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有谁见过山雀呢?
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山雀的样子?(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学习生字的方式自学生字。
3、教师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三、指导书写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
3、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并说说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个观察到了什么?
(在此教学引导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是如何抓住山雀的语言,知道我的猜想)
4、引导体会: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
5、指导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五、课外拓展: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节社坏日新月异的变化,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及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几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1、谈话。
2、师板书“变”,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变”组词。
二、组织活动。
1、看一看。
(1)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在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2)小组内交流:注意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有无被忽略的现象,看一看谁的发现最新奇。
2、找一找。
(1)在我们生变发生这么多的变化,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些变化表现出来呢?
(2)根据反映的问起收集资料,选择好方式。
3、说一说。
(1)我向同学们报告:XX(如电视、笔、住房)的变化。
(2)我朗诵收集的诗歌 。(3)评价:谁的`发言最精彩?谁的点评最得当?
4、写一写。(见习作指导)
第二课时
一、指导审题。
1、通过题目,同学们看出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
本次作文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二、看变化—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
出示:新旧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三、说变化—开拓思路,引吐真情。
四、写变化—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语文教案 篇3
童趣
沈复
教学目标
①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④理解文章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
教学重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前准备
这是学生进入中学来,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能正确地读出停顿,那么句意也就容易掌握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使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领会课文大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新课
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二、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
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
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藐(miao3),项为之强(jiang1),鹤唳(li4),怡(yi2)然,凹凸(ao1tu1),为壑(he4),癞(lai4)虾蟆
2、要掌握文言文的规律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三、探究阅读
1、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③以丛草为林(树林) ④兴正浓(兴趣)
⑤方出神(正) ⑥驱之别院(赶、驱逐)
⑦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⑨庞然大物:形容极大的动物。⑩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3、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③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a.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c.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四、作业 :
1、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2、限时背诵课文,按自然段为一单元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背诵
教学设计
一、研读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1、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是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是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一是观察的收获。
2、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3、学生思考:
①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②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③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讨论明确):
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二、体验与反思
1、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讨论
问题l: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问题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问题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要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
3、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三、作业
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
如:1、小草也会疼的,请勿踏之;2、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3、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四、教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 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 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课程导入 及 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 )挑衅( )笃信( )迷惘( )啮齿( )苔藓( )前赴后继( )
2.解释下列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北极旅鼠有哪些奥秘,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归纳板书:(1)旅鼠的超强繁殖之谜 (2)旅鼠的自我暴露之谜 (3)旅鼠的死亡大迁移之谜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提问:你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之后由各组选代表发言,共同交流。
重点品味文末丹尼斯的话,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讨论,鼓励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五、品读课文,体味文章独特的写作手法:
提问:本文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很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想一想,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它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来。
(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应该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
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2.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写出人入迷时的情景;学习说明理由时,用逐条列举的表达方式。
3.积累古诗词《春日》。
教学重点
积累朱熹的诗《春日》。
教学难点
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和逐项说理的表达方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板书课题: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的前面为我们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要我们设计故宫博物院参观路线图;一个是要我们详细介绍一处景点。你是怎样完成这两项任务的?
2.学生自由说。
3.教师小结:我们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就没有必要把四份材料仔仔细细读一遍,而是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要做的任务是介绍太和殿这一处景点,则需要仔细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
4.同学们再想一下,我们在学习《竹节人》时,如果你的阅读任务是“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这一任务,你在阅读时应仔细阅读哪些部分呢?
