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创新教案教学内容分析
《猴王出世》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以“古典名著之旅”为专题,要重点指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猴王出世》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这石猴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首先他来历非凡,是一个感受日精月华的石猴,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其次他更具有动物特点──野性、机灵、顽皮。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警、聪明、勇敢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有时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气。作者巧妙地将他的动物特性与聪明勇敢的人格化个性和谐地融为一体,使这个形象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孙悟空,因此帮助学生感受它最初的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就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芝、遂”等16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造化、家当、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颈、抓耳挠腮”等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猜测大体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4.感受石猴集猴、人、神于一体的形象。
5.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交流,导入课题。
1.图片激趣:课件出示不同版本的长篇小说《西游记》的封面图片,学生仔细观察。
2.引发交流:
(1)从封面上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2)你读过这本书的那个版本?(学生自由发言。)
(2)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西游记》都不陌生,有的读了里面的某个章节,有的读了里面的某一小部分,有的甚至读完了整本书。作者在这本书里塑造了许许多多不同人物的形象,那么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你最喜欢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做简单介绍。)
3.导入课题: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喜欢的人物各不相同,但绝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神通广大、能力非凡的孙悟空,那孙悟空最初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课文《猴王出世》,通过学习我们来了解最初的孙悟空。(板书课题:猴王出世,齐读课题。)
二、初学课文,读懂词语,理清课文结构。
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名曰、耍子”等,可以猜一猜意思。
(1)默读课文,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2)小组交流,互相订正。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①名曰:名字叫作。
②围圆:文中指仙石的周长,即围一圈的长度。
③灵通:文中指仙石有了灵气,通了人性。
④耍子:玩。
⑤石窍:石头边隙。
⑥石碣:石碑。
⑦镌:刻。
⑧喜不自胜: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形容非常高兴。
⑨瞑目:闭上眼睛。
⑩造化:福气;运气。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家当:家产。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名言。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序齿:同在一起的人,按年龄长幼来排列顺序。
抓耳挠腮:乱抓耳朵和腮帮子。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计可施的样子。
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2.快速浏览课文,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分别描写了哪些内容?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可以分为三部分:(第1自然段)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2、3自然段)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第4自然段)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三、欣赏影视,感受人物。
1.多媒体播放“猴王出世”影视片段,学生欣赏。
2.根据影视片段的内容,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概括自己心目中石猴的形象,把自己想到的词语或短语写在课文插图旁边的空白处。教师巡视,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几位写得好的学生的词语和短语,鼓励学生评议交流。(野性、机灵、顽皮、机警、聪明、勇敢、天真、活泼……)
3.赞武松。
(1)课件出示:这真是一个 的石猴啊!
(2)学生试着给上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字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3)全班交流:
①这真是一个 机灵 的石猴啊!
②这真是一个 顽皮 的石猴啊!
③这真是一个 聪明 的石猴啊!
④这真是一个 勇敢 的石猴啊!
⑤这真是一个 天真 的石猴啊!
⑥这真是一个 活泼 的石猴啊!
(4)学生是这朗读句子,在朗读中表达自己对石猴的赞叹之情。
四、研读交流,感悟人物形象。
(一)导入话题:以上同学们说出了对石猴的评价,如野性、机灵、顽皮、机警、聪明、勇敢、天真、活泼……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石猴的这些特点?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能表现石猴这些特点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写下所表现的石猴的特点,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自由演读课文,并圈画批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相机进行个别指导。
(三)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四)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并小结。
1.神奇不凡。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1)默读语段,用“ ”画出仙石形状及所处的位置;用“ ”画出石头变猴的原因;用“ ”画出石猴出生的经过。
(2)互相交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石猴?(来历神奇。)
(3)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石猴来历的神奇,令人惊叹。
2.自由快乐。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默读语段,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快乐。)
(2)你从那里体会到了石猴的自由、快乐?(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3)这段文字是作者对石猴日常生活的描写,你感觉这段文字具有什么特点?
