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19 15:43:1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妈妈,不要送伞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字9个,写字8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力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看拼音、问别人、联系上下文猜字、查字典)。

  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言的感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自立的愿望。

  2.增强孩子渴求自立的信心。

  3.体会孩子与母亲间的爱。

  4.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识字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自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激发学习的兴趣。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知道了我们班的学生能自己做很多很多的事,你能告诉大家吗?(3-4名学生谈想法)我真为你们高兴,自己能做这么多的事,你们长大了、懂事了。

  有一个小朋友,名叫丁丁,他也觉得自己长大了,他用一首小诗,告诉我们他想怎样做,大家想听吗?(学生答:想)(课件出示课题)这首小诗的题目是《妈妈,不要送伞来》。我们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好吗?你们看,我来写(板书课题),大家齐读两遍。

  二、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范读课文。(出示课件)边看大屏幕,边听小诗,想想丁丁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尝试读。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我想知道,你们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怎么办?

  生:先划出来,再练习上下文猜一猜。

  生:可以查字典。

  生:可以问别人,也可以查认字条中的音节。

  师:就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试着把课文读两遍。

  3.同桌互相读。相互学习,纠正不认识的字。

  4.检查读:指名读(3人,每人一个小节)引导听的同学注意对朗读的同学做出评价。(读准字音、读得好听)

  5.随文识字: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你能很快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吗?像老师这样(示范)看谁划得又快又准。边读边划。

  6.脱离课文,独立识字。这些词语中的一些生字像淘气的`娃娃从小诗中飞出来,你还认得吗?(出示课件)如果认识就大声读一读,如果不认识可以再来读小诗,想一想。

  7.检查识字:指名读、领读、抢读。你能说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老师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说)对“裹、伞、丝、灵”强化,有必要时指导学生练习写“丝、灵”。

  生:“伞”就像一把伞。(出示课件)

  生:“裹”就像口袋里装着一个果子。(课件显示)

  8.生字的应用:选择你喜欢的生字组词“勇敢、机灵、慢悠悠”等说一句话。

  三、朗读课文,感悟语言。

  1.这些淘气的生字都变成我们的好朋友了,我们再来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最好听,试着读一遍。

  2.小声跟师朗读,齐诵读。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咱们一起来说说收获,好吗?你可以谈从课文里读懂了些什么?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为什么不要妈妈送伞吗?你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师小结:丁丁长大了,自己开始做一些合适的事情。

  四、拓展练习。

  学习了这首小诗,我觉得大家也长大了许多,为了证明我们长大了,你们想对妈妈、爸爸、老师、同学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仿照例子编一编)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走回家。

  不要______,妈妈,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爸爸,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发言:3人),也可互相说。

  师小结:同学们想的、说的都很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相信大家做的比说的更好。

语文教案 篇2

  培养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抓住主要情节有感情地复述故事内容。

  懂得为人应正派、善良,恶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懂得要做善良正派的人。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

  2、教师范读。边听边圈出本课的生字词语,想一想他们的意思。

  3、同桌合作,认记生字。同桌互读生字,互相检查。

  4、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第一至第七自然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自由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写了一件下面事?指名说。

  (3)联系上下文,理解“嘱咐、津津有味”等词语,理解“妖术”的意思。

  2、读八至十四自然段。

  (1)观察第二幅图画:图上有谁?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指名说。

  (2)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3)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诚恳”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谈谈你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二、理解内化,感悟语言:

  1、读第一部分。

  (1)自由练读,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王后狠毒、狡猾的句子。

  (2)怎样读才能表现王后的狠毒。

  (3)小组内分角色读。

  (4)指名读,师生评议,教师指导。

  2、学习第二部分:

  (1)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2)思考:从哪儿看出小矮人不愿意离开白雪公主?

  (3)漂亮的王子非常喜欢白雪公主,想一想,怎样读王子的话?读出诚恳的.语气。

  (4)指名分角色读。

  3、表演故事。

  4、回顾全文,交流收获。

  三、思考与讨论:白雪公主活了之后,她会怎么样?

