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25 14:56:5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感悟助人为乐的道理;同时了解有关风的知识。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助人为乐的道理,培养做好事、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词语卡、朗读录音带、课件(或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娃娃吗?你们有什么样的娃娃?听说过风娃娃吗?(板书课题:风娃娃)

  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风娃娃,你看它长得什么样?风娃娃圆圆的胖乎乎的脸蛋多可爱呀!跟风娃娃打个招呼,想象一下风娃娃来时的声音——“呼呼呼”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自学交流。

  1.教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发朗读兴趣:

  “风娃娃长大了。它告别了风妈妈,呼呼呼地奔出了家门。”风娃娃去干什么呢?同学们快快来读课文吧。

  2.自己读课文,初步培养自学的好习惯。要求:(1)不认识的字要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注音;(2)不懂的词语和句子也要做上记号,查一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3)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3.读后交流:(1)说说课文写风娃娃做了些什么事情,或谈谈你读了课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教师将学生的发言分类记下,待细读课文时再来评价点拨。(2)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说说你已经和哪几个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还有哪几个生字宝宝你觉得陌生?

  三、随文识字,扫清障碍。

  1.认读生字,初步积累词语。

  (1)读了课文,我们知道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几件好事,风娃娃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群生字宝宝呢,风娃娃想看看大家是不是认识它们了。谁来带大家认认这些生字宝宝?

  出示注音的要求会认字卡片,指名读:奔旷跺埋怨悔股跃纤缓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注意指导:“奔”是前鼻音,“旷”是后鼻音,“跺”读第四声,“埋怨”读mányuàn(可以告诉学生“埋”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读mái),“纤”和“缓”注意声母不要读错。

  (2)让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找一找生字宝宝躲在哪个词、哪句话里,读读这个词、这句话。读读课后“我的词语库”。

  联系上下文说说“埋怨”“无影无踪”的意思。

  (3)去掉生字的拼音,互相考一考是否会读、会组词。

  2.交流:还有哪些词语不懂意思?一起帮忙解决。

  查资料或看课件认识“大风车”“帆船”“风力发电站”。

  了解:风是一种自然能源。很早以前,人类就学会制造风车,借风力吹动风车以带动机器,来抽水和加工粮食。现在人们还利用风车来发电,这样的发电站就是风力发电站。帆船的行驶也要靠风,风吹动船帆,推动船前进。

  四、指导写字,练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字,复习字音,练习组词:野筝断悔流慢吸始

  2.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①“吸、筝、流”三个形声字,从理解形旁的意思入手去记住它。

  ②“野、断、始、悔、慢”用熟字加部件、部件分析、笔画分析等方法认清字形。

  3.指导写字。

  “悔、流、慢”都是左窄右宽。“吸、始、野、断”左边稍窄一点儿,注意它们左边的最后一笔都是很讲礼貌的,要让一让右边啊!“筝”是上下结构,下部分的“争”不要拉得太长,不然会超出格子的。

  4.练习写字。

  要求写好后看看是否正确,哪个字写得最漂亮。教师进行巡视,随时纠错和表扬,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鼓励学生写好字。

  第二课时

  一、自由读文,理清条理。

  1.激发朗读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圆圆脸蛋胖乎乎的风娃娃。你想和风娃娃做朋友吗?想和风娃娃做朋友就要去认识它,了解它。风娃娃到底是个怎样的朋友呢?我们还是赶快读读课文吧,看看风娃娃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2.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风娃娃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3.交流:风娃娃做了些什么事情?

  课文从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写了风娃娃吹断了孩子们的风筝线,吹动大风车、船帆、风轮。(板书关键词语。)

  4.讨论:风娃娃做的这些事,哪些是好事,哪件事不应该做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刚才小朋友都说,风娃娃不该把孩子们的风筝线吹断。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投影第一幅插图)你看,这个小男孩站在草地上,手里捏着线轴,无可奈何地望着断了线的、越飘越远的风筝,嘴里一定在埋怨个不停呢!小朋友,你们都喜欢放风筝,要是你们的风筝被风吹断了线,你们会怎么埋怨?