①富有节奏、富于变化。
②动作描写非常准确:食、饮、采、觅、宿、游。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富有节奏、富于变化的语言,感受石猴的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而又顽皮可爱。
(5)学生再次静心默读这段话,探究表达方式的巧妙。(着重引导体会古典白话文语言的凝炼、韵律之美、结构之美等。)
(6)拓展交流: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有很多这样的语言,同学们课下找到小说中这样的语言多读一读,相信你们会感触更深。
3.顽皮率真。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1)谈话引导:古人说“言为心声”,要真正认识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我们还可以从它的话语中去探寻一番。快速从文中找一找描写石猴语言的句子。 出示:
“我进去!我进去!”
“大造化!大造化!”
“没水!没水!……”
“都随我进来!进来!”
①学生自由读读,说说发现了石猴说话的什么特点?(重复、短促,很多句子后都有感叹号。)
②教师引读。
师: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
生:“我进去!我进去!”
师: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
生:“大造化!大造化!”
师:石猴道——
生:“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师:石猴笑道——
生:“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师: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
生:“都随我进来!进来!”
师:石猴端坐上面道——
生:“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③指名学生到讲台表演读,鼓励扮演石猴角色的学生读出时候的语气,注意表情的变化,根据自己观看影视片留下的对石猴的印象在表演读中穿插动作。
④师生评议,教师小结:作者吴承恩用重复、短促的语言,塑造了石猴顽皮、率真的性格。希望同学们以后阅读《西游记》时注意作品中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并学会借助语言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4.勇敢无畏、胆大心细。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
(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这段文字。
(2)互相交流,通过阅读你了解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石猴?(勇敢无畏、胆大心细。)
(3)互相交流: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只勇敢无畏、胆大心细的石猴的?
①细致的动作描写:瞑目蹲身、将身一纵、跳入瀑布泉中、睁睛抬头观看、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跳过桥中间、看罢多时、左右观看、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
②反复做的动作描写:
a.瞑目蹲身、复瞑目蹲身、又瞑目蹲身;
b.睁睛抬头观看、仔细再看、看罢多时、左右观看;
c.将身一纵、跳过桥中间、跳出水外、往里一跳。
(3)指导朗读:读这段文字,要特别留意石猴的动作,注意作者对石猴反复的动作描写,感受石猴勇敢无畏、胆大心细的形象。
(4)拓展交流:读到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石猴的性格特点,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西游记》这部古典白话小说丰富、贴切的语言特点。如果你能读一读原著,会有更深刻的感触。
五、学习语言,复述文本,引申阅读体验。
1.请同学们再次自由地把全文读一遍,感受石猴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特点。
2.小组合作,进行复述。
学生从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片段(如石猴出世、石猴生活、石猴进洞、石猴称王等),分小组合作复述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复述表演课文,小组评价,师评价。
六、总结提升,整体把握。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感受到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对孙悟空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只猴子?(活泼可爱、机智勇敢、敢作敢为、身手不凡……)
2.课文记叙的是孙悟空的出生,节选自古典小说《西游记》第一回,那你还知道《西游记》中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大闹天宫、大战二郎神、如来镇悟空、悟空拜师、聚合取经队、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黑松林遇妖、大战黄袍怪、猪八戒巡山、莲花洞降妖、比丘国救小孩、计盗紫金铃、火云洞斗妖、收服红孩儿、乌鸡国除害、八戒哭师父、车迟国斗法、收服青牛怪、女儿国奇遇、真假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大战牛魔王、捉拿金鱼精、大战黄眉怪、碧波潭夺宝、狮驼洞降魔、盘丝洞斗妖、三探无底洞……)
七、拓展延伸,激发欲望。
1.《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著作的语言非常优美。从19世纪开始,《西游记》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流行于世,深受人们喜爱。你对《西游记》都有哪些了解?
