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04 15:06:4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1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意,品味语言

  2、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优秀的诗歌同样如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诵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领略这首诗歌超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二、吟读诗歌,读出韵味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用“/”划出节奏,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下加“△”标出韵脚。要求节奏读得分明,韵脚读得响亮,读出延长音。

  2、我们找一名同学读一遍,注意刚才的要求。

  正音。“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

  明确诗歌韵脚的变换。

  3、齐读一遍,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诗歌特有的韵味。

  三、品读诗歌,读出感悟

  1、读好诗歌还需懂得诗意。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内容。疑难处标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读完这首诗歌,秋风破屋,夜雨屋漏,作者辗转难眠,遥望广厦的情景像四幅画面浮现在我们脑海。

  2、圈点勾画做批注

  (1)杜甫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首诗歌的语言也堪称典范,请同学们深入字里行间,品味语言,圈点勾画作批注,可就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写下你的感悟。比如“诗中写得好,因为它写出了”;或“从诗中里,我读出了。”

  举例:“怒号”一词用得好,用拟人手法写出风吼如雷,震天撼地,传达出风云突变,狂风骤至的天气变化,正因风力之猛才卷起屋上三重茅草,风力愈大,屋破愈惨。

  现在同学们细细品读,写下感悟,一会我们交流。

  (2)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和体验。

  重点赏析: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息。问:联系当时的背景,说说这里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他真的认为“群童”是强盗吗?他叹息什么?这一富有戏剧性的镜头,把诗人焦灼的心情写得形象逼真。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想秋风无情,竟将屋顶的茅草掀去,这怎不让诗人痛惜万分呢?大风把茅草吹得到处乱飞,诗人要想收集,犹如火后拾炭;何况风还在刮,草还在飞,他又能抓回多少呢。这一风中夺茅的插曲,作者意在表现爱茅如命的心情,而非诬蔑群童“为盗贼”的行为。虽然诗中用了“群童欺我”、“忍能对而为盗贼”等带有贬意的语句,可是其中的感情,全出于“惜茅”,而非源于“恨童”。

  他一叹无情的天公毁了他的安身之所,二叹无知的群童不知他的苦衷,三叹无力衰翁难以重振家业。损船偏遇顶头风,破屋又遭连夜雨,诗人在叹息声中,又迎来了新的灾难。“不为困穷宁

  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诵读指导:重读“欺、忍能、公然”,“呼不得””读出焦灼之情,“叹息”延长读得无奈,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问:环境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如铁的棉被中你读出了什么?娇儿恶卧烘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无眠的雨夜,作者想到些什么?

  他先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昏暗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自己黯淡愁苦的心境。

  “娇儿恶卧踏里裂”,“恶卧”是说小孩子不好好睡觉,不是一般的“睡态不好”。因为“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床上地下已是雨水漫流,秋风秋雨冷飕飕,加上“布衾多年冷似铁”,陈年败絮,又硬又冷,小孩子怎么经受得了,哪里能酣然入梦。他们在那里乱踢乱蹬,陈旧不堪的被里子也给蹬裂开了。“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诗人在想什么?诗人自从社会以来,国家安危常燃烧着他的心,民生疾苦常煎熬着他的胸,使得他经常失眠。如今身在屋内,抬头见天;躺在床上,身边有水,眼看小儿都难入睡,自己又怎能合眼。抚事感时,万念交集,自然通宵不眠了。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捱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诵读指导:环境阴沉,压抑,读出凄苦之状,重读“何由彻”,痛苦中的爆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颠,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问:诗人没有遮风避雨的场所,却想到广厦万间寒士俱欢颜,这是怎样一种情怀?我们原来学过的杜甫诗作中有没有类似的表现?

  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由个人遭遇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这是从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很多诗作中都能看到。比如我们曾学过的比如《春望》描写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而“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愁苦;《石壕吏》中目睹老妇一家的遭遇而哀伤。还有“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

  诵读指导:语调高昂,还有悲哀、愤怒的语气(当时无法实现,只是一个愿望)。重读“安得、千万、大庇、天下、俱、何时、独、死”,其中“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呜呼” “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要读得坚定有力。找生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

  3、老师配乐范读。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老师给同学们配乐朗诵一遍这首诗,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四、创读想象,再造意境

  1、这首诗歌的画面感很强,读后身临其境。我们都曾经看过电视诗歌散文,配合音乐和画面诵

  读诗文,让凝固的文字变得有声有色,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我们为这首诗制作电视诗歌,我们不用画笔和乐器,而是用我们的嘴巴将你的设计描绘出来。

  要求:任选诗句,大胆地展开想象联想,运用恰当修辞,将情节、画面、动作、声音等根据自己的见解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再现了诗歌意境。

  举例:第一句

  (呼啸的狂风自画外传来)昏黄的天底下,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好像随时被狂风卷走。秋风把屋顶上的茅草大把大把撕下,狂笑着扔向空中。茅草无助地漫空奔走寻找落脚之地,有的紧紧抓住高高的树梢,惊魂不定;有的跌落进深深的池塘,随机没了影子;有的扑向江对面的岸上,被风裹挟着满地滚爬。

  2、交流评价。

  3、想象是欣赏诗歌的翅膀,借助想象,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茅屋这方凄伤之地,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五、结语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2

  一、导入新课:诗化诗仙形象

  人生多歧路,当我们在逆境中摸索前行时,您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呢?

