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一、自选方式,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学会选择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指导学生依照自身特点,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让每个学生学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已去搜集,筛选资料。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花生的和作者的资料,如“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花生有哪些用途?”“你对作者许地山知道多少?”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学生兴趣哪一项就查找哪一项,任务一明确,孩子们就行动开了,或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图书城查找,或请教有关專家等。课堂反馈时,我发现通过自己的方式,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十分丰富,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调动起来。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在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
生甲:我喜欢读“种花生”这个部分,因为只有辛勤耕耘,才会有收获嘛。
生乙:我喜欢读“议花生”这个部分,因为这一部分中,父亲告诉了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使我受到教育。
生丙:我喜欢读“吃花生”这个部分,因为“吃花生”这一内容,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滋味。
生丁:我也喜欢读“议花生”这个部分,因为父亲说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父亲说的话,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两段话这一环节时,父亲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包蕴着一个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教学时,我不过多地讲解分析,而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步骤,然后以人四人为一小组,先自己读,自己学,接着把自已读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实践证明,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按学习要求找出花生与三种水果的不同特点,体会出花生默默无闻,默默奉献,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学生体会出花生品格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那位父亲,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两段话,才能表达出你当时的感情呢?大家来评评谁读得最有感情,学得最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读者声情并茂,评者真诚中肯,在读与评中学生与“父亲”产生了情感共鸣,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与发展。
三、大胆质疑,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环境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尤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只有允许学生尽情表达,而且鼓励学生尽情表现,才能谈得上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四、体悟情感,给学生课外延伸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落花生》一文中,作者许地山之所以给自己取笔名为“落华生”,就是因为他喜欢‘落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并以此笔名来告诫自己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于是在教学行将结束,在学生理解了作者笔名‘落花生’的含义后,我让学生也为自己起个笔名并说说含义。学生又一次热情高涨,在为自己起笔名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感染,他们的个性再一次得以充分的张扬。教学结束后,我布置学生课后读几篇许地山写的文章,再一次感受作者的“落花生情结”,这样就让学生的知识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让他们的思维有了一个更广阔空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
语文教案 篇2
【公开课教案思路】
落实自主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是自主习得的过程。以人为本、以同学的发展为本必需供认同学认知基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获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大胆放手把读书感知——读书感悟——读书体情的`权力给同学。叶老曾经说:“一篇文章同学也能粗略地看懂。”教师就应该引导同学“试着理解、试着揣测”,从而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加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利于同学间、师生间语言交流、情感沟通、思维碰撞。本课“说说自身的家乡在哪、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过程,应是在同学间、师生间进行的,教师要给同学交际的空间。可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因区域不同而定) 、(因兴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间教师要深入小组中,注意同学思维空间的打开,在合作中培养同学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但此过程还要注意尊重同学的个性体验。
力求学科整合。本课内容与美术学科联系甚密,且同学因年龄小对画画又特别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同学的这一需求,让同学在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培养同学的动手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全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在老师的指导下,描画自身的家乡。尽可能多的引导同学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要根据自身班同学的实际和家乡的具体情况。
1、教学重点:
课文第2、3、4、5自然段,了解画的内容,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依据第一、二册教材实际和同学的基础确定难点):
感知课文描写家乡景色的美丽;说自身家乡的样子;( 确定这个难点主要是想同学年龄小不会留心家乡什么样,或根本不清楚家乡在哪。所以家乡一词要从广义理解:生活的所在地、故乡老家等。但不要出现说自身家所在的楼。)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重点突破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通过观察、访问或与家长聊天,了解自身家乡在哪里和它的样子。
2、用小彩笔画自身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的图片。
3、课文中图的课件或投影片。
【公开课教案】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请同学说说自身的家在哪里?
你想把自身美丽的家乡画下来吗?我们先学一学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用画笔,向我们介绍家乡的?(由同学的生活实际动身,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体现学为所用,即学习有明确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自主习得能力培养之一:巩固拼音的拼读技能;加强已识字的运用;学习认读新字。
2、同桌或小组内互相读课文(合作学习体现之一),要求:
⑴ 互读互助:
读要努力读正确,听要认真,发现错误帮他改正。
⑵ 读后标出自然段。
思路:这一过程除训练同学把课文读正确外,还培养同学的合作、互助意识--同学借助他人的协助,在合作中形成能力。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同学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教材、资料、媒体、实物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3、检查反馈同学初读课文后的识字情况:
⑴ 内容:
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或短句,强化识字
宽 虾 脚 捡 贝 壳 原 奔 密 匹 市 楼
⑵ 形式:
可指名读、可开火车读
导语:
过渡到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第一板块:
1、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感知发现的自主学习权力留给同学,从而实现第一个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自身读课文,想一想读后知道了什么?
