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03 08:33:0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热]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热]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一个马掌钉》

  第一课时

  一、认识马掌与马掌钉,导入新课

  1、出示马掌图片,认识马掌。

  2、简介给马儿休马掌的作用。

  3、出示马掌钉图片,认识马掌钉的用处。

  4、导入新课:相传,在很久以前,英格兰的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准备决一死战,来争夺英格兰的王位,在战场上,理查三世因为一匹马而战败,丢了自己的`国家,丢了王位,究其原因,却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马掌钉。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段落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

  2、标出段落序号。

  3、分段开火车读课文,评议正音。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6、出示提示,要求按提示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1)准备决一死战。

  (2)钉马掌,少钉子。

  (3)掉马掌,打败仗。

  (4)相传,一个马掌钉丢了一个国家。

  7、指名反馈分段,评议。

  三、学习“钉马掌”,感受马夫与铁匠的马虎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2)理解“决一死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钉马掌的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这个部分主要写什么?

  (3)谈谈:从中你觉得马夫与铁匠各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4)教师适时点评,引导感受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责任心不强。

  (5)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设疑

  1、因为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急于完成任务,结果理查的战马上钉了三个马掌,挂了一个马掌,理查骑上这匹战马又是如何作战的,请大家课后继续读课文。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男女生分角色齐读课文1—12自然段。

  2、指名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导入:理查骑着挂着一个马掌的战马去决战,结果又如何呢?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掉马掌打败仗

  1、指名读课文第13—15自然段。

  2、思考:战斗打响了,理查是怎么表现的?当一个马掌掉了之后,情况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呢?

  3、指名逐题反馈,评议。教师适时引导体会。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自然段,体会掉马掌给理查带来的悲痛与绝望。

  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读懂民谣,明理

  1、指名读民谣。齐读。

  2、引导体会民谣中用词的准确、精练:少、掉、倒、败、丢。

  3、讨论:因为一个马掌丢了一个国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畅所欲言。

  5、教师点评,引导学生透过现象、透过表面情况去看本质:因为马夫与铁匠的一个疏忽,少了一个马掌钉,挂了一个马掌才酿成理查的惨败,使他丢了自己的国家。

  四、总结全文,得到启示

  1、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说说:你学习这篇课文后得到什么启示?

  3、明理:做事要有责任心,不能马虎,敷衍了事,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团结的力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取出一根竹筷,指名上台折断。

  2、教师取出剩下的九根筷子,捆成一捆,指名上台折筷子。

  3、学生反馈:折不断。

  4、导入:一根筷子孤零零的当然容易折断,而九根筷子捆在一起互相依靠,当然不容易折断,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5、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碰到生字读读记记。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带读。

  5、说说:这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要注意什么?

  6、教师强调识字难点,学生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按照提示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1)儿子不团结,农夫日夜担忧。

  (2)长老想办法教育儿子们要团结。

  4、分段反馈,评议。

  四、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农夫的担忧

  1、学生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

  2、画出这两段中描写农夫心理的语句。

  3、指名反馈:

  (1)他们的父亲为此很伤脑筋。

  (2)老父亲为这事日夜担忧。

  4、教师引导理解,体会儿子的不团结,父亲的忧愁。

  (1)“父亲为此伤脑筋”中“为此”指的'是为了什么?

  (2)“父亲为这事日夜担忧”中的“这事”又指什么事?

  (3)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儿子表现的语句,进行朗读。

  (4)引导体会句中“总是、有时、仍然,像一盘散沙”,感悟儿子们的极不团结,极端自私,从而意会农夫的忧愁。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说说:故事中的农夫为了什么事面日夜担忧?

  3、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4、导入:看着8个亲兄弟如同8个陌生人,农夫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的长老,结果如何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了解长老的办法

  1、学生默读课文3—8自然段。

  2、说说长老用了一个什么办法教育这些儿子?

