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29 10:59:2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能够辨析gkh与其他声母的音和形。

  教学重点:

  读准音,认清形,并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读准音,认清形,能掌握发音要点,书写规范。

  养成教育目标:继续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和正确的读写姿势。

  课前准备: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6个单韵母(单韵母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抽读8个声母(提示:声母要读的短而轻。)

  二、学习“g k h”的音形

  老师讲故事。四个小画家,一同来作画。小康画蝌蝌,小刚画白鸽,小航画小河,咦,小红画的是什么?谁来说一说,后看课本插图:看图学习情境歌:弟弟河边捉蝌蚪,哥哥走来劝阻他。小弟弟,很听话,忙把蝌蚪送回家。随机出示gkh三个字母。

  (一)学习声母g

  1、学习g的音

  (1)出示g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助“鸽子”的“鸽”来学习g的音,注意读得轻短些

  (3)教师边范读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不到气流冲出。

  (4)学生随读体会发音方法,可用手掌试一试

  (5)开火车读,教师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6)小朋友,想想,平时我们说话的时候,还有哪个字也发g的音?(哥哥的g,唱歌的g)

  2、学习g的形

  (1)仔细观察图,怎样记忆“g”的形?

  (2)编记忆小儿歌:9字加弯ggg(一只鸽子ggg,像个9字ggg,哥哥的“哥”ggg)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g?说给同桌听,或者演给同桌看。

  3、书写字母g

  (1)认识基本笔画“竖左弯”

  (2)观察书上g的笔顺和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指名说说

  (3)教师范写g并讲解:第一笔是半圆,占满中格。第二笔竖左弯在第四条线上边一点开始弯,不能贴着第四条线。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二)学习声母k

  1、学习k的音

  (1)出示k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助“蛋壳”的“壳”来学习k的音

  (3)教师范读并讲解: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有气流冲出。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方法

  (5)指名读

  2、学习k的形

  (1)怎么记住“k”的形呀?

  (2)编儿歌:破裂蛋壳kkk

  3、书写字母k

  (1)认识基本笔画:左斜右斜

  (2)怎样写好声母“k”呢?请大家认真观察范字及笔顺。

  (3)学生边说教师边范写:第一笔是“l”,第二笔从第二条线上起笔,向左写左斜,写到中格的.中间收笔,接着从收笔处起笔写右斜,到第三条线收笔。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学习声母h

  1、学习h的音

  (1)出示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荷花的“h”)

  (2)借助“喝”的音学习h:发音时,虽然有气流冲出,但比发k时的气流要弱。

  (3)学生练读,体会发音方法

  (4)指名读 开火车读

  2、学习h的形

  (1)h的形像什么?

  (2)编儿歌:一把椅子hhh

  3、书写字母h

  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书写方法,注意与n区分。

  三、复习巩固:指名读g k h三个字母

  四、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3个声母,同学们读准了字音,认清了字形。书写比较认真,真好!

  板书设计: 5、g k h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g k h”三个声母,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教学重点:

  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教学难点:

  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带声调的音节,能准确读出拼音词。

  课前准备: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卡片读声母g k h

  2、抽读6个单韵母

  二、学习“g k h”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出示

  g—e k—e h—e

  g—u k—u h—u

  (1)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拼读

  (3)请同学说说两拼音节的基本方法

  (4)开火车拼读.

  2、看图读拼音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

  出示:g—ǔ —gǔ 练习拼读、直呼、指名拼读、指名读准第三声

  出示:dǎ gǔ

  指名拼读

  告诉学生:两个三声在一起连读时,第一个音节改读第二声

  (2)自己试着拼读

  (3)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4)个别读,同学纠正

  (5)学习 bá hé,方法同上

  3、看图学习gē hǔ hè三个音节

  看图练习拼读音节、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课间休息:读绕口令: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小槌敲破了鼓,妈妈用布补,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三、小结:今天我们又结识了3个声母朋友g k h,还掌握了几个音节的拼读方法,你们真聪明!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例

  教学内容:《田忌赛马》第二自然段(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5课)

  教例一:

  师:请大家朗读课文,说说这段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生:这段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全输了。

  师:请大家再读课文,说说田忌和齐威王是怎样出马布阵的。

  生:田忌和齐威王把各自的马分成了上、中、下三等,准备赛马。

  师:他们是怎样赛马的?

  生:比赛时,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

  师:他们赛马的结果怎样?

  生: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师:田忌三场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生:田忌三场都失败的原因是“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师:田忌失败了,当时的情绪怎样?

