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28 08:37:4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1种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文中的问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学习词语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一直都很聪明,今天朱老师特意带来了几个谜语给大家猜!愿意吗?请听老师把谜面说完再举手回答,好吗?

  谜语1: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笑。(课件:兔子图片)认识生字兔子。

  谜语2: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课件:松鼠图片)认识词语松鼠。

  谜语3: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课件:猴子图片)认识词语猴子。

  师:看到大家表现这么棒,公鸡、孔雀、鸭子也赶过来凑热闹了,跟它们打个招呼吧!学习词语:公鸡、孔雀、鸭子。

  动物们今天要进行一场比赛,想请大家做评委,可它们比什么呢?猜猜看。(课件:比尾巴)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

  1、观察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相机出示生字卡片:短、把、扁、最)

  2、学习生字

  ⑴指名读卡片上生字

  ⑵请读得好的孩子当小老师带读

  ⑶齐读生字

  3、识记字形,学习部首:“矢”字部、“曰”字头

  4、说“短”、“扁”的反义词

  5、认读生字(课件:不带拼音的生字)

  三、学习课文

  1、师:动物们到底比尾巴的什么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前三问句)

  2、指名读、教师范读、评价、齐读

  3、指名说答案,(课件:猴、兔、松鼠图片)

  4、分男女生以问答形式对读。

  师:这组动物比得可真起劲!看另一组在比什么呢?

  5、(课件出示三问句,齐读)

  6、指名说答案,指导把话说完整(课件相机出示)

  7、分大组以问答形式对读。

  四、课中休息

  五、指导背诵课文

  1、开书自由读课文。

  2、老师范读课文

  3、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4、配乐背诵课文。

  六、拓展

  1、看图编儿歌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的特点和用处。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讲述”、“枯萎”、“抚摩”、“芬芳”、“偎依”等同语的意思,会用“不仅......还......”、“勉励”写句子。

  2、初步学会用一句或几句话简要、明白地说出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要热心帮助残疾人,做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学会用一句或几句话简明他说段意。

  理解海迪教育妹妹的有关语句。体会海迪对妹妹健廉成长的关心。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子,理解部分词语,会用“不仅......还.........”造句。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3.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题。

  (1)板书:张海迪(教学“迪”字,简介张海迪事迹。)

  (2)补全课题,读题,说说本文将主要介绍什么。

  2.自学课文。

  (1)听录音,划出文中生字新词,给自然段编上序号。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义,《作业本》第1题。

  (3)读通课文,质疑问难。

  3.检查反馈。

  (1)连词认读生字。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不假思索、怒不可遏”等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读各自然段。学生评价是否达到读通标准。

  (4)提出疑问。

  4、指导分段,学习第一段。

  (1)课文着重写了张海迪和妹妹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分别在哪些自然段里?

  (2)课文第1自然段写什么?出示“姐姐不仅......,还......”句,哪些语句写海迪“顽强哦学习、生活”?“时时关心着妹妹海燕的`健康成长”与下文有什么联系“

  (3)独立分段。用”?“将课文分成三段。

  (指导分段时,也可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文中一个与全文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句子:“不仅......还......”,从句子入手理清结构。)

  5.巩固练习。

  (1)《作业本》2、3题。

  (2)用“不仅......还......”说写句子。

  (3)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1.比较读写形近字。2.积累词汇、哲理性语句,丰富语言。

  教学重点:积累丰富语言

  教学难点: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学习"万花筒""百宝箱"。

  一、读"万花筒"I了解内容,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万花筒"部分,了解安排了哪些活动,明确活动的具体要求二

  2.学生交流"万花筒"内容及要求。

  (1)"写字"辨字形,读准字音,辨别字义,写规范汉字。

  (2)"我发现"有些词语前后颠倒过来,表达相同的语意。

  (3)"我能写"两组排比句,掌握排比句的结构特点,用加点词仿写排比芝:

  3."写字"。

  (1)教师出示田字格卡片,学生认读汉字。

  (2)学生比较汉字字形,区别汉字读音,并组词。

  (梅付lei木梅花『博胎十博物馆

  悔huTt悔恨J搏悦于拼搏诲huli教诲l膊b6月胳膊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汉字。

  4."我发现"。

  (1)学生熟读"我发现"中的`前两组词语。

  多姿多彩一一多彩多姿离乡背井一一背井离乡

  (2)体会这两组词语在结构上的特点,每组词语中两个词语的意义上的特点。结构上,前后颠倒过来;意义相同。

  (3)学生按前两组词语结构上的特点,写出各自对应的新词,读一读.体会其意义。

  (4)交流明确。(课件出示)

  ①千钧一发-------一发千钧大名鼎鼎--------鼎鼎大名

  天涯海角------海角天涯半夜三更--------三更半夜

  ②结构上前后颠倒,但意义上是相同的。

  (5)你还能写出具有以上特点的几例词语吗?

  5."我能写"。

  (1)学生读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体会句式上的特点。

  (2)交流明确:

  ①两组句子都是排比句。第一组排比句是由三个",有……也有·由"在……在..…·在…"关联的兰个分句组成的。

  板书设计:

  语文活动6

  可以颠倒的读的四字词语

  排比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我的家》

  2、认识生字,会写人、个、大三个生字。

  3、使学生笼统地认识:能够享受别人给予的爱,自己也爱别人,就是幸福、温暖。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在这个家里,每个人互敬互爱,充满温馨。出示卡片家,谁认识这个字,大声读出来。(创设情景,让学处进入温馨的气氛,有利于下面的课堂教学。)

  2、能介绍一下你的家吗?(指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说得好的,给予表扬,说得不够完整的,给予适当的补充、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揭题,板书《我的家》

  二、采取多种形式阅读课文,在读中感悟

  1、听录音读

  2、老师范读,找出你认识的字,在下面划--线,边听边思考:课文中的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家中都有谁?

  3、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课文,互帮互学。

  4、大声看书指读。

  5、同桌互相检查读,熟读成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采用多读少讲的策略,引导学生随文识字,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结合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脑海里浮想具体画面,从而形成语感。

  三、结合实际,展开想象

  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爱不爱你们呢?你们爱不爱爸爸妈妈?怎样爱的呢?请同学说说自己身上的实际例子,再结合图画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爱自己的爸爸**的,爸爸妈妈又是怎样爱他的。(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想象画面情景,注意回答问题时声音的响亮及说完整话。)

  四、识字部分

  本课要求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课文中识词,再在识词中学字,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1、识字

  (1)出示要求会读的字

  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互考,能读懂的字,在课文中的认字栏下打勾。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3)较难的字拿到班上来,全班同学讨论:怎样记住它?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两种笔划及三个字人、个、大。写的时候,应注意笔顺先后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不断提醒书写姿势,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语文教案 篇5

  【内容简析】

  《我是猫》是一篇精读课文。它选自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同名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课文中,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写了一只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课文分四部分,先写“我”决定偷吃年糕并发现第一条真理,再写“我”的牙齿被年糕粘住,不能动时发现了第二条真理,接着写“我”为摆脱年糕使出种种伎俩,又发现第三条真理,最后写“我”在人们的嘲笑中无奈而愤恨地演完一场丑剧。文章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主人一家正在嘲笑那只猫,每个人表情不一:男主人一脸凶气,女主人指手画脚,女佣人惊讶不已,孩子们哈哈大笑。而那只猫正无奈地在地上转圈,旁边还放着粘有年糕的碗。这个画面生动再现了课文最后一段的内容,它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深刻地理解文章主题起到辅助作用。

  文章生动而幽默,深受读者的喜爱。不论是惟妙惟肖地描述猫行为举止的地方,还是猫发现的真理的地方,都让人在忍俊不禁中产生联想与思考。文章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值得学生感悟与体会。

