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26 17:36:5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实用的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门]实用的语文教案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七色花》 谁见过七色花?(没见过),那么,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七色花什么样?哪些地方与其它花不同?谁有七色花?这七色花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作用?) 过渡:刚才同学们围绕题目提出的问题很好,很值得我们去研究。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我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通过读解决。

  二、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请同学说一说,你读了一遍课文知道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回答。 (课文主要讲珍妮意外地从老婆婆手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实现了自己的种种愿望,并且用它帮助了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的事。)

  三、快速默读,自学生字词。 1.要求读准字音。 秩:应读zhì,不要读成chì。 跛:应读bǒ,不要读成pǒ。 2.理解词义。 陌生:生疏,不熟悉。 合拢:合在一起。 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 眨眼功夫:形容时间极短,瞬间。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跛子:跛脚的人;瘸子。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四、引导探究性学习 1.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后,一定会有许多疑问或感兴趣的话题,请你再快速读浏览一遍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内容用﹏画下来;有疑惑的句子用画下来。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感受,解决问题。 以下句子要重点理解: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这最后一片,要它做什么事,得好好想一想。 (这句话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时的想法。得好好想一想,说明她此时已经意识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义及作用不大,因此,对最后一片花瓣显得格外地珍惜,她要让最后一片花瓣充分发挥作用,把它用在可用之处,用在有意义之处,要充分体现它的价值。) (2)珍妮想买巧克力糖,买蛋卷可是吃过就没有了;买三轮小车,买电影票不,等一等,让我再想想看。 (这句话写出了当剩下最后一片花瓣时,珍妮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她脑中闪过了不少念头,然而又被她一一否决了,因为她发现如果买吃的,吃过就没有了;买玩的,玩一段时间就腻了;看电影,看过就完了让我再想想,说明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有意的帮助)

  五、指导朗读 课文中有一句话飞吧,飞吧!我要出现的次数较多,但是每次出现情况都不相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根据每次出现的具体情况,联系上下文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前几次七色花满足了珍妮的愿望,她感到很开心,要用轻松的`语气读。用最后一片最珍贵的花瓣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啊!在朗读时,先要读出小珍妮心情沉重,认真思考的语气,最后要表现出小珍妮帮助了别人后那种愉快的心情。

  六、讨论 1.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样用? 2.我们周围有什么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举出具体实例,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语文教案 篇2

  一、谈话引题。

  师: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差不多和语言同龄。古往今来,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我们的炎黄子孙继承了优良传统,也写出一首首优美的现代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王慧骐作的现代诗《我们上路了》。

  二、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一)教师感情范读诗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流利、读通顺,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

  2.思考: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回答问题: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指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所有与大家一样要告别童年,已经长大的孩子们。)

  2.带感情读课题。(带不同感情读课题)

  【带不同感情读课题,为后面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歌情感打下铺垫。】

  3.检查生字词情况。(出示卡片:认读抖着威风歪歪斜斜雷鸣电闪)

  4.指名分小节读诗歌。

  5.齐读诗歌。

  三、再读诗歌,深入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诗歌,了解诗歌每小节都写了些什么。

  1.小组成员自读诗歌。

  2.读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并作上批注: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二)班级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顺学而导,根据学生的回报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诗歌不同的小节。)

  1.诗歌第一小节。

  ⑴学生交流:我读懂了孩子们长大成人了,告别大人上路了。一路上有许多美景。绿树、轻风、红旗

  ⑵让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指导。(例如:a、如果学生提出不理解刚刚捡到一张很小很小的邮票,贴上那只很大很大的信封。教师可指出,这是一种象征的写作方法,在诗歌里运用得非常普遍。象征我们稚嫩的刚刚起步的人生。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展开想象,说一说:还有什么事物也能代表我们刚起步的人生?引导学生学着用诗歌的语言练习说话。b、感悟课文中的不管大人们怎么说这句话,教师可相机点拨:平时爸爸妈妈唠叨吗?都唠叨些什么?你是怎么对待的?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呵护,体会自己要摆脱束缚、要独立的心情。c、体会下一句: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自豪、骄傲、摆脱了束缚的快乐)

  ⑶多种形式读诗歌,指导学生读出第一小节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指名读、男女分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优美流畅的语句,充满诗意地读,读出意境美。)

  ⑷总结本节诗歌写的内容,虽然我们还很稚嫩,但还是上路了。(板书:上路品美。)

  2.诗歌第二小节。

  ⑴学生交流:我读懂了我知道了他们上路时有风险。从这些诗句中感悟到的:我们的膝盖也许会被石块磕肿,也许会有骤起的风暴把我们抛入崖底但他们有心理准备。

  师:你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了,心中充满了向往,可是大路总是那么平坦的吗?

