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1 14:59:3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使学生理解“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整个童年的小屋”的含义。

  2.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9自然段。

  5.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1.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9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童年的小屋”的含义。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最令人羡慕的时期,每个人的童年都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绿油油的田野深处那件装满作者整个童年的小屋,去感受作者对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深究,品味感悟

  1.小屋里都有什么?体会小屋的简陋。

  2.让作者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感受小屋带给作者的快乐童年。

  3.离开小屋时,作者的心情如何?体会作者离开小屋时的感受。

  4.朗读指导。重点指导要背诵的段落,适时给学生背诵的机会,引导学生交流背诵的技巧,帮助学生积累词句,便于学以致用。

  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谈一谈在你的家里,给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给同学听一听。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谈感受。

  五、小结

  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

  六、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二、积累内化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巢、蹈、躁、睬、傻、蜗”的写法。

  3.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三、练一练

  蹈、躁、睬

  滔、噪、踩

  四、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与同学交流,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操。

  五、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读课文,写生字。

  2.预习12课。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领悟和了解同音字、形声字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2.积累有构词特点的成语和四字词语。

  3.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积累成语。

  4.自主阅读短文,概括主要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重点难点

  1.了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音同字不同的,意思不同。

  2.体会词语的构词特点。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有构词特点的成语和四字词语。

  2.自读自悟,读懂成语故事、积累好词佳句。

  重点难点

  1.了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音同字不同的,意思不同。

  2.体会词语的构词特点。

  教具准备

  教师:几组常见的同音字和较典型的形声字,成语故事。

  学生:字典、词典和成语词典。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10)

  1.读懂题意,自读自悟。

  2.合作交流,发现特征。

  3.总结规律,拓展延伸。

  二、语海拾贝(10)

  1.自主读词语,读正确,读出节奏。

  2.用符号勾画出各组词语中相同处,帮助理解、记忆。

  3.互动学习,讨论构词特点,讨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4.熟读、积累。根据四种构词特点进行改写或补充练习。

  三、点击成语(10)

  1.自由练读,读正确,读通顺。

  2.把读懂的`内容讲给同桌听,或提出自己的疑惑,互动释疑。

  3.结合实际,交流阅读体会。

  4.教师引领,归纳总结。

  5.拓展延伸。可讲讲其他成语故事,也可涉及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四、自主阅读园地(10)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

  2.勾画出你最欣赏的内容,与小伙伴交流、分享。

  3.提出你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生生、师生互动探讨。

  4.选择你最愿意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包括背诵、摘抄等。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用书面、口头结合等方式表达自己观察自然、观察社会所得。

  2.能以春为题搜集、整理、筛选信息资料。

  3.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教具准备

  1.在学习本单元第一课后,就可以布置本项学习任务,给学生足够的资料搜集、展示准备的时间。

  2.教师可选两首咏春诗准备朗诵表演。

  教学过程

  一、搜集资料,交流信息(10)

  1.自主地通过各种渠道和不同方法,搜集春的资料。

  2.与同学交流搜集的资料,探究充实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二、独立设想,合作构思(10)

  1.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设想参加展示会的形式,是诗文朗诵,还是办小报

  2.根据设想的展示形式,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

  3.寻找、邀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构思方案,做好参加展示会的准备。

  三、成果展示,重在过程(10)

  1.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展示成果,教师做好组织工作。

  2.展示者可以汇报在搜集材料和准备展示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收获体会。

  3.观摩者可以质疑问难,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教师在参与过程中言传身教,因势利导。

  四、成果评比,重在激励(10)

  1.可以将个人、小组的展示都归结到四大组评比。

  2.定性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重。

  教后感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会围绕春天选择习作材料。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在本单元积累的语言材料。

  4.感受春天的魅力。

  教具准备

  1.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选票、构思。

  2.教师准备1~3篇各具特色的范文。

  教学过程

  一、读懂要求,明确目标(10)

  这次习作紧扣单元主题,与课文内容、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围绕春天自由写作,体现了从读到做再到写这样一个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学生可以模仿课文写春景、春游活动,也可以写与春天有关的人和事,还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发生的事。要注意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1.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习作要求,培养独立探究意识。

  2.小组合作解决疑惑。

  3.教师引导梳理习作要求,明确选票范围,提示本次写作目标。

  二、读写结合,扩展视野(10)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

  都与春天联系紧密,有写人的、写景的、状物的

  2.引导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成果中选择习作材料。

  3.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材。

  三、自主表达、学习修改(20)

