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语文教案常用(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狼》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
1、由扶到放指导学生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寓意。
2、反复朗读人物对话,知道写人物语言除了选择好安放提示语的形式外,更主要的是对话要能揭示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朗读狼与羊的五次对话,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
【教学准备】
1、整篇课文的配乐朗读的录音。
2、化装表演需要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启发诱导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这一节课我们将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指导学文
文章一共11小节。写了狼与羊的几次对话?我们首先学习第一、二次对话。
1、先听录音,想想狼与羊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交流后板书)
2、哪些词句能反映狼或羊的特点呢?请仔细默读,用“___”划出描写狼的好词好句,用“”划出描写羊的好词好句。
3、应当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其中某一句或某一段话呢?
4、请快速浏览一下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每次对话主要讲了什么?(板书)
狼见自己再三请求无济于事,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耍的什么花招呢?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次对话。出示学习步骤:
(1)听读谈谈印象。
(2)默读画出词句。
(3)朗读体会感情。
(4)回读概括意思。
狼本想迷惑老山羊,不料自己弄巧成拙,然而它并不死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请听第四、五次对话。
(将二、三两步合作一步)。
三、总结归纳
1、同学们想象一下,故事的结局可能会是怎样的?
2、这篇文章写一只恶狼耍尽花招,说尽好话,企图使老山羊上当受骗,结果却没有逃脱丧身的厄运。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四、化装表演
本文对话描写十分传神,具体地表现在两点:
(1)提示语中交待了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调等;
(2)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并能揭示其特点。我们不妨通过欣赏表演再次体味。
(先分角色朗读,后化装表演)
五、课堂练习
1、“你不会活多久了。猎人会收拾你的。”这是老山羊最后对狼说的.一句话,当时老山羊还轻蔑地看了狼一眼。如果先看后说,提示语位置在哪里合适?先说后看呢?边说边看呢?
2、填补提示语,力求表达得生动形象:
小红___:“噢——成功啦?‘拦路虎’成了我的手下败将啦!”
[自评]
《会摇尾巴的狼》是一则寓言故事,内容生动,情趣盎然。我注意挖掘教材的内涵,把握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
文章主要写了狼与羊的五次对话,无论从揭示的内容还是表达的方式上,这五次对话都有相似之处。教学时我将五次对话分成三大块来理解(见上述设计)。第一块,花足够的时间扶助学生学习,出示明确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个解决。在此基础上,总结四步学习法。然后,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块。在学习第三块时,教学的节奏可以加快,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
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寓言故事,在学生感知课文,了解人物特点,懂得寓意之后,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欣赏,最后让学生戴上面具,扮演各种角色,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狼》语文教案2
一、说教材
《狼和小羊》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语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狼看见小羊在小溪边喝水。第二至六自然段讲狼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全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课文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学时,我设计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明白对像狼一样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应该以智取胜。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理解课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
3、分角色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狼和小羊图片
二、说教法学法
本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生动,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寓意,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悟理的教学方法。
(一)读中品味词句,了解角色性格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学时,设计提问:狼三次提问时的神态各是怎样的?抓住“气冲冲、大声、喊道”等词进行分析,刻画狼的凶恶。狼的三次说话中抓住“坏家伙、背地里、不是……就是”等词句进行讲解,狼凶恶,蛮不讲理的性格。抓住“吃一惊、温和、可怜”等词细细品味,了解小羊善良的性格,为下一步弄懂课文寓言打基础。
(二)分角色读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课文的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抓住这个重点设计提问:狼为了想吃小羊,找了哪些碴儿,进行分角色朗读。狼的话以粗而低沉的语调来读,一字一句充满恶意;羊的话以温和、细柔、说理的语调来读。角色朗读,鲜明地讲角色的性格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寓意。
(三)展开讨论,课外拓展,安全教育
1、设计问题:小羊跟狼一次又一次讲道理,为什么狼还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该怎样做才不会被狼吃掉呢?
学生或许会回答:“因为狼的本性是凶恶的,所以跟它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想办法叫猎人来打死它。”“小羊用石头砸死它。”“小羊叫狼去小溪洗手,然后把它推进小溪,自己再逃走。”等等。
2、课外拓展,联系生活,安全教育:对于蛮不讲理的坏人是无理可讲的,只有通过用智慧才能战胜他。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假如遇到了像狼一样的坏人该怎样做,如果有时间可假拟事件进行讨论,如何保护好自己。这样,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他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说教学过程
㈠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准音节,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生词
3、检查读课文,指名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㈢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学习第一自然段
2、学习二至六自然段,理解狼是怎样故意找碴的,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感受狼的凶恶,羊的温和、善良。弄懂寓意。
㈣总结,拓展
(板书略)
《狼》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流畅朗读课文,了解一词多义的现象;学习本文生动、精炼的语言和先叙后议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按照整体把握—具体探讨—感悟升华这一过程进行教学;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认识面对象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存有幻想,妥协让步,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2.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面对象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存有幻想,妥协让步,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教法学法:朗读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说有关狼的成语:狼狈为奸,狼奔豕(shǐ)突,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烟四起……
二、走近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
三、检查预习
1、正音:缀行甚远zhuì屠大窘jiǒng积薪xīn苫蔽shàn奔倚yǐ弛担chí眈眈相向dān少时shǎo目似瞑míng意暇甚xiá隧入suì尻尾kāo假寐mèi狼亦黠矣xiá顷刻qǐng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文言词汇的翻译。
A、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1、缀行甚远2、屠惧,投以骨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4、顾野有麦场5、弛担持刀6、一狼径去7、屠自后断其股8、狼亦黠矣
B、一词多义1、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2、投以骨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
C、翻译下列语句,注意划线词语的意思。
1、并驱如故2、其一犬坐于前3、目似瞑,意暇甚4、一狼洞其中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四、齐读课文,理清故事结构。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悟狼
五、阅读理解。
1、“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2 、请结合图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屠户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体现了狼的什么品性?
