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22 12:30:4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长城》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城》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城》语文教案

《长城》语文教案1

  一、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点:

  我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三、学习难点:

  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四、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1.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作者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看?

  3.在作者的眼中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4.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5.文中运用了什么问句形式和修辞手法?

  (三)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1.速读,了解课文,圈点疑难。(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2.细读,疏通文意,小组内讨论交流。(读通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3.研读,深入分析,总体把握(分析理解课文)分析解决问题。

  4.创读,独特感悟,情感升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个人朗读:挑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一句话,为什么喜欢?

  2.根据课文中的插图说一段话

  3.组之间赛读:声音、动作、表情、各组学生的注意力。

  4.比赛背课文

  (五)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那些人间奇迹?(布达拉宫、故宫、苏州园林、兵马俑)

  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点明中心主旨)

  (六)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完成快乐导航剩余部分,组长批改,及时矫正。

《长城》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生活经验,感悟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引发兴趣。

  1、课前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对长城有了哪些了解?谁能简要的说说?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并不 是描写长城的雄伟壮丽,而且有关长城砖的一件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认真读书,提醒注意读准生字:羡慕、允许、妄自菲薄等。

  2、说说看,读完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三、阅读,理解线索。

  1、默读课文,看看长城砖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填空:

  开始,长城砖觉得(),因而( );后来(),长城砖感到( ),这些引起了它的( )。

  2、练习朗读 第一自然段中描写长城砖中描写长城砖自卑的`句子。

  3、是什么促使长城砖由自卑变得自信了呢?

  四、表演,体会情感。

  1、各自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读读课文,再在小组里表演。

  2、教师指导:要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必须注意不同人物的神态、语气。同时运用人物的 语气表现人物的话语。

  大教授的“激动”;宇航员的“神采飞扬”;金发女郎的“崇拜”;小男孩的兴奋。

  学生练习,表演。

  指数名学生表演。

  2、再读课文,读出长城砖的价值。

  (展览受到的待遇,参观人数之多)

  四、想象情景,领悟内涵。

  1、同学们,如果你是长城砖,就是那块原先自惭形形秽的砖,听到了赞美,你想对谁说此刻心声呢?对自己?对游客?同伴。

  2、指名读最后一段。

  说说你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自尊、自信、自强的理解。

  五、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自信、自尊、自强的格言警句,与同学交流。

  2、你自己有不够自信的地方吗?身边有不够自信的人吗?请试着劝他。

《长城》语文教案3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讲授法、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材录音带、幻灯片、挂图。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课文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四、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是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板书设计:

  2长城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长城》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长城的历史,明确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正确理解作者对长城价值的评价和独到的见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长城价值的评价和独到的见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阅读古诗《长城》

  汪遵(唐)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这是一首写长城的诗,对于长城,历来赞美较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作者又对长城有什么样看法呢?

  二、作者介绍

  葛剑雄,1945年生,浙江湖州人,历史地理学家。他以灵活的笔法把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在《世界上不止有中文》一文中,他把清代英国使节所带来的英文版文书客观翻译后的内容与当时清朝臣工们翻译给皇帝看的内容放在一起,使得清末统治者们自欺欺人的做法显露无遗。

  三、关于长城

  我国古代伟大工程之一,始建于战国时期。当时的齐、楚、燕、赵、魏、秦和中山等国都筑有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原来秦、燕、赵北面的城墙连接起来,并增筑新的城墙,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万里长城。秦以后,又经许多朝代的重修或增筑,现在的长城是明代在旧有的基础上修筑的。西起甘肃嘉峪关,中经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东到河北山海关,长约6300公里。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我们也常用长城来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们祖国的钢铁长城。

  四、朗读课文

  1.教师读课文,学生查找生字词。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

  断垣残壁、未谙事宜、众志成城、风雨沧桑、强词夺理、畸形繁荣、流风余韵、自圆其说、不言而喻、一厢情愿、长驱直入

  3.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五、整体感知

  1.作者对有关长城的哪些看法提出了质疑,甚至是批判?

  明确:

  ① 作者从尊重史实的角度出发,指出一些传说及赞叹的不合理性;

  ② 作者否定了长城价值要依据美国宇航员在太空能见到的唯一建筑是长城的观点;

  ③ 作者更否定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修长城就是爱国的`说法。

  2.哪一点是全文的中心?

  明确:作者更否定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修长城就是爱国的说法。

  六、研讨课文

  1.文章开篇说:“不知道长城的中国人大概绝少,但真正知道长城的中国人我敢断定也不多。”作者是怎样证实这一论断的?

  明确:用了两个自然段先提出人们对长城的普遍了解,再从史实的角度一一加以否定。

  2.作者指出人们的错误看法有何用意?

