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模板1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准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自然之道》教学设计》。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二、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
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三、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语文教案模板2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期授课计划,在教学活动之前,任课老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考虑相应的教学方法,最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是教学计划实施的重要保障。其编写要求如下:
一、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一堂课要达到的要求、需要完成的任务,一般包括传授知识的要点和重点、培养技能的种类和基本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的内容等。
任课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须做到以下几点:
1.精读教材,弄懂教材,做到无疑点。
2.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明确重点、难点、培养能力的内容、要求及方法。
二、正确选择本次课的教学方法
1.正确选择教学方法的根据是:教材内容、教学设备情况、学生的知识基础、班风及教师自身的能力和习惯。
2.正确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是:一是使教学效果最好,二是使教学效率最高。
3.任课教师根据上述原则和依据,确定本次课的具体教学方法。
4.正确选择直观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手段通常是指挂图、幻灯片、模型、实物、录象及多媒体等。任课教师应尽量多的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并在备课时作好充分准备。
三、设计或选择习题
习题分课堂用例题、课内练习题和课外习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选择或设计典型性强、目的性强、深浅程度要适宜的习题。
四、编写教案
任课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将选择或设计的内容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教案。完整的教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教学内容2.教学目标(或教学要求)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5.教学过程(或教学步骤)
6.设计板书7.布置外作业
语文教案模板3
《唐雎不辱使命》
自读要求
1、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故事情节。
2、揣摩对话中不同人物的语气、口吻和情态,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侧重点
1、诵读训练,注意句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对话描写、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及其作用。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要继续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注意揣摩语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诵读为突破口,在读懂题意、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文章的艺术特色。)
自读程序
1、默读。
(1)读“阅读提示”,略知文章大概情况。
(2)读注释①,了解作品、作者、编者及题愈等概略知识。
(3)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速谈。理清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朗读。分角色(唐雎、秦王、安陵君、叙述人)进行朗读,注意朗读的要求。
4、研读。诵读全文,思考:后推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唐华的使命是什么?为什么说唐华没有辜负使命?磨难的典型性格是什么?
(解说:通过“默读一速读一朗读一研读”四步阅读法的训练、旨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读思结合、读练结合、读议结合,在熟悉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对话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介绍情节的发展过程、突出文章的十C思想,从而感悟文章中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自读点投1、总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唐维出使秦国的原因。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为诱惑,企图吞并安陵国,遭到拒绝,秦王不悦,表明安陵危在旦夕。这部分是情节的开端。
第H部分(第2、3段)具体叙写唐推出使泰国,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部分分为两层:第~层(第2段)唐唯义正辞严地驳斥秦王所谓不同意“易安陵”就是“逆寡人”“轻寡人”的谬论,并表示鲜明的态度‘“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这是情节的发展。
第二层(第3段)唐雎以“布衣之怒”与秦王“天子之怒”针锋相对,并效法‘三子”,挺剑而起。这是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通过侧面描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及他所明白的道理,反衬患难出使胜利,点明了主题。这部分是情节的结局。
(解说:这部分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总体把握,理清文章的思路,在此基础上了解唐雎的性格特征,明确文章的中心。)
2重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本文的重点是人物对话描写,主要表现在秦王与唐雎的两处对白。
(2)难点分析。本文的难点是理解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分析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本文的对话描写巧妙地取得了一箭三雕的艺术效果。
其一,通过人物对话的描写有力地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这主要表现在第三段。文章一开始,秦王在灭亡韩、魏之后,提出要“易安陵”,安陵君却“愿终守之”,而“秦王不说”,这便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表明安陵危在旦夕,这正是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段对话描写,不如说这是一段巧妙的环境描写。
