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05 10:04:3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展开个性化地想象。

  2、借助人物描写,体会人物的不幸遭遇,感受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善良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借助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在个性化想象中,学习人物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对比提问,简洁入题 

  同学们,我们都拥有着幸福美好的童年。可是,你们知道吗?有这样一个小男孩儿,他饱受饥寒之苦,最后又悲惨地死去。然而,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大家想知道这个小男孩儿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吗?那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去认识这位与你们年龄相仿却十分不幸的男孩儿——小珊迪吧!下面请跟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全文,感知形象

  1、请几名同学读课文,读的同学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请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从这件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珊迪?

  三、深入研读,理解形象

  1、师:是的,正如同学们感觉到的那样,小珊迪是一个可怜的孩子,更是一个诚信、善良的孩子。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小珊迪的品质的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1——8自然段,读一读,找一找: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学习要求)

  (1)用横线画出描写小珊迪外貌的语句。

  (2)用波浪线画出小珊迪,作者和同事的语言对话。

  (3) 用双横线画出作者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2、 研读交流

  (1)外貌描写:

  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如:“又薄又破、瘦瘦的、冻得发青、赤脚、冻得通红”。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小珊迪的可怜。

  (2)语言描写:

  研读三次“求” :你怎样理解“请——请求——乞求”三个表示语气的词语?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四句话,进一步感悟小珊迪的可怜。

  (3)换位想象:小珊迪为什么要降价卖火柴呢?他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4)分角色朗读。

  3、师:我们从小珊迪的外貌描写看到了小珊迪的可怜,又从他的语言描写中进一步看到了他的可怜。而此时的作者也很同情可怜的小珊迪,拿出了一先令,小珊迪主动帮作者换零钱,可是作者等了很久,也没看见小珊迪回来,此时作者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体会作者的心理描写)

  四、展开联想,感受品质。

  1、师:正在作者猜测时,旅馆里来了个小男孩,他是谁?他来干什么?请同学们默读研读9——13自然段,思考小利比来给作者还钱,让你又看到了什么样的小珊迪(板书:诚实守信)

  2、师:此时,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他换完零钱往回跑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到小珊迪被撞的路上看一看,看他到底遭遇了什么?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思考,我来叙述,你来补充。

  3、小珊迪遭遇了不幸,却用奄奄一息的声音说着什么?由此,你还看到了怎样的小珊迪呢?

  4、面对这样一个可怜、可敬的孩子,此时你要跟他说什么?

  师:多么让人心疼的孩子啊,此时我们和作者的心情是一样的,让我们握着他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

  5、当小珊迪听到作者的承诺,他又什么样的反应?作者是怎样描写他的神态的?请轻声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抓住“目不转睛”,“感激”两个词)

  6、小珊迪放心地走了,让我们不要吵醒他,再轻声的齐读最后一段。

  五、由读促说,升华情感

  可怜而又可敬的小珊迪虽然死了,但是他善良的品质,诚信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同学们,让我们把小珊迪的故事讲给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听吧!好让小珊迪的故事永远得以流传,让他的精神永远照亮人间!齐读:善良和诚信,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14、小 珊 迪

  外貌 → 饱受饥寒

  }可怜

  语言→请→请求→乞求

  派弟弟送零钱 → 诚信

  挂念弟弟无人照顾 → 善良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有关头部器官的词语,并积累有关的4个成语。

  2、巩固部首的方法,能熟练运用部首查字发独立识字。

  3、理解部分成语的意思,并能积累有关数字的成语。

  4、自主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巩固认读生字,了解文章内容。

  5、能开展自主识字活动。

  6、熟记名言。

  7、学会写带有口字旁的字,注意它在田字格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各种方法巩固和积累字词。

  三、教学过程:

  一、你来指图,我来认读

  1、出示有关头部器官的词语

  学生进行抢读词语的练习

  2、出示卡通人脸

  请学生用直线把词语和头部器官图连起来。

  游戏:同桌两人一个指自己的头部器官,一个读词。

  3、出示带头部器官的成语和图,请学生认读。

  4、谁能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5、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也是带有头部器官的.?

