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9 09:45:0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常用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常用3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借助对意象的分析,体会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品味语言,整体把握意境,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

  3.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婉约派词的特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之精妙和情之真切,感受《雨霖铃》中的意境和情感,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一)情感激趣,导入新课

  1.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送别》,让同学一起跟唱。营造哀伤凄美的离别氛围。

  提问:听完这首歌曲,你的感受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哪些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名句?

  分享后总结:看来同学们知道的不少,很好!今天我们再次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来欣赏一首别离词,感受别离词的千种风情,它就是柳永的《雨霖铃》。

  2.请同学简单介绍对词人的了解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老师以ppt为工具对学生的回答做补充,并简单介绍《雨霖铃》词牌知识。

  (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试读。学生小声诵读,注意语调、语速、停顿及情感基调。根据自己的预习理解,将疑难之处标出。同位可讨论。

  2.听读。老师范读。注意特殊句式的读法。与自已刚设想的比较一下,与自己的读法有哪些不同之处,为什么?

  3.指读。请学生代表配乐朗读。教师指导。

  4.齐读。学生根据ppt课文字幕、意境图,边读边想象,理解词意。

  (三)赏析意象,品味情感(小组合作探究)

  1.词中描写了离别的哪些情景?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是什么?

  点拨: 情景——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舍难分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

  这首词的'主题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学习上阕,重点学习融情入景的写法。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点,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且酝酿出足以出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

  (2)“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写什么?

  点拨: 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是眼前之景还是想象之景呢?

  点拨:由眼前的实景转入到想象的情景,虚实结合的写法,体会全词缠绵悱恻、凄凉清丽的意境。

  3.学习下阕,重点鉴赏典型诗词意象。

  (1)下阕中出现的典型诗词意象有哪些?

  点拨:意象——酒、柳、风、月。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典型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什么特殊意义?诗人借此表达了什么情怀?

  点拨:。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寓情于景,借景传情,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

  4. 说说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些?为什么?

  点拨:提示从写作技巧,意象意境,表达情感竟敢方面入手。

  (四)梳理小结,拓展赏析

  1.请同学们看看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伤离别”这一主题的?分别有什么特点?

  点拨:围绕“伤别离”主题,描写了别前、别时、别后三个部分。上片离别情景,以实写为主;下片想象别后情景,以虚写为主。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手法及情感的深沉与婉约。

  2.赏析柳永的《蝶恋花》。学生讨论后派代表讲解,师生共评。

  点拨:进一步体会柳永词的婉约特点及缠绵悱恻的情感。

  (五) 对比体会,布置作业

  1. 对比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豪放派与婉约派的风格特点。

  2. 课后利用网络小环境,以“我眼中的柳永”或“我所熟知的柳词”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板书设计:

  《雨霖铃》柳永

  别前——寒蝉、长亭、骤雨 (实) 寓情于景

  伤别离 别时——兰舟 (实)

  别后——烟波、暮霭、酒、杨柳、晓风、残月(虚) 虚实结合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 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

  ⑵ 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意义相近的新字。

  ⑶ 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⑷ 朗读现代诗。

  ⑸ 进行口语交际。

  ⑹ 展示才艺。

  2、过程与方法:

  ⑴ 在比较、区分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

  ⑵ 通过交际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⑶ 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复习旧字。

  3、口语交际。

  【课时设计】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开着汽车来了,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智力王国”逛一逛,赶快上车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叠词: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深深浅浅

  高高低低 长长短短 粗粗细细

  2、同学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师:我发现每一个词语……

  4、生考虑。

  5、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是叠词。

  师:大家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6、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欢欢喜喜……

  师:还有新的发现吗?

  7、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是反义叠词。

  师:能试着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8、生:黑黑白白、宽宽窄窄……

  9、师:“第一站”我们顺利通过了,我们再启程吧!

