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编【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为象形归类识字。12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现象、植物分类。每个字都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字义,记忆字形,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热爱汉字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有了一定识字基础,教师要注意发挥这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
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教学流程:
一、图字结合,突出象形字的特点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生说师贴上生字卡片)
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二、认读生字
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
(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尖子学生可以自己介绍识记的方法)
三、巩固认读
(1)书上48页我会连。
(2)找一找,下面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今天学习的?
shù mù yuè liàng ěr duō xiǎo niǎo
树 木月 亮 耳 朵 小 鸟
yī zhī xiǎo yáng zāi chī cǎo
一 只 小 羊 在 吃 草。
lóng zi lǐ miàn yǒu jǐu zhī tù
笼 子里 面 有 九 只 兔.
wǒ mén jiā yǒu sān kǒu rén
我 们 家 有 三 口 人。
(3)生活识字:谁的名字中有今天学习的生字?
四、指导书写
十;是上节课学习的,可让学生复习认读。
木、禾是本节课学习的。
1、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任意选择写几个。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五、实践作业:
回到家里收集一下今天学习的生字。(商标、电视、广告、网络)
语文教案 篇2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人新授内容
二、精读训练
1.理解第一段。 .
激发思考:作者围绕合作,首先谈了什么?
自由朗读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点句。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论……也不论……都……”
“只有……才能……”
“小……小……大……大……不……就……”
通过对上面句子的理解,举出在实际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通过第一段的学习,归纳演说词的语言特点。
小结:这一段说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2.理解第二段。
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1)理解第4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个事例,随后播出一段交响乐录音,学生置身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之中。乐止,介绍交响乐是由上百人用不同的乐器演奏而成,他们是怎样合作的呢?
思考:“团体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协作精神”分别形容“合作”的什么?
(合作的“完美”与“和谐”)
从这个事例中,同学们明白了什么?
(2)理解第5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这个实验的目的、要求、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联系课文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
外国专家是怎么说的?
“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这句话说明了么?
从这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
(3)理解第6自然段。
读读,想想: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小结:文章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只有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提问:为了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举了两个事例。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
3.理解第三段。
自由读,谈谈你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的体会。
三、总结全文
四、指导学生练习演讲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的结构。
(3)理解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自然的习惯。
(5)引导学生课后参加“看云识天气”和搜集整理气象谚语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实录
片断一:课文一段研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不看课文认真听,可闭眼想象云的各种姿态。
2、请同学复述一下云的各种姿态。
3、讨论:
师提问:这一段描写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答:比喻、排比。
师肯定:对,本段描写了云的千姿万态,主要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喻修辞手法我们已经学过,经常用到。这里用比喻把云的姿态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了。
师提问:本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答:表示省略,是说云的姿态还有许多。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除了课文中的比喻句外,哪位同学能在用比喻句来描绘云的姿态?多说更好。
生1答:早上的彩霞像红色纱巾,像红旗。
生2答:夏天午后的云有时像打铁用的铁砧。
生3答:有的像瀑布一样,还有的像茂盛的树。
……
师肯定:对,他们观察很细致。同学们以后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外界事物,它能帮助我们获得知识。
师提问:第一段省略号前描绘了云的形态,省略号后写了什么?
生答:写了云的变化。
师提问:综上所述,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能用书上一句话来回答吗?
生(小议后)答:用课文第一句话来概括:“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幻无常。”
师肯定:对。
师提问:说说最后一句“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生(讨论后)答: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这一句话的作用答法不一。)
师总结:“招牌”是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比喻准确。最后一句引出全文中心,说明看云和识天气的关系。
片断二:课文2~6段研读
1、指名学生朗读2~6段课文。
2、学生自由快速阅读课文。
3、讨论:
师提问:第3段介绍了哪儿种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些云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生(讨论后)答:课文第三段介绍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等四种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最轻盈、最高。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师提问:课文第四、五段文字介绍了哪几种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生(讨论后)答:这两段介绍了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等四种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3、4、5段快速阅读一下,在书中画出描写以上8种云的'比喻句。
生:(读课文画出比喻句)
至此,同学们能否用书上一句话概括看云识天气的一条基本经验?