(汇报后教师要有意识让同学知道文章的整体: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第二板块:
2、读课文,感悟语言:
⑴ 观察彩图并读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让儿童画与语言之间建立联系,又体现学科整合思想)
① 找一找:每一个自然段与五幅彩图的联系。
② 说一说:指出联系。
③ 读一读:相应的自然段。
⑵ 按自然段学习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内容,感悟语言,体会情感。认识第二个整体)说明:
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能结合语言与图画说出家乡的美、读出家乡的美。
第二、三、四自然段可打破自然段的顺序进行教学--按同学喜爱自然段的兴趣所需,这也体现尊重同学的选择和关注同学的个性体验。
以第二自然段为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二)
① 细读第二自然段。(目的是引导同学由感知走入到感悟语言的情境,培养同学的语感。)
想一想这次再读你又知道了什么?
(结合插图、投影片或电脑课件汇报,同时启发同学想象,在情境中感受画面中的形象)
(汇报重点指导语言表达顺序和感悟语言内涵,构成单幅图画的美:A、家乡在哪里;B、家乡怎么样;C、画中的人在做什么 )
结合图画、语境了解词语的.意思。
② 随同学的汇报指导同学的朗读,激发同学对家乡的喜爱。如: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要读出对家乡的赞美感。
“那海滩上……”要读出涛涛置身于海滩享受海滩给他带来的快乐的情感。
③ 启发想象再朗读本自然段,回归自然段整体。 (合作学习体现之二)
课文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可放手让同学合作学习,也可让同学对画面的喜爱不同,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学习方法可同第一自然段学习方法)
⑶ 说说自身的家乡:(学习运用书上的语言表达方法)
表述内容:
① 家乡实景(生活的所在地、老家)
② 想象中家乡的美丽景色。
第三板块:
3、有语气地朗读全文,体会感情。(回归文章的整体)
⑴ 自读后指名读。
⑵ 选择自身喜欢的自然段并把它背诵下来。
四、作业: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自身喜爱的自然段,有能力的也可背诵全文。
2、用小画笔画出自身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让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体现语文学科与美术的整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内容见一课时)
2、强化读生字字音。
二、记忆字形,学习运用,指导并练习书写:
1、记忆字形(体现自主性--有同学自主选择要记忆的汉字、用自身喜欢的方法)
2、学习运用:重在思路指导。
三、指导书写(写字是同学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教师要下大力量为同学打好基础)
以“原”为例:
1、观察分析:观察结构。
2、找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照例子描一描,感受位置。
4、自身照范字写一写,加强体验。
5、同学互评或教师参与评价,提高认识。
6、自身独立书写。
四、展示自身的.绘画作品(若有的同学没画完,可给一些时间继续画,作为课间休息)
同学分小组互说自身笔下的家乡,然后请代表全班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同学有序表达交流,学用课文语言,同时表达对家乡的喜爱或期盼之情。
五、背诵课文展示
六、作业
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熟练朗读的能力,掌握生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树立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预习文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⑵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
⑴准备与自然、与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⑵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壮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阅读本文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把握生字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感知内容,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一)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笔标出读不准的字词。
2.由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动笔标出有误的地方,听完后同学间相互交流。然后识记字词,如: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3.指导朗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每个小组出一人读,其它同学评价。)
自学指导(二)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些?3.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充足的时间阅读后,进行课堂交流。交流之中,学生可以互评,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指导学生在讲观点时要学会讲根据,可以用文中的话理清因果,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教师引导学生发言后帮助学生整理归纳):
(①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谈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②表达文章观点的句子是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③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
四、教师小结.
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五、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课后练)
2.研讨与练习一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识字,认识本课8个生字。
2.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正确、规范地书写。
3.通过积累识字、写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正确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了解字义。
2.初步懂得偏旁表义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识字王国里去做客,去认识一些和人有关系的字,你们愿意吗?
二、认读词语
1.借助汉语拼音把每个词读好,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
2.字词都读准了吗?在小组内读给同伴听一听好吗?
