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14 17:01:0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阅读文章时,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2、了解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3、明确分号的用法。

  4、认识路牌,知晓地名和人名的拼音拼写规则。

  5、背诵、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过程与方法:

  自学、交流、汇报、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了解运用排比句的好处;了解分号的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我们这单元的训练点是什么?

  2、如何从文章的内容想开去。

  3、学生汇报:

  (1)阅读的时候,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2)阅读的时候,还要能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

  4、这样阅读有什么好处?

  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设计意图:

  通过进一步学习,促使学生深入了解从文章内容想开去的作用,让学生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去。

  二、词句段运用。

  1、排比句例句。

  读一读,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什么样的句子是排比句?

  生述,师总结。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

  (2)运用排比句有什么好处?请同学们读读下面的句子。

  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3)好处:运用排比句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用排比句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运用排比句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运用排比句抒情,可使节奏和谐,感情洋溢。

  (4)排比句的作用是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股强大的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

  通过了解排比句的好处,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2、使用分号的例句。

  读下面的句子,再说说分号的用法。

  (1)生读句子,说说分号的用法。

  (2)师讲解,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

  ①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个或多个分句;

  ②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作为列举分项出现的并列短语,或是辞书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

  设计意图:

  了解分号的用法,对课文的理解、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3、你注意过路牌吗?我们可以借助拼音认识地名。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牌子上的地名吗?

  我们外出时可以借助路牌上的拼音认识地点。

  (2)用大写字母写写自己的名字。

  (3)地名下面的拼音要大写,而且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地名要分开写;人名的拼音拼写姓在前,名在后,分开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这一知识点,学生对路牌有了初步了解,便于今后出行;并且学习了人名和地名的`拼写拼写规则。

  三、日积月累。

  唐诗《过故人庄》。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写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2、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湖北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之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著有《孟浩然集》。孟浩然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但诗人一生仕途困顿,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因此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3、“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

  过,拜访;故人,老朋友。到村庄拜访老朋友。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被一位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时,写下的诗。

  4、自由练习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5、小组翻译古诗,古诗译文。

  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的农家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农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再到这里来观赏菊花。

  6、这首诗从接受邀请、赴宴、喝酒一直写到辞别,写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情,也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

  设计意图:

  学生自读,交流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

  【板书设计】

  语 文 园 地

  (一)交流平台:运用联想与想象将所读内容想开去。

  (二)词句段运用

  1、排比句:朗朗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2、分号: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的分句,或是词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

  3、路牌使用说明,汉语拼音规则。

  (三)日积月累

  《过故人庄》:写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也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和学习儿歌,丰富关于问答式儿歌的经验。

  2.在感受、理解儿歌句式特点的基础上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图片四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讨论并理解儿歌的内容。

  (一)师:今天,有很多动物朋友要来我们班做客,它们是谁呢?师边说边出示小鸟图片提问:小鸟有什么本领?(会飞)小鸟是用什么飞的呀?(翅膀)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鸟飞。师边学边说,小鸟怎样飞?扑扑翅膀去又回。引导幼儿学说扑扑翅膀去又回。

  (二)看,谁来了?师出示图小鱼图片。提问:小鱼有什么本领?(幼儿回答)我们来学学小鱼游吧。边学师边引导幼儿学说:摇尾巴点点头

  (三)接着,谁会来呢?小朋友猜猜看。(师做马跑的动作给幼儿提示)师出示小马的图片提问:马有什么本领呀?(会跑)马儿怎样跑?引导幼儿学说四脚离地身不摇。

  (四)最后,谁还会来呢?师出示小虫图片说,虫儿会……(引导幼儿说出会爬)追问:虫儿怎样爬?引导幼儿说:许多脚儿慢慢爬。

  二、根据对图片的理解,学念儿歌

  (一)师:现在,我们看着图一起来念一遍(引导幼儿完整地念儿歌一遍)

  (二)师:刚才小朋友念得真好听,那这首儿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谁知道?(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师小结:一个问一个回答,这样的儿歌就是问答歌。

  (三)、和幼儿用问答的`形式念儿歌,提高幼儿念儿歌的兴趣。

  三、迁移已有经验仿编儿歌。

  师:请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东西会飞,是怎么飞的?(师引导幼儿创编儿歌)

  四、延伸活动:

  师帮助幼儿记录仿编的儿歌。

  儿歌:谁会飞

  谁会飞?鸟会飞。

  鸟儿怎样飞?

  扑扑翅膀去又回。

  谁会游?鱼会游。

  鱼儿怎样游?

  摇摇尾巴摆摆头。

  谁会跑?马会跑。

  马儿怎样跑?

  四脚离地身不摇。

  谁会爬?虫会爬。

  虫儿怎样爬?

  许多脚儿慢慢爬。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3

  学习目标:

  阅读《夏夜多美》,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故事——《夏夜多美》。

  二、自读故事(第一次“先学后教”)

  2、读一读,自己没有读清楚的地方多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观察图:图上画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三、感悟故事:(第二次“先学后教”)

  1、思考:谁帮助了小蚂蚁?找出来,读一读。

  2、小组讨论:文中的谁值得你学习?为什么?

  夏夜为什么美?

  3、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四、拓展训练:课后找写描写夏季的文章读一读,回到班上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 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4.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 5.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交流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推想成语的意思。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以孔子的名言谈话导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总结,强调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运用这些好习惯来提高学习效率。

  2.词句段运用

  引导学生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学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以谈话引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名人名言,让学生通过比较引用名人名言的句子和去掉名人名言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再联系课文内容和例句深入体会引用的好处。

  3.书写提示

  通过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拓展交流他们所了解的其他有名的书法家,引入书写提示。引导学生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来欣赏赵孟的楷书作品,并谈谈对自己今后写字的启发,达到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和指导学生写字实践的目的。

  4.日积月累

  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古语名言,通过自由朗读、练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语名言的意思。学生交流自己对名言的理解,教师引导总结四句话的相通之处,学生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最后拓展交流这四句名言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 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交流平台”。课件出示: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汉书·贾谊传》

  谈话:孔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今天我们来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进行交流。(板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读一读,结合实际交流。

  (1)启发引导:同学们,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你们会怎么办?