5 、“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6、请指出描写屠户心理的句子
7、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
8、狼的表现呢?用原文回答
1、两狼的计谋:
2、前狼假寐的姿势:
3、前狼假寐的神态:
4、前狼假寐的目的:
5、后狼径去的目的:
6、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请结合图片说出屠户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户的什么特点?
?请结合图片说出屠户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户的什么特点?
?朗读最后一段
1、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
2、用现代汉语解说这句话的`意思?
3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六、合作讨论、探究
1、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狼的什么本性?
贪婪凶恶:阴险狡诈:
2、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4、故事中的狼和屠户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5、狼很狡猾,也善用心计,较量的结果却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你认为狼被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谈谈从中得到的启发。
七、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完成课文翻译,然后看图复述故事。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悟狼
狼:狡诈、贪婪、凶狠屠户:机智勇敢
作业布置
请结合图片适当想象,将此文改编成一篇白话故事,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课后反思
《狼》语文教案4
一、课题:狼(第二课时)
二、课型:新授课
三、执行人:学校:编号:0111014
四、教学目的:
1、认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
3、理清故事情节。
4、通过课文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教学目标
1、分解教学内容
课目内容分解表
课目名称
知识点学习水平
识记理解应用
狼1、掌握重点词:缀、窘、瞑、隧、洞、其、之、苫蔽√
2、故事情节√
3、分析寓意√
4、有节奏朗读课文√
2、具体描述各知识点教学目标
知识点学习水平描述内容行为动词
1理解通过阅读讨论了解大意理解
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语
2理解再读课文理清情节归纳
应用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描述
3理解故事包含的道理讨论
应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地同坏人坏事斗争讨论
4应用设身处地地朗读课文朗读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情节及寓意。
难点:理解名词活用。
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1、设计思想
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借助计算机,以画面和文字相结合,学生自读和教师讲解相结合,使学生从视、听、练方面整体上把握文章,理解关键词句,悟出寓意。
媒体选用表如下:
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中的作用使用方法
1多媒体课题激发阅读兴趣边看边想
2多媒体展示重点词句弄懂大意边看边思
多媒体展示屠户的特点服务于主题边看边读
3多媒体展示狼的本性
4多媒体再现场景整体感受边看边说
七、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故事铺垫,引入课题。然后通过领读、全班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在此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再从结尾的.议论启发,紧扣重点,理解寓意。最后进行思想教育。
在把握故事情节时,抓住重点词句的意义进行理解。归纳出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情节。最后复述内容。。
2、教学结构流程图(附后)
八、形象性练习
1、观察学生是否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
3、绘声绘色地讲出故事。
九、板书设计
屠机智、勇敢
遇惧御杀
狼阴险、狡诈
寓意: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流程图
《狼》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2.理清故事的情节结构,揣摩文中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3.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重难点:
1.理清故事的情节结构,揣摩文中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2.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狼的出现,是动物版图上最奇妙的一笔,它不像羊那样温顺地吃草,它是以别的生命为生命依托的猛兽。但狼的凶残之中,又渗透着智慧的成分,这就给狼的故事添上了神秘的色彩,使它成为人们比对其他猛兽更感兴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狼》的故事。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停顿和语气节奏,为学生进入情境创设氛围。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画出疑难字词。
2.学生自由读。
(1)可用默读、轻读、放声读等多种形式。
(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字词典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并提出疑难字句。小组内相互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梳理文意。
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如下:
(1)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恐前后受其敌。
译文:(屠户)担心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
(3)苫蔽成丘。
译文:覆盖成小山一样。
(4)一狼洞其中。
译文:一只狼正在其中打洞。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狼也算狡猾的了,可是一会儿工夫两只狼先后死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4.梳理文意,熟悉课文情节。
(1)同桌相互提问重点词句,小组内解决疑难问题,教师适当点拨。
(2)学生梳理文意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明确:按“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复述故事。
二、合作探究——理解内容
1.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
讨论明确:
(1)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的?(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
交流后归纳:
(1)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
恐——前后受其敌。
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随,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顾”“奔”“倚”“弛”
“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护自己,准备反击。“暴起”
“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终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3.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小组交流明确:
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聪明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三、研读课文——把握主旨
(1)从全文的表现倾向看,本文究竟是写“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必能战胜恶狼”,还是写“狼无论怎样狡诈、欺骗,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会失败”?
明确:应是后者。本文的中心线索是屠夫,但表现的主体却是狼。根据:①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②行文。通过屠夫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③结尾。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2)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
明确:从《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的势力和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表达思想这一主旨来看,“狼”显然讽喻的是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启发?
明确:狼的本性是贪婪、凶残和狡诈的,绝对不能对狼有半点怜悯之心。同样,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善于做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四、拓展延伸
1.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后来“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又可看出当时屠户是怎样的心态呢?
2.从“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以看出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后来狼“眈眈相向”又可看出狼当时是怎样的心态呢?
