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我们可以按照“知─说─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探究性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2、自读课文及相关内容。要求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文图结合,分别在书中画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
二、激趣性导入
借助媒体(图片、多媒体影音)或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特点(图文结合),提示学习“看图学文”的方法。
三、体验性阅读
1、知“石”:
⑴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黄山石的资料,边出示边讲解,将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种类及成因介绍给大家。
⑵出示介绍奇石或介绍黄山其他奇特风光的资料,针对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
⑶自主读课文,归纳一下书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图文结合,边读边悟、边悟边读,对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要读熟,而且要求能背诵。在积累中感悟表达的准确性,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2、说“石”
⑴读课文,对照插图,分别说说“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引导学生既要说出石“形”,又要说出石“神”。
⑵读课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分别说说“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这几处奇石,教材仅提及而已,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⑶对学生课外收集的其他奇石的样子进行表述,充实观察、表达的内容,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掌握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3、悟“石”
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想像一下:“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这些石头的来历,可以以神话、童话故事的形式进行表现。比一比,看谁说得形象、生动、情节完整。
⑵在广泛想像的基础上,选择一块奇石,就自己所想像的来历讲给父母听一听,然后写下来。
⑶在自读、自悟及创造性想像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神韵,陶治学生的情趣。
四、整理性阅读
整理性阅读,是指在网络资源、自读自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回归于文本。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读、齐读、小组读均可)。
2、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方法、特殊感受等),有何疑问。
五、拓展性练习
本拓展性练习,主要是走出教材,适当增加阅读量,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其练习的资料既可以是《自读课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儿童读物上的有关写景状物、有益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的短文。从来源的渠道上讲,既可以是教师收集的,也可以是布置学生自己收集。在拓展的要求上,尽量体现理解的层次性和多元化。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领会《世间最美的坟墓》寄寓在对墓地朴素美描绘中对托尔斯泰人格美的赞美。
二、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量
三、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蕴涵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简介作者和托尔斯泰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自幼喜好文学作品。早期推崇唯美主义,相信通过抽象的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他从唯美主义到人道主义到反法西斯主义,始终没有跨出资产阶级意识范畴。最终携妻在巴西自杀。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 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但是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听示范朗读录音。
2、请同学们在客观描写坟墓的句子下面画横线。
四、概括课文要点
1、文中哪些句子对托尔斯泰墓进行了描写
明确:(1)“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2)“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3)“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4)“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2、体现了托尔斯泰墓怎样的特点呢?
明确 :自然、普通、朴素、、宁静
(板书) 朴素 远离尘嚣 没有装饰 没有墓碑
3、作者认为朴素的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这种感情呢?
(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2)“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3)“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4)“看上去再也没有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4、这种朴素对到他安息地来的人又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影响?
明确:“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作纪念。” 这种对内心的强烈震撼引发的是一种崇高的敬意。
(板书) 感人
扣人心弦
朴 打动人心 敬
素 剧烈震撼 意
最美
五、综合课文,探究分析
作者为什么将这位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作家的坟墓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分几个小问题进行探讨)
其所以美,正是因为朴素的坟墓里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这坟墓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建成的,它深深地打上了托尔斯泰人格的印痕。或者说它直接呈现了托尔斯泰的一种人格——平民化的朴素。声名盖世的托尔斯泰苦嗜朴素,朴素是他人格的呈现和象征。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似乎不相称,但正是作者立意之所在,普通蕴含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所以说这座坟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1、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墓地?
明确:我感受到晚年的托尔斯泰在追求一种恬静、自然的幸福。
他儿时听到关于幸福的古老传说,就和哥哥在庄园里亲手种树,多么天真无邪,多么富有童趣。而饱经忧患、历经磨难的托尔斯泰晚年回想起这些往事,突然觉得“自然、宁静、远离世俗”才是幸福的,于是他愿意将自己埋骨于此处。要理解这段话其实并不很难,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其中的一些语言信息,比如:“远离尘嚣”“饱经忧患”等,再结合我们对托尔斯泰生平的了解。
2、我们再来看一看夏天、冬天墓地的景物描写,说出这两幅画面的意境吗?
