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02 08:00:2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内容]

  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数字,这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巧妙地将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等景物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宁静、清远、恬淡、秀美的山村风景画。

  全诗描绘的意境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山顶上有几座小亭子,路旁盛开着美丽的鲜花。

  诗中的“二、三”虚指方圆之地,“四、五”泛指村落之小,“六、七”体现亭台之隐约可见,“八、九、十”形容山花烂漫,多而绚丽。

  整首诗朴实有趣,琅琅上口,令人回味不已。

  [教学目标]

  1、会认“三、台、六、十、花”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丽、恬静。

  [教学重难点l

  认识5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会数数吧,我们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2、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宋代有位叫邵雍的诗人把它们串在一起,写成了一首美丽的诗,我们一起去读读吧!

  3、(出示课题)谁会读课题?(指名读,齐读。相机纠正“二”“三”的发音)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要读准字音哟。(学生自由试读)

  2、(出示课后双横线中的字)这些字中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用横线把这几个字标出来,再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

  4、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读读这5个宇。读准了,一起夸夸他;没读准,一起帮帮他,好吗?(学生分组练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教师巡视指导。

  5、过渡:这些字你们都会读了吗?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

  (1)(出示“三”、“十”)

  ①谁会读这两个字?(指名读)

  ②大家都来读一读,你发现它们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吗?

  (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③诗中还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呢?(学生说,教师一一出示“村”、“四”、“座”、“二”、“枝”)看看谁的小舌头最灵活,能把这几个字都读准。(指名读,教师伺机正音)

  (2)(出示“台”、“六”、“花”)这3个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3)“小小火车开起来,快快开到——”(随机抽字卡,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出示“烟村”、“亭台”)谁能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这两个词?(指名带读,提醒学生读准后鼻音)

  (5)(把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写在花朵形的卡片上,贴在黑板上)在花儿的反面,藏着一个字词宝宝,如果你能正确、大声地读出它的名字,这朵花就属于你了。

  ①(请学生上台随意翻卡片认读)读对了,大家鼓鼓掌;没读准,大家摆摆手。

  ②请读对了的同学带着大家读一读。

  6、字音都读准了,谁能把古诗连起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师生评议,在评价中渗透朗读方法)

  7、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

  1、过渡:想去郊游吗?今天我们就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去游玩吧。

  2、(在音乐中出示画面)瞧,在这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烟囱里偶尔飘出缕缕青烟。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葱绿的树木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周围,到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3、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游玩,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

  4、山村风光的确很美,诗人也用一首诗来赞美它。(教师配乐范读古诗)

  5、(出示第一、二句)

  (1)(出示画面)一眼望去,二三里路远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小山村的烟囱里有时会飘出袅袅炊烟,这就是“烟村”。

  (2)谁愿意把第一、二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3)没走多远,就看到了美丽的小山村,多轻松啊。村子不大,只有几户人家。谁再来读读第一、二句?(指名读,齐读)

  6、(出示第三、四句)

  (1)(出示画面)快看,远处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近处,有什么?(开得正艳的花朵)

  (2)请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3)村子四周的景色这么美,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齐读)

  7、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一个读第一、二句,一个读第三、四句,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8、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听,看他能把你带到那美丽的地方吗?(指名读全诗,在评议中进一步感悟山村的秀美,激发学生的情感。)

  9、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让我们再放眼去看——看吧。

  (配乐齐读)

  四、借助游戏,背诵古诗

  1、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2、(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卡片盒,在盒子里有这首古诗的每个字)每组四个人,共同将卡片摆成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然后,第一个人朗读古诗的第一句,第二个人接着朗读第二句,依次类推,看哪组摆得快,读得好。(学生练习)

  3、请你当个小小宣传员,介绍一下小山村的美景。(学生自由背诵,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指名配乐、配画背诵)

  4、小结:听了你们的诵读和介绍,老师也喜欢上了小山村、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让更多的人也喜欢它,好吗?(师生共同背诵)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找找其他含有数字的古诗,读一读,并和小伙伴交流。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 ”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2)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4种笔画。