  1.在写的过程中,老师巡视,发现亮点,及时点评导向。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快乐。

  3.引导学生练习用修改符号在草稿上自主、互动修改。

  教后感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依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闪烁着人生智慧的警句,不知点燃过多少孜孜不倦的求索者思想的火花,它让人懂得维护安宁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它促人明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治国理想;它让人彻悟“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真谛。这些千古绝论,就出自于春秋战国时孟子的《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皆为说理散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施行“仁政”与否。从而说明“人和”对战胜的决定作用,由此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说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人只有通过艰苦磨炼,才干有所作为。进而由个人谈到治国,由此自然导入文章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分,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善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读后发人深思,颇受启迪。

  教学这两篇短文,切忌把它上成纯文言知识传授的机械枯燥的工具课,而应遵循《语文课程规范》中提出的新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与见解,真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发明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科学释疑的能力,提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发明性阅读的能力”。两篇短文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所以在教学中要始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受到深刻的德育美育的熏陶。

  【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测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如一词多义,虚词的作用和通假字现象。

  ⑶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

  ⑸ 动情背诵课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⑹ 多角度赏读课文,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 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 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身的心得,能提出自身的看法和疑问,并通过合作交流,一起研讨,解决疑难。

  ⑶ 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 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考虑,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对作品的倾心解读,实际上也就是情感培养的过程,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式】

  1、本文采取“文言美文六步诵读法”来教学,六步为:初读课文,疏通句意;吟读课文,引情入境;研读课文,理解文意;赏读课文,玩味精粹;展读课文,飞扬神思;背读课文,积累语言。其核心就是强调“以读为本”。

  2、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考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3、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学则须疑”,疑能增进兴趣,疑能获得真知,心中有疑,才会探疑,主动探疑才会科学释疑,在这个过程中,将充沛突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4、比较阅读,迁移拓展。阅读两篇短文,要在比较中弄清它们在论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方面有何异同。这样联系起来考虑,将会更有启发性,同时还可以由此和彼,联系生活,进行必要的迁移拓展。

  5、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和加任务,防止上成纯文言知识传授课和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构思】

  1、导语激趣,导入课题。激趣是这一环节的重点,方法多种多样,可由孟子众多的名言警句说起,可由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导入,可讲孟子的生平故事,……总之,无论用哪种方式导入,其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初读课文,疏通句意。辨析疑难字词句,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互相解疑,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解决。

  3、吟读课文,引情入境。反复吟诵课文,揣测吟诵要领,体味吟读美感,从而忘我入境,让读者与作者相互心心交融。

  4、研读课文,理解文意。在研读探究过程中,始终不能离开读。速读知大意,细读明道理,在范读、齐读、对读中质疑发问,研讨解疑,挖掘课文内涵,明了作者观点,懂得作者所讲的道理。

  5、赏读课文,玩味精粹。引导学生学会在诵读中欣赏,在欣赏中诵读。一赏其严密的逻辑思路。二赏其恰当多样的论证方法。三赏其精辟生动的论证语言。四赏其独到铿锵的政治见解。

  6、背读课文,积累语言。熟读成诵,诵中有思,思中有获。此项任务可延展到课外完成。

  7、展读课文,飞扬神思。由此和彼,联系自我,链接生活,拓展阅读和考虑的空间,从语文小课堂走向生活大课堂。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搜集各种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交流同学们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自由写一篇习作,培养习作兴趣。

  3、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4、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天都发生着数不尽的事情,从国际时事动态,到国内新闻,让人目不暇接;每天都会产生道不完的科学成果,从航天飞机一次又一次的宇宙探素,到生物工程的突飞猛进,使人眼花缭乱。大自然中,植物奇闻,动物轶趣,有太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了解。在我们人世间,真善美、假丑恶,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述一下大家了解的奇妙的世界。

  二、小组交流

  1、交代讲述、倾听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

  3、组内成员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出的最佳发言人。

  2、挑选几名最佳发言人,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也可以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四、激发兴趣,拓展练习

  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节课同学们交流了大量自己搜集的资料。你们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就像打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了解到的是色彩缤纷的世界。这么多的信息,你们是从哪里搜集到的,请同学们谈谈。

  2、学生交流。

  3、同学们这么喜欢交流信息,那我们办一个世界真奇妙小小电台,利用课前时间发布信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

