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18 12:09:3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8篇【优选】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8篇【优选】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背诵课外选的歇后语。

  二、阅读练习。

  三、作文。

  教学重点:

  学习缩写。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背诵谚语和歇后语。

  1、教师点拨,全班背诵。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歇后语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歇后语背诵者。

  二、理解背诵歇后语。

  1、听教师讲解,学生开始自由造句。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与歇后语相关的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

  5、检查。

  三、课后背诵有关歇后语。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善良为话题讨论神话故事。

  1、你知道民间流传哪些神话故事?

  2、为什么会流传民间故事?讲解。

  3、民单故事的特点。

  二、阅读短文《七颗钻石》。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水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说说为什么水罐会发生这些变化?

  3、学生自由讨论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第三课时

  一、介绍《小抄写员》的'主要内容。

  二、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分析题意。

  1、看题。说出主要意思。

  2、析题。说出缩写的要求。

  A.内容要完整,重点要突出;B.语言要简练。

  3、回忆文中哪些是可写可不写的?哪些是非写不可的?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中心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丁、字、对、用、正、也”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课文内容,懂得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重点难点

  1、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2、会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是做好事情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卡片抽读生字、生词。

  2、说说写好字的方法。

  二、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字形。

  1、出示6具生字,学生边读边观察字形。

  2、学生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3、学生对照课后生字表,观察生字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什么位置。

  4、教师边范写边指导学生书写。

  丁笔顺:一丁。

  第二笔竖钩在中线上。

  用笔顺:

  注意里面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

  也 笔顺:

  注意第二笔竖比第三笔竖弯钩起笔要高。

  正笔顺:

  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上。

  字笔顺:

  上下结构

  对认识新偏旁(又字旁)

  左右结构,又——寸。注意“又”的第二笔是点。1、学生描红。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教师辅导评价。3、用生字口头组词、扩词。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介绍有关科举制度的文化常识,语文教案-范进中举。

  二、默读课文,结合注解熟悉基本内容。将不懂的词句挑出来。

  三、师生共同释疑。

  四、观看录像,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观看时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

  五、回味: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好笑?为什么觉得好笑?结合课本谈一谈。

  六、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讽刺的艺术手法,布置相关研讨作业。参见“教法建议”部分。

  第二课时

  一、汇报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重点研究“对比”产生的讽刺效果。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有关对比手法的内容和“本文的写作特点”。

  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表现方式。分析时要坚持从文本中找证据的原则,不要做架空的分析。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人物形象分析”和“本文的写作特点”。

  三、用讽刺的表现手法进行片断写作。

  教案点评:

  作为自读课文,没有必要对每一项内容都条分缕析地精讲。面面俱到,学生反倒落不下什么。不如深入研究一两个项目,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能力。考虑到本文内容涉及到有关科举制度的文化常识,有些语言涉及到旧小说中的雅语和口语,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课安排两个教时。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书写钢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教学过程:

  一、作品展示,导入课题

  1、先出示本班学生铅笔书写的作品,进行表扬。(旨在激励)

  再出示几幅钢笔书法作品,朗读欣赏。(旨在引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笔写的吗?然后揭示课题。

  上三年级了,我们也要学习用钢笔写字了,有没有信心写好?(教师板书:认真写钢笔字)

  学生大声齐读。

  二、认识钢笔及墨水

  1、教师出示一把钢笔,进行实物认识。现行钢笔头有粗有细,我们学习作业应该用中等的普通钢笔。(看样子)教师拆卸一支钢笔,介绍其结构。

  2、学会吸水:墨水有多种色彩,我们一般使用纯蓝,出示样品。教师示范吸水,提醒学生注意卫生。如果是旧笔,要先冲洗一下保证吸管通畅。吸完墨水后把钢笔擦干净,拧上笔套和瓶盖。

  3、学生代表上台试吸,课后指导其他学生。

  三、学习书写方法

  1、看第一页上部和第二页上部图示,仔细观察其握笔姿势。

  教师说明:执笔方法基本与铅笔相同,握点与笔尖距离约一寸;坐姿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桌面距离约一尺,胸部与桌边离一拳

  2、自己试一试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提出希望:学写钢笔字一要肯专心,模仿字帖认真写,比比象不象;二要有恒心,每天定时坚持写,一定能进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2、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训练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

  教学难点:培养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作品导入,认识四宝

  先出示毛笔书法作品,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写的吗?

