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案【集锦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了解汉字的发展
1.学生观察,感受汉字的构图与形体美,了解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发展变化。
2.除了范字“宫”外,教师可以辅助介绍其他的有趣的汉字的演变:如“马”“休”等。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自读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
2.汇报交流:每个词语中前两个词互为反义词。
3.借助词典释难词。
4.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由反义词组成的词语?
三、名诗名句
1.自由读一读课本上的名诗名句,你读懂了什么?(它们都与雪有关)
2.交流讨论。
教师点拨引导:认识诗中的比喻夸张等手法。
3.背一背这些诗句。
4.积累更多的与雪有关的诗句。
四、写字板
1.学生发现写字板中六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写的时候应该重点留意的笔画。
2.学生汇报发现所得。
3.学生写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评写字情况。
五、阅读欣赏:《麻雀》
1.学生自学短文,了解短文的内容。
2.学生通过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了解难字词的意思。
3.学生交流阅读体验。
文章通过一个动物之间的故事表达了一种普通而超越的情感——对爱的崇敬。
4.学生再读谈自己对文中麻雀的看法,并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5.写一写自己最深的感触。
6.完成词语库的积累。
7.拓展阅读:《最美的名字——秦沫沫》《唐山大地震中的母与子》《血色母爱》
第二课时
一、提前布置
1.学生准备:通过各种媒体搜集广告。
2.教师准备:布置教室环境,营造广告氛围。
二、读广告
1.谈话导入。
2.自由练习读广告。
明确读广告要注意的'几点:
(1)这则广告推销的是什么产品,这种产品的品牌是什么。
(2)跟同类产品比较,这种产品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点。
(3)这种产品销售的地点或联系电话。
(4)分辨广告内容是否真实可靠。
3.小组内读广告。
4.推选代表在班级读广告。
(允许同学提问或评价)
5.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一、明确习作要求
1.从你搜集的广告中任选一个,按照读广告应注意的要点写出来。
2.鼓励有创意的写法。
二、学生习作
教师巡视学生习作情况,随时评价,并及时指导学困难学生的习作。
第四课时
一、引导学生自评
将你的习作读一读,重点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标点符号,还可以增减一些内容,对文章进行润色。
二、引导学生互评
同桌之间或者好朋友之间交换习作,互相评价。
互评重点:发现对方习作的优点;帮他提建议,如错别字、内容方面等。
三、教师点评
1.教师评介本次习作的整体情况。
2.教师以两三篇不同程度的习作做范本,引导学生共同点评,教师作引导讲评。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各种练习和游戏。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
2、运动技能:通过练习、思考,了解单脚交换短绳的方法,和在练习中练习的'方法。
3、身体健康:通过跳绳练习、发展腿、腰、手臂等身体部位力量,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练习学会单脚交换跳短绳,掌握一定的技能。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灵敏和手、脚动作的协调性。
场地器材:
一块操场场地、学生每人一根跳绳。
教学过程: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初步学会跳短绳。这节课,我来练习单脚交换跳短绳。
一、活动准备
1、老师宣布活动要求,做出示范动作。
2、老师查问学生身体状况。以四列横队展开,调整距离。
3、热身活动,并脚跳绳三十秒。
二、尝试单脚交换跳绳
1、首先练习单脚跳绳,每只单脚跳的次数依次减少,尝试单脚交换跳绳。
2、分组测试一分钟单脚交换跳绳的个数。个数多的加以鼓励。跳法最佳的学生指导不会跳的同学。
三、相互协作,发展个性,培养兴趣。
游戏:跑跳、投接力
1、老师宣布游戏规则。平均分成四小组进行游戏。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在愉快而轻松中进行游戏。
小结:本节课,学生手、脚协调性掌握的比较好。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 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 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二、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
三、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四、教学设想:
以多媒体画面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自己感悟诗意。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诗引入)。
(二)诵秋:
1. 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 生评;
3. 师读生听(听节奏、听感情)(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 生评,师随机点拨;
5. 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6. 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7. 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三)品秋:
1. 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揭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
