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22 13:02:2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小学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集)小学语文教案15篇

小学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多媒体课件。4.搜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流程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4.巧妙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2

  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扣住“梦想的力量”来展开教学,引导孩子在学习“瑞恩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地体会“梦想的力量”也在逐渐地扩大影响,像数学里面画坐标一样,直到无限远。

  我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孩子由浅入深地剖析文章内涵的能力,教会学生读懂更多的好文章。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教给孩子如何去学习,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从教材的内容、教材的编排等方面去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价值。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意识到虽然课前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但是教学中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地准备,随机应变,大胆取舍。

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目的:

  一、学习12个成语,熟读、记忆,理解成语的意思。

  二、训练阅读能力,理解短文内容。

  三、组织角色扮演的口语交际。

  四、指导作文。

  教学重难点:

  一、成语熟读、背诵。

  二、训练阅读能力,教育学生做人道理。

  三、指导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指导理解成语。

  2、学生熟读背诵能提出的疑问。

  3、点拔:内容都是侧重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

  3、搜集课内外成语,老师可安排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4、要求学生课后找成语抄在本子上。

  二、阅读

  1、学生独立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把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3、点拔理解:

  1)本文叙述了一位法国老奶奶坚持不懈,培育纯白色金盏花的故事,赞扬了她锲而不舍的精神。

  2)指导了解叙述的顺序。短文先讲人们对法国老奶奶的称赞,接着具体叙述老奶奶年复一年精心培育,终于培育出纯白色金盏花的经过,最后用作者美好的愿望结束。

  3)指导理解短文

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2、学习对比的方法。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教时:一课时。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词语、句式和对比的方法,理解文中阐发的人生哲理。教法:

  1、自读、研讨,疑难处教师作适当讲解、点拨。

  2、利用内容和结构的特点,指点背诵的方法。3、指导学生理解、积累和正确使用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学时学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描绘出一幅辽远壮阔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启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实生活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就已有阐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庄子》的散文片段节选《秋水》。(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城(河南商丘县附近)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读第二教材P116)(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翻译: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以管理全国的'重任相委任。”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三、整体感知,梳理语言知识。

  1.范读。正音:灌(ɡuàn,注入)泾(jīnɡ,同“径”)涘(sì,水边)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望洋(wànɡyánɡ,仰视而望的样子)难(nán,难以)旋(xuán,掉转)殆(dài,危险)

  2.学生朗读课文至“……尽在己”。梳理语言知识:

  ①1、重点字词。灌、涘、渚、焉(语气词,无义)2、通假字:泾(同“径”,直。)辩(同“辨”,分辨,辨别。)②词类活用。时(名状,随时令,按时)美(形名,美景)③古今异义。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于是(古义,在这时,这时候;今义,表承接)

  3.学生朗读课文至“……尽在己”。梳理语言知识:①重点字词。②词类活用。东(名状,向东)东面(名动,面对)少,轻(意动,认为…少,小看;认为…轻,轻视)③古今异义。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今义,我国一部分海域,即东海的北部)东面(古义,面朝东;今义,东边)面目(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大方(古义,深明大道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④特殊句式。定后:闻道百;宾前: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被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⑤固定格式:1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被……所)⑥成语。1望洋兴叹(望洋,仰视貌,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2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3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之人)

  四、理解思想内容。

  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发表看法)

  提示:下述观点都符合文意。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贵自知之明;2谦受益,满招损;3自大由于无知;4知耻近乎勇;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6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指导背诵

  课文结构简单,层次清楚,可采用关系法背诵。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第一层上有两句,第一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二句写河伯骄傲自满。两句之间的连接语是“于是焉”。第二层也是两句,第一句写北海的广阔,第二句写河伯自愧弗如,也用“于是焉”组合。利用关系法把握语言结构,有利于背诵。还可采用排词法。课文用对比方法写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可提取、排列两相对照的词语:1河与海的比较;2河伯认识的变化。课后练习还介绍了问题法。所提的三个问题恰好针对三个内容要点,逻辑性强。运用此法掌握内容梗概,利于背诵。

  课上背诵练习:个人默记一两篇后,由老师带领集体背诵。集体背诵好.互相提醒.脑记耳听口诵.可加强记忆。

  五、布置作业。

  1笔译全文。

  2写读后感。

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y w整体认识音节yi wu yu及其同声。了解整体认读音节yu书写时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2。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读写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2。记住整体认读音节yu的形、声母w的形。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和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小朋友们,我们这几个星期在知识的果园里游戏、学习,多快乐啊!现在我们就去摘知识果子,比比谁摘得最多。(读正确的`同学就奖一种小水果图形)

  二、引出课题

  1。过渡:秋天到了,秋风吹起来,天气变凉了。瞧!屋子里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呢?那屋外的树上有什么呀?他们又在干什么呢?