  再认识文房四宝。古代没有铅笔和钢笔,大多是用毛笔来写字的,所以,毛笔书法在我国可说是历史悠久,用毛笔写字,还离不了几样东西。

  出示实物。教师简单演示,介绍它们的'用途。现在一般用墨水。

  二、学写毛笔字

  重点指导毛笔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毛笔。小学生初学,一般用中楷毛笔。

  2、新笔软化。新毛笔使用前,要用清水泡几分钟,把笔毛泡开。

  3、写前注意点:写前将适量的墨水倒进砚台或小碟中,备好一张吸水软纸垫在页面下。

  4、学习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与铅笔、钢笔不同,看插图,并学着老师的样子握好笔,坐姿与平时写字一样,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稳。

  5、学生练一练。写时蘸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6、写后注意点:写完后要将毛笔用清水洗干净,把笔头轻轻挤干,套上笔套,有条件的挂在架子上或插在笔筒中。

  三、:用毛笔写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认真练习。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阅读、分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

  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庶竭:希望竭尽尔来:从那时到现在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语文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生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师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在生明白题目内容的基础上,各自仔细看图,想想同学们在干什么

  (2)同桌相互讨论,说说图中内容

  (3)全班讨论交流师指点评议

  (4)生可充当图中一位小朋友,向别人讲述进球时的精彩场面

  3、练习

  (1)指名讲述

  (2)大家评议

  (3)让生动笔试写

  4、反馈

  (1)师巡视,对生给予指导

  (2)适时表扬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反动派卡片,让生认读“回、园、圆”3个字

  (2)引导生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回

  出示回,引导生观察它的结构

  师范写,提醒生注意里外的大小

  生练习描红一个回字

  按上述步骤教学其他字

  3、练习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熟记成语

  (1)审题

  指读师,师帮生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生自由读四条成语,师范读,生自由读

  理解四条成语的意思

  火树银花:形容灯光和焰火绚丽灿烂

  观者如堵:观看的'人四周都站满了,像围了一堵墙,形容有很多人围观

  (3)练习

  生自由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齐背,指背

  2、背诵春联

  (1)审题

  指名读题

  让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出示春联,让生认读

  师结合插图讲解,春联是春节时门上帖的对联

  让生自读,指名试读

  师讲解春联的意思

  生自读第二幅春联

  指名试读,师讲解意思

  3、练习

  (1)生自由练读,指读

  (2)练习背诵

  4、反馈

  检查朗读,指背

  二、教学第二题(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1、审题

  各自读要求,师生共同讨论

  2、指导

  (1)分组讨论我打算怎样过好寒假

  (2)在小组里谈自己打算,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

  3、练习

  指名上台讲

  全班评议

  4、反馈

  让生自己画个表格,把打算填在里面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凭借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4幅插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随后板书课题。咕咚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指导读课文。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1题)

  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1)师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课后第2题)

  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他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2)师问: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

  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生答: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4)指导看插图(二)。说出图意。

  举例:很多野兽都跟着跑起来,它们全张着嘴喊叫,面带惊慌的表情。

  3、指名读第5段。

  (1)师问:大象跑没跑?他是怎样跑的?

  生答:大象也跟着跑起来。他是看见其他的动物跑,他也跟着跑起来。

  (2)师问: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课后第4题)

  生答:因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野牛拦住大象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结果谁都没看见“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说它听见的,“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3)指导看插图(三),并说说图意。

  举例:野牛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静地拦住大家,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4、指导朗读6~7段。

  (1)师问: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听到什么?生答: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听见“咕咚”的声

  音。

  (2)师问:最后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课后第5题。)生答:因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们感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3)指导看插图(四),并说说图意。

  举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野牛在严肃地讲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惊慌;老山羊一边听野牛讲话,一边思考;狐狸、小猴子和小鹿已经感到可笑了。

  (三)让学生读全篇课文,并回答问题。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师问: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

  生答: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的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珍珠鸟因为信赖而与“我”逐渐亲近。

  3、研读课文第10段,通过换词比较,感受作者观察细致用词的贴切,感悟珍珠鸟对作者逐渐信赖的变化过程。并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感受作者用词的贴切。

  4、探究珍珠鸟对“我”逐渐信赖的原因,是作者对它的不打扰,不管它,不伤害。

  5、升华“信赖”的内涵并对“信赖”有自己的理解。

  板块一 激趣导入,初读质疑

  目标:了解珍珠鸟的特点,并了解课文的作者,并根据略读提示,了解学习课文的相关信息。

  过程:

  1、揭题

  2、说说珍珠鸟是什么样子的呢?读一读。

  3、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读通课文,“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

  板块二 整体感知,梳理情感

  目标:

  1、初读课文,根据珍珠鸟和人交往态度的变化梳理课文脉络。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交流的过程中找到中心句,并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就是“信赖”。

