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02 16:48:5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草原》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原》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草原》语文教案

《草原》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悟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体会“蒙汉情深”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1、2自然段。

  3.感悟草原的“景色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的思想感情。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地图,简介内蒙。师:这里是土壤肥沃,牧草茂盛,野花芳香,空气新鲜,湖泊晶莹的内蒙古大草原,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这风景如画的草原上。草原风景美,蒙族牧民更美……

  2.欣赏音画,走近草原。播放多媒体音画《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3.导入新课,齐读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跟随着我国现代作家老舍先生,走进内蒙古,走进——(生齐读)草原,作一次草原之旅。

  点评

  从“地图”到“音画”再到“课文”,逐步缩短“草原”和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并为整篇课文的阅读营造出“美”的氛围。《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中优美的草原风光画面,为后面学生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在脑海中想象草原美景提供了“相似经历”的支撑。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迂回、玻璃、襟飘带舞、彩虹、马蹄、羞涩

  2.自由交流预习中理解的新词。

  重点交流: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说说每段大意。

  读中正音,读后交流每节的大意,点出五幅画面:草原景色——远道欢迎——相见握手——盛情款待——斜阳话别。

  4.用最简练的语言说说课文的大意。

  我们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欢迎。

  板书:景、人。

  点评

  初读课文环节,首先重基础,一是,关注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读准字音,了解词义;二是,关注课文的朗读情况,做到书不读通,不开讲。其次重整体,一是,把每一个自然段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读懂大意,形成画面;二是,把全文看作一个更大的整体,将五幅画面叠加,读懂全文大意,最后浓缩为两个字——“景”、“人”,为接下来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留下伏笔。

  三、感悟“景色美”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想象草原的景色。

  师:谁愿意为我们做导游,带着我们走进草原,来欣赏草原的景色?

  2.自读自悟,圈点批注:草原的景色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里?

  3.师生互动对话。

  (1)天: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

  品味“那么……那么……”。

  (2)地:一碧千里,并不茫茫——平地绿,小丘绿,羊群白。

  品味“羊群——白色的大花”、“草原——无边的绿毯”、“小丘——中国画”、“翠色欲流——流入云际”。

  板书:景色美。

  4.自读自悟,圈点批注:用“——”画出此时作者的感受,并与自己的感受联系起来体会。

  5.师生互动对话。

  (1)为什么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满心的愉快?

  (2)从“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骏马、大牛在回味着什么?除了骏马、大牛在回味,还有谁在回味呢?(作者、读者,包括课堂中的你我他)

  板书:愉快惊叹。

  6.配乐朗读,闭目想象。

  师:让我们在优美的草原牧歌中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7.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背诵提示,点明写法:(天)空气——天空——(地)天底下——羊群——小丘——(感受)这种境界——在这境界里——。

  8.小结过渡:跟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们仿佛置身在美似画卷的草原之中,陶醉在天空的清鲜明朗、大地的一碧千里之中,怎能不愉快惊叹呢?接下来,还有更加迷人的画卷在等着我们欣赏呢。谁来往下读。

  9.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的前半部分,想象草原的景色。

  10.自读自悟,圈点批注:从这一部分中,你读出了草原的景色还有哪些特点?

  11.师生互动对话。

  (1)辽阔: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2)静寂: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师:草原的辽阔与静寂,愈显出草原景色的美不胜收。

  1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点评

  “景色美”这一部分内容的阅读,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上述教学设计,凸显阅读对话教学理念。首先,围绕文本解读核心,精心预设对话话题——“草原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这个话题解读的容量大,涵盖了课文第1、2自然段中的主要内容。话题解读的个性化,可以兼顾到不同学生的解读空间。其次,让学生充分经历阅读对话教学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潜心会文、自主对话,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圈点批注。第二层次是师生交流、互动对话,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品词析句。第三层次是熟读成诵、内化积淀,引导学生沉淀话题,积累语言。再次,在阅读对话教学过程中,时时关照学生自我的体验。引导学生把自己放到文本之中,反复地揣摩,仔细地推敲,认真地品味,不断地咀嚼,走进文本言语的深处,走进作者心灵的深处,去倾听文本的声音,去感受文本的色彩,去体验文本的意境,去触摸作者以及自己的情愫。

  四、作业

  1.听写生字词。

  2.摘抄第1、2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背诵课文的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感悟草原的“人情美”,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齐背第1自然段,“回味”草原的美丽景色。

  二、感悟“人情美”

  1.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草原的美景,这节课我们来感受草原的人情。

  自读自悟课文2~5自然段:用“~~”画出主人迎客、相见、款待、话别的有关语句,想一想蒙古族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在书上圈点批注)

  2.师生互动对话。

  先读自己所画的语句,再说自己读出的印象。

  (1)远道欢迎:男女老少、各色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飞过来、几十里外、欢呼着、飞驰着、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飞过小丘。(欢迎的人多,场面盛大,热情好客)

  (2)相见握手: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心情激动,场面热烈,热情好客)

  (3)盛情款待:奶茶奶豆腐羊肉,举杯敬酒唱歌,礼貌亲热微笑,干部老翁姑娘。(非常尊敬,气氛热烈,热情好客)

  (4)斜阳话别:饭后,套马、摔跤、舞蹈、骑马;夕阳西下,不忍分别。(气氛融洽,情意深厚,热情好客)

  3.师:蒙古族人民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深刻的印象,这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点是——“热情好客”!

  指名四人朗读2~5自然段,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的特点。

  4.面对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课文中没有直接写出来,但我们可以透过2~5自然段中的文字,感受到作者此时的心情?

  板书:人情美、兴奋动情。

  点评

  “人情美”这一部分内容的阅读,是本文教学的又一重点。上述教学设计,在阅读对话教学中,注重凸显两个方面的价值引领。

  一是,凸显核心话题的价值引领。在“人情美”这部分内容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紧紧扣住一个话题——“自读自悟课文2~5自然段:用‘~~’画出主人迎客、相见、款待、话别的有关语句,想一想蒙古族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是一个很好的核心话题,它使课文2~5自然段中纷繁芜杂的阅读对话点得以删繁就简,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自主交流的时空。在这个核心话题的价值引领下,阅读对话教学过程就会变得简约,但却又是内涵丰富的。

  二是,凸显文本核心的价值引领。在学生对2~5自然段中的“人”作了多元解读后,一方面需要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凸显文本核心的价值引领。教学中,要把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这一核心价值凸显出来,并通过朗读让“热情好客”在学生的脑海中定格。

  三、感悟“蒙汉情深”

  1.引读:同学们,草原上景色美,让作者愉快惊叹;草原上人更美,让作者兴奋动情。太阳已经偏西了,谁也不肯走。是呀!——(生齐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2.请联系全文理解这两句诗。

  3.师生互动对话。

  板书:蒙汉情深、依依惜别。

  (1)“蒙汉情深”是什么意思?“蒙汉情深”体现在哪里?

  (2)“天涯碧草”是什么意思?“天涯碧草”体现在哪里?