2. 汇报探究结果;
3. 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
4. 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四)写秋:
1.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
2. 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
3. 请同学们伴着音乐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生齐背诵)。
附:
这篇教案经过执教者的实践,在全区召开的七年级语文课改培训会上面对二百多位初中语文教师上了一堂成功的观摩课,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1. 诗歌教学突出了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的特色,让学生初步完成了对诗歌美的欣赏。
2.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直至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或作画。
3. 较好地把握了诗文的内涵,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读诗感悟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更好地品味诗意,领悟意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15个,其中会写“养、成、呢、怎、压、淡、甩” 7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3.体会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喜爱,知道青蛙是益虫。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体会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喜爱,知道青蛙是益虫。
【教学准备】DVD教学光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其中会写“养、成、呢、怎、压、谈、甩”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初步感知。
1.多媒体出示。板书课题,齐读课文题目。
2.观看课件,提问:“你能告诉大家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不认识的生字,生词下画上记号。
2、把难认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及遍。
3、交流一下哪些字音需要注意。
“成”是翘舌音,不能读成“ céng”
“呢”的生母是鼻音“n”,不是边音“l”。 “怎”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韵母是前鼻音。
4、同桌互读这些易读错的.字,听听谁读得最准确。
5、用DVD光盘,播放朗读,帮助正音。
6、出示生字卡片,领读巩固读音。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2.学生互相交流。
“呢”的右下是“匕”不是“七”。
“甩”的第一画是竖撇,不是竖,它与“用”形近易误。“压”的右下有一点。
3、老师重点指导以下及个生字,提示要点。 养:上面比“美”少一横,属羊部。
语文教案 篇5
一、课文补注
李密上《陈情表》后的经历及后人: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臬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钱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赐字宗石,少能属文,尝为玄鸟赋,词甚美。州辟别驾,举秀才,未行而终。兴字隽石,亦有文才,刺史罗尚辟别驾。尚为李雄所攻,使兴诣镇南将军刘弘求救,兴因愿留,为弘参军而不还。尚白弘,弘即夺其手版而遣之。兴之在弘府,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中华书局出版)
二、课文赏析
感天动地赤子情
——《陈情表》分析
魏家俊
《陈情表》这篇文章一点都不讲究构思,作者把自己的困苦处境不厌其烦地从幼年的生活经历说起,而把要说的真正的意思,也就是“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这句请求的话,放到文章的最后,完全是平铺直叙。但是,这里却表现出作者写作时颇费思忖。他需要在这篇上奏给新王朝的皇帝的表文中,委婉地推辞皇帝的征聘,这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忠和孝的关系;二是情和理的关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请求站得住脚。
首先看忠和孝的关系。中国有句古语,叫“忠孝不能两全”,对李密来说,这句话还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他要用对祖母的孝,来掩饰对已经被晋王朝灭亡了的蜀国的“忠”和不能去为这个被视为篡夺了正统王位的晋王朝尽“忠”,所以,作者就要把自己需要尽孝的理由说得非常充分,不能引起新王朝的皇帝的反感。因此,贯穿全文的就是一个理由:祖母年老多病,无人照料,自己尽孝就是无可置疑的了。这样,从第一段的“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到第二段里的“刘病日笃”,再到第三段的“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和第四段的“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主线分明,一气贯穿,而且经过这样的反复强调,也让人觉得情真意切,容易赢得皇帝的同情。
其次,是情和理的关系。在这篇文章里,说理不是主要的内容,因为只有把感情表达得充分了,才能让皇帝由情的感动而产生对理的接受。而文章里要说的“理”,无非就是那句“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由于有了前面对祖母年老体弱的描述,使人已经对作者的困境有了充分的同情和理解,这里的“理”也就很自然地可以接受了。所以,我们可以说,这篇文章为以情说理、融理于情、情动理明的写作方法提供了十分成功的样本。