  四、复述故事:

  1、回忆故事的大概内容,理清思路。

  2、发挥想象,补充细节。

  3、自由构想,先自己练讲,再同桌互讲。

  4、自愿者上讲台演讲,讲后师生共同评议,赛出优胜者。

  五、课外活动:

  1、学习了这文章,你还有哪些疑问?可以与同学们讨论或请教别人。

  2、《格林童话》中还有许多好听的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读一读。

语文教案 篇3

  课题:《北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在阅读中感到北京的美丽,培养学生对美的向往。

  2.在媒体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学重点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热爱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整齐美。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习过:“我是中国人,我爱五星红旗。”你们热爱我们的祖国吗?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谁去过北京?你们愿意把你了解到的北京介绍给我们吗?(教师相机表扬学生,肯定他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激发爱国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2、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北京去转一转、看一看,你们高兴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加字。

  2、(相机鼓励学生读的积极性)指名读课文,注意思考,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反馈对课文的了解情况。

  三、分析课文:

  通过课文的介绍,北京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第一自然段:点明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

  第二自然段:

  1.了解广场的建筑物的特点,布局整齐。

  2.小组讨论,画出广场布局示意图。

  3.课件演示天安门广场。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

  1、了解路和桥的特点。

  2、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感受北京大都市的繁华。

  3、通过读表示出对北京的热爱。

  第四自然段:

  1、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

  2、你还知道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扩展知识)

  第五自然段:

  1、了解北京的著名景观

  2、结尾课件,让学生了解这些景观。

  3.读指导,“到处……到处”要重读。

  4.、你还想要了解哪些有关北京的知识呢?

  四、归纳课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北京有什么感受呢?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根据课文理解“空间旅行”“时间旅行”“时间膨胀”等概念,积累有关科学知识;

  2.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抓住关键句,准确、迅速地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思维训练;

  3.引发学生想象与联想,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概念多,信息量大,适于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筛选信息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本课可设计成一节训练验收课、提高课,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本课是自读课,课文内容涉及科学的尖端课题,其中的名词术语不宜要求全部理解,如旋转黑洞、白洞、虫孔、超级绳索等。把握什么是空间旅行、什么是时间旅行是学习本文的关键。空间旅行概念容易理解,难点在于对时间旅行的把握。教师可利用文中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探讨的空间,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4年初,一架意大利客机在非洲海岸上空飞行,突然,客机从控制室的雷达屏幕上消失了。正当地面上的机场工作人员焦急万分之际,客机又在原来的空域出现,雷达又追踪到了客机的讯号。最后,这架客机安全降落在意大利境内的机场。然而,客机上的机组人员和315名乘客,并不知道他们曾经“失踪”过。机长巴达里疑惑不解地说:“我们的班机由马尼拉起飞后,一直都很平稳,没有任何意外发生,但控制室竟说失去班机的踪影,实在有点不寻常。”不过,事实却不容争辩:到达机场时,每个乘客的手表都慢了20分钟。无独有偶,据资料记载,1970年也发生过类似的奇闻。当时一架727喷气客机在飞往美国迈阿密国际机场的旅途中,也无故“失踪”了10分钟。10分钟以后,客机也在原来的地方出现;接着,安全飞抵目的地。客机上的所有人也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最终使他们相信的理由也是因为所有的手表都慢了10分钟。对此现象,专家们认为惟一的解释是:在“失踪”的一刹那,时间“静止”不动了,或者说出现了时光倒流。

  宇宙对于人类来说,充满了神秘色彩与超乎寻常的吸引力,尽管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探索宇宙奥秘的问题上进行着不解的努力,但至今我们仍对宇宙知之甚少。人类是否真的能在不久的将来移居其它星球?是否真能让时光倒流?今天我们就和英国科普作家齐然尔曼先生一起探讨关于空间和时间旅行的问题。

  二、明确本课训练重点、训练要求及训练方式。

  1.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筛选信息,我们在前三篇课文的学习中已掌握了筛选信息的有关方法,这节课就以这篇课文为例来检测同学们筛选信息的能力水平。再次强调筛选信息的要求是迅速、准确。

  2.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哪组同学能够迅速而准确地筛选信息。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读一遍课文,迅速筛选出文章的中心话题,依据各部分小标题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2.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全文围绕首句“让我们在地球通向宇宙中的任何行星、恒星和星系的宇宙高速公路上开始我们的旅行”展开话题。

  全文共四个部分,每部分的小标题可作为理清思路的切入点。进行空间旅行无论是到其他行星旅行,还是到其他恒星旅行,最大的障碍是速度问题,于是引出第三部分的如何提高速度的话题,但即使是以最快的光速旅行,也不能使个体的人在有生之年达到宇宙中任意远的星体,由此又引出第四部分“时间旅行”的话题。可启发学生画出简洁的思路图。

  四、在把握全文思路的基础上分部分阅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及相关表层信息。

  1.找学生阅读前两部分内容,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空间旅行?