  (3)展开想象,说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4)从这两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蒙汉情深,民族团结)

  (5)课文以诗结尾,你觉得怎么样?(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4.指导诵读。

  点评

  抓住课文结尾这两句诗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特点,把“诗句”附着在“文本”中作感性解读。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让“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文本主题得以归结升华。最后,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形式上,来领悟作者以诗结尾的“妙笔”。)

  四、品味“文字美”

  1.选读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比喻句、拟人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写景、叙事、抒情;优美诗句……

  2.出示文中几处矛盾的语句,引导学生品味。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4)“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点评

  《草原》这篇课文语言简洁生动,情感真切自然,是一篇文美、景美、情美的典范作品。老舍先生不愧被誉为“语言大师”,文中比喻、拟人信手拈来,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色是老舍先生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在看似矛盾的语言背后,可以让读者读出丰富的内蕴。因此,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对这么多清新自然、贴切传神、内蕴丰富的语言文字,需要引导学生作“反刍”式的品味。在文本解读过程之中,注重文字品味,把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融合在一起。在文本解读结束之后,作“反刍”式的文字品味,丰富积淀学生的语感。

  五、 总结全文

  读着老舍先生的《草原》,我们仿佛也作了一次身临其境的草原之旅。草原的景色美,使人愉快惊叹;草原的人情美,使人兴奋动情;蒙汉情意深厚,使人依依惜别。

  六、作业

  1.背诵课文的第2自然段。

  2.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3.联系课文,搜集资料,了解内蒙古民族风情。

  板书设计:

  景色美(愉快惊叹)

  草原人情美(兴奋动情)

  蒙汉情深(依依惜别)

《草原》语文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读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并能用课文的语言向大家介绍。

  2、品读词句,体会比喻句的妙用。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有关草原的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到过草原吗?或是见过草原吗?它是什么样的?和我们书中写的一样吗?谁能把自己知道的告诉老师。(生谈自己的见闻)

  2、师简介草原及其民俗民情。

  二、学生自己读课文,进入学习

  1、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掌握情况:检查读音、字形、组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3)激趣:如果让你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那儿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行吗?

  三、再读课文,准备介绍材料。

  1、把自己想向别人的景物作上标记,要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在小组里介绍,然后选代表上台介绍(可让学生利用挂图)

  景物分为:自然风光

  民族风情

  要求:先说你想介绍什么?再作具体介绍,还可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介绍的情况,相机作板书:(板书附后)

  3、教师过渡总结:

  听了他的介绍,你认为草原的自然风光美吗?(很美)美在哪呢?我们来仔细体味一下老舍爷爷是怎么样描写的。(读第一自然段)在自己喜欢的句子旁作旁注,想想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着重体会作者的心情)

  (2)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象草原美景)

  (3)四面都是小丘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理解比喻句的妙处)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理解、品味句子意思)

  (5)在这种境界里无限的乐趣。(联系生活谈感受)

  在理解上面句子时,在让学生懂得句子的意思,懂得这样表达的好处,可以借助图片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仔细品味,进一步领略草原的美景。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并试着背诵这一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刚才我们听了小导游的介绍,知道了草原的自然风光,现在我们再美美的读读一读,享受一下这美丽的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我们知道了那里不但自然风光很美,而且民族风情也很有趣。谁来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生读2至5自然段,讨论交流后,请一个学生介绍民族风情,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相机板书。(板书附后)

  1、听了他的介绍,你觉得这里的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热情好客)从哪里体会到的?读一读有关句子,仔细体味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

  (1)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2)在汽车左右和前面引路。

  (3)许多人从几十里外来看望客人。

  (4)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端进来大盘手抓羊肉。

  (5)姑娘、小伙子为客人们表演。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

  2、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三、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有感情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比喻句的用法: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让学生谈谈它的好处。

  (2)指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气特点。(要求用欢快、喜悦、赞叹的语气来读)

  四、拓展训练

  1、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结合课文里的语言,介绍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2、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分角色表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

  附:板书设计

《草原》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关联词语造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给课文分段,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段落。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录像导入

  你到过草原吗?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草原吗?作家老舍先生用他亲身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草原地人民。下面请看录像。(单击题目后的录像)。

  二、检查习题

  1、请五名同学按顺序每人读一个自段。

  2、纠正字音,初步理解文中的新词。

  3、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勒”读le,不读lei,“迂”读yu,不要读成yu,“驰读chi,不要读成ci

  4、本文的作者是谁?写的是哪里的草原?(写的是内蒙古草原上的陈巴尔旗的牧业公社。旗相当于县。牧业公社就是现在的牧业乡。)

  三、初步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本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地点转换顺序)

  〈2〉按方向过程,课文可分几段,为什么?(有三种方法:分五段,三段或二段,我们按五段来分析课文。第一段讲初次见到草原的景色:第二段讲主人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第三段讲在蒙古包外迎客的情况;第四段讲进了蒙古包相互敬酒以及相互献歌的情形;第五段讲主客话别。)

  3、播放录音,透过语言文字展开

  想象,听完朗读后,(单击品句析段中第一段的录像)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有表达这样思想感情的句子吗?请找也出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单击第五自然段的品句)

  〈2〉学生各读这句话,进一步体会这句话表达的感情。

  4、指名朗读课文,要读出文中表达的感情。

  四、练习

  1、课后习题4,指导用关联词语造句。

  〈1〉“那么……那么……“是排比句式,表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2〉“既……又……”是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在这一句中,表示一个事物的四个方面。

  〈3〉“不管……总是……”是表示条件不同,结果相同的句式。

  2、查字典

  3、比字组词

  五、作业

  1、课后练习题2。

  2、用课后练习4的关联词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领会草原的景色秀丽,地域辽阔。

  2、理解课文第一段,朗读,背诵第一段。

  教学重点:

  体会第一段中动态,静态的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草原景色的静态,动态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本文共分几段,每段主要写什么?

  2、课文哪一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这一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指导学习第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第一段

  〈二〉播放录像,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单击第一自然段前的录像)

  〈三〉单击目录中的确良13课课题,出现草原画面,加深对草原风景的印象。

  〈四〉思考讨论

  1、从“这次,我到了草原”中,你能读出哪些意思?(点题,第一次初到草原。)

  2、课文是从哪俩个方面写草原的?(天空,天底下)。

  3、齐读描写天空的一句话

  讨论:(1)高歌一曲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想高歌一曲?(单击“高歌一曲”)

  (2)“我”为什么感到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3)课文中连用两个“那么”表示什么意思?强调了什么?(单击第一段品句一)。站在草原上,老舍先生放眼天底下,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站在草原上,老舍先生放眼天底下,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请同学读一读课文,讨论交流

  (1)解释“一碧千里,茫茫”的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说为什么辽阔无边的草原却没给人迷蒙,空荡的感觉呢?(单击“一碧千里”和品句二)。

  (2)作者在描写草原时,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小丘,平地,羊群,颜色有绿有白,形态有动有静)

  (3)作者把草原和羊群比作什么?又为什么说小丘像只用绿色漂染而不用墨成勾勒的中国画?(单击品句三和“渲染,中国画,翠色欲流”这三个词语。)

  (4)“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如何理解?(单击品句4)

  (5)小丘本身会流动吗?作者为什么要用“流”字呢?用这个“流”字给我们什么感觉呢?(单击“流”这个词语。)

  (6)这样的境界使“我”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我”为什么会“惊叹”感到舒服,愿意“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奇丽的小诗?

