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19 07:43:1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想象故事。表演故事。使学生懂得团结互助,会关心人。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在说话表演中要注意说话得体。符合角色身份,要注意文明礼貌。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

  进入角色,说话得体,符合身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呈现小动物参加体检的情境,伴随优美的音乐,小动物梦都来参加体检。……由此引出话题,小松鼠会对大家说什么?

  二、整体感知,理解图意。

  (一)逐图观看,展开想象。

  1.学生在整体感知图意的'基础上,再一幅一幅连起来仔细观看。小动物们都很关心小松鼠,让小松鼠先量体重,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2.小组在同桌之间可以展开讨论。

  (二)即兴表演,自由练说。

  1.自主寻找合作伙伴。

  2.确定自己喜欢的角色。

  3.小组内合作表演。

  三、总结。

  教学反思:

  课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问题明确,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地书写“谁、怕”等6个生字。

  3、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4、有搜信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猜谜、读谜,创编谜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字卡、偏旁卡、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3、能说说是怎么猜出谜语的。

  〖教学步骤

  一、学习导语,激发兴趣

  1、板书:“困难”,学习齐读。

  2、师问: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该怎么办?

  3、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动动脑筋,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4、学生齐读导语。

  5、激情:这一单元给我们讲了许多爱动脑的小故事,里面有许多爱动脑、会动脑的'人,你想成为一个爱动脑、会动脑的好孩子吗?

  二、谜语游戏,激趣导入

  1、师逐个出去谜面:

  ⑴ 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耳朵)

  ⑵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⑶ 1+1不是2。(打一字)(王)

  2、学生简单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思路:通过猜谜游戏,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其次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的猜谜的一般知识,为学习下文猜字谜打下基础;再次,谜底的揭示的同时可以随机调动学生好好地运用感官:耳和目。

  三、初读课文前两则谜语,自主识字

  看来,大家都很会动脑筋,真是一个个猜谜高手。老师这儿有几个较难一点的谜语,你们有没有信心尝试来猜一猜。请把课文打开到79页,就是这两则谜语。

  1、初读前两则谜语,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帮忙,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2、同桌互读,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纠正对方的不足。

  3、指名逐节读,教师随机点拨:

  难读的字有:量(lànɡ) 攻(ɡōnɡ) 相(xiānɡ)都是后鼻音;团(tuán)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生字:

  ⑴ 出示带拼音的词读读:

  ① 齐读。

  ② 男女生读。

  ⑵ 去掉拼音读词语。

  抽生领读。

  ⑶ 生读:

  ① 同桌拿出字卡互相认读。

  ② 同桌相互介绍你早已认识了哪几个字,怎么认识的或用什么妙法记住的?

  ③ 开火车读字卡。

  ④ 说说读读课文中带有这个字的句子。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

  四、小组合作,发现探究

  1、学生独立思考谜底,想想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3、请代表发言,汇报交流:

  第一则:

  ⑴ 说谜底“众”。

  ⑵ “一个人,两个人,一个在前两个跟。”可以看出这个字是由3个人组成。(教师板演)

  ⑶ “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说这个字的意思是人多,团结起来力量大了,表示人多。

  ⑷ “众”,有3个人合成,表示人多,所以是“众”。

  第二则:

  ⑴ 说谜底“秋”。

  ⑵ “左边绿,右边红。”“秋”字械边“禾苗”是绿的,右边“火”是红的。(教师用双色粉笔板书)

  ⑶ “左右相遇起凉风。”“禾”和“火”合起来是“秋”,秋天会吹起凉风。

  ⑷ “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禾苗”喜欢雨,特别是春雨过后,禾苗长亢,“火”最怕水,着火了,人们总用水去扑灭它,所以是“秋”。

  ⑸ “秋”符合以上条件,所以猜“秋”。

  4、说一说,我们刚才猜字谜的方法,先由学生说,教师随时点拨补充:

  ⑴ 把谜面读顺。

  ⑵ 一句句感悟谜面里的含义,先字形分析,再体会含义。

  ⑶ 然后两者结合起来,猜出字谜。

  5、再来读读这两则谜语

  思路:课标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与升华。

  五、实践活动,巩固生字

  1、游戏:交朋友

  方法:

  一生拿字卡“团”上台说:我是“团”,谁愿意和我交朋友?