  哟,你看(指图上的风娃娃),风娃娃听到你们的埋怨了。它也在说话呢。哪个小朋友最懂风娃娃的心思,来给风娃娃配音,把风娃娃的话说出来?

  3.真是一群懂事的风娃娃。风娃娃,我听出你心里很后悔了,那么,接下来,你会怎么做?(生:我要尽力为人们做好事。)

  三、学习三至五自然段。

  1.自由选择板块研读。

  (1)过渡:风娃娃明白了“我要为人们做好事,人们才会喜欢我”的道理。刚才大家都说风娃娃接着是做了三件好事。看来,风娃娃真是想到做到。那么,这三件事是怎么回事?你最喜欢风娃娃做的哪件好事?请你跟着风娃娃的脚步,到田野、河边或小山村去看看吧。然后,把你认为最值得做的、最让人们喜欢的那件事讲给大家听。

  (2)学生自由读三至五自然段,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不懂就问,或通过合作讨论与查阅工具书、资料等方式理解词句、解决问题。

  2.汇报交流,品读感悟。说说自己喜欢风娃娃做的哪件事,为什么认为风娃娃做得好。师适时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1)喜欢“吹动大风车”。

  师:风娃娃是怎么吹动大风车的?

  课件出示句子:风娃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使劲向风车吹去。

  师:谁来当风娃娃,先读这句话,再表演一下?注意看清楚风娃娃做了几个动作啊。(学生表演,体会“吸、鼓、吹”三个动作。)

  师:看,风车下的水流立刻变大了,奔跑着、跳跃着,向田里流去。农民伯伯乐得哈哈笑了。

  (2)喜欢“吹动船帆”。

  课件放映纤夫拉船镜头。

  师:你知道他们是谁?在干什么?看

  123下一页到纤夫拉船这么吃力,你会怎么想?这时,“呼——呼——”风娃娃来了:

  课件出示句子:

  ①风娃娃赶过去,对着船帆吹。

  ②风娃娃急忙赶过去,对着船帆用力吹。

  师:你认为哪句话写出了风娃娃当时的动作和心情?(读第二句,体会风娃娃及时帮助别人的一片热心。)

  师:船在水面跑起来了,纤夫们松了一口气,真得谢谢风娃娃呀!

  (3)喜欢“吹动风轮”。

  课件显示画面:风力发电站。帮助学生了解:风力发电站是利用风力资源,依靠风力吹动风轮,带动发电机发电。

  课件出示句子:伴随着发电机隆隆的响声,风娃娃唱起了欢乐的.歌……

  请一位同学读。

  师:他读得欢乐吗?是啊,我们仿佛听到了风娃娃“呼呼呼”的歌声,欢乐的歌声!我来采访一位风娃娃:请问,你为什么感到欢乐?

  (风娃娃觉得为人们发电是很快乐的事情。风娃娃做了这么多好事,人们都喜欢它,所以它很快乐……)

  3.启发教育:小朋友,你们什么时候也有过像风娃娃这样的快乐的心情?把你做的一件让你快乐的事情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先在小组里说,再自告奋勇站起来大声说,可以不用老师点名。说出自己做了好事的同学,大家给以掌声鼓励。

  四、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1.风娃娃做的这三件事都是对人们有利的好事。我们可真喜欢这个助人为乐的好朋友。来,让我们把课文再读一遍,向风娃娃学习。

  2.你还知道风有什么作用吗?想象一下,风娃娃还到了哪些地方,为人们做了什么好事?

  五、作业。

  查阅有关风的知识资料,了解风的好处和坏处。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认识,会写“抗、强、鬼、沟、军、奖、晃、腰、臭、狠”10个生字;辨析多音字“给”。

  2.默读课文,说说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经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学习他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并能复述课文。

  2.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查阅有关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课件(有关词语、自学要求、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布鲁塞尔的小英雄于连用他的勇敢机智和沉着冷静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老

  百姓的性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小英雄。在我们中国,也出现了许多像于连一样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你们都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呢?(指名说说)

  2.今天,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位叫强子的爱国少年,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带着鬼子捉迷藏》。(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仔细拼读生字,熟读生词。

  3.理解生词,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作记号。

  4.思考:

  (1)强子是怎样带者鬼子捉迷藏的?