  预设:遇到问题,随时向人请教,或者读书、查资料,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结:对啊,勤问勤查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让我们学到不少知识,也能让我们获得好的学习方法。(板书:勤问勤查的习惯)

  (2)自读交流。

  ①同学们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

  一边读一边思考:除了“勤问勤查”,还提到了哪些学习方法?重点的句子做标记。

  ②学生交流学习方法,读出相关的句子。课件出示:

  勤问勤查的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3.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1)引导交流:在学习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们还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课前预习的习惯、举手发言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3)小结:同学们,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的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怎样通过“交流平台”的教学,让学生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有更深的认识呢?首先,谈话导入,引入交流主题;接着,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谈到勤问勤查的习惯,以及其他三种学习习惯;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交流自己的好习惯。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推想词语的意思。(1)设问引入。

  师:同学们,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理解成语意思的方法有哪些呢?

  预设: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抓重点字等方法。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联系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成语意思的方法。(2)举例说明。 ①出示成语:赴汤蹈火。

  ②引导:请联系文言文学过的生字,说说成语“赴汤蹈火”的意思。(指名说)③回顾:《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是什么意思呢?(热水)④学生试着解释成语。

  ⑤教师小结:跳进热水之中,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3)完成练习。

  ①学生根据刚才的方法,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成语的'意思,完成课本第91页的第一题。课件出示:

  你能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下面成语的意思吗?走马观花.不以为然.

  自愧弗如.过犹不及.

  声泪俱下.

  ②学生交流。可以运用泡泡提示语中的句式交流。

  走马观花:走,奔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自愧弗如:弗,不。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声泪俱下:俱,一起。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不以为然:然,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过犹不及:及,达到。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2.引用名人名言。

  (1)谈话引入:请说一说你们知道的名人名言。(可指名回答,也可小组内互相交流)过渡:同学们知道的名人名言真不少。在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2)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①读下面的语段,体会引用的好处。

  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比较引用名人名言和去掉名人名言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件出示: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②教师归纳总结。

  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具有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练等作用。而在文章末尾引用名人名言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启迪读者的作用。

  (3)联系实际谈体会。

  教师提问:你在习作中引用过名人名言吗?通过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学生举例说明,谈体会。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提出要求。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呢?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作比较。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因此,设计了“联系实际谈体会”的教学环节。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 2.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书法欣赏

  1.图片导入。课件出示:

  师:这是谁的作品?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书法家?

  学生:这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还知道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书法家。

  师: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唐代欧阳询(欧体)、唐代颜真卿(颜体)、唐代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赵体)。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书法作品。

  2.书法欣赏。

  (1)指导欣赏的方法。

  可以从运笔特点、结构特点、整体感觉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2)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三门记》。 ①课件出示作品: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不同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2、积累名诗、名句。

  3、积累词语,发现其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区别相同字的不同意义。

  2、通过观察发现词语特点,并积累结构相类似的词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2、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和物产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前

  学生准备:摘录好描写祖国大好河山、丰富物产的诗歌。

  教师:简易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谈话导入“我的发现”

  1、师:同学们,前面三节课,我们充分领略了祖国山河壮美、物产丰富,也感受了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这一堂课,我们又将深入地感受汉语的神奇魅力。

  2、出示两组句子,请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3、读了这两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5、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深——久,时间长。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封——密闭。

  6、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你能像课文里一样,也举个例子来说吗?

  7、祖国的语言确实神奇,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句子环境中,意思却会有所不同。你还能举出其它的字吗?

  8、多音字练习: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句子环境中,意思会有所不同,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中,相同的字还有不同的读音呢?参{参加人参}数{数学数一数}好{好人好学}难{困难难过}

  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学生查字典了解字的多意

  学生举例

  让学生了解不同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不同,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拓展延伸,开阔视野,感受祖国语言的`神奇,丰富。

  二读读背背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2、谁能试着读诗句?(指名读。集体齐读。)

  3、结合查字典,请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4、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同桌相互背诵。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6、哪个聪明的同学发现了这些诗句的特点?(都是描写景物的)

  7、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看谁积累得最多。学生借助拼音读读诗句。

  自由背诵诗句。

  积累描写景物的诗句。背诵积累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6

  【学习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展示台”,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字词句运用”,知道怎样把句子说具体,怎样通过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不同的意思。

  3.会读会背关于天气的谚语,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热爱观察生活的兴趣。

  【学习重点】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展示台”,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字词句运用,知道怎样把句子说具体,怎样通过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不同的意思。

  【学前准备】

  制作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一、导语引入

  1.夏天到了,天气炎热,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做什么呢?

  2.指名说。

  3.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关于夏天的词语。

  二、初识生词

  1.课件出示园地识字加油站,指名带拼音读。

  2.翻开课本P77页,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边读边画出生字。

  3.认读生字“棍、瓜、汤、蚊、蒲、扇、椅、萤、牵、织、斗”。

  4.小组读、带读、齐读。

  5.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重点认读生字“棍、汤、扇、椅、萤、牵、织、斗”。

  三、认读生词

  1.指名读,开火车读。

  2.拓展识词,全班交流。

  3.全班齐读,并说说这样的字词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展示台】

  过渡:除了前面识字加油站外,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识字途径,比如:商店名称,商品广告,食品品称等等。请看:

  一、展示台识字

  1.课件展示食品图片。

  2.自由读图片上的字,不认识的同组帮忙。

  3.指名读,全班交流。

  4.思考:这些词你在哪些地方见过?