3.如果此时两狼有一番对话,它们会说些什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如果你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你会怎么办呢?
明确:*要冷静、镇定,利用周围有利地形摆脱对方。
*要大声喊救命,向周围人求救。
*万一对方有利器,要智取,先保住性命,再寻找有利时机摆脱,并记住对方相貌特征,及时报警。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是面对生活,我们还要有如狼似虎的抖擞精神,发愤图强;不要前怕狼,后怕虎。同时要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语文教案6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会认3个生字,会用“是……不是……”说一句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像狼一样凶恶的敌人,想干坏事,总是能找到借口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敢于、善于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精神和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坏人坏事的憎恶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狼的三次借口为什么都是在“故意找茬”。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小黑板、放大的插图或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题目是《狼和小羊》。(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小声读课文。读准每个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看看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认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识记效果。
3.指名分段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第四、五自然段;第六自然段)多读几遍。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狼找了几次碴儿?为什么说它是故意找碴儿?
2.指名读全文。
3.理解课文。
(1)狼第一次找的什么碴儿?读读第二自然段。
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读读第三自然段小羊说的话。
出示放大插图,让学生观察清楚狼和小羊所在的位置,帮助学生理解:溪水并不属于谁专有,小羊先到,狼又在它的上游,即使小羊把水弄脏,根本流不到狼那里去。可见狼是故意找碴儿。
(2)狼第二次找小羊什么碴儿?读读第四自然段。
为什么说狼又是故意在找碴儿?读渎第五自然段小羊说的话。
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去年小羊还没有生下来,怎么能在背地里说狼的坏话呢?可见狼在故意找碴儿。
(3)读第六自然段。
讲:第三次狼不再“争辩”。因为它自知理亏,不管小羊说过它的坏话没有,它最终还是暴露出它凶残的本性,龇着牙逼近小羊,往小羊身上扑去。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1.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应该用什么样的浯气读狼和小羊的对话。
2.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后,老师告诉学生:狼十分凶恶,读狼说的话,声调可适当高些,速度适当快些,表现出它气冲冲、蛮不讲理的样子。小羊温和、善良,读小羊说的话,声调可适当弱些、低些。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狼扑向小羊,可能有几种结果?先说一说,再写出一种。
小结:读了这篇寓言故事,我们知道了像狼一样凶恶的敌人,想干坏事,总是能找到借口的。
第二课时
一、识字、写字
1.出示生词卡片。读一读带点的字,再读读词语。
狼,弄脏,背地里,可怜,争辩
2.出示小黑板。读一读,比一比,说说带点的`字怎样记。
庄一脏,粮——狼,辨——辩,冷——怜
“脏、背”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狼、怜、辩、扑”用熟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
3.出示生字卡片(狼、溪、脏、怜、争、辩、扑),再说一说字形怎样记,并组成词语。
4.书写练习。
重点指导:“辩”。
其他生字,认真观察范字,照范字临写。
5.听写生字新词。
二、读一读,用带点的词说句子。
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开始,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是……不是……”说句子。
如:苹果是蔬菜吗?(苹果是水果,不是蔬菜。)
这个小轮船模型是哥哥做的吗?(这个小轮船模型是我做的,不是哥哥做的。)之后,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用“是……不是……”练习说句子。
《狼》语文教案7
目的要求
1、知识掌握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理解本课新词:找碴儿、争辩、龇等学会生字:喝、弄、冲、争、反、扑。
2、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因果推理的方法。
2)、拓展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以狼的三次借口为线,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语感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体会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
4、德育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懂得对待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
难点:
理解词句,朗读到位,学会读书方法。
教具:
课件
学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23狼和小羊
狼 小羊
找碴儿:弄脏水温和:您站在上游
气冲冲:说坏话喊道:我没生下来
大声嚷:反正都一样……
(凶残)(善良)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揭题:
课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2个小动物,你喜欢谁?这节课我们学习关于它的童话。
二、初读,了解课文大意。
1、要求学生看汉字轻声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2、分自然段,标出。
3、找6个人,开火车式读。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同时课件演示。回答: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读2——6自然段,想想狼和小羊有几次对话,用笔画出。
3、看第一次对话课件演示,指名回答:是第几自然段?
师: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它吃掉。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
师:对!狼非常想吃小羊。谁能把“非常”换成别的词?就是说,还可以说成狼怎样想吃小羊?
师: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看看课件,说一说。
师: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课文前面说,小羊是在溪边喝水,他根本没做得罪狼的事。那狼怎么吃小羊呢?
师:什么叫找碴儿?
师: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师:说得对。故意找碴就是有意地找毛病,存心编造理由。这说明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要读出故意找碴儿的语气。
师:“你安的什么心?”这一句里的“安”是什么意思?
师:安的什么心,还可以说是打的什么主意,常指不好的`念头、想法。这句话是狼责问小羊的什么主意,坏的什么想法。读时要用责问的口气。谁再读读狼说的话。
师: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
师:小羊说的第一句话是个反问句。谁能不用反问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师:(指图讲“上游”一词后)这句话说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谁来指着图(即小溪图)说说?
师:小羊共说了两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很有力地把狼找的碴儿驳倒,然后讲自己的根据,理由十分充足。看看小羊讲理时心情怎样,态度怎样。
师:谁用“温和”的态度和口气读读小羊说的话?
