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语文教案-落花生。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落花生》。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清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
种花生→( )→( )→( )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阅读读写例话《分清文章的主次》。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六、巩固识字,记忆生字,读写词语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结合自家的情况,谈谈看电视的情况。
2.播放明明一家人看电视的场面,你能猜出他们正在看什么节目吗?(尊重学生意见,只要说的合理,就给予肯定)
3.引导学生发现明明家看电视中的“奇妙”所在,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认识字词
1.引导学生揭开他们家看电视中的“奇妙”之处,朗读课文,找到答案。(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3.找出这些生字在课文中带出的词语,反复读。(生在书中找词语)
4.学生汇报词语,师在屏幕上呈现词语。
三、引导学生选择学习生字、生词的方式(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迷的方法识字,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在什么地方或场合见到过这些字)
1.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例如:学生汇报“精”时,引导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字的结构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方法。(边板书边讲解)
3.学生描红并临写生字。(书写姿势要端正)
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5看电视
奇妙?
全家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多种方式朗读)
1.围绕“奇妙”一词展开,学生读第2~5小节,找找奇妙藏在哪里?(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2.学生分组讨论,奇妙在哪里?(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1)身为球迷的爸爸关掉球赛,换成京剧。(抓住这一点,询问学生爸爸为什么这样做,爸爸表现怎样?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爸爸孝顺母亲的感情读读这一节)
(2)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如果学生读不出这种感情,教师范读指导)
(3)关掉球赛,看音乐舞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有感情的.读这一小节,读出家庭成员间互相关爱之情。(
4)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的爱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五小节)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四、感悟诗歌,课外延伸配乐朗读小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出示反映,谦让、礼貌、孝顺等主题的小诗,培养学生喜爱诗歌的兴趣,同时受到好的品行的熏陶)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
教学准备:
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梅花魂》等文章; 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类比导入,揭示主题。
梅花、竹子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他们的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骨气、有灵魂的人。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此抒发自己不畏磨难的铮铮铁骨。比如陈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他们就像梅花一样!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许地山是如何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1.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与结构,如茅、榨、榴等。(要求会书写,会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你对课文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
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1)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会用“居然”
(2)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四、品读课文,研析重点。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过渡:(是啊,一次没想到的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这收获的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2.读一读4—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默读父亲的话。(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a根据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比较花生苹果、石榴、桃子
不同点
相同点
启示
b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联系生活,先想一想“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的各自含义,再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句话:(出示演示文稿: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作业。
语文能力的提高仅凭课堂上的学习和看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更多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老师推荐几篇文章和几首乐曲,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认真读一读,听一听,相信你一定能从中享受到书籍和音乐带给你的震撼、快乐以及幸福。
书籍(文章)。
老舍的《落花生》、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陈慧英的《梅花魂》、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一读这些文章,把点明中心的句子画出
乐曲:《小草》、《劳动者之歌》
板书设计:
落花生 顽强的生命力
借
物 有用
喻
人
默默地奉献
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深入体会老牛表现出的伟大的母爱。
2.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确读法,能抓住重点词句,揣摩语言,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重点难点:
感悟老牛伟大的母爱;根据课文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达深深的母爱的写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伴奏音乐。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母爱》。(板书课题,齐读。)