  5.指名说。

  师总结:商店里,超市里,小卖部,家里都可以见到这些字,看来,我们想认识字宝宝,有很多途径呀!

  二、拓展识字

  1.你在哪些地方认识了哪些字?能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小组交流自己识字的途径,并拿出卡片汇报自己认识了哪些字。读音有误的互相更正读音。

  3.全班交流汇报。共同评价。

  4.再次齐读展示台上的生字词。

  【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1.课件出示句子:小白兔割草。

  2.指名读,说说这个句子是怎么组成的。

  3.生汇报交流,指名回答:谁在干什么?

  4.指名说几个类似的.句子。

  5.课件出示句子: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6.指名读,这个句子又是怎么构成的呢?你能举个相同的例子吗?

  7.分别齐读两个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8.师总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第二句多了个“在山坡上”,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比第一个句子说得完整一些,具体一些。师举例。

  9.课件出示句子: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10.指名读句子,思考:三个句子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11.生回答,师总结:第三句说得更清楚更具体,今后我们在说话时,也应该像这一句一样。要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明白,就要学会把句子说具体。

  12.分组读三个句子,比比哪个组读得好。

  二、完成相关练习

  1.课件出示P78页句子:

  小鸭子游泳。

  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能把这两个句子仿照例句写具体呢?

  3.生完成以上句子。

  4.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三、布置作业

  1.把自己课外认识的生字写进自己的“词语篓”里。

  2.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形式写一句话,读给同桌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交流

  1.小组交流自己的“词语篓”里有多了哪些词语宝宝。

  2.指名交流,并读给大家听。

  3.全班交流。

  二、导语引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我们在说话或者和别人交流时,如果要表达不同的意思或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就要用上不同的标点符号。那么,我们见过的标点有哪些呢?

  2.指名说,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标点“,”“。”“?”“!”

  4.师简单介绍四种标点的基本用法,并举例,例句用课件展示。

  5.指名读例句,并说说每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包含的思想感情。

  6.师读以下例句,让学生认真倾听每句话的朗读语气。

  (1)公园里的花开得真美呀!

  (2)你吃饭了吗?

  (3)我们在玩丢沙包的游戏。

  (4)放学了,我背着书包高兴地回家去。

  7.再次指名朗读,体会每句话的朗读语气。

  8.全班齐读。

  三、完成加标点练习

  (1)小鸟飞得真低呀( )

  (2)你写作业了吗( )

  (3)天安门前的人非常多( )

  (4)爸爸看到我来了( )高兴地笑了( )

  1.生完成以上句子。

  2.展示交流,并读一读。

  【日积月累】

  一、课件出示P79页谚语

  1.师范读,生边听边圈出生字读音。

  2.生自由读,同桌互读互评。

  3.指名读,全班交流评价。

  4.再指名读,讨论交流每句的意思。

  二、背诵,拓展含义

  1.组内尝试背诵。不会背的其他同学帮忙。

  2.师指导背诵,指名背。

  3.全班进行背诵比赛,获胜者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4.全班齐背,师总结四句谚语所包含的意思,教育学生要多观察,激发学生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三、布置作业

  1.把P79页的谚语背给家长听。

  2.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3、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4、学习“我的发现”,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识字。

  5、积累关于励志的名言,培养阅读和积累励志名言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名言的魅力。

  6、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另外组词:

  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车或船?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洒水车

  长长一条龙,走路轰隆隆,跨河又钻洞,呜呜向前冲,载客又运货,运输立大功。火车

  用脚踩,不需要用汽油的车。自行车

  要排队等,一个一个投币才能坐的车。公共汽车

  失火的时候一定需要它帮忙。消防车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

  小朋友真棒!都猜对了

  4、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盛开床铺种子好人分别

  盛饭铺路耕种好客水分

  重新高兴口号干净难忘

  重点兴起号叫干活灾难

  2、看谁能给这些多音字注上拼音。

  3、师出示正确的拼音,生检查自己的注音情况。

  4、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多音字还有哪些?

  5、我会选一组多音字说话。

  6、请同学交流汇报。

  7、感受标点符号的奥秘。

  句号:表述完整的一句话。

  问号:用于问题的末尾。

  感叹号:又称惊叹号、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讶。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

  8、学生试着给3个句子打标点。

  (1)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2)我们去公园玩公园花真多呀

  (3)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是什么树呢

  9、想一想一般以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问号?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感叹号?

  10、你能说一句问句和感叹句吗?

  三、我的发现:

  1、先观察,再读一读,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3、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4、感叹中国汉字的魅力。

  四、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多音字引入新课。

  二、日积月累

  1、师:孩子们知道我们今天要积累什么吗?

  2、打开83页,读读:

  (1)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2)志当存高远。 -----《诫外生书》

  (3)有志不在年高。 -----《传家宝》

  3、读了这3个句子,你还想再了解些什么?

  4、简要了解出处及用法。

  5、想一想,这3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6、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志向?有什么目标?长大以后要做什么?

  7、全班交流。

  8、师小结:作为小学生,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只要心中有了理想,我们便会为之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三、我爱阅读:鲁班造锯

  1、读一读。

  2、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讨论:鲁班是根据什么来造锯的?

  4、和同桌讲一讲鲁班造锯的过程。

  5、鲁班根据小草上的小齿便发明了锯子,那人们还根据大自然中的哪些动植物及现象有了新的发明的?

