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夏天,把感受到的、了解到的夏天景物有重点地描绘出来。
3、培养观察能力,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把观察到的自己喜爱的夏天景物有序的、有重点地描绘出来。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的眼中,夏天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呢?
二、结合观察,描述夏天
1、你们都观察了夏天的什么景物,互相说一说。
2、选两名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夏天的景色。
3、从这两名同学的描述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4、首先要确定你想从哪个角度写你想描写夏天的什么景物,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印象最深刻的景物,最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再加上你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5、引导学生注意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夏天景物并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表达。
6、说说你确定的描述范围或题目。
7、小组内练说。
8、选几名同学向大家描述,同学给予。
三、作业设计
收集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一、交流自己好词佳句,并从中选择提炼自己使用的好词好句。
二、根据自己选择好的素材修改而起草习作。
先命题,注意题目与内容的关系。
先想一想大致的顺序,拟定一下提纲。明确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最后按一定顺序写,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特点,把主要景物些具体。
注意用词准确,把自己对夏天景物的热爱、赞美、留恋的真情实感融于字里行间。
草稿形成后注意反复读,注意书写规范。
三、交流。
同学们相互修改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撰写习作
注意书写规范。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明确古代诗歌鉴赏的考试内容: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方法:分层探究法
三、教学程序:导——练——矫——结
教程:
导语:高考诗歌鉴赏一般考查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技巧的赏析,近几年的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诗眼”的理解、形象的赏析、意境的领悟和艺术手法的评价,其复习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方法提示一:抓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全诗意境展开的总纲,是情感的脉络。因此,抓住诗眼,就能扣住主旨答题,把握了诗歌的灵魂。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一)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歌一、三句写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冷”和 “凉”用得最好。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景,很好地衬托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二)雪晴晚望 贾岛
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闻打暮天钟”是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是全诗的诗眼。因为,这句用在篇末起着点活全诗的作用。前七句都是写静景,是望景。“闻打暮天钟”写一声清脆的钟声,由视觉转到听觉。这钟声不仅惊醒了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局面。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似乎隐隐吐露出诗人“归卧故山”的思想。
方法提示二:析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寄寓着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或者情景交融拓展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意境。阅读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析诗人描绘的生活图景,领悟蕴含在其中的情趣和理趣。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几首诗歌,然后按要求答题。
(一)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诗人用近乎绘画的手法,抓住了几个典型的画面,这些画面的特点是 。
解析: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答案:色彩鲜丽、情调清和。
(2)通过这幅图画,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你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
解析:夏日午时,烈日当空,树阴匝地;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亭台楼阁由于微风的拂动也随之晃动,让人感觉到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使人精神为之一爽;至于晴空骄阳下,绿树浓阴间那悠长的蝉声,只有留待大家去玩味了。透过这幅清幽美丽的图画,我们仿佛看到那个充满情趣的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答案:这是一幅描写夏日风光的图画,通过这幅图画让我们体会到诗人热爱山林的情趣,以及对闲适自在生活的追求。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①二十三年:指刘禹锡于永贞元年被贬出京,到宝历二年回京这段时间。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全诗的情感主旨所在,诗句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沉舟侧畔,有千帆竟发;病树前头,正万木逢春。表达了诗人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
(2)第三联是广为传诵的名句,但已赋予新的哲理,你认为今天它主要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新陈代谢是不可逆转的规律。
方法提示三:赏技巧——在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风格流派、意境创造等。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常见的表现手法为:烘托、用典、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修辞方式为: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等。风格流派有清新飘逸、沉郁顿挫、平和冲淡、委婉含蓄、清新质朴、简洁明快、豪放、婉约等。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准确的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体会诗人的感情、气质、艺术素养以及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几首诗歌,然后按要求答题。
(一)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解析: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这句词点示了全词的内涵。该句用人之所闻,描写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断。
答案: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该句用人之所闻,描写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断。
(二)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阁,苦竹丛深日向西。
注:①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②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这一带,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迁客流人到此最易触发羁旅愁怀。
因此诗,诗人被冠以“郑鹧鸪”的称号。简要分析诗人写鹧鸪有什么高妙之处。
解析及答案:全诗紧扣鹧鸪来写,不但写出了鹧鸪的形状、习性,而且将鹧鸪的叫声与帝舜二妃及屈原的悲愁故事相结合、与游子佳人的伤感情事相结合,放到一个荒江野庙、雨昏花落的环境中来描写,自然形成了一种凄迷悠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销肠断的氛围。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样就深刻地传达了鹧鸪这一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独特的悲剧意蕴,感人至深。
(三)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港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有人评这首诗写菊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要说明。
