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05 11:28:0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8篇(必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8篇(必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3、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老人美好的心灵。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朗读带。

  学生:动手制作苹果图形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直接揭题

  1、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题

  3、出示“苹”、“果”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4、指名读课题。

  5、齐读课题。

  6、教师设置悬念:小朋友们,老人和苹果树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老人与苹果树》。

  二、自学生字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教学学生无法自己拼读的生字。

  三、熟读课文,感知理解。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2、再次播放,学生跟着轻声读一读。

  3、学生试着读一读课文。

  4、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其他评议。

  6、大家一起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老人和苹果树间的什么故事?(尽可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教师出示老人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学生看图说一说)

  3、教师:你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4、教师:是呀,爷爷奶奶去世了,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休息了,可是这篇课文中的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可是他却在干什么呢?(出示老人种树的图片)

  5、指名反馈。

  6、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质疑)

  7、教师导:是呀,这个老爷爷都这么老了,他种树干什么呢?人家是怎么问他的?

  8、指名反馈,老师出示文中的句子。

  “你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才会结出苹果呢,恐怕你吃不着它们的苹果啦!”

  9、理解上面的话。

  (1)出示“着”,指导正确读,区别多音字“着”。

  (2)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指名说一说“好久好久”以及“恐怕”的意思。

  (4)人家觉得老爷爷不该去种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句子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10、读文,了解老人种树的原因。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老爷爷是怎么回答的?

  (2)指名反馈。

  (3)集体读一读。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爷爷为什么要种苹果树?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学生用生字组词,复习词语。

  3、请小朋友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引导想象,总结全文

  1、教师导言,引导想象:一年一年地过去了,苹果树长大了,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小朋友们,如果你吃到了这又红又大的苹果,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2、教师:是呀,我们假设爷爷现在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想跟爷爷说什么呢?

  3、教师:想一想这位种苹果树的老人听到大家刚才说的话心情怎样?(高兴)

  4、教师小结:是呀,看到大家吃上自己种的苹果,看到大家吃得那么开心,老人也开心极了,他也感到高兴。

  5、引导体会:小朋友们,学了这篇课文,看到老人为大家做的这件事,你们有什么收获或是感想呢?

  6、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小结,教育学生。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卡片,学生认读,并进行组词练习。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及写字双姿。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辅导。

  5、集体反馈。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童话的魅力。

  2、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让学生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

  1、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感知童话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

  感知童话的魅力。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媒体再现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认识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非常关心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撰写了《启蒙读本》,共373篇,其中有许多经过改编的民间故事。

  (二)我说你说: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觉得本文除了可以用《七颗钻石》作为标题外,以下标题也适用。请大家高声朗读课文,结合本文分别说说这三个标题的妙处。

  (1)神奇的水罐

  (2)爱心行动

  (3)大熊星座的传说

  明确:(1)文中的“水罐”很神奇:

  自己装满水——摔下来水一点也没洒掉——由木的变成银的——由银的变成金的——从里面跳出七颗钻石,从里面涌出一股水流

  (2)揭示变化的原因:(爱心)孝心、爱心、母爱、博爱。得出结论:爱能创造奇迹。

  (3)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多么像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她像钻石一样闪亮,像钻石一样珍贵,照亮我们每个人的`心扉。

  这样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2、除此之外,你觉得还有哪些标题适用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3、说说原标题的好处。

  结构:吸引读者的注意,引人入胜;首尾呼应

  内容:更能表现出小女孩纯洁美好的心灵。更能突出本文童话的特点。

  (三)了解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让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四)你读我读:

  1、看视频,评论朗读的优缺点。

  2、怎样读童话?

  用童声来读读出故事味 读出文中情

  3、教师示例:朗读第一段

  语速:缓慢语调:低沉。语气:震惊、感伤

  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因为第一段写旱灾爆发,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和起因)。为小姑娘一次又一次地把水给别人喝作了铺垫。

  (五)我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可从人物形象、文章主题、情节、写法、语言等方面来谈)

  例如:小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章什么主题感染了你。

  情节一波三折,特别吸引人。

  文章有着丰富的想象。

  文章语言简练、生动。

  …………

  (六)布置作业:

  童话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个梦,她会做一个怎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板书: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童话

  语速;快速、中速、缓慢

  语气:低沉、高亢

  语调:好奇、赞叹、震惊、激动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巩固强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

  2、熟读课文,了解本课的大概意思,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顺序。

  3、体会父亲和儿子不同的心理变化,感受孩子们的天真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掌握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切错的苹果》。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边读边画,学习生字

  错:交错错落有致错综复杂

  屉:屉帽一屉馒头抽屉

  惯:惯例惯性娇生惯养

  拦:拦击拦路拦腰

  核:杏核核武器核查核对核心

  彻:彻夜彻骨彻底彻头彻尾彻悟

  印:印象印花印泥

  三、指导书写

  请学生先观察,再示范,后书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在小组内切切看,看你们一共有多少种切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读课文,找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的是“儿子为什么要切苹果”这个内容的?