  同学们,我们一起失落过,痛苦过,徘徊过,彷徨过,那今天让我们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来感受一下文人在《行路难》的心境。

  作者介绍:

  1、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诗歌写作背景:

  创作背景:(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在朋友为他送行的离宴上所作。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二、读准音

  1、齐读课文,勾画两个通假字,两个多音字

  勾画两个字。“玉盘珍羞”的“羞”、“直万钱”的“直”。注释告诉我们,“羞”和“直”是通假字,用另外两个字来表达,意思是一样的

  再勾画两个多音字:塞、行

  再画两个字。“停杯投箸不能食”的“箸”,“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这两个字的含义很重要。“济”,渡过。“箸”,筷子。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常常用到。

  三、读节奏,读出作者情感

  (学生齐读课文)

  1、读节奏:“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教师模仿学生读书,二二三节奏),这种节奏和表达作者心情的节奏不太吻合。作者这时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强烈的表达出作者的这种情感,所以读这首诗时要主要用四三节奏来读。

  合作探究:结合文章注释,读文意(5分钟)

  1、小组合作翻译,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进行翻译,向大家展示。

  (再次读课文,读出气势,读出作者的情感)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不能下咽,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准备登上太行山,大雪又堆满了山。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又想象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太阳的旁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又多,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

  四、赏析学习

  师:在唐朝,视诗歌质量为名誉的诗人们是很注重“诗眼”打造的。一般来说,“诗眼”往往是诗人苦吟锤炼的结果,本诗的诗眼是

  生(齐):行路难。(乐府古诗、回忆乐府知识)重在一个难字

  1、解释难(困难,艰难)

  2、师:抓住诗眼,可以抓住人物心理,可以挖掘主题内涵,可以品味诗歌艺术。我们就围绕诗眼“行路难”。“难”在何处?困难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用“从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一个的李白(心情,性格)因为”来说话(展开讨论)

  生1: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一个面对行路难,忧郁茫然、不知何去何从的李白。内心苦闷的李白。因为前面写到“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见此时的诗人,心中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闷。

  1、师:是啊,对于“嗜酒见天真”,“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李白,面对如此盛宴,本应豪饮,此时此刻他却举起酒杯又放下,拿起筷子又抛开。对李白当时忧愁和迷惘的细腻刻画,(生齐读句子。读出他的苦闷)

  师:那么,诗人的悲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胧的,充满“诗意”的。“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谁来欣赏一下这句话生3: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我读出了乐观豪迈的李白也有愁苦之深的时候,可见现实之难,行路之难。读出了一个内心迷茫,前途艰难的李白。因为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让人联想到诗人正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3 、师:这里以黄河、太行隐喻人生之路上的`艰难险阻。在受诏入京,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时,却又被赐金放还,这不正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吗?虽然遭遇了这么多的困难,但是李白的心中一直是胸怀大志的,是什么呢?生4: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我读出了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李白。我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诗中,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理想未灭的李白。因为诗人借“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表现了诗人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心境。

  4、师:好,有眼光。“欲渡黄河”遇“冰塞川”,“将登太行”逢“雪满山”,诗人似乎只能赋闲了。心境茫然中,忽然想到了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姜尚和伊尹,这才有下句对政治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生5: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中,我读出了一个壮志难酬、仰天长叹、慷慨悲歌的李白。我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愤慨痛苦的李白。因为诗人在这句诗中直抒胸臆。当他从乘舟梦日的理想和希望中醒来,回到壮志未酬的现实中,感到人生的艰难,因此向天地间发出这痛苦的呼喊。

  师:那么怎样才可以读出作者心中的呐喊呢?首先“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两句在句式结构上与全诗有些不大一致。哪些不一样呢?

  字数更少,相对前面,句子更短,是短句。短句字数少,运用了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

  那我们就应该简洁有力的读,还应读出咏叹,作者的疑惑。(教师范读朗读时,语调?先扬后抑,语速?先快后慢,顿挫错落有致。)

  5、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摆脱气馁,借用南朝时宗悫的话唱出了充满自信与渴望的强音。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3

  一、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小说所描写的环境,理清情节结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认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二、 重点和难点: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及要素。

  说明:

  为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本文的教学侧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小说的基本特征,认识小说的要素。

  为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过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可有意识地按照熟悉内容→理清情节→了解环境→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旨的过程来分步进行。

  由于时代的差别,加上关于科举制度的知识学生比较缺乏,可能会增加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教师应对这方面内容作适当补充说明。

  又由于这篇小说是以几个生活片断组材的,情节的连贯性不强,教学时,可以以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解决情节结构问题。

  要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出有关规律性的知识,不可硬灌。

  三、突破口

  为什么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己,而不是“我”?