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生答)
故事发生在怎样的环境中?打开书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一读。(自己读)
你有什么感受?(汇报)从哪看出来的?(生答)
师:几斤水对我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中,却是非常珍贵的,水真是太重要了。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认识了一位母亲,他是谁?(老牛)它是位什么样的母亲?读二、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生读书)
师根据学生回答汇报并板书:慈爱、倔强
(一)第二自然段
师:现在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圈一圈,划一划哪些词句体现了老牛的这种倔强呢?(先读书再汇报)随机出示:
(1)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僵持着。
(2)人和牛就这样对峙着。性急的司机反复按响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师:僵持和对峙什么意思?这两个词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峙与僵持都能体现当时的紧张气氛。但对峙的程度更深一些。)
谁能够把这种僵持、倔强的紧张场面读出来呢?(读句子)
生读(评价: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师:边读边感受老牛此时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同桌读----再指生读。
(二)第三自然段
师:这么倔强的一头老牛接下来会做什么呢?大声读第三自然段,哪些词句进一步体现了老牛的倔强呢?(先交流再汇报)
适时出示:(大家看这句话)谁来读一读?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怒地)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老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是还是不肯让开。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出示:去掉括号里的这几个词,再看一下。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扬起长鞭,()抽打()老牛。老牛被打得()叫唤,但是还是不肯让开。它()的叫声,和着沙漠中()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师:读一读?(生读)与刚才的句子相比,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生答)(引导学生认识到:句子这样写更加具体生动,在我们以后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会这样用词。使自己的文章有声有色。)
师:这几个词把这个老牛拼死索水的场面渲染得分外悲壮,异常凄婉。想象这样一幅画面,练习朗读这段话。(生练读,指生读)出示原文片断: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怒地)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老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是还是不肯让开。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师:看到这悲壮的场面,司机和小战士为什么都哭了?(生答)
小结:在场的人们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多么希望这宝贵的半盆水能够缓解老牛的极度干渴,然而,这时却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三)默读第四自然段
默读第四自然段。读过之后,你要说说,你烈最真实的感受是什么?(生读书,汇报)
师适时指导,(书上是怎么说的?)并解决如下问题:老牛为什么流泪,小牛又为什么流泪?
师:看到这一幕,我相信那位曾经呵斥驱赶过老牛的司机,那位忍不住潸然泪下的小战士,还有那位忍痛鞭打老牛的牛主人,一定心潮澎湃,思绪起伏,下面就请你们,从中选一个角色,联系课文,说一说: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
现在,这你怎么看待老牛的“倔强”呢?(生汇报)
师:老牛与车对峙的倔强,老牛以死抗争的壮举,都缘于对小牛的`慈爱啊!让我们带着这份暖暖的温情轻声齐读这个自然段。(配乐齐读)
三、回读全文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吧!(朗读全文)
四、总结、作业
师: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板书)希望我们都能感动于母爱,对所有的母亲都能怀着深深的敬意。让我们共同献给母亲一首诗。
出示:
师:母爱如山,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关于母爱的故事很多,课后大家要多读多看。(布置作业:可以全部完成或任选其一完成。)
出示:
1.收集有关母爱的故事、格言、诗歌,办一期小报。
2.小战士把水给了老牛,他回到部队怎么向首长交代呢?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写一段话。
最后,希望大家都成为懂得爱,会爱的好孩子!
《母爱》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着力体现的是: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是:感悟老牛伟大的母爱;根据课文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达深深的母爱的写法。
为此,我认真阅读原文,自己先体会文章主旨,揣摩课文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通过对字词的理解,进而感悟句子的含义,从而整理出整段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法。我希望学生学会的是方法,不只是课文内容。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处理预设预生成的教学机智不足,仍有些牵制的痕迹。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从根本上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实效。这将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8个“新、型、幕、拱、雁、全、金、与”;正确区分形近字;能正确进行词组(词语)的搭配。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感受到新型电影的特点。
3、能展开想像,说一说能把哪些新奇、惊险和有趣的内容拍摄成新型电影,进行说话练习。
4、了解新型电影院的造型新,放映的形式新,感受到科技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良好的默读习惯,边读边思找到反映新型电影特点的句子,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后能自己概要地说一说。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在学文的基础上为新型电影创设情节说说哪些情景能拍成新型电影,注意用词恰当,说话连贯。
教学准备:
1、有条件的,课前带领同学一起观赏一场球幕电影。
2、预习作业
(1)读通课文,圈出新词。
(2)音近字比较
功( ) 形( ) 蓝( )
攻( ) 型( ) 篮( )
(3)形近字比较
洒( ) 漂( ) 幕( )
酒( ) 飘( ) 墓( )
(4)课后练习2,注意形容词与名词的正确搭配。
(5)自由查找一些关于新型电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电影
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对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来说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但是,你有没有去过一些不同寻常的电影院,看过一些与众不同的电影呢?