  3、谁愿意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儿子为什么要切苹果?

  4、“显示显示”一词能不能换个词来说?

  5、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儿子怎么样?

  6、找出儿子说得话并用浪线画出来,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你从爸爸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7、同桌之间练读儿子和爸爸的对话。

  8、这时,爸爸看到儿子说的那颗星星了吗?同学们自由读第5自然段。

  9、练习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三、

  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类似的经历。

  四、作业设计写词语。

  爸爸习惯

  切错的苹果

  儿子创造

语文教案 篇4

  一、板书并解释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黄昏江上的景色。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四、运用多种方法协助学生理解诗意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协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九年级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发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黄昏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

  六、课堂巩固练习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语文教案 篇5

  一、课题:观潮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作为最后一组课文的学习,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和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3.能综合运用以前学到阅读方法学习本课,使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如:分清文章的主次;边读边想画面,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4.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

  5.通过学习课文,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法学法:

  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

  七、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教师制作大潮景象的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这个学期的第一课《观潮》,齐读课题,这篇文章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谁了解它,能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向大家说说吗?

  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

  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宏伟景观的吗?那就读读课文吧?

  [说明:导入的设计,利用录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谈观后感,接着问: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来描写这种景象的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我们看到课文分成几个段落?

  五个。

  2.为什么要分成五个段落呢?

  课文是总分的结构,第一段是总起的段落,提出天下奇观。第二段讲潮来前,第三段第四段讲潮来时,第五段讲潮头过后。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

  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些部分是详细,哪些部分是略写。

  按事件发展顺序来写,详写在潮来时,其他的都应该是略写。

  [说明: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所以,初读课文后,要对课文形成整体的印象。]

  (三)学习重点部分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

  1.默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大潮的句子。

  2.展示自己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补充读,齐读。

  3.再默读或小声读这些句子,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画面。

  4.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同学听,用自己的语言说,尽量用上书上的重点词:闷雷流动、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等。用多媒体投影这些词语。

  5.指名说,评说,补充说。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学习用边读边想画面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把想到的画面转换成口语,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要在具体实践中训练才能形成。]

  6.品味课文语言。

  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能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得这么好,除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文的语言美。

  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怎样读才能把你感觉到的美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说觉得这个句子美在哪里。

  读完后品读,评读,全班一起读,充分感受语言美,形象美。

  7.学法总结。

  ⑴边读边想画面,把想到的画面说一说。

  ⑵品味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潮来之前,潮退之后部分。

  课文除了潮来之时部分写得美,潮来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分学习,用刚才的学习方法。

  1.找出喜欢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画面。

  2.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或说说想到的画面)。

  (五)总结谈话。

  1.同学们,钱塘江大潮是世上少见的伟大奇观,今天我们见识了祖国这么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象。你心中一定有一种情感在涌动,能不能用语言来抒发一下你心中的情感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学生抒情。

  2.在体会作者表达方面,你能向课文学习什么?

  (六)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词语,按音序写。

  2.抄写文中的四字成词,并自选两个词语造句。

  3.背诵3、4自然段。

  4.根据课文描述,画一幅大潮图画。

  九、设计说明

  语文学习目标,是多维的,是立体的,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所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自己觉得美的句子,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三维目标实现的最终途径还是读,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快速读,边读边想象等,并把自己读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讨论,遵循课标的这些精神、理念,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入情入景地读,动心动情地读。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2.理解母亲说的话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教学重点】

  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教学难点】

  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5课《中彩那天》。(板书课题)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下面我们将细细地读这篇文章。

  二、感受中奖心情

  1.在学习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幸运之神突然眷顾你,让你中了500元钱,对小孩来说500元钱挺多的了,这500元钱由你任意支配,你最想干什么?

  干自己想干的事,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虽然不是真的,但想想都挺开心,课文中的父亲就中了一辆奔驰牌汽车,谁知道奔驰牌汽车?