明确:宁静、轻柔、和谐、静穆、温煦。
3、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明确:“风儿”“俯临”“和暖”“嬉戏”“温柔”。
4、这些词语多么温情,让人感到这位伟人安睡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幸福,享受到了一种宁静、自然、和谐的幸福。哪位女生给大家读读这段文字?用自己有声的语言来表现这种意境,传达其中的感情。
明确:这种自然宁静、远离世俗、不为名声所累的境界,正是托尔斯泰毕生的追求,同时也印证了他生前的选择。
5、“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由此,作者想到了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墓冢,并进行了比较,你怎样看待这种比较?(幻灯片显示名人墓冢)
明确:三位伟人的墓是一种庄严的美、华丽的美。这种“美”与他们“伟人”的名声是和谐统一的。这是符合常人心理的,伟人死后,人们会用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方式来纪念他们。
而托尔斯泰坟墓的朴素美与他淡泊名利、追求平民化的生活也是和谐统一的。因而,只有伟人与伟人相比较,才能让人体会到这幽暗的小土丘的“宏伟”,才能让人感到托尔斯泰的与众不同。作者认为它是“世间最美的”。
六、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简单谈谈, 学习完本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例:许多人的一生把大半时间和精力花在设计、精修、雕琢自己的墓碑上,但他们不知道:活着用在墓碑上的精力越多,死后他的墓碑损坏得越早,如果你生前没有为人类作出多大贡献,那么死后你的墓碑再宏伟、再壮观,也只是废石一块,最坚固的墓碑是立在后人心中的,即使它是砂石一堆,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感人的碑石。
七、总结
墓地的远离尘嚣、没有装饰、没有墓碑的朴素美,透视了托尔斯泰内在的人格美。
附:板书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茨威格
托氏墓总印象 宏伟、感人
情 坟墓介绍 远离尘嚣,长方形土堆,孤零零 感人至深
世间最美的坟墓 逼人的朴素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领悟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人物的作用。
3、积累名人名言,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4、用毛笔书写上下组合部分较多的字。
5、阅读欣赏背诵古诗《客中作》。
6、语文生活: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要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可以谢谢老师的外表,主要写比较特别的地方;写自己熟悉的事;用一两件事写出老师的特点。
7、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善于动脑的意识,以及在选连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名诗名句的含义;理解古诗《客中作》
教学难点:
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
教学时数: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词语超市,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词。
2、学习“金钥匙”,领悟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人物的作用。
3、理解“名诗名句”的含义,积累背诵。
4、阅读欣赏背诵古诗《客中作》。能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中的词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词语,齐读。理解词语意思。
3、交流。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卜问:占卜伶俐:聪明,灵活闰月: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用在《我的老师》一课中写出了孩子的调皮、机灵。
二、金钥匙
1、学生自由读一读金钥匙的内容。
2、指名读,齐读。(注意加点的.字要重读,要读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感情)
3、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4、小结: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任务的作用是很大的。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本组课文中其他地方的例子。
5、小组合作,找寻类似的例子。
6、集体反馈。
三、名诗名句 1、自由读这四句“名诗名句”,看谁读的最流利。
2、说说从这四句“名诗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背诵。
4、交流自己积累的名诗名句,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继续搜集背诵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古诗欣赏
1、激趣导入。书写离别之情,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名的古诗——客中作。板书,读题。
2、初读感知。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互读,互相正音。齐读。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4、回归整体,总结全诗。李白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显然应为开元年间亦即入京前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5、布置作业将客中作改编成一个生动的古诗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
一、导入本单元课文《我的老师》中,小学时候的蔡芸芝老师给作家魏巍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小学六年,你也遇到了许多老师,他们或慈爱,或严厉,或风趣,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各有特点,都可能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习作就是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
二、习作要求 1
、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2、可以写写老师的外貌,主要写比较特别的地方。
3、用一两件典型事件写出老师的特点。最好是你熟悉的事。
4、结构要合理巧妙。 文章写写什么后写什么,开头如何,结尾怎样,都要巧妙地布局,合理安排。行文中间主义过渡和照应。
5、表达要清楚准确。特别是在叙述具体事例时,描写应该形象生动,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
三、注意事项
1、一定要选择印象最深的而老师来写。只有自己印象深刻,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否则就是轻描淡写,写出的文章不能打动人,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要注意写人的表现技巧。 写人物的外貌要神似,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通过形象的描写,给读者活生生的感觉。千人一面,是失败的写作。 人物的语言要个性化,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作风和个性。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对话要口语话,不要文绉绉的,显得不真实。 突出人物的事件要精挑细选,选取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最能突出文章主题的事例,同时还要注意详略,分清主干,不求全面,只写关键。
四、学生自主习作。
1、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巡视留意学生习作中写得比较好的典型。