  明确:为了自然地引出后文对用长城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观点的否定及提出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看法。

  3.很多人以美国宇航员“长城是在月球上能看到的唯一建筑物”的话为荣,可作者却认为那只是一种偶然,为什么?

  明确:在作者心目中,长城就是长城,它的价值应该由我们自己来确立。

  4.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作者对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为什么?

  明确:因为作者认为长城从来就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5.作者从哪些角度阐述了长城历史上在民族团结中所起的作用?

  明确:

  第8段,长城历来就是中原农耕民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手段。

  第9段,长城限制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固定了农牧业的界线。

  第10段,作者认为康熙的统治思想才是英明的,也如孟子所说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的根本,在于修德安民。

  6.具体地说,作者肯定了长城的哪些方面,否定的长城的哪些方面?

  明确:

  否定方面:

  防御的军事手段,限制民族间交流,固定农牧业界线。

  肯定方面:

  修德安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提出了怎样的呼吁?

  明确:在特定历史阶段看待长城的意义,它所象征的“保卫中原,防御外族人侵”的意识不可再保持下去。

  8.你怎样看待作者对长城的看法?

  参考:

  赞同,作者能由此想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问题实在难得,他为我们思考长城的价值开辟了一条新路。

  不欣赏,作者的思考过于冷静,以长城作为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契机未尝不是件好事。

  七、作业

  1.自主查找关于长城的古诗词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长城的价值

  葛剑雄

  否定——肯定

  防御手段——修德安民

  限制民族间的交流——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定农牧业的界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长城》语文教案5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找学生介绍长城的知识。

  2、找学生说说对对联的了解。

  3、教师补充介绍有关长城和对联的知识;简介作者罗哲文。二、出示目标: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体会上下联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赞美长城的。

  三、完成目标

  1、师范读对联。

  2、生自读,师领读。

  3、生再读,指生读。

  4、自由背诵(5分钟)。

  5、出示填空,指名填一填。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

  跨峻岭,穿荒原,横翰海,横瀚海,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峰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太空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四、课文分析

  《长城赞》

  (1)这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是对联中的珍品。

  (2)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接着指出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将帅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

  (3)下联从空间入笔,描绘长城的雄姿: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如玉带,似明珠,最后指出长城在世界在人类历的丰碑式的地位。

  (4)全联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意义深远;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

  5、朗诵课文。

  五、小结

对联常识

  六、作业

背诵课文

《长城》语文教案6

  教学目的要求:

  1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难点}

  教具准备:

  鹏博士软件、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想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

  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出示鹏博士软件的图片]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

  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板书:略]

  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3]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

  3 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

  4 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

  课后小记:

  板书设计: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了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长城的?

  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万里长城像( ),在崇山峻岭之间( ),她高大( ),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 )。长城是由( )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 )和( )。

  2、给生字注音组词

  3、抄写课后生词

  4、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背诵课文的第一、而自然段

  三、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

  

  l

《长城》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9个生字,认读8个字,能够读写7个新词。

  2能说说自己看到的长城的样子。

  3朗读课文。

  4知道八达岭长城很雄伟,产生喜爱、赞美长城的思想感情。

  过程方法: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3个生字。

  2能说说自己看到的长城的样子。

  3朗读课文。知道八达岭长城很雄伟。

  过程方法:培养朗读、写字的正确姿势。

  情感态度:产生喜爱、赞美长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知道八达岭长城很雄伟。

  教学难点:

  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我们的家乡有一个伟大的建筑,举世闻名。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慕田峪长城)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长城的样子。

  让我们再来看看八达岭长城。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读准音

  2.课件:生字词

  3读,标自然段

  三、八达岭长城什么样?划一划,并同桌交流

  四、汇报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多种形式读感悟长城的雄伟。

  五、生字。

  其、并、巨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2.同学交流。

  3.指名说并扩词

  四、指导写字。

  1.其字中间是两横。

  2.巨字的笔顺。

  3.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

  4.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6个生字。

  2朗读课文。知道八达岭长城很雄伟。

  过程方法:培养朗读、写字的`正确姿势。

  情感态度:产生喜爱、赞美长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二、有感情的朗读。

  指导学生读出激动、惊喜的语气。

  三、学习生字。

  岭、雄、伟、所、阶、排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2.同学交流。

  3.指名说。

  四、指导写字。

  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在田格中的位置。

  写字。把字写匀称,写端正。

《长城》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读8个字,理解有关词语。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岭、道、巨、其”4个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去过八达岭长城?能说说它什么样吗?