  (2)强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检查自读情况,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说说:强子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印象?

  2.积累词语,学习生字。

  (1)课件演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读生字词。

  (2)指名读,集体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重点指导:“强、奖”“鬼、沟”两组生字可比较认读,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在读音上的异同;“晃”是三拼音节;“臭”字较难读准确,注意声母是翘舌音ch,韵母是ou;“狠”的韵母是前鼻音en,要读准确。

  多音字“给”在文中读jǐ,还有一个音读gěi,在辨别时可让学生组词扩句,加强理解。

  3.找难字,记字形。

  (1)小组讨论识记字形的方法,看谁的办法好。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积累识字方法。

  看字形,辨字义:狠—很

  换偏旁:沟—钩

  编儿歌:月—要—腰自—犬—臭

  (3)指名给生字口头组词,并用词语口头说话。

  4.指导书写。

  (1)生观察范字,发现书写规律及特点。

  如:“抗、强、沟、腰、狠”——左右结构,偏旁在左,应根据“左窄右宽”的特点来写。

  “奖、臭”——上下结构,书写时,下面部分的“撇、捺”要舒展开来。

  (2)全班书空“鬼”的笔画顺序。

  5.熟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小组内互相抽读生字,相互正音。

  2.把你认为难写、易错的字多写几个。

  3.把你读得好的地方读给同桌听。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发现问题,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证实假想的探索过程,同时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语言准确生动,内容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语言准确生动,同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身了解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采用质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树立同学探究意识,培养同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理念】

  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让同学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溢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天性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难点:

  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听说过恐龙这种动物,喜欢它们吗?课前你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1、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回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3、板书课题:

  飞向蓝天的恐龙

  4、读题、解题:

  是指恐龙中体轻的一支逐步有陆地生存转向空中,最终演化成鸟儿。

  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

  1、自读全文:

  指名逐段读,想:

  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局部内容感兴趣。

  2、查生字掌握情况:

  ⑴ 读词语竞赛,出示生字词屏:

  分小组读、男、女生读。

  ⑵ 猜词语竞赛,出示字屏:

  颜色多,绚烂多彩──五彩斑斓 在空中回旋地飞──飞翔

  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空中──凌空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局部──点睛之笔。

  ⑶ 根据动作选配词语:

  放映有关恐龙与鸟类动态画面,认识局部词语,如:

  (恐龙的)笨重、愚钝……;(鸟儿的)轻灵、敏捷、飞翔……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⑴ 先自身读。

  ⑵ 再讨论。

  ⑶ 汇报:

  ① 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③ 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

  ④ 它们学会了滑翔……飞向蓝天的鸟类。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

  ⑴ 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

  ⑵ 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3、用自身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身喜欢的段落。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领悟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人物的作用。

  3、积累名人名言,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4、用毛笔书写上下组合部分较多的字。

  5、阅读欣赏背诵古诗《客中作》。

  6、语文生活: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要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可以谢谢老师的外表,主要写比较特别的地方;写自己熟悉的事;用一两件事写出老师的特点。

  7、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善于动脑的意识,以及在选连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名诗名句的含义;理解古诗《客中作》

  教学难点:

  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

  教学时数: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词语超市,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词。

  2、学习“金钥匙”,领悟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人物的作用。

  3、理解“名诗名句”的含义,积累背诵。

  4、阅读欣赏背诵古诗《客中作》。能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中的`词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词语,齐读。理解词语意思。

  3、交流。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卜问:占卜伶俐:聪明,灵活闰月: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用在《我的老师》一课中写出了孩子的调皮、机灵。

  二、金钥匙

  1、学生自由读一读金钥匙的内容。

  2、指名读,齐读。(注意加点的字要重读,要读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感情)

  3、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4、小结: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任务的作用是很大的。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本组课文中其他地方的例子。

  5、小组合作,找寻类似的例子。

  6、集体反馈。

  三、名诗名句 1、自由读这四句“名诗名句”,看谁读的最流利。

  2、说说从这四句“名诗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背诵。

  4、交流自己积累的名诗名句,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继续搜集背诵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古诗欣赏

  1、激趣导入。书写离别之情,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名的古诗——客中作。板书,读题。