五、指导修改,誊写作文。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尽人意的地方。
2、誊写在作文本上。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方面:教材。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它在教材中属于"关注科学"单元。我觉得我们的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它要求我们带领学生去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科学。我想本来语文和科学就是相通的。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思维方式本身就十分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我们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二方面:学法。
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并投入自己的情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在教学中创设研究情景,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尝试独立创作,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方面:教法。
在这堂课中,我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地位。我帮助学生制定了学习目标,引导他们选择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与他们一起朗读,一起讨论,一起创作。师生互动,形成一种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
1、分四人一组,各组发白纸一张,选定组长为本组的中心发言人。
2、3个回形针,一张卡通信纸。
3、课前预习,比如自学生字词、找出成语、熟悉课文内容等。
4、准备大作本。
教学目的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4、帮助学生确立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端正态度,积极投身到创新的洪流中去。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活跃一下气氛,从而为课堂教学打下情感基础。课堂:由课前的'歌曲提问: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有什么?进而提问:在同学们的眼睛里春天是什么?在老人的眼睛里春天是什么?
师:有3个学生回答了不同的答案。看来生活中事物的标准答案不止一个。
真如苏东坡的诗句所云: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所以说: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二、整体感知
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1、作者提出了哪几个问题?由此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为了使论点有力,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
2、"用浪线划出引起你思考的警句,并结合自己谈谈会。"
请组长把小组的共同见解作好记录。
学生读书2分钟,然后自由交流:4—5分钟,由组长负责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做好记录,教师可以参与到其中的一组中去。
二、交流见解
第一题
指导回答问题的思路:问题———观点———论证方式
问题一: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观点1、渊博的学识2、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毅力)
事实论据: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问题二:创造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观点411、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创造的意识在自己的思想里。
2、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也并非是轻而易举的获得灵感。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形成的。
3、区别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的细小的想法。)
事实论据:举例论证: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
第二题
交流引起你思考的警句,并结合自己谈谈会。
教师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三、创造火花(过渡语: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寻求第二种答案,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下面我们就动一动手,来发挥一下自己的创造才能。)
材料:
3个回形针,一张卡通信纸。在实践中探索回形针的用途。
(夹书、书签、钓鱼钩、女生的花夹子、当拉链坠、门帘、项链)
目的: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使学生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四、本文写法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目的:反思学习过程,学有所得
v1、充分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力的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
v2、引用的成语、典故颇多,增加了文章的语言的气势———————议论文的语言在该简练处简练、该生动处生动。原则是始终为论点服务
五、写作实践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课文创造性思维的必须要素之一为论点,充分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以及一些成语、典故,给文章添加一个自然段。
要求是:立意新颖,不流于俗套;紧扣中心,有一定深度;语言简明,150字左右。
学生写作,后交流,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六、奇思妙想(作为机动内容———时间多,当堂交流,时间少,作为作业)
说一说自己想发明创造什么?你准备怎么去努力实现你的发明创造。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详略,加深理解。
2、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
3、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4、领会小说景物描写的特色,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5、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教学设计:
以品读体验为主
《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记述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了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体验,在品读中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于景的,同时联系生活,在品读体验中揣摩语言,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本篇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疏密”;
2、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安排疏密;
3、使学生会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疏密
2、激发兴趣
什么叫疏密呢?为什么要安排疏密?
