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24 15:31:3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二年级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二年级语文教案15篇

二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对这样的恶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如果碰上这样的恶人,只有机智勇敢地跟他斗争,才是正确妥当的办法。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3个词的意思。

  3.能用”非常“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当众说说(狼和小羊)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值得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对这样的恶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提供的情节进行因果关系和逻辑推理训练,难度有些大,加强指导。

  教学准备

  图片两张(狼和小羊)各一张。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背“、”弄“。

  (二)教学过程

  1.直接揭示课题:

  ①齐读课题。②”狼“和”小羊“各是怎样的动物?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⑦听课文录音,想一想: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驯良的小羊碰到一块会发生什么事?

  ②汇报。

  3.自学课文,布置要求:

  ⑦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想想字意。

  ②思考:狼很想吃掉小羊找了几次借口?每次找的借口用”--“划出。

  4.检查自学情况:

  ①认渎新词、认认字形、说说字意。

  重点指导:溪:右边易写错、集体书空。

  辩:注意中间是”1“,用话跟人争辩,所以中间是”1“,书空左边的”辛“最后一笔应是”1。

  龇:齿十此

  嚷:顺口溜记字形,口字旁一点一横俩口并排站,衣服扣子掉在井中央。

  ②狼故意找借口:

  第一次:“弥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第二次:“我听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第三次:“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5.小羊又是怎样对待狼一次又一次地找碴呢?下节课再学习。接下来我们练习写字。

  ①练习写字。

  ②完成课堂作业本(2)、(3)。

  (一)教学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内容,体会狼的凶狠,蛮不讲理,小羊的据理力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因此......所以......”句式,推理小羊说的话。

  (二)教学过程

  1.复习:①认读生字词。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狼为了想吃小羊,找了几

  个借口,它们各是什么?

  2.学习第1个借口。

  ①什么叫“借口”?狼为什么要找这个借口?

  ②指导看图:从哪里看出狼非常想吃小羊?他会怎么想?(狼看见小羊口水像雨点一样顺着嘴角往下滴,两眼直盯着小羊)(这只小羊可真肥,我正饿得慌,真是送上门的美餐,哈!今天我可吃个饱了!)

  ③于是他有意找毛病,存心编造了个理由,这说明狼很狡猾,谁来读读狼第一次的话。指名读,比较。(读时要把“非常、故意、弄脏、什么”

  读重些,读出责问的语气。)

  ④小羊有没有把狼喝的水弄脏呢?从哪儿看出?出示小黑板:水是从上游流到下游。

  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

  (所以小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

  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括号该怎么说?

  小羊讲这段话时心情怎样?态度怎样?(先吓了一跳,但还是希望与狼好好讲道理。)

  指导朗读小羊说的话,读出温和的语气,速度慢些。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2个借口:

  ①狼找第2个借口时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他会气冲冲地说?(因为在狼看来,他第1次那样问,一定会让小羊吓得无言以对,那他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把小羊吃掉了,可没想到小羊的回答反而使他哑口无言,他有点恼羞成怒了。)

  ②谁来学着狼的样子读读这句话。(这时狼说的.话语调升高,音量也要加强,“就算”、“总是”加重。)

  ③那么小羊去年说过狼的坏话没有,引读第⑤节,并出示小黑板: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它的坏话。

  小羊去年还没生下来。

  (所以小羊不可能说狼的坏话)用“因为......所以......”句式说括号里的话。

  ④小羊这时的话应怎样读?(速度稍快、表现惊恐神情,带着委屈、焦急的语气。)试读,指名读、齐读,然后男女生分角色读4-5节。

  4.学习第3次借口。

  狼一次又一次地找借口,结果却被小羊给驳了回去,第3次他已经是不想再争辩了。

  ①“争辩”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狼已经不想再争辩了?“逼近”与“靠近”比较,体会用词的恰当,学生动作演示。

  ②齐读第3个借口,“反正”什么意思?

  这时狼的凶残的本性完全暴露了,说话语气特别凶狠,仿佛立刻就要把小羊吞下去似的,根据狼的第三次借口的“不是......就是......反正......,‘句式联系上文说话:(如:狼不是借口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就是借口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反正要把小羊吃掉。)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

  学会9个生字,8个认读字。能正确读写8个词语,认识是食字旁,新笔画竖折撇。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认识问号,知道它表示的意思。读出疑问的语气。能写出一句问话,正确用问号。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对生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语

  认识问号,知道它表示的意思。读出疑问的语气。能写出一句问话,正确用问号。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对生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对生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认识问号,知道它表示的意思。读出疑问的语气。能写出一句问话,正确用问号。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对生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用具: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题:齐读,你知道了什么?

  简单介绍法布尔: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他从小爱好观察昆虫和贝类的生活情况。主要靠自学成才。以研究狩猎蜂和推粪虫最为有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查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后标序。

  3、检查词语。(带音节)

  故事、动物、传来、声音、饥饿、一定、胜利、唱歌、纺织娘

  4、指名三人读课文。

  大家思考:课文讲了法布尔的什么故事?

  三、感悟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法布尔是哪国人?他的家乡在哪呢?请读第一句话后告诉我”。(法国人,家乡在小山村。)

  2、教师出示有青山的图片。提问:“小山村里都有什么?请读第2、3句后告诉我”。

  3、教师随着学生回答,把小溪、花、草、树木、小鸟、蝴蝶、小虫、鱼等图片贴到大图上。也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贴。

  4、提问:“为什么老师贴了这么多条小溪呢”?引导学生体会“小溪纵横”。

  5、请学生说说法布尔看到这些小动物后会怎么想呢?引导学生理解“好奇心”。

  6、指导朗读:

  (1)“小山村这么美、这么富有生机,谁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啊”?指名读。

  (2)教师配乐范读。让学生说说师、生读的有什么不同?

  (3)请学生配乐朗诵,体会大自然的美与生机勃勃。

  7、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先弄清每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试着背诵。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一天,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引起了法布尔的好奇心。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请学生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问题。

  2、“原来是他听到了一种“嘎吱嘎吱”的声音,法布尔听到这声音后是怎么想的呢”?

  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1)教师先用陈述的语气读,在用疑问的语气读,让学生比较前后有什么不同?

  (2)学生朗读,从中认识问号,体会问号的作用。(采用生生、师生评读的方法。)

  (3)读后面的句子,然后说说法布尔对这种声音产生了好奇心后,是怎么做的呢?

  (引导学生明白法布尔去了好多次,体会的他的好奇心真强。)

  (三)“法布尔一连去了好多次,可还是没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在叫。这时,他有没有放弃呢?他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下节课再到第3、4自然段里去找找答案吧”?

  学习第3、4自然段:

  (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法布尔是怎么做的?