  明确:本文指星际和星系之间的旅行。

  (2)要进行空间旅行,为什么速度问题成为主要障碍?

  明确:利用目前人类所创造的速度最快的太阳神探测器,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星际旅行,但这只是想象和推断,因为“其实我们无法登上这个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即使假设太阳神探测器能载人,也无法在人的有生之年到达距离无限遥远的其它恒星和星系。因此,提高速度是关键问题。

  2.阅读“加快速度”部分,在文中筛选出下列信息:

  (1)理论上怎样将速度提高到光速?

  明确:在连续时间段要能够(为飞船)提供足够的推力。

  (2)作者设想了哪些为飞船提供足够推力的方法?

  明确:使用燃料的方式包括:使用校推进系统(包括核裂变反应及更为先进的核聚变反应)、运用物质——反物质发动机;不使用燃料的方式:利用太阳风的能量作为推力。

  3.阅读最后一部分“时间旅行”。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时间旅行?

  明确:指人离开现在而置身于未来或过去。

  (2)什么是时间膨胀?时间膨胀现象发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明确:运动物体接近光速时,对随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慢了下来,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也减慢T,这种现象叫时间膨胀。时间膨胀现象发生的主要条件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

  (3)时间膨胀对于空间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为探索人类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即使星系间旅行成为可能。

  (4)为什么说时间膨胀为探索人类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

  明确:人类在时间膨胀中生活,生命好像暂时停止了,实际上能够到遥远的恒星和其他星系中旅行,即时间膨胀极大地延长了人的生命,因此使到遥远恒星和其他星系旅行成为可能。

  五、重点阅读“时间旅行”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筛选隐含信息。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作适当点拨。

  1.第四部分第三段写到时间膨胀“是一种时间旅行”,而第四段又假定“时间膨胀的现象不是时间旅行”,二种判断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两个判断都成立,因为判断角度不同。“时间膨胀是一种时间旅行”是从科学幻想的角度进行的判断,因为此时空间旅行者相对自身来讲是在未来旅行,在体验自然条件下自身所不能达到的未来。“时间膨胀的现象不是时间旅行”是从科学角度进行的判断,因为此时的时间就宇宙时间来讲既不是过去的时间,更不是未来的时间,因为即使用光速旅行也需要时间,旅行做不到即刻到达,这决定了人类不能到达未来的宇宙时间。

  2.能“看到过去事物”这一推断依据是什么?能看到地球的过去的原理是什么?

  明确:这一推断的依据是,光速也需要时间,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过去的(用电视动画演示这一事实)。看到地球过去的原理:根据镜子反射原理,设想有一颗距地球无限遥远的星体,其表面特别光滑,反射能力极强,天文学家可利用功能极强的光学望远镜收集该星体反射的光,看到地球过去的情况(用电视动画演示这一原理)。

  3.为什么看到过去事物这种现象不是时间旅行?

  明确:看到过去并不是离开现在回到过去,所以不是时间旅行。

  六、小结全文。

  1.请学生总结从本文获得的主要信息有哪些,次要信息及相关信息有哪些,并谈谈在筛选信息时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提示:主要信息包括空间旅行和时间旅行的概念,以及时间膨胀概念等。次要信息及相关信息进行空间旅行的方式、方法,对于提高速度的多种设想,时间膨胀的意义,看到过去事物的设想等。运用的方法包括:抓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捕捉主要信息和相关信息,透过表层信息挖掘隐含信息等。

  2.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在本课学习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性,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表扬。

  结语:宇宙的奥秘无穷无尽,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能激发同学们关于宇宙未知数的联想、想象以及探索宇宙的兴趣和热情,因为我们今天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畅想往往会成为明天的现实。

  七、布置作业。

  1.写一篇科学幻想作文。要求:信息含量大;想象与联想大胆新奇,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800字以内。

  2.推荐科普读物(如“剑桥文丛”科普丛书)、霍金的《时间简史》等,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上查阅有关信息。

