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13 11:08:4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5篇(精)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5篇(精)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优秀的儿童诗。诗中描述了春天到来时最具特点的景物:春风、春水;小鸟、蝴蝶;雏菊、枝头的绿苞;明丽的阳光、田野里的小草,字里行间流露出人们告别冬天,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歌语言清新,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认识5个生字“冈、蝴、蝶、耀、颊”。积累7个词语“春装、山冈、蝴蝶、雀跃、沉睡、照耀、面颊”。

  2、按要求预习课文。能说出自己知道的春天的消息;用合适的方式理解词语“盼望”、“爱怜”、“雀跃”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体会春天来到时人们欢快的心情以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的理由。你是怎么知道春天来了的呢?

  2、揭示课题:大自然中有许多事物会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消息。

  板书课题:1

  春的消息

  ●字词教学

  1、课文有5个生字,可以让学生在自读课文时自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可以重点指导“冈”的读音是第一声,“颊”的读音是jiá;指导记住“耀”和“颊”的字形,“耀”左边“光”的最后一笔是“竖提”。

  2、我们可以结合阅读教学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让学生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来理解词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尽可能准确地理解词义。例如: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盼望”就是希望的意思。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盼望”应该是迫切地希望的意思。理解“爱怜”可以用词素分解的方法,“爱”是喜爱、疼爱的意思,“怜”是怜爱,合起来“爱怜”就是疼爱、怜爱的意思。

  ●阅读教学

  1、揭示课题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里根据课后预习课文的要求进行预习:

  (1)读通课文,想想你知道了哪些春天的消息。

  (2)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盼望

  爱怜

  雀跃

  教师可以巡视,及时指导学生预习的步骤,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查阅相关的工具书。然后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的结果。

  2、分小节读诗歌,圈出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说明春天的到来。想想,为什么选择这些景物?通过这些景物,你能感受到什么?

  作者描写了春风、春水;小鸟、蝴蝶;雏菊、枝头的绿苞;明丽的.阳光、田野里的小草,因为这些都是春天到来时最具特点的景物。使人感受到春天是充满生机的。

  3、春天的到来,带给人们的是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诗句中可以体会到?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欣喜的感情。

  4、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练习指导

  1、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多音字组词,可以先让学生,看看这些多音字不同读音的不同解释,然后完成组词。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其中“盼望”和“希望”意思相近,但盼望所表达的感情程度更深。“愿望”一般是作名词用。“失望”意思和“希望”相反。然后完成练习。

  ●语言实践

  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描写春天的诗歌,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背诵,了解从古到今,诗人就喜欢描绘美丽的春天,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

  【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说说春天还有哪些特有的景物,仔细观察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介绍给同学听。有条件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写一段话,或是用儿歌的形式赞美春天。

  【参考资料】

  金波

  1935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1957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中文系、音乐系授课。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

  近四十年来,结集出版的有诗歌、童话、散文、幼儿文学、文学评论以及诗词歌曲集四十余种,选集有《金波儿童诗选》、《金波儿童诗集》、《金波童话》、《金波儿歌》、《金波作品精选》等。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第一、二届幼儿图书奖,第二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大奖,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1992年被推荐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

  《春的消息》选自于作者1981年发表在《巨人》上的组诗中的一首。

  盼望——殷切地期望。

  爱怜——怜爱,疼爱。

  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

语文教案 篇2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志摩这一回真走了!①可不是悄悄的走。在那淋漓的大雨里,在那迷蒙的大雾里,一个猛烈的大震动,三百匹马力的飞机碰在一座终古不动的山上,我们的朋友额上受了一下致命的撞伤,大概立刻失去了知觉。半空中起了一团天火,像天上陨了一颗大星似的直掉下地去。我们的志摩和他的两个同伴就死在那烈焰里了!

  我们初得着他的死信,都不肯相信,都不信志摩这样一个可爱的人会死的这么惨酷。但在那几天的精神大震撼稍稍过去之后,我们忍不住要想,那样的死法也许只有志摩最配。我们不相信志摩会“悄悄的走了”,也不忍想志摩会死一个“平凡的死”,死在天空之中,大雨淋着,大雾笼罩着,大火焚烧着,那撞不倒的山头在旁边冷眼瞧着,我们新时代的新诗人,就是要自己挑一种死法,也挑不出更合式,更悲壮的了。

  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云彩。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之中,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他常说: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们也不知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是狂风过去之后,我们的天空变惨淡了,变寂寞了,我们才感觉我们的天上的一片最可爱的云彩被狂风卷去了,永远不回来了!