  生:田忌失败了,当时很“扫兴”,“垂头丧气”,想要离开赛马场。

  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扫兴”和“垂头丧气”两个词语。

  生:“扫兴”就是不高兴;“垂头丧气”就是低垂着头,丧失了勇气和信心。

  师:解释得很好,你们能用“垂头丧气”造句吗?我造一个句子给你们听一听:“他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学生同桌造句。)

  师:同学们学得投入,已经有目的地弄清了几个问题,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片马,同桌演示一下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比赛的情况。

  生:同桌相互演示。

  师:学了这一段,我们知道了这一段写的是田忌第一次赛马全输了。

  生:齐读这一段。

  教例二:

  师:这一段课文,向我们介绍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全输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田忌出马排阵的情况。

  生:田忌把马分成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

  师:谁还能说得简洁一些?

  生:田忌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马。

  师:这句话中“马”字出现了两次,能不能再简洁一些?

  生:田忌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师:你这样说就和课文里表述的一样简洁了。谁能用最简洁的话把齐威王出马排阵的情况说一说?

  生:齐威王也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师:你听得真仔细,不但听了老师的点评,更注意倾听了同学的发言。我们分别练说了两个句子,现在谁能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说一说?

语文教案 篇3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惊恐、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载歌载舞、豁达乐观”等词语。

  2、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这篇略读课文。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新疆及和田地区的位置,搜集有关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文字、图片资料,还可以搜集其他民族饶有趣味的风俗,在教学过程中交流。为了让学生对维吾尔族有更多兴趣了解,可以先从学生比较了解的阿凡提故事讲起,并告诉学生阿凡提就是维吾尔族人智慧的化身。

  2.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要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和田维吾尔族的,写了哪些特点,体会作者对和田维吾尔族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3.在感悟和理解课文之后,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说一说感兴趣的原因,从而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领悟表达方法,提高欣赏和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动漫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如能歌善舞、热情、漂亮等)

  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知道的这些,还有着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现在,我们就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如,日常食品馕、烤肉和“库乃其”都是在沙土坑中烤制成的;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晒干;天生爱花;能歌善舞等。)

  2.快速浏览,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3.讨论: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板书:苦甜)

  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

  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

  (1)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

  A.轻声读第1自然段,想像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黑夜,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中传来热烈激昂的歌声。这歌声饱含着对黑暗与沙尘暴的蔑视,以豪气与乐观超越了可怕的黑暗与自然。

  B.找一找文中的对比:被沙尘暴统治与破坏的夜-热烈激昂的歌声;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倾听--驾着马车迎风引吭高歌。这样的对比中不由得让人对和田维吾尔民族的豪气与乐观肃然起敬。

  C.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2)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2.3自然段,和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息息相关?

  A.“民以食为天”,维吾尔族人的吃几乎离不开土。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惊叹。(“谁能想到”“谁又能想到”两个感叹句。看图片,认识烤肉、馕、“库乃其”这些美味,以及生产美味的馕坑。)

  B.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晾晒。想象那样的情景:在寂静广阔而又单调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犹如巨幅抽象画。而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画出如此有创造力的画家,只能是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的维吾尔人。

  C.和田维吾尔人的吃和穿,都离不开他们深深热爱的土地。诗人艾青曾深情吟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让我们也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3)爱美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第5自然段,为什么说爱美是他们的“天性”?

  A.画出作者打比方的句子,体会“美不胜收”。(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密密的眼帘,深邃的眼睛,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

  B.爱花、种花、绣花,衣着如花,姑娘似花,维吾尔族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美丽地生活着,正像坚强的花朵,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仍然尽情地吐露芬芳。

  (4)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受任何限制,想跳就跳;聚餐的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

  四、提升认识,体会写法

  1.结合全文,说说对句子的理解,“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有豁达、乐观的品性;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苦,他们仍感觉是甜的。)

  2.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脉络清晰,易于把握;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3.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

  苦→甜

  热爱生活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3、学习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的机智勇敢,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说说你今年多大了?有一首歌是唱一个12岁的小英雄的,他只比你们大四五岁,想听这首歌吗?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听过这首歌的学生一定会说出歌名,有的同学还能简单地讲出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的故事。(板书课题)

  2、展示:将你收集到的小英雄图片展示给大家,用简短的'话介绍他们的事迹。你们想知道小英雄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一)听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文中插图,教师范读课文。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自读(尝试读文,扫清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边读边画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作上标记。

  (二)识字(检查自学情况,利用插图巩固生字。)

  1、汇报你在课前是怎么自学生字的。

  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在组内汇报: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用插图引出生字、认识生字。

  出示图一:在干什么?(认识生字“助”、“哨”)

  出示图二:敌人在干什么?(认识生字“敌”、“荡”)

  出示图三:怎么做的?(认识生字“顺”)

  补充图四:结果怎样?(认识生字“突”、“枪”、“杀害”、“英雄”、“冲”、“部”)

  4、采蘑菇游戏:小白兔去森林里采蘑菇,可是蘑菇的后面藏着生字和生词,小白兔学习不认真,不认识这些字,你能帮小白兔把蘑菇采回家吗?