  6、请同学交流。

  7、拓展:你想根据生活中的哪些特别进行发明创造?仔细想一想。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相互交流中复习巩固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积累理解句子的经验。(重点)

  2.通过词串识字,认读“旭、屿”等6个生字,说说由词语想象到的画面。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4.能围绕一个意思,抓住特点把一种事物写具体。(重点)

  5.熟读并背诵一组与“改过”有关的名言警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准备好书写练习纸;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把握事物的特点;搜集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语文园地就像语文教学的百花园,园中有“交流平台”,有“识字加油站”,我们可以继续识字,可以学习如何灵活运用词句,可以加强对古诗、名言警句等的积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语文园地徜徉吧,看看谁的收获最大。

  二、教学“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懂的句子,你会怎么办?

  2.理解词句乃至文章意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掌握了理解难句的方法并运用到我们的阅读实践中,可以很好地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那么,理解句子有哪些好的方法呢?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次的“交流平台”,看看这些小朋友掌握了哪些方法。

  (1)分角色朗读“交流平台”。

  (2)教师归纳板书理解句子的方法: ①结合生活经验; ②联系上下文; ③查阅资料; ④向别人请教。

  3.除了书上说到的这些方法,你还有哪些理解句子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得出:

  (1)抓住关键词理解全句;

  (2)抓住修辞理解句子;

  (3)想象画面理解句子。 …………

  4.开展交流:联系本单元课文或者以前学过的课文说说自己运用某种方法理解句子的例子。

  如:“人影给溪水染绿了”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抓住关键词“碎”的方法来理解。“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抓住修辞的方法来理解。“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可以运用抓住关键词和想象画面的方法来理解。

  5.小结:理解句子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难懂的句子,好好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词句段运用” 1.教学第1小题。

  (1)读一读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说说它们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2)交流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食物烧煮到可以吃的程度) .②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熟练) .③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指食物的滋味) ..④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趣味、感觉) ..

  (3)口头巩固练习。 2.教学第2小题。

  (1)出示例句,指名朗读,说说第1句话表现了表弟的什么特点;第2句话是通过什么表现孩子们高兴的。

  (2)引导学生明确:要围绕事物的特点,才能将事物写具体。

  (3)学习例句,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写。(选择下面任意一个开头写一写) 小丽多才多艺…… 雨下得真大……

  (4)组织相互交流,师生共同评议,有没有围绕这一事物的一个意思来写,有没有表现这一事物的特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懂得了理解难句的方法,还学习了“围绕一个意思”写语段。要加强巩固,注意在阅读教学和课后练习中不断地运用,才能达到熟能生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根据语境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

  (2)她工作起来废寝忘食,终于积劳成疾。( )

  (3)经过两个小时的比赛,双方还是胜负难分。( )

  (4)今天的少年儿童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 )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二、教学“识字加油站”

  1.出示两组词语,自由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将词语读正确。

  2.同桌之间相互朗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词语和生字,师生正音。

  (2)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去掉拼音认读。

  (4)齐读。

  4.再读词语,联系课文插图,想一想这些词语都跟什么有关,说说读了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5.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实物和相对应的词语,指导学生再读。

  三、教学“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名言警句,做到正确、流利。

  2.指名朗读、齐读,师生相互正音。

  3.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4.教师出示句子出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指君子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了仍是好人。

  (4)“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意思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5.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6.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

  (1)自主熟读,尝试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诵。

  (4)齐诵。

  7.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改过”的名言警句。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组有关“改过”的名言警句,课后背诵给家长听,还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最关键的是要学做知错就改的人。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复习识字方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识记“旭、屿、瞭、巡、逻、缆、锚”等字,重点讲解“瞭望”一词,理解“多词一义”和“一词多义”。

  2.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小组合作,寻找“理解句子”与“理解词语”方法的异同之处。

  3.引导学生品味“像的样子+自己的感受”的初步写作技巧,仿写句子成段。

  教学重点:

  归纳运用多种理解句子的方法,并能运用表达。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并能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文本篇目,诵读“诚信”名言

  1.老师范读四句名言。

  2.指名读一读、齐读。

  3.过渡语:回顾了这一单元的故事,那么这节课,老师就带着你们到语文园地的王国里,认一认、读一读、写一写。来完成一段美好的语文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过渡园地的“诚信”诵读,进入本单元的园地学习。此设计实现“温故知新”的过程。】

  二、生字认读。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从海边上给你们带来几个生字朋友,相信其中有你们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你先看,你认识几个?

  出示:旭、屿、瞭、巡、逻、缆、锚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提出对于不认识的生字,有什么办法能认识它?

  学生复习回顾查字典,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加一加,减一减;借助拼音等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第一次自主识字,回顾自己曾经积累的识字方法。】

  2.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课本83页的生字。一分钟时间检测学生能认识几个生字。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第二次自主识字,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知新。】

  3.(1)卡片识记法

  老师拿出卡片,要求学生自己默看,自我检测,巩固生字记忆。

  (2)同桌合作学习。两分钟检测同桌都认识了么?

  学生自由合作巩固识记。

  (3)老师带领学生做识字游戏。

  再次出示生字卡片,谁认识,谁就马上站起来大声读出来,老师要看谁的反应快。(老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自主识字的本领越来越强了。相信以后用你自己的本领,会认识更多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卡片认读、同桌指认、做游戏的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识字兴趣,丰富学生的第三次自主识字的深入。)

  三、交流汇总句子中词语的理解方法

  1.老师出示其中一个最难认最难写的字,出示“瞭”,组词“瞭望”。

  请同学生们集思广益,通过“猜词”的方式,(教师板书:猜词)

  总结出了“瞭望”的意思:登高望远,远远地看

  【设计意图:通过生字里的“瞭望”一词,让学生自主“猜词”,引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2.带领学生找出“瞭望”的近义词,出示“眺望”。

  老师总结: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其实,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里,也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设计意图:由“多词一义”引出“一词多义”,引导学生品味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3.(1)出示①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

  ②我想尝尝在台上表演的味道

  指引学生默读句子,分别指名交流两个“味道”的意思。

  学生交流并提出“词语替换”的方法理解词语。(教师板书:词语替换)

  教师引导学生,除了“词语替换法”,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理解这两个“味道”?