  另一生在白纸上写“长”,上台迎上去说:我是“长”,我愿意和你交朋友。

  合:我们在一起,就是词语“团长”。

  集体说:棒棒棒,“团长”就是好朋友。

  思路: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体现主动学、玩中学,增强扩词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积累词语的目的。

  2、看句子举卡片:

  ⑴ 教师出示句子:

  ① 8:00了,上课快来不( )了。

  ② 我们从小要不( )苦,不( )累,( )到困难时,同学之间要互( )帮助。

  ③ 敌人来( )打中国时,中国人民紧紧( )结在一起,把敌人赶出中国。

  ⑵ 小组派代表上台举字卡填一填。

  六、指导书写

  1、出示4个左右结构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⑴ 左右结构。

  ⑵ “谁、怕、凉”都是左窄右宽。

  ⑶ “ ”中把“足”的“ ”变成“ ”。

  2、同桌相互提醒书写细节。

  3、书写、自评、互评、展评。

  4、选一个字,组个词,说个句子。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①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②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③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④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⑤通过自由表达,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课前准备

  ①教师准备数本不同版本的'《三字经》。

  ②学生带字典或词典。

  ③学生搜集字谜。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教师小结。人和人之间需要互相欣赏。夸奖别人就是给别人送去温暖的阳光。因此,我们要学会夸奖别人。

  ②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引导学生认识到,夸奖别人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③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④全班交流。

  a.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说。

  b.师生评议。评议要点:要用具体的事情;要实事求是;要真诚热情。

  c.对于同学赞扬的话语,请被夸奖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⑤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二课时 习作

  ①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一下这一学期来自己的习作写了些什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态度、习作成绩充分肯定、表扬。

  ②交流拓展

  a.最的,你有──哪些很想和别人说说的?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b.范例引路。

  请学生,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内容具体说一说,要把内容说清楚。

  引导其他学生讨论:哪些地方说清楚了,是怎么说清楚的;哪些地方还没说清楚,应该怎样说清楚?

  注意: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例子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③学生自选内容进行习作。

  ④选取部分习作朗读交流,互相议议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⑤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然后誊抄。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庐山云雾的奇丽。

  一、谈话导入,读题解题。

  1、上星期我们跟随老师不但领略了长城运河的风采,也感受了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老师要带领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去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去游玩,大家开心吗?(板:庐山)

  2、庐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北濒波涛滚滚的长江,南临烟波浩淼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有着避暑山庄的美称。说起庐山,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会的人跟老师一起背,好吗?(师生同背)这首诗大诗人赞美的是什么?(庐山的瀑布)

  3、这堂课,(板:的云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庐山的云雾(生:齐读)

  4、读了这个题目,你看课文的重点会写什么?(读题目要动脑筋,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读者文章要写什么。读了这个题目,我们看出作者重点是写庐山的云雾。)

  5、质疑:现在,你们的脑瓜里会产生什么问题呢?(生质疑:为什么写?有什么特点?)

  6、你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那么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们是想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自己到书中找答案?(看来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是学习真正的小主人。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初步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顺,并结合预习情况动动笔,读懂的地方写下批注,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生读师巡视)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词语)

  庐山、瀑布、似乎、笼罩、系腰带、变幻无常、千姿百态、一泻千里

  流连忘返、幽谷、游览、弥漫、云遮雾罩、瞬息万变、一屡青烟、神秘

  漂浮、四蹄生风、腾云驾雾、飘飘欲仙

  A.看看小朋友有没有全读准了这些词(开火车,随意点击认读,及时肯定)

  似乎:即好象。(提示)似,多音字,大部分时读[si],如:似乎,骄阳似火,似茫茫的大海;只有在“像……似的”的句式中,与“的”连起来读翘舌音[shi]

  系腰带:系,多音字,当解释为“打结”时读[ji],如:系腰带、系鞋带、系蝴蝶结;更多的时候它读[xi],如:关系、联系、系统

  B.这些词中你们读懂了哪些词?能用朗读和大家分享你的学习收获吗?