  二、为字宝宝找门牌号

  1、出示六个字,学生认读。

  2、把部首圈出来。

  3、小组合作:帮助它们在字典公公的家中找到门牌号。

  4、集体交流。

  三、积累成语

  1、试着把书上的这些带有数字的成语补充完整。

  2、读一读,记一记。

  (1)说说这些成语中,你了解哪些?从哪里了解到的?什么意思?

  (2)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数字的成语?

  (3)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说得多?

  四、朗读短文,完成练习

  1、自由读短文

  2、交流

  3、完成短文后面的练习题。

  五、送贺卡

  过渡:教师节快到了,同学们做了许多贺卡给老师,你喜欢吗?请读一读卡上的内容吧。

  1、学生自由读,相互交流读。

  2、你想送什么样的贺卡给老师呢?请你挑选其中的一张,并大声读一读。

  3、游戏:送贺卡

  六、熟记名言

  1、自己轻声读通名言

  2、说说你知道哪句名言的意思?

  3、试着背背。

  七、在田字格里写字

  1、说说这些字的特点?

  2、学生讲解口字旁的字在田字格中的正确位置

  3、写字,师巡视指导。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内容,懂得孝敬老人,帮助病残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叙事的基本方法。

  2、讨论要点,明确本次训练的重点是既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又要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具体地写出来。

  3、按照要求,选择做过的一件事写下来,做到把经过写具体,动内容写生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难点: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学习例文,归纳写法。

  1、轻声读例文,完成练习。

  (1)《给爷爷洗脚》主要写()的事。

  (2)小作者在叙述给爷爷洗脚这件事时,先写(),再写(),最后写(),其中重点写()。

  2、小结。

  3、结合“习作要点讨论”,归纳写法。

  (1)写一件事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写事情要有重点,要把事情的主要部分写具体,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

  (板书:按顺序写具体)

  (三)细读例文,启发讨论。

  1、仔细读例文,启发讨论:

  小作者是怎么样把给爷爷洗脚的'经过写具体的?

  2、归纳小结:小作者把给爷爷洗脚的经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分成了几个部分:打水-脱袜-搓洗,每一部份都写得很细致。另外,小作者还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这样就十分具体了。

  (四)审清题意,循序渐进练习。

  1、审清题意:你们知道今天作文是写什么?有哪些要求?

  2、开拓思路。

  3、教师指导:

  (1)指导学生在选择好内容的基础上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组织材料,列好提纲。

  (2)让一个学生具体地口述自己为老人或病残人做过的一件事的经过。

  4、学生练习草稿,教师巡回辅导。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四)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学生分析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

  重点:

  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点:

  1.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创新点: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空白点:

  多处设置空白,主要体现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中。学生自由研读,提出问题等。

  教学内容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中,人们靠着手中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盖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创新教学程序,重视读中感悟,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村庄的画面,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感悟,同时设问质疑。

  2.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研究探索(学习2-4节)

  (一)学习第二节

  1.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指名读,质疑。

  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线画下来。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2.自由研读,分析理解

  (1)设计问题:从哪个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树的?(留空白,尊重学生的选择,有观点后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育)(空白点、重点、德育点)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2)质疑

  指名再读,其他人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点)

  (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请学生在读的基础,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读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A.理解“谁”

  B.理解“拎”(换词方法)

  C.理解“裸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

  D.小结:

  (板书:随意砍树)

  (3)指导朗读

  (4)句子训练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 ),谁家( )……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补充句子,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生活经验相合)(创新点、留空白)

  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5)小结

  (二)学习第三节

  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认识“骨、莫、巢”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流利地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动物。

  教学难点

  ★学习生字,了解诗意,想象画面。

  ★想象故事的画面、感受人类是动物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以诗导入,创设情境

  刚才同学背诵了许多诗词,我听同学们的背诵啊,虽然诗背得正确,节奏也还准确,只是好像缺少了点古诗的韵味。还记得那首《春晓》吧,我们就用这首诗来找找感觉。据说古人吟诵是讲究平仄的。(板书:平 、仄 )我们这样做也许不科学,不过尝试没有对错。那我们就试着把一、二声当平声,这样的字音可以读得拉长平缓;三、四声当仄声,读得短促一些。比如题目:“春”是几声?“晓”呢?师标记平仄。谁来读读?(谁还能比他读得更好?你觉得你为什么比他读得好?“晓”是仄声,读得短) 好,我们来看看诗句。(课件出示)

  谁来试一试?春——眠——不(短促)觉——晓;找到感觉了吗?