  (7)这样的境界为什么会使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课文中为什么用“好象“一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单击品句七和”回味“词语)。

  〈五〉小结

  老舍先生以满腔热情,以轻松愉快的心情,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草原的美丽。这种美丽体现在草原辽阔而不空荡,宁静而不死气沉沉、到处充满蓬勃的生机。我们可以通过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体会到草原动态美和静美。

  〈六〉、播放录音(单击这一自然段前面的录音)

  〈七〉指导朗读第一段,要求有感情地读,读出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三、达标练习

  这一段主要写了几层意思?学生在课本中用——标出,并画出静态和动态描写的句子。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根据分层,思考怎样背诵才又快又准?(单击第一段的析段)

  四、作业

  背诵第一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后四段内容,受到热爱祖国、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

  2、领会课文中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教学过程:

  一、背诵第一段。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一)指名读第二段。

  (二)指导给第二段分层和概括层意。(可以分作三层。第一层讲在去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的路上;第二层讲走了许久,看到了河、马群,听到了鞭响;第三层讲“我们”在距离目的地几十里以外受到热情的欢迎。)

  (三)思考、讨论

  1、解释“洒脱”的意思,为什么在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单击第二段品句一)

  2、“远远地望见了一条天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中的“河”为什么要加感叹号?(单击品句二)

  3、说说第一、二层所讲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4、齐读第三层,思考、讨论

  (1)联系上下文,说说“忽然”的意思。(情况变化很快,出乎意料,没有想到。)

  (2)说说“我们”快到公社时,草原上出现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象说明了什么?(学生找第三层的有关语句读一读)

  (3)“群马疾驰”和“襟飘带舞”写出了什么特点?(单击品句三)

  (4)作者把欢迎远客的男女老少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单击品句四)

  (5)作者是怎样写静态的草原热闹起来的场面的?学生读读有关句子,提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表达了草原人民的什么感情?(单击品句五)

  5、初到草原和快到公社时,景象有什么不同?课文描写的景象由静到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指导朗读第二段,从语气的变化上,要突出草原由静到动的变化。

  三、指导学习第三、四段

  (一)默读第三段。

  1、思考、讨论

  (1)这一段是讲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情?

  (2)蒙古包外,主客相见时,作者写了哪三多?说明了什么?(单击第三段品句一)

  (3)结合这一段内容,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这一句话。(单击品句二)

  2、指名朗读这一段

  (二)指名读第四段

  1、思考、讨论

  (1)这一段讲的是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情?

  (2)为什么说“也不知怎样的,就进了蒙古包”?

  (3)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说明了什么?(“盘腿坐下”给人到了家的感觉;干部、老翁敬酒说明对客人的尊重。)

  (4)“``````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会心”是什么意思,大家为什么露出会心的微笑?

  2、第三、四段共写了几个场面?每个场面是怎样的盛况?说明了什么?(单击第四段的析段)

  3、指导朗读第四段,要读出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读出主人的热情好客。

  四、总结

  老舍先生用他亲身的经历,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大草原,那里的天明朗清新,那里的地辽阔而不空荡,那里的人民更是热情好客,这真是草原的景美,人更美。同时,也说明了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单击第五段的析段。)

  五、课堂练习

  1、句义理解

  2、概括中心

  3、短文练习

  六、作业

  1、课后练习3、5

  2、预习《镜泊湖奇观》

  板书设计:

  景色→美丽→动情

  草原途中→盛况→又动情“我”

  |主人→热情→更动情|

  蒙→情深←汉

  (民族团结互助)

《草原》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在正确、流利、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草原的神奇而美丽,感受人民对土地的深切情感和在党的英明领导下,草原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沧桑巨变。

  教学重点:

  1、用充满赞美、富有深情的语言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感受到草原的美丽景象。并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中的修辞,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的对草原的深沉的、深厚的爱

  教学难点:

  1、体会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

  1、五张带有草原风光的图片并配上对草原赞美的语音。

  2、德德玛演唱的画面背景是草原风光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MTV。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MTV

  同学们:

  请看大屏幕老师播放的.是什么地方?

  你真聪明,回答的非常正确。我们这节就来学一篇描写草原的诗歌。谁想展示一下自己的书法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板书课题: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二、初步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请学生回忆一下,你刚才看、听到了什么?

  2、欣赏了这首歌后你想说点什么?

  3、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学习生字。

  三、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1、小组内朗读,交流朗读方法和感受。

  2、在班里举办朗读比赛然后交流感受。(每个小组选1名代表)

  3、配乐诗朗诵。由比赛获胜的同学参加

  教师要做相应的指导。

  4、学生自由练习仿读。

  四、完成书P51练习1.2题

  1、做1题时,老师播放课前准备的配音图片。

  2、做2题时尽可能的用学习有因的学生,这样会使这些学生也会有成就感。

  五、作业设计

  1、会写本课7个生字。注意“骏”的写法。

  2、会认4个生字。注意“似”“撒”是多单字。

  3、试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上节课学生掌握情况。

  1、听写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组词。

  2、检查学生对多字“似”“撒”的掌握情况。

  3、让学生试探性的背诵课文。

  二、再次探究课文,深入体会草原的美丽。

  1、找学生朗读课文。

  2、每段歌词都写了些什么?

  3、先在小组内探讨、交流你是从哪句话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全班交流。

  4、小组内探讨一下本课用了哪些修辞?

  这些修辞在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有什么好处?然后集中交流。

  三、说说咱家乡美比赛。

  把自己当做草原上的小朋友,向没有来过草原的客人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要求小组内合作完成,可以用你们在其它地方收集的资料,介绍自己的家乡,其他组的同学拌做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如果导游答不上就可以给该小组减10分。我们看哪个小组导游做的好。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整理,然后上讲台来展示。

  四、总结

  通过对这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什么?

  五、作业设计

  结合本课写一篇介绍草原的文章。

《草原》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结合歌词中出现的拟人、比喻等句子,体会草原的美,牧民的幸福生活。凸显本年级的教研主题——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实验研究,在教学中,让学生以《美丽的长春我的家》为题进行仿写的训练。

  德育目标: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感受草原人民对这片神奇的土地的深切地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感受牧民的`幸福生活,产生热爱草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读书、想象感悟、美读成诵。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草原的图文资料、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趣入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文,请同学们看老师来书写课题,1、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教师范读课文。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比老师读的好,有信心吗?

  二、品读歌词、欣赏草原

  1、自主读书: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歌词的内容,一边读一边动笔画出体现草原美的相关语句,也可以把你的感受写在书旁。

  2、小组讨论: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3、把自己读书的收获和全班同学共同分享。

  交流第一句:绿草看出草原上的草长得又绿又茂盛。

  遍地花想到草原上的花很多。

  是啊,在绿绿的草地上盛开着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花,是多么漂亮,你们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指读、评价读。

  看草原上的草和花图片说说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你看到的情形?

  带着你此刻的感受,把你体会到的美读出来。

  交流第二句:

  彩蝶纷飞百鸟唱想到在百花丛中,各色鲜艳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很多小鸟在歌唱,草原真美呀!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

  一湾碧水映晚霞展开想象。美美地读一读。

  交流第三句:

  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片,你能想到哪句歌词?齐读这句歌词,想说些什么?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美美地读一读。

  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遍地是花,彩蝶纷飞、百鸟歌唱、骏马成群、牛羊似珍珠、看到这样的情景,让我们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赞叹:

  这么美的景色,你们想把它记在心里吗?引导学生背心、背诵,交流背诵的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第一小节歌词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小节歌词。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草原的美?

  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比喻句

  找出这样的句子,引出毡包就像白莲花。了解毡包。看图片,再读句子。

  如此美丽的景色,你想用什么词来概括呢?