  2.请学生借助书中P51页“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

  ? ? ??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教师强调:“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

  由于“四”笔画多,笔顺容易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

  4.电脑演示

  (1)请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四”字。

  “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学生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有的学生往往把“四”的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教师要特别强调,此外,“横折钩”的“钩”要小,能体现出运笔即可。

  (2)让学生边写边悟出“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5.请同学按笔顺描书上第3题“写一写”中的红色笔画。

  五、巩固复习

  1.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一、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

  三、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梨树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五个整体认读音节和三个三拼音节。

  2.激趣导人: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工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二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图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分辨“八”和“入”。

  三、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四、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知识。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3、学生读课题,解释“里”。(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

  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㈠、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重点强调“一”和“亭”的读音。)(“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㈡、看图说话

  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先看最远处。)

  3、最远处有几座亭子。什么是“亭子”呢?

  4、出示挂图:亭台

  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5、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6、再往近一点画着什么呢?(一树盛开的花。)

  7、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8、你从近处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

  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9、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10、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

  11、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2、多美的山村呀!村民居住的房子被炊烟缭绕着,简直就象在神话中,那六七座亭台又为村庄增添了几分秀丽。远处还有粉红的桃花。粉红的桃花点缀在村庄中,使小村庄变得更美了!

  ㈢、生练读

  1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怎么样?(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自己亲眼看到了这幅美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觉?你心里会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喜悦)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

  2、师范读,学生感悟读法。

  3、学生自己练读。

  4、指名读,集体评价。

  5、教师与学生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㈣、自学生字

  1、谈话: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幅画。

  2、出示课文插图2。图上画的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每一位小队员衣服上的.号码都对应我们今天学的一个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把课文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把生字画出来。(对照板书)

  3、自己读生字,读准确后,再把它读给同桌听。

  ㈤、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谈话:我们自己学了生字,也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十个生字是表示数字的汉字。下面,老师要让同学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他们。

  3、做游戏:找朋友。

  三、扩展活动

  1、谈话:清代画家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也用上了我们今天学的十个汉字,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2、教读生字:芦、总。(强调“不”的读音)

  3、出示小黑板:《咏雪诗》

  四、作业设计

  1、今天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

  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插 1、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图 八九十枝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里、去。小组抽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八”和“入”,比较。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讲解。

  2、出示:一、二、三。师示范写,学生观察:老师写字的笔顺怎样?

  3、教学笔画“一”(横)。

  4、指导学生先描红,发现字的特点。

  5、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

  三、背诵课文

  1、同学们,我们来到了郊外,看到了什么?请你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

  (我们来到郊外,一眼望去,二三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村庄,只有四五户人家,树林里有几座亭台,路边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真美呀!)

  2、发挥想象说说看到的画面,为背诵做铺垫。

  3、练习边背诵古诗边想象山村的画面。

  4、指名背诵。

  5、集体背诵。

  四、试编儿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诗里一共有十个数字。你能用数字编一首儿歌吗?

  2、小组合作编儿歌。

  3、小组汇报。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写字。

  2、找一找,哪些儿歌或古诗里有数字?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识字的身手,我们来做一个猜字游戏,请大家举起手中的卡片表示答案,看谁又快又准,好吗?

  生:(马上把自身的生字卡片放在桌上,做好准备。)

  师:云上加竖是什么?日加土是什么?(老师用手势表示数字,让同学举卡片表示。或出一些十以内的加减法算术题,要求同学举卡片表示答案。)

  生:(纷纷举起卡片,兴致很高。)

  师:XX同学每次举得又快又准,请他上来给大家猜。

  生:(兴趣更高,抢着上台)

  (案例二)

  师:有一群数字婴幼儿也来到了我们身边,看!他们来了。(十个小朋友戴“0~9”的数字头饰上台,同时,老师把“一~十”的生字卡片发给台下的同学。)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找到自身的朋友吧!

