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24 08:57:1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课时目标:

  1、学生继续习作;2、作后指导评改;3、工整誊抄。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巡视。

  (发现共性问题,发现优秀习作,解疑释惑。无特殊情况,尽量不打断习作思路,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一气呵成地真实表达)。

  二、作后评议,完善提高

  1、大声朗读,昌其气,明不足,自主修改。

  (投影)修改什么……

  △有无错别字?△景物描写的顺序是否恰当?

  △景物有没有色彩、声音?△小动物们在快乐地活动吗?

  我的十分钟

  2、同桌互读、互改,推荐佳作。

  3、“小荷尖尖”——佳作欣赏,评议。

  4、“现场直播”——选择一两篇中等习作,生读师训,师生现场共改。

  5、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为自己的`习作起个名字,汇报、评议。

  (投影)“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代作家 赵树理。

  三、工整誊抄,及时鼓励。

  板书设计: 发 现

  1、发现了什么?

  2、是什么样子的?

  3、想到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

  三、教学教具:

  挂图、录音机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揭示课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颗明珠。揭题后让学生思考:从题目看,本文会写什么内容?(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2、配乐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4.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杭州 天堂 远眺 掩映 一般 犹如 典雅 轻柔 秀美 连绵起伏

  ⑵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⑶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⑷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书:山峦湖水

  湖堤小岛

  华灯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⒌理解素有的意思。

  ⒍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指导朗读

  ⒈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⒉学生提问。

  ⒊教师小结。

  四、作业

  ⒈描红;

  ⒉抄写词语;

  ⒊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杭州被称为——,而西湖就是——

  师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这么美,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站在西湖边看到了什么?

  2、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齐读。

  过渡:站在西湖岸边就能欣赏到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个景点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饱览一番?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

  要求:(1)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 圈出。

  2.集体分析:

  (1)指名答,板书

  (2)你最喜欢哪个景点?为什么?

  (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长的苏堤比作两条翠绿的绸带,迎风飘逸,真令人赏心悦目。

  (4)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美美地读一读。

  (5)我们已经知道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那么这些美景座落在这银镜上,又呈现出怎样神奇的景象呢?

  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说一句话吗?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愉快、舒畅)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心境的?(心旷神怡)

  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图片,师配乐朗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欣赏着这样的美景,再听到远处飘来的悠扬琴声,此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你是否也想来美美的读一读呢?

  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你觉得哪句话特别美?

  四、总结:

  1、学到这里,你觉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丽风光。

  3、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作业

  把你喜欢的一段背诵下来。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材简析

  《一粒种子》是一篇常识性的童话,叙述了种子发芽出土的条件和过程。全文共9个自然段,用4个“挺一挺”,分4个层次来写。

  二、教学目标

  1.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种子、泥土、暖和、舒服、蚯蚓、招呼、松土、泉水、热闹、突然、光明、世界等12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热闹、也”各写一个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

  三、教学过程

  ㈠课前准备

  幻灯、录音机、挂图,自制小黑板。

  ㈡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及种子发芽需要温度、水分、空气这些条件,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学习文中“泥、舒、蚯蚓、招、钻、挺”7个生字及“泥土、挺一挺,舒服、招呼”等词的意思。

  ㈢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出示两个试管,观察异同,导入 课文:一粒种子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⑴听录音读课文,圈生字,划新词。

  ⑵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并标上小节号。

  ⑶检查:a.生字读音,b.文章节次,c.指名读课文。

  3.结合课文,学习生字。

  ⑴尝试学习“挺”。

  ①找出文中形象写出种子发芽动作的词?(挺一挺)并说出重要意思。

  ②学生字“挺”,认识字形。

  A.边看幻灯边提示学法:a.仔细观察,b.分析结构,c.找重要笔画,d.写一写。

  B.根据学习方法,尝试学习“挺”。

  ③文中写了几个“挺一挺,分别在哪几节?(用“|”划开)

  ⑵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种子种下去时是怎么样的`?(板画)运用学法学习“泥”字。

  ③尝试练习填空:种子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 ).(板书:暖和)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板书:暖和)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板书:温度)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先尝试练读,教师再点评批导,后齐读)

  ⑤小结。

  ⑶尝试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尝试练习因果名式:种子又反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 )。(板书:舒服)

  ③尝试学习“舒”字,比较字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板书:水分)

  ④有感情地读第二段。

  ⑷尝试自学3-7自然段。

  ①尝试自学。

  A.读后想想,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 )。

  B.用四步法尝度自学生字:蚯蚓、钻、招。

  ②检查。

  A.你学会了哪些生字,重点教字“钻”。理解: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蚯蚓在帮它松土。懂得种子发芽需要空气。

  (板书:空气)

  B.分角色读。

  ⑸种子最后怎样了?——发芽了。(板画)

  4.课堂总结,巩固练习。

  ①本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生字?

  ②“挺”( )结构,左边是( ),右边笔顺是( )。“舒”( )结构,右边笔顺是( )。

  ③种子发芽过程中需要( )( )和( )这些好朋友。

  ④你学会了用哪种方法把字写规范写漂亮?