  师:多么温暖的情景呀!所有的妈妈都是那么爱他们的孩子,那我们小朋友一定也要爱爸爸妈妈呀!

  2。我们一起来读首儿歌,夸夸他们

  教学语境歌:老乌鸦,叫嘎嘎,捉条虫子喂娃娃,秋风起,天气凉,妈妈为我做衣裳。

  三、学习yyi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人?你从哪儿知道的呀?

  师:衣服的“衣”和这个声母读音很像。

  教师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看看这个y像什么?你能自己编一句顺口溜记住它吗?

  3。这个y和我们以前学得哪个拼音字母读音很像?

  (1)师:这声母y和单韵母I读音差不多,他们就成了一对很好的朋友,整天在一起,变成了一个音节yi,它呀就是整体认读音节

  跟老师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读

  (2)瞧,戴上帽子后该怎么读呢?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咦!这个音节一闪一闪的,干啥呀?原来他要我们小朋友帮他找个朋友,为他组词(四声组词)

  师:呀!这些词语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原来拼音朋友一直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开动小脑筋就会发现

  四、学习w及wu

  1。图上画了什么?

  师:房屋的“屋”和我们学的这个读音又差不多

  教师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看w像什么?你能自己编一句顺口溜记住它吗?

  3。w和我们以前学的哪个字母读音很像?

  (1)师:这两个拼音字母又成了一对好朋友,也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wu

  教师领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2)那戴上帽子后又怎么读?

  自由练读教师领读齐读

  (3)为这些闪动的音节找个朋友,看谁找得多!

  (四声组词)

  五、教学yu

  1。师:小能()见I和u都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成天在一起,还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很羡慕,他呀也想的找一个好朋友,也组成一个整体认读音节,这天,他看到了y,他很想和他成为好朋友,他会怎么做呀?……

  (小朋友上台表演)

  2。小结:原来很懂礼貌,把墨镜摘掉了,和y手拉手成了好朋友,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

  跟读开火车读齐读

  3。谁来读读戴上帽子后的音节?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4。这个闪动的音节好想有朋友?帮帮他们吧!

  (四声词)

  5。比比谁最棒,能把三组连起来读!

  男女比读分组读

  6。巩固,游戏

  看,我们又来到果园,比一比,谁的收获大!

  六、教学书写yw

  (1)请同桌互帮互助,一起学习yw

  教师指导①由几笔组成,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②每一笔写在哪个位置。

  (2)上台交流

  (3)分别书写,描红。

小学语文教案6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属于看图读韵文识字,它吸收了传统识字教材的编写经验,将同偏旁的字写在一起让学生认读。课文以偏旁带字的形式列出了两组词语。本课时主要学习第一组字、词,其中有一些是“鸟”旁,有一些是“隹”旁,但都表示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时,我努力让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鸟”“隹”“月”这三个特殊偏旁,进一步了解象形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识字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认识“鸟”“隹”“月”三个偏旁为教学重点;理解偏旁所表示的.含义为教学重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多媒体课件:“鸟”“隹”“月”旁演变过程、群鸟聚会图和体育锻炼图。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自主学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摇篮。课前,请学生按以下要求进行预习: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②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文中鸟儿的特征;③选你最喜欢的一种鸟儿画下来,做一个鸟儿的头饰;④搜集有关这些鸟儿的故事。这些预习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促进了学生探求的欲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老师兴奋地告诉学生: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同时,展示课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乌鸦、海鸥、杜鹃、麻雀、老雕、大雁纷纷出场了。学生如临鸟的天堂,兴奋极了,迫切地想去观察、了解,学习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了。

  随即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鸟儿的一些词语,然后出示“鸟”,让学生说说鸟字旁的字有哪些。(学生已学过一部分),再告诉学生还有一个表示长尾巴的鸟的部首“隹”,让学生认读。

  三、合作学习,提高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文中的六种鸟儿,学会鸟儿的名称,我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开展多种活动,提高了学生对生词的认识及对鸟儿的了解。

  1.认识生词。

  开火车,给鸟儿找座位,猜谜语。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很快认识了鸟儿及有关鸟儿的词语。