  学生自由回答(查字典、上网查等)。

  (教师板书:查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交流总结“词语解释词语”、查阅资料的方法,在思考中总结了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

  (2)出示:果园里的苹果熟了。

  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教师引领学生,可以挑选其中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看这两个句子中的“熟”,你怎么理解?

  指名回答。

  师:你通过什么办法理解的?

  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之前交流汇总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自主理解“熟”的一词多义。夯实理解词语的方法技巧。】

  (3)创设情境

  出示两组所有的句子

  师:如果,现在有个不熟悉的词语,摆在我们面前,猜不到意思,想不到什么词语替换,周围也没有可查阅到的资料。此刻,你能想到有什么办法理解这词语?

  生:可以请教周围人,同学,老师或家长。

  师:请教他人,也是种办法。(教师板书:请教他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学会学习。】

  四、体会“理解词语”与“理解句子”方法的相似与不同

  1.创设情境

  出示两组句子,最后句子消失,屏幕上只留下“味道味道热热”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变化,寻找发现。

  教师总结:

  词语,离开句子是不行的。只有放在句子里,才能让我们理解它最准确的意思。同样的,一个句子单独地拿出来,我们也不会知道它的完整意思。

  大家都知道“词不离句”,词语和句子是相连的。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词语的方法,有一些是一样的。(指一下黑板的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老师语言的点拨中,体会“词语”和“句子”的相关性。引导理解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总结两者理解方法的相似之处

  预设

  小组讨论相似之处:请教他人,查查资料。

  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一些方法,同样能运用到理解句子上面来。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总结归纳出“理解词语”与“理解句子”方法的相似之处。学会了“知识的迁移”。)

  3.引出“理解句子”的其他方法。联系上下文走进句子理解

  出示:“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自18课《童年的水墨画》中的《江上》)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此句单独地出现,你知道什么意思么?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知道整个句子的意思?

  学生寻找文章的词句:“笑哈哈,一双双小手,一阵水花两对虎牙”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原来,联系上下文,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和难懂的句子。

  (教师板书:联系上下文)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引导,让学生逐步地开始呈现从“理解词语”延伸到“理解句子”的阶梯性学习过程。】

  4.出示“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选自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生活里,你有没有和小作者这样,经历过特别紧张的事情?谁来聊一聊

  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能用自己的心情理解作者表达的心情,或者把自己就当做作者,在经历着作者所经历的事情。这样理解句子的方法,叫“感同身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走进作者的生活,走进作者写这段文字的内心世界,才能够让学生和文字走得更亲近。初步教授“感同身受”这个词语,让孩子们领悟“用心领悟”的重要性。】

  五、品味句子

  1.师:如果我们不仅能理解句子,更能很巧妙地运用句子,就更好了。

  (1)出示: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学生默读,指名交流这句描写“小球”的精彩之处。

  老师总结:像的样子+自己对小球的感觉,(适当板书)就有了一段美妙的语言。

  (2)渲染引雨

  师:学了这么久,相信同学们都有点累了,老师现在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聆听,美美地享受一下。

  学生静静聆听。

  师生交流:在刚才的享受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出示“夏雨”的图片

  继续交流雨的样子和自我感受。(老师适当板书)

  (3)仿写

  出示妈妈的手

  引导学生根据“小球”和“夏雨”的描写手法,适当加入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妈妈的手”。教师巡视。

  指名读一读。

  教师鼓励语:你一定是一个有心的孩子,回去一定念给妈妈听,她一定会从你的语言中感觉到温暖。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妈妈的爱呀,让老师也感动了。

  教师总结:同学们,无论怎样去写事物的特点,都离不开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所以说,咱们自己心里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把感受表达出来,你写出来的句子,就是最精彩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三段句子的“品味”——“仿写”——“创作”,循序渐进地体会两种修辞手法,并针对三年级的小朋友初写作文的特点,降低难度,让孩子体会修辞手法不难,凭借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如此浅入浅出,为今后高年级的写作打基础。】

  教师总结:希望在今后的品读中,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发现生活中更美妙的语言魅力。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能判断汉字的结构将汉字按结构分类。

  2、朗读儿歌背诵儿歌。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3、了解生活中招牌识字的方法,并提高生活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汉字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能判断汉字的结构将汉字按结构分类。

  难点:1、朗读儿歌背诵儿歌。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2、了解生活中招牌识字的方法,并提高生活识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连一连

  1、看一看

  学生自己先看一看题,然后跟身边的大人说一说应该怎样连一连。如果读不懂,请身边的大人读一读两边小泡泡里的话。

  2、说一说

  (1)听老师读一读小泡泡里温馨。

  (2)听老师借例子说一说连线。

  花朵的

  “花”字是上下结构的字。“星”是上下结构的字。原来,有“花”字的篮子里是要收纳上下结构的字。

  “清”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地”也是左右结构的字。原来有“清”字的这个篮子是收纳左右结构的字。

  3、连一连

  拿起笔在语文园地六“连一连”处连一连。(学生连线)

  4、交流

  明天的“明”,放入装有“清”字的篮子里。树叶的“叶”也是放入装有

  “清”字的篮子里。一只小鸟的“只”放入装有

  “花”字的篮子里;金色的“色”放入装有

  “花”字的篮子里;一把伞的“把”放入装有“清”字的篮子里;尘土的“尘”放入装有“花”字的篮子里。

  5、读一读

  对照连线,读一读上下结构的字。

  对照连线,读一读左右结构的字。

  二、读一读,背一背

  1、读一读表示方位的字。

  前

  后

  左

  右

  东

  南

  西

  北

  2、读一读方位词儿歌

  跟着老师读;和老师轮读;

  3、背一背方位词儿歌。

  (1)填字背诵。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后面是(),

  左面是(),右面是()。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面是东,()面是西,

  ()面是北,()面是南。

  (2)背给身边的人听。

  4、用一用

  看图,按要求指出方位:

  这幅图中,学校坐落在什么方位?学校在小明的哪一面?小明面向什么方向?红旗往什么方向飘?