其二,全文主要描写了人物的三处对白,传神而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先看第一处,秦王与安凌君的对白,秦王要吞并安陵,却以诱惑的手段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当安陵君识破其阴谋之后,义正辞严地指出“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时“秦王不说”。由此可看出:秦王的狡诈与专横和安陵君不亢不卑的性格。再看第二处,秦王与唐雎的对白,秦王气势汹汹地指责安陵君不同意易地,就是“逆寡人”“轻寡人”的行为,唐雎针锋相对地予以驳斥,“受地予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由此可看出:秦王蛮不讲理,以势压人的丑恶嘴脸和唐维坚持正义、维护尊严、忠于君主的形象。第三处仍是秦王与唐雎的对白,当秦王怫然大怒时,企图以“天子之怒”的淫威来征服唐雄,而唐雎毫不示弱,以“布衣之怒”拼死一搏,这样,把秦王的骄横狂妄、不可一世的性格与唐雎激越慷慨、不畏强暴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三,通过人物对话描写巧妙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开端秦王以希望的语气提出“安陵君其许寡人”,当对方不同意时,秦王便指责一安陵君不听寡人”“逆寡人”“轻寡人”,这时矛盾更加激化,更加深了安陵的危机。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乃至发展到唐雎以‘布衣之怒”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挥剑而起”,使矛盾发展到白热化的程度。
(解说:抓重点、破难点是阅读教学的关键,使学生不仅懂得本文的学习重、发是对话描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及其作用,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3、表现手法。
(l)选材上洋略得当、重点突出。
本文重点洋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突出了主人公,并通过其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中心。
(2)结构上情节完整、自然而紧凑。
文章虽短,但围绕“唐雎不辱使命”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的故事情节,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从唐维来看,先写唐雎出使的缘由,接着写针锋相对的舌战,再写挺剑而起,最后写出使胜利,这样层层紧扣,突出了中心;从秦王来看,他以不可一世(诱惑、恫吓、佛然怒)开始,却以失败(色挠,长跪而谢)而告终。
(3)描写方式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本文一方面正面描写了唐雎义正辞严地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还写了他不畏暴君,效法“三子”,挺剑而起的英勇壮举。另一方面还通过对秦王的描写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解说:教学中,抓住本文表现手法上的几点,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自该思考1、做课后练习三。
2、下面的短文《唐雎说信陵君》出自《战国策》,请将此文与《唐雎不辱使命》进行比较阅读,说说两文的异同点。
唐雎说信陵君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效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①;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效迎,卒然见赵王②,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③。
注释:①不可得而知也:不可让别人知道。
②卒然:同“猝”,突然。
③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正之子。谨受教:真诚地领受教诲。
(解说;第1题根据单元诵读要求注意揣摩语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2题以比较阅读的形式进行延伸思考,区别其异同,换个角度去分析课文。这两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既要走进课文,又能跳出课文,使学生全面、准确、深入、拓展、创新地发展。)
参考答案
1、(1)也:疑问语气“呢”;
(2)与:反问语气“吗”;
(3)哉:反问语气“呢”;
(4)乎:疑问语气“吗”;
(5)矣:陈述语气“了”;
(6)尔:限止语气,同“耳”’‘罢了”;
(7)矣:陈述语气“了”。
2(1)相同点:文体上都是记叙文;内容上都是写唐雎的事;形式上都运用了人物对话描写;语言上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2)不同点:主要是两篇文章表达的中心不同。课文主要写唐雎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主义精神,而本文主要写唐雎忠告信陵君:切忌以恩人自居。话虽不多,却发人深省。表现了唐雎的为人处世之道。
语文教案模板4
教学目标:
1、 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2、 理解信息主体的含义,提高对作品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
3、 对比阅读,比较同类主题不同作品观点的异同。
教学重点:
1、 着重认识新闻类作品的特征和主要的表现方式。
2、 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人生感受;学习如何把握历史的瞬间,进行忠实的记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从纪念历史的角度看,20xx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xx周年。对今天的每一个人来说,历史不仅提供了一种对过去的回忆,更是一面镜子,每一个后来人都可以从历史的记载中去反思、借鉴。
二、 简介文体:
问:课文是以什么方式来记住历史的?
明确: 消息
简介:消息也叫新闻,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新闻体裁。
它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组成。但不是每篇都具有这五部分。其中标题常用多行形式,分为引标题、主标题和副标题。它常用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即用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它的写作要求是——客观叙述,迅速、及时,简短、概要,生动活泼。
三、 研习第一则消息
(一) 标题——七个字,讲出了“人物、事件、事件的意义”,符合拟新闻标题的要求,实在概括,使人一目了然。
(二) 1、导语(第1段):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双腿下跪,请求恕罪,以此表示对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的沉重悼念。
2、主体(第2、3段):德国政治领袖对二战责任和屠杀无辜的`犹太人的罪行的认识;勃兰特答记者问,回答他为什么下跪。
3、结尾(第四段):勃兰特下跪行动的意义和影响。
(三) 几部分中,哪部分内容最重要?