  2.比比谁的耳朵灵。

  播放各种鸟儿的叫声,猜猜分别是谁,看谁的耳朵最灵。

  3.自我介绍。

  拿出自己画的喜爱的鸟儿图片,戴上亲手做的头饰,向伙伴们介绍“自己”的特征及爱好。

  4.说话比赛。

  说一句话,用上这些鸟儿的名称,说对一句得一颗“☆”,说得好得两颗“☆”,比一比哪组得的“☆”最多。

  5.讲鸟儿的故事。

  分组练讲有关鸟儿的故事,推选一名代表,小组同学帮助准备,然后参加大组比赛,评选“最佳故事员”。

  四、展开想象,识记字形

  在识记生字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积极创造,采用编故事、画图、说间架结构等多种方法记住字形,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充分感受创造的愉悦。

  五、拓展延伸。不断探究

  当学生充分认识文中的鸟儿后,我又启发学生想想:你知道鸟的王国里还有哪些成员?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许许多多鸟儿的名称后,我抓住契机,鼓励学生:这些鸟儿有什么特征呢?请小朋友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出一份小报,与大家交流。这样,使学生的目光跳出课本,去进行新的探索。

小学语文教案7

  【课题名称】鱼游到了纸上

  【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课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教学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做到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情感,又要唤起想象,引发联想,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意境,在品味语文,理解感悟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获得美感。

  【设计理念】

  浅阅读的愉悦是即时的,与阅读同步发生;深阅读的愉悦则来自读后的思索、品味与琢磨。在质量上,一定是深阅读的愉悦超越浅阅读的愉悦。张抗抗认为,“深度阅读”通常指的是读一部书,首先你会反复阅读;其次阅读之后你会提出问题;最后你能自己回答这些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结论。本设计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深度阅读法。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线索,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段落、语句,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提问、研读感悟,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4、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目标制定说明】

  1、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第二学段要培养学生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中年级学生应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教学要努力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融合,浑然一体。

  2、教学对象分析:从四年级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看,对于“认准目标,不懈努力”这个道理有一定认识,但往往容易在挫折中放弃。因此,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深度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四年级学生有一定朗读课文的基础,语感较为丰富。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元感官潜心会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感受聋哑青年看鱼的专注、画鱼的高超,进而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3、教师情况分析:教师本人比较擅长朗读,可以通过语言的描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在范读、引读方面能有较好的表现。执教者本身具有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在课堂上以健康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进行教学,调控课堂氛围。执教者曾长期从事一线教学,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加强课上的点拨指导,引领学生品词析句,体会句子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课前准备】

  媒体课件;在黑板上画好一金鱼(简笔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立足课题,提出疑问

  1、板书课题,读课题,读出不同的语气。

  2、鼓励学生质疑课题,如:“鱼游到了纸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3、过渡:走进课文,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咱们就去课文里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让学生立足课题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阅读欲望和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检测“先学”,整体感知

  1、在小组内检查生字新词认读和理解情况。

  【课件出示】

  花港罢了境界绣花厂徽聋哑人

  清澈见底赏心悦目一丝不苟融为一体

  (1)小组内轮读并说划线词词意。

  (2)你觉得哪些生字易读错?注上音。(重点指导“罢了、境界、厂徽”等词语的读音)

  (3)指名说说划线词词意并追问理解方法。

  2、你认为哪几个字最难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投影学生课前书写的生字,师生点评,再练写。(重点指导“港”“徽”等生字)

  3、整体感知青年的形象。通过预习,你知道青年在作者心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吗?(举止特别)→()→()→()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所以在检查初读时同时进行字词的自学检查,对难写、难读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这样双管齐下,解决了字词教学与阅读教学时常冲突的难题,正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在整体感知的环节,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即作者对年轻人的认识(举止特别──画技高超──骄傲──令人敬佩)来进行交流。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由欣赏、误解到由衷敬佩的情感变化。】

  三、立足文本,质疑探究

  1、我们都知道鱼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还可以提出哪些比较能令人深入思考的问题,拿出笔边读边作上记号。看看谁提的问题比较有价值。

  2、学生自主读书,在便利贴上标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并小结问法。(预设)

  ①青年的特别之处表现在哪里?

  ②青年是如何看鱼的?

  ③青年是如何画鱼的?

  ④ “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⑤什么是“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⑥为什么说青年和游鱼好像融为一体了?

  ⑦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那么好?

  ⑧为什么说他是一个骄傲的人?

  ⑨怎么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这句话?

  ⑩ “鱼游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个青年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写围观的人?

  作者描写青年画鱼的时候采取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3、小组交流。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内共同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写在卡片上,班级汇总,重点探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提出不懂的问题,边读边做记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渗透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的问题先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精神放松,无拘无束,能者为师,人人参与,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重点解疑,品读“画鱼”,感悟“高超”

  1、过渡:青年是怎么把鱼画得像在纸上游动的呢?