  (2)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长句的自然停顿,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逮住了那个/会唱歌的小家伙。原来/那不是鸟儿,而是一只/颜色嫩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3)教师出示有关“纺织娘”的图片资料,简单介绍它的生活习性。

  (4)齐读第4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法布尔能成为世界有名的昆虫学家”?

  (5)请学生在黑板上的空隙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板书)

  (6)指导朗读:

  “法布尔/成了世界有名的/昆虫学家。”

  (7)简单介绍昆虫学家法布尔。

  四、展示

  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自己为自己的资料做解说。

  五、用问号写一句话:

  1、让学生针对刚才的材料介绍提出质疑。

  2、问学生:如果把你提的问题写下来,应该用什么符号?(问号)

  3、启发学生再提出其他问题,再把问题写下来。

  六、作业:

  1、正确读写9个词语。

  2、背诵第1自然段。

二年级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课文,想象自己心中鸟路的样子。

  4、在识字、朗读过程中感悟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按照要求认字、写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在识字、朗读过程中感悟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掌握会写字。

  2、学习课文内容,想象自己心中鸟路的样子。

  四、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白鸽、乌鸦、芙蓉鸟的图片。

  3、芙蓉鸟的资料。

  4、学生每人画一只喜爱的'小鸟图。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提问激趣: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吗?能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吗?

  2、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老奶奶,猜猜看,她的好朋友是谁呢?

  (二)配乐讲故事。

  1、教师将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说给同学听,学生思考:听了老师讲的故事,你知道故事里老奶奶的朋友是谁吗?

  2、指名说一说。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将生字多读几遍。

  2、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生字。

  (1)互相检查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2)小组长带着组内同学分析每个字的字形和笔顺。

  (3)试着练习组词。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检查字音的认读。

  4、出示词语卡片,检验对生字字音的掌握。

  (1)认识生字词:

  傍晚:你知道傍晚是什么时候吗?

  面包屑:你知道是什么吗?

  彩霞:你见过彩霞吗?美吗?读出“美”。

  彩虹:什么时候天边会出现“彩虹”?

  在认识这些词语的过程中,学生所知道的知识许多来自于生活,因此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肯定和激励性评价。

  (2)结合理解,再次朗读词语。

  5、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再次自由读书,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投影打出思考题):老奶奶家住在哪儿?有哪些鸟来吃老奶奶给它们的面包屑?这些鸟铺的路像什么?请你在书上找到答案。

  (3)指名回答,边回答边贴“老奶奶”“白鸽”“乌鸦”和“芙蓉鸟”的图片。

  (4)投影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啊,笔直的小路上都是白鸽,像盖了层白雪。”

  “啊,那么多乌鸦站在小路上,小路就像一条黑亮的丝带。”

  “这时候,小路成了一条彩虹。”

  ①自己练习读读这几句话。

  ②说说读完后你的感受,你觉得这条鸟路铺得怎样?

  ③完成投影:这是一条( )的鸟路。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学生读,学生评;老师范读,学生再读、再评,感受小路的美。)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三、四、五段,想:现在你就住在老奶奶家旁边,你想象一下你心中的鸟路是什么样的?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2、小组讨论:小鸟为什么能和老奶奶成为朋友?老奶奶只有这些朋友吗?从书中找找答案。

  3、小组汇报。

  4、投影出示:

  (1)森林里有许多鸟儿,它们都是老奶奶的好朋友。

  ①老奶奶有()好朋友。

  ②让你们手中的小鸟也快和老奶奶成为朋友吧!(学生到黑板上贴小鸟图)

  (2)每天,鸟儿飞来唱歌给老奶奶听,老奶奶撒下面包屑给它们吃。

  ①请你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鸟儿为什么能和老奶奶成为朋友?

  学生可以说:因为鸟儿飞来唱歌给老奶奶听,所以老奶奶撒下面包屑给它们吃。

  也可以说:因为老奶奶撒下面包屑给它们吃,所以鸟儿飞来唱歌给老奶奶听。

  ②这是一群()的鸟。

  这是一位( )的老奶奶。

  5、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思考:老奶奶与小鸟之间是怎样的情感?和小伙伴说一说。

  (五)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和同学、老师交流你的收获。

  (六)作业。

  将你心中想象的鸟路用你的小彩笔画下来,让更多的人感受我们人类和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感。

  板书设计

  21鸟路

  人老奶奶面包屑

  爱白鸽白雪

  鸟乌鸦黑丝带

  芙蓉鸟彩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

  2、猜猜看游戏:老师请两个同学上来,分别在他们背后放上两个生字,要求两个人互相看,先看到对方后背的字并大声念出来的为胜者。

  3、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带读。

  (二)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为什么?

  2、自由读你喜欢的段落,读出情感。

  3、试着练习背诵你喜欢的段落,并背给小伙伴听。

  4、指名背诵。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请你帮忙把这些字分分组,并说说分组的理由。

  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分法:

  (1)啊晚彩虹——左右结构

  丝——上下结构

  通——半包围结构

  2、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哪个字?说说你的记字方法。

  (1)旧字加偏旁法:工——虹

二年级语文教案4

  内容摘要:


  教学内容: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书第一课《古诗二首》的第一首古诗《村居》。

  教材分析:《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会写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语境中自主识字并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诗句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天的美好,热爱春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用多媒体出示一张有关于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而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老师展示出了一张图片,谁能够来说说图片里有哪些景物呢?(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教师:通过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观察的十分仔细。老师呢还有一个疑问,这些景物通常是在哪个季节里出现呢?(学生:春天)回答正确,这些景物是在春天里出现。春天是美丽迷人的,春天是绚丽多彩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山村里的春天吧!

  (板书课题——《村居》,学生齐读课题)

  二、走进作者

  1、教师: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是哪个朝代的呢?(点名回答,并给予评价)

  学生:清朝的高鼎。

  教师:回答的不错,这首诗是清朝的高鼎所写。我们对诗人仅仅知道名字和朝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所以,请同学们把目光移到多媒体上,让我们来更全面地了解这位诗人。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教师朗读

  三、初步学习古诗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在文中圈画出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诗句读正确。

  (2)同学们都圈好了,请把你刚认识的新朋友自豪地念给同桌听,如果有没念准的请互相帮助一下。

  (3)同桌检查朗读古诗。

  (4)请学生朗读古诗。

  (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教师在学生自读古诗时进行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趁”的韵母是en,不是eng ;“鸢”不要读成yan)

  2、学习生字,认读字词:

  (1)出示“醉、烟、童、散、忙”这些生字,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小组成员一个一个接着朗读生字并组词。

  (3)引导学生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笔顺跟随表,说出笔顺。指名反馈(学生自由发言,找到关键笔画,后再通过课件演示)

  (5)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6)学生描红、临摹。

  3、自读古诗,读出节奏:

  (1)(出示诗句)自由诵读,力争读出诗句的节奏。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指名读(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在朗读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要带着活泼、开心的语气)

  (3)配乐练读

  教师: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4)全班齐读

  四、品悟古诗

  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1)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老师配乐朗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自由交流想象中的画面,老师激励小结。

  预设:山坡上的小草发芽了,嫩绿嫩绿的。黄莺在空中飞来飞去。河堤旁的柳条发芽了,几个下朋友放学回来,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2.借助插图,启发想象:黄莺一边飞一边干什么?(叽叽喳喳地叫)它好像在说什么?