师:对,读时声音要低些,速度要慢些。女同学试试。
4、看第二次对话,课件演示。问:是第几自然段。
小组学习:分提问小组、分析小组、解答小组,然后汇报。
5、学习第6自然段。自学课文。学
习方法:表演法、作比较、查资料辅助法、朗读感受法。
6、伴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四、看板书总结全文。
第2课时
一、导入复习
1、继续学习第23课,重要讲了狼和小羊的一件事。自由读,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一些词语:
喝水 弄脏 气冲冲 争辩 反正 扑去 这些词中有今天学的6个生字,指名读一读。
二、学习生字
1、学“喝”
①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怎样写漂亮?
2、学“争”
①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怎么写漂亮?
3、剩下“弄、冲、反、扑”按上面两点同小伙伴学一学,说一说。
采取:让学生当小老师,奖励等方法。
《狼》语文教案8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
二、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是清朝作家蒲松龄写的一篇笔记体小说。叙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的故事。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练生动。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的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和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设计理念:
学生初学文言文,对文言知识缺少足够的字词积累,但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因此授课中决定遵循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通过四读(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出节奏、三读读懂内容、四读读出情感)的方式,使文言文的语言学习融入到思想情境的感知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学习的领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研读文本、理解重点虚词“之”;通过探讨问题,深入理解文意,领悟狼的狡猾与屠户的勇敢、机智;
方法与途径:通过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意;
情感与评价:通过诵读,感受故事情节的艺术魅力;通过研读课文,懂得在生活中,对待邪恶势力,不光要敢于斗争,而且要运用智慧,善于斗争;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字、词、句理解课文的寓意;紧扣情节,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五、教学难点
对文章主旨的探究、领悟、理解。
六、教学准备
制作“四步十二法”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四步研读预习表”上的.内容(常识研读——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文体;文本研读——生字新词、情节研读、基本结构、文章主旨;艺术研读——立意、选材、结构、表现手法;生活研读——自己的启示与感悟)。
七、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导入示标:
出示幻灯片,学生观看狼的图片及解释,猜出成语。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
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入室
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
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狼烟四起
形容心肠像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狼心狗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这几个成语的主角有关,请同学们大声说出今天的课题——《狼》
预习共享:
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1、《狼》的作者 蒲松龄 ,字 留仙 ,一字 剑臣 ,别号: 柳泉居士
世称 聊斋先生 , 清 朝文学家,我们曾学过其文章
《山市》 。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 。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 书屋 名,“志异”的意思是 记录奇异的事 。
3、作者书屋的对联是: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六人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以上内容,不能解决的向教师提出。
讨论完成后教师就出错较多的问题统一讲解,学生使用双色笔纠错。
(二)引领探究
一读——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划出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做好标注。可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
学生范读: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听读后补充或点评。
教师正字正音:
缀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隧suì 尻kāo 黠xiá
二读——读出节奏
小组讨论以下节奏的划分并说出划分依据:
第二段: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第三段: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第四段:其一犬坐于前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第五段: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学生齐读
三读——读懂内容
(小组合作,结合预习表与课下注释理解文意,记录下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组内解决)
重点虚词
之:
1、代词“它”。例:又数刀毙之。
2、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助词,补足音节,不译。例: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重点句子翻译:
1、两狼之并驱如故
——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恐前后受其敌
——(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
3、苫蔽成丘
——覆盖成小山似的。
4、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狼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你能流利的讲出这个故事吗?(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四读——读出情感(层层深入,揭示主旨)
1、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本性?
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文章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
(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入手,找出课文例句并分析。)
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
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顾”“奔”“倚”“弛”“持”“暴起” “劈”“毙” “转视”“断”“毙”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3、如此狡猾的狼,最终却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学生思考、六人小组讨论后回答)
问题的答案就是本文的主题所在
——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三)训练检测
对比阅读 牧竖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①,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②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③,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导读:狼虽是凶残的动物,但狼所表现的母爱令人感动。两牧竖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
注释:
①少顷:不一会儿工夫。
②致:使。
③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
④前树又鸣: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对比练习:
1、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目似暝,意暇甚
故令嗥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 D:相去数十步
跑号如前状 一狼径去
2、说说自己读完《狼》与《牧竖》的感受。
(四)总结升华
说说自己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知识梳理、规律总结)
多媒体呈现课文寓意主旨:
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这正是蒲松龄的两则狼的故事所告诉我们的。
八、教学反思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语感、帮助理解的主要方法,因此本节课指导学生通过自读、齐读、默读、范读等形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内容、读出情感。之后,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进行自读理解、疏通文义。其间,教师起到指导作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用六人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围绕四读及问题,分析理解课文的内容、形象和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得到的启示。这是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训练检测”环节中的“对比阅读”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拓展思路,全方位认识事物。
《狼》语文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二、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寓意
三、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
学法:读书感无法
四、课前准备:课件
五、教学内容:
(一)、《牧童和狼》
1、《狼来了》这个故事原本的题目是《牧童和狼》,故事的原文是这样的。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
师出示《牧童和狼》的原文。
2、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3、牧童两次大叫,他的情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听听看,哪一次是狼真的来了?
师区别读。“狼来了!狼来了!” 你觉得哪一次? 为什么?