  三、展示台

  1、听2位小朋友介绍自己生活中的识字。(教师边根据音频介绍边相应地操作PPT,出示:人民路、小卖部、报刊亭、电影院、卫生院;学生边听边看边根据音频中小朋友的指示读一读这些招牌名称)

  2、跟大人说一说自己学到了怎样的识字经验。

  3、课后完成一个作业:收集一些招牌上的字,拍照并做成小册子,约上好朋友,大家拿出来展示分享。要注意的是,收集的这些字,能准确认读出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初步感受诗人笔下月亮的特点。

  3、在亲子阅读中,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初步感受诗人笔下月亮的特点。

  3、在亲子阅读中,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说一说诗人李白

  (1)自己说一说了解到的李白,说给大人听。

  (2)听老师说一说李白。

  2、跟老师读一读

  听老师的范读,并注意老师对一些读得短促或者拖长音的字的提醒。然后,照老师这样读,自己读一读。读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老师提醒的地方

  教师的提醒:“小时不识月”,注意了,

  “不”“识”“月”这三个字,建议小朋友读得轻快短促,这样,给人的感觉会可爱一些。

  “呼作白玉盘。”小时候,见到天空中皎洁的圆月,想也没想,就直接把它叫做白玉盘。

  “作”“白”“玉”这三个字,建议小朋友读起来,依然要读得轻巧短促。这样轻巧短促地读,小孩子的那份可爱便能直观地感受得到的。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疑”这里是怀疑的意思,稍稍拖长音读;云端,拖长音读,这样读能让人想象到这样的画面:小孩子正在静静地看着那皎洁的圆月,又开始怀疑那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

  3、师生一起读。

  4、师生一起背诵。(想象画面背诵)

  5、欣赏吟唱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就是说,古人常常会给这样的诗谱曲吟唱出来。吟唱带给我们的感觉,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听一听。(播放《古朗月行》节选的吟唱)

  二、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

  1、打着节奏读。(教师范读,学生照样子读。)

  2、用家乡话读。(教师用自己的家乡话读,学生用自己的家乡话读。)

  3、一问一答读。(和大人一问一答读。)

  4、自己编着读。

  (1)看教师怎么编。

  谁会爬?

  乌龟会爬。

  乌龟怎样爬?

  伸长脖子慢慢挪。

  (2)邀请大人,各自编一段读一读。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11

  1、同学们,如果在放学路上突然下雨了,而你又没有带雨具,正巧有一个同学带雨伞了,并且他把你送回家了,这时你会说些什么?

  如果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又会怎么做呢?

  2、板书课题《感谢与安慰》生答:感谢

  安慰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的表达态度,从而进入交际的话题。

  生活中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伸出双手帮助别人。向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话。想想该怎样说。思考:

  1、哪些人帮助了我?我是怎样感谢他的?

  2、谁需要我的安慰?我是怎样安慰他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现生活情境。初步体验帮助别人与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在班上说一说。

  1.说一说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怎样表示感谢的?

  2.说一说怎样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

  3.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4.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怎样帮助怎样安慰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一、说一说

  1、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是怎样表示感谢的。

  2、我是怎样安慰别人。

  二、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三、在充分练说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评议。

  四、小组讨论,开展献爱心活动。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知道感恩别人。同时让学生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一、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从两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试着表演,分角色进行感恩。

  对自己帮助最大让自己最感动的事,自己最烦恼的事是什么,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二、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三、集体评议。

  四、以《感恩××》为题,写一段话,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找出自己最需要安慰的事情,让小组中成员安慰自己。

  2、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3、师生评议。

  4、写话练习。

  5、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

  6、全班交流。

  让学生知道感恩我们的大自然,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感恩我们的祖国,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着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语文要素】

  2、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3、说说句子中分号的作用,掌握分号的具体用法。

  4、了解人名和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

  5、积累并背诵《过故人庄》,体会诗歌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

  2、体会排比句的好处,掌握句子中分号的用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重点)

  2、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说说句子中分号的作用,掌握分号的具体用法。(难点)

  一、交流平台:总结阅读方法

  1、阅读文章,首先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还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学习本单元课文时,你从哪些内容想开去,又想到了什么呢?

  2、指名反馈。

  预设:

  (1)阅读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2)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联想。

  3、思考:你觉得阅读时用上“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个方法有什么好处?(既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创造力。)

  二、词句段运用:排比句和分号的用法

  1、(课件出示文中排比句)师:读一读排比句,体会排比句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学生自由交流)

  明确: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好处:(1)加强语势,更有节奏感;(2)能突出所写对象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强烈感情。如,第二组句子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作者连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子并列叙述,内容集中,句式整齐,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漓江的赞美和喜爱。

  2、认识分号并了解分号的用法。

  (1)(课件出示第一段话中前一部分)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句式相同,并列关系)

  (2)(课件出示第一段话中后一部分)观察并分析分号前后两部分的内容和关系。(分别写了“我微睡时”和“我醒来时”天空的情形。)

  (3)引导学生认识分号: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的两个分句。

  (4)判断下面两个句子中分号的使用是否正确。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①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②我喜欢吃生菜;你觉得好吃吗?