  说明:

  选定这一突破口,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的活动,促使他们进一步钻研课文关注人物形象问题。因为这一突破口涉及两个人物,提示学生通过作比较的方法从人物的作用,与中心的关系等方面作思辨。了解小伙计的作用,也就解决了情节结构问题;了解了孔乙己的作用,可以学会确定主要人物的方法,同时有助于对主题的理解。

  四、 基本教学流程:

  (一)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单元教学要求。

  1、 学生默读单元教学要求,并作圈画、批注。

  2、 交流圈画批注的内容,教师作归纳、补充。

  说明:

  这一过程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指导学习的方向,把握学习重点,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采用默读的方法完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体味这一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二) 初读课文,熟悉主要内容。

  1、 默读课文,准备复述提纲,以小伙计的口气叙述孔乙己的遭遇。

  2、 抽学生复述,全班补充、修正。

  3、 教师作引导,明确:(1)小伙计所见所闻孔乙己的遭遇,就是这篇小说的情节(小说要素之一)。(2)熟悉内容是阅读小说的第一步。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阅读小说的第一步骤;二是对小说的情节有所感知,为落实有关知识打基础。

  提出列提纲的要求,可以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学会运用列提纲的方法来理清小说情节结构,要求复述是对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交流的需要。

  (三) 再读课文,了解小说的环境。

  1、 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有何特点?

  2、 小说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有何特点?

  3、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明确有关环境的知识。

  说明:

  这一环节是为了落实有关小说环境描写的知识及对其作用的认识。教会学生从课文中了解小说环境特点(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的方法。

  具体操作时,可启发学生默读有关段落,从小说的内容中寻找依据。特别是从不明显的,容易疏忽的内容中了解小说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的特点。教学中不能就事论事,要把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关系联系起来。

  要顾及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必须在大量的学生活动之后,再归纳规律性的知识、传授方法。

  (四) 提出突破口

  1、 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描写孔乙己的几个画面,为每个画面编个小标题。

  2、 集体讨论。

  (1) 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遭此不幸?

  (2) “我”、孔乙己各与小说的主题有何关系?

  3、 教师引导、补充、小结。

  说明:

  经过前两步教学流程,学生已对小说的情节、环境的特点有所了解,这一环节是进一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并通过比较,了解人物的不同作用,学会确认小说主要人物的方法。

  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再次细读课文,加深对主要情节理解。第二步,通过讨论认识人物形式及其作用。在比较中认定主要人物。第三步,得出结论,归纳方法。

  整个过程始终贯穿学生的活动,讨论要充分,结论才容易被接受。

  (五) 归纳、巩固。

  1、 由学生自己归纳学习这篇文章后的收获。

  2、 交流后,老师小结。

  说明:

  这一环节主要是起复习巩固作用。让学生自己回顾学习的过程,总结收获,培养善于疏理及时小结的好习惯。为了弥补缺漏,强调方法,教师有必要作最后的小结。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4

  第2课时大道之行也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一、导入新课

  儒家学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对社会进行了美妙的设想,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勾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所勾勒的理想社会。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1.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幼有所长(zhǎng)矜(guān)

  男有分(fèn)谋闭而不兴(xīng)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3.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义。

  4.教师点拨。

  (1)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举)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词

  ①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④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3)一词多义

  ①闭:A.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B.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

  ②谓:A.是谓大同(动词,叫作)

  B.予谓菊(动词,认为)

  【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体验观察社会,说说自己对“大同”社会的见解和感受。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思想

  1.根据文义,全文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是总说,以下几句是分述。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明确:“大道”,政治上的理想,治理社会的准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解释。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因材施教,简化教学环节。已有注释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读,没有再讲;一看就明白的句子不用译成现代汉语。

  不足之处拓展讨论后没有及时予以肯定和评价,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下次课堂上的拓展延伸会格外注意这一点。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5

  一、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整体把握全诗的内容。

  2、理解词语的句中义,能翻译句子,归纳内容。

  3、体会诗歌中寄予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主题。

  二、本课时学习内容:

  (一)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

  (二)了解作者

  龚自珍,代思想家、文学家。字,号,浙江任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他的散文奥博纵横,诗歌瑰丽奇肆。著有。

  (三)诗句研究

  结合注释,翻译并理解诗句,试着描述一下整篇诗描写了一个什么景象。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两句用了什么景物烘托无限离愁?流露出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以什么自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诗歌主旨。

  四、小知识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5首及第125首被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积累优美的四字短语;

  2、朗读品味,感受文章遣词造句的特点;

  3、学习借景抒情手法,理解作者主张的“三境美”写法。

  教学重点:

  朗读品味,理解“三境美”写法。

  教学难点:

  “三境美”写法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要求:

  预习课文,理解内容,积累典雅的四字短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壶口瀑布简介》视频导入

  2、看了这段视频,对于壶口瀑布,你心动了吗的确,正如这个视频里介绍的一样,季节不同,壶口瀑布的景致也不同,自然观感也有区别。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先生就是如此。下面,就让我们紧随先生的步伐一起来再神游壶口瀑布吧。

  二、检查预习

  各组同学交流自己所积累的四字短语。

  三、概说课文

  1、三言两语概说课文,用“这是一篇的文章”说话。提示:内容、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写法等等角度。

  2、学生活动

  3、总结展示:

  这是一篇写景型游记;

  这是一篇描述“我”两次游览壶口瀑布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游记;这是一篇生动描绘壶口瀑布既有磅礴气势,又有柔和优美特点的文章;

  这是一篇借描壶口瀑布之景抒发对历尽艰辛、压而不弯、勇往直前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的文章;

  这是一篇结构精巧的文章;

  这是一篇既有“形境”,又有“情境”,更有“理境”这三境美的文章……

  先生在写作上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文章,尤其是散文写作,其美就要具有三个境界美:“形境”美、“情境”美、“理境”美。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理解这三境美!