  再次启发想象:春风轻轻地吹来,柳条会怎样呢?(轻轻摆动,好像在跳舞;轻轻地摇摆,陶醉在了美丽的春色里……)

  诗人高鼎看到这样的景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学生齐读)

  让我们想象着春天的美丽景色,有滋有味地诵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引读。

  3.联系生活,换位体验:在这样美妙的春光里,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出示儿童放纸鸢图片)孩子们放起风筝,你们放过风筝吗?你放风筝时什么心情?(学生自由发言)

  现在你就是那几个刚刚放学回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诵读这句诗,读出你心中的高兴、喜悦。(学生练读)

  4.再读古诗,感悟春天

  (1)自己再完整地读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春天?

  预设:美好的春天;快乐的春天;温暖的春天……

  (2)想象自己就是高鼎,置身于这幅美丽的画卷中,学作诗人吟诵出此诗。(学生练读、指名配乐诵读)

  (3)绿草如茵,柔柳如烟,莺歌燕舞,天真活泼的儿童,还有那晴空飘飞的风筝,把这江南春光点缀得更加活跃欢快,更加生机盎然。诗人信步走来,呼吸着春天的气息,在自然绿色的怀抱里,春光明媚得让诗人心醉,也让我们陶醉。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出此时的心情吧!(学生再次齐诵)

  五、背诵全诗

  1、教师边展示本课配图边引导学生联想诗句所描绘的美景: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啊!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背下这首古诗。

  2、学生自由背诵。

  3、集体配乐吟诵。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出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来读一读。)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沾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村居》

  2、搜集高鼎的其他古诗名句,进行整理。

二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材第18--21页。

  教材分析:本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和展示台。其中第一部分由"我会认"和"我会写"组成,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第二部分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通过学习,不仅巩固本组所学生字,而且通过读词语、背儿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口语交际的内容在于引导学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在交际中培养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展示台旨在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交际中培养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熟读背诵儿歌《秋天到》。

  4、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乐于展示秋天的成果。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景点和秋游线路的资料及描写秋天的儿歌。

  2、带好自己在学习第一组课文中创作的作品。

  3、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卡片。

  4、秋游活动计划表。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我的发现"部分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激发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课前准备:识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课件:秋天的丰收图,播放背景音乐)小朋友,夏

  天过去了,秋天来到了,田野里,果园里,一篇丰收景象。瞧!一群南飞的大雁给我们留下了几个字宝宝。你们认识他们吗?

  二、会认

  1、出示课件:郊枝笼球帆梨(长在一棵水果树上)我们来和这些好朋友打个招呼吧!

  2、认字组词

  3、课件显示带拼音的生字:交支龙求凡梨

  4、认读生字,5、小组学习:小组里的小伙伴相互交流,读了这些字,你有什么新的

  发现吗?

  6、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识字方法--熟字去偏旁,成为新字。

  7、进行扩词训练(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8、改变语境,巩固生字。(课件显示下列词语拼成一个"友")

  立交桥交朋友交通一支歌支持一支笔

  龙灯龙头巨龙龙舟要求请求

  平凡凡是凡人顺利利用利益有利

  三、我会写

  出示课件:秋天的果园,四个大箩筐,每个箩筐上出现一组偏旁相同的

  字)。

  ①学生认读生字并找出规律("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

  ②写偏旁相同的字:秋天,果子成熟了,这么大的箩筐装这么几只水果,太少了。小朋友,能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多摘几个水果,放入筐中吗?

  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教互学,再书写。

  ④借助实物投影进行展示、评议。

  (例字):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树林柱桔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胜胖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家定宇室实)

  ⑤奖励写得最多的小组一个丰收果(一个红红的大苹果)。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日积月累,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内容分析:"我会读"是本组教材中所学生字的再现,帮助学生加以巩固。"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景象的儿歌,与"我会读"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我会读"中词语图片及装有词语卡片的信封

  3、描写秋天的儿歌。

  一、学习"我会读"部分

  1、课件显示:果园里,一棵大大的水果树上,长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2、自由读。

  3、小组读:互帮互学,纠正读错的字。

  4、开火车接力读。

  5、选词造句: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看谁聪明,与众不同。

  6、找朋友游戏:教师依次出现"娃娃、橘子、降落伞"等图片,让学生从信封中取出相应的词语,老师带读。

  二、读读背背

  1、创设情境导入: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秋天,一同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吧!{课件显示图片}

  2、播放图片,师讲解:稻子一片金黄,翻起了金色的`波浪;枫叶红了,像批上了一件火红的外衣;苹果成熟了,高高的挂在枝头;棉花白了,像咧开了嘴的笑脸……

  3、看到这些,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4、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感觉读读这首儿歌吧!(课件出示《秋天到》的儿歌)

  5、自由读、同桌读,读通顺读流利。

  6、师指着画面范读。(特别指导"庄稼、高粱、葡萄、黄澄澄、红彤彤"等几个带点字的读音)

  7、指名读、小组竞赛读。

  8、教师指图画引读。

  9、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儿歌。

  10、拓展:把搜集到的或自己写的描写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们听。

  11、全班配乐背诵《秋天到》。(放背景音乐)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口语交际"及展示部分。

  内容分析: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要做写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事一定要有计划,培养学生创造力,能说清自己的计划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与别人交流。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

  3、学习第一组课文时创作的作品

  一、创设情境,走进秋天

  1、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美丽景色,画面显示描写秋天的词语。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2、指名读,齐读。

  2、谈话揭题:秋妈妈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带来了

  丰收,带来了喜庆,如果能在这样美丽的季节里去秋游该多好哇!在这节课里,老师请同学们一起商量,我们怎么来组织这次秋游活动。

  3、商量计划: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秋游计划表中的内容,商量制

  定比较详细的秋游计划。(课件显示表格)

  秋游时间

  秋游地点

  秋游前准备

  秋游活动内容

  秋游后的成果展示

  4、各组推荐发言代表,陈述本组的想法理由。

  ①秋游的时间地点(建议句式:我们组建议到……,因为……我们都愿

  意到……,因为……)

  ②陈述秋游活动内容:到那里去做什么?(游览、爬山、做游戏等)

  ③商量准备工作和秋游活动中的分工。(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联系方式

  等)