明确:导语(借此说明消息中导语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并阐释“倒金字塔式结构)
(四) 小结:
1、 本文是一则综合消息,时间跨度达30多年,作者取材精当,着重选择与如何认识战争责任相关的片段来组合。
2、 体现新闻客观性的原则,没有消息写作者的主观议论。
(五) 延伸:探讨德日两国对二战的不同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研习第二则消息(仿照第一则的程序与方法,让生自主分析)
(一)标题——行为主体 行为方式
(二)1、导语(1):交代新闻来源,披露本则消息的主要的新闻事件,交代何人何时于何地宣布了怎样的事实。(最重要)
2、主体(2-6):编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亚太战区历史教材的原因、意义、经过,并对教材进行评价,说明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
3、新闻背景(7):这份历史教材是在该省民间组织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推动下完成的。
4、结尾(8):介绍教材的使用范围。
(三)小结:
1、 本则消息属于动态新闻。
2、 依旧坚持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五、 比较两则消息的异同(习题2)
1、 共同观点:公民的历史责任感。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为本民族、为自己国家的行为,为国际公义负责,只有承担这些历史责任,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抚平战争伤痕,消除国家之间的隔阂,才能取得和平与安宁。
2、 均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但写法有不同:
前一篇:综合消息,收集有关材料,予以组合。
后一篇:动态消息,注意写清事件,突出中心,明白地交代新闻来源。
六、比较“通讯”与“消息”(习题3)
1、内容上:消息简单地报道了 发生什么事,不多写情节;
通讯则详细、具体地报道前因后果,展示情节。
2、表现手法上:消息以叙述为主;
通讯则综合采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表现形象生动。
3、结构上:消息常用 “倒金字塔式结构”,一般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篇幅较短;
通讯结构灵活,篇幅较长。
板书设计:
消息——真实性、时效性、受众性
语文教案模板5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 掌握故事情节,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
4. 理解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深刻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5. 打通课文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 联想和想像能力的`培养
2. 理解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思想
3. 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 学生熟悉课文
2. 老师准备录音机和磁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掌握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
老师可以问学生们他们最喜欢哪位童话作家,以此引入本课学习的作品——《皇帝的新装》。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①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老师可以让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则边听边尝试想象自己的解释。当学生们遇到一个新情节时,不要急于往下读,可以先把书合上,自己试着想象,看自己的想象和作者的想象是否有不同。
② 播放本课录音。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边听边标注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或与其他学习伙伴解决。
③ 引导学生在书上画出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段落,以帮助理解文章线索,进行深入思考。
接着,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得出结论。
探究爱骗局的情节,展现各种角色的性格特征。
以「新装」为线索,本文展开了一场骗局,让不同角色登场,展现其独特的个性特征。
3、角色朗读,凸显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角色包括旁白、皇上、老大臣、老实官员、小孩和其他所有角色。
4、作业布置:
① 书写生字,理解词汇含义。
② 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注意发音准确、语速适中,能准确表达语气。
语文教案模板6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逐渐变得亮晶晶。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
2、板书课题,学习“阳”字,认识“”旁。
二、初读课文
1、小组自由学习课文。
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3、同桌读。(能读准安音,读通课文就给同桌画上一个红太阳。)
三、识字
这些生字娃娃排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看看,它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一读。
2、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3、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给小朋友们提个醒。
游戏:登山看日出。(用生字铺成的山路)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联系实际理解“阳光像金子”,给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理解“洒遍”一词。
B、指导朗读
2、学习2、3、4、自然段。
A、教师范读。
B、小组自读后,选择在家喜欢的段落进行学习、讨论、交流。
C、汇报、展示、质疑。随机出示句子:
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 小组派代表说说对句子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 小组派代表朗读,其他组可以竞争朗读,评议。
● 指导朗读。
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 小组代表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 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绿色锦缎般美丽。
并思考:你觉得它(小河)还像什么?
● 汇报,评议,指导朗读。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 指小组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着重理解“跳进”一词)
● 观察插图中小女孩的神情,感受阳光的美好。
● 指导朗读。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 齐读句子。
● 小组派代表质疑解疑。(重点理解“捉不住,大家的”
● 指导朗读。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A、学生朗读、评议。
B、小组讨论: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评议。
五、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齐读课文,注意有感情。(配乐)
2、评选朗读能手。
3、背诵全文。
A、出示课文插图,教师指插图,指导背诵。
B、想像画面,同桌互背,指正。集体背诵。
六、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学生观察后,自由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范写,生写。
2、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七、读读说说
1、开火车读带有“日”字旁的字。
2、教师随意指一个字,学生组词,比比谁是“组词大王”。
八、扩展活动
1、说说阳光可爱吗?为什么?