  二、读读认认

  1、出示一组新字:萝、茄、菇

  2、同学读、辩。

  3、讲每一个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类。

  4、继续出示其它的几组生字进行认读:

  ⑴ 炖 烧 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

  ⑵ 扒 扛 拣(与“手”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

  ⑶ 跺 踢 跳(与“足”有关,都含有动脚的意思)

  5、读词语:茄子、香菇、炖肉……

  6、自由再组几个词。

  三、作业

  认读新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2、读现代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会填

  1、出示形近字。

  2、同学识别,口头组词。

  3、同学填一填,师巡视指导。

  二、读现代诗

  1、同学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师生纠正读音。

  3、教师范读。

  4、再给同学五分钟朗读。

  5、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6、同学读后说说读懂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三、同学谈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把自身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讨论交流。

  2、说话时要态度大方,讲文明。

  〖教具准备

  课件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在班集体中,我们都爱自身的班集体。可小华作为值周生,却遇到了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想知道是什么事吗?大家都来帮帮他吧。(板书:大家都来帮帮他)

  二、出示课件或图片

  1、同学看图后,议一议。

  2、汇报看图所得。

  3、分小组讨论问题:小华怎么办?

  4、汇报讨论结果:记下名字,教育小龙,让他以后不迟到。

  5、请同学上台演一演。

  6、同学评价扮演者。

  三、总结

  同学们知道了班集体的荣誉要每个同学来争取,每个同学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大家齐心协力,这样的班集体才是优秀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展示才艺。

  〖教具准备

  才艺展示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聪明的小朋友们,大家尽情地展示自身的才艺吧!

  二、分组展示自身的展品

  三、小组评议后选出几个展在黑板上

  四、讲评或评比

  五、把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台”

  六、作业

  动手办一份墙报(每人提供一份展品)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并创作诗歌。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深深母爱。

  教学难点:1、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创作诗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同学们,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指名说

  板书:做 故乡的蘑菇

  听 故乡的声音

  斗笠 感 故乡的温暖

  闻 故乡的芬芳

  戴 故乡的明月

  二、再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同座的为一组 再读课文,一个读一个听,说说自读后或者听后的感受或者疑问。开始!

  a 、读 b 、指名说自读后或者听后的感受或者疑问.

  2、师小结: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刚才认真读了,也认真听了。是呀,“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今天这节课很多地方我们会用到这一方法。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讲解第一小节 (1)学生自由读诗)(2)这一小节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浓浓的母爱?(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

  (3)从这句诗中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希望孩子在外能身体健康,堂堂正正做人)

  (4)你能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5)师评价

  (6)朗读技巧指导: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只要用心体会作者情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就能读出作者的感情。

  2、小结学第一节的方法。(出示)齐读:(1)自由读诗 (2)找出小节中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3)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4)将你的感受通过声音的变化朗读出来。

  3、运用以上方法学习以下(2——5小节)中自己喜欢的小节。然后小组合作学习。

  四、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讨论:本诗为什么以“斗笠”为题?(一物寄情深)老师提示:伞、碗……

  2、说一说:生活中哪件事物令你想起浓浓的亲情?

  (每天的营养早餐、整洁舒适的卧室、凝聚爱心的药丸、温暖贴心的毛衣……)

  3、交流: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

  4、喜欢整篇课文的同学请你们一起大声地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吧!

  能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吗?(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结构美和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想象美。)

  5、小结全诗:这是一顶特殊的'斗笠。戴上它,孩子在异乡能听到故乡的声音,感到故乡的温暖,闻到故乡的芬芳,望见故乡的明月,其实这都是来自故乡母亲的爱。

  6、你们想把母亲的爱读出来吗?(想)那就请你们一起读吧! 7、评价。

  五、即兴创作,表达感情,实现创造美

  提示:(假如你就是那“孩子”,会用什么样的诗歌来回答“母亲“呢?有兴趣的同学可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自创诗歌,用文字的形式告诉老师吧!)(拓展延伸)

  1、学生创作诗歌。 2、展示作品

  六、总结全文,深化情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斗笠》这首诗。它是特殊的斗笠, 不舍;是牵肠挂肚的思念;是圣洁无私的母爱。让我们大喊一声:“妈妈,我爱您!”来表达我们对母亲的爱吧!

  板书:

  做 故乡的蘑菇

  听 故乡的声音 乡情

  斗笠 { 感 故乡的温暖 }

  闻 故乡的芬芳 母爱

  看 故乡的明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经典)08-19

(精选)语文教案08-25

【经典】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07-23

语文教案【精选】07-23

[经典]语文教案07-23

【精选】语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