  5、各小组修改计划表。

  6、实物投影展示计划表。评比最佳组织奖。

  三、展示台

  总结式导入:我们读了秋天的课文,学了秋天的小诗,还到野外寻找

  了秋天的足迹,欣赏了秋天的风光。秋天就像一幅画、一首诗、一个讲不完的故事。在这丰收喜庆的日子里,有四位小朋友带着他们的收获,办了一个秋天的展览,请大家欣赏。

  1.课件显示:书本图片扫描

  2.学生评论

  3.展示本班学生作品。

  4.课外延伸:布置一个"秋天来到我们班"的展览。

  5.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

  致谢: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南山学校余飞寅老师

  多媒体素材引用:

  6.百度网站有关图片和音乐

  7.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有关内容

二年级语文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二)课件演示

  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三)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四)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五)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六)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法、如、脚、它、娃。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二)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三)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

  (四)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五)练习

  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六)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七)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她、毛、更、知、识。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4、学生再练写。

  (八)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九)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风

  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

  豌豆弹力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十)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读起来充满文字情趣的儿歌。儿歌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和内容层层递进的文风,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小朋友对于这样的阅读材料喜闻乐见。

  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三句。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如,在学习课文“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在感知内容的意思时,作为教师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教学环节:如果你就是蒲公英的孩子,你会怎样出发,去寻找自己的土地?学生的'表达和表演是多彩的,有的学生张开双臂做飞翔状,有的孩子做降落伞样一个接着一个地和妈妈告别,等等。这样,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相结合,利用知识经验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这样,帮助学生更乐于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儿歌的含义,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这节课,我抓住了学生的质疑,深化了对仔细观察大自然好习惯的教育。借此机会,我把课文学习与用心看周围的事物的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结合到学生的现实中,就是要注意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去感受生活。可以举例说明,从未知植物的好办法到已知的过程。既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又水到渠成地使学生深受启示。

  设想是美好可行的,但,毕竟是一种教学实践,难免出现偏差和不妥之处。例如:在学生进行新知识汇报时,我没能认真地聆听学生的讲解。

二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一定含义的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只有把自己融进集体中才有力量,有智慧,有胆略,才能创造一切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有一定含义的诗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懂得只有把自己融进集体中才有力量有智慧才能创造一切的道理。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是新组建的一个班级体,在集体中你们就是主人,那么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小主人呢?(学生发言)如果靠一个人的力量,我们集体能够进步吗?

  二、初读检查字词

  1、指导读准字音,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后字词读准字音。

  三、自由读

  思考:“我们”和“我”分别指什么?“有无数个献身于我们的我,就能创造出我们的一切”是什么意思?(学生读课文)讨论

  四、重点指导朗读

  我/虽是一朵花,却/扮不出烂漫的.春色。

  如果——我们是花,才有花的世界。

  (读时间隔时间较长一些,以引起听者的想象,后半句应以自豪、赞叹的语气来读)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有一定含义的诗句,懂得只有把自己融进集体中才会有力量,有智慧,有胆略,才能创造一切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们已经知道了自己在班级体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你集体中就不在完整,那么你生活在这个班级体中,你应该怎么样做呢?(学生畅所欲言)

  二、精读课文分析理解

  1、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我们”和“我”分别指什么?(集体和个人)

  2、轻声读全文小组之间讨论学习1——5小节

  完成下面问题:本节介绍了什么内容?读完本节后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在课文中把“班级体”比做了什么?

  3、汇报学习情况集体学习(自由发言畅所欲言教师指导)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我们是一个新组成的集体,你就是集体中很重要的一员,缺少你不可以,但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为班级体做出贡献才能使我们班级体的列车前进不停。

  四、布置作业:朗读、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2、我们和我

  虽——————却献身

  集体创造一切

  如果——————才奉献

二年级语文教案8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同学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二年级同学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安排同学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同学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同学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和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布置

  2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

  (假如同学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同学,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板书课题)

  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对日月潭的向往;交流与展示,培养了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

  2、谈话质疑: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

  (同学畅所欲言)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

  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根据同学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些“疑问”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教师一定要维护同学质疑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同学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出现在同学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对话平台〗

  一、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志。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同学反复读文感知,既巩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培养了语感。

  二、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

  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沛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三、读议

  1、默读课文,考虑:

  自身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同学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自身提出的问题让同学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久而久之,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同学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同学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交流

  1、日月潭的位置: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和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同学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⑴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⑵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同学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同学自身填空:

  湖的北边像xx,叫xx;湖的南边像xx,叫xx。

  ⑶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①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②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同学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⑷引导同学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交流是检查同学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效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同学会不时修正自身的认识与理解,使同学充沛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五、背诵

  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

  (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六、练习

  结合插图让同学用自身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七、书写

  1、学习书写:

  岛展环绕建纱

  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同学练习书写,师生一起评价,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认读词语卡片:

  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身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身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同学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藏,有效渲染了气氛。

  三、朗读

  1、指导读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同学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四、读思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同学读最后一句话:

  ⑴什么吸引了游人?

  (突出“风光秀丽”)

  ⑵日月潭吸引了谁?

  (突出“中外游人”)

  ⑶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

  (突出“许许多多”)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的行为。采用问读的方式让同学带着自身的个性与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注重了同学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配乐朗读全文。

  五、背诵

  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局部。

  六、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挖掘课外资源,拓展文本,进一步激发同学探究的兴趣,使同学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入)

  七、写字

  1、同学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

  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同学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同学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

  引导同学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沛发挥了同学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同学的写字能力。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群山环绕: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群山包围起来。

  名胜古迹:指前人遗留下来的建筑。

  朦胧:模糊不清。

  仙境:指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

  〖相关链接〗

  1、阿里山:

  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到了阳春三月,阿里山又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这里的樱花著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山上有高山博物馆,陈设各种奇木异树,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温带、寒带数百种植物,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还可增加见识。

  2、国父纪念馆:

  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纪念馆占地35000坪,为宫殿式建筑。馆外有中山公园环绕,还有九曲桥、池塘、假山、柳树等景色点缀。馆内四大展览室装饰精美,设计新颖,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和现代名家艺术品。此外,馆内的扮演厅、灯光、音响设备一流,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国父纪念馆成为市民户外活动、休闲以和欣赏艺术,文化演出的综合性场所。

二年级语文教案9

  课前放歌曲《歌声与微笑》,师生拍手跟着吟唱,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同时为感悟课文内容做铺垫。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微笑,共同学习吧!

  师:你看到了什么?(多媒体显示出一幅窗前飘着一个画着可爱小脸的红气球图。)

  生:我看到窗户外面有一个红气球。

  师:仔细观察,这个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1:我看到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生2:我看到气球上画的小脸是笑眯眯的。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这个气球是哪儿来的?

  生2:我想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个气球放飞在窗户前?

  生3:我想知道气球上为什么要画一张笑眯眯的小脸?