  交流:

  笼罩:像笼子一样罩在上面。(手势理解)

  变幻无常:常,规律。

  千姿百态:千百种姿态,形容很多姿态。(真的有这么多姿态吗?用文中的句子来证明一下,读——)

  一泻千里:泻,很快地流。江河水流迅速。(正如李白诗句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

  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开。流连、留恋,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但在用法上,它们有一些细小的区别:流连,通常用于自然景色,名胜佳境等;而留恋,则用于对故乡、母校、亲人等。

  幽谷:幽深的山谷

  弥漫:(热气、水气、雾气)充满、布满(联系实际:大雾天、浴室)

  瞬息万变:瞬,眨眼;息,呼吸。形容变化极快。

  神秘:

  C.同学们词语掌握的不错,下面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课文的朗读情况了。(分组读,边读边想刚刚提出来的两个问题,看看有哪些聪明又胆大的孩子能用简短的话来解决那些问题)

  D.同学们读得很整齐,很流利,而且好多同学读得还很有感情呢,老师相信他们一定读懂了。现在有哪些同学已经找到那两个问题的答案了呢?

  (生答)你是从哪里找到答案的?

  这两个句子是二三两节的中心句,概括了这两个小节的意思,放在前面,起到了总起的作用,也叫总起句。后面的话全是围绕它来写的,这样的写法叫总分。

  E.那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吗?

  (1)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4)写人们对云遮雾罩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

  三、教学第一自然段

  1、过渡:是呀,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人一种神秘感,难怪作者要来写它呢。快速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一下,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作者对庐山云雾的情有独钟?哪些词句又让你感受到庐山云雾的神秘?

  2、生朗读思考,交流

  3、引读: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是因为那——(),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

  4、小结:我们班的同学真是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理解了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还初步解决了刚刚提出的两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真是厉害,把掌声送给自己。下面还有本堂课最后一项任务,掌握生字的书写。

  四、生字教学

  1、学生自己看生字,提出注意点:瀑、幻、罩、系

  2、辨析识记:幻(幼),庐(炉),瀑(暴),泻(泄),返(饭、板)

  3、好词积累:三顾茅庐、风云变幻、天姿国色、迷途知返、返老还童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辨别组词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把握叙述层次及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空城计"是怎么一回事

  教学难点:感情诸葛亮这一光辉历史人物形象及作者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认识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感情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交流讨论

  1.上节课,我们通过自读自悟,明白了空城计是怎么一回事了。这节课,我们具体分析空城计实施的过程识诸葛亮过人的胆识和智慧。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围绕上节课出示的"阅读要求"中的4个问题来讨论交流,弄清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过程。

  (1)诸葛亮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到用计的?引导学生抓住"十五万""五千"等数据,对比分析:兵力悬殊;司马置在刚"占领街亭",打了胜仗,士气正旺,而葛亮"有一半还是运粮草的兵,不能打仗""这些兵卒昕说司马宣悉的大军来了,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对比分析:士气不足。

  思量结果:只能智取,不可强攻。

  (2)"空城计"究竟是怎么回事?

  ①学生找到相关段落,认真默读。

  ②同桌间表演诸葛亮"吩咐"部下的情节和吩咐后自己的举动,体会诸葛亮临危不乱、处变不惊、遇事冷静的=象特征。

  (相机指点朗读语气,应沉着,语速中,语气坚定)

  (3)结果如何?

  (司马蘸中计)

  引导学生想想:司马蘸撤退的原因是什么。(诸葛亮的轻松自得,自己的'谨慎和自负)

  (4)诸葛亮怎么想到用此计的?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感悟诸葛亮的超人胆识和智慧,来源于对他人正确的了解和分析。

  三、演一演,展示故事情节

  1.指名分角色读"诸葛亮施计""司马蘸中计""诸葛亮揭秘(释计)"部分。

  2.再指名学生表演相关情节,可以加进自己的创意动作或语言,但必须符合人物身份。鼓励学生大胆表演。四、引导评析人拗,初步感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在"空城计"这个故事所讲到的人物中,你对他们有怎样·的?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归纳并板书

  空城计

  诸葛亮(施计)处变不惊料事如神

  (出其不意)

  司马懿:(中计)过于谨慎多疑自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检阅》教案05-02

语文母鸡教案04-26

《语文园地》教案04-14

语文《植树》教案02-05

语文翠鸟教案03-30

语文《公输》教案03-11

语文天地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