  草原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看草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图片。齐读后两句。

  想一想,牧羊姑娘唱的是什么?

  三、欣赏草原,自由表达

  老师把这首歌曲也带来了,现在让我们聆听这优美的旋律,欣赏大草原的无限风光。想说些什么?

  四、读写结合、创编歌词

  草原儿女爱自己的家,我们也爱自己的家,看看哪位小诗人能把我们的家乡描绘的最美,最让人留恋。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广阔的大草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你们愿意把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延续吗?进入作业超市。

《草原》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培养学生美的情感。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中含意,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谈一谈如何记住本课生字。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解答。

  二、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小组讨论。

  2、小结板书:

  草原美景

  欢迎远客

  亲切相见

  热情款待

  联欢话别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结合下列词句,体会自然之美:

  ⑴ 那里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⑵ 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⑶ 羊群……大白花。

  ⑷ 那些小丘……轻轻流入云际。

  2、找出比喻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四、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课文的写作线索并且板书。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哪几句写了草原的'宽阔。

  2、找比喻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三、课文是怎样写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人情美)

  1、学生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

  2、生回答师板书:

  汽车前面引路

  欢迎远客

  许多人来看客人

  握住手

  亲切相见

  奶茶、酒

  奶豆腐、肉

  热情款待

  唱歌

  联欢话别 跳舞

  四、体会句子的含义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活斜阳。”

  1、讨论。

  2、学生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五、学生分角色表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的场面

  六、作业

  抄写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草 原

  草原美景

  汽车前面引路

  欢迎远客

  许多人来看客人

  汽车前面引路

  欢迎远客

  许多人来看客人

  握住手

  亲切相见

  奶茶、酒

  奶豆腐、肉

  热情款待

  唱歌

  联欢话别 跳舞

《草原》语文教案7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春天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目的】

  1、能正确、流利读课文。

  2、学会写生字:民、无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小朋友,前几天,我们跟着春姑娘游览了美丽的太湖,欣赏了梅花山盛开的梅花,今天我们要去一个新的地方,请你仔细地看看那里有些什么呀?(多媒体画面)

  2、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说说)

  3、那你知道这是哪里呀?(学生答,教师板书:草原yuán)

  4、读准“草原”这个词。(提醒学生yuán是整体认读音节)

  5、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去看看草原的早晨(板书完整:5、草原的早晨)

  6、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你打开课本,读读田字格里和田字格上边的字,要读准音,看清形,然后在课文里找找带有生字的词读读,看谁读得准,记得快。

  ⑴ 学生听清要求后练读。

  ⑵ 检查:(及时纠正错音)

  字:yuá ndǎ xīn  wú mù mín chù dòng

  原  打  新 无  牧 民  处  动

  pā biān lí nínɡ jìnɡ pū kuà jùn

  啪  鞭 黎 宁  静 铺 跨  骏

  词:cǎo yuán  dǎ pò  xín lǜ  nínɡ jìnɡ   wú biān  mù mín  yuǎn chù  piāndòng

  草原   打破   新绿   宁静    无边   牧民   远处    飘动

  pā pā  biān shēng  lí míng  nínɡ jìnɡ  pū mǎn  kuà shang  jùn mǎ

  啪啪    鞭声    黎明   宁静    铺满    跨上    骏马

  2、现在请你把这些词放到课文里去读,读通句子。

  ⑴ 学生自己练习几遍。

  ⑵ 检查长句子是否会读,及时纠正。(逐句出示)

  出示:

  ① “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

  ② 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

  ③ 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

  3、请你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看看有几段,给它编上号码。

  ⑴ 学生练习读课文。

  ⑵ 检查:

  ① 课文有几段?

  ② 逐渐指读课文,长句子再加以指导。

  ③ 范读全文。

  ④ 齐读全文。

  4、读了课文,你现在知道了些什么呢?(草原美、很热闹)

  三、指导写字  无 民

  1、想想汉字的书写规律该怎么写“无”呢?书空。

  2、看看笔顺图,谁来告诉我“民”字怎么写。

  3、把这两个字在书上描红,看清每个字的结构以及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

  4、范写,说说结构摆布。

  5、学生把这两个字描、仿、临各一个,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 目的】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2、学会写两个字:牧、打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过程】一、复习

  开火车读字、词:

  1、出示字:

  原 打 新 无 牧 民 处 动

  啪 鞭 黎 宁 静 铺 跨 骏

  2、出示词:

  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 远处 飘动

  啪啪 鞭声 黎明 宁静 铺满 跨上 骏马

  过渡:小朋友把生字词读的真好,这一课我们要来细细地读懂课文,欣赏草原美景。先请小朋友看看黎明前的草原是怎样的?

  二、细读课文第一节

  1、看图:(画面:黎明前的草原)

  ⑴ 你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天上的星星,看到草原很大,看到了……)

  ⑵ 你感觉黎明前的草原怎样呢?(很静)

  ⑶ 听,这是什么声音?(鞭声,马嘶声……)

  ⑷ 师述:响亮的鞭子声把本来宁静的草原打破了。出示句子:“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学生自己练读,再指读)

  过渡:鞭声打破草原的宁静,草原醒来了,想仔细地看看草原吗?(想)

  2、看图:(画面:突出铺满新绿的草原画面)

  ⑴ 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嫩绿的)

  ⑵ 草多不多呀?(多,到处都是)

  ⑶ 师述:草原上的草嫩绿嫩绿的,而且到处都是,所以书上说是怎样的草原醒来了?(铺满新绿)

  ⑷ 出示:“铺满新绿”谁来读好这个词呢?(指读、齐读)

  ⑸ 出示句子: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谁来读好这句话呢?)

  3、把书打开,看书把第一段连起来读。(齐读、指读)

  过渡: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让我们走进大草原去看看那些可爱的羊儿好吗?

  板书:羊儿

  三、细读第二节

  1、看图学习第一句。(画面:羊儿涌向草原的景象)

  ⑴ 羊儿是怎么出来的?(有的羊儿跑出来,有的.羊儿跳出来,有的挤来挤去,有的……。)

  ⑵ 羊儿多不多呀?(真多)板书:多

  ⑶ 出示句子:一只只羊儿涌出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

  ① 这个句子里哪个词写出很多很多羊挤着跑出来?(学生找“涌出”点出来)

  ② 谁来读读这个词,让大家感到羊真多。(指读)还有别的词吗?(点出“一只只”)

  ③ 师述:一只只羊儿睡了一夜又要去吃鲜嫩的草了,心里特别高兴,所以他们是怎么走出来的?(点出“蹦跳着”这个词)

  ④ 谁来读这个词,让大家感觉到羊太高兴了。(指读)

  ⑤ 谁来读好这一句话呢?先请你自己练一练,等一会读给大家听。(自己练读、指读、齐读)

  2、看图学习第二句。(画面:牧民们跨上马背追赶羊群的画面)

  ⑴ 牧民们是怎么做的?(学生答:牧民们跨上马背,去追赶那些羊群)

  ⑵ 牧民们上马的动作熟练吗?(熟练)上马走的快吗?(快)

  ⑶ 请你读读第二节找找哪一句是写牧民们的句子?(学生找句子)

  ⑷ 出示句子:牧民们跨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

  ⑸ 谁来读读,让大家一听就明白牧民们动作熟练。(指读)

  ⑹ 请你们看着书把第二段连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练读、指读、齐读)

  过渡:近看草原真是热闹啊!现在让我们再来远看草原,看看又是怎样的呢?

