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实用的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简说
这个语文园地有五项内容,分别是认带有相同偏旁的字,以复习巩固认过的字;读标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比较形近字,巩固写过的字;读句子,让学生感知“越……越……”这种句式;读背古诗。
二、教学建议
第一项“我会认”,要求认读一组带有木字旁的字。“木”在字的不同部位,有上有下,有左有右。还有的字是由两个“木”或三个“木”组成的。教学时要让学生自己认,再读给旁边的同学听。认读后还可以利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这样,既可以巩固生字,又可以了解字的意思。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可以联系起来识记。
第二项“我会读”,这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标牌上的字多数没教过,但天天看见也能认识。如,“年级、班、小学”。有的字,学生在路上、食品包装上常见,也认识了一些。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请会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请他们告诉大家是怎么认识的,激发其他同学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主动认字。最后可让学生说说在课外还认识了哪些字。以此练习为契机,今后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展示在生活中识字的机会。
第三项“比比写写”,共六组形近字。上面一排每组的第一个字比第二个字少一笔;下面一排每组两个字笔画数相同,但有一个笔画不同。教学时可一排一排地比较,让学生自己看出每组两个字的差别,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说一组,我说一组,看谁说得清楚。比较之后再写下来。因为这次写字没有田字格中的范字,教师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写字情况给予提示。
第四项“我会读”,练习中的三个句子句式相同,用“越……越……”说明事物在发展、变化。这个句式在前面的课文《菜园里》见过,通过再次练习达到巩固、积累的目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再提问:发现三句话有相同的地方吗?这种句子在哪课见过?可把那一课句子和三句话放在一起再读读,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越……越……”说话。
第五项“读读背背”,内容是一首古诗。这首诗描写了农民劳动非常辛苦,告诉人们要爱惜粮食。教学时要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通顺,注意读准“锄、谁、知、中、餐”几个字,还要指导读出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三、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我会拼图
教学过程
一、教材简说
本课是一次制作交流。图中一个小学生正坐在桌前用圆形纸片拼图。这一部分提示学生制作的要求是用圆形纸片拼图,拼图前需要先准备好大小不等的圆形纸片。图上有三个已经拼成的图画:熊猫、小兔、猪头。这些图既提示学生圆片的使用方法可用整圆也可用圆的一部分,又启迪学生开动脑筋用圆片拼出各种图形。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时,可不仅限于圆,要鼓励学生使用其他形状的图片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
二、学习目标
1.能用不同的圆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并能夸夸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3.培养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动脑筋用各种办法或请家长指导把彩纸剪成大小不等的圆形、半圆、大半圆、小半圆。
2.学生自带胶水、剪刀、尺子。
(二)以图激趣,拼拼说说
1.观察课文中的三幅图“熊猫”、“小兔”、“小猪”,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引导学生知道三幅图都是用各种圆片拼成的,激发学生拼图兴趣。
2.小组合作选择三个拼图中的一个拼一拼,说说是怎么拼成的。
在小组汇报时引导学生按拼图的先后顺序把话说清楚。如,拼小兔,可以这样说:我们先用一个大点儿的半圆做小兔的`身体,再用一个稍小些的圆纸片贴在身子前面做小兔的头,头上贴个小小圆是小兔的眼睛,头上再贴一片长长的圆边就是它的耳朵了,然后在身体的下半部贴两个小半圆当它的腿,最后在它的屁股上贴个小圆就是小兔的短尾巴了。也可以按“头──身──腿──尾”的顺序说。
3.启发想象用圆形纸片还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学生在介绍时,教师可当场在黑板上贴或画出学生说的图形,也可以展示提前贴好的图形,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并提示学生可以在贴画上添画几笔。
4.学生独立拼图或与其他同学合作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并说说自己拼成了什么,是怎么拼成的(应允许学生用其他形状的纸片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
(三)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同桌或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夸夸自己的拼图。
可以用介绍的口吻说。如,这是我拼成的小金鱼。我先用一个大圆片做小金鱼的身子,再用一个小半圆做它的嘴巴,用两个圆边做小金鱼的鳍,贴在鱼身子的两边,两个长一点的小半圆贴在鱼身子的后边,当它的尾巴,最后用彩色笔画出小金鱼的眼睛。瞧!多漂亮的小金鱼呀。你们喜欢吗?