阳光可以帮人类做些什么事?如果地球没有阳光,那会怎样?
2、画一幅图,表现阳光的美好
语文教案模板7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完成
知识、技能目标
学习燕、菜等15个生字,了解声调的标法,拼读音节
过程、方法目标
1、练习上下文猜字;
2、熟读课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冬瓜、茄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笑吗?大家笑一下,好吗?燕子妈妈也和小朋友一样喜欢笑,为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范读
2、生自读(不懂的字猜一猜,查字表,或请教他人。)
3、认读生字词
A找生字:一生上前找,把找到的字贴到黑板上,并领读。
B记生字:怎样才能很快,很准确地记住这些字呢?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5、同桌互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讨论学文
1、小燕子到菜园里去观察到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板书)
2、小组讨论:你觉得小燕子认真观察吗?为什么
指导三次观察的朗读。
3、全班交流:怎么做才是认真观察呢?
A反复观察
B仔细观察
四、延伸
出示西红柿和黄瓜,观察他们的异同点。
五、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瓜、皮
1、说说笔顺,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2、你觉得要怎样写才好看?左耳刀重点指导
其他字的笔顺你知道吗?
3、同桌说说怎样写才好看?
4、生描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反馈评议
板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
学会观察
语文教案模板8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做错事要勇于主动承认错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摸瓜”和“送瓜”时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3、收集身边的小故事,从故事中感悟道理。
4、认识本课3个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感悟道理。
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中自己身边的小事谈感受。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读说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吃西瓜吗?谈一谈吃西瓜的.感受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西瓜的文章。
板书课题:摸瓜。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变化。
1、读课文,体会小伙伴想出办法摸瓜时的高兴心情。
2、默读“摸瓜”部分,画出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当时的心情。
3、为什么送瓜?体会情感变化。
第二课时
一、扩展延伸,练习说话。
1、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如果换作你,你会怎么做?说一说。
二、认读生字。
三、布置作业。
自读课本《说声“对不起”》。
附板书设计:
准备摸瓜
摸瓜 摸瓜经过 乡情淳朴
往回送瓜 人情浓郁
请我们吃瓜
语文教案模板9
教学目标 :
知识 和能力
1.学会十二个生字以新词,认读两个字;
2.能用“惋惜”造句;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不能不讲信用”这句话的意思;
3.选择合作伙伴,自编自演课本剧;
4.了解宋庆龄为等候小伙伴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
过程和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宋庆龄为等候小伙伴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懂得从小就应该养成“讲信用”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
朗读课文,懂得从小就应该养成“讲信用”的好品质;正确、熟练地书写生字以及新词。
教学难点 :
正确熟练地书写生字;懂得从小就应该养成“讲信用”的好品质。 查阅资料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准备:
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听说过宋庆龄这个人物吗?谁能介绍给大家听? 激发兴趣:你愿意学习她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提示:你能读准每个字的读音吗?小声读读故事。 提示:打开第六页,谁能很快读会生字表中的每个字? 引导:这么多的字,你打算怎么记忆它们? 提示:把你认为记得的方法介绍给周围的同学听! 同组之间交流组词,争取记住更多的词。
你认为这课的生字哪个最不好记,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大家交流记忆方法。
汇报学习情况
(1)指名读词语:折纸、花篮、第二天、差点儿、忘记、昨天、虽然、耐心、惋惜、急匆匆、惦记、一些、宋庆龄、解释、敲门、吻
(2)字音:虽然 仍旧 差点儿 急匆匆 在家里教同学小珍折纸
(3)字形:说说这些自有什么不同,你怎样区分? 折(折纸)(曲折)篮(篮球)(花篮)第(第一)(第二天)记(忘记)(日记)昨(昨天)(昨夜) 拆(拆坏)(拆掉)蓝(蓝天)(蓝色)弟(弟弟)(兄弟) 纪(纪念)(纪年)作(作家)(作业) 惋(惋惜)些(些许)(一些)惜(惋惜)(珍惜) 匆(匆忙)惦(惦记)(惦念) 碗(饭碗)紫(紫色)(紫花)措(措施)(不知所措)忽(忽然)店(商店)(店门)
(4)字义: 惋惜: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变化表示同情、可惜。 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
出示词语
提示:这些词语中你懂得了那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明白?
