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案例]
一天中午,原本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我,因为临时有事,一直到上课前才赶到学校。没想到,我还没赶回学校,就有一个人来找我。
这是一位女同志,她走进教室说:“请问周老师在吗?我姓王,是中学老师,请你们告诉周老师,学习心得在这个星期内完成,周六早上一同去交。周老师回来后请她打个电话给我,手机号码是13906152918(还重复了几遍)。”说完就离开了教室。
上课铃响了,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刚踏进教室,“老师——”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说有人找我。
“有人找我?”我问,“是谁呀?”嘴上这样问着,心里却灵机一动,何不趁着这个机会让学生学会转述别人的话呢?
“是个女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小朋友们都在摇头,是呀,怎么忘了问呢?
“女的?女的范围很广,有老奶奶、阿姨……”
“是位阿姨。”小朋友继续答道。
“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穿什么样的衣服?”
当小朋友们生动形象地将找我的人从头到脚地描述完毕后,我十分高兴地说:“哎呀,那是中学的王老师啊!肯定是她!”小朋友们感到很兴奋,他们觉得这半天没白说。
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学会转述”。接着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转述别人的一件事、一段话。”(虽然这时候还没有学到练习七,我觉得教材的先后顺序并不是最重要的,要看教师是不是善于利用教材。)
“转述,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做到准确,不能含糊。谁能把刚才的情况准确地转述给周老师呢?”
于是,小朋友们又向我转述王老师来找我的原因。
一位学生说:“周老师,中学的王老师让你把学习心得写好。”
我高兴地点点头说:“是中学的王老师找我,学习心得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小朋友们一个个把手举得高高的。“学习心得要快点写,这个星期内完成。”“王老师说星期六早上和她一起去交。”
我笑了起来:“这么多的内容要转述给我,不过,转告不但要准确,还要讲周到。”
这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说:“周老师,阿姨还说,叫你打个电话给她。”“电话号码留下了吗?”我故意问(其实这个手机号码我知道)。大家都在用力地想,“是1390615……后面的我就不知道了。”“你怎么知道前面的七个数的?”“我爸爸的手机号码前面就是这几个数。”这是另外一个小朋站起来说:“后面是2918。”我夸奖了她,又连忙问:“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记住的吗?”这个小朋友回答道:最后四位数是2918,我把它记作“你(普通话中的èr宜兴话中就读‘你’)就要发”,所以就记住了。
我高兴地带头给她鼓掌,连连称赞她讲得好:这个小朋友不但认真听别人讲了什么,而且还想办法记位这些内容。只有这样,转述别人的事情才会准确、周到。
“请大家准备准备,看谁能把这件事说得准确周到。说得好的,老师就奖励一本‘采蜜本’。”
……
[反思]
从以上的教学片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
口语交际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与过去的听话、说话有着显著的区别,它强调的是多向、互动、交际,强调的是交际过程中民主平等意识的培养。在本案例中,教师抓住生活中的平常事,让学生转述别人的一件事、一段话,通过这听与说这双方互动的过程来达到教学目标。
二、口语交际要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
“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天地是活的知识宝库,便是活的书。”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让我充分感觉到口语交际训练其实就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在本案例这种真实的情境里,学生们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还学会了怎样表达。这才是口语交际真正的目的'。
三、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利用教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我们教师要能举一反三。本案例中,虽然练习七的内容还在学期的后面才能进行教学,但这件事发生在前,如何利用这现成的口语交际情境进行教学,我想这也需要老师们要对全册教材进行研究,抓住生活中的亮点,寻找口语交际的场景。
如今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考虑得最多的是知识点的传授,是训练点的确立,却恰恰忽视了学习中的人的感受。原本有滋有味的话题,学生却感到索然无味,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教师是牧羊人,要把可爱的孩子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图上画的是什么?(要求用一句话说出来)图上画的是一盆带刺的仙人掌。
B出示声母c,告诉学生:c的发音方法与z差不多,但送出的气流要强一些。
C教师范读,指名读,检查,正音。
(2)字形及书写:
说说z的样子,引导编顺口溜帮助记忆:(谁来说说c像图上的什么?像弯曲的仙人掌)“c像弯曲的仙人掌。或c像开口向右的半个圆圈(引导)”。看c有几部分组成,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在书上描红。(一笔写成,中格,半圆饱满)
(3)教学ci及其四声。
Ac和i也是好朋友,它们组成的音节也是整体认读音节,出示音节ci
B引导学生推测读法:ci不要拼读,只要将c的`音读得长一点就行了。
C领读、齐读、指名读。
D出示zi的四声,学生自由练读,引导用它的四声练习组词。
刺溜;组词;从此;一次
3、字母s,音节si
(3)教学声母s的读音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要求会认的11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结合文中描写少年渡河的有关语句,体会少年的倔强个性。
教学突破点:
用不同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2从渡河少年的成功做法中感悟人生哲理。
技术平台: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5分)
1、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难忘的八个字》一文吗?老师的一句话给了小女孩无限的希望,从此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你还读过类似的故事吗?