  四、细读第三节

  1、看图:(画面:草原的远景图)

  ⑴ 你们看看远处有什么呀?(羊儿)

  ⑵ 师指图述:你们看这儿一群、那儿一群、这边还有一群、那边又是一群,真是一群群。你们看,那些羊儿像什么呀?(羊儿像白云)

  2、听,传来了什么声音?(放歌曲,学生回答:是牧民们唱歌的声音)

  板书:牧民

  3、听着牧羊人的歌声你觉得他们心情怎样?(高兴)为什么?(羊儿多、羊儿美……生活幸福)板书:乐

  4、谁来读第三段,让大家欣赏草原的美景,分享牧民的喜悦。(指读)

  五、齐读全文

  学习了课文现在你觉得草原的早晨怎么样?板书:美

  六、赏读

  1、小朋友学得真认真,现在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读一读,让大家欣赏欣赏。读得好的有奖励。

  2、你们读得真好,请你们把你最喜欢的段回去读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七、写字

  牧 打

  1、出示“牧”:请小朋友看左边是哪个字变化来的?认识牛字旁。

  2、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呢?(左边是个牛字旁,右边是个反文)

  3、出示“打”:你怎么记住它呢?(左边是个提手旁,右边是一横下面加个竖钩)

  4、看看笔顺图,书空“牧”、“打”两个字。

  5、把书上的这两个字描红,看清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占的位置。

  6、范写,讲讲结构,占位。

  7、学生把这两个字描、仿、临各一个,教师巡视。

  第三课时

  【 目的】

  1、能有感情背诵课文。

  2、学会写四个字:原 新 处 动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过程】

  一、复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二、指导背诵

  1、媒体演示,理清线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时间线索:鞭声响起→草原醒来→羊儿出圈→群羊如云

  空间线索:醒来的草原→近处的草原→远处的草原

  2、看图背诵。(画面:先是静态的草原,再是听到鞭声,再是羊儿出圈,最后是远处的羊群)

  ⑴ 看看图,看看所给的词背背。

  ⑵ 看看图背背(给图配解说词,即课文内容)

  ⑶ 想想背背课文。

《草原》语文教案8

  【教材简解】

  本课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本文意在培养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文章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生动,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情感熏陶的好课例。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学习注重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情景中体悟,在体悟中学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努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多媒体效果,拉进学生与“草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

  【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将安排“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初学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指导书写”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准备安排“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品读课文,想象感悟”“学习生字,拓展延伸”三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再现草原早晨的情景,并领悟文本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课开始,我用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导入课文,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孩子们自然流露出陶醉的眼神,内心充满了对这个美丽地方的向往。如何让孩子们在感受课文描写中从“入情”到“动情”呢?我以多媒体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为依托,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来品读课文,体会感悟,强化语感,淡化分析。我采用点名诵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形式,让孩子们尽情地诵读,抒发他们内心的真切感受。最后,用用部件法、熟字记忆法、学生自己说说怎样记住自形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字形,指导学生书写,建立一个和谐的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一、引入课文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大草原?

  生:在电视上。

  生:在电脑上。

  师:课文就给我们描写了草原早晨的美景。

  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像。

  师: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大草原,去看看那儿美丽的景色。请欣赏!小朋友们可要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呀!(播放草原视频文件)

  【简评】

  草原对于苏中地区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要让学生感悟到草原之美,并进一步把感受到的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谈谈有没有在哪里看到过草原,比如电视上啊什么的,有个初步的概念,再范读课文,让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无拘无束地想像草原景象,接着让学生欣赏一段优美的草原风光片。老师的朗读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像空间,片视频给学生展示了真正的草原风光,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帮助学生构建起草原的概念。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语言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的语言正确而富有个性,他们好象融入了美丽的大草原中,加上老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使发言者深受鼓舞,也激起了其他学生的竞争热情,课堂气氛达到了和谐与高潮。他们自然读得很高兴,也很快能将课文内容理解并加以运用.

  二、揣摩语言

  出示:“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

  自由读一读。

  听!草原上传来了“啪啪”的声音!谁来读一读(放录音)啪!啪!

  师: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叫醒了熟睡的草原,在草原上传得很远很远,该怎样读呢?(指生读)

  师:老师感觉鞭声还不够响亮、有力,黎明前的草原也不够宁静,谁再来读读?(指生读)

  师:读得好,老师终于听到响亮的鞭声,感受到草原黎明前的宁静,我们就这样来读读,好吗?(学生齐读)

  【简评】一开始的两声响亮的“啪!啪!”鞭声,学生怎么也掌握不好,为了让学生读好,我让他们模仿牧羊人甩鞭,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切身体会,得出结论。不必受教师范读的束缚,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自主读书入情入境,“我会读”、“我能读”、“能读好”这种信念树立起来了,文中的人文内涵感悟到了,自己的感受也读出来了。把观察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加强了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师:这铺满新绿的草原,你们见过吗?(出示超链接:草原新绿图片)

  师:请看,这草儿刚冒出新芽!绿中还带着些黄,很有生机的!

  师:“铺”,你们见过妈妈“铺”过什么?

  工人“铺”过什么?

  生回答。

  师:东西铺开都特别——(平)瞧,这铺满一地新绿色小草的草原多美!谁能把这份美读出来!指名读“铺满新绿的草原”

  (点击动作按钮,回到第一段文字)

  师读第二句,问:小朋友们,你觉得这里哪个词你最感兴趣?

  点击出示红字“醒来”

  师:“醒来”本来的意思是什么?

  生:“醒来”本来的意思是指我们睡觉醒来了。

  师:草原醒来时什么样子呢?请小朋友们看画面(课件播放夜里宁静的草原,随着黎明的临近,随着牧民鞭声的响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牧民的说话声。

  生:我看到了许多牧民跨上骏马。

  生:我听到了“啪!啪!”的鞭声。

  生:我听到了羊儿在“咩咩”地叫着。

  师:当黎明到来的时候,草原上出现了一片喧闹的景象,所以说草原醒来了。

  谁能将这一段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

  学生评价。

  再读。

  评价后再读。

  【简评】这一教学片段从”醒来”一词入手。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指出: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一切生活都是运动着的。教者从教材中提炼出醒来这个动词,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反映草原以静到动的变化,展现草原醒来后的喧闹情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表达,避免了枯燥抽象的讲解。引导学生畅谈看到的、听到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学知识,进一步揭示了醒来的内涵,加深了对醒来一词的理解,更让学生觉得贴近可感,收到因方借巧,即势会奇的效果,悟解得更加深切了。

  教学中既鼓励了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把理解词语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结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正像《语言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言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教学片段从“醒来”一词入手,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反映草原从静到动的变化,展现草原“醒来”后的喧闹景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畅谈看到的'、听到的,这样做,进一步揭示“醒来”的内涵,加深了对“醒来”一词的理解,学生的观察、想像能力也随之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

  在备课时,我就在想:这样一篇离孩子的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怎么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怎样让他们能够乐于学习,乐于融入文本所描绘的情景呢?