  这十几天里,常有朋友到家里来谈志摩,谈起来常常有人痛哭,在别处痛哭他的,一定还不睡。志摩所以能使朋友之样哀念他,只是因为他的为人整个的只是一团同情心,只是一团爱。叶公超先生说:“他对于任何人,任何事,从未有过绝对的怨恨,甚至于无意中都没有表示过一些憎嫉的神气。”陈通伯先生说:“尤其朋友里缺不了他。他是我们的连素,他是粘着性的,发酵性的。在这七八年中,国内文艺界里起了不少的风波,吵了不少的架,许多很熟的朋友往往弄的不能见面。但我没有听见有人怨恨过志摩。谁也不能抵抗志摩的同情心,谁也不能避开他的粘着性。他才是和事老,他有无穷的同情,他总是朋友蹭的‘连索’。他从没有疑心,他从不会妒忌,使这些多疑善妒的人们十分惭愧,又十分羡慕。”

  他的一生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他的上帝。

  我攀登了万仞的高冈,

  荆棘扎烂了我的衣裳,

  我向飘渺的云天外望——

  上帝,我望不见你——

  ……

  我在道旁见一个小孩,

  活泼,秀丽,褴褛的衣衫,

  他叫声“妈”,眼里亮着爱——

  ——上帝,他眼里有你——

  (《他眼里有你》)

  志摩今年在他的《猛虎集·自序》里曾说他的心境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这句话是他最好的自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社会上对于他的行为,往往有不能谅解的地方,都只因为社会上批评他的人不曾懂得志摩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他的离婚和他的第二次结婚,是他一生最受社会严厉批评的两件事。现在志摩的棺已盖了,面社会上的议论还未定。但我们知道这两件事的人,都能明白,至少在志摩的方面,这两件事最可以代表志摩的单纯理想的追求。他万分诚恳的相信那两件事都是他实现他那“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的正当步骤。这两件事的结果,在别人看来,似乎都不曾能够实现志摩的理想生活。但到了今日,我们还忍用成败来议论他吗?

  我忍不住我的历史癖,今天我要引用一点神圣的历史材料,来说明志摩决心离婚时的心理。民国十一年三月,他正式向他的夫人提议离婚,他告诉她,他们不应该继续他们的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他提议“自由之偿还自由”,他认为这是“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他说:“故转夜为日,转地狱为天堂,直指顾间事矣。……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这信里完全是青年的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觉得那没有爱又没有自由的家庭是可以摧毁他们的人格的,所以他下了决心,要把自由偿还自由,要从自由求得他们的真生命,真幸福,真恋爱。

  后来他回国了,婚是离了,而家庭和社会都不能谅解他。最奇怪的是他和他已离婚的夫人通信更勤,感情更好。社会上的人更不明白了。志摩是梁任公先生最爱护的学生②,所以民国十二年任公先生曾写一封很长很恳切的信去劝他。在这信里,任公提出两点:其一,“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如捕风,然先已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帖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其身已耳。”任公又说:“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若沈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郁悒忄宅傺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12年1月2日信)”

  任公一眼看透了志摩的行为是追求一种“梦想的神圣境界”,他料到他必要失望,又怕他少年人受不起几次挫折,就会死,就会堕落。所以他以老师的资格警告他:“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

  但这种反理想主义是志摩所不能承认的。他答复任公的信,第一不承认他是把他人的.苦痛来换自己的快乐。他说:“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第二,他也承认恋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不能不去追求。他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他又相信他的理想是可以创造培养出来的。他对任公说:“嗟夫吾师!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朗照我深奥之灵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其希望,汙毁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

  我今天发表这三封不曾发表过的信,因为这几封信最能表现那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徐志摩。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他深信这种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求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的。——我们若从这个观点来观察志摩一生,他这十年中的一切行为就全可以了解了。我还可以说,只有从这个观点上才可以了解志摩的行为;我们必须先认清了他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方才认得清志摩的为人。