5.教师再次小结:我们要仔细阅读的是与制作和操作这种玩具相关的部分,对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一部分,就可以粗略地浏览一下。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做,出示:
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板书:阅读目的——阅读方法)
二、词句段运用
(一)看例子,仿写人物入迷的情景。
1.请同学们分别阅读情景描写的三段文字,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2.指名同学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谈认识,说说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情景,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分别点评,点拨指导。
(1)第一段文字描写的是一群同学围观竹节人搏斗的情景。这段先写了地点,然后从围观者人数之多、动作、声音、注意力等方面,写出了围观者围观时的情景,从侧面写出了竹节人搏斗的诱惑,或者说玩竹节人给大家带来的无穷的乐趣。
(2)第二段文字描写的是座位后面同学看前面同学玩竹节人的情景,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是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出玩竹节人是多么有乐趣的事情。
(3)第三段文字写的是罗丹忘我工作的情景。这段话中有对罗丹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还运用了想象和夸张。大量的细节描写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罗丹。
4.教师总结:写人物入迷的情景,要写出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还可以用上夸张、想象。
(板书:入迷——表情、动作、语言……)
5.出示:试着写一写人物入迷时的情景。
(1)爸爸看电视或者看书入迷了……
(2)两位老爷爷在大树下下棋入迷了……
(3)美术老师画画入迷了……
……
6.学生交换阅读,互相提提建议。
(二)学习用序数词逐项说明理由的表达方法。
1.学生读《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一段话,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的好处。
2.分组交流讨论:你从这段话中发现了什么?你认为用这种方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3.教师检查,指导:
(1)这段话讲的是人们认为的天体上的`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作者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板书)的方式,把四个条件一一列举出来了。
(2)用这样的方式说明理由会使听众或读者觉得条理清晰,理由充分,说理性强,说服力大。(板书:说理)
4.请同学们从下面两个选题中自选一个,用自己刚刚学到的方式讲出自己的理由。
5.学生汇报,师生评价,主要评价依据:①是否用上了刚学到的方式;②理由是否充分,并且相互独立,与其他各项没有交叉或相容关系。
三、日积月累
(一)指导预习
1.自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春日》。
(2)简介作者。(板书:朱熹)(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3.(板书:《春日》)解诗题。(“春日”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二)逐句学习,理解诗意
1.出示:“胜日寻芳泗水滨”。
胜日: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滨:水边。
全句的意思: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2.出示:“无边光景一时新”。
光景:风光景物。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
全句的意思:那里风光无限,刹那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3.出示:“等闲识得东风面”。
等闲:随意。识得:认识到。
东风面:春天的面貌。我国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
全句的意思:哪里都可以领略到春风的气息。
4.出示:“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
全句的意思: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三)欣赏诗句,体会意境
1.诗中哪一句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色?(“万紫千红总是春。”)
你能想象出作者当时看到的景致吗?(在春风的吹拂下,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2.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景色的?(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机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四)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出示: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练习背诵。自由背,同桌背。
四、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阅读目的——阅读方法
入迷:表情、动作、语言……
说理: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ie üe er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复韵母üe ,整体认读音节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过程与方法: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üe的拼音,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üe,整体认读音节yue。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ie üe和ye yue,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教学准备:
拼音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开火车读ao ou iu ie ye
2.听写复韵母。
3.听读练习:找出这几个老朋友。学生边听边一起找出带调韵母,师巩固。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üe
1.(组织教学)看插图。
2.出示üe。
教师念üe,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ü音,很快地向e滑动。ü重e轻,就成了üe。)
指名读,范读,齐读。
3.读准音。(范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板书yue,yue与üe的读音相同,复韵母üe,整体认读音节yue。写yue时,要把üe的两点去掉,前面加上声母y。谁能说说为什么要去掉ü的两点?(大y来带头,小ü擦掉眼泪笑嘻嘻。)
5.ü不但和大y在一块儿把眼泪擦去,回忆一下,ü见了谁也把两点给藏起来了?(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6.练习üe与声母的拼音。
7.四声练习:quē(缺点)qué(瘸子)què(退却)(喜鹊)
(二)指导书写ie、üe
1.说说ie、üe复韵母的组成。
2.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
3.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4.展示学生作业,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不太好,全班进行评改。
5.修改自己书写的.字母,同桌同学互查是否书写正确规范。
(三)教学yue
出示yue。大y带小üe 还读üe 。只是成了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来,跟她交个朋友。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带调读,并选择一个说话或找朋友。
三、总结
复韵母üe及整体认读音节yue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同学们要认真练习。
四、作业
课后练习读写复韵母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ue。
板书设计:
üe yue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写作教案11-03
《语文园地》教案04-14
语文母鸡教案04-26
语文《检阅》教案05-02
语文园地教案03-01
语文绿教案03-04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