  习 作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许你到过祖国的秀美山川旅游,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让你至今记忆犹新;也许生活中有些事你一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笑,而另外一些事可能让你现在仍然后悔不迭;也许你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愿望还没有向人倾诉;也许压抑已久的委屈让你时刻苦恼不已;也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让你觉得愉快舒服的,有让你觉得别扭难受的;也许你想象力很丰富,经常遨游在想象的天空,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让你不吐不快这次习作就是一次自由习作,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现在请大家读读习作提示,看看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写最想写的,内容要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二、开启思路

  1、播放电影。

  请大家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把你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你的各种瑰丽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

  2、定格放大。

  请大家睁开眼睛,同学们一定都看到了丰富多样的画面,那么你最想写什么呢?请再闭上眼睛把这组画面定格,并把它放大,仔细看好每一个细节。

  3、慢放重现。

  习作提示中有一条要求:把内容写具体,如何写具体呢?请大家把刚才定格放大的画面在脑子里慢放重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仔细。如写事情的要仔细看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如写景物的,要理清顺序;如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她)?

  三、小组交流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四、试写初稿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五、评议初稿

  1、小组内轮流读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了解有代表性的习作。

  2、请一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六、赏析优秀片段

  每个小组推选一两个优秀片段,请同学们进行赏析。

  七、修改习作

  1、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2、誊写习作。注意书写工整。

  八、展示优秀习作

  我的发现

  一、读一读

  1、请同学们各自轻读词语,读不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请教。

  2、开火车轮读词语。

  二、想一想

  读了这些词语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1、自主发现。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三、比一比

  1、根据这些词语的规律,你还能想出这样的词语吗?现在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如事事如意、官官相护、夸夸其谈、窃窃私语、念念不忘、闷闷不乐等)

  2、比赛速记:一分钟时间读记,看你能记住多少词语。

  三、说一说

  任意说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一个或几个词语。

  四、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

  2、投影打出词语,请学生轮读。

  3、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每组中左边是已学过的熟字,右边的字是熟字加偏旁组成的)

  4、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条中的12个生字。

  5、朗读巩固。

  6、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

  五、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古诗,很多古诗的内容是反映纯真的友情、浓浓的乡情和永恒的亲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各自轻声读书上提供的诗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4、品味这些诗句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7、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如,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句,反映送别的诗句等。

  六、趣味语文

  故事引入

  有一对夫妇,丈夫嗜烟成癖,妻子屡劝丈夫戒烟,总不见效。一天,妻子灵机一动,吟了一副叠字联劝他:根根支支抽抽扔扔张张人民币;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尼古丁。丈夫听到这副对联,沉思良久,发誓戒烟。他拟了一副拆字联自勉:信是人言,本与取信于人,必然言而有信;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故事中的那位妻子以叠字联进一句忠言,丈夫以拆字联立一句誓言。这一个忠言、一个誓言,可谓妙趣横生。说到言还有很多有趣的不同的说法。(出示主题──说言)

  说言激趣

  1、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名人说过的话叫──?

  精炼著名的话叫──?

  宣誓所说的话叫──?

  临走写下的话叫──?

  2、读一读。

  自主轻声读课本中的内容。

  指名读。

  3、想一想。

  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赠言。

  小组说。

  全班交流。

  七、拓展活动

  1、说笑。

  2、课后积累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有趣的话题,收集起来。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复习有关汉字知识,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

  二、难点、重点分析

  怎样识记和纠正错别字?

  分析:识记和纠正错别字的主要办法是熟悉汉字的结构,善于识别错别字。错字指字的笔画没有写对,别字指写“白字”。

  造成错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多写笔画而错,如“步”误写为“ ”、“染”误写为“ ”;②因少写笔画而错,如“初”误写为“ ”、“速”误写为“ ”;③因误用偏旁而错,如“淫”误写为“ ”、“抓”误写为“ ”,造成别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音近而错,如“刻苦”误写为“克苦”、“书籍”误写为“书藉”;②因形似而错,如“针灸”误写为“针炙”、“仓库”误写为“仑库”。

