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集锦【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长句: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2、抓住“湛蓝、透亮”两个词语体会拉萨天空的美,重点讲解课文的第二段。
3、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难点:
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PPT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先写在黑板上盖住)
湛蓝 透亮
纯净 明洁
让人神往
蓝晶晶
二、导入课文
1、齐读课题。细心的你们也许可以发现课题中的“天空”用蓝色粉笔书写,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2、是的,天空在我们的眼中是那么的美丽。拉萨的天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三、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学习提示及要求:
1、哪些词语是写拉萨的`天空的?它们什么意思?
2、我学会了句子的什么用法?
3、拉萨的天空为什么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
学生回答:喜欢“湛蓝”、“透亮”两个词语,顺势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通过比喻句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用比喻句的时候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当作者在说明的时候,就会用比喻句来进行形象生动的说明。
“拉萨的天空为何总是湛蓝、透亮?”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句子与句子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
4、把这个句子读好吗?(课件: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指导朗读。
四、拉萨的天空——纯净、明洁
拉萨的天空还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1、(课件: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学习提示及要求:
1、真的能“碰到”“摸到”蓝天吗?
2、“这话”指什么话?
3、你觉得拉萨的天空“妙”在哪儿?
拉萨的天空还“妙”在何处?
(课件: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指导朗读。
五、拉萨的天空——让人神往
这么美的天空真是让人流连忘返,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吧。
(课件出示图片)
1、如果你在这样的蓝天下,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干些什么?
2、(课件出示: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离开。)
指导朗读。
六、拉萨的天空——蓝晶晶
1、拉萨的天空让人如此神往,每年都有数万游客慕名而来,除了拉萨那美得让人神往的天空之外,还有一处的古代建筑——布达拉宫。
(课件出示两张对比的布达拉宫照片)
2、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看了这两张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3、没有了蓝天的映衬布达拉宫会怎么样?所以说,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没有了这蓝晶晶的天空,布达拉宫定会失去一半的美。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七、总结
1、拉萨的天空美在它的湛蓝、透亮、美在它的纯净、明洁,还美在它的离地面很近,所以让人神往,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的雄伟、壮丽。湛蓝的天空仿佛是“圣地的窗帘”。
2、(课件: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齐读这句话。
八、配乐读课文。
九、作业设计
填空:
1、一年四季,不管风吹雨打,交警叔叔总是( )。
2、在春天,不管是小草还是鲜花,总是那样( ) 。
3、教室里,同学们不管是听课还是做作业,总是那么( )。
仿写:
公园里的花朵有了绿叶的映衬显得更加的xxxxxxxx;湖边的树丛有了假山的对照显得更加的xxxxxxxx。
我能仿照上面的句子再写一句?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十、板书设计
湛蓝、透亮
7.拉萨的天空 纯净、明洁
让人神往
蓝晶晶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学情分析:
文章可读性强,学生不仅爱读,而且易于成诵,教师要仔细而认真地指导学生诵读,而内容不易过深,考虑学生在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为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文体,通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重点:通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通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录音机
教学资源:搜集的“伯乐相马”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伯乐相马导入。同学们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吗?(教师简单讲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2.作者介绍。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
韩愈: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我们学习《马说》,要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着重体会其语言的力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为“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
二、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听,注音,教师订正(见课下注释)。(学生听录音)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停顿的两处地方:
马/之千里者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学生初读,领会课文内容。
四、疏通文意:
1、学生四人小组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没有,提交全班解决。
2、处理完字词后,给两分钟时间重新梳理课文。然后翻译。
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可能遇到的字词障碍:
马之千里者(马中能日行千里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是马也(是,这也,表判断)
才美(才华和美好的.素质)
鸣之(之,语助词,延长音节同《狼》久之)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其……,是……还是……,表反问语气)
⑷ 文中那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⑸ 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⑹ 本段中通过那些语言来体现饲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⑺ 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
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同桌间互相听读;指名学生朗读;全班学生齐读。
五、反思学习,品味意境
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3、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这种写法赋所托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就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类似的文章我们还学过《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储蓄,能激发人们的想像。
4、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六、迁移创新
造成韩愈一代人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因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那么在春光明媚的新世纪,你觉得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怎样做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
【教后反思】
补充背景材料进行感悟。《马说》一文是作者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有关于文章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尤为重要:《马说》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鉴于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我布置了一项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和熏陶的一类文章。家庭式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教育学生爱家、爱亲人是对他们进行人文熏陶的基础。因此本单元与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共同组成了人文色彩浓郁的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学习本节内容,要使学生懂得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品味记叙散文中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能通过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来学习写作自己家庭生活中最精彩、最动人的一幕,从而做到我爱我家,我爱社会的目的。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学生熟悉的,这里有浓浓的父母之爱,有深深的手足之情,因为学生有亲身体会,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在字词句方面已经不存在障碍,能明确的`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会简单的运用各种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情感抒发。通过本文的学习,主要是激发学生对亲情的再次感悟,从而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身边的至爱亲情。用自己的写作能力抒发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3.学生认知障碍点:环境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思想起到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结构特色和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解决。阅读方法上可采用范读、齐读、分角色读等阅读方法,在读的过程中,品味人物。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能正确认识母爱,理解母爱,从而报答母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结构特色和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读文,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以读为主,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验,读懂课文,体会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整体会文中“我们的歌声”。感受校园的生活的多彩。
2.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诗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校园生活场景图或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在校园里学习生活吗?为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积极表达。
3.教师小结导入:是啊, 校园是我们的摇篮,大家在校园里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活动,快乐地成长,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歌唱,歌唱我们的童年,歌唱我们的生活,歌唱我们无尽的快乐。
4.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地大声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深入地自读课文。
(1)从文中找出本课生字新词,读读记记。
(2)熟读课文,想想:我们的歌声在哪里?我们在歌唱什么?