预习反馈:动感电影,立体电影,球幕电影,水幕电影……
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其中一种新型的球幕电影
补题:8、新型电影
齐读课题(注意正音“新型”)
说明:由于球幕电影和学生生活实际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感受球幕电影有声有色、身临其境的感觉。建议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到看一场球幕电影,使学生对它有所感受。在此基础上的课文教学,教师便可以把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迁移到本课学习中来,从而能够深切感受文本所描述的情景,体会球幕电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与作者产生共鸣。如若条件实在不允许,教师也可以再上课伊始,补充一些新型电影的资料,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了解特点
1、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对这种球幕电影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它究竟新在哪儿?有何特点呢?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注意默读的要求。
2、学生自读,交流: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
3、听记句子。
这就是这种球幕电影的新颖之处,让我们一起来听记这句话。
听记:球幕电影是一种新型电影。它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
校对出示齐读。
说明:“新型”两字贯穿全文的两个中心词。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次为抓手,指导学生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了解了球幕电影院的新型构造和球幕电影的新型特点,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课文内容。这样也能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恰巧文中有一句话直接点明了他的放映形式新——“让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我们可以把它重组一下,让学生进行听记,不仅让学生加深对球幕电影特点的印象,而且也是一个基础技能的训练。
三深入学习,感受“新型”
1、学习3-7节,感受球幕电影放映形式新
(1)课文中哪些内容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球幕电影的这些特点呢?请你们再读读课文,找找有关句子或段落,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2)组织交流,适时点拨,指导朗读。
四周的银幕上出现了彩色的画面,连天花板上也出现了朵朵漂浮的白云,成队的大雁从上面飞过。
A、理解:“漂浮、飞过”说明了天花板上出现的景象就像是真的天空一样,非常逼真。
B、补充介绍;四周、天花板都有画面告诉我们球幕电影是整个半球形的内壁,它用多台放映机同时放映,构成一幅统一的画面,所以称它为“球幕电影”,又称“全景电影”。
C、指导朗读:惊喜的感觉
小林觉得自己身前身后全是大树,头顶上的天空也变小了、变窄了。翠绿色的树叶相互交错着,金色的阳光透国树叶的空隙,洒落在自己身上。
A、理解:身前身后全是大树,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大森林。金色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空袭洒落在身上,这些感受跟自己真的在森林的感觉一样。这说明球幕电影中的镜头,十分逼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B、指导朗读
C、板书:有声有色
这时候,飘来一阵阵苹果的香味。
A、在观看球墓电影时,随着银幕上出现的物品,电影院还散发出相应的味道。出现鲜花,你会闻到花香……
B、补充资料:
那么这香味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电影院设有地下管道,通到每个座位下。银幕上出现什么实物时,电影运就用压缩机通过管道,把需要放出的气味送到每个人座位下。
C、指导朗读第5节:赞叹的语气。
D、板书:有香味
(3)球幕电影有声有色,有香味!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交流朗读6、7节。
板书:情境逼真
配乐师生配合读3-7节。
说明:在学习第3—7节时,以“球幕电影有什么新特点?”这个问题统领,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默读,边读边悟。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给每个学生交流的机会,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将能力的训练与学生自主的实践、感悟有机结合。
2、学习第2节,感受球幕影院造型新
(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逼真的效果呢?
出示课文第二小节
电影院是半球形的,像一只巨大的碗反扣在地面上。它四周有许多拱形的大门。大厅里亮堂堂的,地板像个巨大的盘子,中间低四面高。天花板就像那蓝蓝的天空。
引读节二:对了,你看,电影院是——
(2)请你认真读读这一节,自己画画球幕电影院的样子。
理解:反扣、拱形
正因为这独特的造型才产生了刚才独特的放映效果。
板书:影院造型新
(3)指导朗读
说明:读读画画的目的是为了再次调动学生的学习沸点,如果时间不允许的话,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或者由老师演示板画。
3、说话训练
(1)师生配合读2-7节。
(2)说话训练:球幕电影到底新在哪里?你能借助板书来介绍一下吗?