(选自《名作欣赏》XX.8)
三、诗文荐读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待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如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幼而孤,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
阅读提示:本文作者生动地写出了自己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依靠母亲辛勤抚育,以及父亲为官处世,正直忠厚、表里如一的态度,并真切地表达了作者为官做宰能坚持操守,不苟合于世,完全有赖于父亲的.遗训和母亲的教诲。文章不事藻饰,感情真挚缠绵、催人泪下。
四、鉴赏方略
戏剧的阅读与鉴赏之九:话剧与戏曲
话剧在欧美各国统称为戏剧,传入我国后,为了同我国传统的表演艺术——戏曲进行区别,特称之为话剧,话剧是说话的艺术,以说话和动作为主要表演手段,和我国传统戏曲有异也有同。
首先,从它们的发展来看,两者既相似,又有着不同,西方戏剧的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伟大的希腊人民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戏剧艺术,并且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戏剧诗人和戏剧理论家,它同样也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劳动,和古老的宗教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虽然它的发端要比中国戏曲晚一些,但它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古希腊戏剧的形成和成熟却要比中国古老的戏曲早约16XX年。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是一步步在综合其他艺术的特点上逐步提高和完善的,它的成熟同样也离不开统治者的提倡、文学作家的参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但西方戏剧诞生的同时,也出现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这为它的繁荣和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结构上,西方戏剧和中国传统戏曲大同小异,西方戏剧一般分幕,幕中有场,中国戏曲则分为“折”和“出”。话剧有过场,戏曲有楔子,基本过程都是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不过,西方戏剧较中国戏曲简洁明了,一般没有前面的敷演剧情,而是直接入戏。
话剧艺术的表演重在说话和动作,以写实为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布景的使用力求逼真,道具也必须是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生活,演员在表演时,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无论是刻画人物,展示剧情,还是表达主题,都要靠剧中人说话来完成。所以,话剧的语言更接近于生活,而中国戏曲对于布景的设置则不作更具体的要求,常常是一桌一椅,至于各种效果的演示,则全靠演员的虚拟动作来进行。程砚秋先生曾在闷热的夏日演出《六月雪》,朔风起时,则全身颤抖,而脸上却不见一粒汗珠。至于人物性格的完成,主题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唱词加动作,包括虚拟、夸张的脸谱、服装来体现。例如屋子的设置,话剧则要在舞台上用布景做成屋子的形状,摆上床、桌、椅等实景,而中国戏曲舞台上则空无一物,开门、关门、躺、卧、吃、睡等都是用虚拟动作来体现。但是,话剧传入中国后,和中国戏曲共同发展,自然也互相融合,互相促进,话剧也汲取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些虚拟动作,来增强对人物的刻画,中国戏曲也吸收其布景的艺术,增强了直观性。话剧也引入了唱词,用歌唱的形式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关汉卿》中的“双飞蝶”。戏曲艺术也吸收其说话艺术,对道白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其更接近于生活,尤其是现代戏,则不再使标志性的化妆和脸谱、固定的服装来夸张人物的性格,更进一步地贴近生活。
总之,随着中外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两者将会取长补短、互相吸收、加强融合,为戏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繁荣进行共同的努力。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
理解孩子们情绪的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
体会沉默的可贵。
教具准备
搜集生日的资料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过生日,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话题。昨天,老师请同学们把你们最喜欢的生日礼物和照片带来让老师欣赏,有吗?赶紧把它们拿出来吧!谁来说说你过生日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完成预习要求:
⑴ 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写在每个自然段段首。
⑵ 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⑶ 找一找自己读不准的字音或不明白的语句,以便请同学们或老师帮助。
2、汇报学习,趣味识字:
⑴ 读一读课文中的生字。
⑵ 找出相同结构的字。
⑶ 找生朗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⑷ 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17)
⑸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理清的层次
1、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下发生的事?