  指名说(能说出一两句话就可以,指导把句子说完整。)

  2、让我们一起亲眼来看一看吧!(放八达岭长城录像片断约一分钟)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游八达岭长城》(板书:游八达岭长城)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注意词连读。

  2、指名读(4人,每人一个自然段),纠正字音和停顿。

  指导读好长句:

  妈妈带我去游览八达岭长城。

  长城是古人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

  3、读给同桌听,互相纠正。

  4、指名读(1人)。

  三、学习字词,书写生字。

  1、学习词语(课件出示):

  八达岭其中很宽知道巨龙游览雄伟并排台阶敌人起伏弯曲伸向远方

  长城真雄伟!高高的城墙建在山上,起伏弯曲,伸向远方。

  (1)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有不懂的词语吗?

  (3)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雄伟:(通过读句子理解)课文指长城高大,有气势。

  起伏弯曲:(通过看图片和打手势理解)长城随着山势的高低有起有落蜿蜒伸向远方。

  2、学习生字(课件显示熟字隐去,留下生字)

  达岭曲向其很知道巨

  (1)看笔顺跟随表,自己试记字形,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2)考查学生的`记忆方法。(进行方法归累:“达”、“道”、“岭”、“很”、“知”利用熟字帮助记忆比较简便;“其”、“曲”、“巨”、“向”用数笔画帮助记忆比较简便)

  (3)组词、读生字卡后面的词。

  (4)指导书写:岭、道、巨、其。

  岭:山字旁较小,位置较高,和“令”的上半部分对其。

  道:“首”的笔顺和占格。

  巨:四横距离相等;下面一横稍长。

  其:里面两横;两竖不一般高,右竖稍高。

  (5)学生先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得不好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抄写书上第三题词语。

《长城》语文教案9

  长城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结合图画和课文内容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喻句描写的形象和联想句、总结句的作用。

  智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借助声像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创新能力。重视观察和思维及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有感情朗读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听没听说过一句俗语,“不到什么非好汉”,谁来说说,什么是哪个地方。

  生:长城。

  师:对,是长城!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长城,去领略长城的.风采!

  板书:长城

  二、介绍长城

  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视频以及课件中的视频介绍让学生了解长城。

  教师总结: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互助读文,然后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

  3、小组汇报生字新词,教师归纳并板书。

  板书:崇山峻岭拍摄嘉峪关扶智慧气魄

  4、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教师教学生字

《长城》语文教案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2、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引出主要内容的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指名读,生评议

  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

  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课后摘记:

  本文形式优美,韵律和谐,语言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全诗有长句,有短句,构成参差错落、舒缓有致的声调,读来抑扬顿挫,铿镪有力。还有重叠、复沓的手法,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使诗歌富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和强烈的艺术美感。具体描写长城、运河景色时,运用优美的语言,凝练形象等进行了刻画,将一副栩栩如生的长城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长城是美的,美在雄伟壮观;运河也是美的,美在清秀柔和。两幅奇异的景象,真令人赏心悦目。

  教学中,让学生披情入文,大胆想象,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达到情感共鸣,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长城》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智慧、巍峨、丰碑”等词语。

  2、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3、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感情,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长城悠久的历史和所凝聚的民族智慧。

  教学难点:

  学习传统文化特有的形式——对联

  一、 导入

  1、老师想问问,你们谁到过长城,你能用一两个词说说爬长城的感受吗?

  2、你对长城了解多少?

  3、看课件,再来说说长城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

  二、认识作者

  说到《长城赞》这课文,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个人,罗哲文。

  课件展示

  师补充介绍

  三、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认识生字,多音字:垛 ,还有 隘 黎

  3、指名读,齐读。

  四、默读课文

  1、默读课文,明确读书要求。

  2、学生自己默读。

  3、交流

  不理解的'词语:吏卒、黎庶、百工、巍峨、瀚海、烽垛、隘口、丰碑……自己尝试着解读。

  4、 老师有一个问题,这幅对联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长城的?

  上联:从时间入手

  第一句,朝代,第二句,为此付出的人们,第三句,。

  下联:从空间入手

  第一句,修筑的难度,第二句,经过的地点,第三句,。

  五、、板书

  时间 丰碑 中华民族的

  空间

  六、 拓展

  1、我们说,这是一幅对联,那么你知道对联有什么特点吗?

