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17 10:59:3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实用的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经典)实用的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充分认识“雨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掌握文中运用的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三)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和能力。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地球赤道的南北两边,有几片终年湿润的土地,那里气候炎热潮湿,雨水充沛,是动植物生长的乐园。这些地区,茂密的森林终年常绿,宛如环绕地球的一条翡翠项链;上千种走兽飞禽自由地在花丛间穿梭、攀援、飞舞。这就是热带雨林。

  (解说:为了让学生对“雨林”有更直观清晰的感受,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或影像资料,并用较为精练生动的语言对图片进行简要的概括。)

  请同学们观赏一些雨林的图片,解说词如下:

  雨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从散布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纵横的高原峡谷,多样的地貌造就了形态万千的雨林景观。

  热带雨林是一种茂盛的森林类型。进入到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神话世界,静静的河水、奔腾的小溪、飞泻的瀑布到处可见;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交织成一座座绿色的迷宫。

  附生植物如藻类、苔藓、地衣以及兰科植物,附着在乔木、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树干和枝丫上,就像披上了厚厚的绿衣,有的还开着各种艳丽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叶片上,形成“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奇妙景色。

  毛色艳丽的鹦鹉、巨嘴鸟和天堂鸟把高大的树冠层装饰得像无价的珠宝,它们悦耳的叫声是雨林中最熟悉的乐章。

  雨林中到处可见黑猩猩、长臂猿、懒猴、狮子等珍奇动物,被枝叶厚厚覆盖的地面是它们生活的天堂,难怪有人把雨林称为“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地方”。

  其实,热带雨林不仅美丽神秘,最重要的是,它是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主要角色,它不仅养育着数量庞大的动植物种群,其本身在生长过程中还向大气源源不断地供给着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因此,热带雨林有了一个别称——“地球之肺”。在欣赏热带雨林的美丽景色时,同学们是否知道,由于诸多人为的原因,雨林的现状令人担忧?如果雨林一旦被毁,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的灾难》这篇说明文,看看这篇作品带给我们哪些的知识和思考。

  (二)初步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弄清文中生字和新词的音、形、义。

  (本文有一些专业词汇,学生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理解障碍,如“刀耕火种”、“疟疾”等,在学生质疑后,应作必要的讲解。)

  2.学生自读课文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①目前雨林的现状是怎样的?②雨林的消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害?

  3.学生自读完成之后,通过师生之间交流讨论,明确:

  ①目前,雨林正在遭受人类的滥砍滥伐,它已成为破坏最严重的生态区。文章第一段告诉我们:“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相当于40多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每年有一个纽约州大小的雨林永远消失。”

  ②雨林犹如一个巨大的多样性生物大家园。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远丧失一大批物种;意味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将遭受严重的破坏,它会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雨林的消失还将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六次大规模灭绝。

  (解说:雨林的毁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灾难,可以包含很多方面,因此,可以让学生放开来说,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因而在用树形图表示灾难时,大树的“枝叶”可根据需要增减)

  板书设计

  (三)自主阅读,具体品析

  1.研读文章2—5段,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①雨林的减少,会导致动物无法生存,文中举了一个什么例子?这种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叫什么?

  明确:文中第2段列举了大猩猩的例子,橙色皮毛的猩猩过去在亚洲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但由于其栖息地遭到极大破坏,这种在树上生活的惟一的一种大猩猩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②物种的丧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

  明确:有四分之一的药物源于热带雨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案》,来自网!

  林的动植物,至少有两千五百种潜在的新水果和蔬菜,生长在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中,人类的日用品及工业原料的珍贵资源也有很多是来源于热带雨林中丰富的植物,如果听任热带雨林消失,将意味着人类会失去很多东西。另外,雨林深处大量未被发现的信息和资源,也会随之而流失。

  ③人类为何要摧毁如此珍贵的资源呢?

  明确:文章第4段告诉我们:伐木公司砍伐大量树木,将硬木木材运往各国销售;土地扩张,在雨林区新建牧场的做法也很普遍。

  ④讨论:人类这种种不合理的做法后面隐藏着的深层原因。(解说:此题的设计是对课文的一种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出新的认识,对他们的见解,不奢望有“专家式”的分析,老师可参加讨论并予以适当引导、点拨。)

  明确:人类伐木销售、新建农牧场,是受金钱利益的驱动,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这跟人类长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念也有很大关系,改造自然并不意味着掠夺、捕杀动植物;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使人类的自然资源逐步达到极限,“僧多粥少”迫使人们加快对自然界的掠夺,甚至杀鸡取卵,涸泽而渔;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缺乏协调统一的行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研读文章的6—10段,讨论:“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之中,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要放开手让学生说,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分析的甜头。老师在引导时要牢牢抓住下面三个问题:①什么是光合作用?热带雨林对促进光合作用起什么作用?②过量的二氧化碳会给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③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怎样的双重后果?)