(1)内容简介:《西游记》全书共100回,可分成三大部分,主要描写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唐僧的出世和取经缘由以及后来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而归的故事。
(2)语言特点:作品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艺术宫殿。小说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的神魔世界,但在神幻的外衣之下包裹着现实生活的本质,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和困难的乐观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在人物塑造上,作者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既表现他们超自然的神性和动物属性,又能找出社会化个性的踪影。全书组织严密,繁而歪乱,语言活泼生动且夹杂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主题上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独特风格。
(3)创作背景:
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明朝中后期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因唐太宗贞观元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徒步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汉族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4)简介作者: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男,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以祖先聚居桐城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
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先后在山上茶庵处建立了吴承恩纪念馆和在山下山门处建树其石雕座像,用来纪念他。
2.激发欲望:北大教授白化文曾经说过“《西游记》其想象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咸宜。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希望同学们都能读到原著(或其他版本),切身感受古典的文化,感受经典的魅力。
3.布置作业:同学在阅读《西游记》的时候,在书上标出自己喜欢的内容,标出术中精彩的片段,在书的空白处记下自己的阅读收获和阅读感悟。我们要召开一个故事会,同学们每人准备好一个故事,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重点
认识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为什么“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共赴学习之旅,大家高兴吗?这是老师本学期第一次上公开课,也是大家升入初中第一次和我合作上语文公开课。这第一次难免有些紧张,但老师会尽心尽力,相信同学们在这第一次当中会给老师很多的惊喜和收获。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周素珊的文章《第一次真好》,让我们共同来体验这第一次的美妙吧。
二、检查预习
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
大屏幕出示字词: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雏形 丰硕 稀疏 霎时 孵鸟 姊妹 柚子 沉甸甸 结实累累 玲珑剔透
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要求其他学生:
(1)标注自然段
(2)注意屏幕上划横线字的读音。
(读完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稍做点评)
2、讲解字词。
三、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写了她的哪些“第一次”经历?
学生回答后大屏幕出示:
2、这些第一次,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明确:
“第一次看柚子树”和“第一次看孵小鸟”是详写的,其它的“第一次”是略写的。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能更好地表现“第一次”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3、媒体出示三幅图片(①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及感言。②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行太空旅行及其感言。③刘翔第一次获得奥运会短跑冠军及其感言。)
4、引导学生看图片后总结:三位知名人士的第一次,感言各不相同,意义也各不相同。阿姆斯特郎的`第一次引起了人类历史的大飞跃,杨利伟的第一次,使飞船升空载上了中国人的名字,刘翔的第一次改写了世界短跑的历史,为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赢得了荣誉。那作家周素珊的第一次给了她怎样的感想,她认为“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要求:速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后明确:好在“奇妙”“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新鲜而刺激”“回味无穷”。
5、探究:既然第一次真好,可文中却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因为第一次无论愉快不愉快,但感觉都是新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
6、下面请同学们搜索你生活中的记忆,想一想你的生活经历了哪些难忘的第一次,选一次最精彩的告诉大家。然后用一句富有哲理的美句来说明你的第一次好在哪里?
要求:学生用2——3分钟的时间把经历和句子简单地写下来,然后回答。
7、学生回答后小结,同学们的第一次真可谓是多姿多彩,因为这些第一次,你们的生命也变得多姿多彩。请找出文中的这句话并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变得愈益多姿多彩。”
学生交流理解后回答明确:因为第一次越多,经历也多,感受也越多,所以生命便多姿多彩。
8、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呢?
结合课文讨论后回答:要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多为自己创造一些有意义的第一次。
9、说说“你现在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最想尝试的第一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哪些第一次是可以尝试的,哪些是不可以尝试的”。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地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
板书设计
第一次 奇妙——喜悦、新奇——低回品味味 不可磨灭 珍 重
真 好 奇妙——新鲜、刺激——回味无穷穷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小小说立意新颖,结尾惊奇的写法。
2、体会小小说告诉人们的人间至亲至爱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母爱亲情。
2、难点:小小说的写法特点。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播放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片断,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力量。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复述小小说的故事,同学们加以评价。
三、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把这篇小小说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1—5):破题,又称“交代”。交代矛盾和冲突发生前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等。
第二部分(6—18):故事的开端,或称“起因”。通过对“她”的行动和语言描写,表现她内心的震撼和悲痛。
第三部分(19):故事的发展部分。写王小亮得到奶糖后的欢乐情景。
第四部分(20—21):故事的高潮。写王小亮在家里受后妈虐的情况。
第五部分(22—24):故事的终结部分,也是矛盾冲突的结果。写王小亮感受到了至爱真情。
四、探究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文字、细腻的笔法表达了一个离异母亲对孩子的.爱。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种爱?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让学生通过读、品、演、议、思,了解作品内容,深入角色内心,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分享成功的欢乐,感受母亲的亲情和人间友情的熏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说法,鼓励大胆发言。
五、品味语言
研读句子,讨论问题。
1、“都放学了。”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课文中有些故意省略的内容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明白。你能联系上下文,说出“她”些什么吗?