  ⑵学生默读第二小节,思考: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⑶交流学生思考的问题。

  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对骤起的风暴和虚幻的风景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家庭的变故,考试的失利、与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板书:路中艰险)

  ②再次感受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象征手法。

  ③引读我们的脚步也许是歪歪扭扭,我们的膝盖也许被石块磕肿,假如因为这些一只人观赏的狗熊。

  【诗歌里隐喻的内涵学生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都体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谈,逐步体会刚刚捡到一张很小很小的.邮票,贴上那只很大很大的信封。路中艰险等语句,在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作者使用的象征手法。】

  ⑷谈谈:当你碰到挫折打击时的态度。

  ⑸句式练习:也许也许也许

  (师:你想和他们一起上路吗?你能猜想到这路上还有什么美景,还可能遇到哪些风险吗?试着仿写一些诗句。引导学生运用上面的句式,进行大胆想象与写话。)

  【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和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⑺教师范读诗歌第二小节。

  3.诗歌第三小节。

  ⑴齐读第三小节诗歌。

  【引导学生自学体悟,不理解的地方可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和选用第一、二小节的学习方法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⑶学生感情朗读诗歌,并相机询问学生的读后体会。(板书:挑战风雨)

  (可补充教参中《标点符号的自传》的文章,让学生感受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的一个小站,今后的路还很长很远;从童年步入青少年,走上新的路程,是一个人的成长的标志。)

  【由于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更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通过思考、想象、交流等形式把握诗歌的意思,逐层深入地体会我们上路时的心情。注重通过多次反复地诵读并结合想象、体验、去领悟诗情,并在此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⑷指导书写售。

  (三)通读全诗,回归整体。

  1.配乐朗读诗歌。

  2.讨论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我们上路了的理解和体会。

  (引导学生说出各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要求千篇一律和假话空话。)

  3.指导朗读。

  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

  ⑵为学生配乐,学生表演读。

  ⑶想象情景,请个别学生来朗诵。

  四、拓展交流。

  准备一首相同题材现代诗,学生互相交流。

  【交流拓展资料,让学生在同伴之间互相学习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总结结题。

  师: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车票,不管什么样的路,都是一种经历,一种收获,相信大家都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六、置留作业。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次、瓜、燕、什、么、样、得、再”等12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小燕子带着我们一起去看了“冬瓜”和“黄瓜”,让我们发现了他们的不同,这节课,小燕子还想带我们接着去看看,但是小燕子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同学们必须把它身边的生字朋友都认全,这样他才能带着我们去看呢?你们能做到吗?(播放)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第一次小燕子去看冬瓜和茄子,他发现了: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回来的时候,妈妈夸奖了他,妈妈说什么了?

  (2)指名读妈妈所说的话,要读出“说的对”中所表达的感情(夸奖) 读出“再去一次,还有什么不一样?”中的激励

  (3) 小燕子又一次去了,这次回来他又发现了什么不同?这次发现的和上次的一不一样?他回来是怎么和妈妈说的'?

  (4)学生自由读,比比谁学小燕子学的最像

  (5)同桌之间互换角色,分角色读小燕子和燕子妈妈之间的对话。

  (6)把2、3自然段结合起来读,让学生读出这两次去看发现的不同,初步体会燕子的进步

  2、学习第4自然段

  师:当燕子妈妈听到小燕子又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后,又是怎么夸奖小燕子的?

  师:可是燕子妈妈觉得的小燕子观察的还是不够,于是让他“仔细”的观察。这次小燕子又能发现什么呢?

  (出示,上突出: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师:这一次小燕子又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哪么,妈妈的夸奖和以前的还一样吗?

  师:小燕子为什么能发现冬瓜和茄子这么大的不同呢?