  当然,不但如此,还要注意五言诗自身的节奏。这样读起来就显得自然流畅了。 谁来读读整首诗?

  春天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走来了,到处都听到了鸟的鸣叫。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鸟的古诗。(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那,关于白居易你了解多少呢? 出示作者简介,了解诗人。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熟

  1、鸟一直都是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诗人白居易是怎样写鸟的呢?请同学们把书轻轻地翻到78页,端好书,坐直。下面大家就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要仔仔细细地读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做到字正腔圆;后两遍,要尽量把诗句读通顺。

  大家读得很投入。那谁愿意来读读?其他同学要仔细听,听听他是否把字音读正确了?是否把句子读通顺了?

  2、我们已经学过、背过许多古诗词了。同学们都能感受到,古诗词呢,都有自己的节奏,都有一种韵律美。像这首古诗,它是一首七言诗,它该有怎样的节奏,在哪里作停顿能更好些呢?同桌之间互相读读、听听,感受感受。

  谁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他是否读出来古诗的节奏?(读得真是有板有眼)

  3、看,读着读着就读出了古诗的感觉,那下面我们来合作读读,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听听谁读得更有诗的感觉。

  4、就这样,我们用心地读着读着就走进了古诗。把这首七言诗读得既正确,又有节奏,可是,还不够,我们还要尽可能地读出它的味道来。老师也来读一读。同学们轻轻地放下书,闭上眼睛,用心来感受这首诗。(师配乐读)

  三、精读古诗,感悟诗意

  1、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诗人在这首诗中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感受说得不好就再读读古诗)。是从哪一句知道的?

  2、我们就来看看这一句。(课件出示)这一句中有一个词告诉我们不要打鸟,哪个词? 学习“莫”字:(出示字理图)像太阳落入草木丛中,表示日落时分,白昼结束,夜晚快要来临。莫有“日落”“太阳已尽”之义,后来引申为“无”“没有”之义,又用做副词,意思就是“不”“不要”。那么诗中的“莫打”就是——什么意思?(不要打)那诗人是要劝谁不要打鸟呢?君,这个“君”指的是谁?你?他?我?都是,每一个人,是吧。对,这里的君是对人的一种尊称,他可以指任何一个人。谁来读读这句?

  3、是啊,劝君莫打枝头鸟,因为——生:子在巢中望母归。(课件出示)

  学习“巢”字:这个字也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生字。那对于这个字的读音,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我们来看这个字的字理图:在一棵大树上,有一个鸟窝,窝里住着几只雏鸟,多么温馨的画面!根据这一的画面古人发明了这个字,最后经过演变,就形成了今天这个“巢”字。所以,这个巢就是——小鸟的家。

  看看这些羽翼还未丰满的小鸟们,时时刻刻在自己的巢中——生:望母归。那是怎样一个“望”啊?只是简单的看吗?那是眼巴巴地——等啊,盼啊,期待啊 ……妈妈的归来。读出你此时的感受。

  4、引读: 师:孩子们想想,如果,你就是那只自由飞翔在林间给孩子觅食的鸟妈妈,你也会大声地对猎人说——

  师:孩子们,如果,你就是那只在巢中翘首待哺的小鸟,你会可怜地说——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当我们看到这群小鸟已经饿得奄奄一息,当我们看到鸟妈妈焦急地振翅归巢,我们也一定会从心底发出这样的同情——

  5、是啊,同学们,其实小鸟跟我们一样,所有的动物也都跟我们人类一样,它们也有——生命,它们也有——骨肉亲情,诗句中也有跟我们一样的体会,哪两句?谁来读读?(课件出示)。

  6、我们先来看第一句。道是什么意思?(说)微是指:轻微,微贱。那么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谁说这群小生命微贱?读读这句。