  志摩最近几年的生活,他承认是失败。他有一首《生活》的诗,诗暗惨的可怕。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十九年五月二十九日)

  他的失败是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的失败。他的追求,使我们惭愧,因为我们的信心太小了,从不敢梦想他的梦想。他的失败,也应该使我们对他表示更深厚的恭敬与同情,因为偌大的世界之中,只有他有这信心,冒了绝大的危险,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一切平凡安逸,牺牲家庭的亲谊和人间的名誉,去追求,去试验一个“梦想之神圣境界”而终于免不了惨酷的失败,也不完全是他的人生观的失败。他的失败是因为他的信仰太单纯了,而这个世界太复杂了,他的单纯的信仰禁不起这个现实世界的摧毁;正如易卜生的诗剧Brand里的那个理想主义者,抱着他的理想,在人间处处碰钉子,碰的焦头烂额,失败而死。

  然而我们的志摩“在这恐怖的压迫下”,从不叫一声“我投降了”——他从不曾完全绝望,他从不曾绝对怨恨谁。他对我们说:“你们不能更多的责备。我觉得我已是满头的血水,能不低头已算是好的。”(《猛虎集·自序》)是的,他不曾低头。他仍旧昂起头来做人;他做事,他总是仍旧那样热心,仍旧那样高兴。几年的挫折,失败,苦痛,似乎使他更成熟了,更可爱了。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语海畅游”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连词“和”及“与”的用法,对学生进

  行逻辑思维训练,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2.“积少成多”安排了《别董大》一诗,引导学生熟练成诵,感受语言魅力,体会挚友深情。

  3.“阅读平台”的《心灵创可贴》疑问真挚感人,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感受小女孩纯真的爱心。

  4.“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意在通过让学生讲述家庭生活中感人的故事,感受亲情的平凡与伟大,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教学时引导学生以本单元课文为例,学习把最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写出真实情感。

  【教学重点】 “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与家长充分交流,

  选出真正能够感动自己也能感动他人的事例在班内交流。

  【教学难点】“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要指导学生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写具体,注重细节描写,从细微处见真情。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2.准备能记录家中感人事例的照片或者视频录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预习提纲

  1. 第一题“和”“与”起到什么作用?

  2. 找出第二题不属于同一类的词。练习给第三题加标点。

  3. 思考《别董大》的作者和每句诗的意思,背诵最后名句。

  二. 展示交流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结束了本单元四篇课文的练习,今天我们又要结伴去百花园畅游一番了,你们做好出发的准备了吗?

  2. 过渡: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的语言可谓是博大精深,深入进去,便能感受到它的妙趣无穷!

  (二)学习“语海畅游”

  1. 词语真有趣

  A课件出示山和水,太阳和月亮,鼓励和指导,《水浒传》和《西游记》。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题词语,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小组交流。

  (2)小组出代表读,并正音。

  (3)学生谈谈发现:四组词语中都用了“和”,“和”能够起到连接的作用。

  (4)齐读第一题词语。

  B 课件出示“父与子、老人与海、长江与黄河、优点与缺点”

  (1)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题

  (2)通过对两组词语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呢?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和”及“与”作用是连接前后两个词语,前后两个词语无轻重、主次之分,我们把它们叫做连词。

  (3)你们能试着用“和”及“与”说几个主要词语吗?

  (4)齐读两组词语。

  2.下面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站错了队,把它找出来,写在括号里。

  (1)导入:刚刚我们轻松地感受了汉字的乐趣,现在啊,我们要组成一个纠错小队到汉字王国去。因为那里有一些成员站错了队伍,自己都不知道,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2)课件出示书第二题

  A.老师提出要求:纠错小队员们注意了,我们不仅要指出谁站错了,还要让他们心服口服,知道自己为什么站错了。

  B.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C.分组汇报

  第一组:学生 因为“学生是一个人的身份,而“儿童、老人、青年”是按人的年龄分的类。

  第二组:少年 因为“农民、商人、演员”是按人的工作分的类

  第三组:电视 因为“话剧、京剧、芭蕾舞”是按艺术形式分的类。

  第四组:电影 因为“电冰箱、电风扇、微波炉”都是电器。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标点符号啊?