  师:真会提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师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22 窗前的气球。)

  点评:观图质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强烈愿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来自由地读课文。读课文前,哪个同学来给小伙伴们提个要求呢?

  生:我希望同学们把生字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请教下面的树叶,并多读几遍?

  生:我希望同学们做到不添字,不加字,把句子读通顺。(生认真地自由地读课文,认生字。)

  点评:通过学生自己提读书要求,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学生个体展示读,生生挑战读、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点评:通过自读、评价读、挑战读,激发情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轻松达到读准字音,突出重难点字音的目的。

  师:看看这些生字朋友,想想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它们。

  生1:我会记“猜”,“情”的“忄”换成“犭”就是“猜”。

  生2:科利亚的“科”就是科学的“科”。

  生3:我给大家出个字谜:一个女孩在舞台旁边跳舞,大家猜猜我说的是哪个字?

  生4:我会记“拴”,拴要用手,所以有个“扌”。

  生5:我会记“逗”,那个“辶”像一匹马,马驮着豆角,就是逗人的“逗”。

  师:你们真能干,会用这么多方法来记生字,下面我们来玩识字游戏。(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闯迷宫读词语。)

  师:祝贺你们,送你们一份特殊的礼物。(课件出示写有“我会写”的智慧花。)

  点评:注重情趣化识字,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并利用有趣的游戏及时巩固识字效果,并以“趣”来激发、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

  师: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又正确,又美观呢?

  (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写好生字的关键所在,由学生自己来认识如何写好字,取代老师一笔一画的分析。师故意误写,让学生来纠正。生认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点。)

  师:写完了对照田字格中的字,自己评一评,写得好的,奖自己一颗☆,再和同桌看看、评评。

  点评:注重学生的自评与师生、生生间的互评,使评价多样化,实现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

  三、朗读感悟

  师:认识了生字,再读课文,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生选喜欢的方式:自己读、同桌读、小组读、和好伙伴一起读课文。)

  师: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同学们不能去看他,放了一个气球去问候他。

  师:什么是“传染病”?

  生1:像“非典”这样的.病就是传染病。

  生2:会传染给别人的病。

  师:同学们,科利亚病了,住进了医院。

  (课件出示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的情景图,并配上让人感到孤独寂寞的低调音乐,教师入情地范读,生看图听读,引生入境。)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很难过。

  生2:我感到科利亚好孤独啊!(很难受的样子。)

  生3:我有点想哭(眼圈红着)。

  生4:我也想哭(泪珠滚动)。

  生5:我觉得科利亚好寂寞,好孤单啊!

  生6:老师,他哭了。

  ……

  师:你们都是情感十分丰富的孩子,能通过朗读来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请自己练一练。(生在音乐声中,入情入境地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含着眼泪)很入情地朗读。

  师:都想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吗?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读读1~2自然段吧。(生齐读。)

  点评:用CAI、音乐、教师的范读,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自己接触语言材料,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师: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不能和爸爸妈妈去逛公园,也不能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他只能呆呆地望着窗外那一角天空,他觉得真没意思(板书“真没意思”)。(音乐停。)

  师:此时此刻,科利亚呆呆地望着窗外在想什么?

  生1:他好想爸爸妈妈来看他。

  生2:他好想自己的病快点好呀。

  生3:他好想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

  生4:他好希望同学们来看他,和他讲故事,讲学校发生的事。

  点评:换位体验,让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中,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师:正在这时,科利亚突然看到了什么?

  (课件演示,一个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上来,在窗前停了一会,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的情景图。)

  生1:他看到一个红气球在窗前停了一会,还一上一下地动起来。

  生2:他看到气球上画着一张笑眯眯的小脸。

  出示句子:

  ① 气球上画着一张小脸。

  ② 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师:读读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生自由读句子。

  生:我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写出了这张小脸的样子很可爱。

  师: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体会到这张小脸的可爱吗?(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师:读得多好啊,你们想读吗?

  生:想。

  师:一起读读吧。(生齐读。)

  师:我看到了教室里有40张可爱的小脸。谁能用“可爱的”说一个句子?

  生1: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可爱的洋娃娃,可逗人喜爱了。

  生2:我的妹妹长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

  师:当科利亚看到这个画着可爱小脸的气球,他怎么样了?(出示科利亚高兴地笑了的画面和句子:科利亚望着窗外那逗人的笑脸,高兴地笑了。)

  生齐:他高兴地笑了。

  师:我看到你高兴地笑了?看到他也高兴地笑了。谁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都体会到科利亚高兴的心情?(生练习朗读。)

  生:有感情而且带着表情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吧。(生齐带着感情有表情地朗读。)

  师:读了这句话,想想你能给大家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生:他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师:是呀,他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快和同桌认真读读4、5自然段,边读边想,想好了互相说一说。

  点评:培养学生读中质疑和合作释疑的能力。

  (学生同桌边读边议。)

  生1:因为他看到气球上的小脸看上去很好玩、很逗人,所以高兴地笑了。

  生2:因为他看到气球,知道同学们来看他了,所以高兴地笑了。

  师:现在你们就是科利亚的同学,想一想你们在窗下是怎样把这个气球放上来的?想好后,在四人小组里商量商量,并试着演一演。(生分小组自由排练,师巡视并点拨。请一组同学合作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呢?

  生1:科利亚,你好了吗?

  生2: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生3:科利亚,安心养病,听医生的话,快点出院和我们一起玩吧。

  生4:科利亚,你看到这个气球,高兴吗?

  ……

  点评: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科利亚的同学,入情入境,成为剧中人,在角色体验中通过阅读、思考把自己的理解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用创造性的语言回答,体现了“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四、拓展

  师:除了这个办法,你还有什么办法去问候科利亚?

  生1:我放一只风筝,上面写着: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生2:我给他打电话,和他聊天。

  生3:我给他写信,告诉他学校里的趣事。

  生4:我折一架纸飞机,飞上去。

  生5:我给他发手机短信。

  ……

  师:有同学们关心他,想着他,想想没过多久科利亚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想想说说:没过多久,科利亚……

  生1:没过多久,科利亚的病好了,出院了。

  生2:没过多久,科利亚出院了,和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

  生3:没过多久,科利亚回到了学校,和我们一起打篮球,踢足球。

  ……

  师:科利亚得了传染病很不幸,可是他又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有这么多同学关心他,让我们一起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吧。(生齐读课文。)

  点评:延伸课文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五、深化主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

  你喜欢这个气球吗,为什么?