  2、默读课文,画出青年画鱼的语句,多读几遍,你能读出什么感悟,可以拿笔在旁边进行批注。

  3、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全班交流。

  预设: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抓关键词“工笔细描、挥笔速写、一丝不苟”品读,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理解词语“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2)指导朗读。

  ①带上你的感受,女生读“工笔细描”的部分,男生读“挥笔速写”的部分。

  ②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青年画的'鱼都有哪些动态,交流。

  ③学生带着想象再读。

  (3)对比品读修辞手法的妙处:把这个句子改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可以吗?为什么?(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只有学生真正了解了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情感。根据“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词意,根据想象金鱼的各种动态,引领学生正确理解文本,从而深入地体会年轻人作画的认真和画技的高超。】

  4、过渡: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啊!怪不得小姑娘惊奇地叫了起来。出示小姑娘的话——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1)想一想“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

  (2)你还知道有哪些词语能表现鱼游到了纸上?(自由说)

  (3)这么活灵活现、逼真传神的一幅画,让小姑娘惊奇地叫——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指名多名学生读出惊奇,读出赞叹)

  5、小结写法:作者抓住了小姑娘的哪些方面来描写?(语言、动作、神态)

  6、小姑娘惊奇地一叫,吸引了一大群围观的人。出示: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出示文中插图,想象他们会分别说些什么。在四人小组中说。

  (2)注意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他们可能在赞叹什么,议论什么?

  (3)交流,点评(重点围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要点点评)。

  7、这声声赞叹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话,再读——鱼游到了纸上。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将语言的迁移与运用、方法的指导与习得融为一体。这样立体推进,让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与对青年形象的感悟做到合二为一。】

  五、作业布置,激发探究

  (1)继续品读课文,思考:“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

  (2)抄写描写青年画鱼的句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作业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继续探究课文的欲望,同时通过抄写描写青年画鱼的句子,将深化感悟青年形象和领悟写法合二为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看拼音写词语。

  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yī sī bù gǒu地画下来,像姑娘xiù huā那样细致;有时又huī bǐ sù xiě,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lóng yǎ人。

  2、让学生对照大屏幕,自己检查校对,有错改正。

  二、重点解疑,探究“观鱼”,感受专注

  1、聋哑青年的练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请大家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向你透露了青年画技如此高超的秘诀?划出有关句子,写一写批注。

  2、学生默读、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

  3、全班交流:

  预设:

  (1)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①抓住关键词“呆呆地”“静静地”品读。

  ②对比自己平时的看鱼,说说与“那位青年”有什么不同之处。

  ③小结板书:全神贯注

  (2)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①抓住关键词“每个”“一整天”“常常”品读。

  ②指导朗读。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一起到玉泉,到茶室的后院去看一看。(师引读句子)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发现……

  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又发现……

  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还发现……

  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惊奇地发现……

  师:是的,青年一直在玉泉看鱼,春夏秋冬,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B、让我们也来感受这忘我的境界。(生配乐齐读)

  ③ 小结板书:持之以恒,忘我境界

  4、青年这样呆呆地看,这样静静地看,这样从来不说一句话地看,这样长时间地看,他烦不烦?请学生又再一次默读课文,寻找依据。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句子。

  预设:

  ①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②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③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3)学生选择句子展示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体会词句内涵,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中间不失时机地穿插朗读指导,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感情。也为突破本课的难点,做好情感的积淀。】

  三、把握中心,揭示关系

  1、(指着黑板上的课题)有了这样的境界,才有这样的功夫——鱼游到了纸上(指导朗读)。

  2、游到纸上的只是鱼吗?还有什么?(板书:心)

  3、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联系上文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尝试用一组关联词把“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连起来。(指导学生用上“先……然后……”“只有……才”“之所以……是因为”等句式)

  4、小结全文,作者通过“看——听——问”的方法,聋哑青年的优秀品质跃然纸上。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用关联词,把它们的关系连起来说,既突破了重难点又回归了整体。从而让学生理解只有把鱼形记得牢,才能把鱼画得活。】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胸有成竹》的故事。

  2、研读问题:北宋画家文与可为什么能做到胸有成竹呢?