  师:由于小燕子的“仔细”观察使他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更大不同,通过此句话,让学生理解“仔细”的意思学生用“仔细”造句。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扩展表演

  1、同桌之间互读

  2、组内读

  3、小组之间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同学们带上小燕子的头饰和燕子妈妈的头饰,到讲台前给同学们表演一下。

  四、指导写字

  1、学生仔细的观察,发现问题,让学生感受一次比一次进步

  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给予指导:

  (1)“会”要先写里面的小口,后关门。

  (2)“片”的竖撇要由重到轻,末端轻快撇出。

  (3)““是新学的笔画,书写时左低右高,钩短小有力,指向“皮”字的中心

  五、扩展活动

  1、完成课后“说说,读读”

  2、拿出实物:两种蔬菜或水果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的特点,找出不足。

  五、作业布置: 把“会、片”每个字带拼音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 在田字格中书写“会、片”。

  七、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理解名言“我的采蜜集”,朗诵背诵《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快乐》。

  2、口语交际“不同的“镜子”,不同的我”,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习作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过程与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2、在朗读、想象中感悟诗歌意境。

  3、在敞开心扉的开放式的交流中发展语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告诉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使学生心灵得到自由与解放,感受到自然的美、朴素的美、真实的美。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3.引导学生虚心、冷静地听取来自个方面的声音,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正确、全面地了解自我,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

  4、小笔头意在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的乐趣。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采蜜集”

  1、学生自渎。

  2、指生朗读。

  3、借助工具书或者结合语境理解个别词语意思,例如“自惭形秽”“妄自菲薄”。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个人的理解。

  5、交流搜集到的名人名言或者自己创作的关于激励自己或他人的话。

  6、摘抄在小本本上。

  二、读读背背

  1、教师介绍作者概况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快乐》。

  3、在朗读的过程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多媒体出示青纱帐、田野录像,创造意境)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畅谈感受。)

  5、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6、幻灯片出示姚振函的《乡村小学》和《扁豆角》,朗读。

  三、口语交际

  1、导入: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实际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二是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在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时,有时会出现他人与自己的看法不一致的情况,这是也许你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此时,你必须冷静思考他人的看法是否准确,如果你能认真对待别人对你的,你就能更全面、更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及时调整自我,那么今后的进步就会更大。

  2、小组交流:全方位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包括个人的性格、脾气、爱好、优缺点等。组员进行。

  3、全班交流:请典型同学发言,班内其他同学和老师对他进行。

  4、思考表达:

  当你发现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父母、老师、同学及其他熟悉自己的人看法不一致时,你有什么想法?你现在能全面认识自己吗?

  学生冷静思考,组织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第二课时

  “我的小笔头”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播放《小小少年》,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不自觉地回忆起生活中的点滴烦恼,激起表达的欲望。

  (二)漫谈生活中的“苦”和“乐”。

  1、小组交流,走进成长中的苦恼,彼此“支招儿”。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烦恼,引导学生说具体

  2、集体交流,互相支招,化解苦恼。

  (1)学生将在小组交流中解决不了的烦恼呈现出来,发挥群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2)教师追问:“你怎么想的”,“说说你的真实感受”,“联系你的生活体验”。

  3、敞开心扉,分享快乐。

  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介绍,把自己的成功之作与。(在学生分享快乐时,教师关注学生对快乐的理解和快乐的缘由,对快乐的意义加以引导。)

  (三)我手写我心

  构思酝酿,自由,鼓励学生写己的真实感受。

  (四)集体评议,分享提高

  1、小组交流作品,评选出本组的最佳习作。

  2、小组推荐或自己举荐集体赏析、评议学生作品。

  3、教师针对本次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加以指导。

  (五)修改习作

  结合评议、赏析过程中得到的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然后小组互评互改。

  姚振函简介

  振函(1940—),河北枣强人。当代乡土诗人,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河北作协第四届主席团名誉委员。主要诗集有《我唱我的主题歌》《土地和阳光》《感觉平原》《时间擦痕》等。著有诗集《土地和阳光》、《我唱我的主题歌》等。