语文教案 篇5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1、学习生字新词,能正解书写4个生字。

  2、正确读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1、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续编故事。

  2、巩固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其余4个生字。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读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2、认识1个偏旁,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粮、汗、由、冬”。

  3、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勾画生字词。

  2、教师准备词语卡片、动物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生活中识字。(激趣)

  1、展示课件导入:上课前咱们先来做做热身运动。

  2、、课件出示活动内容。

  师导:猜猜今天的热身运动是什么?......真聪明,今天继续咱们一贯的“生活中识字”。

  3、展示课件:生活中识字的途径。

  师导:请看,街道两旁的各式的商名你认识吗?......咱们一块到超市去逛逛......各类标牌方便我们有选择性地购物,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你都能叫它的名吗?......校园里的这些东西你都熟悉吧......生活是咱们的大课堂,留心观察字娃娃随处可见!好了,今天的生活中识字,轮到谁来给大家做介绍啦!

  4、指名4人上台交流。

  (生:我给大家介绍......,这个字我是在......认识的。)

  二、揭示课题,交待教学目的。

  1、师导: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字,是在电视节目《人与自然》中认识的,看看,谁会读?(引导学生看板书:“蚂蚁”、“蝈蝈”)

  2、指导读准词语:“蚂蚁”“蝈蝈”。

  指名读--齐读(借助拼音读准三声音调、轻声)

  3、提问:观察这几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用彩色粉笔填涂虫字旁)

  猜猜为什么它们都是虫字旁?

  (贴动物图片)

  4、引出课题,交待教学目的:今天就让咱们走进蚂蚁和蝈蝈的王国,看看这两只小昆虫凑在了一块儿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板书:和),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初读课文。

  1、打开语文书,翻到113页,借助拼音,先试着读读课文,再读读课文后边的生字娃娃,注意读准字音。

  2、读完第一遍的孩子起立我看看,捧着书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这遍读呀,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可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二)学习生字。(展示课件)

  A学习8个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1、指名读。

  师导:生字娃娃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点击鼠标,出示8个要求会认会写生字的画面)谁来读?

  2小老师教读。(拼拼音教读,齐声跟读三遍)

  3、带拼音齐读三遍。

  4、打乱顺序读。(指名读、分大组读、分男女生读)

  师导:大家读得可真带劲!老师打乱顺序随便点击,不拼拼音,能一口读准它们吗?

  B学习7个只识不写的.字:

  1、指名读。

  师导:课文后边两根绿线条内的生字可难了,你认识吗?

  (点击鼠标,出示7个要求只读不字生字的画面)

  2、带拼音齐读三遍。

  .C、同桌互相抽读。

  师导:和课文中所有的生字娃娃交上朋友了吗?打开语文书114页,课文后边两根绿线条内的生字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同桌两个孩子互相抽一抽,考一考。如果读得好,像刚才老师那样,竖起大拇指夸夸他。

  (三)学习词语。(出示卡片)

  1、开双人小火车轮读。

  师导:看到孩子们这么能干,生字娃娃也忍不住叫来了它们的好伙伴词语宝宝,想和它们交朋友吧?开双人火车,准备好了吗?

  (注意“粮食、洞里、呼呼地”读轻声。)

  2、打乱顺序齐读。

  师导:词语宝宝变魔术,调换位置还能读吗?大家一起来。

  (表扬:自己夸夸自己)

  四、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小声读文。

  师导:看到孩子们这么能干,生字娃娃和词语宝宝决定带咱们到它们的家里去做做客,它们的家在哪儿?就在咱们的课文中。看着书,自己小声地把课文读一读,读正确、通顺。特别要注意我们刚才学习的生字词语的读音。

  2、分段指名读,指导评议。

  师导: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自己读得是最棒的,举起小手,自我推荐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余孩子捧好书专心听,听他们的声音是否洪亮,字音、句子是否读正确、通顺了。

  师引导评议。

  3、师生齐读。

  师导:孩子们说得很好,只要注意刚才评价时所提到的几个地方,认真细心些,老师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想试一试吗?