  (三)朗读(合作练读,共同进步。)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2、找一找。找出与四幅图相对应的课文段落,读一读。指出不理解的地方。

  3、画一画。在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读一读。

  (四)练习

  照样子说一说:

  (1)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敌人被带进了埋伏圈。

  (2)敌人把杀害了。被_____。

  (3)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八路军把_____。

  (五)写字(交流写字方法,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王、边、进”,指导认读。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这三个字怎样写好看。

  3、重点指导走之旁的写法(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4、指导学生描红,提示学生注意笔顺。

  5、展示学生作品,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一)导入

  上节课的生字宝宝又到我们班做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1、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2、小小擂台赛:男女生各找一名学生比赛认读生字,其它同学做评委,看谁能当上小擂主。

  (二)读文

  1、指名读第一段。(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2、自由练读第二段。想象:敌人会怎么“叫”他带路?

  3、男女生比赛读第三自然段。理解“顺从”,表演:是怎样“顺从”的?为什么要“装”?

  4、同桌互读四、五段,体会这两段应该用怎样的速度读。

  (三)感悟

  假如你是,你能想象出当时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吗?

  (四)讨论

  为什么说是英雄呢?

  (五)选读(自主选读,加深品味。)

  1、找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组内练读)

  2、以《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乐曲为伴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六)扩展

  1、把你收集到的小英雄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写字

  学习“从、这、道”三个字,教师指导,学生练写,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指导。

  总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想法?(可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一是向学习,学习他的什么品质;二是你有哪些感想。)

语文教案 篇5

  铁 骑 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故事情节。

  2.分析文中的几个悬念及表达效果。

  3.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先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让学生讲述历史上以多胜少的战例,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文眼,理清文章脉络,最后针对杨朔散文的特征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并学习八路军不畏艰苦、灵活应战的作风。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文中的悬念及表达效果。

  2.语化的语言特色。

  难点:学生可能会觉得文中所写的几个骑兵打乱敌人作战部署的偶然性较大,在教学时要加以分析。

  教学突破 要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应对课后思考与练习一着重探讨。

  教学准备

  1.了解杨朔散文的风格。

  2.了解时代背景。

  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的战例。

  2.预习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启发思路,导入课文 讲述战例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找出文眼,理清脉络

  4.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领略本文的结构美和语言美

  5.解题,指导完成练习 剖析题意,完成课堂练习

  一、启发思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大家平时爱看战争影片,听战争故事吗?

  2.师:很好。战争的双方如果人数悬殊,胜负便不言而喻,特别是在过去军事科技不是很发达的时代,双方对阵,人数便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你们认为是这样吗?1.纷纷回答:爱看。

  2.因为课前已搜集相关资料,所以对教师的观念并不同意。

  生:不是。

  3.师装作不解:哦,历史上发生过以少胜多,以弱的战例吗?

  4.师总结:看来大家课外都搜集了不少资料,这点很好。本文也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战例。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竟打乱了敌人的作战部署,这件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进入课文学习。(板书课题)3.举手回答,讲述自己了解到的相关战例,涉及内容有古有今,有中有外,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4.进入新课学习。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介绍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

  2.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3.抽学生复述课文。

  1.听教师讲解,作好相应记录。 -

  2.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3.讲述课文内容,注意情节的完整性。

  三、找出文眼。理清脉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这句话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将其板书。(见板书)1.思考,举手回答。

  生:本文的文眼是“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

  2.讨论回答,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3.理清文章结构。

  四、分析本文的结构美和语言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1.师:杨朔的散文讲究结构,在布局上 往往是峰回路转,跌宕起伏,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有所展现,请大家加以分析。 指名学生回答,并加以总结。 2.师:杨朔的散文在语言上以活泼明,快的`口语为底色,配衬以古典句式 的色彩,形成一种俏丽、典雅的风 格。本文有哪些描写表明了这_特点。 点明学生回答,并加以总结。

  3.师:当骑兵们得知昨晚想骑马渡过的河流是黄河时,为什么“一齐惊得..‘啊’了一声,随后不觉大笑起来”? 抽学生回答,明确答案:“惊”是因为不知那是黄河,还以为是条不知名的小河流,“笑”是为昨晚的冒失,竟想骑着马淌过水流湍急的黄河,另还含有庆幸的成分:幸亏没有强渡,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1.思考本文的结构特点。