4、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出示: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请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谁来试?指名读,学生评价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引读,并提醒要注意恐惧的神色。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 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 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 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 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1、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 (说谎)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 (捉弄村民)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5、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指名说
6、小结
板书设计
牧童和狼
(一贯说谎 没人相信)
六、教后反思:
《伊索寓言》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在教学中,我能比较好地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注意在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当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伊索寓言》中的《牧童和狼》这则寓言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我摒弃了以往教学寓言时,把隐含的寓意用语言向学生描述的做法,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演,去说,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尽情地拓展。在轻松,愉悦的表演中,笑声中,他们的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挖掘出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类似“牧童和狼”的现象,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狼》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3、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1.朗读
2.品读
3.讨论点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
2.同社会中假、丑、恶等阴暗面作斗争。
教学难点:
1、通过曲折离奇的故事叙述了解狼的本性与人类的智慧
2.认识狼贪婪、凶狠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朗读:能准确、流畅、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复述并达到背诵全文。
2、识记:解释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识记、积累。
3、理解:把握课文“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四个情节,以及狼和人在较量中
的不同表现。
4、探究:人狼搏斗主客观因素及课文寓意,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5、拓展:
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作家作品资料。
2、依据注释熟读课文 ,理解文意,画出疑问。
3、收集有关“狼”字的成语。
教学思路:新课改注重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在教学中屏弃对课文机械式的分割,特别对于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独句串通很容易让学生感其无味,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我们不能因为出于“夯实基础”的需要,而一味的进行字、词、句的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情节引人的优势,赋予教学过程以情节性、生动性、趣味性。首先,设想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听读——讲故事——朗读——自读——个别朗读)形象的朗读,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大局地感知课文,这个作为重点安排;其次,在大方面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拔,落实小局的字词,学生在知道情节的基础上,有理解的方向可循,字词的把握就不是纯死记硬背的难关。最后,通过合作探究,深入学习课文的内涵,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同时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大家知道关于狼的成语吗?(狼心狗肺、狼吞虎咽、鬼哭狼嚎、狼子野心、狼狈为奸)
从这些成语中大家可以看出狼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贪婪、阴险、狡诈
狼的出现,是动物版图上最奇妙的一笔,凶残是自然界赋予它的本性,而在狼的凶残之中,又渗透着智慧的成份,这就使它成为人们比对其他猛兽更感兴趣的话题。古今中外,有关狼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也要来欣赏记录在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记录的一个关于狼的故事……
2、蒲松龄及《聊斋志异》(以提问方式出现)
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聊斋志异》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食刺虐入骨三分”。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讲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生讲、再点评)
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就是要读,下面老师先请同学来试读一下,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如何。
1、 指定个别学生(最好是程度较低者)朗读,以便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使讲解更有针对性。
2、 其他生点评,师总结。
3、 注意正音,纠正节奏停顿的错误。
我们读文言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读准字音,这个的生字比较多,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齐读)
4、教师范读,学生细听,听时注意:听清节奏、体会感情。
朗读注意事项: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第二、三句说效果,无妨读得平缓些。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发生转折之处,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此刻,屠户已由完全被动状态转入半主动状态,形成了相持局面。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悬念,可用设疑语气轻声调——其实是为高潮蓄势。“暴起”以下是高潮,要加快节奏,至“亦毙之”止。末两句是结局,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
读后学生点评。
三、自主学习、疏通文义。
大家想和老师来个比赛吗?先别急,成功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读文言文最高的要求就是读出感情,为什么刚才我们同学读的时候感情读得不到位呢,就是我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下面我们大家进行自主学习,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待会儿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当堂将课文翻译一下。
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要点补充:
1、“途中两狼”,按现代口语应当说,半路上碰到两只狼。
2、“缀”,这里要引申为紧跟
3、“投以骨”,把骨头扔给它。现在也说“报之以笑”(拿笑来回答别人)。
4、“并驱”,今语有“并驾齐驱”,“并”,亦齐(一起)也。
5、 “恐前后受其敌”中“敌”字名词作动词,胁迫、攻击的意思;“顾”,转头。屠户回头则见狼,当是转头看两侧。
6、“苫蔽”,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遮盖之意。
7 、“奔倚”,表现两个动作:跑过去,把背靠着。
8、“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此处用引申义。
10、“犬坐”,犬,比喻坐的姿势如犬。今语,开会时排入场叫“鱼贯而入”, “狼吞虎咽”,皆属这种用法。
11、“一狼洞其中”的“洞”字名词作动词,意为打洞。
12、“隧入”,从隧道入。
13、“意暇甚”“意将隧入”中的两个“意”字,含义不同(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内心盘算。)
13、“盖以诱敌”,原来是想麻痹对方。
注意重点句的翻译:“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恐前后受其敌”、“其一犬坐于前”
我们对整篇文章的意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请大家放开喉咙大声地读课文,并把生字词在课文中注好音,同时注意语句的停顿。
出示自读要求:在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的情况下要读出轻重、读出快慢、读出抑扬。
生自由读。
个别生读,其他生点评。
注意停顿的句子:(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四、创新阅读,评读故事
这篇课文用181个字写了一段波澜起伏的人与狼生死搏斗的故事,我们试着从屠夫的角度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
屠户:(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在这个过程中屠户的心理是怎样的?请从文中找出关键的词语
表明屠户心理的词语:惧狼——“俱”、“投以骨”、“复投之”——表明屠户害怕及侥幸的心理;
御狼——“窘”、“恐”——表明处境危急;
——“顾”、“奔倚”、“驰”“持”——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明了他的机智;
毙狼——“暴起”、“劈”、“转视”、“断”等表明了屠户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屠户从遇狼到毙狼这个过程虽然最终时有惊无险,但也让我们着实为屠户捏了一把汗,那我们也来充当一下屠户,让那惊险的一幕再次生动地呈现出来,下面给我们各个大组的同学展开丰富的想象,从文中自选一段,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屠户当时的心理。
五、合作思考:
1、这篇文章中的人和狼都怎样的特点呢?