  4、带着问题自己读。

  师导:两只小昆虫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带着小问号,自己放开嗓子再读一读。读完后,在四人小组内给小伙伴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5、引导交流。(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反馈)

  6、指导贴词卡,理解课文内容。(“満头大汗”“自由自在”)

  师导:老师这里有两个词卡,认识吗?读一读。......下面我们来做个词语卡片对号入坐的游戏,帮老师把它们贴在黑板相应的位置上。

  7、指导了解第一段大意。

  (1)展示课件。

  师导:夏天真热,小小的蚂蚁背拉着又大又重的粮食,个个累得满头大汗!

  (2)指名读句子,评议。(1名)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师评:这个小朋友把“満头大汗”读得比较慢比较重,好像自己就是这群勤劳的小蚂蚁中的一员,正卖力地干着活。.....这个孩子在读的时候,皱着眉头,老师知道他一定是体会到了干活的艰辛。

  (3)自由练读。

  师导:带上表情甚至可以加上动作,自己试着读读!

  (4)指名有感情地读句子。(2-3名)

  (5)齐读。

  8、指导了解第二段大意。

  (1)根据课文内容,出示课件,相机提问。

  师导:看到小蚂蚁卖力地干活,蝈蝈们都在干什么呀?......

  (2)指名读句子,评议。(2-3名)

  “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师评:这个孩子读句子时抬起了小脑袋,读得特别轻松,不错!......带上了得意的表情,读得真棒!

  (6)男女赛读句子。

  9、指导了解第三段大意。

  (1)出示课件。

  师导:到了冬天,又发生了什么?看看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指名回答。

  (3)齐读第三自然段。

  (4)看板书小结:在炎热的夏天,小蚂蚁搬运粮食満头大汗,绿蝈蝈只图享受,自由自在。到了冬天,勤劳的蚂蚁躺上装満粮食的洞里安然过冬,懒惰的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五、书写生字“粮、汗、由、冬”。

  1、导语:小朋友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学得很不错!课文里的生字娃娃请出来,还认识吗?请看......(在黑板上贴字卡“粮、汗、由、冬”)

  2、齐读生字。

  3、引导用猜字谜法学习“由”字。

  (1)师导:老师这儿有个有趣的字谜,谜底就在这四个字中,考考哪些孩子最聪明?.......听仔细了!“田里长棵草!”打一个字。

  (2)指名回答,表扬。

  (3)指导书写:生边书空边说笔画名称,师范写。

  师导:由字很简单,笔画比较少,可是粗心大意笔顺就容易弄错,哪个孩子愿意当老师教教大家由字怎样写?......看明白了吗?

  (4)多媒体展示正确的写字姿势画面,提出写字要求。

  师导:要想把字写好,正确的写字姿势也很重要,看看这个大哥哥他的姿势美吗?......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学着哥哥的样子,拿出你的小铅笔在语文书上136页描红一个由字。

  (5)学生描红。

  4、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记忆字形,并相机指导书写。

  导语:刚才我们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会了“由”字,除了猜字谜呀,我知道聪明的小朋友们还有许多识字的好方法:换偏旁、加偏旁、编儿歌......看一看,其余的几个生字,你认为哪一个最难,动动脑筋,你将用什么巧方法记住它,说给大伙听一听。

  “粮”:a认识新部首“米”字旁。

  (板书:米字旁。)

语文教案 篇6

  要求:

  1、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2、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学习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

  教学重点:

  1、联想和想象的作用,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方法: 以诵读法为主。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调动联想和想像,不断加深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3分钟)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指名学生概述这故事)刚才这位同学 说得很好,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 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在天河中 自由地骑着牛儿来往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80多年前(1921年10月)就凭借自己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范读,初步感知诗歌。(5分钟 )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感知诗歌内容。

  2、指导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师生齐读。

  三、诵读,理解诗歌大意。(15分钟 )

  1、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第一、二节。

  ⑴"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表明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⑵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

  理解第一节诗中的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接近 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

  ⑶诗人又是怎样写到了街市和物品的?

  理解第二节诗中的想象。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⑷诗人描绘想象之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天上的生活繁华富庶,美好幸福,令人无比向往。

  2、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第三、四节。

  ⑴这两节诗又写了什么内容?

  运用想像,描写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

  ⑵请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绘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

  他们获得了自由,能够骑着牛儿,淌过不甚宽广的天河,时时来往,天天相见 。白天,他们男耕女织,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夜幕降临,他们手提灯笼,闲游天街赏景 购物,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下面请同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读着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描述"天上的街市",写成 一段话。要求: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发挥想象。

  (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学习表现为:前后口头交流,一人作记录,教师巡视 ,指导。本阶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间8分钟) 组际交流我所理解的诗中的想像世界。

  3、诵读全诗,再现诗人联想、想象的过程。

  四、品读,理解作者感情。(7分钟 )

  1、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何不同?