  乡村小学

  青砖红瓦的校舍

  阳光照着低矮的墙头

  从教室后窗外面传来

  爷爷和二叔说话的声音

  那是他们在地里种棉花

  院墙外的一棵老榆树上

  榆钱已按时长出来了

  去年的鸟巢被风吹得有点歪斜

  这些都作为一种景色

  被多次写入

  和中

  师范毕业的老师

  本是村里的原住居民

  她第一次夹着备课本走进教师

  有两个学生不喊她老师

  而喊她姑姑

  放学了

  学校的钟声告诉村庄

  村庄的炊烟呼应着学校

  背书包的学生蹦跳着回家

  可爱的小狗在家门口等候,翘望

  扁豆角

  一棵棵扁豆角总是自鸣得意

  傻乎乎地生长

  别看它只占据农家的

  一个角落

  真的,农民一点也不把它当事

  他们日夜忙活

  没有工夫

  看它一眼

  扁豆角不计较这些

  一代一代

  它已习惯了被冷落

  等到秋天已过去,大地萧索

  农民从地里回到家中

  正赶上扁豆角的盛产期

  他坐在当院里安闲地吸烟

  悠然四顾

  眼睛这才亮了一下

  哦,扁豆角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白:

  语文学习关键在课外自己很乐意的参与,课堂学习是进行学习的交流和完善。

  学习目标:学会择文朗读,并对选文进行质疑、设计问题;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情况。

  学习重点:散文的朗读,把握朗读要点。

  学习难点:学生自己对选文的质疑、设问。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手段: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课题导入。文体、作者。(图一)

  二、说

  你对老舍和其作品了解多少?

  1、老舍曾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被授予“”称号。

  2、下列作品是老舍创作的是()

  A《家》B《子夜》C《四世同堂》D《雷雨》

  3、“虎妞”是老舍作品《》中的一个主要

  人物。

  三、比(图二)

  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学中的收获,好吗?