  明确:第一句正确,句子前后属于并列关系。第二句错误,句子前后不存在关联。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人名和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

  2、积累并背诵《过故人庄》,体会诗歌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词句段运用:借助拼音认识地名

  1、(课件出示路牌标志)师:在路上行走时或者坐车到外地时,你注意过路牌吗?

  路牌上的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是怎样的?

  明确:所有字母全部大写;拼音上没有声调;遇到“县、市、街、路、湖”等各地通用的通名,与前面的专属名字空一格。

  2、课件出示:陈依依Chen Yiyi杨丽明Yang Liming指名归纳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

  明确:姓和名分写,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之间用空格分开;复姓连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

  3、引导学生练习用拼音拼写自己及同桌的名字。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过故人庄》,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还”的读音为“huán”。

  2、简介创作背景及诗人。(课件出示)

  3、理解古诗内容。

  (1)借助资料,用自己的话试着翻译诗句。

  (2)小组成员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检查交流。(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4、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仿佛听到诗人和朋友在饮酒畅谈。

  (2)结合最后两句诗谈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

  5、引导学生带着理解,想象着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四篇课文所学习的单元要素(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由于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落实较好,学生掌握较好,在以后的阅读中只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即可。在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后,学生能够列出具体事例,来说明使用排比句的好处。通过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写出语言生动优美的排比句。另外,学生在反复品读句段,查看句子中标点符号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分号的用法,并能说出分号的用处。在学习古诗《过故人庄》时,学生不仅能结合搜集的资料自己翻译古诗,还能围绕主题展开想象,改编古诗。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13

  学习目标:

  3、趣味识字(夏夜乘凉图);

  2、扩句练习;

  3、标点的正确使用;

  4、生活中识字;

  5、学习关于学习的名言。

  6、阅读《夏夜多美》,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具:课件、课本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趣味识字(夏夜乘凉图);

  2、扩句练习;

  3、标点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内容,你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吗?

  二、趣味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出示生字:棍汤扇椅萤牵织斗

  3、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4、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5、读词语。

  6、说说你的`发现:这些词语跟什么季节的生活有关?

  你发现这些词语共同描述了一幅什么图?

  三、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读例句,你有什么发现?

  2、说一说你的发现。

  3、照样说一说:看谁说得妙?

  四、加标点(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己读一读句子,想一想每句表达了什么语气,该加什么标点才合适?

  2、加一加,再读一读。

  3、汇报交流,反馈。

  4、加标点扩展练习。

  五、当堂训练:抄写最后一句话。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生活中识字;

  2、学习关于学习的名言。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14

  学习目标

  1、感受人间真情,倡导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学习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鼓励学生善于运用和总结各种方法学习词语。

  3、熟读、背诵有关”乐施好善“美德的名言,积累语言。

  4、了解”杏林春满“的成语故事和用法。

  5、看图作文,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清楚事情经过;表达真情实感;学习修改习作。

  课前准备

  1、收集或拍摄学生有关的生活情境。

  2、收集学生习作常见的错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再现课文情境,模拟对话

  1、假如有一天,小钱跟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他们会说什么呢?

  a、分角色模拟对话。

  b.指名上台对话,引导评议。

  2、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想怎么安慰他?(方法同上)

  3、师小结:生活不可能总是那么一帆刚匝的,难免会碰到困难、烦恼的事,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与安慰;别人碰到了困难,送去一句安慰的话,伸出援助之手,是多么温暖人心呀!

  模拟生活情境,引导交际

  1、课前收集或拍摄学生有关的生活情境,如:

  (情景1):下午放学回家,我发现钥匙忘记带出来,只好坐在家门口等,可爸爸、妈妈今天偏偏迟迟不回家。这时,邻居的阿姨回来......

  (情景2):放学了,天气突变,狂风骤雨,我站在校门内的大厅里,冷得瑟瑟发抖,焦急地望着天。这时,爸爸顶着风,冒着雨为我送来了雨伞和外套......

  (情景3):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出去玩,只有莉莉坐在位子上,趴在书桌上,闷闷不乐。原来这次语文单元测试,她考得极不理想,正难过呢!

  (情景4):我和同学约好一起去踢足球,兴高采烈走在路上,住同一条街的张婆婆双手提着菜呀、肉、鱼,远远走来,走一步,歇一步,十分艰难......

  2、四人小组合作:两个同学配合选择其中一个情境进行口语交际,另外两个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

  3、派代表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当好评委。

  4、小结:平时我们肯定碰到过不少类似的事情,现在我们进入”心灵沟通室“,也来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心灵沟通,感受真情

  课件出示:“心灵沟通室”字样,播放轻音乐。

  1、四人小组介绍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

  2、分角色模拟对话,其他两个当听众进行评议。

  3、在同学老师中自由选择交谈对象,向他(她)表示感谢或安慰,倾诉情感。

  4、指名表演对话情景。

  小结: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让我们学会感谢,感谢我们的亲人,感谢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学会关心,多一些安慰和奉献。

  第二、三课时习作指导、讲评

  指导看图写文

  观察画面,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图上画着谁和谁?她们在干什么?她们也许是什么关系?

  2、读提示,理解题目的含义。

  “胜”是什么意思?

  “胜似亲人”说明了什么?

  合理想象,丰富画面

  1、想象老奶奶与小姑娘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2、引导根据周围的景物进行推想。(木盆子、脸盆、衣服、被单)

  3、引导进一步思考:她为什么要为老奶奶洗衣物?