  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有:①抓字音,记字形。例如“令”和“今”两类字容易相混,可以抓往它们的声母来区分。凡是声母是“L”的都写“令”如“苓”、“岭”、“龄”、“铃”、“冷”、“领”、“邻”,“怜”、“玲”、“伶”等;其他声母的都写“今”如“岑”、“含”、“贪”、“念”、“吟”、“矜”等。同样的道理,有些字可以抓“韵母”来记忆,如“舀”(y3o)和“ ”(xi4n)两类字,凡韵母是ao的,都写“舀”如:“稻”、“蹈”、“滔”,“韬”等;凡韵母是ian的,都写“ ”,如“陷”、“馅”、“焰”、“掐”等。②抓形旁,记字形。例如“礻”旁和“衤”旁的字很容易相混,抓形旁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礻”是“示”的变形,古时候“示”旁的字一般同祭祀或祈祷有关系,所以都从“礻”,如“神”“祥”、“祷”、“礼”、“祖”、“祀”、“社”、“祈”、“祸”、“福”、“祝”、“禄”等;“衤”是“衣”的变形,所以凡同衣物有关系的字都从“衤”,如“衫”、“袄”、“袖”、“裙”、“被”、“袜”、“衬”、“袱”、“裤”、“褐”、“补”等。③抓类推,记字形。一大批简化字和一部分简化偏旁是可以类推的。例如汉字偏旁“ ”’简化作“仓”,“ ”简化为“仑”。依此类推,凡是用“仓”作声旁的,一律从“仓”如“抢”、“苍”、“沧”,“疮”、“创”等,凡是用“仑”作声旁的,一律从“仑”如“伦”、“沦”、“轮”,“抡”、“纶”、“论”等。掌握这种类推的规律,就不会把“创伤”写成“ 伤”,把“议论”写成“议 ”了。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有关汉字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1.了解汉字的特点。

  (1)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方块体,写法各不相同,书写以字为单位。

  (2)每个汉字都读成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

  (3)汉字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说它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它和语音不发生固定的联系。由于方言的不同,同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读音,而且声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或语素往往要用不同的字来表示,这样又形成大量的同音字。

  2.熟悉汉字的造字法。

  一般说来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以下四种:

  (1)eq x(象形)

  象形是用描摹实物形状来造字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象形字,如:日、月、山、云、人、手、牛、爪、衣、卉、行、泉等。

  (2)eq x(指事)

  指事是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示性符号表示意义的一种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指事字,如:上、下、寸、刃、本、未、甘、亦等。

  (3)eq x(会意)

  会意是把意义上可能发生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的一种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会意字,如:兵、北、从、步、采、牧、莫、暮、休、苗、开、伐、明、林、炎、磊等。

  (4)eq x(形声)

  形声是用形和声两部分拼合在一起来造字的一种方法。,即形旁、形符,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即声旁、声符,表示这个字的读音。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形声字,如:恭、慕、灸、忽、超、钢、雾、梨、湖、忠、泳、鹅、珠、描等。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据统计,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学习汉字,主要是学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排列的位置是多种多样的:

  ①左形右声——江、村、情、姑、按、编、订

  ②右形左声——飘、攻、战、顶

  ③上形下声——箕、宇、窝、雾

语文教案 篇6

  第六单元 复习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中出现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的意思。

  3.领会句意,把握课文思想内容。

  4.领会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赏析古诗文的能力。

  5.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6.识记有关常识,美文及名句。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思维的哲理性,培养观察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乐观的志趣,豁达的胸怀,进取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自然美,欣赏生活情趣美。

  二、学法指导

  1.撰写100字左右的单元内容概述。(课前)

  2.自制文体,文学常识积累卡。

  3.自制实词、虚词积累卡。

  4.自制名句积累卡。

  5.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6.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入方法;

  2.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3.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解决办法:一是反复吟咏、背诵。二是讨论归纳。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进行知识抢答

  2.交流积累卡。

  3.练习巩固。

  4.能力迁移训练

  七、教学步骤

  (一)概述单元内容

  本单元所选课文有的写人,有的写景,有的记事,有的抒情。要注意体会《五柳先生传》的写人方法,《小石潭记》中生动形象的写景以及《观潮》中的'语言描写。同时要背诵五首诗歌,悉心体味其中的名句。

  (二)知识抢答

  1.有关文学常识

  2.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宇

  3.名句背诵

  (三)归纳常见虚词的用法

  (四)巩固练习

  背诵默写

  1.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七言绝句《秋词》

  2.《五柳先生传》中描写五柳先生生活贫困的句子是

  3.全石以为底,近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4.苏轼词《浣溪沙》中着重描写清泉寺的外部环境,以衬托寺庙清静和优雅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语段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年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相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佁然:愣住的样子 (2)傲尔:忽然