  在教这课时,我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方面,从看图入手,先引导学生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画面内容,然后再指导朗读。通过熟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草原是陌生的,我就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图片来展现大草原的美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给学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图景,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弥补了因地域差异、经验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学生想象的缺憾。再让学生在老师的配乐朗读中无拘无束地想象草原景象,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通过倾听老师的诵读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产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经验之上的独特感受。课中又通过一些图片让学生理解“铺满新绿”、“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等词句。

  于是,带着这样的课件走进课堂,孩子们通过欣赏草原风光、倾听草原歌曲再借助文本进行阅读,他们和书本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在真实的情感体验和互动交流中他们也放飞了自己的心灵,跟着牧羊人人一起高歌一曲,在唯美的课文描述中感受到了大草原的无限美景和牧民们惬意欢快的生活,从而对大草原充满了期盼之情。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可以说,我在备课时的担忧成了杞人忧天,这样一篇课文的学习,反倒引起了孩子们对草原的无限向往之情,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草原》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利用交互式白板的直观演示功能。在理解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时,借助交互式白板的直观演示功能,展现锡林郭勒大草原野草、湖水、野花图片便于学生直观观察,再利用即时书写功能,帮助学生在白板对文章词句进行批画。

  2、利用交互式白板的拖拽功能,将绿草图向左、向右、向下、向上拖拽,看到草原的绿草一直铺向远方,感受到草原的广阔美丽。

  3、利用视频连接功能帮助学生体验为什么说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在自学讨论完:“为什么说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后,利用链接视频功能请学生观看视频《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观看后说出从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教学中从静到动的变化制造了课堂学习的高潮。此环节设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利用交互式白板与ppt的链接功能,提高了白板使用的效率。在教学草原景物野花一环节时,使用与ppt链接功能,把ppt中自动播放野花图片的效果演示出来吸引了全体学生的眼球,学习效果很理想,提高了白板的应用效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再现词语:

  师:上节课我们初学了第9课《锡林郭勒大草原》,学习了生字词语,初读了课文。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要考考你们。

  出示词语、句子:

  ⑴词语开火车:一组同学读,其它同学认真听他们火车开得是否顺利。

  广阔嵌着覆盖散发矫健雄鹰安闲

  嚼着牧民散落偶尔挥舞鞭子映出

  小马驹撒欢儿铃铛花蒙古包捉迷藏

  ⑵读句子

  1.草原上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

  2.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3.各种各样的野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2、3两句中有一个多音字:散(sǎn)落、散(sàn)发)

  4.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

  [利用交互式白板拉幕形式在短时间内复习词语、句子,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分析:此环节帮助学生复习第一课时学习过的词句知识,回顾文章整体内容。并利用拉幕形式,巧妙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2、师:那你们还记得课文是怎样描写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吗?

  好,快快打开语文书找到课文快速浏览一下找出概括草原特点的句子。

  板书:广阔美丽欢腾

  3、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大草原是广阔美丽的,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它是个欢腾的世界?

  板书:(1、2) (3、4)

  二、新授: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现在我们先轻声自由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看看这部分描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让你从中感受到了草原的广阔美丽?

  板书:野草湖水野花

  师:你能分别找出描写野草、湖水、野花的句子吗?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你们找的的一样吗?对不对?

  ①一个同学读出找到的句子,师问:你们找的也是这句话吗?

  ②我们找的句子描写的是哪种景物的?

  (1)青草

  ①师:让我们走进大草原,分别看看这些景物,感受一下大草原的广阔美丽。

  师:你看到了草原的什么景物?用一个词来形容。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生谈:满眼绿色

  师:哦,现在我们满眼看到的都是绿绿的青草,再往左边看看,往右边看看,看看近处,再看看远处,你看到的都是(绿草).谈谈你现在的感受

  生谈: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软绵绵的、绿油油的、大草原真广阔呀!

  师:把你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完,师把“铺”在白板上用红笔画上括号)

  师:“铺”是什么意思?平常往地上铺什么?大草原就像铺上了什么?都铺向哪了?

  哎呀,软绵绵、绿油油的青草就像给大草原铺上了一块大大的绿色地毯,一直铺向了(山岭上、平原上、深谷里)整个草原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此时边说边点击出示句子:山岭上、平原上、深谷里,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利用交互式白板的拖拽功能,将绿草图向左、向右、向下、向上拖拽,看到草原的绿草一直铺向远方,感受到草原的广阔美丽。

  分析:帮助学生对“铺”这个字的理解。体会到软绵绵、绿油油的青草就像给大草原铺上了一块大大的绿色地毯,一直铺向了(山岭上、平原上、深谷里)整个草原覆满了青青的野草。]

  ②师:草原上有那么多绿草,那么草原最深的地方的野草有多高呢?

  ③师:无论是山岭上、深谷里,还是平原上,到处都覆盖着青青的野草。绿得广阔!绿得美丽!指导朗读:请你自己读读这话,读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带给我们广阔美丽的感觉吧!同桌再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2)湖水

  ①还从哪儿描写草原的广阔美丽?读一读书中的句子。

  再出示对比句:草滩上嵌着湖水。

  师:这样写行不行?为什么?

  ②师:“嵌着”是什么意思?

  师:课文中“嵌着”指什么?

  出示图片:这是一洼什么?)这又是什么?这有多少湖水

  ③师:这一洼洼清亮的湖水让你想到了什么?

  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什么样呀?

  这神奇的湖水让同学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你们想想还能映出什么呢?

  ④师:我们再读读这一洼洼清亮的湖水,看谁读的美。

  (3)野花:

  ①师:野草和湖水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广阔美丽。课文又是怎样来具体描写野花的`?指名读一读书中句子。

  出示图片:师指图说:这就是文中说的三种花。

  指着第一幅山丹丹花图问:这是什么花?这是什么样的山丹丹花?

  指着第二幅牵牛花图问:这是什么样的什么花?

  指着第三幅铃铛花图问:这又是什么花?

  ②师:只有这三种花吗?(不是,各种各样)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在白板上把“各种各样”这个词用红笔画上括号

  ③师: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还有很多我们叫不出名字的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学生欣赏欣赏白板课件中野花组图

  [利用交互式白板拉幕形式在短时间内复习词语、句子,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师:欣赏完了,快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④师:在青翠的草地上,点缀着婀娜多姿的野花,它们为草原增添了缤纷的色彩,美吗?那我们就美美地读读吧!

  (4)师:作者用他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一碧千里的野草,然后描写了清亮的湖水,最后写了各种各样的野花,这一自然段是从这三个方面写出了草原的广阔和美丽。

  ⑤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让我们用心来感受这里的广阔而美丽。愿意背诵的同学试着把他背下来。

  (二)草原是欢腾的世界

  (1)认识过渡段

  a师:谁再用一句话概括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特点?

  点击出示句子:(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b请同学们看课文,这句话是文中的哪个自然段,齐读

  c师:这句话前半句总结了上文,后半句又把我们引到了下文,很自然的把上下文连起来了。你们猜猜下面该写什么了?

  (2)师:为什么说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呢?我们一起来自学第四自然段。先看看自学提示,先自己默读一遍。再跟你的同桌说说我们要干什么?

  出自学提示:

  (3)默读完学生讨论

  (4)汇报交流:

  师:这么欢腾的场面你们想看看吗?