  四、选点精读

  1、趣味练习:为图配“诗”。

  从课文中第3、4段中提取描写壶口瀑布的文字为投影的五张图片配一段诗意的文字。

  ①学生自由活动;

  ②师展示预设的文字分角色朗读

  A(男)河水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碎成堆堆白雪。

  (女)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B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C(男)这边洪流沿着龙槽边沿轰然而下,看,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扎,那样凝重,那样猛烈。

  (女)那边黄浪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小结:同学们,刚刚咱们所读文字,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壶口瀑布的景象,这就是文章的“形境美”。

  2、美点品析

  精读第3、4段,从字词句、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写景角度等方面任选一点作美点品析。①学生活动

  小结:这两段美点多多:用词准确之美、句式运用之美、修辞手法之美、色彩搭配之美、以静衬动之美、移步换景之美、穿插用典之美、映衬手法之美、情感抒发之美。

  透过语言的品析,我们既读到了壶口瀑布在枯水季节的特点,又读到了作者的情感,这情融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就是“情境美”。那体现“理境美”的在哪里呢读背最后一段。

  五、背诵积累

  1、师生合作共读最后一段。

  2、理,就是哲理或者道理。在这段中你读到了什么“理”明确:作者由壶口瀑布刚柔相济的特点中,感悟到黄河精神,再由物及人,升华至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样一深化,“理境”就水到渠成了。

  3、展示变形的文字,让学生背诵。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这就是黄河精神!

  这就是中华民族之精魂!

六、总结

  罗丹说过: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人或多或少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引起人们的思想。我想,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读到这样境界高远的文章。

  七、板书

  壶口瀑布、形境、情境、理境

  八、课后作业

  尝试着运用“三境美”的写作理念来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题目不限。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7

  第1课时虽有嘉肴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

  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背景,疏通课文文意

  1.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2.分类积累,疏通文意。

  (1)正读音

  嘉肴(jiā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即使)

  ②弗食(不)

  ③不知其旨也(味美)

  ④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⑤虽有至道(的道理)

  ⑥教学相长(增长,促进)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

  ⑧教然后知困(困惑)

  ⑨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3)古今异义词

  ①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

  ③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明确: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明确: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知道有困惑。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明确: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明确文章主旨

  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做铺垫。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像《师说》中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这节课上我们师生做到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不足之处字词基础梳理中,部分同学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和记忆不够,在课堂提问环节中有点跟不上,这个需要布置相应的练习,争取在学习过程中消化吸收。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8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故事,能够选择有波折的典型材料;

  2、交流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掌握创写故事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并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

  3、通过讲故事的训练,培养写作兴趣,能够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写出比较精彩的故事。在创编故事中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关爱他人。

  【学习方法】赏析故事,交流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练笔掌握创写故事的基础知识,激发联想与想象,并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

  【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写作方法指导

  一、导入

  1、听故事《狼》蒲松龄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找出故事情节及悬念或波折

  故事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悬念1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悬念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悬念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悬念4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二、简介故事(备课材料)

  (一)什么是故事?

  故事就是一件事,二三个人,转几个弯。就是讲“这几个人”在做什么事。故事,就是传递″人″的行为。

  故事要有核心情节和精彩的细节,称为故事核。故事是写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故事核进行的。文章所运用的各种手法目的都是先将读者引向歧途,最后再引向故事核。故事核就像目的`地。

  情节就是事件。赵和松老师创作谈——好故事要好情节来保证,没有好情节就不会有好故事。那么,有了好情节,是不是一定会有好故事了呢?

  重情节,莫轻细节。细节是作品的细胞,是故事作品中刻画人物和描写事物的重要手段。故事中反映生活和塑造人物,情节是主要的,那么细节是重要的。

  ″事件″又是谁″制造″的呢?事在人为,由故事中的人物制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在结构故事情节的时候,不能忽略了人物。

  日常生活中,同样一件事,让不同的人去干,其结果截然不相同。正因为两个不同的人,由于他们的想法不同,做法不同,才会演绎出曲折,多变的情节来。所以,情节由人物制造的。人物在故事所规定的特定环境中,人物之间的行为轨迹,才构成了故事作品中的情节。

  情节和人物,好比一对双胞胎,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故事不单单讲″事″,是讲″这几个人″在做什么事。

  一个故事好听不好听,好看不好看,不单单取决于情节曲折不曲折,动情不动情;还依赖于故事中人物有趣不有趣;鲜灵不鲜灵。

  故事创作要上一层楼,除了强调情节″超常″以外,还要强调″人物″的超常,就是要塑造好故事中的人物。故事中的人物塑造,它和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有何异同?强调了人物塑造,会不会削弱了故事情节?情节与人物,究竟是相生相克;还是相辅相成?为了让我们传统的故事,能与时俱进,永葆青春。我希望广大的故事作家,都来关心、研究故事的创作理论,我愿意和大家一起作进一步的讨论。

  (二)如何设定一个故事?