人——机智、勇敢、果断
狼——狡黠
2、文中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它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人你应该怎么办?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义就能战胜邪恶,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坏人、恶势力和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应该像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一定能战胜阻碍你前进的一切,最终取得胜利!
六、读出情境,整体欣赏
请生再次有感情地读课文。
《狼》语文教案11
一、创新角度
意在创新一种文言文教学的“说读课”。
二、教学内容
1.落实字词;2.朗读课文;3.品读课文。
三、预习要求
1.理解注释,理解课文,熟读课文。
2.就课文内容,每人用“……写出了……”“……表现了……”这样的句式准备说一句话。
四、教学结构
三读:读准、读顺、读美。
三说:说译文、说描叙文、说评析文。
五、教学环节
(一)教学铺垫。(3分钟左右)
1.导入。
2.抢答(检查预习):作者,体裁,形象,层次……
(二)读——读准;说——说译文。(15分钟左右)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
2.请同学们注意如下字词的读音:缀 苫 倚薪 暇 黠
3.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4.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5.教师强调如下字词。(重点在第四段)
①指出用法:止( ) 犬( ) 洞( ) 隧( )
②理解词意:去( ) 股( ) 盖( ) 耳( )
③理解词意:少时( ) 顷刻( ) 变诈 ( ) 几何( )
④辨析词意:目似暝意暇甚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6‘老师读课文,每读一段,学生说一遍译文,说完之后老师检查。
(三)读——读顺;说——说描叙文。(约12分钟)
1.同学们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教给朗读的方法——“分层背读法”。所谓“分层背读法”就是用语音停顿来表现段中句子所表达的一层层的意思,从而清晰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脉络,进而达到流畅地背诵。《狼》这一课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写人必写狼,写狼必写人,二者相互交织,构成段内层次。如开头“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其远”这一段,由两层构成,飞层写人,——层写狼,朗读时必须在“剩骨”后小停一下。
3.学生进行读法实践,理解故事的情节与朗读停顿的关系。演读全篇课文。
4.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思考要求。同学们自找内容,就某一部分说描叙文。
5.教师点拨:为了展开铺叙,可用如下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展开想象。
①设置环境 ②添加动静 ③加上声色 ④安排远近 ⑤配上衬景 ⑥表现心理。如对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以加风声的'描写。
6.同学们思考、准备,有表情地说“描述课文”。
(四)读——读美;说——说评析文。(13分钟左右)
1.教师再教给一种朗读的方法——“表现情景法”。《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的情景。
2.学生再进行读法实践。朗读课文,表现课文情景。①读出轻重。②读出快慢。③读出抑扬。也就是读出情景,读出语气。
3.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如“一屠晚归”写出了人物、时间。又如“一屠晚归”表现了特定的时间,表现了屠户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4.同学们发言。如:
晚:说明当时已是路上无人,屠户处于无援境地。 途中: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地点。
语文教案-狼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狼,
一屠、两狼:对比,屠户只单独一人,狼却是两只,写出了屠户身处险境。
投以骨:写出了屠户在想办法摆脱险境。
投,复投:表现屠夫一再设法不让狼继续追击。
仍从:写狼的贪婪,狼的胆子越来越大,得寸进尺,步步紧迫。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写狼紧跟不舍,屠户面临攻击的巨大危险。
并驱如故:表现狼集体“作战”,屠户好像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
弛担持刀:写屠户准备奋起搏击。
眈眈相向:写出了狼眼光的凶残与贪婪,写出了两狼伺机进攻。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写屠户机警果敢,不失时机,迅速出击。
转视:把惊心动魄的情景展现在眼前,把情节推向高潮。
一狼洞其中:将危险性渲染到了极点,原来“一狼径去”是为了前后夹击。直到禽兽“顷刻两毙”,文章中的悬念才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写屠夫的醒悟,更写狼的狡黠。教育人对狼一样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5.运用各种形式竞读、竞背课文。
(五)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创意说明]
我悉心研究过《狼》的教学,曾有《<狼)微型教案八种》刊发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共展现了常规手段下诵读、辨读、说读、析读、品读、写读、听读、练读8种教学设计的角度。它们共同表现出课型设计新颖、课堂教学生动的特点。本教学设计创意正在于此。
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很新的教学设计。
它新在“课型”——文言文教学中的“说读课”。在这样的课中,老师倒没有多少内容要“说”;所谓“说读”,只是学生既要朗读课文,又要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要求“说”课文。请看:在要求学生读准、读顺、读美的教学过程()之中,有机地穿插了“说译文、说描叙文、说评析文”的活动,学生在“读与说”中实实在在地进行着自己的学习。这种课型一反那种老师主讲、逐字串讲、只讲不读的陈旧课型的设计,显现出明朗的课型改革倾向。
它新在“活动”——学生在有序而生动的课中学习活动。课堂上没有机械的串讲,没有零碎的分析,没有单调的答问,没有枯燥的练习,有的只是学生的朗读活动与说话活动。其活动的有序性,表现在“读”与“说”教学要求的层层递进之上,其活动的生动性,表现在“说描叙文”的活泼多姿与“说评析文”的新鲜细腻之上。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何必总是那样一副平板、机械的脸孔;给学生一点浪漫,给学生一点畅想,给学生一点说笑,给学生一点表演,恐怕老师自己也快乐一些吧。
《狼》语文教案12
教材简析:
这是一则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小羊据理争辩,反驳狼的故事。这篇寓言采有了对话的形式,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讲出了狼和小羊说话时的神态。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狼和小羊》的故事大概,我们已经知道了。这节课,同学们在学习理解课文的同时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创造条件,抒发情感
1、读一读
(1)分别划出狼和小羊说的话,自己试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3)小组内读,其它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来评一评。
(设计意图:朗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情感与文章的内容达到共鸣,使他们的心态化入言语角色。学生自由读、小组内合作读能让学生充分地读,将读落到实处,使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以实现培养语感的目标。)
2、辩一辩
(1)狼真是不讲道理,故意找碴,请用你自己的话来反驳狼找的借口。
①你可以找出哪些理由来反驳狼说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了?(让学生自由说,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理由)
②你怎样来反驳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说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第三次狼不想再争辩了,因此只有狼说的话,没有小羊的争辩词,如果你是那只小羊,听了狼这样的话,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又会怎样与它争辩呢?请你像小羊那样,既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又要说明理由。
假设有学生说出:“要是我爸爸在背地里说你的坏话,你应该去找我爸爸,也不应该吃我呀!”要组织学生讨论:“要是真的羊爸爸在背地里说狼不好,那狼是不是就应该吃羊爸爸呢?”让学生体会:狼做了那么多坏事,别人说他坏,那是事实,狼也没有理由吃羊爸爸。
(设计意图:争辩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争辩中学生要不断地理解课文,寻找根据,迅速作出合理的推理,还得组织清晰而有说服力的语言来驳斥对方,这既是思维训练,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3、谈一谈
(1)谈一谈你对小羊的认识:你认为它是一只怎样的'羊?要说清理由。
(2)如果小羊的头脑是清醒的,他认出了狼的本性,那他用什么办法才能平安脱险呢?(要引导调控学生想象的方向,使之符合理性。)
(3)请你对狼(或小羊)说几句话。
(设计意图:学生按自己的选择去读书、思考、感悟、体会,使阅读过程成为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读书中交流讨论,发表见解,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这样集思广益,把学习引深、拓宽,使他们在自读自悟的层面上又有一个提高。)
4、演一演
(1)小组合作,分工角色,自由练习。