  在诗人的想象中,天河不再成为阻隔牛郎织女的障碍,他们自由来往,无拘无 束,过着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穿插介绍写作背景。

  表现了诗人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美读,背诵全篇诗歌。(5分钟)

  1、师生配乐朗读全诗,再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生结合音乐背诵全篇诗歌。

  六、课堂小结。(2分钟 )

  诗人巧妙运用联想和想象,从地上联想到天上,又想象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七、布置作业。(3分钟 )

  1、联想想像训练。

  ⑴深秋时节,落叶飘零。看到纷纷坠下的落叶,你会联想到什么?走在铺满落叶的乡间小路上,你又会想些什么?

  ⑵一根小小的蜡烛,却能划破无边的黑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看到蜡烛,你会想到什么?

  2、推荐朗读郭沫若的诗歌。

  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联想:街灯明闪 明星

  明星现点 街灯

  想象:街市(美丽的) 物品(珍奇的) 天河(浅浅的)

  牛郎织女来往闲游

  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章中的字词。

  2、 把握文章脉络,具体感知文章内容。

  3、品味文章质朴典雅、警辟畅达的语言。

  4、感悟作者为信客树碑立传的原因,培养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把握文章脉络,了解信客职业品格,积淀人文素养。

  难点: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品味语言特点,提升语言感知能力。

  课型与课时安排

  导读课,读思说写的训练与展示;一个课时完成。

  课前准备

  1、 自主学习生字词,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2、 搜集资料,查阅、整理余秋雨和信客的相关资料。

  3、 师生共同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问题,写下所得与所惑。

  课堂设计

  一、导入:同学们,请看这几句话(他是《行者无疆 》,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 。在渡《霜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 。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 。

  ),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了解吗?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信客》就是选自他的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

  二、比一比,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

  1、分别找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认读两组字词 唏嘘 xīxū 嫉妒jí 晦气 huì 噩耗 è 猝然 cù 诺诺 nuò 呵斥 hē 诘问 jié 文绉绉 zhu 焦灼 zhuó 伎俩 jì 吊唁 yàn 跋涉 bá shè 颠沛 pèi

  2、找两位同学上黑板写成语 长途( )涉 贫困( )倒

  鸡零狗( ) 低( )顺( )

  生死( )福 咬牙( )齿

  3、在了解信客故事的基础上,为文章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梳拟文章的脉络。

  脉络:为什么做信客?怎么做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后来怎么样?

  三、想一想,探究几个问题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1)、老信客是信客走上这条职业道路的重要原因,不可不提。

  (2)、通过对老信客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做信客的劳苦,路途艰苦。

  (3)、强调做信客职业道德是讲求信字。老信客以自己惨痛教训,警醒年轻信客,同时又以自己丰富经验,给年轻信客指点。

  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为什么?

  重点写了两件事,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这些都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的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因为信客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

  四、说一说,品一品

  找出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词语或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例句:他看得太多,对于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课外语段辨别:光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要说美,也没有什么美,屋外的路泥泞难走,院中的花零落不堪,夜行的旅人浑身湿透。但正是在这种情境下,你会感受到往常的世俗喧嚣一时浇灭,天上人间只剩下了被雨声统一的宁定,被雨声阻隔的寂寥。人人都悄然归位,死心塌地地在雨帘包围中默默端坐。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

  夫妻们在自己卧房里有时候免不了说玩话:小二黑好学三仙姑下神时候唱前世姻缘由天定,小芹好学二诸葛说区长恩典,命相不对。淘气的孩子们去听窗,学会了这两句话,就给两位神仙加了新外号: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相不对。

  四、随着社会的发展,信客这种职业早就消失,但诚信永远是做 人之本,请结合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并为学校写几则诚信标语。

  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从信客的身上汲取诚信的营养,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六、作业 1、推荐阅读:余秋雨《文化苦旅》

  2、信客死后,有很多人来吊唁,请你将四部分文字再精简成寥寥数语,作为信客的墓志铭。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草原教案02-13

语文识字教案02-22

语文《氓》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