  (3)逝:离去 (4)邃:深

  2.把上文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公似的凹凸交错,没法知道它的源头了。

  3.上文第1段,作者写潭水时,通过游鱼、阳光、影子等具体的描写,突出了潭水 清澈透明 的特点。

  4.作者描写鱼,采用了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上文描写鱼静态的语句有 怡然不动 ,描写鱼动态的语句有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第2段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斗折”写的是 溪身 ,“蛇行”写的是 溪水 。

  6.潭上四周景色给人的印象是什么?作者这样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六)能力迁移

  临江之人畋(tián),得幼麋,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d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意。幼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之友也,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注释]畋:打猎。怛:恐吓。

  1.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B)

  ①得幼麋,畜之(养)

  ②群犬垂涎,扬尾皆来(摇动)

  ③稍使与之戏(玩耍)

  ④积久,犬皆如意(心满意足)

  ⑤以为犬良我之友也(友善)

  ⑥抵触偃仆(俯卧)

  ⑦益狎(亲近)

  ⑧狼藉道上(指幼麋尸骸散乱)

  A.①④⑧ B.①③⑦

  C.②⑤⑦ D.②⑥⑧

  2.下列加点的“之”,意思完全相同的是(D)

  ①临江之人畋②得幼麋,畜之

  ③其人怒,怛之④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

  ⑤稍使与之戏⑥忘己之麋也

  ⑦以为犬良我之友也 ⑧与之俯仰甚善

  ⑨共杀食之

  A.①⑥⑦ B.②④⑧

  C.③④⑤ D.②⑤⑨

  3.为下列各句选择正确的意思。

  (1)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C)

  A.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只是让它别乱动。

  B.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给狗看幼麋(让它们彼此)熟悉,并让狗不要乱动。

  C.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并让狗不要乱动。

  D.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给狗看幼麇(让它们彼此)习惯,只是让幼麋别乱动。

  (2)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B)

  A.群狗害怕主人,和主人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恭敬,但时常舔着它们的舌头。

  B.群狗害怕主人,与幼麋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友善,但时常舔着它们的舌头。

  C.群狗害怕主人,和主人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恭敬,但时常用舌头去舔幼麇。

  D.群狗害怕主人,与幼麋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友善,但时常用舌头去舔幼麇。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A。幼麇能和家犬一起玩耍,是因为家犬和幼麋相处久了,彼此较熟悉,也较友善。

  B.幼麋“至死不悟”,是因为它始终未搞懂家犬与外犬有什么区别。

  C.临江之人对幼麇不恰当的庇护和宠爱,是导致幼麇悲惨遭遇的原因之一。

  D.本文的寓意是说明不增强自身的生存斗争能力,一味倚仗权势而随心所欲,只能落得悲惨的下场。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月亮的心愿》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借助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准备的美好品质。本文既有童趣,又极富人情味,寓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是低年级阅读的要求。因此,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从中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产生关心父母的愿望,指导自己的行为。

  3、情感目标:

  培养爱父母,爱家里每一个人的情感,在行动上学会体贴、照顾父母,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在行动上学会体贴、照顾父母。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情入境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老师小时候的心愿呀,是当一名人民教师,现在老师的愿望实现了。那你们有什么心愿呢?

  (学生自由发言)

  月亮有什么心愿?

  板书:月亮的心愿

  (齐读,注意轻声)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质疑是思维的火花,便于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二、读文识字,感知全文

  1、提出朗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请把你愿意读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学生圈出本课要认的生字,读准字音。

  (先独立阅读,然后小组成员互读正音)

  4、这些生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是怎样认识的,请把你的方法和伙伴交流。

  5、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字,在文中找相应的词、句子。

  将识字、读文融合在一起,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了语言,提高了认识能力。

  三、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1、展示第一幅图:

  ⑴ 学生边看图,边读与图内容有关的课文。

  ⑵ 感悟句子的意境,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2、展示第二幅图:

  ⑴ 学生边看图,边读与图内容有关的课文。

  ⑵ 感悟句子的语境,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语气。)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两人小组互读。

  表演读。

  分角色朗读。

  4、再次通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读了课文,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释疑,教师加以点拨。)

  让学生在情境中自读感受语言,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言,并且能够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对于理解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帮助。

  四、扩展小结,体会深意

  月亮为什么要改变心愿呢?月亮最终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齐读:两天后的一个艳阳天,孩子们一个都不少,排着队,愉快地走在郊游的路上。”

  你们现在知道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了吗?

  指名自由发言。

  小结:

  月亮开始是什么心愿?──好天气。

  后来呢──下雨。

  最后呢?──一起郊游。

  练习说话: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月亮?