  (2)今天,我要再一次考验一下大家能否准确地使用这些标点符号,敢于接受老师的考验吗?(课件出示课本101页第二题)小组讨论

  教师提示: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引号的通常用方法是引用别人说的话,还有个特别的用法,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出;书名号用于标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

  (三)学习“积少成多”

  1.导入:结束了“语海”的一番畅游畅游之后,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下我国唐诗的魅力吧!

  2.课件出示古诗《别董大》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自读自悟

  (3)集体品读交流

  (4)感悟再诵,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学习阅读平台《心灵创可贴》

  (一)预习提纲

  1.读102页《心灵创可贴》,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思考本文写了什么事?

  2.“心灵创可贴”指的是什么?

  3.思考史密斯太太为什么说苏茜送的创可贴“很管用”?

  (二)交流展示

  1.导入:同学们,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最伟大而真挚的情感——爱,在今天的阅读平台中,爱仍在继续。

  2.板书题目、质疑。

  (课件出示)

  (1)心灵受伤了,能贴创可贴吗?

  (2)“心灵创可贴”指的是什么?

  3.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思考: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交流思考:史密斯太太为什么说苏茜送的创可贴“很管用”?

  5.集体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能说会道

  (一)课前预习

  和家人共同回忆家庭中最感人的事情,写成一篇小短文。

  (二)导入:又一个爱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们,听起来是那样的平凡而有微不足道,可却让人心中充满了温暖。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小家里,也不乏这样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在今天的能说会道的环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三)明确要求(课件出示)

  1.指名读出。

  2.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方法;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把最感人的部分说具体。

  (四)指导交际

  1.昨天,我们已经和家人共同回忆了家庭中感人的事情,还让大家带来了有关照片,赶快把你们的感人故事在小组里交流吧!

  2.分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小组推荐代表,集体交流,全班评议。

  代表在讲述时,把照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第三课时

  笔下生辉

  一.导入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分享了家中感人的故事,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很多同学没有能为大家讲述。那么在今天的“笔下生辉”环节里,你们便可一吐为快。

  二.明确习作要求

  (一)我们讲述了自己家中感人的故事,现在就动笔写一写自己的一位亲人吧

  1.你想写谁?为什么写他(她)呢?

  2.写人离不开写事,你打算选他(她)做的哪件事来写呢?

  3.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指名读出,明确要求

  板书要点:写一位亲人

  选一件事来写

  写出真实情感

  三.构思选材

  1.播放轻音乐,生构思

  2.班内交流选材,师生共同评议。

  四.习作指导

  1.写一个人,怎样才能将人物写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呢?

  2.以《地震中父与子》为例:

  课件出示:在混乱和废墟中,……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清理、挖掘。

  思考:这部分文字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思考:在这个片段中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能通过文字看到一位一心只想救出儿子的父亲?

  五.欣赏范文《我的外公》

  六.学生列提纲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讲述自己家中最感人的故事,学生兴趣浓厚,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本单元习作要求,确定要写的一位亲人,讲述关于人物最感人的事例及给自己的感受,练习本次习作。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

  情感目标:

  合理想象,体会贫苦人民的生活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具准备:

  朗读带、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先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谁能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刚才大家都不说得不错现在我们来听听唐低诗人刘长卿是怎么说的(播放古诗朗诵带)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他写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出示小黑板)

  二、诗人简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是现在的河北河间人,刘长卿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大都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这首诗是刘长卿被人们传送的名作。

  三、解题。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生读一遍、正音、全班再读一遍);

  逢:遇意思是说诗人遇到风雪投宿在芙蓉山主人家。

  谁能把这首诗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待会儿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读完后)他有没有读错的音呢谁来说说。

  四、学习生字。

  这一课当中总共有6个生字,谁来说一说你要怎样记住他们,分别要注意什么(逢:第三笔要写成长点;芙:读fú第三声不读fǔ第二声;蓉的音与下面的容同音;暮的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贫的上面是分不是今或令;吠的右边是犬表示狗叫一点不要忘记写)大家都说得好,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你们把这首古诗多读几遍。(学生自读古诗)

  五、自学古诗,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相信大家读了古诗后对它有了大致的了解,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给同学们说说,现在前后桌四个人一组,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合作写出每一句诗的意思。最后选一位代表起来回答。