二、新授
(一)什么叫疏密
1、汉字笔画有多有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使每个字都具有生动活泼的形态,书写时需要根据字的具体情况,将某一部分写得紧一点(密),某一部分写得松一点(疏),这种安排叫“疏密”。
2、出示笔画多的字和笔画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疏密的安排。
3、根据例字讲解:
在进行字的疏密安排时,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上部写得稍密些,下部写得稍疏些;左右结构的字,则根据左右部分的笔画和形态灵活安排,但须做到合理、自然与和谐。
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安排疏密关系的。
(二)怎样安排疏密
1、出示例字“臻”
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臻”是怎样安排疏密的?
全班交流:
“臻”字的笔画较多,书写时,左部“至”写得较疏,形较短;右部“秦”写得较密,形较长,这样就形成了疏密对比。
3、出示“乍”字
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乍”是怎样安排疏密的?
全班交流:
“乍”字的笔画较少,书写时,笔画稍向上靠,下部空一点,这样“乍”字就显得生动活泼。
(三)疏密处理得当的字
通过欣赏“上”和“囊”,体会是怎样处理疏密关系的.。
(四)疏密处理不当的字
这些字的疏密关系处理得怎么样?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
三、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
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简析: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设计理念: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优美,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并学以致用;应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满足学生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在表达中悟情、明理;让学生的情、作者的情与教者的情相互交融,达到一致的境地。
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能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渗透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思想。
课前准备:
收集《神笔马良》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有用相机拍过照吗?假如,现在给你一个照相机,你最想拍什么呢?
2、师:孩子们,虽然只是假如(师板假如),可都是你们美好的心愿呀!
(出示题目:假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2、分节检查课文,正音。教师指导读准“缩着身子”、“遥远”、“寻食”、“哭泣”“健康”、“操场”等难读的词语。
3、学习最后一段。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4、生自由读课文:书上的小朋友用这枝神笔给谁画什么了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
(1)交流并板书:小树红红的太阳
小鸟好吃的谷粒
西西一双好腿
(2)说话:书上的小朋友给……画了……,将板书内容连起来讲即可,允许学生有多种表达形式。如:给……给……还给……;不仅给……而且给……还给……等。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愿望用心读一读。
2、交流:(以下教学依情况而定)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小树在冬天里是怎样的?
现在你就是冬天里的小树,你站在寒冷的冬天里,你最想要什么?
2、自由读第一小节,理解“缩”、“缩着身子”并做做动作。
3、说说“缩”的反义词,并积累词语“伸缩”。重点落在: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4、带着自己的.感情读第一小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小朋友,小鸟在家里等待,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指名说。
2、理解“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五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天黑了,饿呀,怕呀,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重点落在: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这上面。
3、带着感受去读第二小节。(自由读、男女生读)
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出示图:西西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
2、我看到西西这样伤心,我是怎么做的?(师引读第三小节)
3、指导朗读第三小节,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四、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良、食
1、观察发现区别。
2、教师范写,学生摹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卡片。
2、给生字(课件出示)“缩、良、食、操、康”找朋友,能干的小朋友用上生字词说句话。
二、读诗背诗。
1、师配乐朗读。
2、生配乐自由读。
3、指名读、模仿读、男女生比赛读。
4、选一节最喜欢的背下来。
三、拓展延伸。
作者有这么多美好的心愿,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以及我们身边的朋友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假如你也有一枝这样的神笔,你会给谁画什么,为什么呢?自己试着把它写下来。
1、教师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 画 。。
2、生自由思考,指名说,同桌交流。
3、小组合作、展示。
将每个人写好的诗句连起来读一读,组成新的诗歌。
四、指导书写。
出示要写的6个字:寻、哭、双、体、操、场
1、你怎么记住这些字?
2、在写的时候,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重点指导:
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双:左边的“又”写的稍窄些,捺变点。
操:右上方的三个口要写的扁而小,不要超过横中线。
场:右半边不容易写好,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4、教师示范,学生书写。
五、板书设计:
23、假如
小树红红的太阳
小鸟好吃的谷粒
西西一双好腿
…………
(根据学生写的内容板书)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12-19
语文教案12-19
语文教案12-20
语文教案12-17
语文劝学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