说明:学生通过读读、划划,并说说的一系列活动,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最后,我又设计了“以球幕电影是一种新型电影”为开头的`口头作文训练,介绍球幕电影,引导学生多角度、全面地思考,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是对当堂所学知识的反馈。
四说话练习,课后练习
球幕电影院,即将开播新片,如果你是导演,想想哪些情景拍成新型电影,会令人新奇、惊险、有趣的感受,请你想一下,然后将你创作的情节告诉同学们。(注意,内容符合逻辑,说话连贯,用词正确,情节新颖)
说明:通过品读文本语言文字,学生感受到新型的球幕电影画面逼真,观看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然后再让学生做一回导演,创设自己的新型电影。通过学习,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同意的轨道,让语文学习更具生机与活力。
五拓展延伸
1、除了新型电影外,你还从不同渠道知道了其他哪些新型的电影,或者其他产品,能用几句话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吗?
2、或者你还想发明一种新型的产品。
创意“新型的——”。
3、学习小组自主选择阅读一份材料,并完成相关练习
说明:课文知识是十分有限的,我认为语文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相应的课外知识。同时,这些课外知识应由学生自己去查找,老师只要教会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就可以了,不用再把找到的资料念给学生听。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的知识记得也牢。《新型电影》一文,介绍的是球幕电影,其实,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有许多更新的电影诞生了,如果仅限于课文知识,势必已经落后了。
教学反思
1、重视学生感悟,以学生为主体。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构建的过程。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应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探究者和各种技能、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实践者。而教师则应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应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师生互动的协调者;应由知识的传播者转为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者。教师不但要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还要成为具有引导学生拥有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组织者,并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
本课是一篇低年级学生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很感兴趣。因此,我在教学前,请家长带领学生去观看一场球幕电影。在教学时,尽量找到一些媒体资料,尽可能地再现球幕电影的奇特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观察,能够形象地了解了球幕电影的特点,感受球幕电影的新奇。如果条件是在欠缺的话,我也尽量让学生能够不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图书、询问、亲身感受等多种途径去搜集一下有哪些新型电影。
这样,学生至少对新型电影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再通过文本的学习,品读语言文字,学生就有了自己的感受。他们是真正体会到了新型电影的新,而这并非是教师强加硬灌。这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运动多种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感觉是一个语文教师的使命。在本课的35分钟教学时间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训练。我在执教《新型电影》时,我以“新型”两字贯穿全文,省去了繁琐的提问,避免了“满堂灌”,把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了他们,指导学生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了解了球幕电影院的新型特点。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课文内容,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对于影院的造型新,我则采用读读画画的方法。在学生学习疲劳的时候,借画画刺激他们的兴奋点。让他们通过画画,理解语言文字,比如:拱形,反扣等等。
3、延伸语文课堂,拓展课外知识
课文知识是有限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相应的课外知识。同时,这些课外知识应由学生自己去查找,老师只要教会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就可以了,不用再把找到的资料念给学生听。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的知识记得也牢。《新型电影》一文,介绍的是球幕电影,其实,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有许多更新的电影诞生了,如果仅限于课文知识,势必已经落后了,因此,在预习本文时,我就启发学生能不能通过上网、图书、询问、亲身感受等多种途径去搜集一下还有哪些新型电影,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查到了许多资料。我又指导他们从查到的资料里找出自己最需要的内容,学会对材料进行筛选。学生从查找到筛选这一过程中得益匪浅,相信只要通过长期的指导、实践,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有大幅度提高。
4、找出自我不足,提升教学素质
这堂课的不足在于我的教学机智不够。比如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关于新型电影的问题,未讲清,就蒙混过关。其实,后来想想,当时可以借机让学生课后去查找相关资料,再来解决。这也可以作为三下的一个语文能力训练——查找资料的先期渗透。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切都在“预设”中。在课堂上,教案是必需的,但它是预设的,教师不应拘泥于事先设置好的程式,而要根据学情,及时捕捉意想不到的“亮点”,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以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课堂。要把课堂变成一种对师生都充满智慧挑战的过程,变成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战场,变成一个师生互动、共创共享的舞台。
语文教案 篇6
第十二课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情感与思想】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拓展与延伸】课后思考并讨论“一个人进步的力量来自哪里?”这个问题。
【重、难点突破】理解老教授的话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flash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懂得了耐心地听也是对人的一种爱护与帮助。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关于耐心听别人说话的课文,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倾听”的意义。
板书: 用心灵去倾听
解题: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等。 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
题目的意思:集中全部精神用心地听。
下面我们就紧紧围绕课文题目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思考:谁在用心灵倾听?倾听什么?围绕“用心灵去倾听”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提示:前两个问题非常简单,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己解答,第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在考查学生对课文分层理解的能力,要求学生抓住“我”与苏珊交往过程这条主线来理解。
教学参考:
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课文先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然后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接着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最后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三、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与大家交流。
教学提示:这是在要求学生交流他们预习时的所得与所疑,帮助他们顺利地理解课文。找到的句子可以是自己有所收获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不太理解的句子。主要让学生自己来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在学生理解困难或有误的时候予以指导。要对学生的理解多给以鼓励性的评价。
教学参考:
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时候,手指被锤子砸伤了,非常希望得到帮助,可是“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我”显得多么的孤独无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在“我”的记忆中,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不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这就是“我”长大后,离开家乡,知道电话是怎么回事后想见到苏珊的真正原因。文章这样写,也为下文“我”回到家乡后主动与苏珊联系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四、有感情地朗读最能感动你的部分,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提示: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从中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感情。要求学生先读,然后说一说自己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自己有没有读出这种感情,要以情促读,读中悟情。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指导的方法。
教学提示: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五、讨论:你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教学提示: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且要明白其实作者也是在教育我们要学会用心灵倾听别人的诉,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教学参考:
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苏珊作为问讯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对于文中的孩子,苏珊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六、你能发现在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教学提示:意在培养综合运用所学到的写作知识,通过分析文章的写法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写作方法解答即可,如有疏漏,教师可作适当补充。
教学参考:
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七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应;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五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这样写,使得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蚕、床、脱、旧、胖、吐、茧、卵、桑、裳、嫩、渐、蛾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书写卵、桑、裳、嫩、蛾、渐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过程:
一、揭题、教学生字。
1、出示蚕的`图画
今天,魏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是什么呀?(蚕)
2、出示生字蚕
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
3、蚕姑娘非常可爱,我们先来听一听课文录音。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很多同学都了解蚕,有的同学可能还养过蚕,对蚕感到很亲切,相信读了课文,你会更喜欢蚕。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
〈1〉出示词语(带拼音)
蚕卵桑叶蚕床脱下蛾姑娘又白又嫩
茧子渐渐长胖吐出旧衣裳又黄又瘦
老师把带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了,请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如果有读错的,请你帮他纠正一下。重点朗读词语蚕卵又白又嫩旧衣裳蚕床
〈2〉、请你再看看这些带有拼音的字,哪个难写而你又用好办法记住了,请你介绍一下。重点指导卵的笔顺(指名说教师板书书空学生在作业
本上写一个)
四、读准了生字词语,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挑选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3、反馈、评议。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评的重点就是上面两方面。
可作如下点评:
〈1〉你一个字都没读错,真行啊!
〈2〉这个词语你读的特别准,你再读一遍。
〈3〉你读得太心急了,把字给丢了,慢慢来再读一遍。
〈4〉你这一小节没读好,没关系,你可以请同学帮你读。
当学生读第六小节时,教师板书茧。读第七小节时板书蛾
五、刚才小朋友经过认真地读课文,了解了从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蚕姑娘又变成了茧子,茧子变成了蛾姑娘,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读。
(1)自由准备
(2)抽四人小组赛读。(2组)
(3)你们看,这就是蚕的一生。(课件出示图画)你记住了吗?
(4)拿出课堂作业本,填一填。反馈、校对
六、小结
蚕姑娘从卵转变为茧再转变为蛾,它们是怎样渐渐变化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
2.积累并运用几个表示“笑”的词语,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3.借助对汉字部首的认知,实现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4.积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
5.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经典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两字词语。
【教学难点】
1.能根据不同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2.初步学习《弟子规》,理解意思,熟读并背诵,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教学“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汉字“江、河、沟、海”,引导学生观察四个汉字并说说自己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明确:我发现四个字都有一个三点水旁。
师:你们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四个汉字最明显的特征。再动脑想一想,这几个字在意思上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明确:这四个字表示的都是与水有关。
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字“形旁表义”,也就是说汉字的偏旁跟这个字的意思密切关联。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认识两个偏旁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汉字、词语。
2.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两个偏旁“厂、穴”,指名说说这两个偏旁的名称以及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1)出示生字:
厨 厕 厢 厦 穴 窟 窿 窑 窄
(2)交流识字方法:
前四个字都含“厂”;后五个字都含“穴”。
教师明确:“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厨、厕、厢、厦”都是厂字头的字,它们大多与房屋有关;“穴、窟、窿、窑、窄”都是穴宝盖的字,它们大多与洞穴、房屋有关
课堂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厂字头的字和穴宝盖的字?