  1、最开始要设定背景。而且要好好地设定,因为背景占了主导位置。

  2、通过故事背景来设定人物的性格。要注意同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会产生不同的性格。

  3、情节要通过人物的性格表现,行为和环境来设定,不然很容易离题。

  4、要注意主要人物的生活细节,可能对剧情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三)怎样才算是一个故事?

  1、要有故事背景。若故事发生在一个空洞的场所或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可不能算是一个故事。

  2、人物。若没有人物,哪能组成一个故事?

  另外注意,人物有中心人物,线索人物,周旋人物和次要人物和临时事件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为什么会形成那种关系要好好地设定。因为人物的地位是很高的。

  3、生活。人总要生活,若人没有了日常生活就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了。

  4、中心。主题所围绕的就是中心。故事也是围绕着中心来发展的。例如,你选择了和平这个主题,那么中心就可以是通过战争来争取幸福和和平。或者通过爱的改造世界而得到和平。

  5、故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意义。若一个故事没有明确的意旨,没有一个使读者感动的意义,就不能算是一个故事了。

  (四)组成一个故事的元素

  ⑴故事背景⑵地点⑶人物⑷生活细节⑸主题⑹意义、主题

  (五)写故事的要点

  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那么,写故事要注意什么呢?

  1、要完整的叙述一件事。有头有尾,要素齐全,层层设疑,引人入胜。

  2、人物关系的合理设定。(1)通过想象来设置人物:要根据命题中的要求,想象设置人物。(2)运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个性:可以综合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及心理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给故事增光添彩。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那人物之间要有反差,有矛盾,差异才能产生故事的魅力。?

  3、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设定好原因和结果

  4、情节不要死套,要合理运用,并要符合人物的思想与行为。情节,就是事情的发展过程。在故事里就是人物、人物关系的变化发展过程。简单说,写出的故事要有“开头——发展——结尾”的过程。当故事沿着时间顺序向前发展的时候,要注意情节的前后关联,后边说的故事,要和前面讲过的事情有关系。故事的写作顺序通常是从开始到结束,当然可以用倒叙的方式先写结果,然后再写事情的起因。有的时候还会有插叙,但要注意别把插叙成分写得太多而跑了题。?

  5、要让人物有血有肉,更要让故事给人感觉起来是真实的。

  6、内容创新。就算题材很老土也要想办法使故事变得生动有趣。方法很多,比如在叙述方法上创新一下,或者从新的角度来分析故事,大胆想象,总之就是要有新的突破。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重点字词和短句、排比句增强语言气势和力度的表达效果。

  2、掌握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在写景过程中抒发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文章重点字词和短句、排比句增强语言气势和力度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掌握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在写景过程中抒发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讨论、讲析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因此,黄河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如果要去瞻仰这位母亲,你知道黄河的哪一处景观是不可不看的吗?

  2、今天我们通过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一同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奇特景观。

  二、自读课文,落实字词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查检并记录生词的读音及解释。

  2、课堂交流补充,当堂提问检测

  3、齐读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三、整体感知

  1、如果为壶口瀑布选择一个词作为宣传语,你觉得哪一个词最为贴切?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2、文中作者写了两次看壶口瀑布的经历,为什么写两次的景观,对于表现壶口瀑布的壮观起到怎样的作用?

  3、朗读课文,想象感受壶口瀑布的景观

  4、结构:开门见山两次观瀑布石卒章显志

  四、感受壶口水的阳刚之美

  1、文章写第二次看壶口瀑布是重点,第二次看壶口瀑布主要表现壶口瀑布的水有怎样的特点?

  2、讨论:作者是怎样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阳刚之美,怎样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有力的?

  不同方面多种角度描写

  通过写石侧面表现水

  拟人的手法为水注入了生命力

  恰当形象的比喻

  奇特想象的动词选择

  短促有力的句式

  排比铺陈的句式

  3、朗读课文第四、五小节,读出力度感,读出阳刚之美。

  4、朗读互评,再读(重点强调重要字词的重音,果断有力的短句,排比句式的速度语气变化)

  五、景与情的关系,理解文章主旨

  1、作者写这篇游记散文是否仅仅停留在了所见之景有多美,有多奇特壮观的层次上?作者仅仅是为了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阳刚之美吗?

  由水想到个人由个人想到民族

  (有层级的过渡,少说教味,易于理解接受)

  2、壶口瀑布之水与锁着所思所想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

  相似、联系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什么景什么情

  3、穿插:中国古人关于水的智慧:上善若水,以柔克刚,水滴石穿辩证思维

  4、在思考的基础上朗读文章最后一小节,并说说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这伟大只有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思考:这篇文章结尾标注了写作日期,有何用意?)

  5、在更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且将这种思考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6、精读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读第8自然段,画出作者每次看到黄河时的不同感受的句子。

  ②读了这些迥然不同的描绘,你有怎样的感受?