2、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
王小亮知道这包糖是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她”(过去的妈妈)知道中午放学后儿子王小亮没有出校门回家,她更知道王小亮因为得不到现在的爸爸妈妈的爱抚而过着艰难的日子,如中午不能回家吃热饭,只能在学校里啃冷馍。
2、知道。因为这包糖是他“最喜欢吃的奶糖”,也只有王小亮“过去的妈妈”才知道独生子最喜欢吃奶糖。王小亮吃了奶糖后,当晚“睡得特别香,特别甜”原来“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
六、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读出叙述、描述、对话的不同语调、语气。
七、小结
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八、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靠、啥、刺、甲、炸、却”这6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旅、降、察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出示植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2. 揭示学习内容。
3. 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旅 准 备 降 娃 洼 苍 豆仔 察 粗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旅行 告别 粗心 准备 山洼 娃娃 知识 降落伞 四海为家 纷纷出发 仔细观察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备:上面是三笔反文,下面是“田”字底。
降:左右结构,部首是左耳旁,右下边不是“牛”字,而是:第一笔写横,第二笔是竖
折,第三笔是竖。
旅: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方字旁,右边的笔顺是:撇,横,撇,竖提,撇,捺。
注意与“纸”字区分。
察:上下结构,上面是宝盖,下面是“祭”字。
娃、洼: 注意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四、练习:指导学生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21 植物妈妈有办法
旅 准 备 降 娃 洼 苍 豆 仔 察 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读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用具:
录像、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脑出示课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它靠的啥办法?你们也来模仿老师问一问大家。读一读。
二、学习
1.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后数
一数共有几小节?(6小节)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a开火车读词
老师看看大家字词掌握的怎么样,我们来开火车好吗?
b做多音字“得”的练习
这篇课文有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三次的读音各不相同,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结合电脑出示的句子练习)
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课文
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哪几个小节是介绍这几种植物的?
3.小组合作学习: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读一读那个小节。
2)说一说这种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蒲公英:
1)蒲公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植物,哪个小组是学习这个小节的,你们来说一说。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蒲公英美不美?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出发”读出来。
苍耳:
1)你们见过苍耳吗?谁来说一说?
2)课下同学们找了有关苍耳的资料,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苍耳,谁来摸一摸,什么感觉?
1)哪个小组愿意把感觉给我们介绍!
2)他们说的对不对,我们来验证一下。
3)为什么苍耳能够挂住动物的皮毛?
石榴:
1)同学们你们吃过石榴吗?什么味道呀?
2)石榴妈妈的胆子更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请同学们看一看。
3)哪个小组给我们说一说看懂了什么。
4)有语气地读一读
豌豆:
1)找小组来说一说;
2)他们说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
3)你觉得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刚才大家说豌豆炸开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我们怎么才能读好?
5)集体再来读一读。
总结:这四种植物多么有趣呀!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小节,就坐在位子上读一读!
第六节
1)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就这几种吗?你还知道其他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2)看录象
3)请同学读第六节,想: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三、总结留作业:
老师觉得你们就是会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希望同学们把这种好习惯带到课下,到大自然中多看看,留心观察身边的植物,你会得到更多的知识。
四、作业:
课下同学们可以画一画课文中介绍的这几种植物,去查找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做一期展板,展示出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你知道还有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吗?课后仔细观察,讲给同学们听。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书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介绍去认识一种动物。请看录像,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鲸)
3、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这个谜。
二、自由朗读,自主学习
1、按要求自读、自学:
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生字会读、会认、会写;理解字义、词义,不会的;想一想课文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
2、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有待探讨?
(教师巡视点拨,各小组归纳整合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自学所得:
⑴ 生字的读音及书写:
肺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市。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垂直 捕获 宽敞 倾斜 适应 比较 胎生哺乳动物 鳍 吞进)
⑶ 朗读课文:
师生探讨某些句段的读法。
⑷ 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可以用词语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⑸ 各小组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教师小结,完成作业
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鲸》这一课,并在课外搜集了有关鲸的资料。同学们,今天老师先讲一个小故事,你们猜猜其中的谜,好吗?