  5.作业 :抄写出本节课学的生字。

  总评:

  这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教案。本教案能根据学生和课文特点进行设计,富有童趣。首先教师成功地抓住了四个“挺一挺”,用“种子身体挺一挺,那是因为(XX)”的因果句式统贯整堂课的尝试学习,教学主线明,脉络清,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收效大。其次是教师在识字教学上,运用了“仔细观察——分析结构——找重要笔画——写一写”的识字四步法进行识字教学,尤其强调了字形教学。第三是语言文字训练扎实。字词教学、句式训练、朗读练习较为到位,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第四是针对常识性寓言的特点,教学中种子发芽需要的温度、水分、空气等自然条件的常识教学目标 在语文训练中也得到了落实。值得改进的是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是重点,课堂上对“舒、挺”等重点字的教学,尤其是书写教学还需加强,指导需细致。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浏览”马观花”造句。

  2.认识读书的重要,了解读书基本方法,学会精读和泛读,努力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所讲的几点意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还记得吗?

  (《“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能使你事半功倍。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来读一篇新课文——《精读和泛读》。(板书课题)什么是精读?什么是泛读?一边读,一边做记号。

  二、初读指导

  1.朗读课文,画出5个生字,要做到会读会写。

  2.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浏览

  浩如烟海

  精读

  梗概

  走马观花

  泛读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梗”要读准后鼻音,“浏”的声母是边音。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浏览:大略地看。

  梗概:大略的内容。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说说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1)要积累知识,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精读。

  (2)要学会泛读。

  (3)泛读可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书刊,同时又是精读的基础。

  (4)泛读的一般方法、方式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5)精读和泛读结合,就能获得最佳读书效果。

  5.讨论:全文可分几段?各段讲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说明读书的重要和“精读”的方法。

  第二段(第2~7自然段):介绍“泛读”的常识和方法。

  第三段(第8自然段):说明只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就能取得最佳读书效果。

  四、指导书写

  观察田字格中生字,逐个临写,提示:

  浏:左中右三部分。

  籍:笔画较多,左下“耒”字旁的第一笔是横。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什么是精读?朗读第一段,用横线画出。

  出示: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

  平时我们学课文,就是这样读的。

  ①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要在下面加圆点呢?也就是说哪些是关键词语?

  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确定。

  (认真、反复、逐字逐句、深入钻研、透彻理解)

  ②朗读这两句话,注意关键词语。

  (2)齐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1)

  什么是泛读?(大略地读)

  (2)既然精读这么重要,为什么还需要具有泛读能力呢?

  (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注意:“不可能……更不可能……为了……又必

  须……因此……”,课文用这些词语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意思论说得清楚明白。课文后面的叙述中还有类似的用法,大家要注意学习。

  3.泛读有什么作用?读第3自然段,画一画关键词语。

  交流:“通过泛读,可以……从而……获得……”

  朗读第3自然段。

  (4)怎样进行泛读?默读第5自然段。

  四人小组讨论:面对一大堆读物,如何泛读?

  对一本读物来说,如何泛读?

  交流:说说自己的理解。

  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泛读的方法。

  (5)泛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要注意什么?(读第6、7自然段)

  讨论交流。

  3.学习第三段。

  引读,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最佳的读书效果。

  三、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中,你还在什么地方做了记号?

  (精彩词画图,如浩如烟海、走马观花)

  (有疑问处画问号)

  2.小结:这篇课文侧重介绍了泛读,泛读的意义、方法、方式、注意点等几方面的内容。

  四、作业

  指导

  1.课后作业

  5:同学们,今天语文课外活动时先泛读从图书馆借阅的书,然后交流。交流时先介绍所采用的泛读方法,再说说书的大概内容。

  2.课后作业

  3:“浏览”是什么意思?(大略地看)可用在看书,看市容等。

  指名造句。

  “走马观花”是什么意思?可用在观察事物,如参观工厂览等。

  指名造句。

语文教案 篇5

  【方案一】

  教学角度:开发课文资源,探究说明技巧,从语言角度把握文体特征。

  主要教学步骤:

  1.下发同题材不同文体,引导辨析文体,初步感知说明文语言特征。

  2.听读、跟读,自行筛选整理文中介绍的知识。

  3.多媒体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图文对照,揣摩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4.分组合作,深入探究本文语言技巧:

  ①善作比喻形象说明外形;

  ②借引诗文准确说明特征;

  ③妙用拟人描摹事物情状;

  ④常用限制语有分寸说明;

  ⑤多列数字提供说明依据;

  ⑥巧作比较突出对象特征;

  ⑦适时穿插历史性评价;

  ⑧偶用术语进行科学定义。

  5.全班交流,作旁批评点。

  6.运用说明性语言口头介绍:

  我感兴趣的一种动物、我熟悉的一个生活用品、我爱用的`一件学习用具、我珍爱的一样纪念品……

  7.自由选题,交流评议。

  【方案二】

  教学角度:立足课文,延伸课外,培养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1.点击,观察桥的图片,多角度介绍各种桥,并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说明其特征。

  2.范读、齐读课文,概括说明对象、对象特征及说明特征的主要方法。

  3.点读、自由读第四至八段,自行设计表格比较赵州桥、卢沟桥的历史、形状、构造、功能和成就,明确选例说明的作用与要求。

  4.集体探讨:说明事物怎样抓特征?怎样写特征?教师教学小结。

  5.课外尽多收集古今中外桥的资料,选择有特色的桥配以简要文字说明并建立小档案。如:①造型奇特的桥;②创世界之“最”的桥;③用途特殊的桥;④故事生动的桥。

  6.组织主题为“多姿多彩的桥”的图片文字展。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精选)10-24

(经典)语文教案07-25

(精选)语文教案08-25

语文古诗教案10-17

语文教案[精选]07-28

语文教案(经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