  2.看图,啊,父亲开着车来了,看看周围的人,想想他们什么心情?车开到身边,甚至会有什么动作,说些什么?

  3.自由读3~5自然段,说说“我”的心情如何?从哪能看出来?(兴奋、简直不敢相信)

  指导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

  4.所有人都沉浸在快乐中、羡慕中、兴奋中,父亲又如何呢?(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看到父亲的神情,我感到——(疑惑),那怎么读这一句,谁来试试?

  还能从哪看出父亲不高兴?(我几次……被他赶了下来)

  三、理解“道德难题”

  1.我很疑惑为什么中了彩父亲还不高兴,自读第6自然段,说说是什么原因?

  2.自读第7、8自然段,看看父亲到底遇到了什么道德难题?(板书:留?还?)

  3.如果父亲要留下这辆车,他有足够的理由吗?读课文,帮父亲找理由,划出相关语句。

  a.“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到的?“拮据”是什么意思?谁能读好这种语气?孩子们生活在这个家里,他们就没有想要点什么吗?请你用“我想要( ),因为生活很拮据,只好( )。”来说一说。其实每个人对生活都充满了欲望,可是孩子们无法实现,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引读句子)。哎,家里这么穷,今天终于中了彩,真想把这车留下!

  b.“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梦寐以求”是什么意思?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他如此熟悉汽车,如此喜爱汽车,多么想拥有一辆汽车呀,你能读出父亲那种渴望吗?眼看梦想就要成真了,真想把这车留下!

  c.“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啊!”

  这辆汽车对库伯来说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但对我们这个穷人家来说,那可是一笔巨大的财产啊!谁来读读这一句。面对中彩得到的汽车,却又不属于自己,谁能不激动啊!再读。

  d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你从这两句中看出什么来了?(看出父亲想要这辆车)这个K字是用铅笔写的,同学们,你们都用铅笔写过字,铅笔写的字擦起来感觉怎么样?(很容易)但父亲擦过还留下了淡淡的痕迹,谁能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父亲当时心里不平静,想到了什么?)正是因为父亲这矛盾的心理,这K字才没有被完全擦掉,留下了淡淡的痕迹。淡淡的K字到底淡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读出来?

  看到父亲如此为难,我们替他拿个主意,就把这辆车留下吧,行吗?说说不行的理由。

  是啊,怎么能这样做呢?怎么能不守信用呢?请你用“就算……我也不能……”这样的句式来推翻前面说的留车的理由。

  四、感悟诚信

  1.读第9自然段,说说父亲最后怎样选择了?

  想想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

  2.文章最后写到:“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为什么说这个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呢?

  3.文中有一句话与这句首尾照应,找一找。(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板书:诚实+信用=财富)

  五、板书设计

  5 中彩那天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留?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道德难题

  还?

  诚实+信用=财富

语文教案 篇7

  秋天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天气、物候几方面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知识要求:学会7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

  3、能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难点:“转”“黄”的写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秋天景象的图片、音乐磁带。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哪些季节吗?现在是什么季节呢?(板书课题)你的周围有什么变化吗?

  2、 展示:师生展示收集的关于秋天的资料,学生说说秋天的特点,教师总结。

  (二)、进行新课

  1、抽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正音,自主学习课文生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的预习情况。(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读错,如:平翘舌、鼻边音、前后鼻音、是否是多音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可以组什么词;什么结构;什么偏旁)

  (2)、课堂内交流生字学习情况,抽学生教读、教学生书空,教师指导,板书重点。

  易错音的字:多音字:“转”zhuan (转凉转换转化) zhuan(转动转圈)

  翘舌音字:爽收霜边音字:凉

  三拼音字:转凉爽霜降香黄后鼻音字:丰 v去掉两点的规律:菊

  易错形的字:转排(注意笔顺)

  课堂组词(开火车形式进行),说结构、偏旁教师简要板书。

  (3)、学生自由书空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巩固。

  3、 再读课文思考:秋天什么时候到?哪几个月是秋天?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

  (2)、给课文生字组词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抽认课文生字,听写部分生词。

  2、 秋天什么时候到?哪几个月是秋天?秋天有哪些特点?

  板书:八月——秋天到九月——秋收忙十月——寒霜降

  (二)、学习新课

  1、 抽生读课文第一节

  ★读懂了些什么?重点了解:天气变化(天转凉、风变爽);有关蟋蟀秋天活动的只是。

  ★你还知道秋天的天气有什么特点吗?还有其他的一些动物他们在秋天干什么呢?