  过程:

  1、快速默读,课文写了我和珍珠鸟的交往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2、交流:珍珠鸟怕“我”;珍珠鸟生了小雏,小鸟和我慢慢熟悉;小鸟和我亲近;小鸟信赖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整理)

  3、是呀,作者写了和珍珠鸟交往过程中的点滴,那么你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4、找出中心句读一读。

  5、是呀,因为信赖,这雏儿和作者慢慢熟悉,慢慢亲近,慢慢变成了好朋友。

  板块三:研读文本,感悟变化

  目标:

  1、通过换词对比等方式,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

  2、发现用词规律,并能联系上下文进行运用,体会到珍珠鸟逐渐信任“我”的情感并进一步感受作者用词的贴切

  3、在前后细节的变化中提升对“信赖”的理解。

  过程:

  1、那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让你感受到了小鸟开始对我依赖了呢?

  2、学生交流,并说说理由,师进行适当引导和指导朗读。(8~13)

  3、小鸟在一天天长大,和作者也越来越亲近,不光在笼子四周活动,还跑到我的书桌上来了呢。我们一起去读读第十段,研究研究作者是怎样写出这小鸟对“我”的信赖的。

  出示第十段前三句: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1、读读这段话,读懂了什么?

  2、(亲近),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3、(动词),圈出,并自己去读好这些动词,让人感受到亲近。

  4、你能给这些动词换一换吗?(挨——靠、蹦——跳、俯——低、偏——转)

  5、比较一下,哪个词更恰当。从而感受作者观察细致及用词贴切。

  6、指导朗读,读出小心、警惕、不够放心。

  出示第十段: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1、来读读接下来的话,刚才是小心翼翼,那么现在呢?

  2、(胆大、放心)从绕、跑、跳等词语来理解

  3、小结:正因为有作者的细致观察,正因为有用词的精确,在我们的面前,一只淘气机灵的小鸟出现了,小鸟对“我”不断亲近的变化过程如电影一般浮现出来。

  4、射:课文中还有许多细节也是前后可以相互比较的.,也能体会到小鸟与“我”之间越来越亲近。找一找,体会体会。

  5、学生交流:叫声与呼唤(学着呼唤,叫小鸟回家,体会用词贴切)

  落在肩上与趴在肩上(居然趴在肩头睡着了。这小家伙如此胆大,如此放肆呢!不仅仅是信任,还有的是依赖呀。作者只用了这两个动作就让我们感受到了)

  6、让我们齐读下面一段,重温这温馨的一刻。音乐中齐读十三段。

  7、回归中心师接读: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生接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板书:美好的境界)

  板块四 再次读文,探究根源

  目标:

  1、再读课文,通过作者对珍珠鸟的“不”的研读感受珍珠鸟信赖作者就是基于作者对它的不打扰,不伤害,对它生活的尊重。

  2、重整课文内容,感受人与鸟的各谐相处。

  过程:

  1、默读全文,想想作者在与珍珠鸟的交往中是怎样对待的?(不打扰、不管、不伤害害)

  2、根据关键词再次整理课文内容。

  3、作者的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是真的置之不理吗?

  4、以不打扰、不管、不伤害、不惊吓才得到了珍珠鸟的信赖。

  5、“信赖”,什么意思。信赖不仅仅是信任还有依赖。

  6、正是因为作者尊重小鸟的生活,默默关注小鸟,才换来了小鸟的信赖,才有了那么动人的一幕。再读课文中心句。

  板块五:讨论拓展,锤炼语言

  目标:

  在练笔中,对信赖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对“信赖”的内涵再一次提升。

  过程:

  1、课文学到这儿,你知道作者是谁吗?(冯骥才)有人说,冯骥才有一只生花妙笔,你同意吗?那他这支妙笔妙在哪里?原因何在呢?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2、学生自主交流,指名分享。

  用词贴切;描写形象生动;作者把他和珍珠鸟的交往写得非常细致;语言精炼,浓缩主旨……

  3、是的,在课文中,作者的那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都浓缩成了一句话,就是……

  生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拓展练笔:

  其实美好的境界不仅存在于人与鸟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想想生活中那些信赖创造的美好的境界,用“信赖是……”的句式,写写你的一点体会、一点感受、一点启示。

  5、升华主题

  这就是《珍珠鸟》给予我们的一点启示、一点体会、一点感受。信赖是如此美好,我们希望真诚总是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让信赖之情流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古诗教案10-17

语文教案【经典】09-26

(精选)语文教案09-25

语文教案(精选)10-24

语文的优秀教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