  六、汇报自学成果。(每一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来讲述)

  日暮苍山远: 太阳快要落山了,远处的山灰蒙蒙的一片。

  天寒白屋贫:在寒冷的风雪中,从眼前那简陋的茅舍可以知道主人家非常贫穷。

  柴门闻犬吠:忽然从柴门外听到了狗叫声。

  风雪夜归人:大概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回来了吧。

  把整首诗连起来说一说。

  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相信根据刚才的解释,大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再发挥你们的合作精神解决以下问题。(出示小黑板)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如果你是诗人你此时是什么心情(焦急))什么地点?(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感到行程怎样(艰难))诗人看到哪些景物?听到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主人家非常贫穷对他非常同情)

  2.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芙蓉山主人贫穷的?(简陋的房屋,贫字、柴门)请想象一下他贫苦的生活,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生活画面。(可以从主人的穿着、饮食、家具陈设等考虑。)

  3.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人归来了?出去做什么了?诗人对芙蓉山主人有什么感想?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教学重点

  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教学难点

  对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的理解并能正确地解决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悠悠中华五千年,中国有着太多太多让外国人仰慕的东西,包括四大发明,文字等等,而汉字则是见证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今天句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走进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第三课教案。

  二、推进新课

  北京奥运会将要举行,圣火传递仪式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奥运会的会徽。

  1、汉字的起源

  (1)结绳记事说(2)八卦说(3)书画说(4)仓颉造字说

  课堂活动:文字游戏

  2、汉字的造字方法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6)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课堂活动

  3、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2)金文(3)小篆(4)隶书(5)草书(6)楷书

  课堂活动:书法欣赏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课后"小试身手"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异体字和异形词。2.了解对汉字的使用进行规范时哪几种字不能随便写。

  3.了解汉字简化和规范的原因及方法。

  教材正文全解

  引子解释

  孔乙己卖弄"茴"字有四种写法,确实不错。不同时期,同一汉字,写法不同,就造就了"茴"字的四种写法("茴"字四种写法见"教师用书"P78)。古代的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结构的表音表义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日益复杂起来,或者是因为一个字从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出于从字形上分化区别意义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汉字上增添成分。例如"云",本来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来表示说话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这个字表示,为了区别字义,于是人们在原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雨",构成形声字"云"表示云彩的意义,原字"云"表示说话的意义,如"古人云"。有些字结构上叠床架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难。

  俗话说物极必反,汉字结构繁化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在使用过程中开始简写汉字,省改笔画,形成了一大批简化字。实际上,汉字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从复杂到简单,这也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楷书,汉字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

  活动解说

  1.用字不规范现象何其多(课本"你认识这些字吗?"补例"教师用书"P78)

  当你走在上学的路上,或节假日上街时,你也许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商店的招牌用的是外国文字或繁体字,许多广告、招贴之类的错别字、生造字随处可见。如卖家具的大字招牌"家俱店",网吧门口是"一网情深",服装店门口是"衣衣惜别",饭店门口是"食全食美"。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用字混乱的现象将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对你使用汉字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

  2."繁"带来的麻烦

  乱用繁体字常常会带来令人啼笑皆非的"麻烦"。究其原因,一种情况是没有搞清楚繁体字的意义和简化字的来源。有些简化字其实并不是由繁体字形简化而来的,而是很早就已经有了,有自己的音和义,后来才又借来代替另一个繁体字。对这些简化字,应当认真辨析原来的意义和代替繁体字后的意义;另一种情况是没有搞清楚一个简化字对应多个繁体字的情况,致使混乱。对此,应当根据意思判断究竟简化的是哪一个繁体字,不能张冠李戴。另外,使用简体字和繁体字时一定要遵守社会规范。目前,在祖国大陆,只有简化字才是法定的规范字,繁体字即使用的是本字,也是不规范的,更不能将繁体字和简化字混杂使用。

  要点解析(课本P46"汉字该怎么简化")

  1.汉字简化的方法:

  《汉字简化方案》规定汉字简化的方法,-是"省",二是"并",三是"又并又省"。

  "省",即简省字的笔画;"并",即把某几个字合并,保留其中一个笔画少的字。"又并又省",即不但合并某些单字,而且造-个新字形来表示。

  2.三种字不能随便写(课本P46-47):