  生1:喜欢,因为这个气球很可爱。

  生2:喜欢,因为这个气球给科利亚带去了欢乐。

  生3:喜欢,因为这个气球让科利亚忘掉了病房的孤单。

  生4:喜欢,因为这个气球给科利亚带去了同学们的问候。

  生5:喜欢,因为这个气球带去了同学们对科利亚的关心。

  生6:喜欢,因为这个气球传递着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

  点评: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以巧妙的提问,让学生明白这个气球的重要意义,体会同学们的独特用心,从而深刻领悟同学间的真挚友情。

  六、小结

  师:说得好!这个红气球传递着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衷心的祝福,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小伙伴听,让他们也喜欢上这个窗前的气球。

二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继续学会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文章。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语气。

  5、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才艺表演中展示自己,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1、抓住人物的语言,体会感情。

  2、了解华罗庚坚持回国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华罗庚肖像,交流相关资料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上这位慈祥的老人是谁?(板书华罗庚)能说说对他有哪些了解吗?(生谈)

  2、师:同学们真善于学习,你们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了课文的主人公,华罗庚是中国的数学家,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课文《回自己的祖国去》(板书)

  3、生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他为什么要回国?是什么时候回国的?你们想知道吗?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书24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开始X

  2、检查生字

  (1)师:有没有信心读准这些词语?(指1人读)

  (2)师有两个词容易读错(华罗庚冲着)谁能读准?

  (3)咱们跑火车读词,行吗?(同位表示“握住”)

  3、检查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三、再读课文,感悟体会。

  过渡:华罗庚要回自己的祖国去,他当时的心情怎样?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一)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师:你体会到了华罗庚的什么心情?

  1、“中国解放了”(高兴)师问:这种高兴的心情还可以从哪儿体会到?

  2、“这一天总算盼到了!”(急切、激动)(幻灯片出示这句话)谁再来读这句话?

  师:他读得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说明什么呀?(华罗庚盼望祖国解放已经盼了好长时间了。)

  3、是呀,盼了这么久,祖国解放了,他怎能不激动呢?华罗庚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回国)你怎么知道的?(幻灯片出示华罗庚说的这句话)

  师:华罗庚在说这句话时态度怎样?(坚决)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能说说“斩钉截铁”的意思吗?

  师:真棒!你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斩钉截铁”的意思是态度(X很坚决!)谁能用坚决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指读、男生读)

  师接着领读,你从这里又体会到了什么?

  4、师:是啊,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罗庚夫妇知道后都非常兴奋,非常激动,让我们把这份激动之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吧。各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1X9自然段(请一组展示)

  5、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从华罗庚的语言和动作中体会到了华罗庚的心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

  (二)自主阅读,畅谈感悟。

  过渡:(指板书)华罗庚又是什么时候回国的?(1949年初春的一天)

  你们可知道1950年的中国是怎样的生活面貌吗(生谈)

  师:嗯,的确如此。当时的美国生活条件已经非常好,华罗庚有自己的洋房和汽车,而咱们祖国当时是非常贫穷的,人们住的是土屋、茅草屋。在这种情况下,华罗庚为什么回国呢?

  6、师: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生:13段)(板书:奉献)出示幻灯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师:自己再小声读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爱国)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谁能带着感情读这段话,读出华罗庚的爱国之情(指2人)

  师:华罗庚说到了,也做到了,他回国后,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他继续进行教学研究,在数学领域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小结

  像华罗庚一样在祖国需要的时候立刻回国,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人还有好多,他们满腔的爱国激情,忠诚报国的赤子之心,无不激起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掩耳报效祖国的热情。让我们齐读13自然段感受这份爱国之情吧!

  师:同学们,现在,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7、师读最后一段(出示插图)

  同学们,此时此刻,华罗庚心里会想些什么?你想对华罗庚说些什么,请大家课下再认真读课文,把你的体会写出来好吗?

  三、布置作业:(任选一道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3、查找其他爱国志士的故事。

二年级语文教案11

  【教材分析】

  的课文记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太平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考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体现了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风。全文依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按照事情的顺序,抓住“有趣的发现”这条主线,从现象到本质,展示发现的内容和过程揭示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要求】

  德: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风。

  智: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进行词和句的训练。

  【教学方法】

  紧扣课文主线“有趣的发现”,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本课。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9有趣的发现

  2、解题:“有趣”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有趣达尔文小岛昆虫翅膀

  观察比较因为生存研究重要

  (2)出示第3,m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第二、三、四句。

  (3)指名试读课文。

  3、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

  2、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

  3、给“著名”这个词找个近义词。

  四、当堂巩固。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读生字卡片。

  2、扩词:达岛因存

  二、分析理解。

  1、细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第一句中的达尔文干了什么?

  (3)第二句告诉我们达尔文发现了什么?

  (4)换词练习:“要么……要么……”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5)出示挂图看图说话练习。

  2、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读。

  (2)理解第1句。

  “许多”说明了什么?“反复”说明了什么?“终于”说明了什么?

  理解第2、3句。

  这里讲了几种昆虫?这些昆虫怎么样?

  3、细读率4自然段。

  (1)齐读。

  (2)本文中“有趣的发现‘指的是什么?

  三、总结全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我们要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的精神。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

  二、复述课文。

  1、指导复述课文

  教师指导复述课文的要求。

  主要内容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背诵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

  4、指名试复述。

  三、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夏()校()容()应()

  复()较()究()因()

  2、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逐渐地()有趣的()

  认真地()著名的()

  仔细地()重要的()

  3、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由于(),就不大可能被刮到海里。

  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所以()

  那些翅膀不大的昆虫,由于()便逐渐地消失了。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设计思路:

  《小动物过冬》是一拟人童话故事,叙写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过冬的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要避开严寒到温暖的南方过冬,青蛙准备吃饱了之后钻进泥土里冬眠,蜜蜂则储藏了很多蜜在蜂巢里过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动物具有不同的过冬方式,也体现出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课堂生活化,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知,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小动物动物过冬的方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好朋友,它们是--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

  2、它们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可高兴啦!

  二、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间秋风刮起来了,秋天到了。一天,这三个好朋友又聚在一起,他们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118页,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齐读)

  1、这句话中的“聚”是什么意思?(聚集到一起)

  (1)请三名学生贴图,让三个小动物“聚”在一起。

  师:像这样集合在一起就叫“聚”。他们“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商量过冬的事)

  (2)出示“商量”一词。什么叫商量?(讨论、交流)什么情况下,你会和别人商量?请你用“商量”来说一句话。(出示说话练习)

  2、“一天”指的.是哪一天?(出示句子: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

  师:谁来把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变凉的感觉读出来?。(我发现风越刮越猛。)

  3、把第二自然段的两句话连起来,让我们读好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3-7自然段,了解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的过冬方式。

  过渡:同学们一定也想知道这三种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吧?,赶快读读课文3——7自然段吧,边读边画下有关的词句。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谁来读读小燕子的话?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燕子,准备怎么过冬呀?你刚才画的是哪些句子?(板:飞到南方)为什么?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

  师:这下我明白小燕子为什么要飞到南方了。那小燕子,你什么时候再飞回来呢?(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

  A、(出示“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是什么时候?它的意思是?(春天到了,许多花儿开放了)

  B、是呀!你看,这么多的花都在春天开放了,多美呀!(课件出示:春暖花开图)

  C、谁来把“春暖花开“读得美美的?这个词是用来形容春天的,你还知道哪些四字词也是用来形容春天的?