  【设计理念】

  倡导自读自悟,实现多边对话与个性化阅读。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对话交流的环境,使学生在阅读讨论中质疑、理解、感知、体验,从中感受猫的有趣与辛酸,感受语言的`生动与幽默。让学生在笑声中思索与顿悟,同时揣摩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在理解生字词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猫吃年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体会猫的有趣可爱,感受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猫的动作、心理去感知猫的有趣及“真理”的含义,从而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的不满和愤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起阅读期待。

  1.你们一定亲眼见过各式各样的猫或看到过不少写猫的文章,对猫有一定的了解。谁愿意把你见过不同寻常的、十分新奇的猫请向大家介绍?

  2.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猫。

  3.你们说的这些猫,的确不是常见的猫。可是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一只猫,你们通过比较或许认为它不同一般。这是一只神通广大,才高识广,公正锐敏,能发现真理的神猫、奇猫、圣猫。但又是一只自作聪明,假冒圣贤,误事吃苦的俗猫、蠢猫。这只猫就在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猫》里面。《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我是猫》选自这篇小说。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只神奇的猫吧!

  二、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词典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掌握的情况。

  (1)认读生字卡片,给生字组词。注意“徘徊”“遗憾”的读音。

  (2)出示新词,检查认读。

  (3)了解新词的意思。

  3.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4.全班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见《教参》)

  三、熟读课文,理清段落。

  学生按课后提示理清思路,有两种方法。

  1.猫吃年糕的经过与猫的感受。见年糕——吃年糕——拔年糕——被嘲笑。

  2.猫在吃年糕过程中发现的真理。发现第一条真理、发现第二条真理、发现第三条真理、发现人的冷漠。

  四、书写生字。

  1.引导读帖。

  注意字的笔画形状与位置,努力把字写得匀称、端正、美观、灵动、有变化。

  “糕”有九个点,点的位置、大小、方向、形状很重要,注意摆放。

  “谗”“瞧”“撼”“枉”“钳”“掀”这些左右结构的字,它们左右两边的高低、宽窄不同,起笔、运笔时要注意。

  “毽”字左边的“毛”的第四笔“竖弯钩”要包住“建”字。

  2.个人书写练习。

  3.全班展示、评议、欣赏。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优美词语。

  3.收集有关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交流、介绍收集的有关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资料。

  2.说说这篇课文读后给你的感受或疑问。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这几种感受:文章很精彩,很喜欢读;猫可笑有趣;不可思议,猫不可能发现真理;猫发现的是不是真理;文章语言幽默,写法很独特;猫拔年糕的描写很具体形象;不知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只猫;到底有没有这样的猫……

  3.带着自己的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探究猫发现的真理。

  1.速读课文,找出猫发现的真理。

  2.探究第一条真理。

  (1)出示

  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2)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①“机缘”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难得的机缘指什么?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教师启发与等待学生在课文中不断的发现,最终理解到:“难得的机缘”指遇到年糕,这年糕早晨见过,还没吃过,是一年才遇一次的、又恰巧是主人没吃完、而被猫无意中发现的。此时又没有人来。这好机会与缘分,是难得的。

  ②“所有的动物”包括谁?

  (这里包括猫在内的动物以及人。)

  ③“并非情愿”什么意思?结合上下文思考猫是否不情愿?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这个词语中你看出这是怎样的猫?请你用一个词形容猫。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学生说的有道理即可。如:猫有点虚伪,它对年糕虎视眈眈、认为没人看见是机缘、心里催促自己快吃等词语都表示它想吃,可又说自己并非情愿偷吃,所以说有点虚伪。)

  ④读第二自然段,还可以加上动作演示,想象猫见到年糕时的动作,体会猫的心情。

  ⑤归纳这句话的意思。

  所有的动物都会在难得的机缘面前,大胆去尝试,去实践。

  (3)读描写猫的心理的句子,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这条真理的?

  (4)对猫犹豫不决。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教案[精选]07-28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经典】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3

[经典]语文教案07-23

语文教案[经典]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