  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看完指名说一说

  (5)指导朗读:师:草原上这些充满生机的人和动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人、动物,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也构成了一幅大草原欢腾的画面,令人陶醉。谁能用欢快地声音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品味。

  (三)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看一下这课的作业:

  出示作业1、从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下来。

  2、选做:自己或者和小伙伴合作画一幅草原美景图。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同学们让我们把大草原那美丽、欢腾的场面永远记在心中吧!大声地朗读一遍课文。

  2、(点击白板视频连接播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利用交互式白板的视频连接功能帮助学生最后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分析:在本课最后,利用链接视频功能请学生观看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在画面中、在歌声中结束本课学习,使学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同领略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独特的自然风光,感受到了那里的民族风情。今天这次愉快的草原之旅就要结束了,在歌声中让我们共同祝愿广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草原》语文教案10

  一、教材简析

  《草原的早晨》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草原在黎明的鞭声中醒来。第二自然段写牧民们赶着羊群奔向草原。第三自然段写牧羊人在远处放羊的情景。

  二、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读写“原”,认识部首“偏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三、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们的勤劳。

  四、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渗透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成功地创设了情境,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实现语文素养、音乐素养、审美情趣等多种能力的整合。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五、设计思路

  由于教学的对象是儿童,人小情多。在这节课中,我紧扣一个“情”字开展教学:

  1.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时——入情

  开课时,孩子们伴随着草原上优美的歌声观看录像,让学生对草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顺势导入课题。揭示课题后,我又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无拘无束地想象草原景象。这两次感知虚实结合,层次分明,帮助学生自己用心参与,逐步构建起草原的概念,自然进入学习情境。

  2.在朗读感悟课文的描写中——动情

  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三处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首先,教学第一自然段中时我借助草原上热闹景象的课件演示,把观察、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加强了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帮学生理解

  “草原醒来了”的含义。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先看录像,再读句子,最后联想自己下课时的'情景,化抽象为形象,这样将学生的体验与文本联系起来,很容易就引起了共鸣。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水到渠成,学生自然就能把羊儿的多、羊儿的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自然段通过欣赏动画,学生再一次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和牧羊人的快乐。通过读书、想象、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音乐情境中,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了词语,丰富了情感,拓宽了词汇。

  3.在感情朗读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了,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进行抒情。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尽情地诵读,抒发他们内心的真切感受。这节课,师生的情感随课文的情感起伏而推进、延续,使课堂变成了草原,孩子们成了羊儿、马儿……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这些天,我们随着春姑娘走过了小池塘,翻过了梅花山,领略了小池塘的美丽,梅花山的热闹。今天春姑娘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听,那儿的歌声已经响起来了!(出示图片,放歌曲)

  2.师:这是什么地方?(板书:草原)学习“原”。你到过草原吗?看课件“草原风光”,你想说些什么?

  3.师:草原是美丽的,那草原的早晨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草原的早晨。(板书:草原的早晨)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视听觉的效果,进一步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进入美丽草原的情景之中,便于学生在自身体验中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看看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样子。

  2.说说草原的早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草原的早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拉近学生与草原之间的距离,为下文打下一定的情感基础,便于学生很好的进入课文营造的情景。】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过渡:读了课文,你知道草原的早晨是怎么来到的吗?

  1.学习第一段。

  ①指名读。看图,闭上眼睛,小朋友想想:四周都是黑乎乎的,这时远处的天边泛起了一点点白,天慢慢亮起来了,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似乎连风儿都躲了起来。小朋友,你觉得此时此刻的草原气氛怎样?(安静、宁静)

  指导读词“黎明的宁静”

  ②黎明的草原一片宁静,是什么把草原从睡梦中叫醒的?你听过鞭子的声音吗?谁来学一学?(读词“啪!啪!”)

  是谁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就抽出了鞭声?(牧民)牧民们是多么勤劳啊!

  谁愿意当一回勤劳的牧民,甩起鞭子将草原唤醒?(指名读)

  草原还没彻底醒来,现在我们都来当勤劳的牧民,把草原叫醒。

  ③(出示图片)看,这就是铺满新绿的草原,小朋友你看了感觉如何?(像一块巨大的绿绒地毯。)指导读词“铺满新绿”

  ④铺满新绿的草原被牧羊人勤劳的鞭声叫醒,草原醒来了,草原上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呢?

  ⑤指名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教学时,我利用闭眼想象、图文对照等形式,使学生充分理解“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醒来了”等重点词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黎明草原静态的美。】

  2.学习第二段。

  ①随着牧民鞭声的响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草原上的羊儿多不多?自读课文,找一找: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羊儿的多?(一只只、涌出、羊群)出示图片体会词语,感情朗读。

  ②如果你是草原上的羊儿,被关了一夜,清晨,看到通向无边草原的圈门开了,你会怎么做?来到广阔的草原上以后呢?你想干什么?指导读词“涌出”“蹦跳”

  ③羊儿们此是多么高兴、欢乐?谁愿意读好这句话?

  ④看到自己的羊群奔向了远方,牧民们可着急了,于是他们——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出示图片)想学学牧羊人的样子吗?边做动作边读。

  ⑤草原的早晨充满这欢乐,我们一起来读读?(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小朋友没有见过成群的羊儿奔腾在草原上的欢快场面,没有体验过牧羊人跨上骏马驰骋草原的潇洒心情,这是教学的难点。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演一演羊儿,体验一下羊儿的心情,再结合图片的赏析,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主动的去说去体验,学生学得开心。】

  3.学习第三段。

  ①羊儿奔向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追赶着羊群渐渐远去了,远处的草原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图,说说为什么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③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牧羊人的歌声)听,牧羊人的歌声都传到了我们的耳朵里!(听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④这么美,这么响亮的歌声被风儿吹着,传到很远的地方去,在草原的上空来回飘荡,连天上的白云都能听得到。书上用了一个词,叫什么?(回荡)

  ⑤草原的早晨真美,谁愿意在牧羊人悠扬的歌声中读读这一段,读出你的感受。

  4.配乐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优美的歌声,美丽的画面总能打动一切,对于我们小朋友也不例外。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关木村的歌曲,意在使学生的身心完全沉浸在美丽草原我的家的情景中,用优美的旋律来渲染气氛,打动孩子们的心灵。

  七、实践活动

  今天我们欣赏了草原的美丽风光,你想说点什么?课外同学们可以读读老舍先生写的《草原》以及有关写春天的文章。

  板书设计:

  草原的早晨

  羊儿

  欢

  牧民

  乐

《草原》语文教案11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句。

  2、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她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必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间,我们欣赏了优美的旋律,观看了草原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谈)草原的确是一个辽阔无比、景色迷人、令人向往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观赏草原美丽的景色。(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播放课件)

  如果把这5个自然段分成两大部分,你会怎样分?(分成写景和叙事两部分)

  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概括你读了这篇课文的整体感受,你会用哪一个字?(美)围绕着“美”,写了草原的景美和草原的人美。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接下来,请你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朗读,边读边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学生品读课文后小组交流)

  四、精读课文,欣赏佳句

  1、

  刚才交流的是景美的同学请举手,看来美好的事物人人喜欢。老师也喜欢第一自然段。(课件播放第一自然段)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仔细找一找这一自然段一共描写了几种景物?你最喜欢哪种景物?为什么?(学生默读课文)

  2、集体交流,指导有感情朗读

  (1)草原的天(播放课件)

  为什么喜欢草原的.天?他和别的地方的天什么不同?怎样读出它的特别之处?(抽生读,学生评价)

  作者想高歌一曲表示满心的愉快,你想怎样表示你满心的愉快?(学生交流)

  (2)小丘和小丘上的羊群(播放课件)

  交流为什么喜欢这部分?引导学生说出把羊群比做了白色的大花,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比做了绿毯。(抽生读,学生评价)