  3、学生齐读课文4—7自然段,感知长老的办法。

  (1)从文中找出描写儿子们折筷子的句子,朗读,比较。

  (2)体会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八根筷子折不断。

  4、读课文第8自然段,体会长老的用意。

  (1)指名读农夫的话。

  (2)练习将话中的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3)结合农夫的话,说说长老的用意。

  (4)有感情地齐读农夫的话。

  5、导言:大家都明白了长老的用意,那儿子们明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6、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

  (1)指名反馈提出的问题。

  (2)理解“轻声地互相道歉、亲亲热热地搀扶老父亲”,感悟儿子们痛改前非。

  (3)想像:独生子们互相道歉时会怎么说?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拓展体会

  1、学生齐读全文。

  2、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什么启示?

  3、拓展: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团结就是力量吗?

  4、交流:展示、介绍有关团结协作的成语或格言。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冯婉贞》

  第一课时

  一、了解时代背景

  1、播放有关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电影片段。

  2、教师结合画面进行简单描述,引导学生感知时代背景。

  3、教师导言: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老百姓们家毁人亡,过着痛苦的生活,于是,他们团结组织起来,保卫自己的家乡,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其中的一位女英雄。

  4、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冯婉贞

  1、教师导读:冯婉贞到底是什么人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指名反馈,介绍冯婉贞。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5、理解词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体会英法联军的穷凶极恶。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导言:课文主要写了冯婉贞的一件什么事呢?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3、分段指名读文。

  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冯婉贞的一件什么事?

  (主要写了冯婉贞制定作战计划,组织乡亲们打败敌人的故事。)

  5、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1、教师导言:文中几次提到敌人被打败?(两次)第一次是被谁打败的`?

  2、文中第几自然段写冯三保副食乡亲们打败敌人的?

  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指名介绍:冯三保是怎样组织乡亲们打败敌人的?

  5、引导想象:冯三保回村是怎么布置大家迎敌的?

  6、理解文中词语“喊声震天、纷纷倒下、连滚带爬、狼狈逃跑”,体会乡亲们的勇猛以及敌人的惨败。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8、教师导言:打了胜仗,好好休息一下,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课的生字新词。

  五、学习本课生字词

  1、教师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认读。

  2、从文中抽出生字,读读记记。

  3、指名说说:学习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强调识字难点。

  5、学生独立书写生字,结束课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3、导入新课:冯三保组织乡亲们打败了英国兵,大家都十分高兴,都在庆祝胜利,只有冯婉贞站在一边不做声,她在干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3—6自然段,体会冯婉贞的聪明、勇敢

  1、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说说:当别人都在为打了胜仗而高兴时,冯婉贞在干什么?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冯婉贞说的话,体会冯婉贞的深谋远虑。

  4、教师导言:冯婉贞想出对策了吗?

  5、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冯婉贞的聪明。

  6、教师导言:冯婉贞是如何按照作战计划组织乡亲们又一次打败敌人的?(引入学习课文4—6自然段)

  (1)学生大声读课文4—6自然段。

  (2)指名说说冯婉贞是怎样组织大家打败前来报仇的敌人的?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4—6自然段。

  (4)引导联想:你现在知道冯婉贞制定的作战计划是什么吗?

  (5)启发感悟:从这个故事中,你感觉到冯婉贞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找出文中具体语句来说明。

  A、学生自由发言。

  B、教师引导体会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人物的特点。

  冯婉贞带着勇士埋伏。

  冯婉贞他们一动不动。

  冯婉贞大喊一声:“冲啊!”,举刀就砍,拿剑就刺。

  冯婉贞看出敌人的花招,大声喊……

  学生反馈、朗读以上句子,体会冯婉贞的聪明、机智、勇敢。

  敌人根本没有防备,只得……

  敌人一枪也放不了,有的……有的……有的……

  引导读以上描写敌人的句子,体会敌人的惨败,感悟冯婉贞的聪明、机智,制定的作战计划十分周密。

  7、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3—6自然段。

  三、总结复述,体会用词

  1、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段落,弄清各段主要内容。

  2、指名复述课文内容。(即用自己的话讲文中的故事)集体评议。

  3、同桌合作,你说我听。

  4、回到文中,找出四字词语。

  5、指名读词,讨论:用上这些词语有什么好处?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体会这些词语表达得准确、简练、生动。

  7、齐读词语。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14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1-21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2-14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3-27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03-25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案03-30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25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井》教案12-27

语文上册教案02-19

语文上册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