(厂字头:厅、原、厩等;穴宝盖:窝、窗、窃等。)
二、教学“字词句运用”
1、过渡引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汉字有多种意义,再组成词语就更多了。下面就来看几个:
(1)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思考这些词语都有哪些不同的意义。
(2)指名学生朗读词语,教师适时指导读准“破涕为笑”中“涕”读“ti”不要读成了“di”
(3)学生交流对9个含有“笑”字词语的理解,同时运用相应的表情来演绎对于词义的理解。
学生明确:
“破涕为笑”: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微笑、笑眯眯、笑呵呵、眉开眼笑”几个词语中“笑”的'程度稍浅,“哈哈大笑、瘁腹大笑、狂笑”等程度更深,而“破涕为笑”则写出了情感上由悲转喜的变化。
2.知识拓展,还有哪些关于笑的词语?
(小组讨论,明确:苦笑讥笑狞笑嘲笑谄笑哄堂大笑哑然失笑等)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思考这六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学生熟读、识记词语,交流讨论。
明确:“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它们差不多。即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它们差不多。
3、对剩下的词语进行验证。(出示课件)
教诲:“教”和“诲”都有教导的意思。
伙伴:“伙”和“伴”都有同伙、作伴的意思。
灾难:“灾”和“难”都是指遭遇的不幸。
明亮:“明”和“亮”都有光明、亮堂的意思。
柔软:“柔”和“软”都有轻柔的意思。
4、课外拓展: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
追赶跳跃飞翔打击疯狂温暖弯曲等
四、句子朗读
1、出示句子。
(1)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问题预设:句中加点词反映了小马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说明小马很高兴,活泼。
朗读指导:用轻松,愉快的口气读这句话,
(2)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问题预设:句中加点的词语反映了小马怎样的心情?
明确:说明小马有点不好意思。
朗读指导:用犹豫的、不好意思的语气读,读的时候语速要慢一些
(3)他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问题预设:从加点的字里,我们得到了什么信息?
2、学生试着读一读。读出应该有的语气。
3、总结方法,分小组比赛读,最后全班齐读。
五、学习“日积月累”
1.播放《弟子规》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弟子规》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教师简单介绍《弟子规》。翻译内容:
明确意思:
帽子要戴正,纽扣要系好,袜子和鞋子也都要穿得服帖。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处乱丢,以致于弄乱弄脏。
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
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69页《弟子规》节选,熟记内容。
4.学生自由背诵《弟子规》。
六、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完思考:这个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个短文的故事内容,主要任务、事件有哪些。
4.分角色朗读短文。分四个角色:老奶奶、大儿子、小儿子、老爷爷
5.这篇故事蕴含的道理是什么?你从中学会了什么?
(学生反复读文章,交流领悟)
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角度不同,好事看起来像是坏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七、课堂小结:
就像《好天气坏天气》一样,本单元的另两篇课文由浅及深的表达着“角度”的重要性。
本单元的《画杨桃》,先直接明了的阐述了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观察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杨桃被画成了五角星,这是由于“我”所处的角度不同,和平时看到的杨桃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小马过河》中,老牛说河水很浅,是因为老牛比较高;松鼠说河水很深,是因为松鼠体型比较小。小马在那里不知所措,只好回家问妈妈。妈妈鼓励小马自己去寻找答案。最后的结果是“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语文教案 篇9
一、复习课文:
1、张衡是(汉)朝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
2、读《爱迪生救妈妈》,想:
(1)爱迪生为什么能在关键的时候想出办法来救自己的妈妈?