  生:(齐唱《找朋友》)拿生字卡片的小朋友一边扮演一边上台找到数字朋友。

  反思:小朋友欢欢喜喜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就应该让他们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喜欢学习语文,喜欢识字。充沛利用师生手中的卡片,让同学动一动,演一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激发同学识字的兴趣。

  (案例三)

  师:(出示“小猫钓鱼”图)数字婴幼儿又来到了哪里?和小猫玩起了什么游戏?看你能找出几个数字?

  生:(同桌讨论,指名同学回答)

  (案例四)

  师: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数字,你能用今天学的数字说一句话吗?

  生1:(举着手中的卡片)我今年八岁了。

  生2:我的爱心上已经有七颗星了。

  生3:我家住在南苑四里。

  生4:我是一(五)班的小同学。

  ……

  反思: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以

  上案例在同学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客观事

  物结合起来,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

  (案例五)

  师:有一个诗人把我们今天学的数字编了一首小诗。(出示)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xxx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大家猜出这是什么了吗?谁也来做诗人仿照它编一首呢?

  (先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生1:………………千杯万杯无数杯,杯杯都是纯洁水。(纯洁水)

  生2:………………千条万条无数条,落到河里都不见。(雨)

  生3:………………千本万本无数本,本本里面有知识。(书)

  生4:………………千个万个无数个,见了医生都逃跑。(非典病毒)

  反思:新课标除重视培养同学的基天性力外,更看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明性教学是促进同学发展的教学,是一种探究式学习,引导同学自身独立探究,形成结论,了解和发现规律。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旧中求新,常中求变,实中求活,是一个动态过程。发明心理学专家思田彰说:“发明性教学的.实质要前进到教师事先预料不到的地方。”以上案例通过对教材的发明性改编,培养同学创新能力,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发明,学会发明。教学是实施《课程规范》的主渠道。如何把新课标所体现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战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发明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同学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使同学真有所获,确有所得。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诵读课文。

  难点:把图中的事物同所学词语联系起来。分辨“八”和“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去,你能猜出是什么地方吗?请看课本上给我们带来的这幅美丽的图片。

  2、根据画面提问:你喜欢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提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这幅相配的童谣“一去二三里“

  板书课题,领读课题。(解释“里”)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可以同桌互相帮助)

  2、再读课文,用圈圈出文中的生字。

  3、全班交流,检查自读情况,分句读分句纠正:

  (1)区分“四”、“十”的读音。

  (2)找一找诗中其它的平翘舌音的字。

  (3)读准“烟”、“亭”。

  4、请学生读诗:谁把古诗连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图文结合,诵读古诗

  1、示范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还看到了什么;

  (1)小山村真美呀,让我们再去好好浏览一下,一眼望去,二三里路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2)谁最喜欢远处景点,请你读。适时点评句中的停顿,并结合实例理解“里”。

  (3)小朋友,再往远点的地方看,看到了什么呀?俯下身子又看到了什么?根据回答适时评价:“听了你的诵读,我看到了美丽的亭台,鲜艳的花儿,真是美极了!”

  (4)小山村的景色这么美,让我们再放眼看一看吧!(集体朗读古诗)

  四、用生字卡片初步认读生字,提出要求写的三个字。

  五、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

  (1)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交流形近字的异同:“八”和“入”。

  3、拓展延伸:找找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认识田字格,指导写字

  1、认识田字格:在黑板上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各部分名称。

  2、认识笔画“一”:介绍名称,范写并讲述书写要领导。学生书空,跟读并练写两三个。

  3、指导写字: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从横的长短变化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两方面来说。)

  (2)说一说,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

  (3)示范写出“一、二”,边写边讲述要领。(让学生在书上描红一个,练写一个,注意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4)让学生交流“三”怎么写。(引导学生说出“三”字的先后顺序,长短变化,描红、临写。)

