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时间:2024-02-02 06:59:3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感情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静结合)。

  三、教学难点

  能通过朗读,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很多神奇而壮观的自然现象,如果你能仔细观察,一定会被它迷人、秀美的景象所陶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黄山“云海日出”的美景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30课(板书:云海日出)。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1990年12月被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主峰莲花峰海拨1864.8米。黄山常年雨量充沛、林木茂盛、云蒸雾涌,自然景色变幻莫测。黄山可以说是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也有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来高度赞美它。下面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方瑞华的笔触,走进黄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两个问题: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2)、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色?

  (三)分析课文,真切感悟

  1、课文从大体上看,可以分为“云海”和“日出”两部分,那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云海的,而哪些自然段又是写日出的呢?(课文3、4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云海的景象,5—7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日出的景象。)

  2、学习“云海”:

  (1)云海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读第3、4自然段。(评价)

  (2)根据刚才我们同学所读的内容,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云海的神奇,它们分别说出了云海的哪些特点?

  a、我们看见北面山谷中明晃晃、光闪闪的一片,似乎是放在深山空谷中的亮闪闪的大镜子,又如无边无涯的白茫茫的水面。那就是云海。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b、师拿镜子演示,与图片对比,说说共同特点?(平、静、大)c这就是作者对云海日出的静态描写,突出云海的静态美(师板书静态描写:平稳光洁、漫无边际)。

  d、老师在这就中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词,谁发现了?(明晃晃、光闪闪、亮闪闪、白茫茫),指导朗读这一句。

  3、“山峰时隐时现,变幻无穷,云朗上下翻滚着,一会儿像万马奔腾,一会儿又似帆樯林立,光怪陆离,景象万千,把黄山点染得有几分仙气。”

  a、云海的景象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b、请生回答(云由静态变得动起来了)。

  c、这一句出现了哪种修辞(比喻)师问:在这里作者把云海的景象比喻成棉絮、轻纱,万马奔腾、帆樯林立,这些又表现了云海的哪些特点呢?(质地轻盈、光怪陆离、景象万千)这样的美景让我们看得出了神,忽然,梦幻之中。”(置身梦幻)

  4、刚刚欣赏完云海,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美丽、神奇等)4学习“日出”。

  (1)师读第5自然段。

  (2)叠音词的家族可真多,在这里我们又和它们碰面了,是哪些词呢?(清风习习,云烟袅袅,松涛阵阵、人语轻轻)

  (3)等着等着,一会儿,朝霞出来了,呈现在人们眼前是她的新装:“橙红艳丽,缤纷灿烂,像一幅悬挂在天边的织锦。”

  (4)同学们,如果此时,一轮红日冲出云雾,霞光瑞气照彻天际,那又将是一番怎样奇异的景象呢?齐读第7自然段。这一段,作者从哪两方面描写日出的变化的?

  生:从颜色和形状来描写太阳的变化。

  生:形状的变化:

  师:真是美丽壮观啊。那么日出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生:速度快,我是从“蓦地、一瞬间、很快、一眨眼……”看出来的。

  师:颜色形状变化的快,让人眼花缭乱。师:由此看出作者为我们描摹了日出时的瞬息万变。

  (5)看到太阳后,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了黄山云海日出的神奇与壮美,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组云海日出图,感受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六、板书设计

  云海日出

  云海: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日出:光点→圆弧→半圆→大半圆→玛瑙盘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扩、刹”等3个生字,会写“扩、范”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清静、浅蓝”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复述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象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欣赏文中质朴而优美的语言。

  - 第一课时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海上日出的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2.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xx),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他是20世纪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巴金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范、荷、刹”的读音。

  同桌互相指读词语,再齐读。

  3.指导写字:指导“镶”的字形,“镶”字右边比较复杂,两个“口”下面是“”。

  4.学生动笔写一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想象画面。

  2.说一说,刚才你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了哪些画面?

  3.作者围绕“海上日出”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

  第二部分(2~5),写“我”所看到的天气晴朗时和天空有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2自然段:写日出前天空色彩的变化。

  第3自然段:写由露出小半边脸到完全跳出海面时奇妙而壮观的景象。

  第4自然段:写天空有云堆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5自然段:写天边有黑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三部分(6),赞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4.指名读第1自然段,你有什么体会?(突出“常常”和“早起”。)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和“早起”说明了什么?

  (“早起”的目的是看“日出”。“常常”说明“我”观察海上日出是一种经常性的行为,因此本文所写的不仅仅是一次日出的过程与感受。)

  这一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总领下文)

  5.出示第6自然段,齐读。“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个什么句子?(反问句)

  读出反问的语气。

  换成肯定的说法,应该怎么说?(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联系上文思考,“这”指什么?(海上日出)

  你觉得第6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四、课堂小结。

  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呢?下节课我们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同桌互相检查。

  2.指名读课文。

  3.作者为什么称“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呢?