  2、课件出示对联特点。

  七、作业

  对下联:物华天宝 引得仙女下凡来

  为自己的班级或学校写一幅对联。

《长城》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知道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培养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任务分析:

  ⒈、起点能力:学生在学习《长城》之前已经学过了《颐和园》、《赵州桥》这两篇同样是描写文化古迹的文章。三篇文章在写法上具有共同点,因而具备了学习这类课文的基本的方法和能力。

  ⒉、终点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长城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能和力量。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加强,观察和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⒊、教学目标类型:目标1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目标2、3属于智能技能学习。

  ▲课前准备:

  师:课件。

  生:让学生收集关于长城的各种图片和传说故事。

  ▲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

  本课教学对象是大通县元树尔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的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对于学习《长城》兴趣极浓。但由于学生所处环境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缺少课外读物,没有上网收集资料的条件,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

  2、学生的入门能力: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能通过朗读课文,并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3、学习风格:

  本课教学设计我是本着以读为主,以练为辅的教学理念进行构思。四年级的学习过程是逐渐从中年级过度到高年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采用了以读贯穿全文,边学边练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深度,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攻破难点。我还着重考虑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通过分析学习本课的知识点,提高读文赏词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目标实施过程)(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

  2、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PPT)

  3、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

  4、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

  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

  (一)齐读句子

  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2、交流汇报:

  (1)长——(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

  (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

  (4)高大坚固——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

  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

  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

  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

  (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

  (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

  (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4)思考、交流:(PPT)

  “多少”表示(无数)。

  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

  (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

  (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板书:

  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

  四、课外拓展: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实践后的反思:

  整节课下来,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调动。

  远看长城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我是从长城的长和姿态两个部分入手,运用课件展示长城的图片,这个环节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长城就像一条气魄雄伟的长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到了近看长城一部分,我设计了课件从长城条石的大,长城的宽,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雄伟壮观去感受长城气魄雄伟,在了解长城的构造特点的同时让学生画、说出来,加深了印象。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学生的体会真实、深切。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长城为什么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这是重难点时,采用竞赛形式,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长城》语文教案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绍长城的知识;

  2、了解对联的常识。

  教学重点:

  1、对联的常识;

  2、说明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找学生介绍长城的知识。

  2、找学生说说对对联的了解。

  二、教师补充介绍有关长城和对联的知识;简介作者罗哲文。

  三、出示目标

  四、学习新知:

  1、师范读对联。

  2、生自读,师领读。

  3、生再读,指生读。

  4、课文分析

  《长城赞》

  (1)这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是对联中的珍品。

  (2)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接着指出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将帅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

  (3)下联从空间入笔,描绘长城的'雄姿: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如玉带,似明珠,最后指出长城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式的地位。

  (4)全联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意义深远;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

  5、朗诵课文。

  五、:对联常识。

  六、作业:背诵课文。

《长城》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

  2、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比喻句。

  4、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课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 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 感知主要内容的.

  (2) 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

  (3)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发明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协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发明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读这些词语.

  (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

  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2 同学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局部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身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

  2.讲读.

  3 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示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身的话说一说.

  6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的意思。

  7 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8“发明”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9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10最后两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1.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发明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2、将第一局部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3、 指名读, 生评议.

  14 、齐读.

  五.安排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长城》语文教案15

  一、活动目的

  能使学生引起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从而引发探究的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同题材不同观点的文章时,能继续提高他们的比较思维能力。在相关的写作评价中,能继续培养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关于长城的录象、图片、文章。

  三、活动时间安排

  首先利用阅读课组织学生欣赏长城的'录象,然后两课时用来进行比较阅读、讨论研究,最后一课时让学生进行写作评价。这些活动最好集中在一周内举行。

  四、活动步骤

  1、 欣赏长城的图片。

  2、 欣赏长城的录象。

  3、 阅读关于长城的文章,讨论下列论题:

  长城论坛

  1、观看了那么多关于长城的录象,又阅读了 《万里长城的构造》,请你评价一下长城在构造上的特点。

  2、《万里长城断想》的作者想到了哪些问题?

  3、赵武灵王建筑长城被后人封英雄的称号,而秦始皇却因筑长城而受到老百姓的控诉,你对这两件事怎么看?建造万里长城的功绩究竟归谁?

  4、《长城万里行》与《我还没见过长城》的作者在观点上有何相同点?

  5、长城与都江堰能放在一起扯吗?你认为余秋雨的评价公正吗?

  6、我国的普通公民刘雨田成为世界上徒步万里长城的第一人,这说明什么?刘雨田还说:“我的梦还在继续着。”你猜一猜,他继续着的梦是什么?

  7、吴祖光把万里长城与北京的四合院、欧洲的古城堡相比,你认为这样比较说出了长城的什么价值?

  五、写作评价

  以“长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体裁不论,字数不限,写一篇文章。

  六、活动总结与成果展示

  选出佳作,举行佳作欣赏会。

【《长城》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长城》语文教案02-23

《长城》语文教案15篇02-23

《长城》语文说课稿11-12

语文长城教学反思04-18

四年级语文《长城》教案02-05

四年级语文教案——长城06-08

四年级语文教案长城04-12

六年级语文教案《长城赞》02-08

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