  二、复习背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2、自由读,要求试背课文。

  3、借助图片背课文,4、引导学生自由配上动作背课文。

  三、扩展活动

  1、读绕口令,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

  2、我会用:

  (1)老师出示卡片,会读的同学上台接过卡片带着大家读生字两遍,并读含有生字的诗句。

  (2)图选字填空:出示四条鱼、六支笔、三本书、十朵花等图片,图片下为相应的词语,指名先卡片填空。

  板书设计:

  1,地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一、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知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知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识别八、入;九、几。

  三、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梨树贴图,

  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五个整体认读音节和三个三拼音节。

  2.激趣导人: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工国里认知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俺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协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知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俺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动身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二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知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同学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同学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同学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知了哪些字?

  3.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4.摆-摆。

  人人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全班交流。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男女生分别齐读。

  六、课间活动:全班扮演唱《数鸭子》

  七、认知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知田字格。

  2.引导同学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4.指导书写。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同学练写。

  八、安排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俺们周围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俺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同学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做找朋友游戏。

  2.俺会记。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励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识记。

  3.俺会用。

  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选生字卡填空。

  交流:俺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同学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能背诵的看大屏幕上的课文插图一,还不能背的可以看课文,全班把课文齐背(读)两遍。

  4.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二'三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同学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同学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同学继续练写。

  四、扩展活动

  1.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跟好朋友一起读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

  绕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认识笔画“—”,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感受童谣中表现的意境镁。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拍手游戏导入新课学习

  1、做数字拍手游戏。

  2、导入新课:

  师说这些数字宝宝真是太可爱了,他们不但可以编进游戏中,还可以编进诗里去呢!请听(课件播放|配图诗朗读)

  3、点明课题、出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谣《一去二三里》,它就在我们的书上。

  二、读准字音,学会正确地朗读童谣

  1、提出朗读要求:

  小朋友一定很想读了,但是等一等,先听听要求,把每个音节都拼读准确,特别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遇到不会拼读的可向附近的同学请教,也可以举手向老师求助。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辅差。

  3、了解学生读童谣情况:

  谁会读童谣了?

  ⑴指名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听,要特别留意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读得怎样。

  (有读得不准的,请生指出帮其正音,全班读读易错的字,特别是“烟、村、亭、四、十”等)

  ⑵把易读错的字集中起来再读读。

  ⑶拿起书本,一起把整首童谣读一读。

  三、进一步认识生字

  师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自己拼读音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已经会读这首童谣了。

  1、找出数字宝宝:

  拿起笔把躲进童谣里的十个数字宝宝圈出来再认一认。

  2、按顺序认读带音节数字:

  利用课件有顺序地出现带音节的数认字宝宝,开火车跟这些宝宝打招呼。

  3、打乱顺序读去音节数字:

  自由读,不会的看看书中的音节。

  两人抢读。

  4、找朋友游戏:

  规则事先老师已经发给每人一张卡片,卡片上是以不同文字形式表示的十个数字宝宝,有中文、阿拉伯、英文的。大家离开位置自由组合,找到表示同一意思的数字拉起手,然后一组组汇报。

  5、课件出示“先、里”学习这两个生字:

  师还有两个字宝宝要和你们打招呼,它们是谁?

  ⑴组词比赛:

  师“先、里”说他们的用处可大了,可以组成很多词,我们男、女同学比赛一下,看看他们谁组的词多。(帖出男、女生头像,在下面划“正”字,以决出胜负)

  ⑵用“先、里”说话。

  6、进一步认识数字的意义:

  师十个数字宝宝又来了,他们说“我们啊,跟人类的生活联系最紧密了,生活中随时随处都会有我们的存在,不信,你看看自己,看看周围,想一想,一定能找到我们的。(钟、日历、电影院、门牌号,引导学生发现人体组成部分的数量,自己学习用品的数量,教室里各类物品的数量以及听课老师的数量。不但能发现显性的数字,还能发现隐性的数字。)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字宝宝,加深了对数字意义的认识,又进行了数字的运用,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更使学生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作用和魅力,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使语文学习生活化。