生答:“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师提问:综观2~5段,简要说一说这几段文字的结构关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说法不一)
师总结:第2段是总说,是后3段的“纲”,后3段就遵循这个“纲”来介绍不同姿态的云同天气的关系的。这几段文字先总说后分说,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4、观看多媒体图片:
利用投影仪观看各种形态的云的图片。要求学生对比书中的描绘,注意区别。
5、继续讨论:
师:上面课文介绍的只是就云的形态方面说的,云的不同还表现在它们有着不同的光彩,识别不同光彩的云,也能帮助我们推测天气。请快速阅读第6段课文,看看介绍了哪些不同光彩的云?
生:(快速阅读第6段)回答:不同光彩的云有晕、华、虹、霞等。
师:请在书中画出这几种云以及它们和天气的关系的文字。
生:在书中画出上述文字。
6、观看云、画、虹、霞图片。
7、观看多媒体科普片《看云识天气》。
三、教学反思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者”就是学习者对学习有着极大的兴趣,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以此为乐。孔子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思维,从而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云,这一事物,天天都在我们生活里,司空见惯。对于这一课的教学,如果只就课本来学习,势必会很单调,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一课。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关于云与天气的谚语、成语、诗词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学完一个片断和课文主体部分后,安排学生观看多媒体图片或影片,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下课前5分钟和课后又安排了学生进行“看云识天气”的实践活动,既积累了知识又增强了学习和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
淡化文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这一课的教学要求之一。因此,在这一课教学中,只注重阅读理解,让学生了解作者思路和文章结构,复习比喻修辞手法。不谈说明特征和说明方法。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9个字。理解“气吁吁、大汉淋漓、敬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了解桑兰是如何战胜困难,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的。激励学生向桑兰学习,培养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重点难点:
学会12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桑兰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自己生命最灿烂的时候,却遭到最沉重的打击,如娇嫩的鲜花遇到暴风雨,如展翅的小鹰折断翅膀,面对命运的挑战,她该怎么办?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位了不起的中国姑娘——桑兰。
1.出示桑兰的照片,告诉学生桑兰的近况。
2.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桑兰是如何战胜困难,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生词。
2.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了解课文大意。
3.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4.师用各种方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
1.把生字放入课文中,读准音,把句子读流利。
2.在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或词旁打勾,不懂的地方打“?”。
3.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4.找一找课文哪些段落写了桑兰面对困难很顽强。
四、交流学习情况。
1.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2.哪些段落写了桑兰面对困难很顽强?
五、精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感人的句子划下来读几遍。
2.默读3—6自然段,看桑兰战胜了哪些困难?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六、交流学习情况。
1.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2.全班交流:把你认为感动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七、学习生字。
1.认读“优、秀、际、第、试、部”。
2.观察生字,想想怎样记、怎样写。
3.全班交流。
4.师范写“第”,注意笔顺和结构。
5.学生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认读生字好词。
二、读懂全文。
1.让我们再一起回忆桑兰的故事吧。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交流桑兰面对困难是如何战胜的。
3.师读第七自然段,生讨论:为什么说桑兰是个坚强的姑娘?
(1)小组内讨论。(2)全班讨论。(3)师小结。
4.你能再把让你感动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吗?指名读句子。
5.师出示桑兰的照片:同学们,此刻你想对面对微笑的桑兰姐姐说些什么呢?请你大声说出来吧!(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
6.同学们在过去的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吧?你那时是怎么做的?如果是现在你又会怎么做呢?说给同学听听。
7.全班交流上述话题。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诊、轮、固、痛、病、勇”6个字。
2.观察生字,想想怎样记、写?
3.全班交流学习生字情况。
4.师范写“勇”。
5.生练习写生字。
板书设计:
微笑着面对一切
美好→不幸 忍不住 急切
剧痛 哼歌
大汗淋淳漓 气喘吁吁 微笑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风筝》教案11-14
语文《咏柳》教案11-09
语文优秀教案11-08
语文《丰碑》教案02-06
语文《师说》教案02-05
语文乐园教案02-05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