  4、老奶奶的亲人呢?小姑娘平时是怎么做的?

  5、想象画面上的人物会讲些什么,想些什么,让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

  仔细观察,捕捉细节

  1、引导观察她们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苗汉亲如一家)

  2、引导仔细观察图上老奶奶、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她们的内心活动。

  3、指导写细节抒真情:把老奶奶的表现,小姑娘的表现用一段话表达出来,体现“亲”字。

  试写片段,评议修改

  1、学生动笔写片段,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2、现场点评该片段:可选择学生写的几个片段进行点评,也可用老师写的“下水文”进行点评。

  (片段1)小姑娘晾好衣服了,老奶奶走过来,一把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感激地说:“孩子,谢谢你,谢谢你!”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片段2):小姑娘晾好衣服了,湿漉漉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这时,老奶奶扶着墙壁颤巍巍地从里屋走了出来,望着架子上的衣服,眼角有些湿润了。她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一把将小姑娘搂在怀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她枯瘦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姑娘油亮的秀发,又爱抚地拍拍,满是皱纹的脸紧紧地贴着姑娘白嫩、红润的脸蛋。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巴抿着,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老奶奶一个劲地说:“孩子,总是让你忙着,奶奶真过意不去!谢谢你,谢谢你!”小姑娘的两颊飞起了红云,洋溢着快乐的笑意。

  (这两段话的赏评重在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

  指导写自己身边的事

  明确要求,口头交流

  1、读作文提示,明确要求。

  2、四人小组交流藏在心中的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组振代表发言,组织评议。

  评议要点:a.是否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b.是否把重点部分说具体。

  c.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对这件事的看法。

  范文引路,学习表达

  1、提供片段供学生赏评,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如:

  (片段):我望着阿姨,明亮的眼睛,白皙的面庞,这是一张善良的面孔。我又一次望了望窗外,白皑皑的雪仍铺天盖地地下着,凛冽的西北风仍呼呼地刮着,而我却一点也不感到冷。我想,这苹果可能是阿姨给自己的孩子买的。我感到这苹果虽很常见,这时却凝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冬天是寒冷的,而我却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2、引导学生赏析,初步理解表达感受的多种手法:直接抒发,借景色描写抒发,对比衬托......

  习作与修改

  1、学生起草初稿,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把习作读给同学或家长听,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

  习作讲评

  我是小小鉴赏家

  教师推荐几个写得较精彩的片段供学生欣赏。

  我是啄木鸟医生

  1、出示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病例。

  2、引导诊断“病因”,并进行修改。

  a.图意是否抓得准;

  b.语言是否符合人物身份;

  c、小女孩Jb理活动与她的所作所为是否相吻合;

  d.在语文文字的表述上是否恰当。

  3、个人自诊或互诊:学生自己评析、修改自己的作文,或找要好的同学交换互评、互改。

  (也可提供表格引导评改)

  妙语连珠

  妙手回春

  最满意的片段

  (最妙的细节描写)

  (最羌的情感抒发)

  自我欣赏

  最不满意的句段

  (最不具体的描写)

  (不通顺的句子)

  (最平淡的情感表达)

  修改后

  理由

  修改誊写,习作展览

  将修改誊写后的习作张贴在班级的习作园地中。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发现。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a、学生读对话,谈谈“小林”和“小东”的发现。

  b.他们的读书方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善于使用工具书;懂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谈体会。

  a、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你也可能有过类似的'体会或经验,或还有其他理解词语的方法,请你回忆一下,举个例子与同学交流交流。

  b.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

  c、班级交流。

  3、小结: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借助同学们的经验,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情景等方法,只要我们肯动脑,善于总结,就能自己排除“词语”障碍的。

  日积月累

  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向来以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劝勉世人做个善良的有道德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练读名言。

  a.学生练读,及时正音。

  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c、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3、背诵名言。

  4、励学导行。

  a.尝试运用:老师描述情景,让学生选用这些名言加以运用。

  b.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毛笔或钢笔写下来,或制作一张贺卡,送给朋友共勉。

  5、扩充积累。

  摘抄、背诵颂扬高尚情操的其他名言。

  成语故事(杏林春满)

  1、了解内容,明白含义

  a、学生自由读“杏林春满”,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b.交流阅读收获:“杏林春满”这个成语是怎样来的?

  c、“杏林春满”用来说明什么?

  2、联系生活,畅谈启发。

  a、从这个故事,你体会到什么?

  b.你知道哪些医生称得上“杏林春满”?能说说他们的事迹吗?(如:李时珍、林巧稚、抗击“非典”的医生......)

  3、激发动机,练讲故事。

  这样有意义的故事,好多比你们小的同学还没听过,说不定,你们的爸爸、妈妈也还没听过,请你们回去讲给他们听听并告诉他们这个成语的含义。

  4、课后延伸,积累成语。

  读更多的成语故事,井把读过的成语摘抄下来。

  第六单元考试

  (一课时)

  试卷讲评

  (一课时)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15

  教学准备:

  各种食品包装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内容。

  二、展示台(第一次“先学后教”)

  1、看一看;这些东西是什么?

  2、仔细观察图上的字,再说出来。

  3、实物展示学习:

  结合食品包装理解商标上字词的'意思和食品的用途,边朗诵边识记生字。

  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别人或查字典。

  4、小结:在平时生活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三、关于学习的名言(第二次“先学后教”)

  1、借助拼音自读。

  2、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3、小组活动:你读懂了每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展示、交流。

  4、全班反馈。

  3、语境运用练习。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

  六、当堂训练:背诵关于学习的名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六教案09-03

《语文园地六》教案07-21

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11-1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28

小学语文园地六教案12-17

语文园地教案04-12

《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园地教案03-14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