(3)联系我们自己在校园里的学习生活,读懂课文中的句子。
(4)体会文中“我们”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思索 镶嵌 腾飞 征途 心窝 绚丽多彩
2.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3.全班齐读词音。
4.从词中抽出本课生字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5.指名反馈生字在读音与书写上的注意点。
6.教师小结,强调重难点。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你们在朗读课文时,感受到文中“我们”的心情怎样?
(欢笑、兴奋)
(2)教师导读:是啊,因为快乐,我们才歌唱,因为幸福,我们才歌唱,到处都是我们的欢歌笑语。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文中“我们”的快乐。
(3)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分组分节比赛读课文。
四、细读入情。
1.学生轻声读课文,思考:我们的歌在哪里?我们在歌唱什么?
2.指名反馈,评议。
3.联系实际生活展示图片,读懂课文1、2小节。
(1)理解课文第1小节。
①在校园里,歌唱学习的快乐。
②在草坪上,歌唱活动的快乐。
③在秋千上,歌唱玩耍的快乐。
④在蓝天中,歌唱我们心中的理想。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1小节。
(3)理解课文第2小节。
①在科学的阶梯上,歌唱探索知识的快乐。
②在金色的运动场上,歌唱锻炼身体的快乐。
③在人生的征途上,歌唱战胜困难的快乐。
④在时代的风雨中,歌唱成长的快乐。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快乐。
4.学习课文中第3小节。
(1)指名读课文第3小节。
(2)说说:你从这节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3)指名反馈,评议。
(4)教师引导体会。
①我们是歌唱心中的.歌。
②我们其实是在歌唱祖国给我带来幸福的生活。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齐读第3小节。
5.学习课文第4小节。
(1)学习默读课文第4小节。
(2)讨论:我们的歌声为什么这样绚丽多彩?
(3)学生自由发言。
(4)引导联系生活,体会“腾飞的祖国为我们酿造多彩的生活。”
(5)有感情地齐读第4小节。
五、教师总结。
感谢伟大的祖国给我们带来多彩的生活,让我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六、作业。
1.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全文,练习背诵。
2.拓展延伸,说写校园生活。
教学准备:收集、拍摄学生在校园内学习、活动、玩耍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生字复习。
1.抽读本课生字新词。
2.听写词语。
长征 路途 思索 心窝 绚丽 腾飞
3.指名分节开火车读课文,评议。
4.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5.练习背诵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分节理清思路。
①节:我们的歌在哪里。
②节:哪里有我们的歌。
③节:我们的歌来自哪里。
④节:我们的歌声为什么这样绚丽多彩。
(2)学生分节自由练习背诵。
(3)指名反馈,评议。
(4)同桌互听互背,比一比,谁背得好。
(5)全班齐背课文。
6.总结讨论:“我们的歌”是在歌唱什么?
7.学生畅所欲言,导入课后练习2。
二、复习、联系。
1.教师导言:腾习的祖国给我们酿造了多彩的生活,让我们快乐的学习、活动,接下来,就请大家来说一说,写一写。
2.指名读课后练习2中的提示,明确答题的要求。
①说一说:我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②写一写,可以写成诗歌。
3.说一说。
(1)指名介绍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2)评议:
①表达是否通顺连贯。
②词句是否优美生动。
③是否能体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3)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形象感受。
4.写一写。
(1)教师引导自主选择写作的形式。
①写一段:语句要通顺连贯,内容具体。
②写成诗:学习诗的结构(参照课文),学习诗的表达方式(语句简短、优美、精练,内容并列或承接)。
(2)学生独立写作。
(3)教师巡视检查,进行个别指导。
板书:
我们的歌
攀登
奔跑
来自心灵 腾飞的祖国
绚丽多彩 多彩的生活
捕击风浪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项链》教案01-30
语文《景阳冈》教案02-09
语文长征教案02-09
语文《清明》教案02-08
语文《画》教案02-22
语文《氓》教案02-23
【推荐】语文的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