  四、再读无音节童谣,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被脱掉了帽子的童谣,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五、学写字(重用课件指导)

  1、认识田字格。(横竖中线,左右上下格)

  2、指导“一、二、三”书写:

  ⑴认识笔画“—”,书空一遍。

  ⑵讲解笔顺。

  ⑶跟着电脑博士在空中写一遍。

  ⑷描一描。

  ⑸师范写。

  ⑹生练习书写生字:

  提前写好的读读老师送给你们的诗歌。

  《数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课件出示看图填字题,请学生做一做。

  二、再读童谣,深入体会童谣意境

  1、读书指导:

  师我们读书啊,不光是用嘴巴读,还要用心去读,怎么样是用心读呢?就是我们啊,读到什么想到什么,边读边想,仔细领会,这样子读,才会读得更有味,更吸引人。

  2、自由读读,边读边想。

  3、指名说说,你读时想到什么了?

  相机释疑:“二三里”(点击图片解释饶操场跑道四五圈)

  “亭台”亭子。

  “烟村”冒着炊烟的村庄。

  4、看课件情景朗读童谣,让学生置身于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中去朗读,披文入境,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内涵,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初步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

  5、配乐朗读童谣(站起来读)。

  三、知识链接

  朗读诗歌《咏雪诗》谈谈体会。

  四、做做随堂练习

  【设计意图】

  本首童谣是数字意义启蒙学习的好教材。学生对这首童谣比较熟悉,幼儿园里就接触过。但那时学生读童谣是无意识的,有口无心的,甚至有一些字音也无法读准。本册教材安排这首童谣作为第一节识字课,除了要求会读会用的字,还出现了四会字,要求“会读、会认、会用、会写。”

  “人生起步识字始”,第一节识字课是学生以后识好字的关键,所以上好这一节课的意义非常重要。,如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懂得识字的一些方法呢?又如何根据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来开展本课的学习呢?这些问题是我在设计教学时所思考的,因此我本课的教学设计也是紧扣这几个问题进行的,现阐述如下:

  一、以游戏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

  这是我首先想到的组织方式,因为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游戏活动是他们最喜欢的,玩是他们的天性啊。于是我这节课就以游戏贯穿教学始终。课一开始,就以数字拍手游戏引出本课教学。老师以“数字宝宝太可爱了,不但可以编进游戏中,还可以编进诗里边去呢”这一句话导出新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字就被激发起来了,这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情感基础。再接下去的学习中,我以“跟数字宝宝打招呼、数字宝宝找朋友”等形式来加深小朋友对数字宝宝的认识,考虑到学生对数字已有感性的认识,但真正看到每个数字宝宝准确地认出来,很多孩子其实还不会。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按顺序读出数字宝宝之后让数字宝宝摘掉帽子变换顺序排队出现,再让学生认认,及时知道学生要看着字去读准字,不能瞎读、有口无心地读。这样的设计既有趣味性,又渗透了良好读书认字习惯的培养。

  在“数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中,我让阿拉伯、中文、英文数字宝宝交朋友。这一环节既加强了对数字宝宝字形的记忆,又加深了对数字宝宝意义的认识,更让他们懂得了同样的数字宝宝可以用不同的文字表示出来。

  然后在“先、里”两个字的`学习时,我安排了男、女同学比赛着用“去、里”组词说话的活动,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学习,激活他们的思维,开拓他们的智慧,从小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把“先、里”两个字单独出现让学生学习,我是考虑到了本课的十个数字宝宝对小朋友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先、里”字形的认识就成了识字的难点。因而我就采用了“单独另类呈现”的形式来教学,以加深学生对这两个字形的记忆。有些“另类”的东西不是特别能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吗?我在这里就套用了一下,以达到记忆字形的目的。