  生:本文开篇就写在大部队行进的途中,有一班骑兵掉队了,这就留下了一个悬念:这班掉队的骑兵命运如何?接着写骑兵偶然来到了一条河边,准备渡河却发现水很深,于是放弃了,这又有了一个悬念:这到底是条什么河?后来骑兵发现了一座城,便灵机二动朝城中放了-排马 枪,引起了骚乱,这到底是座什么城呢,他们放枪会造什么后果?这几处悬念让读者欲罢不能,充分显示了杨朔的写作功夫。

  2.生:“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

  生:他带着这一帮人怪巧妙地甩开了追击的敌人。

  生:一时从城里响起来,乱放一气。

  生:“是黄河,水才急呢,·根鹅毛掉下去,也会旋到水底下去。”

  3、思考回答,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五、解题,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课后思考与练习一。

  1.从敌我两方面来分析为什么我军的一班骑兵竟能打乱敌人军事部署。

  2.师:本文的标题为什么?铁骑兵呢?相信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有自己的理解了吧。 抽学生回答,归纳总结。

  3.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

  2.积极思考。

  生:“铁”字表明了我军的顽强和难以战胜

  生:“铁”说明我军有铁打的身躯和意志,不管环境多么艰苦,都不会屈服。

  3.完成随堂练习。

  六、本课小结。本节课按照导人、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分析结构及语言特点的顺序完成了课文的教学。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章内容,还领略到了杨朔散文的魅力,这对学生的写作及散文鉴赏水平的提高有相当大的帮助。

  七、板书设计

  铁骑兵 杨 朔

  本文结构

  起因:掉队--打游击

  经过:夜渡河水--水深未能过去--第二日才知是黄河发现敌城一朝城中放了一排马轮--第二日才知此城是包头

  结果:打乱敌人军事部署,并找到了大队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骑后们明明只是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马枪,为什么第二天包头的百姓纷纷传说八路军有一团人来攻城,并且“差一点把城攻破”?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作分析。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1.找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1)没日殒落悬崖勒马冥思苦想

  (2)香消玉殒婷婷玉立斗转星移宿营

  (3)搔乱斗胆犹豫不决战战兢兢

  (4)天马行空恪守部署凌乱

  2.下列语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他们想冲过来,可是鬼子火力太紧,只好像流星一样,离开大队,单独活动。

  (2)班长的脸颊抽动着,脸上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个性练习设计文中写道,斑长“灵机一动,吩咐骑兵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马枪”,试分析此时班长

  的心理。

  教学探讨与反思

  因为本篇课文较短,且内容较易理解,因此只安排了一节课的时间,但要作深入分析,稍嫌紧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加快节奏,主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和体会,教师只在重点处加以点拨。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⒉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中第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复习。

  ⒈认读词语。

  ⒉听配乐朗诵。

  三、读讲课文,品味华山的高。

  ⒈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多媒体出示图一,指导看图,引导学生用“什么时候,谁去干什么?”句式说图意,课文是怎样写的?

  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⑶了解叙事方法。

  ⑷练说:你能用“什么时间, 谁跟谁去干什么”说句话吗?

  ⑸齐读第一自然段。

  ⒉精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自由读这两节课文。

  ⑵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多媒体出示图二,指导看图。

  ②设疑:爬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呢?

  ③指导朗读.

  ④此时,他们会发出怎样的'惊叹?

  相机出示句二、句三:啊!华山真高哇!竞读齐读

  ⑤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相机出示句四、句五。

  a 指名读句子。

  b 质疑问难。(多媒体出示图二,指导看图理解)

  c 设疑:从这两句话,你品味出华山的什么特点?

  d 齐读句子。

  ⑥谈话:相机出示句六。点拨:“情不自禁”

  ⑦学习古诗:

  a 指名读。

  b 小组学习:要求: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请找出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找一找,并用“”划出。( 师巡视)

  c 指名读句子,点评。

  d 质疑问难:

  e 诗文分组对照对应朗读。

  f 指导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义。

  g 竞读古诗。(评价)

  ⑶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多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点评),表演读。

  ②延伸:这首诗好在哪?这孩子是谁?当时几岁?

  ⒊齐读第四自然段。相机进行思想教育

  三、课中休息。

  四、齐读全文。看板书、.总结课文。

  五、课中巩固

  ⒈竞背古诗。

  ⒉课外延伸:

  ⑴多媒体出示动画:欣赏华山的风光。

  ⑵收集有关华山的资料。

  ⒊指导书写生字:沿、顶、除

  附板书:

  22 咏华山

  白云低

  红日近

  高 除了……都……

  艰难地爬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01-05

语文教案01-07

语文教案01-07

语文教案01-07

语文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