  要求:1、小组交流

  2、选出代表

  3、综合意见

  4、发表看法

  四、听

  倾听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用你喜欢的符号、线条划出值得你关注的.词或句子,确定自己喜欢的段落。

  ~~~~-------****……

  五、试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练习,自己邀请同学进行点评。

  点评角度:语速语气

  普通话停顿

  重音

  六、问(图三)

  就你喜欢的段落质疑或设计问题考考别人,赶快行动!谈(图四)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好吗?

  七、做(图五)

  你愿意围绕所学内容给同学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吗?注意:作业可不能太多呀!

  所需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会写请假条的意义,初步培养遵守学校请假制度的习惯。

  2、学会本课12歌声字。理解“请假条、发烧、按时、制度、冒号、原因、日期、姓名、顶格”

  3、学会写请假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12歌声字;为什么要写请假条,让学生知道这是学校的制度。

  难点:掌握请假条的格式。

  教学准备:

  1、投影、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课文1、4自然段。

  2、学会12歌声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今天,()同学生病了(或前几天,()同学有事了),不能来上学,哪怎么办呢?(出示课题:请假条)学习生子“假”组词:请假,假日、放假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由读课文,标上段落。思考:为什么要写请假条?怎么写请假条(不要求回答)。

  2、读后汇报。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写了为什么要写请假条?哪个自然段写了怎样写请假条?

  三、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1)想一想这一段写什么?读后口头回答()把王小华爸爸写的()念给大家听。王小华请假是因为()。(应填上:李老师、请假条、头痛发烧)

  (2)学习生字:利、华

  (3)齐读第1自然段。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听了老师的话,大家知道怎样写请假条了。)

  四、指名说说1-4自然段的意思。

  五、学习2、3段中的.9个生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想一想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六、指名分节读课文。

  七、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学习写请假条。理解“制度、顶格、日期”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生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说一说每一小节主要讲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读这一段。思考:老师一共说了几句话?每一句讲什么?(第一句讲依照规定的时间到校上课是每一位同学都要做到的。第二句写因为生病或因为有事不能来学校上课要写请假条。第三句写这是制度。)

  什么是“制度”?(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定)“这是”指什么呢?(前面说的两句话的内容。)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学校制度”

  这句话的意思。

  2、齐读这一段。说说为什么要写请假条?

  三、学写请假条。

  1、出示请假条。思考:王小华的爸爸带王小华写的请假条是怎样的呢?

  李老师:

  今天王小华病了,头痛发烧,不能来校上课。请假一天。

  家长:王利民

  4月10日

  2、自由读请假条,读后讨论。

  (1)王小花的爸爸写请假条,现在什么地方写什么?再在什么地方写什么?最后在什么地方写什么?(先在顶格写向李老师请假,李老师后面写上冒号;在再换一行空两格的地方写王小华音头痛发烧,需要请假一天;最后再右下方写上家长王利民以及时间。)

  (2)王小华生病了请假,为什么在请假条的右下方写上“王利民”呢?(这张请假条是王小华的爸爸代他写的)

  3、你们能把这张请假条改成王小华写的吗?哪些地方要改一改呢?(“王小华”改成“我”“家长”改成“学生”“王利民”改成“王小华。”)

  4、把请假条补充完整。

  李老师:

  今天病了,头痛发烧,不能来校上课。请假一天。

  4月10日

  四、作业。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2.能读懂课文第2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并能背诵这一段。

  3.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培养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具体来介绍它的。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课文从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三.检查自学情况

  四.学习1、2、两段。

  1.指导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以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

  2.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3.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

  4.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

  5.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指读第2段,边听边标序号,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用——划出有关的一句话。用、、圈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

  6.反馈、小结:像“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叫它总起句,“鲜艳”时这句话的中心词。

  7.读2——4句:

  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

  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与原文比较:哪一处写的好?为什么?

  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这3句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

  8.小结学法,学习“学习提示”最后一句话。

  9.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意思

  五.指导书写

  六.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掌握“疾”“锐”等8个生字的字形,理解“锐利”、“隐约”

  等词语。

  2.讲读3——4自然段,品词析句,体会翠鸟敏捷、灵活的活动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翠鸟的什么?哪几个自然段写它的活动?

  网

  二.指读3——4段。

  想一想:翠鸟行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翠鸟的行动敏捷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三.学习第3段。

  从哪里看出它非得快?圈出有关词。(理解“疾飞”)

  他停在苇秆上的目的是什么?(等鱼)

  读第3句话,把“注视”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比一比,哪一个更合适。

  四.学习第4段。

  1.默读、思考:你从文中哪些句字看出翠鸟捉鱼动作快?

  2.根据学生反馈的顺序学习句子

  第一句:这句话主要写谁?写小鱼的`哪两个意思?用什么词连接?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连?为什么要写小鱼呢?用句子中一词来回答?

  (理解“锐利”)

  第二、三句:这两句主要些什么?

  圈出其中写翠鸟动作的词语。

  用换词比较的方法体会“蹬”、“叼”蹬词用法的准确,体会翠鸟行动的敏捷。

  指导读好这两句话。

  第4句:这句话些什么?能去掉吗?为什么?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能在语言环境中区别并运用“愿望”、“失望”三个词。

  2.复习巩固总分段式,背诵第2自然段。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5段。

  1.翠鸟外形这么美丽,行动这么敏捷,“我”和小伙伴中滋生一个什么愿望?

  2.这个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3.当这个愿望不能实现时,我们就——失望了,心中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愿望是什么?

  4.练习:选词填空——希望、愿望、失望,并说明理由。

  5.齐读第5段,思考这一段讲什么。

  二.复习巩固总分段式。

  1.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一段话。

  2.填空:这一段是用()方法写的。总起句是()。中心词是()。分述部分是从()、()、()这三方面把翠鸟羽毛的鲜艳写具体。

  3.试背。

  三.总结全文

  课文写了翠鸟的外形时那样小巧玲珑而美丽,动作又是那样敏捷,所以引起了小朋友对翠鸟的爱。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美丽的鸟,正是因为这些美丽的鸟,才使大自然显得那么富有生气。我们不仅要爱翠鸟,还要爱其他的鸟。

  四.作业。

语文教案 篇8

  整个教学活动突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一”。

  一、创设氛围贯穿一个情境。

