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规范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学生一起欣赏申奥成功的宣传片。
2、记得这情景吗?谁看了,这是什么时刻?
3、看过的同学当时心情怎样?
二、初读课文
1、激趣: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不认的字可以借助课文下边小礼物里的拼音,也可以互相请教。
2、教师范读。
3、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难读的词、句,并把这些词、句认真读一读。
三、识字写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会读的同学先示范读一读,然后学生每个词读两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可让学生单个读、指名领读、小组读来巩固。
2、在朗读重点词句中进一步指导认读生字。如,第一段中的“喜讯传来……”一句,第二段中的“人们挥舞……”一句,第三段中的“人们相第……”一句,都包含了较多的生字,可重点指导读正确。
3、出示单字学生认读,给这些生字找朋友,组成词语。
4、说说记字的方法,结合旧字识字,反复重现巩固识字。
5、写字指导:
引导学生发现:拥、抱、扬三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泪、洋都有三点水,也是左窄右宽的字。
提醒学生注意:
1)、京的上横、互的下横是长横;
2)申、洋二字的竖为主笔。
3)互字中竖折的竖和横折的折笔应该向左边斜。
4)匹字的笔顺是:横、撇、竖弯钩、竖折;
5)泪是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所以右边是“眼目”不是“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特征,通过联想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
2、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积累。
3、初步学会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模仿掌握写景的方法,具体的描写四季景物。
2、过程、方法:观察、积累、思维、感悟、方法、表达。
3、感情、态度、价值观 :热爱自然,体验四季,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描写四季景物;
教学难点:思维、感悟、方法、表达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流程 : 教师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前活动准备:
一、选取你最喜爱的本单元的诗文,朗读或背诵来感受自然的美。
二、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有关四季的诗歌或散文,准备课上交流。
三、找出印象最深的一次走进大自然的感受,与同学交流(可附相片)
(一)导语:蓝天白云很美,红花绿叶很美,山水人家很美,四季景色很美,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你有一副好心情,用审美的目光去寻觅,用美好的心灵去感悟,你就会有表现美的激情与冲动。让我们感受自然,走进四季,学习描述美景吧!
(二)复习单元内容,展示讨论观察积累的材料。
1、学生抢答单元图片。
2、学生展示课内外积累的材料。(形式可多样)
(三)学习写好心中美景的方法。
1、介绍方法:真情 感悟 表达
观察、积累、思维、感悟、方法、表达
2、分析课文例子:一、分析卷面诗文的内容,并找出诗文的写作方法和表现手法。注:诗文内容包括(描述的诗文是什么季节?有什么具体特征?作者想要描述什么样的景色?等等。)
诗文的写作方法包括(形容词、动词、修辞方法、人的感官、想象、虚写、侧面描写、侧面烘托、动静描写、直接抒情、情景交融等等。)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景物直观描写,形容词、动词)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抓住春天生长发展的特征描述。
比喻、拟人、排比。)
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抓住春风温柔,拟人、比喻、引用)
5、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春天的温暖,和人的喜悦。人的感官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
6、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想象、虚写。侧面描写)
7、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侧面烘托)
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9、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运用想象、拟人,直接抒情。)
10、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运用拟人,抒写人的主观感受。)
1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情景交融。)
(四)模仿前面学习的写作内容和方法,用一句或一段话,描述抒写四季中的美丽景色。
1、学生当堂写作。
2、按座次读自己的作文.
布置作业:作业:整理三单元,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学习本课所学的描写景物方法,写一篇描写四季美文。不少于五百字。
板书设计:
感受自然
走过四季
描述美景
观察、积累、思维、感悟、方法、表达
语文教案 篇3
[课标要求]
1、概括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2、分析人物思想性格。
3、理解文中对比映衬的写法。
4、揣摩细节描写的妙处。
5、欣赏《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
[学法点悟]
阅读小说应从情节入手,抓住情节发展各阶段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细细揣摩,可见人物性格之一斑。
[整体感知]
读完课文,我们可以看出,课文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情节相对完整,情节发展脉络清晰。文章运用了对比映衬和细节描写突出了主要人物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情节的几部分,应怎样概括?诸葛亮的三次“笑”各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
[疑难解析]
质疑: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的四个阶段?