师:海中之王鲨鱼的生日快到了,它邀请海洋中各种各样的鱼来参加它的生日宴会,可是鲸却没有收到请贴,它跑去质问鲨鱼夫人:为什么不请我参加海中之王的生日宴会呢?鲨鱼夫人不慌不忙的告诉了它,鲸一听。确实有道理,就回家了。孩子们,鲨鱼夫人会说什么呢?
生:你不属于鱼类,当然不给你发请贴啦!
生:你太庞大了,如果你来了,我们坐哪儿呢?
生:
师:鲸到底是怎样一种动物呢?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师板书课题:鲸)
师:对于鲸,课文给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0页,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
二、自学、小组交流、全班探讨,突破重难点
1、自学,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看大屏幕思考问题:
课文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特点的?
师: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
生说。
师板书:
形体
进化过程
种类
生活习性
师:请你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把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和同学交流,交流后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中交流,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表格,请你们认真填写,会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生汇报。
生:我们研究的是鲸的体形,他的体形特点是大,
师: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它的体型大的,请为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我来评价一下,你读的很流利,但你读的鲸好像没达到这个重量,怎样才能读出来呢,谁再来读一遍?
生读,生评价。
师:我们一起来读好吗?男生读十六万公斤,我读四万公斤,女生读后面的,我们都争取读到十八万公斤,有没有信心?
师:在介绍鲸形体这一方面中,作者用怎样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形体很大呢?有什么好处?
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生接着汇报。
(师做出评价,指导学生明确说明方法。并指导朗读。)
师: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了在海洋生活的?
师: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鲸的进化过程与人类由猿进化而来一样需要了很长时间,找出描写时间的词。)
师:请你联系上下文,从哪还可以看出鲸是哺乳动物?
(用肺呼吸、胎生、用母乳喂养。)
师: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师:你们选的是种类,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齿鲸:有锋利的牙齿;须鲸:没有牙齿 。)
师:文章中介绍了鲸的哪些生活习性?
(食物、呼吸、睡觉、生长。)
师:请你们给大家介绍吧。
(呼吸出的水柱形状可以描述,可以画图;鲸睡觉的方式也可以用图画表示。)
师: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说明鲸的生活习性?
(列数字、打比方)
2、师小结:
同学们的介绍都令老师耳目一新,没想到你们小小的脑袋里竟然装了这么多的创意,真是棒极了,把掌声送给自己。老师在课下也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资料和图片,我们来一起看一下。看完了这么美的图片,老师想采访一下你们,如果你是一头鲸,你最希望自己是什么鲸?听完你们很有特色的介绍,老师是更加喜欢鲸了,可现在地球上鲸的数量是越来越少,请阅读课后的资料袋,然后看老师搜集的这两张图片,想一想,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师: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绿色小使者,在你们的保护和呼吁下,地球上的环境会更好,各种生物也会得到更好的生长。
三、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形体 大 做比较 列数字
进化 哺乳动物 陆地 浅海 海洋
鲸 种类 须鲸 齿鲸
食物 列数字
习性 呼吸
睡觉
生长 列数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中,学生能讲讲自己的课余生活,做到积极参与,语言通顺流畅。同学间交流时,能够互动,做好记录,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录说说别人的课余生活,学会点评别人的演讲,做到认真倾听。
2、我的发现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会多音字的用法,并进行拓展。
3、日积月累。学生能够迅速背下小儿垂钓,记住作者。
4、读读认认,通过观察,学生自悟认字方法。
课前准备
表格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说明多音字的重要性。
同学们,记得老师小时候听过这么一个名人的故事,有人为他自己的一颗植物写了副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批“长长长长”
都知道这个长是多音字,有几个读音?
(ZHANGCHANG)
有个聪明的小孩读对了字音。
说明多音字的重要性
(多音字可不能乱用,不然要闹笑话的)
二、联系课文,进行练习
1、自由练读
同学们,以下多音字你都能读正确吗?请自信地试一试。
2、学生带领读
请自信的同学带领其它同学来试一试。
3、拓展组词
刚才同学们都是读课本上的。老师觉得很不够。花一分钟的时间,自己来组个词读一读,能做到吗?