引导:你读读这句话的.,说说你的理解?
提示: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提示:哪些同学愿意给大家读读?
三、练习。
出示:看拼音写词语
填上合适的词语
四、作业。
1.听写生字。完成课后第四题。
2.查找关于宋庆龄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文。
师:谁想知道宋庆龄的详细故事?赶快读读课文吧!
读书思考: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看出来的?
二、朗读课文,懂得从小讲信用。
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宋庆龄答应小珍折花篮的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读出句子:宋庆龄拍着手说:“太好了!”此时它是什么心情。
引导:宋庆龄想去吗,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提示:她为什么没有去?
读句子:忽然,她想起小珍要来的事,说:“哎呀,差点忘记啦!我和小珍昨天就约好了,等一会儿她要来学折花篮的。我不能去李伯伯家!”能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联系生活实际发谈谈你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爸爸提供了一个好办法,你觉得可以吗?为什么?
我一定要等她!(在不同情景中体会读)
1.当她想起小珍要来学折花篮的事时,她说
2.当爸爸说回来解释一下,以后再教时,她说
3.当她想到自己不能不讲信用时,她说
你体会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小珍,来到宋庆龄家时看到的是大门紧锁或一张留言条,你会怎么想?
提示:宋庆龄等啊等,却没有等到小珍,等回来爸爸和妈妈做客回来,如果是你,你会后悔吗?为什么?
提示:小珍为什么没有按时来呢?你觉得她是“讲信用”的人吗?宋庆龄全家人,为什么会心的笑了?
三、拓展练习。
提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激发兴趣: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表演给大家看?
四、作业。
布置: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宋庆龄说些什么?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3 我一定要等她
“我不能不讲信用”
语文教案模板10
课时目标:
1、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yang、deng、ying、zhong四个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读出本课所学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
课时重点:
后鼻韵母的发音,主题图片的四个音节的拼读。
课时难点:
后鼻韵母发音及四声的认读。
课时准备:
整体认读章节卡片,生字卡片,本节内容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一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卡片)
2、开火车认读前鼻韵母an、en、in、un、ün。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要认识新的字母宝宝了,同学们准备好和老师一起学习新知识了吗?看看今天哪位同学表现的最好。
二、学习新课
1、看图认识事物,进行说话练习。
课件出示四幅图,问:谁能说出图上的内容?
(如:这是一只老山羊;我家有一盏漂亮的台灯;老鹰站在
树上;那是一只座钟)
2、课件出示课题,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要借助这些图来学习四个新的韵母。(如有学生读出来给予肯定和表扬)
3、学习ang
a.读准ang的'音。
①师指着图1“羊”及ang。(音稍微拖长,多读几遍,让学生们细听,并注意看老师的口型变化)引导学生跟读
②出示ang,与an的读音比较,告诉学生ang叫后鼻韵母,是由一个鼻尾音ng组成的。
教师师范,知道发好鼻尾音ng。
④知道发准ang的音。告诉学生ang的发音方法。⑤范读,领读,指名读,齐读。
b.教学ang的四声:板书āng、áng、ǎng、àng学生自由练读,随即抽读。
c.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步骤。
4、学习eng。
a.读准eng的音。
①师指着图2“台灯”及eng。(多读几遍,让学生们细听,并注意看老师的口型变化)引导学生跟读
②出示eng,与en的读音比较,教师师范,知道发好鼻尾音ng。
④知道发准eng的音。告诉学生eng的发音方法。
⑤范读,领读,指名读,齐读。
b.教学eng的四声:板书ēng、ng、ěng、ng学生自由练读,随即抽读。
c.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步骤。
5、同上方法学习ing、ong。
(1)读准ing和ong的音。
(2)ing与in做比较,发好鼻音。
(3)读好ing和ong的四声。
6、认读音节
谈话:我们认识了4个后鼻韵母,现在来拼读几个音节课件出示音节yángdēngzhōng,鼓励学生自己来拼读。
7、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①出示yīng,告诉学生这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他跟后鼻韵母ing的读音一样。
②学习ying的四声。板书yīngyíngyǐngyìng
三、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四个后鼻韵母在四线三格的书写位置,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1、指导书写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2、指导书写ying及四声,注意写紧凑,注意调号的位置。
3、学生在书中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书写韵母各一行。
板书设计:
ang、eng、ing、ong
语文教案模板11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文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切入点: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阅读切入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课时安排:1
板书设计:24、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1996年8月的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开幕式上,有一个中国男孩宣读了他个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这个男孩名叫雷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2、板书课题:24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3、齐读课题,质疑:
为什么企盼世界和平?他是怎样做的?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3、默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
4、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理解词语:“凯旋”、“覆盖着国旗的遗体”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3)读句子,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我大声呼喊……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这段话,把一个年仅11岁就失去父亲的小雷棣趴在父亲遗体上泪流满面地大声呼喊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4)指导感情朗读。
2、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
(1)默读,思考:雷棣是怎样做的?用横线勾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一下雷棣的情感,作好批注。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学生读文字说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雷棣的变化。体会雷棣化悲痛为力量,将对父亲的爱和怀念深藏心中,并为实现父亲遗志而发奋努力的心情。
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
(3)抓住事例中雷棣说的话来体会他的品质。
(4)划出句子,指名朗读,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抓住“一定”“会去”“凭自己的努力”等词来体会。
(5)教师小结:同学们,面对如此盛情而真诚的邀请和诱惑,雷棣牢记父亲的教导,不为所动,这对于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是那么不容易啊!他平静的话语后面,是一颗坚定的决心,是一种自强自立,发奋学习的可贵精神。难怪教授会激动地称赞他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来,让我们也来赞美一下雷棣吧。
(6)齐读:“你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我相信今后会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见到你。”
3、讲读课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雷棣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他是怎样做的?
(2)理解:“未竟的事业”。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孩子雷棣,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2、拓展:你想对雷棣说些什么?
语文教案模板1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夏日海滩的美丽景色及深入理解孩子们快乐的暑假生活,体会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夏日海滩的美丽景色及深入理解孩子们快乐的暑假生活,体会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播放《赶海的小姑娘》这首歌唱的是哪里?(生答海滩)你去过大海吗?见过海滩吗?请你和同学们讲一讲你见过的海滩。
2、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夏日的海滩》看一看,领略一下夏日海滩的美丽风光。
(板书课题)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感受快乐。
1、(课件播放音乐,师朗读课文)想一想你听懂了什么?
2、下面请你自由朗读诗文,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提出来。
3、到这里你有哪些感受与大家说一说。(学生谈感受。)(海滩很美,孩子们很快乐)
4、这么美丽的海滩,这么快乐的孩子。如果是我们那该有多好哇!下面把你的感受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吧!把你的感受溶入到课文中吧!(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体会快乐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体会课文三个小节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美及孩子们的快乐心情)
(1)出示第一小节的课件,谁愿意把它朗读出来?在他读的过程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你的话把他描述出来。(让学生体会诗歌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夏日海滩美丽的景色)。看到这么美丽的海滩,你的心情怎样?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2)过渡;孩子们,多么美丽的海滩,在这么美的海滩上如果是你,你会做些什么呢?
(3)我们看这些孩子们都做了些什么?(出示第二小节的课件),女生读。
(4)学生汇报:(掘一条长长的小河,堆一道坚固的城墙,再拾来五彩的贝壳,造成美丽的房子、凉亭、假山。)
(5)课件出示“掘一条长长的小河,堆一道坚固的城墙,再拾来五彩的贝———壳,造成美丽的房子、凉亭、假山。你能把画横线的`词换成别的词吗?并说一—说哪个词用得好?”(让学生体会这四个动词用得生动传神)
(6)做了这么多游戏,拾了那么多贝壳,如果是你你会拾到什么样的贝壳呢?请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拾来的贝壳是什么样的?
(7)如果是你造的房子、凉亭、假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描绘,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8)假如你就是在沙滩上玩耍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小节吧!你体会到了什么?
(9)(出示第三小节诗文),这么美丽的景色,这么好玩的游戏,此时你能有怎样的心情呢?下面就把你的心情溶入到第三小节中,用你的声音把它表达出来吧!在你读的过程中哪个词重读了呢?(学生会答多么)两个“多么”抒发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把这种心情带到这一小节。用你的朗读再次把它表达出来!