  二、与生活紧密联系,让语文学习生活化

  我们都知道,课程来源于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数字宝宝离我们真的的太近了,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处都有他们的存在。于是我就设计了“找找我们身上以及身边的数字宝宝”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中发现数字宝宝。当他们发现了“显性的数字宝宝”,像“日课表、作息时间表、钟表、日历、作业本”等上面的数字,我在表扬他们真会观察时,又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去发现“隐性的数字宝宝”,像“一台电视机、一条红领巾、三十条红领巾、多彩的生活五个字、我们大家在一起七个字”等,学生为自己能发现躲在暗处的数字宝宝而兴奋而激动,在这里他们尝到了成功的乐趣,思维特别的活跃,每发现一个数字宝宝都会带给无尽的喜悦,他们探究着、发现着、思索着、表达着,从而深刻体会到了数字宝宝的用处,感受到了数字宝宝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三、课内向课外延伸,建立知识链接

  在学了《一去二三里》之后,我还推荐给小朋友两首儿歌,里边也都有数字宝宝。同时,我告诉学生其实还有很多诗歌也是有数字宝宝的,把孩子从课内阅读引向课外阅读,引导孩子们与更多的生字宝宝、更多的儿歌亲密接触,从而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识字、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本课教学的目的,本课的教学设计努力体现这种大语文教学观。

  四、留下充余的时间练习写字

  写字教学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本课是写字教学的起始课,因此我特别注意了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从“田字格、横中线、竖中线”的认识到基本笔画的认识,以及写字的笔顺指导,我都是从细微处着眼,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范写、学生防写、临写,扎实的地进行训练。好习惯的形成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可怀习惯一旦形成改就难了。所以我想应该舍得花时间给学生写字,最好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写好字,保证写字的质量。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古代童谣,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学写的生字中出现了第一个新笔画“横”。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童瑶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以认字和写字。

  2、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1~10的阿拉伯数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相关的汉语拼音。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3、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去识字王国里认识“新朋友”啦!你们高兴吗?想认识它们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

  二、观察图画,提出课题

  1、看图说话(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家并说话,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在说些什么?)

  2、揭示有一首有时候的童瑶(儿歌),说的就是这幅画……一去二三里……

  3、指名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理解“里”里面,一里路等扩词的方法。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什么?并在图中找到“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几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符号标出不会读的字,请同桌帮忙。

  3、全班交流,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4、教学生字:

  ⑴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用各种方式读。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⑵变序抽取12个生字(不带拼音),也用多种方式读。

  ⑶把12张生字卡片分类摆一摆,并说说理由。

  五、朗读感悟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读等。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味:

  小山村的景色真美呀,谁来当图中的小朋友读读课文,告诉大家看到了什么?最喜欢什么景物?

  3、找好朋友互相听听读读,互相正音。

  4、男女分别齐读。

  六、布置作业把课文读给你喜欢的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已学生字。

  2、会背诵课文。

  3、会正确写出一、二、四。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⑴变序抽取卡片,开火车认读。

  ⑵找朋友游戏教师拿数字卡片(1~10)问“x”的朋友在哪里,学生则出示相应的(一—十)的卡片说“x”你的朋友在这里。

  2、我会记:

  ⑴指名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⑵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记,重点分别“入”和“八”

  3、我会用:

  ⑴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二条鱼、一个苹果等,让学生在相应的图片下画填上相应的数字。

  ⑵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上这一课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2~3遍。

  2、限时背诵课文。

  3、借助实物投影背课文。

  4、自由配上动作背课文,形式可以多样。

  三、指导书写

  1、认识田字格:

  ⑴谈话激趣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字,那么“田”字格(出示田字格)就是生字的家。

  ⑵了解田字格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⑶念儿歌记住田字格“田方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里。”

  2、指导出写一、二、三:

  ⑴介绍笔画“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出写要领起笔稍重,行笔稍上斜,收笔稍顿。

  ⑵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及时反馈。

  ⑶观察“二”与“一”的不同之处,“三”与“二”的不同之处,(横的长短变化以及位置的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⑷教师范写二、三,并讲解书写要领。