2、也许你不相信,撑船老伯的一句话,激励着一个倔强的少年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你们想了解渡河少年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渡河少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0分)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注意难读字的读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少年没钱想坐船渡河,老伯没允许他坐;
倔强的少年坚持游泳过河,坚决不上船;
数年后少年成了游泳健将。
3、读完课文,你对课文中哪部分内容感受最深?说说你的想法。
三、汇报交流,检查预习(25分)
1、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汇报预习情况。
2提出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师生交流解答。
3、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正确、流利;对于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联系上下文内容多读几遍,自读,自悟。
4、用多种方式学习生字,重点解决字词句问题。
A、读准词语:圆溜溜、 孤零零 、绿油油、毛茸茸、似乎似的、倔强坚强勉强、健将将来、艄公、竹蒿、缆绳、花蕊、黝黑。
B、说说词语的意思:渡船、艄公、竹蒿、缆绳、错动、漫、蹿、哀求、奇吧、倔强、启蒙。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这次“积累运用”安排了“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熟读、背诵对子,丰富语言,增加积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阅读短文《四季的美》,了解短文主要内容,理清短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与过去学过的写景文章在写作顺序上进行比较。在双相互动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环保意识。能把自己的经历、见闻或想法不拘形式、自由的写下来,写完后要认真阅读,仔细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
在双相互动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环保意识。能把自己的经历、见闻或想法不拘形式、自由的写下来。
教学构想
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1收集对子,2 收集有关描写四季景色的文章,3 收集有关环境被破坏和被保护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背诵对子,丰富语言,增加积累。阅读短文《四季的美》,了解短文主要内容,理清短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1 谈话激趣。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灿烂夺目的文化瑰宝。老祖宗创造了一种文体,上下两句十分对称,叫“对子”,可有意思了。大家想见识一下吗?
2 教师范读,培养学生倾听。
3 指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
(1)要读出对子的韵脚。
(2)要读出对子的节奏,要按照相对的词语正确停顿。
(3)反复朗读,引导记忆。
让学生在读出韵味和停顿的基础上,自由读。
师生互对,同桌互对,小组互对,男女互对。
提醒注意两组对子的前两对,意思都是相反的;后三对意思相近或相似。让学生找找,并帮助学生记忆。
4 检查背诵。
5 交流收集的对子。
6 推荐阅读《幼学琼林》。举行对对子竞赛。
7 把对子抄在摘抄本上。
二、完成“阅读”。
1 谈话导入。
2 自由读短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3 再读课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轻声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短文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指导阅读,完成文章后面的练习。
(1)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什么景色最美?
(2)带着问题再读短文,把你认为美的语句用笔画下来。(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动手脚。)
(3)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要求要读出它们的美,读出对它们的喜爱。
(4)归纳四季的美。
(5)了解短文叙述顺序。这篇短文的叙述顺序和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相似?和学生一起回忆《高大的皂荚树》的叙述顺序。
完成填空练习:
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作者先简单地说月夜的,后详细地说暗夜的。第三自然段先简略写,再详细写和。
5 归纳,小结。读文章要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这样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我们自己写文章,也要理清思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别人读了才会清楚、明白。
6 再读短文,读出四季不同的美。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四
读读背背——对子
阅读——四季的美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提出话题,激发兴趣。
1 讨论激趣。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请大家说说以下内容。
(1)你希望周围的环境应该是怎样的?
(2)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和现象?
2 提出话题,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二、明确分工,小组交流。
1 四人小组分工,人人主动参与讨论。
2 明确任务。
3 小组讨论交流。
三、全班汇报,评议鼓励。
1 在小组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各小组综合意见,由代表汇报。
2 组织评议。
3 奖励优胜小组。
作业设计
写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课后小记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写写想对别人说的话。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刚才老师在走廊上看见一件事,心里很高兴,特别想让大家知道,你们想听吗?
描述发生在走廊上的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天。
二、学生自由表达。
1 聊天也是一门艺术,先在聊天还聊上了电视,大家喜欢看什么聊天节目?喜欢什么?
2 希望大家能大胆、大声、大方地说话,而且要说真话,要说心里话,要聊比较新鲜的能吸引人的内容,人们才爱听。
3 最近有没有特别想对别人说的话?学生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概括发言的内容。
1 经历的趣事
2 媒体上看到的新闻
3 自己的心事
4 听到的消息……
二、以某学生的题材为例,启发大家讨论习作怎么写。
1 按一定的记叙顺序。
2 如果是写事情,要交待事情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
3 写完后要认真阅读习作,逐句修改。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完成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要求:
1 按一定的顺序记叙
2 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课后小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进行作文讲评,使学生找出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提高水平。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写了作文,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思考,经过写得比较完整、具体。
二、作文讲评。
1、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作文。
(1)教师读,学生仔细听,思考:这篇文章写得好在哪里,还存在哪些问题?
(2)讨论,指名发言。看“文章的语句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具体;事情的经过是否写得清楚。”
(3)教师小结。
2、选一篇上等的作文。
(1)教师读,学生仔细听,思考:这篇文章写得好在哪里?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选一篇较差的文章。
(1)投影片出示,学生仔细看,思考:这篇文章存在哪些问题?谁能帮他改一改?
(2)学生讨论,指名发言。
(3)教师总结。
4、投影片出示好的片段,赏析。
(1)出示。讨论:这个片段好在哪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人物的对话写得生动、贴近生活。
(2)出示。讨论:这个片段好在哪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学过的课文中的优美的句子能够活学活用。
(3)出示。讨论:这个片段好在哪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文章语句精练,没有多余的罗嗦的话。
三、总结。文章内容丰富,并不代表罗嗦,同样意思的话,不要反复重复,否则,文章的主题就冲淡了。要想把文章写得充实具体,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
作业设计
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讲评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课后小记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10-12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9-14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0-1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11
小学语文《桥》教案09-27
小学语文下册教案10-0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30
小学语文获奖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