  2、初读感知。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互读,互相正音。齐读。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4、回归整体,总结全诗。李白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显然应为开元年间亦即入京前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5、布置作业将客中作改编成一个生动的古诗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

  一、导入本单元课文《我的老师》中,小学时候的蔡芸芝老师给作家魏巍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小学六年,你也遇到了许多老师,他们或慈爱,或严厉,或风趣,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各有特点,都可能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习作就是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

  二、习作要求 1

  、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2、可以写写老师的外貌,主要写比较特别的地方。

  3、用一两件典型事件写出老师的特点。最好是你熟悉的事。

  4、结构要合理巧妙。 文章写写什么后写什么,开头如何,结尾怎样,都要巧妙地布局,合理安排。行文中间主义过渡和照应。

  5、表达要清楚准确。特别是在叙述具体事例时,描写应该形象生动,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

  三、注意事项

  1、一定要选择印象最深的而老师来写。只有自己印象深刻,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否则就是轻描淡写,写出的文章不能打动人,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要注意写人的表现技巧。 写人物的外貌要神似,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通过形象的描写,给读者活生生的感觉。千人一面,是失败的写作。 人物的语言要个性化,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作风和个性。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对话要口语话,不要文绉绉的,显得不真实。 突出人物的事件要精挑细选,选取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最能突出文章主题的事例,同时还要注意详略,分清主干,不求全面,只写关键。

  四、学生自主习作。

  1、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巡视留意学生习作中写得比较好的典型。

  五、指导修改,誊写作文。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尽人意的地方。

  2、誊写在作文本上。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① 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② 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③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 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教学难点]

  想象力的开拓

  [教学设想]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教学方法]

  教师可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导入中或结束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多媒体出示“海市蜃楼”的.图片激趣: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也许会用“仙境”“幻景”来形容,虽然它们似虚无飘渺,但它们却真实地出现过存在过。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和海市蜃楼一样美的“山市”里去吧,也许你会感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山市

  学习目标:a.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b.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c.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文言文,“研讨与练习”所列字词:孤塔耸起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2.检查预习,大屏幕出示字词,学生朗读识记。

  3.自学课下注释。

  4.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须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骤。方法适当,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②读懂词句.侧重其义

  a.识记生字词 a.分析理解词语

  b.断清句节奏 b.省略补出翻译

  c.朗读按标点 c.精读分析理解

  d.难句找出来 d. 圈点勾画小结

  对以上方法加以解释指导,在诵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多诵读的道理。引导学生“初读通语句,再读知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受启迪”,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

  三.自主学习

  1.学生在自由诵读和教师的学法指导下,自由地进行初读、再读、三读后开展竞读比赛。每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朗读比赛,各组对每组参读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参与学习过程。

  2.学生参看注释讲内容,直译意译均可。各小组同学互相听译,理解句子的含义。

  3.学生讲述内容后,各组同学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并加以补充。

  四.探究想像

  1.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之间相互问答)

  ① 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口头复述,用关键词句描述画面)

  ② 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③ 欣赏感受了神奇的山市,山市究竟是什么现象呢?

  ④ 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学生构想山市图景)

  2.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归结让学生明确。

  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文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让学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会是一幅什么美景呢?鼓励绘画基础好的同学画出来,在班里展示欣赏。再次多媒体出示“郑州”海市蜃楼图片,学生想像与山市画面的异同,增强直观感受,然后总结补充:其实,美的东西也许留在想像中会更美,想有多美就有多美,正是:此时无画胜有画啊!

  五.拓展练习

  ① 请用自己的话向家长亲友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② 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及图片。

  ③ 课外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他的创作风格。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书信与人交流。

  2、懂得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多角度观察事物。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事情,记叙中能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学会用书信与人交流

  教学难点:

  拓展学生写作思路,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记叙事情,记叙中能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引入:你曾经收到别人给你的信吗?你高兴吗?请谈谈你收到后的感受。(老师做个有心人,提前给每一位学生写封信,不仅仅是为了这次习作,让学生感受写信这一交流工具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

  2、人类进行情感与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多样的。你能说一说吗?