解惑:先按照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将文章分成四部分,然后用尽量简短、准确的语言概括,即兵临西城(第一段)、临危施计(第二段)、司马中计(第三、四段)、孔明释计(第五、六段)。
质疑:课文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
解惑: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城之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惧。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尽皆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司马懿狡诈多端,诸葛亮更是技高一筹。司马懿善“识人”,而诸葛亮不仅善“识人”更能“治人”。司马懿也谨慎,但却比诸葛亮少了几分灵活变通的智慧。
质疑:文中几次写到诸葛亮的“笑”?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解惑: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第一次,写诸葛亮在城头“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此时,诸葛亮故作坦然,诱司马中计,内心不免有些紧张。第二次,见魏军远去,诸葛亮“抚掌大笑”,这是如释重负,是轻松的笑,也是侥幸的笑,毕竟太危险了。最后一次是诸葛亮向部下解释完计策后“抚掌大笑”,并说“我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笑司马懿退兵过于草率,到底比自己略逊一筹。“笑”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了诸葛亮的心理。
[语言揣摩]
1、“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做百姓,洒扫街道。”
这是为了造成城中没有军队的假象,迷惑敌军。就是让司马懿看到一座空城,产生疑惑,不敢进军。
2、“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一座空城,并不能吓退司马懿,但在加上诸葛亮城头操琴,就不能不令司马懿生疑了:孔明一生谨慎,不曾弄险,若西城为空城,诸葛亮在城头操琴等于束手就擒,这不可思议!所以西城必不是空城,诸葛亮之所以这样是诱司马中计。
[研究课题]
《三国演义》用浅显的文言写成,古人说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课文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通俗而不失典雅,请诵读课文,加以体会。用课余时间阅读这部书,给同学们讲述你认为精彩的片段。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导引]
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顺畅地朗读课文,做到有声有色地复述。在熟悉故事的前提下,理清情节。揣摩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写法,并谈谈你最欣赏的地方。
[基础巩固集练]
一、字音字义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司马懿( )城铺( )鹤氅( )纶巾( )笑容可掬( )麈尾( )言讫( )
2、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蜂拥 隐匿 纶巾 骇然 远遁 分拨
泪如泉涌 稳妥 伦理 言简意赅 遵循 选拔
3、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失色:
妄行出入:
笑容可掬:
抚掌:
骇然:
言讫:
二、简介人物
罗贯中:
诸葛亮:
司马懿:
司马昭:
第十三课:空城计。。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关兴:
张苞:
三、关于小说阅读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阅读小说,应能够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次要人物往往是用来衬托主要人物。如,本文的主要人物是: ,用以衬托的次要人物是: 。小说的情节有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逐渐学会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分析主题,评价人物等。
四、问题探究
1、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是什么?交代背景有何作用?
[提示:可从课文节选之前的.情节谈起,从课文第一段中的相关内容谈也可。诸葛亮失了街亭、柳城,又失了内应,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而诸葛亮只有五千兵,还有一半去运粮草,城中仅余二千五百人。且“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以至于敌兵来至,众官早已“尽皆失色”。交代背景,突出了一个“危”字,惊心动魄,不仅使故事的开端就扣人心弦,而且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就在大兵压境,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诸葛亮却临危不惧,表现得异常镇定,正所谓危难之时方显出名相风范。]
2、写司马懿对表现诸葛亮形象有什么作用?
[提示:次要人物对表现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司马懿也不是平庸之辈,课文不是以弱衬强,而是以强衬强,以司马懿的狡诈写诸葛亮的智慧。具体剖析见“疑难解析”第一个问题。]
3、敌军统帅换了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会成功吗?
[提示:空城计的成功,缘于诸葛亮对敌方统帅的深入了解和准确分析。司马懿对诸葛亮是非常了解的,他知道诸葛亮一向谨慎,此刻他不相信诸葛亮如此弄险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诸葛亮一反常态,出奇制胜。司马昭年轻气盛,无所畏惧,猜出孔明可能是“故作此态”,如果敌军统帅换了司马昭,空城计不一定能成功。]
五、欣赏评价
1、诸葛亮足智多谋,处变不惊,请结合课文的情节加以简析。
答:
2、司马懿老谋深算,请结合文中情节加以简析。
答:
六、拓展阅读
三人回至新野,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回报曰:“卧龙先生已回矣。”玄德便叫备马。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遂上马再往访孔明。关、张亦乘马相随。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宜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选自《三国演义》)
[探究建议]
1、稍有中国古典文学常识的同学,一看便知以上文段所讲的故事,其中“三人”应指哪三人?对,当然是刘备、关羽、张飞。由这个片段我们可以想起哪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是“三顾茅庐”,而刘备的言行可以用“礼贤下士”来形容。这两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什么?
