题:

  1)后来有人将这出戏改名为《春香闹学》,很明显其主角就是春香,大家认为这一场戏到底是在写谁?

  明写春香,暗写杜丽娘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这一问题的落脚点应在杜丽娘的变化上,文章写春香、写陈最良、写闹学,都是为了写杜丽娘那微妙的心理变化,这才有后面那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要在探讨中让学生领悟到这一点。)

  2)使杜丽娘发生变化的催化剂是那个不为人知的花园,为什么她连自家有后花园都不知道?(引导学生找根源,找人物悲剧的源头。)

  3)杜丽娘在文章最后叹出“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这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丽娘?

  自由发挥,去揣摩杜丽娘的心思,去理解一个长期受着束缚的女子的心怀,去感受人在受到压抑而需要奔放时的蠢蠢欲动。)

  知识拓展:

  1、欣赏昆曲《游园》选段。

  2、学唱此段,感受心灵的放飞。

  3、自由畅想,体味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

  4、介绍两个有关的网站,方便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有关语文的教案12-07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教案01-28

语文《项链》教案01-3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活动教案01-22

语文《大卫》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