  明确:①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氧来源于光合作用,绝大多数生物(包括人类)都直接或间接依靠光合作用所提供的有机物质和能量而生存。热带雨林的树木生长很快,对促进光合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用较通俗的语言介绍或解说事物和事理的性质特点的方法,叫作诠释。

  ②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它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反射的热量,不让热量漏失,引起全球气温升高。过量的二氧化碳只能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

  ③砍伐林木就会减少雨林的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另外,放火毁林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这就是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的双重后果。

  ④补充资料:在最近一个世纪,全球温度上升了0.3~0.6℃。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20%都是由于森林破坏而产生的,其中大部分来自于燃烧的树丛。而在1987年仅砍伐亚马逊雨林一项行为就要对全球变暖负9%的责任。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我们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被严重摧毁前仅能应付气温1~2度的上升。我们需要减少50%~8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才能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保持在现有水平。

  3.浅析“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解说:探索事物因果链的事理说明文,主要方面详写,要写深写透;次要方面略写,可点到为止,本文正是遵循了这样的写作原则,因而对雨林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未作深入的剖析,老师可搜集一些资料作必要的补充。)

  明确:造成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放牧牛群而进行的森林砍伐。森林里,茂密的植被和地上的枯枝落叶吸收了降雨并防止了洪水。当林木被砍伐后,牲畜踩在土地上并将其压实,它们还吃掉树的籽苗并从大树上剥下树皮,这样土地失去了保护层而完全地暴露出来,土壤在太阳的炙烤下板结,在雨水的冲刷下流走。当异常气候导致暴雨来临时,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庄将是一种必然,它和水土流失一样,是大自然给人类的另一种警示,它同样是滥伐森林带来的恶果。

  (四)结束语

  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人们说:“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如今,地球已经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她在痛苦地呻吟,在无声地哭泣,同时也在对人类进行着无情的报复。如果人类还继续对雨林大肆摧残,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也许到本世纪中叶,地球真的会经历第六次大规模灭绝。同学们,你们愿意看到这样的恶果吗?我们每一个人是否应该实实在在地为地球母亲做些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

  1.探究性学习:查找资料,研究防止雨林进一步恶化的措施。

  2.抄写并解释词语:

  濒临 连锁反应 摄取休戚 相关 融解

语文教案 篇2

  “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没有激情,就失去了教学的原动力。

  这是位充满激情的`中年教师。看到她在课堂上投入的激情,想起了她调入我校前在我班试教,具体课文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是她在课堂即兴唱起国歌的情景还记忆犹新。我想这份激情对语文教师来说是很宝贵的。

  我想教师的这份激情来源于对生活的爱,对语文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生活永远充满激情,充满好奇,充满追求的人才能永葆这份激情。

  教师根据自己班学生情况在课堂上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先从文章篇章结构入手进行梳理,对课文整体结构有把握,然后在写山“野”那一部分通过引读等方式让学生去感受总分段落的特点。感觉这样的常规课还是很扎实,很实在的。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所表现的一种内在的优美。

  2、体会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理解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情节摇摆在本文中的具体体现。

  2、思考并领悟对处于困境中的人给予物质帮助之外,还应给予精神关怀这一道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于作者:

  海因里希·伯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生于科伦一雕刻匠家庭。1939年入科伦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同年应征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曾负过伤,当过俘虏,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1985年逝世。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被誉为是当代德国的歌德。他的著作有四十多种译本,在全世界拥有广大的读者。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鲜血、残骸、废墟……使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但也有人说伯尔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1947年伯尔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成为职业作家。这一时期伯尔参加了“以探讨一切当代问题为宗旨”的“四·七”社,并成为该组织的重要成员。他的创作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旨在探索战争给德国及其民族带来的种种灾难。作品基调灰暗、抑郁,主要人物形象大多是士兵。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火车正点》(1949)、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1951)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等。成名作《火车正点》已成为联邦德国“战后文学” (即“废墟文学”)的代表作。五六十年代,伯尔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广阔,技巧也日趋姻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一声没吭》(1953)、《无主之家》(1954)、《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小丑之见》(1963)等。这些作品主要写西德战后 “经济奇迹”中的小人物的种种遭遇,其中《小丑之见》被称为这一时期形成的“不顺从文学”的重要作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作品《在桥边》。