2.记者采访。
由一两个人扮小记者采访同学的拼图作品。可围绕作品名称、拼图的方法、评论作品等方面进行采访(此过程宜在小组内开展,以扩大参与面)。
3.展示拼图,交流评比。
推荐或自荐拼得好、说得好的同学上台展示。可以介绍怎么拼的,也可以夸夸自己的拼图。在此基础上评出拼得最好的图形,说得最好的同学,给予奖励。
(四)课后延伸
1.在教室一角布置“制作小天地”,展示同学们的拼图。也可以自由组合,利用几个人的拼图编一个小故事。
2.当一回“小老师”,教爸爸妈妈或邻居小朋友拼贴图形。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五、资料袋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正确书写并记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萧伯纳是不是骄傲,为什么
过程与方法:学生进行各种形式朗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生字和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2,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著名的人物。板书:萧伯纳
2,教师介绍萧伯纳的简要情况。
3,出示: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戏剧家常对人说:"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这就是一位小姑娘给我的启迪。"想知道关于他与小姑娘的故事吗
初读感知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思考:萧伯纳在国外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他高兴地和小女孩玩了很久。临别时,萧伯纳让小女孩告诉她的妈妈:"
。"小女孩让萧伯纳告诉他的妈妈"
2,学习生字:伶俐普
精度感悟阶段:
三,学习课文,感情朗读。
1,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萧伯纳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2,你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吗读句子,学生体会朗读。
3,学习课文2—5节。
(1)萧伯纳和小姑娘分别时各是怎么说的出示2,3节。
②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认为萧伯纳骄傲吗为什么学生再次读文,找依据说理由。
③和萧伯纳对比,你觉得小姑娘怎么样说说理由。
④指对话。萧伯纳幽默和亲切,小女孩天真,可爱。
(2)萧伯纳听了小女孩的话愣住了,他在想些什么
(3)再读第5节。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背诵。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读生字,词语。
2,小女孩让举世闻名的萧伯纳受到了启迪,多聪明呀!如果你是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回家后会和妈妈说些什么
3,指导写字。
(1)出示:作,岁,圆,师,合,名
(2)重点指导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一定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课后向生活延伸:读童年书架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
1.谈话
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老师出示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读,正音。如“擞”,应读“sǒu”,不要读成“shǒu”;“绽”,应读“zhàn”,不要读成“zàn”,也不要读成“dìng”;“扳”,应读“bān”,不要读成“bāi”。
3.思考:文章的主要写了什么
4.组内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1.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
2.播放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
3.再次模仿小嘎子的动作
4.谈谈: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课文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
出示重点语句:
①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②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③两个人走马似的转了三四圈,……小嘎子摔了仰面朝天。
写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小组交流,这些语句体现了小嘎子什么样的性格,全班交流。
四、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1.组内进行朗读,各组推荐最佳选手进行比赛。
2.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怎样刻画人物呢?方法是多样的,有以环境描写来烘托的间接展示,有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直接揭示,还有以动作描写来折射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写法。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例外的。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这一意义上说,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
动作描写动作细节,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重笔特写凸现人物的个性,提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监死前“伸”最终使其成了世界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又一吝啬鬼的典型。至于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九尺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时的得意,
浓墨泼写体现人物性格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浓墨泼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刻划人物的一项基本功,其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开联想等。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表现,一定得注意合情合理。
这篇短文采用的是内心自白法。即用人物"怎样想"来表现。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迹。如“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句心理描写。
五、拓展
阅读《三国演义》。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巩固前一课所学的色彩三原色知识,通过学生探究折纸、染纸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巩固所学的色彩三原色的知识。
难点:
染纸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将教师的四周布置上美丽的染纸,创设出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发现染纸的特点。
教师展示两张染纸,一张是前一节课制作的滴染作品,颜色分布不规律且较随意;第二张是图案、颜色重复且对称的染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两张染纸的不同之处。总结:染纸作品的图形和颜色是对称的,形成重复的美感。教师质疑:图形和色彩的重复效果是怎样出现的呢?
2、探究折法。以组为单位从教室里悬挂的染纸中选一张,分析其折法。每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前演示折法。学生感受不同折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3、欣赏扎染、蜡染作品,教师介绍其悠久的历史,并引导学生受水与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特点。
4、看书,自学染纸的方法。提问:书上是怎样染纸的`?生:将颜色倒入调色盘中,将纸浸在颜色中染纸。总结:这种方法叫做浸染。
5、学生试做。
6、解决在试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问:你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了,需要帮助?生:色彩染不透。中间部分不知道怎样染?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7、第二次制作。
8、学生展示染纸作品。
9、教师展示用染纸制作的各种工艺品,拓展学生的思路。
10、总结。提问:你在制作后还有生么遗憾?有什么收获?课后小结巩固前一课所学的色彩三原色知识,通过学生探究折纸、染纸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探究发现一些新的好的方法,如运用浸染法时,用废旧报纸吸一下水分,这样能够使色彩过渡的更柔和,也比较容易揭开。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
2、板书:大海睡了。齐读。
3、学习“海”、“睡”两个生字。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你觉得大海怎样?