(2)班内比赛(强调在演的过程中,要加进自己的想象)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以课文为依据,让学生演一演,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在演的过程中把这些想象加进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表演中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力,学生在说与动的欢乐气氛中受到教育,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课外延伸
(1)多媒体演示《伊索寓言》中《狼和羊》的故事。
(2)课外阅读《伊索寓言》。
《狼》语文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通译全文。
2、分析屠户和狠展开搏斗的情节和过程。
3、掌握小说主题。
(二)能力训练点
指导学生认清阴险狡诈的本质,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结合小说主题,让学生了解到社会中确实存在假、恶、丑等阴暗面,教育学生要同它们作斗争,以净化我们的社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四)美育渗透点
这个故事结构精巧、情节曲折、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体会屠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美。
二、学法引导
1、本文故事性很强,教学时,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教师或基础较好的学生先讲故事,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如领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以达到铭记于心的目的。
2、查阅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扫除文字障碍,准确理解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要注意分辨。课文中有些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的不同用法,如“故、前、敌、顾、洞、隧。止、几何。股”等。
3、反复诵读,理解课文的意思,领悟小说的生动描绘及作品的中心思想。
4、把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层次线索,分析小说是怎样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狠的形象,表现各自的性格特点。体会一波三折、富于变化的情节特点,文中和屠户双方矛盾的白热化的转变过程是“顾野有麦场”的描写,精彩细腻,值得回味。
5、在把握作品中心意思的基础上,对作品做拓展性思考:这仅仅是在写吗?
通过思考作品给人们的启示,认真体味议论性文字的深刻含义,更深刻地理解小说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情节和主题的把握上。要通过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在充分了解屠户与之间攻防转换和最终结局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朗读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2、学生制作文言实词以及“眈眈相向”、议论性句子的卡片,进行知识积累。
3、投影仪。
4、有条件的可制作多媒体课件,效果会更好。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熟读课文,根据注释尝试翻译,了解放事梗概。
2、分析屠户和狠展开搏斗的情节和过程。
3、思考、归纳小说的主题。
4、背诵全文。
七、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一提起这种动物,同学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当然,对于狠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东郭先生不是就险些被吃掉吗?今天,我们再来讲述一个发生在屠户和狠之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一)明确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了解文章大意。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3、分析、归纳文章的主题。
4、熟读、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学生参考文下注释,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通译全文,了解大意,思考、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翻译重点词句,疏通文义。教师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参考文下注释或依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教师讲评。
两之并驱如故——两只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的攻击。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犬坐一一像狗似的坐。洞其中——在其中打洞。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2、分析小说的情节。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前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叙述故事情节;第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作者发表评论。然后要求学生分析第一部分,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概括每一层次的大意,讨论后明确
第一自然段写屠户遇,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自然段写屠户惧,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狠的凶恶贪婪。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自然段写屠户御狠,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进一步发展。
第四自然段写屠户杀,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狠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分析完情节后,要求学生复述,加以巩固。
3、归纳小说的主题。
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明确,问题的答案就是本文的主题所在——人有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四)总结、扩展
这篇故事揭露了狠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故事的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的形象,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大家要懂得:对待像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解决课后练习二、三
(六)板书设计
《狼》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狼和小羊》、《大灰狼》的故事吗?狼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凶残、狡猾。)
2.你还了解狼的哪些知识吗?(简介资料)
(狼:哺乳动物,犬科,性格凶暴,平时单独或雌雄同居,冬季往往集合成群,袭击各种野生和家禽,是畜牧业的主要害兽之一。有时也伤害人类,毛皮可以做成大衣、褥、帽等。)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学习后,你可能对狼有一些新的认识。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3.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一读,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检查自学效果。
1.读准字音。
练习:(投影出示)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理解词语:
厄运:不幸的遭遇。
锐减:急剧地减少。
维护:使免于遭受破坏,维护保持。
糟蹋:浪费或损坏。
威胁:用威力逼迫或恫吓使人屈服。
相悖:相反,违反。
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十分厉害。
罪魁祸首: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
3.说出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发表各自的见解。
四、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阅读思考提示:
思考题1: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思考题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组交流讨论。
3.汇报。
汇报思考题1。
甲组: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概括地说他采取了两项措施:
①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
②雇请猎人捕杀狼。
乙组:这项决定的结果是
①狼等野兽被猎杀得很多。经过25年的猎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动物(豹子等)也被猎杀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说明猎杀的时间长,狼几乎灭绝。
②同时,鹿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自由的王国”中,它们自由地生长繁育,自由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③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④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4.追问:什么原因是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的?