四、再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沉默的可贵
课文哪几段描写了孩子们的沉默?下面,请同学们默读12、13、14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孩子们沉默的语句,谁起来读你找的句子?
1、随机出示文字:a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
b过了一会儿,几位女学生沉静地举起了手。
你从哪个词语能看出孩子们沉默了?
你能读出此时教室里的静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让我们一起合作读这一部分,来回味这个快乐的、热闹的场景。(师生分角色读课文第一部分。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孩子们快乐地交谈着,他们谈的内容就这些吗?(不只这些)你从哪里看出来了?(……)
3、就让我们的谈论填补省略号的空白。谈到你的生日,谈到你的父母给你祝贺生日,你最想说什么?
看来大家会感受爱了(板书:感受 爱)。感受爱的时刻多么令人激动。而现在,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大家齐读这一段。
谁再读你找的句子?
相机出示: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如果要从这段话中找一个词语来概括它的意思,你会选哪一个?(寂然无声、沉默)
4、同学们为什么沉默了?请大家看着图画,思考:此刻他们在想什么呢?
出示练习:在这足足一分钟的时间里,有的不断地自责着
在这足足一分钟的时间里,有的不停的埋怨着自己
在这足足一分钟的时间里,有的在想要是时间可以倒流
(请选择其中的一句话为开头说一说)
沉默,说不说话?嘴上不说心里说不说?是呀,爸爸妈妈那样的爱我们,
而我们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又有谁给爸爸妈妈祝贺过生日呢?
这沉默可真不简单,它让我们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回报(板书:回报)学会感恩的`孩子怎么读这段话?
学会感恩的孩子最可爱,懂得回报的孩子最快乐。
为什么说“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犯了错误,犯了错误似的,他们真的犯了错误吗?——没有,只是他们觉得自己对不起爸爸妈妈)
老师给孩子们提了这样一个建议:
此时如果你当时也在教室里,听了老师的这个建议,你会怎样做?我们的礼物可能是一张自制的卡片,可能是一片捡来的树叶,他们虽然很粗糙,不够精美,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句话:
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
三、小结
四、课后作业:
1、选做一: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摘抄在语文积累本上,并背下来。
2、选做二: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主题,写一个小片断。
推荐读书:《爱的教育》。这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书里有许多精彩、感人的亲情故事,值得大家用心去读。
语文教案 篇7
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路边的枫叶红了,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菊花开了,田野里高粱笑红了脸,金灿灿的稻子笑弯了腰,果园里又大又红的苹果挂满了树枝……是植物装点了我们的大自然,让它变得丰富多彩。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大自然中的哪些植物呢?
学生说老师归纳___是植物中的水果、___是植物中的树木
句式训练:我知道________是植物。
二、新授:
1.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植物,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现在李老师就带同学们到一个植物园去参观,看看你们认不认识那里的植物,你们想去吗?