因为爱迪生从小就爱动脑、动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所以他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
(2)爱迪生想出了什么样的办法来救妈妈?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这样,医生就能给他妈妈做手术了。
3、我们人类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
二、背诵:
1、背诵136页“我会填”。
(1)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3)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2、背诵149页“我会读”和“读读背背”。
3、我国古代有许多科学成就。其中,(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称为四大发明。我国现代有很多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邓稼先)同其他科学家一起攻关,终于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
三、听写:
勺子 玉石 组成 发炎 珍珠 离开 香油 严寒 眼珠 数学 钻石 睡觉 严重 寒冷 鸡肉
距离 石油 钻研 检查 染色 传达 团结 斥责 负责 炎热 夸奖 研究 油条 睡眠 分类
羊肉 离别 耐心 查看 调查 谜语 传染 夸张 珍贵 珠宝 种类 严格 奖状 小组 灭亡
寒冬 责备 团圆 人类 历史 地球 气温 时间 道理 生活 植物 灭绝 儿童团员 北斗星
环顾四周 恍然大悟
四、比较组词:
勺(勺子) 玉(玉石) 组(组成) 珠(珍珠) 钻(钻研) 睡(睡觉) 璃(玻璃)
勾(勾画) 主(主要) 祖(祖国) 株(株连) 粘(粘贴) 垂(垂头) 离(离开)
拒(拒绝) 油(石油) 斥(训斥) 炎(发炎) 桨(船桨) 肉(肥肉) 迷(迷路)
距(距离) 由(由于) 诉(告诉) 谈(谈话) 奖(奖状) 内(内部) 谜(谜语)
传(传播) 严(严寒) 撒(撒野) 仰(仰头) 汉(汉族) 捡(捡拾) 性(性别)
转(转动) 炎(炎热) 散(散文) 迎(迎接) 汗(汗水) 检(检查) 姓(姓名)
五、近义词:
清楚—(清晰) 果然—(果真) 著名—(有名) 钻研—(研究) 急忙—(连忙)
六、量词:
一(个)孩子 一(颗)星星 一(把)勺子 一(面)镜子
七、拓展:
爱迪生一生共发明(两千多)项发明,包括(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汉语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不同意思。
2、学习成语,收集十二生肖图象及儿歌,初步学习积累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学习仿照例子写句子,要做到清楚、完整。
4、读、背《九九歌》,初步感知冬春季节的变化。
5、阅读短文,了解传说中龙的样子、龙的本领以及人们对龙的尊敬。
6、自己动手制作贺年卡。
教学重点:
学会怎样收集,积累材料。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十二生肖图片、“龙”的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语海畅游。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不同意思。
2、初步学习积累和运用成语。
3、学习仿照写句子,做到清楚、完整。
重点难点:
积累成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会怎样向别人表达祝福,如何与他人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百花园七,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吧!
二、读一读,想一想。
1、指名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有何特点。
3、小组讨论交流。
三、熟记成语。
1、指名说一说龙的词语。
2、说说这些成语有何特点。
3、背诵成语。
四、读一读,写一写。
1、指名读一读。
2、引导学生写一写。
3、指名说一说。
五、作业
1、熟读成语。
2、收集带动物的.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背一背、读一读、我的采集本。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冬春季节的变化。
2、初步学习积累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重点难点:
1、背诵《九九歌》。
2、学习积累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百花园七。
二、背一背。
读、背《九九歌》,了解冬春季节的变化。
三、读一读
1、指名朗读,并说说你们小组读完这篇短文后,知道了哪些知识?
2、学生汇报。
3、齐读短文。
四、我的采集本。
1、出示生肖图片,让学生说。
2、教读十二生肖歌。
3、看图背诵。
4、教学小结:《生肖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内涵丰富,如果你喜欢可以抄在你的采集本里。我们在日常生活,常常听到长辈说一些反映生活常识的句子,都可以像书中的学习伙伴一样,收集起来,积累并丰富自己的语言。
五、作业
1、背诵《九九歌》。
2、把龙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公输》教案03-11
语文《植树》教案02-05
《语文园地》教案04-14
语文园地教案03-01
语文绿教案03-04
语文母鸡教案04-26
语文写作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