  重点引导学生:

  交流的方式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写信呢?(让学生认识写信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

  2、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写信。揭示课题(写一封信)后出示本次习作的要求,明确习作任务。

  3、?你最想给谁写信?为什么?

  4、出示幻灯片:(比尔.盖茨香港总督澳门总督********校长)

  问:(1)想和他交流什么话题?你有什么想法?

  5、除此之外,哪个是你最想和他交流的?(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个别交流)(同伴学习策略。同伴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6、出示课前的.信:你对课前阅读的几封信有什么发现和收获?哪一封信最让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随机板书:格式准确用语得体情感真实)

  二、构思起草,完成习作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

  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景:想想你怎么写这封信?请把思路简单地记录下来。(目的是:指导学生理清学生的思路,写作要有一定的顺序。)

  2、学生独立构思,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全班交流。

  4、自由写文,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指导修改,完善习作(学生学会修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1、启发谈话: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

  2、出示星级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你认为可以达到几星级?为什么?

  三星级:

  (1)写信格式欠规范;

  (2)语句不大通顺,有错别字;

  (3)情感真实,用语欠得体;

  (4)基本把事情写清楚。

  四星级:

  (1)写信格式正确;

  (2)语句较通顺,不写错别字;

  (3)情感真实,用语较得体;

  (4)能按一定的顺序写。

  五星级:

  (1)写信格式正确;

  (2)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3)情感真实,用语得体;

  (4)按一定的是顺序写。

  3、鼓励修改:你认为经过努力,你会达到几星级?你准备从哪几方面修改?

  4、学生独立修改习作。

  5、课堂交流。指名交流时,学生按“原来是怎么写的?-刚才从哪几方面修改?-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相机简单复习书信的格式。

  二、师生、生生合作评改

  1、根据标准评改一个同学的习作,互评后交流评改意见。

  2、根据交流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启发自我评赏

  (1启发谈话:你的习作通过自己多次的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你将自己习作中成功之处,或写得最精彩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写得好的,就读全文。对评赏得好的同学,教师将授予“浪花奖”。

  (2评赏交流。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寄出去(相机指导信封格式的书写)。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板书设计:

  写一封信

  格式准确 分清对象 内容具体 情感真实 用语得体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准确读写课文8个生字和“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等六个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妈妈魂牵梦萦的句子。

  3、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学习体会关键词句,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对两个妈妈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文章,齐读课题——

  2、复习:

  ①首先来复习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看屏幕,一起读读: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

  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课文已有了初步了解,课文以怀念妈妈为题,写了哪两个妈妈?(板书:生身妈妈、祖国妈妈)

  他对这两个妈妈怀着怎样的感情?(板书: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3、引入:看来大家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非常扎实,这节课我们就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研读课文,并在研读过程中用心体会作者对两位妈妈的崇高敬意与真挚爱慕。

  二、整体读文,初步体会

  1、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课文

  2、你读第一自然段,老师来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按顺序往后读,大家边听边初步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

  三、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1、提出学习要求:

  一边读一边把文中描写对生身妈妈和祖国妈妈崇高的敬意与真挚的爱慕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反复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体会,体会深刻的在空白处简单做做批注,如果有问题在旁边做出标记。

  2、读完的同学快到小组里去,把你读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提出来和他们一起研究一下,把体会深刻的地方跟他们交流。

  四、集体汇报交流

  (一)、体味对生母的情感

  着重引导理解以下几个句子

  1、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①学生初读谈自己的理解,谈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②问题设计:妈妈去世,作者为什么会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再读读这一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联系上文:“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只活了四十多岁。”体会作者心中的伤心难过。

  感情朗读

  联系下文:“我真想随妈妈与地下……数十年如一日。”

  问题设计:你知道作者有什么愿望吗?