2、写天气,写张飞的话,目的是什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什么作用?请围绕“衬托刘备的真诚”这一写作目的口头阐述。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过小山羊找快乐的故事,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并学做快乐的人。
2.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积累词句的习惯。
3.认识11个字,引导自主增识汉字的意识。
重难点
1.理解课文。
2.学生体会课文最后山羊妈妈说的话。
乐学善思办法
分角色朗读,表演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快乐?学生自由交流,教师不做性结论。
2.导入新课,阅读提示明确要求,认认真真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体验情感
1.自读课文。
2.小组讨论:小山羊找到的快乐是什么?你有过这样的`快乐吗?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3.交流阅读感受
4.指生回答:小山羊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5.你有过这样的快乐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三、朗读感悟,升华情感
同桌分节读,全班接读,分角色读
四、拓展延伸,陶冶情感
1.读课外课文
2.师生共同。
五、学习生字
1.看拼音读生字。
2.同桌互读。
3.去掉拼音读,同桌互读。
4.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词语超市:复习巩固5个会认词,7个会写词。
2.金钥匙:让学生初步懂得从人物言行、打扮和旁人的感想、评价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灯谜:猜灯谜,体会其中的乐趣。
4.古文诵读:诵读古文,体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5.语文生活:组织“古代作品中的人物”交流会,开阔视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习作:在交流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通过人物的言行、打扮和旁人的评价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词语超市部分:多种形式练读会认词,练写会写词。
金钥匙部分: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都十分重视人物第一次登场亮相,通过外貌、打扮等描写初步显示人物性格特点,给人初次相见即不易忘怀的印象。课文《红楼梦》描写王熙凤出场的地方,就非常成功。它的成功在哪里呢?
二、品读句子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王熙凤出场时说话的句子。
(1)指名朗读,分组读,全班读。
(2)指名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出场描写,“未写其形,先闻其声”。王熙凤一出场,立即引起黛玉的特殊感觉,再用他人的恭肃严整加以反衬,王熙凤那泼辣的.形象显得格外突出。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王熙凤出场时打扮的句子。
(1)指名朗读,分组读,全班读。
(2)指名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肖像描写,写出了一个容貌美丽、衣着华贵的贵族少妇的形象。
3.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旁人对王熙凤的感想和评价的句子。
(1)指名朗读,分组读,全班读。
(2)指名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贾母和黛玉对王熙凤的感想和评价是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侧面描写,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一个爽快、泼辣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三、巩固练习
1.从下列命题中任选一个,写一段文字。要求:写一个人;安排适当的场合让人物登场亮相,通过人物说话、打扮和旁人的感想、评价初步显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①我的老师②我的同学③我的亲属④我的邻居
2.课外阅读《红楼梦》。
第二课时
一、灯谜
1.自由朗读谜语,注意把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分组讨论它的象征意义,并猜猜谜底。
3.在小组内说说它们的趣味性。
4.请学生说出自己积累的灯谜,让同学猜。
5.教师鼓励学生平时多积累一些灯谜,作文时恰当应用。
二、古文诵读
1.自由朗读古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注意停顿。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悟、体验?
3.全班交流。
4.组内互背。
5.全班齐背。
三、作业:背诵古文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古代作品为我们刻画了许许多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如《景阳冈》中勇武过人的武松,《草船借箭》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西游记》中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憨厚又懒惰的猪八戒,他们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向大家介绍你熟悉的古代作品中的人物。
二、指导交流
1.说说你准备介绍哪个人物?
2.你介绍的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
3.你对这个人物的态度怎样?
4.你准备向大家介绍他什么事迹?
5.小组交流。
6.全班评议。
三、指导写作
1.学生读习作提示,掌握习作要点。
2.学生独立习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习作展示、评议、修改。
4.把修改好的习作读给同桌听,进一步完善修改。
四、作业:把修改好的习作抄到作文本上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学生畅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妙的理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呢?
2、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15 说勤奋)
3、解题。
“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
“宋、砸”是平舌音。
“枕、稍、础拙”是翘舌音。
“馁”的声母是n。“卵”的声母是l。
(2)读句子
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
3、再读课文。
同座可以讨论说说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再集体讨论。
4、指导分段。
课文是分几部分来谈勤奋的?课文可以分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第三段:(第4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2)这儿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意思吗?
(3)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板书: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生齐读)
(4)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用他们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5)你能说一说这一句话的意思吗?
2、指导朗读第一段。
四、生字练写
1、练读生字。
2、自己记忆学习,说一说什么字感到困难,集体讨论怎么记。
3、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试背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围绕“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2)自学第二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看了这段你明白了些什么?)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看出他从小就聪明过人。
②司马光的勤奋主要表现:别人玩他读书;用“警枕”自励自勉。找出关键词
③自由练读。
④集体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3)自学第三自然段(学法同上)
①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②经过努力,学习赶上来了。(抓关键词:“终于”说明什么)
③道理:勤能补拙,有付出才有收获。
④自由练读。
⑤集体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4)教师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可自暴自弃。成功与勤奋是分不开的。
2、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的刻苦勤奋的精神。
三、试背课文
1、自由练习背诵。
2、学生选择背诵2~4自然段中的任一段。
四、作业
1、说一说词意。
滚瓜烂熟 毫不弃馁 名列前茅 勤能补拙
2、造句。
既……又……
只有……才能……才能
五、板书:
15 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 编成《资治通鉴》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经典)语文教案09-14
语文劝学教案09-21
(精选)语文教案09-25
语文教案【经典】09-26
语文古诗教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