  3、小结本课的观察方法:看—听—问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对学习内容的再认识和提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想对聋哑青年说什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学习勤奋专注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习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使说、写、思维训练很好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中。】

  板书设计

  25、鱼游到了纸上

  心

  鱼(简笔画)纸上

  全神贯注持之以恒忘我境界

  【副板书】

  观察

  看听想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是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服务。本节的板书设计分正副板书,正板书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和层次,学习人物的品质。副板书能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的观察方法。】

小学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培养对美的情趣。

  2. 能够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重点:

  1. 重点句子的理解(包括两个拟人句和一个问句),描述雷雨后的景象。

  2. 让学生感受彩虹色彩和形状之美。

  教学难点:

  1. 理解最后一个问句。

  2. 指导学生进行情感朗读、词语朗读和课文朗读。

  教学准备:

  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虹吗?你们为什么喜欢它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第35课的《虹》,请问谁能够读好这个课题?(点名)

  二、复习旧知:

  1. 复习生字并组词。

  2. 重点提示:“夏“和“彩”。

  3. 听写生词:夏天、雷雨、出现、美丽、彩虹、一道。

  4. 校对单词,选择你最喜欢的词汇并读出来(展示投影)。

  三、学习课文:

  1. 通篇感受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情况下通常会下雨吗?

  (2)在雷雨来临之前,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3)你们看,当雷雨过后,看到了什么?(展示雨后自然界的动画图片)

  (4)小朋友们,你们感觉如何?(自由发言)

  2. 学习第一段:

  (1)雷雨后的景象真是美不胜收啊!请大家翻开课本读读第一小节,感受一下雨后的景象吧。

  (2)谁要来朗读一下,并点名他/她的名字。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朗读。你读懂了什么呢?

  (4)“山和树仿佛沐浴一场清凉的大雨。”

  A. 喜欢这句话的同学请读一下。

  B. 请你们说出你们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C. 还有你们读懂了其他的含义吗?

  1、引入

  下面开始上课啦!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美丽的课文——《雷雨过后》,它描绘的是大自然在雨后的清新和美丽。那么,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美妙的自然景象吧!

  2、学习第1段

  (1)大家先注意到课文中这个“问号”了吗?这里是引导我们奇妙的大自然在“大声说话”,而我们能听见它们的声音吗?来听一下音乐,一起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吧。

  (2)抬头看看窗外,我们现在的天气和课文里一样吗?

  (3)现在你是“蜗牛”,在雨后爬行,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让你来读这一句“蜗牛出来了,在泥中爬行,心情非常好!”

  (4)现在你是“山”和“树”,你用你的声音告诉我们,你们现在的心情和状态是怎么样的?(表情、动作)

  (5)稻子啊,玉米啊,全都喝了个饱。

  (A)读完这一句,那些喜欢它的`小朋友快来大声读一遍吧!

  (B)读懂了它的意思吗?

  (C)没错,它们在雷雨前口渴难熬,现在他们终于吃饱了,真是舒服、愉快!你们觉得它们还会说些什么吗?

  (D)你能够把它读好吗?(表情、动作)

  (6)你们读得真好!现在大自然一片清新自然,有多干净、多精神啊!你们感觉到了这种舒服、开心的感觉吗?(表情、动作、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7)看着这个美丽的场景,再看看这些美丽的文字,你们有没有想把它们背下来,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呢?(背诵)

  3、学习第2段

  (1)雷雨过后,大自然转瞬变得特别干净、清新,小朋友们,你们看到太阳公公出来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现在你们想再仔细地看看这个美丽的彩虹吗?当你们看到它时,你们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3)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第2段。

  (4)指名读读。(评议)

  (5)谁来读好这一句:“是谁飞上蓝天,将它画成如此七彩的桥?”

  (6)你能用“是谁”来问个问题吗?

  (7)你们读完这个句子后,心里是不是总有些疑问?来,我们一起来解答这些疑问吧!为什么说彩虹是座桥?为什么彩虹会是如此七彩的呢?

  (8)你们想知道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吗?现在,让小博士来告诉你们吧!(出示彩虹形成原因)

  (9)你们读懂了什么?有些东西你们可能还不理解,但当你们长大后,自然会慢慢清楚明白。现在,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几句话。

  (10)背诵、配乐(指名配乐、集体配乐)

  4、雷雨后出现的彩虹太美丽了,让我们再陶醉一番吧!现在,让我们合上这首优美的音乐,读一读这篇课文。

  5、看到这么美丽的彩虹,小朋友们一定很着迷!但是,老师还要让你们更加惊喜,因为还有更多的彩虹呢!看看这些各种各样的彩虹组图,你们想不想留住这些美丽的景象,然后用纸和笔自己画画呢?你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画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彩虹,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美丽的大自然吧!