  二、品读课文,感受奇观。

  1.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感受深的句子,在旁边做批注。

  2.交流:

  (1)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①这句话中什么在变化?(红霞)

  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③作者此时什么心情?(惊喜、盼望)

  ④带着这种感受再读句子。

  (2)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有什么作用?(描写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①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太阳向上升)

  ②作者是怎样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地写出来的.呢?(作者将太阳在海上升起的情形比作“负着重荷”。“一步一步”“努力上升”“冲破”“跳出”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太阳由慢到快向上升的过程。)

  ③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太阳升起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

  ④想象太阳升起来时吃力的样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4)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① “一刹那间”是什么意思?(时间很短)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或短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②“深红的圆东西”指的是什么?(太阳)

  ③为什么把“太阳”称作“深红的圆东西”?(既写出太阳的形状和颜色,又表达出作者对太阳的喜爱之情。)

  ④为什么说太阳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表现出阳光的强烈。)

  ⑤太阳升起时是那么艰难、那么努力,现在终于升起来了,多么令人振奋呀!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5)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①结合句子,品味“镶”字的表达效果,并想象语句描写的景象。

  ②这两句话中,你觉得哪几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镶”“冲”“染”等动词,既形象地写出了黑云遮不住太阳的奇特景观,也赞美了太阳奋力冲出黑云的重围、势不可挡的上升力量。)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三、拓展延伸。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海上日出的?(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先写日出前的景象,再写日出时的景象。)

  2.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转眼间、过了一会儿、到了最后)

  3.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日出时的景象。

  4.《海上日出》来源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也像巴金先生一样留心生活、勤于观察,那么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了吗?请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海上日出

  日出前 浅蓝 红霞

  日出时

  雄伟壮丽

  1.这篇课文,作者主要描写了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课堂中,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悟天气晴朗时的日出景象和天空有云时的日出景象,知道作者是抓住日出时的颜色变化和太阳出来时的动态变化来写的。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日出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理解句子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日出的景色,建议从太阳、云的形状、色彩、亮度的变化等方面来想象。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造诣、私塾、心领神会、铭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4、学习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领会。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结合实际谈所受的启发。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的文化,出现了一系列著名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书法家米芾,了解一下米芾小时侯学习书法的故事。

  二、出示预习提纲

  看到题目后,你都想了解哪些内容呀?(米芾是怎样学书法的;他有什么好的方法;他是怎样练习书法的……)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读读书吧。

  三、展示汇报交流

  1、请同学们初读课文。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一会在小组中解决。

  2、指名读课文。目的:检查自学情况,纠正生字读音。

  米芾私塾字帖一沓一袖琢磨捋铭记

  目瞪口呆夺眶而出心领神会

  3、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那你们觉得米芾小的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呀?(刻苦、认真)

  四、默读课文,深入理解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米芾是个刻苦练字的孩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学生自己按要求默读思考。

  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3、大声朗读画出的语句。

  同样是米芾,私塾先生和秀才不同的教学方法,却是他有不同的收获,从秀才身上他悟到了什么帘子的诀窍?

  现在,我们班在学校的倡议下练字,说说你们现在的字有进步吗?(没有)能说出没有进步的原因吗?今后有什么打算?

  五、悟道理、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领悟,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六、

  1、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完课后的体会,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2、运用秀才说的窍门练习写一写今天学的这两个生字。

  板书设计:

  米芾学书

  刻苦

  不只动笔,还要动心;

  不但观形,而且悟神。

  课后反思: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很投入,而且围绕重点交流、讨论、展示,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观察、用心感悟,才能有所成就。但想要让学生投入的学并有侧重点的话,老师课前的备课很重要,尤其是框架问题的提出尤为重要。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读记有关生词。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4、感悟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默读,自读自悟或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清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层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品读、美读。

  教学流程:

  一、情趣导入

  二、图片感知

  展示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

  师相机对部分图片做简单的解说,进一步加深印象。

  三、整体感知

  那么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黄山云海日出的呢?

  1、学生朗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认读生字,同桌相互检查。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4)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读通读顺。

  2、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3、理清文章层次。

  四、合作探究

  师:本篇课文以写景为主,辅以抒情。请大家在阅读中感悟吧!

  1、默读“云海”和“日出”两部分,把喜欢的句子画上记号。(动态美的画上“—”,静态的画上“﹏”)

  2、品读,感悟景物的特点。

  (云海:变幻莫测、景象万千日出:瞬息万变、美丽壮观)

  3、边读边现象,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描写的意境美。

  4、再次默读,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是观察和描写有一定的顺序。二是动态和静态描写相结合。三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5

  教学目标:

  1、区分音形相似的字,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3、懂得交朋友的重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4、通过阅读平台中的短文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通过能说会道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

  6、通过笔下生辉,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自主、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难点:写一件自己受到委屈或使别人受到委屈的事。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的'简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智慧的花朵。看谁的花朵开得最鲜,开得最艳!