  (1)不写繁体字;

  (2)不用异体字;

  (3)不写不规范的简体字。

  3.汉字简化和规范的原因:

  (1)简化字减少了字符的笔画,容易书写,节约了书写的时间,有利于人民群众掌握文化,也符合汉字发展的总趋势。

  (2)使用简化字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

  (3)繁体字难学、难认、难写、难用,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汉字机械化、信息化处理的需要。

  (4)使用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会造成汉字使用时的混乱局面。影响正常的交际和交流,减小了它的"工具"的功能。

  4.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

  根据法律规定,有些场合可以使用繁体字,如书法作品中;有些场合可以使用异见"教师用书"P78课本P46体字,如翻印古籍、姓氏等特殊情况时但绝不能因此而滥用繁体字和异体字。

  课后练习:1.(小试身手)一、二、三。

  2.补充练习:见讲义。

  第三节汉字的结构--方块的奥妙

  教学目标

  1、掌握汉字三种构件的定义及区别

  2、掌握汉字架构的方法和拆解的规则

  3、了解汉字架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构件的定义与架构拆解的规则

  教学设计

  1、方块的奥妙

  汉字由各个部件构成,构成字的部件都合理地安排在方框内,相互平衡,使得每个字从视觉上看都疏密得当,重心平稳,结构对称,肥瘦适中。这就是方块的.奥妙。

  2、汉字的构件--笔画

  汉字中最小的单位就是笔画。

  笔画指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按写字时从下笔到提笔计算。

  现行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是:

  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

  3、汉字的构件--部件

  部件是汉字基本的构形单位。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方面,不管笔画多复杂,只要串在一起分不开,都可以作为一个部件看待,如"事、串、重";

  另一方面,只要能够拆开作为独立的结构单位,就可以都看作是部件,如"燃、涃"。

  4、汉字的构件--偏旁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偏旁是对字中表义或表音成分的分析,而部件是对现代汉字内部结构系统分析的结果。

  一般说来,偏旁是指合体字(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单位,独体字(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能再拆分,也就没有偏旁一说。

  5、补充:部首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专为汉字分类检索而设立的部目,即字典、词典中各部的首字。

  部首不等同于部件,如"鼻、黑、麻、鹿"等都是《新华字典》中的部首,也都可以再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

  6、小结

  部件是汉字外部结构分析得到的结构单位,是字形结构中的构字成分,如"云"中的"二、厶","竖"中的"刂、又、立",都是部件。

  偏旁是会意字和形声字的组成部分,或表音或表意。

  一般地说,部首是表义的偏旁。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7、汉字的架构

  特征:都是有方有隅的方块形,所有部件都以占方占隅的形式进入这个方块形。

  在方块形中建构符号的各部件以占位、排列的方法表音表义,是汉字书写的思维方式。

  例如品字第一个口占了上方,第二个口占了左下隅,第三个口占了右下隅。

  同样是三部件建构的唱字就不一样,口占了左方,第一个日字占了右上隅,第二个日字占了右下隅。

  8、笔画组合的原则

  既讲究组合的位置,又讲究书写的顺序。

  笔画的组合位置:

  彼此分离→"二、八",

  彼此连接→"上、厂",

  彼此交叉→"十、力"。

  -9、笔顺的基本规则

  ①先横后竖:十②先撇后捺:八

  ③从上到下:六④从左到右:村

  ⑤先外后内:回⑥先中间后两边:办

  第四节《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教学目标

  了解古今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

  教学重点

  古今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做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读准字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谐音现象

  1、"错"字招牌:

  课文中举的例子

  课外的例子

  2、错字"百出":

  一是乱早简化字

  二是滥用外文字

  三是生造网络字

  3、概括"错字"与"别字"的区别

  4、为什么会写错别字:

  A、误用声旁相同的字

  B、误用和混淆同音词

  C、不了解成语或典故的意义和用法

  补充课堂活动:最常见的别字

  (见课件)

  完成课后"小试身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风筝》教案11-14

语文《咏柳》教案11-09

语文优秀教案11-08

语文《丰碑》教案02-06

语文《师说》教案02-05

语文乐园教案02-05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