  (3)草原上的骏马和大牛(播放课件)

  交流为什么喜欢这部分?引导学生说出通过“回味”这个词可以看出把骏马和大牛当作人来写,更突出草原的美丽景色。(抽生读,学生评价)

  (4)让学生跟随画面复述第一自然段

  (5)作者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赞美草原,老师这也有一首赞美草原的诗,播放课件——《永远的草原》

  3、草原上的人热情好客,你是通过那些句子体会的?(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播放课件)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2)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3)是什么让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板书民族团结)

  (4)联系文章内容,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多,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吗?(学生交流)

  五、作业

  1、设计广告语。假如你是个导游,请设计出介绍内蒙古草原情况的广告语。

  2、我们的家乡山美水美人也美,仿照课文做一个写景叙事的小练笔。

  六、板书设计

  草原

  造就

  景美民族团结人美

  创造

《草原》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的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感受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的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教学方式

  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电脑课件板书:

  野草

  广阔美丽:

  湖水

  野花

  16

  欢腾的世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及设计意图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一)一、二自然段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齐读课题。下面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到大草原去欣赏那独特的风光。

  自由读课文: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问:草原广阔美丽和是个欢腾的世界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介绍的?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你从哪里感受到是广阔美丽的?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然后出声读一读。

  读课题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草原是广阔、美丽、欢腾的世界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2、同桌互读。找到感受最深的语句。

  从整体角度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

  渗透段落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及设计意图

  (二)学习3、4自然段

  2、指名汇报:

  3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是广阔美丽的?4.指导背诵:多美的草原啊!那一碧千里的美景,那清澈透亮的`湖水,那星星点点的野花。你们想不想把这样美的景色记在心里,自己试着背诵第二自然段,愿意背哪句就背哪句。

  过渡: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1.问:.是什么使得这片草原变成了欢腾的世界?2.

  出示填空练习:草原上有()、()、()、()、()和()。

  3.为什么有了他们就把草原变成了欢腾的世界?提出自学要求

  (1)分组讨论;(2)每组同学找到一种或两种动物或人物,通过有语气的朗读感受到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3)同学认真听,并给予评价。(4)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4.悠扬的乐曲回荡在草原上空,咱们看看这首歌完整吗?(出示歌词)下面请同学们联系上文把这首歌续写完整。

  美丽的草原宽广无边,热闹的草原充满生机,让我们一起来歌唱草原,一起欣赏草原那迷人的美景,跟着歌曲来唱一唱你们续写的歌词。

  学生汇报自学结果:1、读句子谈体会:第一句:通过看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草原广阔。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站起来,体会草有多高。第三句:看图:想象一下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第四、五句:师读第四句,生读第五句。

  学生自由诵读1、2自然段,亲身感悟草原的广阔美丽

  指名回答。

  小组学习讨论朗读用不同的形式汇报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生续写歌词

  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学生跟着唱。

  电脑演示辽阔的草原的图片

  湖水图片

  野花图片

  联系生活实际

  整体感知独立思考

  渗透给段分层

  亲身感悟草原的广阔美丽

  填空

  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中形成互动,促进对文章的理解。

  集体续编歌词

  播放录象

《草原》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3、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

  教学用具: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初步感知课文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6课——《锡林郭勒大草原》

  2、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读课文的时候,你想怎样读?

  3、(感受大、广阔),齐读课题

  引:哪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第二自然段)

  二、阅读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先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那儿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的,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读书,理解,讨论,回答)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从这儿能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无边无际,而且都是绿色,很美。)

  除了广阔,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丽)[板书]

  读出你的感受来。

  (2)(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这里的草很多,到处都是;也很高,能把我们没过,还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说明草很茂密。这里的景色很美。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

  如果这样写,还有这种感受吗?(品词品句)

  草原上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的草深极了。

  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比较,感受,重点理解到处都是,很广阔,有趣。)

  自己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

  再读读这两句,读出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来。(有感情的朗读)

  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宝镜一样。在草滩之中,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一洼洼说明湖水很多,清亮说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真美!)

  水面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想想还映出了什么?

  (展开想象: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绿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我们再读读这一洼洼清亮的湖水。

  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宝镜一样的湖水,还有什么呀?

  (4)(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有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不光有绿色,还有其它花的颜色点缀着,还散发着清香,这里的景色真美。)

  野花为草原增添了缤纷的色彩,有()有(),还有(),散发着阵阵清香。

  2、教师配乐范读。请同学一边看画面,一边听,感受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1)、请学生放声自由读

  2)、指名读,感受广阔美丽

  3)、小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现了(),最后是()。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我们知道草原不仅是广阔美丽的,而且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2、轻声读读第4自然段,想想是因为有什么,才使锡林郭勒大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

  (1)说(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2)训练语言(因为矫健的雄鹰……所以……)

  (3)小组同学连起来说说。

  (4)听录音:小牧民多么快乐,所以神气的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他在歌唱什么?

  四、想象、创新

  今天,我们来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看到了大草原广阔美丽的景色,又感受到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你最想做些什么?(画画,唱歌,写诗)

  我们一起创作一首歌草原新歌。

  学了课文,你最想歌唱草原的什么?

  (联系课文内容,表达自我感受)

  请小组的同学一起合作完成自己的创作。

  展示创作并评价(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五、课后作业

  锡林郭勒大草原现在是什么样的呢?还这么美丽吗?请同学们课下做一次小小的调查或访问,写一篇调查报告。

《草原》语文教案14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二、学习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三、课前准备

  1、草原风光图。

  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

  1、出示课题:

  草原

  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

  ⑴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⑵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

  ⑶草原是充满生机的……

  五、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

  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

  ⑴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⑵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六、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

  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草原》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2、歌曲《天堂》,描写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想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难点: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出示目标

  1、板书课题,生齐读

  2、出示教学目标

  识记本课生字新词,当堂默写

  熟读课文,读通、读准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生齐读目标

  二、初读课题,扫除生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师:目标明确了,我们先来赛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洪亮,不丢字,不加字,听的.同学认真听,有错字及时举手纠错。

  1、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易错字。

  (板书:“墨、勒、腐、蹈、既、舒”。)

  2、齐读易错字巩固

  三、学习“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师:接下来,我们赛读生字,比比谁最先把会认字读准,记牢。

  生自己读

  同桌读(给同桌读一下,让同桌检查一下你是否真会了)

  指名读

  四、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

  师:“会认字”读得这么准确,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看准课文读得流利。

  自由读,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指名读,师生共同补充介绍草原风光,使学生对草原有初步印象。

  五、学习“会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

  师:课文同学们读得很流利了,那接下来进行最后一场比赛,比谁的“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己看生字,重点看你不会的,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三分钟后开始听写。

  生自己看

  师听写(两名同学到黑板上书写)

  小老师改,师指导书写,

  同桌对照答案对改,补错。

  六、读文初悟(第五次先学后教)

  师:会读书的孩子每次读书都有自己的收获,请你再把课文快速读一遍,看有什么收获?

  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试用简短的话语概括课文内容,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生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指名反馈,师生共同评议。

  七、当堂训练

  1、抄写词语2遍,同桌试着互相听写。

  2、读文,做简单批注,交流初读感受。 

【《草原》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草原教案02-13

《草原》语文教案03-16

语文教案:草原02-15

语文课文《草原》教案02-27

《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03-15

语文课文《草原》教案11篇02-27

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02-19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教案01-03

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