小学语文教案9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剧本。

  过渡:在第二幕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的廉颇,对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临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蔺相如,还得认真地读读剧本第一幕。

  二、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分组讨论。

  4、指名说。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5、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排演话剧

  1、分组练习。

  2、学生表演。

  师多给一些鼓励性评价。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

  请结合文中插图,以《负荆请罪》为题,将第二幕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拓展延伸:

  搜集古代史记中故事。

  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

  廉颇蔺相如

  (勇于改过)(顾全大局)

  为了赵国的利益

小学语文教案10

  一、体现课改理念的“教学观”。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P20)“教学就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谢利民主编,《教学设计应用指导》P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0xx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二、实施教学评价,实现教学活动的完整性、专业性。根据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教学评价已经不是教或学一个阶段之后再来评的一个环节,“一种完整的教育教学活动至少要回答以下四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只有这四个问题具有逻辑上和行动上的一致性,才能说该教育教学活动是完整的、专业的。”(《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刊登在《基础教育课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学习、评价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评价与教学、学习紧密地绞缠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通过评价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三、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20xx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四、体现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过程的中心既不是单纯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的辩证法就是,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朱慕菊主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219)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篇寓言小故事,通过讲述一只喜鹊和一只寒号鸟对做窝过冬的态度、表现和结果,生动有趣、具体形象地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认真对待生活,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懒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本课是二年级上学期的课文,学习语言运用的任务比一年级重了,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由于课文数量的减少,课文的识字写字量有所加重。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课后思考题:“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要求学生能提取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过冬的态度和表现的语句,然后通过理解整合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这个思考题体现了“学阅读”和“学表达”的语言运用要求,需要学生经历从阅读理解到内化转换再到说话表达的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对于刚刚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是难点。组织学生亲历这个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是突破难点的保障。

  4.课后“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的练习,是后补短语的初步认识。1.要把握“初步认识”这个目标水平;2.不宜向学生讲述名词术语;3.由于提供的样子不完全是课文中的句子,适宜单独进行教学。

  5.课文的两幅插图,为学生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帮助,有利于落实课标提出的目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但是第2幅插图石缝太小,不能完整表现课文内容,应予以改造。

  学情分析:

  1.经过半个学期的二年级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有意学习的意识也基本形成,学生基本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可以不设计把学习过程融入激励、激趣活动中,更侧重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激趣、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2.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分角色朗读、借助插图了解词语句子意思、借助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知道了按照要求提取文字信息、与同学交流读文后的感想体会等学习要求,相关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训练,这些都是学习这则寓言的有利条件。

  3.二年级学生具有想象思维和感性思维优势,因此,通过读文想象图画帮助和评价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表达水平,要坚持实施,以利于与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的梳理条理、概括内容衔接。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的原因;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对寒号鸟的感想体会(或劝说寒号鸟)感悟故事的寓意。

  3.能正确认读“堵”等15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号”“当”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4.能正确读写“面”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能正确读写“山脚”等13个词语(其中,如词语中有没有要求会写字的,该词不作要求。)。

  5.认识后补短语,能照例子说一说后补短语。

  教学重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堵”15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面”等8个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的原因;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对寒号鸟的感想体会(或劝说寒号鸟)感悟故事的寓意。

小学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罕、蝌、蚪、逗、间、如、粗、意”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和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时注意句子的节奏和语气。

  2.正确理解“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大自然的语言,齐读课题。

  2.师讲: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大自然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通课文,在读时有读不准确的语言,要停下来借助拼音读正确。

  2.再读课文,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借助拼音把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有没有读不准的音。

  4.电脑出示生字;让学生读一读。

  5.电脑出示词语:请学生读一读。

  语言 化石 告诉 发现 说话 人们

  镶嵌 山巅 汪洋 那是 这是 蝌蚪 逗号 粗心大意

  6.学生选择1个或2个或几个词语练习说话。

  7.同桌同学互读课,相互正音。

小学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山、灿烂、宽敞、贵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谁参观过人民大会堂?它座落在什么地方?介绍有关大会堂的资料。见“扩展资料”。

  2.老师范读课文,听后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用填表法完成自学)。

  生字

  读音

  音序

  部首

  剩几画

  组词

  阶

  jiē

  J

  阝

  4

  台阶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登、厅、党”是后鼻韵母;

  “灿、烂、宾”是前鼻韵母;

  “敞、饰”是翘舌音。

  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登”上下结构,左上角是“ ”,不要写成“ ”;右上角是“ ”,不要写成“ ”。

  “厅”半包围结构,外围是个“厂”,不要把第一笔写成撇。

  “席”半包围结构,里下方是“巾”,不要写成“又”。

  “敞”左右结构,左边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变形的“ ”字,不要写成“ ” 。

  “内”独体字,注意里边是“丶”,不要写成捺。

  3.难以确定的部首。

  “登”应查“豆”部。

  “内”应查“|”部。

  “党”应查“小”部。

  4.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5.区别形近字,可采用组词方式,作巩固练习。

  席( ) 党( ) 敞( ) 内( )