全课始终围绕着“到大森林里的动物王国去玩,了解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这一情境而展开。课的开始,教师戴上动物头饰,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到我们与动物关系非常密切,渲染了课堂气氛。随后,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形象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绪、情感带入了动物过冬的神秘世界。学生带着想知道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到课文中找答案,很自然地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之中。学生了解了课内知识后,教师又用“动物王国中还有很多动物呢,斑马阿姨只记录了几个动物的过冬方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朋友的过冬方法吗?”这样的语言,把学生的视野又带入了课外更广阔的动物世界。此时,学生仿佛置身于动物的王国里,随后,学生兴致极高地模仿着各种动物进行对话交流。教学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内容之一。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一个情境,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感到这不是在严肃的课堂里学习,而是在充满乐趣的动物王国里畅游。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了愉悦的.情感。

  二、能力训练突出一条主线。

  这条主线就是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本课内容非常浅显,动物过冬的方法都是通过小动物间对话交谈的方式交待的,学生只要通过读书就能获得这方面的知识。这类科普知识的小文章,很容易上成自然常识课,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掌握动物过冬的方法这一知识点上。语文课的重要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新课程改革把口语交际训练作为低年级语言训练的一个重点。为此,姬老师把本课教学重点定位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上。这项训练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课内训练——基本训练。组织学生先按照原文想象动物说话时的神态、表情,模仿动物进行朗读的训练。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分角色进

  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口语交际训练的基本要求(有礼貌交谈,说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动物过冬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个环节课外训练——提高训练。在这一环节,首先组织学生拓展交流各种小动物的过冬方法,然后,让学生遵循课文中小动物对话的框架,自己组织语言说清某一小动物的过冬方法,随后,同桌间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课内外知识两个训练环节的安排,遵循了学生能力形成由低到高的规律,体现了能力培养的渐进性。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基本掌握了口语交际的方法,并具有了进行简单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促进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

  《标准》在前言的基础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又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语文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标准》思想的指导下,姬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多处给学生留有发展的空间。

  1、教学内容开放。教学不局限于教材内容,适当补充教材中没有而生活中学生知道的一些动物过冬的知识,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课外知识。

  2、思维空间开放。学生在想象课文中小动物说话时的神态、表情、声音、动作方面,不受任何限制与约束,大胆地去想象、去创造。在拓展课外训练方面,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加开放,在不违背动物过冬方法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所想去说,按自己的创意去表现,按自己的优势去发挥。

  3、拓展知识空间开放。在拓展不同动物过冬方法这一知识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了解不同动物过冬的方法。课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知识的空间。

  4、评价标准开放。教师坚持以评价促发展的原则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特别是对口语交际训练过程的评价,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师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注重张扬个性,对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出众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敢于追求与众不同,敢于标新立异。

  四、学习方式体现一种结合。

  即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在课内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与课外知识拓展、能力提高训练两个环节中,都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个体活动的基础上,带着自学自练的收获,再在小组内或同桌间进行分工训练、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的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面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五、人文教育渗透一种思想。

  教学中,无论是教师与学生谈话时的语气、表情、声调,还是学生模仿动物对话时的合作、演练,都渗透了尊重别人、文明处事、礼貌交谈的思想教育,给学生以人文思想的启蒙教育。

  总之,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在游戏中欢畅,在情趣中漫谈,在快乐中体验,在自主中思考,在合作中演练,在参与中发展。教师的角色是参与游戏,引导训练,驾驭课堂,服务学生。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根据偏旁认读字义,读写汉字。

  2.积累词语。

  3.练习口语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熟读汉字,据拼音认读。

  1.根据偏旁知道字义。

  钢铜铁钉 金字旁,与金属相关。

  被裙裤袄 衣字旁,与衣服相关。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正音。

  4.说说你还认识哪些字是根据偏旁知字义的。

  二、填空。

  1.学生试口头填空,比一比谁填得多。

  2.同桌互相交流。

  3.评议。

  4.学生把填的词语写下来。

  一只(鸭) 一个(杯子) 一把(米)

  一块(玻璃) 一条(河) 一盘(菜)

  三、读一读词语。

  1.看清字形,自由读。

  2.同桌互读。

  3.领读、齐读。

  四、“读读背背”。

  l.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帮助读准字音。

  3.交流,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

  4.背诵。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选择一件小事,让同学们合作完成。

  2.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

  3.体会合作的.意义。

  二、口语交际。

  1.想一想你在平时跟别人合作的事。

  2.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在头脑中理清头绪。

  3.在小组内讲这件事。

  (注意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

  4.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5.全班交流。

  (1)指名说。

  (2)评一评。

  (你认为他们哪件事做得好,谁的事生动,有条理,有意义。学生在班内发言)

  三、展示台。

  1.分组轮流说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

  哪个小组停下来就表演一个节目。

  2.同学分组说谚语,看谁知道的多。

  单元后记:

  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沟通、交流、合作、对话、分享、团队精神,这些观念渐渐深入人心。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主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教学时,我注重了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本组课文语言特别优美,在教学时,我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阅读教案02-2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口技》教案02-27

《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荷花》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