  ⑸学生描写,教师巡回指导,讲评后要继续练。

  四、扩展活动

  绕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别把十四说四十,别把四十说十四。

  儿歌

  一头牛,两只鸟

  三条鱼,四只鸭,五本书,六枝笔

  七棵果树八朵花,九架飞机十辆车。

  【板书设计】

  一去二三里,烟村入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教材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的第一课。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村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是描绘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是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顺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自学课文,自学生字,检查自学情况,指导朗读课文,练习写字,巩固练习,实际活动”这一活动过程进行教学,采取多种形式有趣识字的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图画,图文结合,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

  分辨“八”和“入”。

  【课前准备】

  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插图(一)的课件,果子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卡片。

  【教学设想】

  从图入手,在读文中识字,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再现,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活动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ch、sh、yi、wu)和三个三拼音(jiāò、zuò、huā)

  2、激趣导入:

  开学到现在,同学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里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一的课件)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听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相机板书:烟村、亭台、花)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板书:美)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板书课题并注上拼音。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课题的“去”和“里”是什么意思?结合具体实例帮助理解。

  三、初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课文)

  2、教师放慢语速带读课文,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一)画出12个要认识的12个生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除了这12个生字外,其他的字怎么办?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4、学生各自看着拼音拼读12个生字。(每个生字拼读两遍)

  5、教学生字:

  ⑴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注意“去”“四”“三”“十”)

  ⑵去掉拼音打乱顺序抽读12张生字卡,开火车读,小组竟赛读,全班齐读。

  ⑶分一分:你们能把这12个生字分成两类吗?为什么这样分?(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引导学生把“去”和“里”分为一组。)

  ⑷“找朋友”游戏:把“一”至“十”和数学中的阿拉伯数字“1”至“10”的卡片发给学生,找出自己的朋友,如“一”和“1”是一对好朋友。

  ⑸用“去”“里”组词,看谁组得多。

  ⑹动动手“我会做”:学生用自己的手,怎样做手势来表示这十个数字,使别人会意。

  ⑺“摘果子”游戏:把12个生字藏在果子后面,摘一个领读对了,就奖励这个“果子”。

  ⑻带生字准备回家:学生认读12个生字。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问:小山村的景色美吗?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你能把课文读得美一点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自愿起立表演读,小组竞赛读,师生表演读,全班齐读。)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父母听。

  2、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本课的生字,比一比谁找得多。

  【教学反思】

  不知什么原因,上完这节汇报课后,总有许多遗憾环绕在我的脑海里:二十多年的从教路,虽然有徘徊过,也有成功过,有令自己欣慰的时候,但这一节课总的感觉是不成功的。

  我几番的思前想后,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在新课程理论的阅读过程中,虽然能感觉到新课程为我们的教育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图景,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把握不住尺度,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我也知道:新一轮课改,教师不仅要有更新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教学方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是清晰的,从图入手,观察说话,初步感受小山村的美,从而引出这首个歌谣,让学生感受歌谣的美,多种形式地、有趣地学习生字。但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好四十分钟的时间,没有合理地安排每一个环节,恰当地分配时间,结果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最后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朗读感悟童谣的美,只能把遗憾留给下一节课。

  为此,我认为课前了解学情,沟通学路,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人,从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极为重要。我也知道,当今课改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体现以学定教,不能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而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接受情况而灵活地调整梳理,让自己的设计意图融进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性会在师生活动中得到发展。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教学设计思路

  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大胆放手,鼓励孩子们去尝试、去发现、去合作、去探究,引领孩子们亲历朗读、识字、感悟、美读、写字的整个学习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合作的快乐以及收获的喜悦。

  精心创设孩子们自主发展的空间,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尊重孩子们的独特感受与体验,使得孩子们乐于参与,喜欢学习。

  谈话引入,亲切自然;形式多样,诵读古诗;合作探究,识记生字;游戏激趣,巩固识字;畅谈所悟,品读全诗;探究指导,书写生字;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4.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5.感悟文章内容。

  (二)能力目标

  1.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写有本课生字的拼音卡片;与本诗和谐一致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亲切谈话,自然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答。

  师:你们都去哪儿旅游过,看到了什么呢?谁愿意向大家简单的说一说?