2、试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上方的`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读准鼻音、边音、轻声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略)
(4)齐读生字词。
4、各自轻声读课文。
5、指名分句读课文,相机正音。
想想每一句写了什么,交流。
三、指导书写
1、自学第二题,练习书空。
2、指导。
分析字的结构,再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点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出示: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1)点名读。
(2)这句告诉我们大海什么时候睡觉?从哪儿看出大海睡觉了?那白天的大海是怎样的呢?
(3)指导朗读,注意停顿。自由练读,指名读。
2、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点名读。
(2)大海睡得多香啊!这一个长句里你最喜欢哪两句?为什么喜欢?用你的朗读,让人们体会大海的可爱。点名读。指导朗读。再自由练读,点名读。
三、指导背诵
1、看图试背。
2、指名背。
3、配音乐齐背。
语文教案 篇6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称赞》。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说说教材,《称赞》这课是一篇新教材,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看来只要是发自内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经常也有这样的感觉,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能得到领导的一句表扬或者同事的一句称赞,也就满足了。
老师对学生,何尝不是这样呢?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圣啊!当学生获得成功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不要说称赞,就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也许都能让学生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三)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2、难点:知道小刺猬是怎样发现小獾的优点,从而学习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四、教法与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五、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我们根据儿童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刺猬”、“小獾”,有机地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看看互相鼓励与称赞会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这样导入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课上通过了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了生字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三)读文理解、感悟道理。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抓住几个句子进行感悟。
“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这句话肯定别人的认真态度);“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这句肯定别人的点滴进步);再如,称赞别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抓住下面的句子进行感悟:“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这句话培植了自信。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彬彬有礼,富有真情,我们抓住角色对话为训练重点,取用了分角色读、表演读,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演能力,达到了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个质疑,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六、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做到图文结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学习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学习说明静物的写作方法
3、培养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观察能力,领略荔枝的鲜美
【教学重点】
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1.通读课文,将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试着串译课文.
2.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介绍水果的资料。
【相关资料】
《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副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
《荔枝图序》是一篇短小精悍介绍荔枝知识的文章。教学内容不太难,但最有特色的是文章运用大量的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学生对荔枝有直观上的了解,比如树行团团如惟盖,更重要的是课文中还有一些句式有一定的规律可帮助学生的记忆。如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色香味尽去,也可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多媒体展示荔枝画图)
关于荔枝,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由于其色、香、味俱美,历来被公认为果中的珍品,
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和赞美,荔枝的妙,在杨朔的《荔枝蜜》也曾有过,苏东坡的《惠州一绝》也有此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多媒体展示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历史上,杨贵妃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不远千里从广东快马加鞭运送荔枝。杜牧的.《过华清宫》中就是讽刺这一现象,但我们能从中可看出荔枝保鲜不易的特点。
而今天我们来学习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看看又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二. 整体感知
1. 解题
⑴本文是作者为荔枝图作序,其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有答案吗?
盖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者云(最后一段)
⑵齐读最后一段,并请一名同学串译成现代汉语。
2. 检查预习
⑴通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帷wéi 枇杷pī pa 缯zēng 绡xiāo 瓤ráng 醴lǐ酪lào
⑵四人一小组,试译课文,将不明白的字词句举手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老师巡视
辅导。
华:huá 花
叶如桂,冬青:叶子好象桂树的叶子,冬天也绿。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大略像上面说的那些东西,其实超过了那些东西。
3. 齐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本文围绕荔枝介绍了哪些知识?讨论出说明顺序。
(明确: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形状、树叶、花、果实及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荔枝的保鲜)
顺序:由外到内,介绍果实的具体情况。由整体到句,从树的形状。
4. 本文说明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明确: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突出重点,
且可以层次清楚的介绍荔枝)
5.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语言生动形象,这是为什么呢?举例说说。
(明确: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6. 小结课文。
三. 拓展训练
1. 全班齐读课文打比方的句子,并展现其它常见水果,利用课文句式叶如桂,冬青浆液甘酸如醴酪写一种水果,尽量形象逼真。
2.交流作品。
3.学生散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板书设计
外形:产地、形状、叶、花 (略)
果实:朵、核、壳、膜 (详) 由外到内
保鲜: (详)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02-16
语文教案02-18
语文教案02-22
语文教案02-24
语文教案02-27
语文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