  二、展示交流

  1、汉字真有趣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画,它们有什么不同?再读读泡泡框的内容,你能说说图画的意思吗?

  (2)请同学们看看第一幅图画,比较图画和相应的字体,你发现了什么?第二幅图又是怎样的呢?

  (3)(板书:即既)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不同?

  1)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这两个字,谁能为这两个字组词呢?

  2)你还知道哪些形近字的造字过程呢?说一说。

  2、读一读,体会带点词的意思,互相说一说。(出示)

  这是妈妈给我买的鞋,可结实啦!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不结实。

  玉石经过琢磨(zhuóó),变得更加光华美丽。

  米芾认真地琢磨(zuó)字贴。

  锅里的水沸腾了。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

  3、积少成多

  同学们,你们喜欢格言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组。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藏族)

  骑快马的,感觉不到路远;朋友多的,感觉不到困难。(鄂伦春族)有朋友的人,像草原一样宽广;没有朋友的人,狭窄如同巴掌。(蒙古族)

  智慧不凭年龄凭心灵,友谊不在一时在平时。(维吾尔族)

  (1)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格言出自不同的民族,而且与友谊相关的。)

  (2)谁能说说每句格言的意思?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呢?

  2、阅读平台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我向奶奶学语言》,边读边想,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再读短文,思考:奶奶的话好在哪里呢?小作者有什么新发现?

  (3)学生读文,讨论交流汇报。

  (4)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提出来共同讨论。

  三、检测反馈

  1、这节课,老师在与同学们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真正的友谊,还懂得了学习语言的好办法,你呢?

  2、查阅资料或上网搜集更多有关友谊的格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又要和你见面了,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二、分项训练

  1、能说会道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一位同学丢了一支和你同样的一支钢笔,他责怪你私自拿了他的东西,你受到了委屈,心里会怎样呢?(难过)再比如,你走过有果皮纸屑的地方,没有弄清楚情况就批评旁边的同学不讲社会公德,使别人受到委屈;后来知道不是他乱扔的心里又会怎样呢?(内疚)

  (2)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受到委屈或委屈别人的事,确定自己最想说的内容。

  (3)不论是你受到了委屈,还是你委屈了别人,该怎么办呢?

  (4)学生讨论解决的办法,教师适时出示泡泡框的内容。

  1)我要把自己受到委屈的事情说清楚。

  2)向别人说明情况,不要着急,要有礼貌。

  3)向别人道歉,态度要诚恳。

  (5)确定好了自己要说的内容,又懂得了表达的方式方法,就先说给你小组内的同学吧!

  (6)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然后进行评价。

  (7)教师小结: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了委屈可以向别人解释,委屈了别人要向别人道歉。

  2、笔下生辉

  启发谈话,揭示主题

  (1)在“能说会道”中,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受到委屈或委屈别人的事情,现在就把这件事写下来。

  (2)习作内容:

  写一件自己受到委屈或者使别人受到委屈的事,并写一写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然后写一写自己是怎样向别人解释的,或者是怎样向别人道歉的。

  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提出习作要求:

  (1)在众多的事情中,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

  (2)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要写出自己当时的真实心情。

  (3)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互动评一评:组员之间互阅,互相品一品,评一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说具体。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通过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说得好,而且写得也真实、感人。你觉得自己又有了那些进步呢?说一说。

  2、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

  课后反思:

  学生在训练中积累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6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是搂怎样的顺序写天山的。

  2.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这些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2.利用资料介绍天山。(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三、品读交流,感受美景

  1.朗读第二段,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2.朗读第三段,交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来突出森林之富饶。)

  3.朗读四自然段,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 “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 “赛八寸的玛瑙盘”——状其大; “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 “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

  四、总结梳理,读写结合

  1.归纳写作特点:①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②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③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2.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即景抒情。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7

  习作5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写好钢笔字和口语交际。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目的。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录”“举”“碌”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示范写“录”。

  3、练习。

  4、反馈。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作启发谈话。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了解的.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的全过程。

  (2)了解节目内容。

  (3)分组交流,组员之间相互评议。

  (4)每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

  3、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点。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宝盖头、雨字头。

  4、指导。

  5、练习。

  6、反馈。

  作业设计:

  认真书写钢笔字。

  板书设计:

  学做节目主持人

  课后反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11-02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作文11-05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03-10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教案03-11

初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02-19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03-06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02-25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11-19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1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