  生介绍。

  师:宋朝有一个叫邵雍的人,跟我们大家一样,也非常喜欢旅游,他还把他旅游时看到的景色写成了一首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以谈话的形式引入,既亲切又自然,同时,又相机进行了口语训练。

  二、熟读古诗,识记生字

  (一)形式多样,熟读古诗。

  1.生自己尝试着读,勾画出认读困难的字。

  2.师范读(或听录音),生指字听读,重点听认读困难的`字的读音。

  3.师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4.指名读。

  5.齐读。

  给孩子们足够的读书的时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尝试着读,可以使孩子们对自身的认知水平有一个较明晰的了解,增强听读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听读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识记生字。

  1.全班交流,识记生字。

  指名当“小老师”,把自己认识的字以及记忆方法交给大家。对于孩子们认读起来较困难的字,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

  鼓励孩子们个性化的识字方法,放手让孩子们去学,相信他们能学会。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运用生字卡片)。

  3.师出示识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以组为单位进行检查,全部会认的组奖励一面“小红旗”。

  在齐心协力争夺“小红旗”的活动中,孩子们会深深地体悟到:互助合作的快乐以及取得成功的喜悦。

  4.游戏:找朋友。老师把写有本课生字的拼音卡片随机给学生,看过后,生说:我是*,我是*,谁是我的好朋友?

  其他同学迅速拿出相对应的卡片,站起来,大声说:我是*,我是*,我是你的好朋友。

  活泼有趣的游戏,有效的激活了孩子们的参与欲望,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巩固拼音与识字的过程中。

  三、感悟内容,感情朗读

  1.齐读古诗。

  2.师:这首诗大家已经会读了,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邵雍都看到了什么?

  生猜。

  “猜一猜诗人看到了什么”,实际上就是让孩子们说出熟读古诗之后的个人的独特感悟。

  3.师:(实物投影映示画面)对照图看一看,大家猜对了吗?你们觉得这儿的景色怎么样?

  生答(很美,很漂亮)。

  借助画面,丰富孩子们的个性化的感知,深化他们对古诗的整体感悟。

  4.师:那么,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得很美。

  师:那就请同学们美美的读一读吧!

  生配乐朗诵,边朗诵边加动作。

  和着优美的乐曲,孩子们一定会把品读之意、体味之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合作探究,指导书写

  (一)教师引导,认识田字格: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1.师指生认。

  2.师说生指。

  3.同桌互认。

  (二)合作探究,学写“一、二、三、十”。

  1.教师分别板书横和竖,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

  2.全班交流:横从左往右写,要写平;竖从上往下写,要写直。生书空。

  3.小组合作,书空交流四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4.讨论: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重点提示:除了要注意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以外,还要注意横要写平、竖要写直,更要特别注意二、三两个字的横的长短变化。

  5.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6.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孩子们的潜能是巨大的,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在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大胆实践中,探索新知,学习书写,获得发展。

  (三)合作探究,学写“四、五”。

  1.教师分别板书横折、横折钩和竖弯,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四)合作探究,学写“六、八”。

  1.教师分别板书点、撇和捺,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五)合作探究,学写“七、九”。

  1.教师分别板书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师: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有关节日的资料,要交代清楚几月几日是什么节日(注:日期用中国数字表示;其它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请父母帮忙),只要你亲自搜集了,你就会得到一张“搜集资料小绿卡”,积极行动起来吧!

  本环节旨在:其一,帮助孩子们树立搜集信息的意识,初步培养他们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其二,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生字,避免机械、重复的抄写。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02-05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说课稿04-28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02-19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04-08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04-08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5篇)04-09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5篇07-08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5篇05-29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5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