  D、老师这也有一些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显示词)以后同学们在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些词来描写春天。

  3、师:像小燕子这样,秋天飞到南方过冬,春天再飞回来,我们把这样的鸟儿叫候鸟。小燕子一个人要去这么远的地方,多寂寞呀!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要飞到南方过冬的吗?(生:野鸭、大雁、天鹅、丹顶鹤……课件播放)

  4、看来,同学们懂得还真不少。现在,老师想和全班合作下,介绍介绍燕子的独特的过冬方式。(生读这一段)

  四、学习四、五小节,了解青蛙的过冬方式

  过渡:小燕子即将远行,可是它还惦记着自己的好朋友小青蛙和小蜜蜂呢!

  1、你瞧,刚说完自己的过冬方式,它马上就说:“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齐读)

  师:从燕子的问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关心)谁也来关心一下小青蛙(指名读、女生读)(出示句子)

  3、是呀!小青蛙打算怎么过冬呢?

  师:出示:“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男生读)

  师:原来,小青蛙不到南方去,要钻到泥土里去。板:钻到泥土里

  师:为什么要钻到泥土里,泥土里可没吃的,别饿坏了。怎么办?

  师: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谁来表演一下。指好“吃得饱饱的”。

  师:多么自信的小青蛙。他打算睡到什么时候才醒?

  师:你知道这种过冬的方式叫什么吗?冬眠。哪些动物也是这样过冬的?

  师:男同学当小青蛙,女同学做小燕子,表演对话。

  四、学习六、七小节,了解蜜蜂的过冬方式

  过渡:现在青蛙哥哥不用小燕子担心了,可是我们的蜜蜂妹妹怎么办呀?

  请你和同桌合作一下,自学六、七自然段,一人读小燕子的话,一人读小蜜蜂的话,看看小蜜蜂是怎么过冬的?把这句话填写完整。“蜜蜂吃()里的()。

  师:小蜜蜂真勤劳,把粮食藏在蜂巢里。(板贴:蜂巢藏蜜)

  师:你们蜂巢里的蜜够吃吗?要吃一个冬天呢!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师:真是聪明的小蜜蜂,早就采了很多蜜了。谁能把它早早就做好准备的感觉读出来?

  师:我们就把小蜜蜂的过冬方式叫做——(卡片出示:备粮)一年级也学到课文,也讲到备粮过冬的动物(蚂蚁、小松鼠)

  看到自己的好朋友都准备好了过冬,这下小燕子总算放心了。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

  三个好朋友商量好过冬的方法后,还有一个约定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学们想象一下,三个好朋友整整一个冬天都没有见面,到第二年春天相见时,他们会怎样?会说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六、学完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19小动物过冬

  燕子迁徙(飞到南方)

  青蛙冬眠(钻进土里)

  蜜蜂备粮(蜂巢藏蜜)

二年级语文教案12

  一、引入

  1、师:看来同学们今天的精神面貌很不错,能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2、师:好!我来考你们!我说前请你帮我说完整。

  雪中(送炭) 助人(为乐) 指手(画脚) 迫不(及待)

  吃苦(在前) 享乐(在后)

  二、学习语文园地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师(过渡):真高兴你们能积累了这么多的词语,希望你们继续这样做下去。钟老师也像你们一样爱积累词句。今天我收集了两句话,请大家评一评哪句好,为什么?

  (1、小明有一双眼睛。 2、聪明伶俐的小明有一双机灵的大眼睛。)

  (生答)

  2、师(小结学生的话):哦!也就是在一个词语前面加一个合适的词语就会表达得更清楚、具体。你们真聪明,能有这样的发现。现在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你们能在它们前面加合适的词语把它们说得更具体吗?(指名回答)

  3、你们小组能再说几个( )的( )吗?小组内讨论一下吧!

  4、以小组竞赛形式汇报。

  5、师小结汇报:填得真不错。谁来读一读?

  (二)我会填:

  1、师(过渡):读得很有精神!试试看读句子是不是一样棒!这里有几个句子谁来读一读?

  (生读句子)大家发现缺了什么吗?请翻开书第119页。试试加吧!

  2、汇报。为什么这样加?

  3、能读出这样的语气吗?试试吧!想想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三)我会读:

  1、师评价:读句子也读得那么有感情,想成为读书小能手吗?那你就试试读这首儿歌吧!

  2、自己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四人小组汇报读书情况。师及时小结读书方式。

  4、师:藤和瓜好、蜂和花好、云和风好、我和同学好,那还有什么和什么好?(生答)

  三、扩展

  师:我们还和书好,因为书里藏着宝,不信的话你去找一找。生自己去读一读老师提供的材料,把积累到的好词好句写在“藏宝图”中,积累下来。

  【教学反思】

  没有积累,谈不上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我们在教学《语文园地日积月累》时会把它上成纯粹的复习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们教师首先要明确,日积月累教学不是单纯的旧知识堆积回顾,而是一种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欢快的情景,开放的问题

  首先,低年级的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不强,为了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创设欢乐的教学的景、组织有趣的活动这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在积累的过程中不单是数量的积累,还要有质量的提升。所以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对质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如在本次教学中,老师提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 )的( )”小组讨论然后班内小组竞赛汇报。这样开放性问题犹如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尺巨浪。学生因为要取胜,所以合作、所以积极思考。于是他们把课内、课外的积累都用上,令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以读代讲

  通过多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体现语文学科以读代讲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儿歌的节拍,积累语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方式进行朗读,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三、注意点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围着学生转,发挥助手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如:在学生本节课以自己的方式朗读儿歌后,教师适当给予点拨让学生小结积累出读儿歌的方式。之后你会发现学生会把这些方法运用到朗读《识字七》、《红领巾真好》中去。

  四、扩展活动

  日积月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功在平日。不是一节课可以达到目的的,因此教师要给予指导,或提供必要的材料。

二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一篇拟人化的童话散文。课文生动形象,认生字、写字是重点。本节课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的活动中心,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

  【重点:】

  认字、写字,感情诵读。

  【难点:】

  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方法及方式:】

  情感式教学法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师: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同学们知道它爱吃什么?