(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数量急别下降。)
5.追问思考题2:凯巴伯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看作美丽善良化身的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甲:狼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维护了鹿群的相对稳定。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这样就保护了森林的生态平衡。
6.这篇课文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五、总结扩展
1.投影出示《蛇与庄稼》、《塞翁失马》的故事。请学生快速阅读,体会这两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蛇与庄稼》告诉我们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看,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
2.你还知道这方面的事例吗?请你说一说。
六、作业
1.课下收集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以“环保小报”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知识。
2.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讲给你的朋友听。
《狼》语文教案15
《狼和鹿》第二课时
设计:偶尔
一、 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和鹿》
2、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
凯巴伯森林 居民 鹿 狼
生机勃勃 恨透了 保护 捕杀
破坏 毁灭
3、用上老师提供的词语,说说这一课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今天,我们让时光倒流,让我们一起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去看看,当时森林里是怎样一个情形,那里的狼和鹿又是怎样的?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课文上圈圈划划
3、交流
(1)森林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语上感受到的。抓住“葱绿”“生机勃勃”“活泼而美丽”“歌唱”等词语体会森林的美丽和生机。
你能把这美丽的森林用你的朗读展现给大家吗?
(2)鹿是怎样的?从哪感受到的?圈点“嬉戏”“活泼而美丽”。
你能把这一种动物的可爱读出来吗?
(3)狼是怎样的?你又是从哪感受到的呢?圈点“贪婪”“凶残”“下毒手”。
指导读好句子。
(4)狼是如此的凶残,所以这群可爱美丽的鹿得……学生接读。
4、展开想象
想象狼出现的在鹿群的场景,鹿会怎样?(最好给学生提供录象)
5、导读第二自然段:正因为如此,当地的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到森林中……。在枪声中,狼一只一只哀嚎着……。狼还有其他一些鹿的天敌在25年中几乎被捕杀殆尽。这下再也没有谁伤害鹿了,森林成了鹿的王国。时光流逝,转眼百年已过,让我们再次走进凯巴伯森林,看看鹿儿生活得怎么样?森林又是怎么样的。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
2、交流。
(1)森林是怎样的`?抓住“消退”和“蔓延”读好句子。
(2)鹿生活的怎么样?从“饥饿”“仅仅”“死去了六万只”“病鹿”中体会鹿生活的很糟糕。
(3)看图比较,体会开始的四千鹿是活泼而美丽的,现在的确是八千只病鹿。
(4)比较阅读“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3、过渡
事实与人们的期望出现了极大的确反差。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呢?人们明白吗?
四、阅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1、读读第四自然段,想想人们明白了什么,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2、交流。(1)理解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A狼吃鹿控制鹿的数量,鹿不多森林就不会被鹿啃光。B狼吃病鹿,减少鹿群的疾病。C狼要吃鹿,鹿要防范,需要经常奔跑,身体练得好。
(2)鹿反倒成了不得破坏森林和蔼毁灭自己的“祸首”。A病鹿传播疾病。B鹿多了,需要很多绿色植物,破坏了森林。C不锻炼,身体差。D吃不饱身体差。
3、是啊,狼和鹿是相互依存的。这就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4、其实凯巴伯森林这一切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谁?是啊。狼和鹿都是森林的居民,而人类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去刻意改变自然,违反自然的规律,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5、那回过头来,我们看看第二自然段,你的觉得人们的行为怎么样?
6、尝试着把第二自然段读好。注意“哀嚎”“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读出凄惨、愤怒。
五、讨论
1、面对葱绿的消退,枯黄的蔓延,鹿的疾病和大量死亡,你觉得当务之急是什么?
2、那该保护狼吗?(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一切都要按自然规律办)
六、作业
【《狼》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狼》教案03-18
语文教案狼11-20
《狼》语文教案02-28
《狼》语文教案05-28
语文《狼》教案 15篇03-18
《狼》语文教案15篇02-28
狼和小羊的语文教案02-17
初中语文教案《狼》02-25
《狼和鹿》语文教案03-09
《狼》语文教案(范例15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