4、孩子们为什么感到快乐呢?请你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5、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沉浸快乐。
1、出示本诗配乐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2、朗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海滩,想不想做一回诗中的小朋友感受美丽的海滩,体会暑假的快乐呢?下面就请你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互相评价。
五、表达训练,拓展思维——延伸快乐
同学们,小作者把自己在海滩上玩耍过程中的快乐表达出来了,那么你还在哪些活动中感到了快乐呢,快来说一说。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将你在活动中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画一幅画,可以写一首小诗感情朗读……)
语文教案模板13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认读“洼、印”等6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色、水泥”等17个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会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2、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理解词语“金色巴掌”
(一)谈话揭题,正确读题
1、由前篇课文古诗导入,出示课题。
2、正确读题。相机正音“铺”,复习“铺”的一字多音。
(二)联系课文,理解“金色巴掌”
1、凸显词语“金色巴掌”。
生说说“金色巴掌”指什么。
2、读读相关语句。
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比较读课题。
改课题为“铺满梧桐落叶的水泥道”读一读,体会原课题富有诗意。
二、预学反馈,梳理文脉
(一)预学检测
1、检测段落的朗读,重点检测词语的读音。
(1)出示语段。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贴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2)同桌当“小老师”,互相正音。
(3)指句读标红的词语,生评议。
2、检测课文的大意梳理。
选一选:
A、整条水泥道
B、“我”走在水泥道上的心情
C、掉下金黄的叶子
D、每一片落叶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天放晴,“我”去上学看到的美景: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我”觉得水泥道真美!
(二)梳理难懂的词语
三、学习第1至4自然段,相机理解词语
(一)自主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利。
(二)指名读,相机正音。注意“明朗、潮湿、亮晶晶”的`读音。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机理解“明朗”。
出示第一至四自然段:
1、生朗读,相机指导。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中的“一夜”应读得舒缓一些,读出刮风下雨持续时间之长,读出秋风秋雨后的舒畅之感。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要语气要读得强烈些。
2、理解词语“明朗”
(1)同桌试着说说明朗的意思。
(2)全班交流。
A、找近义词来理解。
近义词“晴朗”大致解释了“明朗”的意思。
B、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说一说:天放晴时,天空是怎样的?再出示天放晴的图片,感受意思。
C、联系上下文理解。
引导学生读读第二自然段“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放晴”,再读读第四自然段“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学生不难发现其中的“放晴”、“一个亮晶晶的水洼”、“一角小小的蓝天”等词语就解释了“明朗”的意思。
(3)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多种,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第5至7自然段,品读水泥道的美
(一)读一读。自主朗读5至7自然段,读正确、流利。
(二)划一划。哪些词句让你感觉到水泥道的美,划出来。
(三)交流。
1、指名说,相机指导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语速要慢些,读得舒缓些,表现出水泥道的美。)
2、理解词语
(1)出示第7自然段,凸显难懂词语“凌乱”、“熨贴”
(2)同桌合作,互相说说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全班交流。“凌乱”联系前一句“排列得并不规则”来理解;也可以看插图理解;还可以结合生活来理解其意思便是不整齐、杂乱。
“熨贴”联系第五自然段“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和下文的“平展”理解。
五、写字指导
(一)观察归类指导
出示左右结构的字,归类。
左窄右宽:铺泥院排规棕
左右等宽:印乱
左宽右窄:列则
(二)重点指导难写字
规:左边的“夫”的末笔捺要改成点。
印:强调第三笔是横。
(三)生书写,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一)听写词语
放晴明朗落叶平展排列规则亮晶晶闪闪发光
(二)朗读课文
分组朗读第1至7自然段。
二、学习第8自然段,感受愉悦心情
(一)自主朗读第八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指名朗读,相机指导。读得轻快,表现出愉悦的心情。
(三)理解“棕红色的小鸟”
1、出示句子。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2、理解“棕红色的小鸟”。
联系上文: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回归整体,指导书写
(一)了解首尾呼应
1、出示全文,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及第十、十一自然段,说说有什么发现。
2、师生合作朗读首尾段落,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二)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三个字:晶、紧、迟
2、重点指导:紧
四、仿照例文,尝试写话
(一)自主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自报家门》片断,初步感受不同的写法。
(二)比较课文与链接文写法的不同。
课文:对一种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
链接文:对多种景物进行简略的描写。
(三)尝试写话
1、回顾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物。
2、同桌互说。选择其中一种写法,试着说一说,评一评。
3、生写话。
4、点评。
五、积累语言,正确抄写句子
(一)自主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语句。
(二)同桌互相交流,说说喜欢的理由。
(三)正确抄写。
1、提醒:标点占格要规范;不能看一字抄一字。
2、生抄写。
语文教案模板14
【教学内容】
《雪孩子》人教版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第一册第6单元第19课(二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
本篇首次为不注音的课文,让学生尝试看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学情分析】