  补充资料:作者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迎养妈妈,以弥补长久离开妈妈的.遗憾,然而没等作者大学毕业,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作者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

  指导朗读:而今妈妈去世了,即使他大学毕业,即使他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吗?此时此刻,你觉得充溢在作者心中的还仅仅是难过、伤心吗?是什么?(遗憾、悔恨、自责)带着这样的体会,谁来给大家读读。

  2、下文中还有你关注的句子吗?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理解后感情朗读“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一、语调低沉;二、语速缓慢)

  感情朗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上还有比这更让人痛苦与遗憾的事吗?让我们一起带着对妈妈的爱慕,带着失去妈妈的痛苦,也带着永远无法实现愿望的遗憾再读读这部分。

  3、“看到她的神情,我想着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妈妈,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作者为什么真想哭?再快速浏览这则日记,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感情朗读:刚才我们体会到作者伤心妈妈去世了,而今他成了游子,对妈妈的思念更加真挚,更加深厚,所以他连用两个感叹号,来表达心中喷涌的情感。大家读时要注意语气的把握,指名读,齐读。

  4、在文中还有一句话也写出了作者对生身妈妈的这种深厚情感,知道是哪句吗?读给大家听一听。

  过渡:读到这,老师不由得想到了王维的两句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异国他乡,季老怀念的还仅仅是自己的生母吗?还有谁——(祖国妈妈)

  (二)、体味对祖国妈妈的情感

  1、请同学们看看你们画出的描写对祖国妈妈爱慕与敬意的词句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他对祖国妈妈的魂牵梦绕?指名读

  ①理解“我的祖国妈妈,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妈妈也频来入梦。”

  这句也出现了一个“频来入梦”你是怎么理解的?

  问题设计:祖国妈妈为什么也会一次又一次走进作者的梦中呢?让我们走进作者的日记。

  ②在日记里找到了哪些关键句,哪个小组接着来汇报。

  Ⅰ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浓浓地糊在心头。

  在这段的学习中,你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吗?

  预设:作者为什么而凄凉,为什么这凄凉又是甜蜜的,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吗?

  师小结指导朗读:作者运用凄凉与甜蜜这一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矛盾的词语巧妙的将自己远离家乡亲人的孤寂与想起亲人的甜蜜进行了对比,将自己对祖国妈妈的怀念表达的非常充分。因此读这句时要注意前半句“酸酸的、有点凄凉”与“甜蜜的、浓浓的”语气上的区分。指名读

  Ⅱ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不能忍耐。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思念)这种思念你能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你积累的诗句来形容吗?

  指导朗读:艾青曾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借用一下来表达我此时的感受:“为什么我的眼里满是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同学们,这种深沉、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怎样通过读传达出来呢?练习读一读

  指名读

  Ⅲ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

  ③通过刚才学习,联系上文和下文,你能回答为什么祖国妈妈也会频来入梦吗?

  2、引读

  师:旅居海外的日子,作者的心中不断涌现着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着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这份情感在作者的心头不仅挥之不去,反而因地域的距离而变得更加强烈了,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再深情地朗读他的日记,再一次走进老人浓浓的思念——生:11月16日日记

  师: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生:11月20日日记

  师: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轻轻地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生:11月28日日记

  (三)体会《寻梦》的情感

  过渡:为了更好的表达对两位妈妈的敬意与爱慕,作者除了引用日记外,还引用了他的散文《寻梦》的开篇、结尾,让我们来读读这两段文字,用心去体会、感悟。(分男女生读)

  ①这样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在你的想象中,妈妈的面影是怎样的?(结合搜集的资料谈)

  (四)学习最后一段

  过渡: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文章中找到许多许多,妈妈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内容,快速读读课文做后一段。

  说说从这一段中的哪个词、哪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感情朗读

  五、体会文章写法

  1、浏览课文开篇、结尾

  2、你发现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了吗?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文章是怎样首尾照应的。

  3、小结:像这样首尾照应就能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六、总结延伸

  这篇课文首尾照应使每一个读此文的人都能深切的意识到作者在欧洲的十一年是对妈妈思念异常强烈的十一年,生身妈妈与祖国妈妈化为一体,成为支撑他在国外漫长岁月中的巨大精神力量。

  课后请同学们把文中描写对祖国妈妈魂牵梦萦的句子摘抄下来,愿意进一步了解季羡林先生的同学,可以读读《季羡林画传》、《重返哥廷根》、《季羡林论人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写作教案03-11

语文猫教案03-20

语文的优秀教案04-12

语文写作教案11-03

语文活动教案01-22

语文母鸡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