  7、是啊,再微小也是——生命啊!也是一般骨肉一般皮啊!看看第二句,

  a、一般是什么意思?一般:一样,同样。

  b、那么骨肉又指什么?像我们人一样的骨头和血肉,其实,骨肉还有一层意思,谁知道?比如:老师说,你是妈妈的骨肉。难道说,就是指你是妈妈的骨头和肉吗?不是,是妈妈的亲人,是和妈妈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我们跟妈妈都有着骨肉亲情。所以,鸟妈妈和它的孩子们也有着骨肉亲情啊!那么这一句的意思是——它们和人有一样的骨肉,有一样的皮毛。所以说,劝你不要打枝头上的小鸟,它的孩子在巢中正等待着母亲的归来。

  8、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两句。

  9、多么让人心动的画面啊!谁愿意来动情地读读整首诗?(你真是诗人的知音啊!字字句句都读到他心里去了。)

  四、回读巩固,熟读成诵。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诗人白居易饱含深情地劝说人们要爱护鸟类,无不让我们心生同情。现在我们就伴着音乐,深情地读读这首诗。

  读得太有味道了。相信那些现在手执枪的人,此刻要是听到了你们的朗读,定会放下屠杀之意。我们就这样,读啊读啊,就走进了诗的字里行间,就这样读啊读啊,就读懂了作者,真好!老师相信,这首诗现在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们的脑海里,一定有许多同学能背下来了吧?谁来试一试呢?

  五、续读延伸

  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该跟我们共享一片蓝天,而不该成为人类餐桌的美味,也不该 成为人们笼中的观赏。但是,总是有些人喜欢用锁住鸟儿的自由来博取自己的快乐。课后就有这样一首诗,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大家自由读一读。指名读。(读得很有味道)一起来读读。是啊,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真是意味深长啊!关于描写鸟的诗词你还知道哪些呢?谁来背一背?生自由背。

  六、总结

  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鸟类。课下,同学们可以好好想想,我们平时该怎样去保护鸟类,保护动物,为生态和谐尽自己的一份力。并在课下写下你的感悟心语。最后,让我们再朗读声中结束这一课。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能够运用联想、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3、体味诗人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内涵。

  教学难点:

  体味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童年有很多美好回忆,童年有很多幼稚的想法,但童年也充满着令人感动的丰富情感。成长中我们一步步走向成熟,成熟中我们频频向童年挥手作别,走向我们自己的`路。板书课题《我们上路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初读全诗(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句子读准、读通顺)

  3、指名读课文。

  4、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请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朗读,全文分三部分(第一节:虽然我们很稚嫩,但我们还们还是上路了;第二节:路上可能遇到美丽也可能有挫折,但我们决不后退;第三节: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要勇往直前,脚踏实地。)

  3、分三部分指明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深入理解诗句,体会全诗思想。

  1、自由读每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把自己的理解或感触作上记录。

  2、在小组内交流。

  3、在全班进行交流:

  (1)教师重点点拨“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象征的意义。

  相思鸟:指美丽的爱情;金孔雀:象征成功的事业;

  橄榄树:指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美好向往;曼陀铃:预示着“我们”富有情趣的生活。

  (2)理解“风、雨、雷鸣电闪”各比喻了什么?

  (生活中的困难、学习中的挫折等艰难考验。)

  4、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用喜欢的方法朗读。

  (2)在班级表演读。(师配乐)

  五、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创作一首同一题材的小诗或者替作者补写其他你觉得可以合理添加的章节。

  2、给学生时间练笔,然后请学生在班上朗读。

  3、总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人生的际遇顺逆交错但不能因此畏缩不前,要勇往直前,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六.作业:

  完成《天天练》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我们上路了

  相思鸟:指美丽的爱情;

  金孔雀:象征成功的事业;

  橄榄树:指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美好向往;

  曼陀铃:预示着“我们”富有情趣的生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经典]语文教案07-23

语文教案[经典]07-23

【精选】语文教案07-22

语文教案【精选】07-23

(精选)语文教案08-25

语文教案(经典)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