《雪孩子》这篇课文的认读难度是相当大的,除了课后的10个生字之外,还有累、柴、却、救等以前从没接触到过的生字,生字教学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难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走进新课程,步入新课程,要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精神,要紧紧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面。在课堂教育改革中,要坚持一个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发展心理学品质教学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否则会被挪后或延缓。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这个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良好的语言发展会促进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综上所述,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抓住一条主线,两基本点。一条主线是指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两基本点是指在引领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的空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
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19课雪孩子。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
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议论:
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
(让学生看课件,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
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五、想想说说
1、看图8,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六、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1、认字:
注意读准让、往、烧、知4个字的字音,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处横中间看起笔,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⑴理解题意,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左边一栏说的是动作,右边一栏说的是特点。
⑵学习练习可说老师纠正。
2、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语文教案模板1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认字15个,写字8个。
2.采用多种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想象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认字15个,写字8个。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字卡、挂图、地球仪、投影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激发兴趣
(出示中国地图)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
同学们,你们的眼睛真尖,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中国,祖国的样子都印在你们心里了,真是祖国在我们心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在我们心间》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通过出示中国地图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鼓励识字
(一)(出示地球仪)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同学们,利用地球仪我们可以找到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我们课文里有个小朋友看了地球仪后就找到了许多地方,你们想知道他找到哪些地方了吗?好,那我们就赶紧打开书读读课文吧!
让学生认识地球仪,大致了解地球仪的作用,并借助地球仪激发学生学文识字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己把课文小声的读一遍,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利用你自己的方法认一认。
2.听录音:你们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或读不准音,注意听录音,记住它们的读音。
你把刚才划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两遍。
3.认字练习:
(出示投影)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字,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一人说,小组其它同学听。)
哪个小组出一个代表读给大家听?
他读的真棒!你们能读的更好吗?我们全班来读一遍。是不是每个同学都记住了呢?那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
4.写字练习: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识字练习你认为哪些字容易写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讲给大家听。(学生边讲,师边在黑板上写出这些字,把容易错的地方用红笔描出,如:祖、夸、第、建。)
范写完生字,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些字。
通过自读、跟读练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认识生字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认字,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一)同学们,你们认识了生字是不是能更好地读课文了?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学生读完后,指名读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二)这些同学评得真好,指出了同学读课文的优缺点,你认为你自己可以读得更好吗?把你自己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
(三)谁能把自己读得的、最喜欢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一说为什么。(学生读到哪句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并解释其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昂首、辽阔、版图。然后让其他喜欢这句的同学读一读,再让全班同学体会读,最后再找人有感情的朗读。读到这句时,相应的写出中国、北京、家乡的板书。)
(四)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有了自己的感受。下面我们听着音乐,想象着画面,我们再一起读一遍这篇课文,尽量读出自己的.感情。
通过学生自己选择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这样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探求。这是学生自己喜欢的选择,自然会尽自己的努力来完成,那么学习的兴趣、求知的积极性也就无需老师用各种办法来激发了。
四、课外延伸,总结归纳
(一)同学们,你们读得非常有感情,老师知道你们也准备了地球仪,你们能从上面找到中国、北京、台湾和自己的家乡吗?赶快找一找,指给同组的人看。
(二)同学们,你们对我们的祖国、北京、台湾和自己的家乡还有什么了解吗?可以展示和说给大家听。
(三)同学们准备的资料真的特别多,由于时间问题课上我们就不再展示了,课下再相互交流。
(四)从同学们的读书中,老师能感受到你们对祖国和自己家乡的热爱,那我们现在就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和家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精选]07-28
语文母鸡教案02-22
语文《荷花》教案02-21
语文《丰碑》的教案03-01
【精】语文的教案03-15
【荐】语文的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