  (二)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并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我在桥边数人数,每次都故意把一个可爱的姑娘漏数掉。

  (三)重点研习:赏析细节

  (1)乱数

  思考:怎样乱数?为什么乱数?我想通过乱数表达什么?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当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表示我的慷慨。”

  “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就是“我”的工作,“我”早已等同于一架“计时的机器”了。 这个工作对我而言是枯燥、无聊、单调、空虚、灰暗的。

  我对这个工作不满意,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故意制造不准确:“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渴望意义的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 会表现出厌倦。厌倦是一种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态。我把厌倦看做无聊的一种形态,一种包含激情的无聊。(周国平)

  (2)不数:姑娘来的时候,和她同时过桥的人,我一个都没数。

  思考:为什么此时会不数?

  因为我心爱的姑娘此时过桥了,在单调、枯燥的工作中,姑娘的出现就像一泓清泉,冲淡“我”对毫无意义工作的不满,点亮了“我”原本灰暗的生活。这是主人公无聊生活中的唯一亮色了。

  思考:姑娘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样子的?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齐读这两段,感受我的心理。)

  小结:“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3)漏数:主任过来检查时,我把她一个人漏数了!

  思考:为什么这次我会数得如此认真?

  主任统计员的出现,这直接关系到我的生计问题。“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思考:为什么我数得如此认真,但还是把她给漏数了?

  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思考:姑娘是我的什么?

  毫无疑问,她是我追求的爱情,同时,她又不单单是爱情。那个“可爱的姑娘”代表“我”心中美好的事物,是我的精神寄托,并不代表我的现实追求,所以不具有特殊的固定性。换另一个可爱的人,甚至动物,“我”也会这么做。

  思考:漏数有意义吗?作者想通过的漏数表达什么?

  “漏数”并不能改变现实什么,但它表现着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着一种精神追求。对姑娘的爱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

  思考:漏数的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我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这结果虽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的主色调还是比较明快的。

  (四)重点研习:理解摇摆

  1、小说中,即使故事的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不愿意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的,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每一个地方都可能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越是曲折,越是跌宕,小说越是精彩,这就是小说情节摇摆所产生的魅力。这篇小说也是如此,情节在短短的篇幅中几经摇摆,“我”的内心情绪也随之起起落落。请同学们说说故事的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这是主人公第一次的情绪起伏。这也是情节的第一次摇摆。

  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却也并不能一帆风顺。于是,就有了情节的第二次摇摆。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第三次摇摆在高潮部分,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姑娘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情节运行到这里,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小结:倘若只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看,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很简单的,甚至不会引发多少的同情与思考。但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2、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1)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并请谈谈你的判断理由。

  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插入问:主人公是把这次爱情作为可以实现的现实追求来看待么?)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2)除此以外,作者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将眼光再次投向小说的结局,谈谈它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a)小说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么?为什么?

  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故事的发生部分,已作足了铺垫。

  b) 要来检查的和认为“我”是一个可靠的人的并给予我数马车这一美差的都是“他们”。那么“我”眼中的“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呢?

  他们看到数字时的“脸上放出光彩、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眼睛闪闪发亮、喜欢这个未来完成时……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更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官僚主义作风,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c) 作者通过这个结局反映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始至终都没有人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小结: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平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五)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语文教案 篇4

  全班同学齐呼口号:我阅读,我快乐,我成长。

  一、导课

  二、授新课

  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课件展示)

  1、集中注意力训练 小游戏:“大家来找茬”

  2、做眼保健操 (学生主持)强调:科学坐姿(头正、肩平、腰直、足安)

  第二板块:复习阅读技巧、方法

  1、速读三忌:忌指读、忌摆头、忌复视、要默读

  2、固定程序阅读的七步程序

  一题目、二作者、三出处、四基本内容、五重要事实、六写作特点与争议之处、七新思想与读后启示。(学生按行依次快速回答)

  3、写景抒情散文方法大盘点:

  (1)理清条理层次

  (2)赏析语言,词,句(修辞)