  生:竹子。

  师:竹子在小的时候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出示笋芽儿的图片)

  生:笋芽儿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小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呢?(出示课题)

  板书:笋芽儿(指导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题,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4、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全班扩词练习。

  5、小组互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的好,读的认真,读后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小组互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扮演:

  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板书内容)

  2、师: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笋芽是在成长的,读一读,做做动作,生边读边做。

  3、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在谁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的?(生答,师板书)

  4、小组选派代表分角色朗读。

  5、师: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生讨论回答)

  6、师: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生举手回答)

  四、指导写字,学生练习:

  1、师板书:强调字的结构,偏旁部首;“口”字旁的'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其中“唤”字的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2、生练习生字。

  五、课外拓展:

  生搜集有关描写竹子的好词好句。

  六、作业:

  画一画竹笋的生长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竹子的生长过程,形象生动的刻化了笋芽儿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绘声绘色的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本节课以孩子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去体会,去感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语文教案14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是老师用自己温暖的手给予学生慈母般的爱。体会到爱的伟大力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写8个字,会认13个字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他常这样握孩子的手,但在道格拉斯的心里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课时分配

  教具准备

  字卡、录音机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这画上有什么?(一只手)画的是谁的'手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老师的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并且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

  3.我发现同学们学得都非常认真,生字学得怎样呢?老师考考你们。

  (1)教师喊,学生找。

  (2)学生喊,教师找。

  (3)小组的同学互相做一做。

  4.同学们都非常聪明,生字很快就学会了,这首诗你们读得怎样呢?

  请5个同学读课文,一人一节。

  三、精读课文,体味银杏树的爱。

  1.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自学,有没有信心?老师有个

  小小的建议。出示:

  a.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歌来读。

  b.通过读这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c.小组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2.学生按建议自学。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读,比赛读,评价读示范读。教师指导读。)(随机板书)

  学习两个自然段。

  4.自学其他的三小节。

  5.指名配乐通读课文。(刚才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读的课文也特别棒,谁能勇敢的站起来,完整的读一遍课文给大家听。)

  学习两个自然段。

  4.自学其他的三小节。

  5.指名配乐通读课文。

  谁能勇敢的站起来,完整的读一遍课文给大家听。)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2、自己读,再思考这个问题。

  3、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初步了解银杏树的爱。

  六、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1、教师进行生字检测,会认的生字进行组词。

  2、小组合作学习:

  (1)、微型小组讨论难记字的记字方法。

  (2)、学生当小老师教认生字。

  (3)、小游戏:看谁抢的快。

  七、教师总结全文。

  说一下你的收获!

  老师的手

  班级上课家庭赐给

  表扬佳肴永恒握手

  兴致勃勃表里如一

二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感悟课文意境的美,体会小雨点和孩子们的快乐。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的童年,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充分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美与快乐。

  2、增进孩子对阅读的喜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文字美、语言美。

  策略方法:

  1、资料的收集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知识水平来进行。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十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根据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并且在课堂上能够很好的体现师生互动这一理念。

  2、感情朗读

  对课文内容的充分读,就是对课文内容的再一次理解,让孩子在读时,把自己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内容的情感宣泄都从读中表现出来,让学生的感情,在读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更是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了解祖国。因此,课外有关内容的阅读,有利于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教师提供的书刊《童年书架》、《365夜》等)

  课前准备:

  1、与本课有关的生字、生词卡片,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1-2自然段)、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再设计及随笔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雨吗?你知道下雨前什么小动物会来给我们报信吗?天空会变得怎样呀?”(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回答)

  2、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你们看!”(出示课件1、2自然段)

  3、师:“原来要下雨了!”(板书题目)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参与学习,喜欢搜集、喜欢和同学们交流,养成课前搜集的好习惯,为更好的学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打基础

  用动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性,能让学生乐于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你知道下雨后都发生了什么动人的事吗?请同学们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一下吧!”

  2、指名读课文,小组内读课文。(发挥学生的评价方式)

  3、教师检查认字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

  蚂蚁、搬家、喝醉

  歪歪斜斜、汇集、

  流淌、石阶、柏油、

  溜光、凉鞋

  (2)指名读词语、小组内读词语、开火车读。

  (3)全班共同解决不明白的词语。(在理解词语的时候可以做动作、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理解等)

  4、师:“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真够丰富的!你你知道课文中谁最快乐吗?”

  (同学们可能回答:

  我觉得蚂蚁、燕子和雨儿快乐;

  我觉得小雨点最快乐;

  我觉得孩子们最快乐;

  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方式中认生字,可以提高认字的效率,培养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继续运用评价方法,通过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来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举多得。

  用孩子喜欢的游戏形式认生字,很轻松自然地就记住了。

  识记生字,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不仅降低了难度,也使学生容易理解字义,体现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在理解词语后,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更好的理解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打基础,从而也能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的能力。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问:“你觉得谁最快乐?请在小组内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可要认真听和补充呀!”(小组内开始交流)

  2、集体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可以读课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着重理解2-5自然段)

  3、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机问:

  小雨点落在地上,为什么像敲小鼓?

  落在池塘为什么池水笑起朵朵花?

  你能想象出小雨点歪歪斜斜、喝醉和跳舞的样子吗?

  小雨点为什么汇集成了小溪?什么发生了变化?

  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

  你能想象出孩子们在雨中的快乐情景吗?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配乐朗读。

  6、请会背诵的同学跟着音乐背一背。

  再次发挥小组的合作意识、学生的倾听能力,为充分理解课文、弄清思路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这个环节主要是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升华主题,充分感悟课文的意境和内在的语言美,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喜欢语文、喜欢中国文字所渗透着的美。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再次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联系生活,拓展想象

  1、师:“孩子们,老师从你们的脸上可以看出你们很高兴!是不是因为学了这篇课文呀?其实,你们的生活也是很丰富的。请你们回想一下,你在雨中看到过什么动人的情景吗?或者你有过在雨中快乐的事吗?”

  2、小组内说一说。

  3、学生自由回答。

  这一环节的设计,留给了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拓展想象的空间,发展了思维,同时小组间的交流,使学生有机会相互帮助,有机会获得同班的创新的信息,促进了学生多方位互动。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再认生字

  上节课我们感悟了课文中的快乐,从中我们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现在他们来了,你们想见见它们吗?

  2、出示要写的字。

  (学生认读生字。

  小组内谈谈怎样记住这几个字。并试着用这几个字组词。)

  3、(1)从“歪”字入手,渗透中国古文字文化。

  讲述歪的演化历史。

  (学生听老师讲美的演化历史,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书空一遍“歪”的笔顺。

  (3)老是把这几个字的部首都用红笔写的,你认识它们吗?

  (4)怎样才能把这几个字写漂亮呢?给老师出出主意好吗?

  总领全文,回忆感知。

  介绍中国文化的浅显知识,让孩子们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与内涵的同时,热爱母语。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改过去教师一笔一笔的写,学生一动不动的看的教法,充分发挥学生德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写字的学习过程。

【二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教案03-08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07-15

语文二年级教案03-22

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教案06-18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03-05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03-02

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02-06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02-02

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02-23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六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