2.看图片说植物名。(蘑菇指可食用的菌类植物。)
3.同学们看到这些植物能很快说出它们的名字,真不错。但是还要会认、会写它们的`名字才算真正认识它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读读词语识汉字,来认一认、写一写它们的名字。请同学们坐直、抬头、举手跟李老师板书课题。
4.听李老师读一遍课题,看看哪位同学最会听,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师读,生说)请同学们读一遍课题。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课文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
5.这节课就来学习第一部分,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前4行的词语,读的时候李老师有3个要求,请认真看,仔细听:(1)第一遍读准字音,看清哪些是轻声字;(2)第二遍用小手盖住拼音读;(3)想一想这些词语与什么有关?请把书翻开到72页,自己读一读吧。
6.检查:
(1)课文中的生字朋友等着大家来认识它们了。(指名2人读,评,齐读)
(2)你们能认出植物们的名字了吗?(小老师2人领读)
(3)同学们都读得特别带劲,看,李老师把读轻声的字变成了红色,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哪位同学觉得自己读得好的,请站起来读听。(3人)还有没有同学觉得自己读得好的,一起站起来读。
(4)来,让我们一起再大声读一读。李老师想听听男孩子来读,(声音真洪亮)李老师还想听听女孩子来读(声音清脆悦耳,真好听)
7.有拼音的词大家都读得很好了,如果去掉拼音还能不能读好呢?(齐读开火车)
8.每组选一个代表每人读一行,想想每行的词语都跟什么有关?(板书:花水果蔬菜)
9.(课件:花)你们见过这些花吗?什么时候?在哪见过?花怎么样?请用:什么时间,我在哪里见过怎么样的什么花。说话
山茶花是一种名贵的观赏植物,春天开放。春天,红艳艳的山茶花绽放着美丽的笑脸。
讲解茶字:读组词部首艹跟师书空描红仿写
读第一行词,读出花的美,花的香。
10.(课件:水果)说词组,说句子:我爱吃____的______。
读第二行词,读出水果的香甜。
11.(课件:蔬菜)你们喜欢吃蔬菜吗?多吃蔬菜身体好。
用:我最喜欢吃_____、______和_______。
卷心菜(包菜、包包菜)卷是多音字字卡读书空描红仿写评
读出蔬菜的美味。
12.瞧,这些词语朋友都跑到李老师手上来了,听听谁读得最准,最先叫出它的名字,我就把词卡给谁,请他到黑板上找到词语的家贴上去。(都给词语找到家了吗?真能干。)
13.能不能不看书,拍手来读?
小组接龙拍手读
能不能背出来?试一试
14.“火眼金睛”课后作业扩展黑板开花:艹大多与植物花草有关
三、: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参观了植物园,认识了很多花、水果和蔬菜,真是长了不少知识呢!下节课李老师会带同学们到树林、果园里参观。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围绕单元主题安排了六项内容。第一项是写出词的反义词,第二项是让学生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写法有什么不同,第三项是让学生体会怎么样写具体,第四项是积累关于动物的歇后语,第五项是介绍十二生肖的知识,第六项是让学生了解一种珍稀动物的生存状况并互相交流。
设计理念:
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究教学方法,注意举一反三。
教学目标:
1、用找反义词的方法积累词语,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学习描写。
2、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3、了解十二生肖方面的知识。
4、了解我国的珍惜动物的`生存状况。
教学重点:
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用找反义词的方法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学习描写。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收集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了解十二生肖的知识。
教学手段:
自学理解法、交流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语文七色光学习。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 明确目标。
2、 合作探究1
学习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学习要求:想一想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是什么。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3、 展示评价。
4、合作探究2
学习内容: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每组句子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学习要求:在小组内读一读,思考每组句子的写法的不同
学习方法:小组交流解决这个问题。
5、展示评价。
6、合作探究3。
学习内容: 读一读下面这段话,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样具体写出山雀的快乐时光的。
学习要求:通过对比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方法。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7、展示评价。
8、合作探究4。
学习内容:日积月累
学习要求: 读一读课本上的歇后语,讲一讲这些歇后语的意思,展示自己收集的鱼动物有关的歇后语,讲讲其中包含的意思。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9、展示评价。
三、达标检测
1、完成习题卡。
2、 知识窗 收集有关生肖与名人、生肖与成语、生肖与剪纸等方面的资料,丰富自己的见闻和积累。
3、窗外事 引导学生展开调查活动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何收获?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
1、 组织一个收集歇后语比赛活动。
2、上网调查珍稀动物写一份保护珍稀动物的倡议书。
板书设计:
语文七色光五
反义词
特殊—一般 隐蔽—公开
嘉奖—惩罚 日积月累
迷惑—清楚 谨慎—大胆
严厉—温和 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俯视—仰望 精致—粗糙
悲哀—欢乐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写作教案11-03
语文优秀教案11-08
语文《咏柳》教案11-09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