3.哪个词你读得最好?请你带着全班同学一起读。
4.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试一试,哪个词你还不太熟悉,请其他同学来作个示范。
5.整体认读。注意轻声的发音。
三、识记生字
1.引导发现。
同学们,你发现了这些词语中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吗?为什么这些字都带有单人旁呢?(通过对生字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懂得偏旁表义的作用。)
2.探究发现。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记住这些字?看看谁的记字方法好。(“伙、伴、伍、住”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忆。重点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休/体”。)
四、指导书写
1.观察交流。
单人旁的字在书写时有什么特点?注意每个字结构特点及关键笔画所在的位置。
2.重点指导。
“他”,右边的“也”字第1笔要向右上倾斜,第2笔和第3笔起笔位置要高低错落;“休、体、伴”,头不齐脚也不齐;“坐”字竖的起笔要稍高些。
3.学生练习写字,每个字写3~5个。
五、巩固拓展
1.读准9个词语。(做摘字宝宝的游戏)
2.拓展训练。
(1)我还认识很多单人旁的字,如……
(2)我不仅认识它们,还会给这些字组词。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第一课时
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1)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正确,读流利。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
(二)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复述。
(三)理解课文内容,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第二课时
品读体验
1.探究问题一: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问题二: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百万富翁?
师生互评
1.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师小结: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板书:努力
(四)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巩固延伸
(五)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选择呢?我请大家读一下下面的小故事:师读(出示实物投影)选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突然,他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林林拉着朋友的的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还没等他们挤进人群,却被一位商人模样闹心耆死顺隼础?;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中年商人低声问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了!"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文文静静,是一名学习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学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可是我没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林林为难地问旁边的朋友。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生生相互讨论)
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板书设计:
7、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语文教案 篇6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杂说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了解“说”及其文体特点
3.理解课文字词及其比喻义
二、引入
1.关于“说”的文体,你知道多少?学过哪些文章?
2.说说你对韩愈了解多少,韩愈的诗文你学过哪些?
三、引导自主学习
1.了解关于“说”的常识及作者、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写作背景: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说”--“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2.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及重点字词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曰
四、小组合作学习释疑
第一段
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第二段
1.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食不饱)
2.本段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第三段
1.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五、疑难探究
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么?
千里马:有才能的人
伯 乐:能发现、提拔、任用人才的的人
食马者:寓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2.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示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
六、课堂检测
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说出原因。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章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成材
C.韩信 另寻明主创大业
D.陶渊明 归隐田园其乐悠悠
课文对译:
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於奴隶人之手,骈死於槽枥之间[2],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食马者[4],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6],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7]!
——选自东雅堂刊本《昌黎先生集》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被发现。可是千里马虽然世代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因此虽然有不少好马,却只能在马夫手中受糟塌,最后接连不断地死在马厩之中,而不能以千里马著名。
那些千里马,一顿往往要吃尽一石小米。可是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只是象对凡马一般地饲养它。于是,那些好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可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们的骨力特长因此不能表现出来,这样,即使想与凡马一般也不可能,哪里还能叫它日行千里呢?
(现在那些养马的人,自己不知道手中有千里马),因此驾驭时不能顺其本性;喂养时又不能给料充足,使它充分发挥才能;马虽然哀鸣,人却一点不懂得它的意思。还拿着马鞭,煞有介事地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这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确实不识千里马呢!
【注释】
[1]伯乐: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字伯乐。以善于相马著称(事见《战国策·楚策》、《庄子·马蹄篇》等),因此历来又作为善于识拔人才的代表。[2]骈死:相比连而死。糟枥:盛马饲料的器具叫槽,马厩叫枥,槽枥为并列复词,即指马厩。[3]一食:数量词,犹言一顿。[4]食(sì肆):用作动词,即饲,喂养。下同。[5]见(xiàn现):通“现”,表现出来。[6]策:鞭马用器,这里作动词用,鞭策、驾御之意。[7]也:通“耶”,疑问语气词,这里是用反问加强语气。
七、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7
一、复习本单元易读错的字
1、学生独立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独立完成练习。
3、交流反馈。
4、订正把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再次练习
5、补充相关练习。
二、巩固对四个字词语(及成语)的理解
1、学生独立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
3、学生帮学生这一类词语的规律。
4、用自己的`话说说各词语的特点。
5、补充相关练习,或换一种形式练习。
三、新的修改符号。
1.读懂题目要求
2.看原句及其修改方法
3.集体读说明部分,学习使用方法
四、学联学生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学生独立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读句子查找病因,独立修改。
3.交流反馈
4.使用方法
5.补充相关练习。
五、有感情的朗读短文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3遍,要求:音准句通、明白大体内容。
2、独立思考: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小组交流。
4、派代表归纳组内同学的发言汇报交流。(注意语言的组织)
5、画己喜欢的语句。再读一读。
口语交际
1、审清题目要求,明确自己要交流的内容、话题。
2、想一想自己熟悉的小工艺品或小吃,有什么特点,要如何介绍。
3、小组内交流。
4、选派代表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5、听的时候要注意听清:,他说得怎么样,做出适当的,同时也为自己发言做好准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阅读教案02-2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口技》教案02-27
《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荷花》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