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6篇【推荐】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⑵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⑵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教学难点】
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开篇词)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初读课文
1、杨修因犯何罪被杀?
2、曹操对夏侯惇只是佯怒,欲斩之,为什么对杨修却是毫不留情?
3、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在这些事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
四、再读课文
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说说理由。
五、研读课文
概括曹操、杨修的形象。
六、拓展迁移
请结合你对文章的感悟,用一句话对杨修进行点评。
七、作业
1、以《从杨修之死所想到的》为题,写一段话,谈谈你的认识。200字左右。
2、(选做)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并不相同,结合你的所学,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段话。200字左右。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2.交流课前部分资料,以“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为题,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
4.板书课题:开天辟地
解释课题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5.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认清字形。
(2)标出小节号,把课文读通顺。
(3)画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读词语
(2)分小节读课文,随机进行字音及断句的指导。
(3)交流已理解的词语。
(4)同桌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5)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
1.在盘古还未开天地前,天地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第1小节。
(抓住“混沌一团”,“大鸡蛋”两个词让学生想象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认真默读第2到5小节,感受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给你留下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1)交流。
(从“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等处体会到盘古身躯的高大及力量的无穷;从“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等词体会盘古对光明的向往及创造新世界的决心,同时体会开天辟地的艰难,从“也跟着长高”、“一万八千年”等处体会到盘古意志的坚定,形象的高大。)
(2)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让人通过你的读了解盘古的伟大吗?
(3)指导朗读,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子中有反义词,分别是轻而清——重而浊,冉冉上升——慢慢下沉,天——地等,这样大家能一眼看出天与地的变化,形象地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
3.过渡句,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就在临死前,盘古还化生出了世间万生物。
4.老师很喜欢这一段,尤其是读到“精疲力竭”“含着微笑”“临死”这几个词时就特别感动,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你为什么感动呢?
(盘古面对死亡显得那样乐观、无畏、坦荡。还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世间万物,多么伟大的心灵呀!)
5.让我们怀着这种感动齐读全文。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学生读课文,回顾所学内容。
二、练习复述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三、拓展文本,创编诗歌
1.盘古开天地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人类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神话呢?从中你又有何想法呢?
板书:丰富的想象
2.仿写诗句
我想把手抚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
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我想——,
这样就能——。
四、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搜集神话故事,与伙伴们一起分享神话的精彩。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什么?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什么?
教学难点: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请大家伸出右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5.爷爷和小树
指名读课题。指出“爷爷”的读音。
全班齐读课题。
(一) 复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去掉拼音,认读生词。
(二)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二、读中品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出示)一棵小树图,同学们看到了这是一棵小树,在课文中找一找,哪句话告诉我们这棵小树长在什么地方?
2、读这句话。(即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在听着这呼呼的风声,你感觉怎样?(冷)
3、是的,小树也和你们一样感觉很冷,那它会在寒风里说些什么呢?谁能表演跟大家看。指名表演。
4、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板书:穿衣)
5.出示“暖和的衣裳”,提问: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我们说“暖和的衣裳”,还有哪些东西是暖和的?(出示)“暖和的—”学生练习说。
6、爷爷为什么要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爷爷这样做的结果怎样?(板书:不冷)
7、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后会对爷爷说什么?
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9、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
10.带着感情全班齐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生说小树的变化。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出示第二幅图)
指名读相关句子,师相机板书:撑伞,不热
4、请生说一说“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学生练习说)
5、夏天,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后交流。
6、指导朗读第三段,读出爷爷开心的心情。
7、出示二三两段句子,男女声分读。
三、拓展延伸
1、看。小朋友,你们看,不管是新春还是盛夏,不管深秋还是严冬,爷爷和小树都在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也正是有了像爷爷一样的人,关心爱护树木,所以我们今天就能见到这么美丽的景色。
2、出示树木图片,让学生欣赏。这些树木长得这么高大,这么茂盛,凝聚了很多人的汗水。当然,树木也在不断地回报我们,你知道树木对我们有那些好处吗?(长果实、做家具、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卖钱)没有了树木,我们就失去了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爱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用出现文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五”“四”字。
2.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不”的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四”的第四笔是竖弯,强调竖要直,弯要圆。
3.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5、 学生作业展示评析。
板书设计:
5 爷爷和小树
工作室成员叶晓华《爷爷和小树》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及评课意见 冬 爷爷 穿衣 小树 不冷
夏 小树 撑伞 爷爷 不热
评课意见: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树为爷爷遮挡太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中,教师立足三点:
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学习二三自然段中,学生先看图、想象,然后通过指名读、老师范读、齐读等方式读出爷爷和小树互相得到帮助后的快乐,从而想到人和树要和谐相处。
2、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解读课文。
在教学时,通过生动、形象的视觉体验,讨论、交流,突破“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重点。
3、激活思维,运用想象,延伸课外
小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教师设计了说说演演“小树会在寒风里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小树,爷爷这么照顾自己,你又会说些什么呢?”“爷爷会对小树说些什么呢?”等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说话的匣子,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形象。在课的结尾以树木与人类的和谐相处作为课的延伸,在美丽的画面欣赏中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在学生齐读第二段后,教师引入“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从而进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教师没有像第一部分的教学那么细腻,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前一段课文学习的基础,老师关键是要引导他们怎样去读懂课文,体会课文,所以在这里教师重点突破“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和感情朗读句子这两个阅读重点。然后通过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两个自然段体会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友爱之情。最后在领略树木美景中,让学生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这节课的最后我安排的是两个生字“四和五”的指导学习。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读、说、写”各种能力的综合,本节课我觉得自己比较重视读、说能力的培养。感到比较遗憾的是自己在课的结尾写字指导不够到位,学生作业来不及展示评析。
总之低年级语文教学必须掌握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挖掘教材以外的知识,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读成诵《夜书所见》。
2、通过读寓言故事悟出一定的人生道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通过口语交际,引导学生把学语文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2、阅读寓言《邯郸学步》。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⑴熟读古诗。
⑵作者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全班交流。
3、熟读成诵。
二、阅读《邯郸学步》
1、自由读,理解内容。
2、小组讨论:
⑴那个青年人为什么学来学去,连路都不会走了?