  ★ 你喜欢秋天这样的天气吗?谁来读出喜爱的感情来。教师通过让学生体会重读部分表现特点的.词语的方法读出感情。

  2、 秋天到了,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看书上插图,学生回答。齐读课文第二节,思考:

  ★ “秋收”什么意思?农民伯伯秋天都收了些什么呢?

  ★ “田野翻金浪”指的是什么?

  ★ 农民伯伯丰收了,他们心情怎样?谁来读出这种心情?指导朗读,着重从快慢、轻重上进行指导。

  3、 在秋天,同学们喜欢什么景物呢?同桌交流收集的关于秋天景物的资料,说说为什么喜欢他。自由读课文第三节,这一节为我们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大雁排成行,去干什么呢?喜欢吗?读一读。

  (三)、拓展升华

  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后,知道了些什么?你喜欢上秋天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如:画一画秋天的景物;写一些关于秋天的句子;读一读描写秋天的文章。

  (四)、指导诵读

  1、 总结课文,理清这首诗歌的顺序,感知文章写法。

  写了些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按照板书总结回答)

  2、 按节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背诵。

  (五)、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课文

  2、 画一幅秋天的画或者抄一段描写秋天的文章,用来办教室墙报。

  (纸张大小教师统一,对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附:板书设计:

  八月——秋天到 (天转凉 风变爽 蟋蟀把歌唱)

  九月——秋收忙 (鱼虾肥 瓜果香 田野翻金浪)

  十月——寒霜降 (枫叶红 菊花黄 大雁排成行)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拟声词”在表达中的作用,并学着运用。

  2.积累富有哲理的名句,获得人生教益。

  3.把握写读后感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

  4.与同学交流看电影或看电视后的感受。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通读四个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感受。可去掉带点的词语对比体会。

  3.带点的词都是模拟声音的词语,读起来铿锵有声,句子更形象生动。再读读小女孩的话:句子里用上一些模拟声音的词语,显得生动形象。

  4.仿说几个句子。

  二、词语拾贝

  1.多种形式读成语。

  2.自主理解词义,再交流。

  3.说说从成语中你明白哪些哲理?

  4.自主记成语,学习运用。

  三、互动平台

  1.分角色读题中几个人的对话。

  2.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明白读书时“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可边读边批,也可写读后感。

  4.交流归纳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四、口语交际

  1.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革命影视片的内容或情节。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说具体、说生动。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从中学习别人好的表述方法。

  (3)能接收别人的建议,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好习惯。

  2.教学过程。

  (1)读题,明确要求。

  ①这次口语交际要讲哪些方面的内容?

  ②回忆印象最深的影片或电视。哪部印象最深?说一说。

  (2)交流,小组活动。

  ①自己打腹稿试讲。

  ②小组内个别交流,引发共同评议。

  ③针对组内交流情况,共同评议一部影片推荐到全班交流。适时引导介绍要具体、生动。

  (3)总结评议。

  五、习作百花园

  1.教学目标。

  (1)学习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重要内容。

  (2)能抓住感动的一点,联系文章或生活实际谈感受。

  (3)能把自己读书的感受清楚地写下来。

  2.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在我们的学习中,许多课文令我们感动。哪些课文感动了你?

  如果我们读别人的文章只是走马观花地读,那还不算读。我们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会浮想联翩,会感慨万千……我们说这也是“读出了自己”。我们把这种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感想叫做读后感。

  (2)回忆“互动平台”学到的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内容,在你感兴趣或感触深的地方仔细阅读,把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认真思考,然后写下来。

  (3)指导写作。

  ①拟题。直接拟题:如读《七颗钻石》有感。

  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珍惜生活——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②老师可以在方法、结构上进行引导,给以帮助。(介、议、联、应)

  第一部分:介(简介原文主要内容,注意:一定要侧重与感点有关的'主要内容,以便自然地引出下文的感想。)

  第二部分:议(用一两句话,对原文内容加以议论,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

  第三部分:联(具体联系你所了解的、听到的、看到的社会实际或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谈感想感受。)

  第四部分:应(总结照应开头的内容,再次强调感动的地方,总结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

  (4)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5)习作交流,互评,老师点评指导。

  (6)修改、抄写。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读全文,说说作者受到哪些感动?

  2.结合互动平台。引导学生讨论这篇读后感中作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树教案12-05

有关语文的教案12-07

语文《咏柳》教案11-09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大卫》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