  度( ) 赏( ) 敝( ) 肉( )

  芒( ) 座( ) 描( ) 具( )

  茫( ) 坐( ) 瞄( ) 且( )

  四、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庄严:庄重而严肃。

  国徽:代表国家的标志。我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红底;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宽敞:宽阔、宽大。

  繁星:许许多多的星星。本文比喻电灯很多。

  摆设:把物品(多指艺术品)按审美观点安放。

  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本文指中央大厅大理石的地板十分明亮。

  眼花缭乱:看到的'东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五、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作业:

  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

  2.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参观顺序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参观记;题目交代了干什么,也就是本文以内容命题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文章,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

  板书:雄伟壮丽

  6、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练习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芒( ) 坊( ) 班( ) 宫( )

  茫( ) 仿( ) 斑( ) 官( )

  冽( ) 笼( ) 腾( )( )

  列( ) 龙( ) 入( )( )

  二、把下面的词分成3类写下来。

  轮船 面条 赛跑 包子 火车 游泳

  米饭 飞机 大饼 跳高 汽车 打球

  面食

  交通工具

  体育运动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闪一闪的,忽明忽暗。 ()

  2、特别引人注意。 ()

  3、形容自以为了不起,很得意的样子。 ()

  4、天气很冷,地上都结冰了。 ()

  5、形容东西不断地、杂乱地从空中飘落下来。()

  四、把可以搭配的词语用线连一连。

  巍巍田野|刮雪人

  茫茫群山|飘雪球

  北国图画|堆雪花

  喜人风光|掷寒风

  五、划出句子中写错的字和用得不合适的词,改在( )里。

  1、凛冽的大雪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

  2、爱因斯坦小时候,老师不这么喜欢他,后来,老师和同学都改正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 )

  3、公园里一坐坐冰雕晶莹透亮,闪动着五彩的光。( )

  4、在学习课文时,小明发明了一个问题。( )

  5、我一定接受大家的批评,改进缺点。( )

  六、读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老师们立即将同学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立即――

  2、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一望无际――

  3、公园门口,“冰雕游园会”五个冰雕大字闪闪发光,引人注目。

  引人注目――

  七、请在()里填上你知道的电话号码。

  火警电话( ) 报警电话( )

  急救电话( ) 电话查询( )

  天气预报( ) 时间查询( )

  交通事故( ) ( )

  八、把下面错乱排列的句子,整理成通顺的一段话。

  ( )马路也白了。

  ( )纷纷扬扬的雪花飘着。

  ( )整个大地好象盖上了一条白棉被。

  ( )雪停了,小明和小刚拿起扫帚扫雪。

  ( )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

  九、读一读。

  傍晚时分,雪片开始稠密起来,雪花也似乎大了起来,仿佛梨花瓣儿,一片跟着一片,不紧不慢,下得稳稳的,百片、千片,漫天飞舞。不一会儿,高楼戴起了白帽儿,大树穿起了白袍子……

  天愈来愈黑,雪越下越大。天空黑沉沉的,大地白茫茫的。在路灯的光照下,雪花犹如吐絮的棉朵,千朵、万朵,纯白、晶亮、闪光……

  十、听写本单元词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学语文教案13

  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九课《题西林壁》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小学语文教案14

  教材分析:

  1、本课的教学准备,要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可以启发学生对春天景物特点的了解,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或者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还可以搜集有关春天的成语,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准备一些有关春天和燕子的课件。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9个,注意和形近字区别。“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4个,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字:“燕”的上部分是“”,不要错写成“艹”;“聚”的下面是“”,不要写成“水”;“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倦”字的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还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如,“尖”,上小下大,“稻”与禾有关,“漾”与水有关。让学生根据字形规律记忆生字。

  3、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优美,构成生动、感人的意境,教学时要把学生引入情境。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比如,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青山绿水、燕子、蝴蝶等,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特征和美丽。还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教学中可以从燕子入手,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第一自然段是从近处看到的燕子: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合成一个活泼可爱的燕子。第二、三自然段由远处看到的燕子各种飞行姿态。最后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教学中还可以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观察,展开想象,体会燕子给春天带来了什么。学习课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

  5、通过朗读,整体把握全文,突破重难点。全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图,倾注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的热爱之情,教学中要通过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在朗读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朗读中,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并体现读的层次。初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句大意。再读,让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和情景,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当学生难以进入这种境界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或是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课文描述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想象;或是用轻松优美的音乐渲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美感;或是通过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美景中去。最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教师给予指点和解说,比如,抓住课文的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读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比如,指导朗读春天一段,要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6、要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比如,理解春天的特点和燕子的活泼可爱这一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动势和情趣,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机勃勃、令人神往。教学中还要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内容和体会表达的情感。例如,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燕子成了音符”让学生展开想象,仿佛自己也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来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并体会“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意思。从中了解作者对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特有偏爱,以及赞美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感情。