  ③作者曾多次看到过黄河,为什么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呢?(让学生理解感受: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是激励我们,鞭策我们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壶口瀑布的雄壮磅礴正体现了这一力量,它让作者热血为之沸腾,所以,作者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

  ④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已读懂了壶口瀑布蕴含的丰富内涵?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并谈谈此句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的威力在……鼓动,它的雄风在……呼啸,它的精神在……闪动;排比句内容上一层层深入,读起来有气势,有韵律美,使表达的情感抒发地酣畅淋漓)

  ⑤指导感情朗读:你从这母亲河的魂魄中汲取了什么营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六、作业

  运用排比句式,进行一段景物描写,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感,做到情景交融。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诵读并默写本诗。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4.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景下的真实写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体裁及内容

  1.初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从字数、音韵、句式等方面回答)

  明确:全诗篇幅较长,诗歌竟然长达二十四句;本诗为七言诗,以七言为主,也夹杂九言;本诗押韵,但是并不是一韵到底,韵脚换了很多个。

  2.介绍歌行体。

  3.已经确定了本首诗是歌行体,按照歌行体的叙事性特征,我们能否猜测本诗可能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可能写了一件风卷茅草并由此产生的联想的事。

  4.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并给每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明确:(1)狂风屋破,茅草乱飞。(焦灼苦痛)

  (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愤懑无奈)

  (3)屋漏衾裂,彻夜难眠。(忧思不绝)

  (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忧国忧民)

  总结: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升华文章情感

  第一段赏析:

  1.在本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风的?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点?

  明确: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2.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洒”“挂”“飘转”“沉”等来描写风吹茅草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明确:一个“飞”字一个“洒”字,不仅写出了秋风之大,还写出了风卷茅屋的凌乱。“挂”是挂在长林梢上的,“飘转”者皆“沉”于塘坳,不难想象,茅草于风中是沉缓飘动,而诗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缓之中突出了诗人眼见茅屋被风卷去的无可奈何。

  第二段赏析:

  茅草被卷走了,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说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两句话很值得体味,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他把顽皮的孩子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于严重了?

  明确:“老”字并不是指年龄老,而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心忧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盗贼”一词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但他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贫困。

  第三段赏析:

  作者是怎样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所谓“雨脚如麻未断绝”,更可怕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面对寒冷,作者更是无可奈何,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由此可见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第四段赏析:

  1.赏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明确: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2.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示例:(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卖炭翁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文学常识及本课的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

  2.学习《卖炭翁》中的人物描写与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卖炭翁》一诗的讽喻含义,感受诗人对以卖炭翁为典型代表的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诗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也很完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卖炭翁》。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那《卖炭翁》作者是为何事而作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这首“为事”所作的诗歌——《卖炭翁》,是白居易讽喻诗中的杰出诗篇。

  2.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特点: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卖炭翁》一诗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揭露了宫市给人民带来苦难,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鞭挞和抨击。

  3.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实为掠夺。

  目标导学二:理清结构,分析人物形象

  1.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说叙事诗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那本文的叙事要素是什么呢?

  明确:地点——市南门外。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板书:烧炭—运炭—抢炭)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外貌描写。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明确:心理描写。天冷可自己身上“衣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目标导学三:感受对比,体会作者情感

  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明确:(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3)“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强烈对比之中写出了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小结: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危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十分了解,怀着对人民深切的同情写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诗歌当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但《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鱼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本文的教学目标在此次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实现了,学生对诗歌的描写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掌握得不错,这种以学生理解分析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比较适用于较浅显的诗文篇目。

  不足之处学生们在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中,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本文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情感和现实意义,需要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明白现在的美好安稳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2、了解游记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3、理清思路,明确写景方法及角度,并且能够在赏析句子的同时抓住景物特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教学难点:

  理清思路,明确写景方法及角度,并且能够在赏析句子的同时抓住景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5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今天我们就通过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一同去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奇特景观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新授课文:

  单元导读:首先,翻到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仔细阅读,然后说一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从单元导读中我们知道,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游记,那么什么是游记?

  游记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等,并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游记的特点,先游后记,亲见真闻。学游记,首要的是要抓住景和情。

  三、整体感知

  1、认识生字词。

  铸(zhù)告诫(jiè)推搡(sǎng)霎时(shà)

  驰骋(chěng)漩涡(xuán)寒噤(jìn)迂回(yū)

  汩汩(gǔ)湿漉漉(lù)震耳欲聋(zhèn)

  潺潺(chán)前呼后拥(yōng)怒不可遏(è)

  2、说说作者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在什么季节

  第一次,雨季;第二次,枯水季节。

  3、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1)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2)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4、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何处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四、朗读课文,感受不同之处

  1、品读25自然段,思考:雨季的瀑布和枯水季节的瀑布各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品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雨季瀑布的特点:危险、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从下面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a、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b、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c、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

  2、朗读35自然段段,思考:

  枯水季瀑布的特点:雄伟壮观、柔中带刚、勇往直前

  从下面句子中看出来:

  a、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b、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c、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过渡: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意境,一种无坚不催,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

  3、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由黄河之水联想到民族精神。他由黄河的“柔中带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想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

  五、小结

  作者描绘了壶口瀑布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带刚的性格特点及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由黄河的性格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韧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

  抒发了作者对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

  六、拓展延伸

  请大家谈谈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否应该具备这种精神。

  七、作业设计

  收集有关黄河的诗句和文章。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12

  第二课时

  一、写作成果展示

  (一)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课前准备,组长分配好任务)

  要求:

  1、一组一个话题、人物,如“有人摔倒了”、“那一天,我遇到了他(她)”、“一个外星人站在我面前”等。

  2、小组同学依次接龙,每人至少说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一个情节),承接上面的内容,时间每人2分钟,到结尾的同学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3、每组推荐一个同学把故事完整的复述下来,在全班展示,比一比谁的更精彩。

  4、评说:对每组的故事进行评价,结合故事的组成要素分析,学会写故事。

  二、练笔实践

  1、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

  2、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书包、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外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以《XXXXXXXXXX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1)同桌互评。(2)教师点评。

  3.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4.将推荐的佳作投影出来全班点评,修改,再打印出来供大家分享。

  【范文引路】

  书包的故事

  裤腿书包

  我爷爷的书包是个裤腿书包。那时候,爷爷很想上学,可是家里很穷,兄妹多,买不起书包,交不起学费,在爷爷再三央求下,祖奶奶把祖爷爷穿旧了不用的粗布裤子,剪下一条裤腿,缝住一头,另一头缝了根儿布条,就成了爷爷的书包,上面补丁摞补丁,可爷爷却视为珍爱之物!书本买不起,就自己用线把草纸装订起来,做成手抄本!即使这样,爷爷也只能上到二年级,就辍学了。

  花布书包

  爷爷有了自己的教训,坚决不想把自己的悲剧在爸爸身上重演,一心想让爸爸上学,可是,家庭无收入,穷啊!一次,爷爷狠狠心,把家中的口粮挤下来,挑着两筐红薯,走了40多里山路,卖钱,买了二尺布做了个书包,这就是爸爸的宝贝——花布书包。为此,爷爷在山路上摔了一跤,手上至今还留着划伤的疤痕。现在,柜橱里的那个背带都快拧成麻花的单薄的小布兜和里面那两本写着密密麻麻的小书,爸爸说什么也不舍得扔呢!因为那饱含着爸爸上学时的快乐与艰辛啊!

  多功能书包

  我的书包嘛是多功能书包:颜色鲜艳,质量上乘,功能齐备,有装书的地方,有放文具盒的地方,还有放水壶的地方。

  书包不仅颜色鲜艳、容量超大,而且在设计上还做到了轻巧、舒适。瞧,书包的双肩带和背部都垫上了海绵,背起来减轻了不少压力。再看里面的书有彩图,有插画,个个装订精美,内容丰富。

  告诉你们,这样的书包,我可不止一个哦!每年换一个,年年换年年新。

  是啊,小书包,大见证,我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名师总评这篇文章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构思巧妙。文章用三代人所用的书包,讲述三代人不同的生活故事,三代人不同的生活故事又反映了社会的向前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这一主题,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2)妙用小标题。三个小标题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书包”的变迁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三个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的结构清晰而严谨。

  (3)结尾点明主旨。小书包,大见证——社会岁岁新,生活节节高。

  教学目的:

  一、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二、发挥联系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写出情节波澜,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三、写故事在突出情趣的同时,能够给人以启迪,引发读者对生活、生命的思考。

  教学重点:学写故事

  教学难点:故事给人启迪

  教学过程:

  一、理解莫言对故事的论述,激发学生写作故事的兴趣

  我是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莫言

  引导学生理解作家表达的观点:莫言认为,讲好故事也能获得巨大的文学成就,故事里面有真理和正义,一个人可以将终身讲故事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人生追求。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故事的体验,用几句话说说对“故事”的理解,如什么是故事,阅读故事有什么用,也可以分享自己阅读或写作故事的感受。

  二、教师讲授故事写作的基本要求

  学写故事,其实就是考察学生构思能力和写作能力。评价一个故事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你的故事是否耐看、耐人思考;二是读者能不能通过你的文笔获得一种精神享受。那么,我们如何写好一个故事呢?

  (一)主题要鲜明且典型

  你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什么主题的故事,如亲情、友谊或其他的社会现象。确立了主题就确定了故事的中心内容。有时一个故事会有多个主题,这时你必须根据你对事件的把握找出最能吸引人的主要事件作为你故事的主题。

  (二)结构完整,有头有尾

  写故事,一定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开头部分要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清楚何时、何地、何人,将要去做何事;中间部分要详细具体地叙述故事发生、发展的'经过,叙述中还要抓住主要的人和事;结尾部分要交代清楚故事的结局,或加上自己的感悟等。

  (三)情节要曲折而有致

  要想写好一个故事,要尽可能避免平铺直叙,可以在情节中设置一些小悬念,增加一些波折,或使结尾出人意料等。如蒲松龄的《狼》,篇幅不长,但写得一波三折,中间还设置了一些小悬念,读来引人入胜。

  (四)塑造人物,个性鲜明

  故事中一般还要有人物,而人物主要通过其性格或形象来体现故事的意义。因此,故事中的人物一定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味。如《孙权劝学》中,吕蒙就是一个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由借口“军中多务”不肯读书,到“乃始就学”,到“非复吴下阿蒙”,乃至令人“刮目相看”,表现了他听从劝告、学有所成的进步过程,也体现出他志趣的发展变化。这样写,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五)联想想象,丰富情节

  设定故事情节后,可以通过适当的联想与想象去丰富细节,使情节更加曲折,人物更加生动。如《卖炭翁》中,作者对卖炭老人的外貌和心理做了细致的描绘,特别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刻画得如此真切,催人泪下。