  你有什么心愿要送给月亮吗?让我们闭上眼睛,对着月亮许个心愿吧。

  五、故事拓展,课外延伸

  1、谈谈本节课的新收获。

  2、讲故事《乌鸦反哺》。

  3、说说自己的心愿。

  培养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知识、体验生活,从而感受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月亮 去郊游

  心愿

  珍珍 照顾妈妈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认识“隙、漾、拣”等7个生字,会写“概、聚、释”等9个字,掌握“释放、大概、匆匆、纽扣、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难点领会儿童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体会作者喜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成千盈百、浑身解数”等词语的意思。

  2、思考: 冰心奶奶为什么把诗句改为“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3、查阅作者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

  2、明媚的春天来到了,人们纷纷到郊外踏青游春,孩子们也不例外。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冰心奶奶把这两句诗作了这样的改动:“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散文。

  板书课题,齐读,释题,质疑。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在存疑处做标注。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并交流读懂的内容,说说喜欢的理由。

  教师相机指导字词的识记与理解。

  释放、大概、匆匆、纽扣、树梢、旺盛、感召、聚精会神

  3、评价读书情况,梳理疑难问题。

  三、再读课文,围绕“行”理思路。

  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作者游览的行踪顺序及主要见闻。

  讨论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

  齐读课题,说一说作者跟着儿童的足迹到了哪些地方。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品读“儿童多”。

  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块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写儿童多的句子。

  2、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

  ①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魔术匣子”和“小天使”分别比喻什么?体会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

  ②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理解座无隙地,从而体会孩子的多)

  ③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

  (“脱”“搭”写出他们玩得很随意。“说”“笑”写出他们很开心。“闪着汗珠”写出他们玩得很劳累。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呢?)

  ④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无数”写出了人多。“荡漾”“ 哗哗”衬托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⑤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他们和我们常常“撞个满怀”,说明他们有点莽撞;他们总是说一声“对不起”,表现了他们的懂礼貌,从而可以看出孩子的活泼可爱)

  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体会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3、小结: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乐园,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海洋。他们尽情说笑,在阳光下东奔西跑,个个忙得鼻尖冒汗,却又那么欢畅活泼,不知疲倦。他们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充满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 。

  (二)品读“春光美”。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为了找春天,找美好的春光,那么作者在儿童多处有没有找到春光呢?

  1、请你找到描写春天的`段落,把描写春天美景的句子画出来。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2、讨论交流。

  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像喷花的飞泉”展示出海棠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富有动态美。)

  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描述。

  3、指导朗读。

  4、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

  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灿烂,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齐读,读出惊喜、赞叹之情)

  5、尝试背诵,积累语言。

  (三)领会儿童与花儿的相通之处。

  冰心奶奶把儿童和春光怎样联系起来的?

  1、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交流体会:花儿和儿童都有怎样的特点?

  反复朗读,感悟相通之处:生机勃勃,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让别人看着也快乐。

  3、指导朗读。

  4、欣赏着满院的春色,看着满眼的儿童,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说)

  (体会作者借赞美春天的花朵来赞美生机勃勃的儿童。儿童就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说海棠花是春光,那么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小结: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美,因为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三、回归整体,感悟内化。

  1、春天在哪里?冰心奶奶告诉我们: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齐读最后一段,领会儿童是充满生命力的,是永远的“春天”。

  2、文章开始交代“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文章的结尾,又写到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文章的题目也是用“只拣儿童多处行”。相信现在你对“只拣儿童多处行”又有了深刻地的理解,请你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只拣儿童多处行”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表面上是说孩子们在哪里,春天就在哪里,跟着他们的足迹就可以找到春天,其实文章隐含着的意思是说孩子们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活泼可爱。作者抓住他们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用饱满的笔触刻画了春天里的孩子们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喜爱儿童,寄予希望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走近冰心。

  1、走近冰心: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因为冰心奶奶爱儿童。她曾经说过,儿童是世界上最美的,除了宇宙之处,就是儿童。儿童是天使,是春的使者,是祖国的春天。冰心奶奶一直关心着少年儿童的成长,“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奶奶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心奶奶作品的灵魂。

  正如巴金老爷爷所说: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出示冰心的作品:《别踩了这朵花》《纸船》

  2、推荐阅读:诗集《繁星春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文中优美的语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写作教案11-03

语文复习教案02-28

语文《口技》教案02-27

《语文园地》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