  7、学习词句,积累语言。本课描写生动形像,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比如“凑成”,有身形灵巧、搭配和谐的意思;“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聚拢”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意思,再体会这里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生动活泼的春景;“横掠”可以通过画面演示,了解这种姿势,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准确。“掠”轻轻擦过的意思,指燕子身轻,速度快,一瞬间而过。“多么像五线谱啊”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五线谱,可以让学生看看五线谱,知道五线谱和音符是什么样子,再体会课文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来打比方。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再背诵下来。指导背诵要指点背诵方法。背诵本课,可以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泼可爱的燕子的顺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

  8、课后思考练习题及泡泡。第1题是读背的要求。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背不下来的可以留作家庭作业。第2题是讨论题,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重点通过第一、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燕子,以及自己对燕子的了解来说,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大家总结出燕子小巧灵活,活泼可爱的特点就可以了。第3题可以结合课堂学习进行,让学生根据例子的提示,明确什么样的词语称作好词,自己再寻找一些用得好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然后和同学讨论交流。选做题是积累语言的练习,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文中泡泡“我能想出‘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这是培养想象力的练习。读文章想画面,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进行。在学生读懂词语的意思后,再想象生动而热烈的春天景象。教师可提示学生想象春天都有哪些动物、植物能出现。文末泡泡,既是想象的练习,又是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作用的练习。要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五线谱,再想想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了解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这是通过引导想象来完成的。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与最后一句话形成了必然的联系,更好地体现了歌颂春天的主题内容,体会用“五线谱”打比方的妙处。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五遍,家长签字

  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优美句子,并抄下来。

  画出含有课后生字的词,借助学习工具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或幻灯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词语,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诵。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并能从中学习一定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学习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愉快的寒假结束了,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机的春天,(出示教学挂图)你能用你知道的有关春天的成语来描述这幅图吗?(指名说)哪位同学知道“莺歌燕舞”是什么意思?

  2、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为春光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燕子》。(板书课题:燕子)

  (指导书写“燕”)

  “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生仿写)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提醒学生注意:

  拢、掠是边音;

  俊、晕是前鼻音;

  横是后鼻音;

  俏不要读成xiao,拂不能读成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1)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并在习字册上逐个进行描红。(容易出错的可以多写几遍,简单的可以少写几个)

小学语文教案15

  教材简析:

  科学技术的发展,帮助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本册第六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的科技世界。如《太阳》一课讲述了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以及与美丽可爱的地球的密切关系。选学课文《妙不可言的位置》这一篇科学常识文则进一步告诉我们为什么地球和太阳有这样密切关系的道理。

  学习目标预设:

  1、认识本课生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地球的位置妙不可言”的缘由。

  3、培养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激发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的.意识与行动。

  学习重难点预设:

  了解地球所处位置的妙不可言。

  利用资料交流等手段,引导学生装真正感受地球位置的妙不可言,同时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太阳系行星的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一、揭题导入

  1、认识几组数字

  1.496×108公里1.082×108公里480摄氏度

  2、《太阳》一课讲述了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以及与美丽可爱的地球的密切关系,选学课文《妙不可言的位置》则进一步告诉我们为什么地球和太阳有这样密切关系的道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扫清阅读障碍

  1、自由读短文:画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讨论理解。

  2、认读生字词(同时解决部分词义)

  认读生字词

  宇宙、奇迹、诞生、液态水、观测、笼罩、天堂、地狱、照射、水蒸气、照射、紫外线、辐射、妙不可言

  解决部分词义:

  诞(dàn)生:出生。

  辐射:从热源沿直线向四周发散出去。

  妙不可言:很奇妙,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3、指名逐节读文,正音。

  三、深入学文,明白道理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地球所处的位置是妙不可言的?

  (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留下阅读思考的痕迹)

  2、了解文章的大意。思考:为什么说地球所处的位置妙不可言?

  3、反馈交流:

  ⑴比地球靠近太阳的行星,水被挥发。

  ⑵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远不近,有液态水————生命必不可少的条件。

  ⑶比地球远离太阳的行星,水以冰的形式存在。

  四、拓展延伸

  1、联系课文《太阳》,谈谈地球出现生命的原因

  2、课外收集的有关太阳系行星的资料,请学生结合课文,再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或交流自己学会的新知

  五、小结

  启发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园————地球,为环保做实事。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05-1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2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优)03-05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11-20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