⑵作者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3、全班交流。
4、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谈谈对寓意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介绍健康小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听,说话的训练,请同学们注意积累学习方法,提高听、写、读的能力。
二、口语交际训练
1、这次是练习谈谈自己保持身体健康做法的训练,老师把平时了解的一些健康小常识讲给大家,让同学仿照老师的方法,进行训练。
2、同桌互相讲。
告诉学生,你们所讲的健康小常识,要准确,清楚叙述内容。然后谈谈自己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别的同学讲的时候也要认真听,哪些地方讲的好,就向他学习,哪些地方讲的不好,就帮他改过来。
3、推送代表在班上讲,同学们进行评价,教师酌情指导。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习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写作练习,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内容。
二、习作指导
1、读题明确要求。
(重点明确:内容广泛,要写出自己最喜欢写的。)
2、写文章要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同桌互说。
4、全班交流,然后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范文点评
游九寨沟
位于四川省南坪县境内的九寨沟,是一个中外驰名的自然风景区,也是珍贵动物大熊猫的产地之一。九寨沟秀峰挺立,山谷幽静,湖泊棋布,河道纵横,道道瀑布点缀其间,是个景物奇异、风光秀丽的佳境,有“人间仙境”、“九寨风光胜桂林”的美称。(开头简洁,概括介绍九寨沟的.秀美。)
7月28日这天,我游览了这个“人间仙境”。
我们顺着林荫小道向上走去,不一会儿,便看到诺日朗瀑布,恰似银河奔泻,抛珠撒玉,声震幽谷,映出道道彩虹。那些数不清的小瀑布,水势平缓,汩汩有声。这里,四季景色各异,春天百花点缀水面,夏天浓荫遮盖水面,秋天枫叶野果为水添色,冬天玉树琼枝倒挂水边。(描写瀑布生动自然。)
九寨沟的湖泊是美丽的。它像一面面镜子镶嵌在深山峡谷中,湖水清澈透明。放眼望去,水的颜色由浅处的天蓝色,变为较深处的墨绿色。蔚蓝色的天空,银白的雪山,翠绿的树木、倒映在湖水中,美丽极了。水面上鸳鸯、野鸭和翠鸟成双结伴;水中,游鱼清晰可见,历历可数。湖水随风荡漾,远看就像水波仙子在翩翩起舞。
长海,是九寨沟中最大的一个湖泊。水天相接,浩渺无垠。我们乘船向上游而去,但见两岸峭壁千仞,大声一喊,山鸣谷应,余音袅袅。(具体写湖泊。)
最高兴的是,我见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金丝猴全身金黄色,背毛很长,宛如肩披一件金黄色的蓑衣,鼻子向前翘着。它的爪子很尖,有一根长长的尾巴。从远处看,像一个威武的卫士,在守护着九寨沟。(写金丝猴,文笔俏皮,活泼。)
啊,九寨沟,你是镶嵌在祖国河山上的一颗明珠。
评析
这篇小游记,作者抓住了所观景物的特点,展示了九寨沟的迷人景色。开章简洁,概括介绍了九寨沟的秀美。全篇着重写九寨沟美丽的湖泊,运用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比喻,具体描绘“人间仙境”。由静到动,动静结合、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三、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修改作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字、词、句训练,巩固对同音字的运用,对比喻句的掌握。
2. 积累以“理解”为题的名人名言,帮助学生丰富语言,发展语言,学会理解别人。
3. 掌握常用的`礼貌用语、学会运用。
4. 学会制作贺卡,为亲人、朋友送上祝福。
教学重、难点
1. 恰当地使用比喻句。
2. 在学习、生活中与人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制作贺卡的纸、笔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练
1、了解比喻句式的特点,仿写这样的句子。
1)先让学生反复读例句,自主发现比喻句式的特点。
2)模仿书上的句式写句子。全班交流。
3)教师再举出几个例句让学生练习感受。
2、同音字辨析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可适当做组词的扩展练习。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自悟。
2)指名读,师生评议,教师适当指导。
3)在小组内检查朗读。
4)练习指导背诵。
5)全班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理解”的名人、谚语、警句、成语等。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知识窗。
1、阅读前,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哪些礼貌用语,是否经常运用。
2、再让学生自由阅读。
3、让学生之间体会人与人相互尊重的快乐,并在小组合作表演中练习使用。
二、大家一起来。
1、安排在第二课时。
2、课前布置活动要求,使学生从材料到创意都做好充分准备。
3、制作前阅读短文,明确做贺卡的意义。
先交流创意
再开始制作。
在课后送出贺卡,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关爱别人的快乐。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重新阅读本组几课文。
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3.阅读成语故事书。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阅读同一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二、体会范例。结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读懂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组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学过的某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么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四、拓展练习。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怎样加深的;在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方法。
日积月累
一、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
二、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
三、全班交流,对这6句名言含义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及时讲解。
四、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名言。
五、当堂检查背诵情况
六、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
成语故事
一、读故事,讲讲故事的内容。
二、悟寓意,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想生活,谈谈现实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邯郸学步的人和事。
四、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文章,供学生阅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识字教案02-22
语文母鸡教案02-22
语文上册教案02-19
语文《台阶》教案02-18
语文《荷花》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