  三、布置写作题目,进行写作实践

  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

  提示:

  (一)选材

  可以写身边或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给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

  (二)立意

  可以表现暖心的故事,歌颂真善美;可以揭露骗局,抨击假恶丑。

  (三)选择的某事件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使故事更吸引人。

  (四)写完后读给别人听,看看是否能够吸引他们,并参考他们的意见作出修改。

  四、选取生活故事,进行综合写作实践

  明确要求:围绕写作实践题,以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引发一则故事,以《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结合写作提示,指导学生进行构思:

  第一步,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去写故事。填充的词语既是故事情节的核心要素,也能引发故事的题目意蕴。如《窗的故事》,透过这一扇“窗”能够看到什么?如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又如善恶、美丑、是非,等等。

  第二步,列写作提纲,构思主要情节,设计情节的波澜起伏。以《窗的故事》为例:

  开端:根据情节设置人物,设计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如何出场,适当运用环境描写,再现故事场景。

  发展:描述关键事件,打破主人公生活的平衡,激起主人公恢复平衡的愿望;通过情节发展,激活不自觉的愿望,与自觉的需要发生矛盾。

  高潮:将主人公送上满足愿望的求索之路,矛盾冲突激化,表现冲突场景。

  结局:矛盾冲突得到戏剧化解决,设计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

  第三步,发挥合理联想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凸显人物个性。结合《窗的故事》,重点围绕小说高潮部分进行片段练习,写好后展开讨论,说说哪些细节准确传神,能够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

  五、学生课堂写作实践

  六、板书

  写故事的基本要求:

  主题要鲜明且典型

  结构完整,有头有尾

  情节要曲折而有致

  塑造人物,个性鲜明

  联想想象,丰富情节

八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2、体会本诗送友时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难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

  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具:

录音、课件

  板书设计:

  (第18句)送别前(八月飞雪苦寒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914句)饯别时(军营饯别奇寒图)气势雄伟想象奇特(风雪送友图)(第1516句)临别时(东门惜别惆怅图)寓情于景浪漫色彩(第1718句)送别后(雪地伫立思乡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作者及作品介绍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判官,官名,节度使一类官员的僚属。这首诗是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写的。武某可能是其前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体诗。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如杜甫《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岑参中年两度出塞,因为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很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擅长于写七言歌行。

  其诗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齐名,并称“高岑”。

  三、师生共同研读课文

  (一)一读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

  1、指名学生朗读

  2、正字音:裘衾薄着瀚阑饮羌掣

  3、明节奏: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

  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4、教师范读

  5、学生齐读

  (二)二读

  要求:再现诗中形象,理清思路,找出诗中抒情发展的线索,沟通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

  1、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身临其境进行联想、想象,使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2、学生默读,理思路

  讨论〖明确〗:全诗共1810句为一层:从不同侧面咏雪。后8句为第二层:写送别。

  第一大层又可分为三小层:

  前四句写西北边境奇丽的雪景,先写雪前肃杀可怕的景象,后写雪后美景;

  第58句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

  第9、10两句从帐内写到帐外,描写广阔沙漠和万里愁云,为饯行场面作铺垫。

  这一层,作者开篇从大处落笔,总写塞外狂风飞雪;又从小处着眼,细写寒冷难熬程度;最后又回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自然地引出送行离别的苦楚之情。

  第二大层又可分为两小层:

  第1114句写宴请归客,并描写宴后送客出辕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

  第1518句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3、学生默读,找线索。

  我们过去读过的许多文章,往往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本诗也有一条线索。讨论〖明确〗:本诗以“雪”这一景物为抒情发展的线索。

  “雪”共出现四次,组成四个画面:

  第一次送别前的“飞雪”,在读者面前呈现“八月飞雪苦寒图”;

  第二次中军置酒饯别时的“纷纷暮雪”,在读者面前呈现“军营饯别奇寒图”;

  第三次临别时“雪满天山路”,在读者面前呈现“东门惜别惆怅图”;

  第四次送别后,“雪上空留马行处”,在读者面前呈现“雪地伫立思乡图”。

  4、 小结:

  全诗以雪为抒情线索,描绘了一幅塞外风雪送客图。

  诗的开头从“飞雪”入手,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戍边将士苦寒的情景,接着,诗人以形象的笔触,描绘了西北边塞一幅愁云惨淡的风雪送客图。诗人寓情于景,含蓄地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三)三读

  要求:紧扣词语,体味诗中的意境,探究诗的特色。

  1、指导赏析词语的方法。

  要对词语的深层含义进行阐发,要对其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作用进行赏析品评。

  2、思考、讨论:

  ①第一、二句中的“卷”、“折”、“即”、“飞”三个字有何表达作用?

  〖明确〗

  第一、二句写塞外风狂雪早,一个“卷”字,写出了北风奔驰怒吼的气势和威力;“折”是“卷”的结果,风能折草,可见风力之大;农历八月的南方正值金秋,而西北边塞已是风雪隆冬,“即”字透出了作者的惊奇之情;“飞”字照应“卷”字,勾画出漫天风雪的景象。由风而雪,风中见寒,因寒飞雪,开篇就让人感到一股奇寒扑面而来。

  ②重点赏析名句“忽……开”:

  A、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为什么会感到这比喻新颖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