  (3)体会感情

  (4)积累素材

  第三板块:高效阅读训练

  阅读检测,解读文本。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同学们,继续保持科学坐姿,深呼吸两次。预备、开始!(计时)文章字数666字,计算阅读速度 字/分

  读后谈初读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出示检测题:1、2、3、4(课件展示)

  注:第4个问题先回忆“高效阅读中分析语言特色”的技巧。(学生回答)

  三、拓展延伸:

  仿写

  四、总结:

  春游芳草地,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夏赏荷花池。四时之景不同,而美亦无穷也。我们生活中也并不缺少美,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美,去大胆的.表现美,请以“美,就在我们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全班同学再次齐呼口号:我阅读,我快乐,我成长。下课。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树”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2、理解认识树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

  3、体会并感受作者内心对生命的感悟与倾诉

  二、教学重点

  “树”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1、树与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文中诗意的语言和感伤的情感基调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l三棵树在文章中究竟指哪三棵树?

  苦楝树苗、石榴树、枇杷树

  l作者是由什么引到这三棵树呢?

  一趟长途列车的终点站名

  (二)分析文章内容

  那么究竟这三棵树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在对待树的得失中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就请同学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来谈一下。

  1、三棵树的特点

  苦楝树——幼小无依

  枇杷树——含蓄深沉

  石榴树——热烈奔放

  (教师补充讲述“鸟儿、孩子”)

  (提示:作者驱赶鸟和孩子,果树迎接它们的到来,没有怨言、执着的付出,不会埋怨)

  那么两相对比的话,我们在果树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什么精神?

  (提示:对人平等无私奉献的精神)

  2、作者的情感脉络

  迫切希望得到——隐痛 缺憾

  欣喜 满足 ——迷惑 不舍

  (教师补充:在教材中划出这些地方,并着重处理词语“隐痛”和“弥补生命的裂痕”,谈谈你是如何看待的?)

  提示:隐痛——词义——作者没有真正的`拥有过(提示:隐痛和缺憾;隐痛很显然不是锥心的痛,也不是生生的痛,似乎只有在想起的时候才会有痛的感觉,原以为自己并没有因为树的离去而有太多的悲伤,但是只有在经历之后才发现苦楝树的离去是“痛”是缺憾,二期课改新教材高二语文课文《三棵树》教案(第二课时)教案。)

  弥补生命的裂痕——拥有了八年,城市建设失去,连续使用两个“埋葬”,表现作者对逝去的一种哀悼,可见他情感的悲伤与凄凉,那种得而复失的感觉不是简单的伤心两个字可以形容的

  人与树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3、重点语句

  l我生命中应该有三棵树的,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二期课改新教材高二语文课文《三棵树》教案(第二课时)教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提示:火车站——三棵树

  真正只拥有了两棵树

  希望生命完整

  l讲解三棵树和人的生命形态的关系

  苦楝树——幼小无依——幼年

  石榴树——热烈奔放(成年——壮年)

  枇杷树——含蓄深沉(成年——中老年)

  象征手法

  l我在这里,我在水里

  苦楝树的确是作者努力想要拥有的第一棵树(夭折)

  没有它感觉人生有了缺憾,因此作者还要不断的寻找下去

  有缺憾的人生是完整的人生,作者渴望完整,因此还要寻找

  (“完整”和“完美”)

  (三)结合导读总结课文

  1、作者与三棵树的关系(主要内容)

  2、人与树的依存关系

  3、对生命的思考

  (苦楝树是作者拥有的第一棵树,它的孤苦无依,它的不幸夭折,似乎和作者的童年有不尽相同的地方,童年的作者连拥有一棵树的愿望都显的那么奢侈,天井大小的地方只能望天,由此可见作者的童年生活不会比苦楝树好到哪里。

  就如我们的手指一样,尽管有的手指外观并不让你满意,但是只有五个手指全部拥有才是完整的,缺少任何一个都是残缺的,因此作者希望拥有的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作者通过对童年记忆中火车站名“三棵树”的思考延伸到自己生命中曾经拥有的三棵树,表现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与自然依存关系的眷恋。

  (四)拓展

  请对照苏童在本文中渗透的思想情感,结合你自己的经历谈谈你人生中目前为止最珍视的东西。

  (五)作业

  课前一分钟演讲:假如我是一棵……树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的优秀教案04-12

语文《掌声》教案11-20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猫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