4、拓展多音事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组讨论,还能写出几个多音字?看在一定的时间里谁写的多。
三、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刚才,为什么有一些组写出了很多的多音字,因为他们善于积累。
下面有一首诗,也许你早会,也许你不会,看看自己读几遍才可以积累?
学生自由背诵。
2、背诵比赛。
读读认认
1、交流经验。
请识字大王讲讲他的识字故事,或是识字方法
2、看读读认认的.内容,请说一说,归纳识字方法。
3、给生字组词。一字多词。查字典
小组内合作,分工合作。
四、口语交际
1、谈谈自己的课余生活。
同学们,我们上课很愉快,大家也学会了不少知识。那么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的。
可以从以下几点回忆
小黑板出示:
(1)、课间游戏。如:跳绳、踢键子等等
(2、)参与科技活动:如:制作标点,手抄报,贺卡
(3、)家庭活动:洗衣服,洗碗等等
跟据老师的提示,
请大家作好发言准备。举行一个小小的擂台赛。
2、请同学上台说一说
3、台下的同学当评委,比一比,评一评。
4、采访。
每人一张采访记录表(附后)
请你采访一下同桌,他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5、交流反馈
工作汇报,请你说说你的同桌或好朋友的课余生活与感受。
6、课后作业
为自己设计课余生活调查表。
反思:
上课伊始,我便为孩子们讲了一个关于多音字的故事,显然他们的上课热情被调动起来,也知道了多音字不可以乱用。在我的发现中,教学多音字这一块,学生显得很积极,而且也很自主地去学习,难能可贵的是,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团结一致,得到答案。我以先读,再自已组词,再找其它多音字的方式,循序渐进,一点点地把孩子的学习欲望给激发了。
本课的第一亮点是口语交际,先是自己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采用擂台赛的形式,学生积极参与,都想大显身手成为擂主,激发了大家发言的热情,调动了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另外,因为考虑到其它不愿发言的孩子,我采用了小记者采访的形式,人手一份调查表格,采访自己喜欢采访的对象。本来想让大家反馈做为结束,可是看到孩子们兴趣高涨,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了“记者招待会”几个大字,孩子们上台现场直播,场面很是精彩。有的说:“大家好,我是中央电话台的主持人~~~~”“~~~~~~这里是浙江电视台小记者,某某,为你作的现场报道。”有模有样,不仅达到了口语交际的目的,锻炼了口才,还让孩子们切身当了一回小记者。赢得满堂彩。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诗歌的学习,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的人格。
2、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3、诵读品味诗歌,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
教学重点
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的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1、导入设计
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它的形象成为古今中外人们所描绘、抒写的素材,请向同学们展示你手机的猛虎图。咏虎诗,成语。
同学们展示的猛虎图,咏虎诗和成语使我们具体感知了老虎的风采。虎,以它的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人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感受这种震撼。(板书课题)
2、配放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营造气氛
学生听读、欣赏,自行正音,品味语气、语调,把握节奏、重音。
3、整体感知课文
(1)小组自学,学生自由朗读,初探课文。
*课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是一只具有什么样的的个性的华南虎?它的个性有哪些诗句可以表现?勾画出来。
*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提出疑问,全班讨论
(2)组织讨论,深层研讨
*教师简介背景,提供深层理解的材料
华南虎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最能震撼人心、表现主旨的诗节。
*探讨诗歌的主旨
诗中的“观众”是个怎样的`群体?代表专政工具的“铁笼”禁锢的仅仅是一只华南虎?
联系背景,你是如何理解华南虎形象的象征的意义的?
作者说:“我终于明白------”,“我”明白了一些什么?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
*小结讨论内容
(3)诵读品味,深入体会感情
4、巩固扩展
(1)联想和想象练习
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象,表现被困的华南虎的心路历程。
华南虎谈谈它们的区别和文章的感情,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5、课堂小结
6、布置作业
尝试写一首小诗,写出你喜爱的一个小动物的形象气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识字教案02-22
语文母鸡教案02-22
语文上册教案02-19
语文《台阶》教案02-18
语文《荷花》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