答案:这是一首咏菊诗。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未离开菊花,开篇写菊花的貌不惊人(“比蓬蒿”、“近鬓毛”),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质,点出咏菊的主旨。
(四)碧瓦 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注】范成大,南宋著名诗人,曾作为南宋使者被派往金国。在金主面前“词气慷慨”,“全节而归”,为朝野称道。
简答: 这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吗?为什么以“碧瓦”为题?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及答案: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但又不全是。诗以《碧瓦》为题而不是以《暮春即景》为题,暗示由碧瓦想到雕梁画栋的豪宅。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在绣幕遮挡的碧瓦楼前,偏安江南的王侯显贵们醉生梦死,耽于享乐。末句“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人无计留春住,南宋王朝衰败的局面又是可以挽回的吗?诗人以景写情,含而不露,构思精巧。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比较鉴赏题的解答
方法提示:如果题材相同或艺术技巧相同,那么关键在于找出思想情感不同的地方,或找出艺术风格不同的地方,反之即使思想情感相异或风格也迥异,则可找出艺术技巧相同的地方。总之,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是基本方法。
典题练习
(一)比较鉴赏下面的唐诗和元曲,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①辽西:即辽河以西,今辽宁省西部。
〖中思·喜春来春思 胡祗適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1)比较《春怨》中“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和《春思》中“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两句写黄莺的目的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案:《春思》一句写黄莺是为了展现黄莺欢唱中的美好春景,表现了一种闲适、喜悦的心情。(从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角度答亦可)
《春怨》一句写黄莺是为了表现少妇不愿意让黄莺来惊扰她的美梦,抒发了她对征戌亲人的思念之情。(从“怨恨战争”方面答也可)
(2)《春怨》和《秋思》在语言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案:活泼生动,口语化。(意思相同即可)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红叶 唐·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行 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
(1)韩氏诗运用了 手法写宫女心事,显得 与韩愈诗中“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的写法相近;元稹诗则采用了 手法写宫女命运,和陆游诗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写法相似。
(2)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完全相同呢?请简要说明。
答案(1):托物言情(寄情于物) 委婉、含蓄 乐景写哀(反衬)
答案(2):不完全相同。两首诗都表现了宫女寂寞、哀怨的感情。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而元诗流露出无可奈何、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 王维
荊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道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王诗中的“湿衣”和张诗中的“沾衣”含义相同吗?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王诗中的“湿衣”是幻觉、错觉,湿人衣的是山中的翠色,作者抒发了那浓翠的山色给人带来的浸染、滋润、细雨湿衣似的凉意美感。张诗的“沾衣”却为实写,是说大山云深之处,即使天晴无雨,也会因为湿气沉沉而打湿游者的衣服,它展示了云深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 壅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早晚回:何时回。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这两首诗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答案不超过20个字)
答案:表现百姓生活的痛苦,表达诗人深切的同情。
(2)范诗多处运用对比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请作具体说明。
答案:“江上”和 “舟中”两种环境,“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吃鱼人和捕鱼人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一叶舟”和“风波里”的巨大反差,饱含了诗人对渔民的关切和同情之心。
(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那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④。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⑤梗犹泛⑥,故园芜已平。烦君再相警,我亦举家清。
①西陆:指秋天。
②南冠:代指囚人,这里是诗人自指。
③玄鬓:古代妇女发式“蝉鬓”,又黑又光润,缥缈如蝉,故称。玄,黑色。这里代指蝉。
④白头吟:乐府曲名。鲍照等曾以此曲作诗,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⑤薄宦:官职卑微。
⑥梗犹泛:《战国策·齐策》载土偶与桃梗对话,土偶曰:“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火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此处喻指四处漂泊。
(1)两首诗中蝉的形象与诗人各自的身世有哪些相似之处?两首诗的尾联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骆诗借秋蝉因露重风高而难飞难鸣,喻指自己忠直高洁而横遭诬陷,身陷囹圄。李诗以蝉的高栖难饱,悲鸣欲绝而无人同情,自喻高洁和因高洁而清贫的困境,暗示环境的冷酷无情。(解答时注意“在狱”“白头吟”“薄宦”等词语的含义和提示作用。)
骆诗尾联写自己高洁而不能取信于人,抒发了强烈的悲愤和不平。李诗尾联以蝉自励,表明要坚持高洁的操守。
(2)两首诗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艺术技巧?
答案:以蝉起兴,以蝉自喻,直抒胸臆。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轻、没、重、心”四个字,注意读准前后鼻音。
2能正确认读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练习拼读音节。
3读儿歌能大致了解儿歌内容;朗读时能努力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4复习笔画“卧钩”,了解“心、鱼”的笔顺,并能在田字格中认真描摹着两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引入:(出示螃蟹吹泡泡图)
师:图上有什么?谁能有一句话把图上的内容说清楚?注意发言时声音响亮让大家都听清。
说明:
结合启发谈话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练习说完整的句子,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如果学生能说到螃蟹的动作、数量等,老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表扬。
2出示课题:35吹泡泡(chuipaopao)
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题读准!
及时评讲:拼读时是否做到声音响亮,发音准确。
提醒学生注意“chui”是翘舌音。
(自由练拼指名拼读齐读课题)
说明:
本篇课文位于读儿歌识字学拼音单元末,拼音的初步学习也接近尾声。小朋友们跃跃欲试,都想来尝试拼拼各种音节。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们自己拼拼音节来读准字音,学习独立认读生字,并在拼读课题音节的过程中巩固所学韵母(ui、ao)、;为“读儿歌识字学拼音”阶段转入“看拼音读课文识字”阶段,做必要的过渡衔接。
3了解“螃”字的结构拼读它的音节。
(1)出示螃蟹图及词组:吹泡泡的小螃pang蟹。
师:原来儿歌的内容和螃蟹吹泡泡有关啊,一定很有趣!
读词组:(吹泡泡的)小螃pang蟹
(2)分析“螃”的结构,练习拼读“螃”的音节。
师:大家要仔细听,认真记,看看谁最先听清“螃”的读音、记住“螃”的字形。
说明:
听的训练目标指向要明确,要让学生听清、记住哪些内容,一定让全体学生心知肚明,这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训练的有效性才会提高。
师述:“螃”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虫,右边是旁边的旁,合起来是也念螃。但是是螃蟹的螃,同学们可要记清它的字形!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说明:
同音字的概念可适时渗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区分同音字的字形。
师述:“螃”的音节是“pang”,音节中有我们今天新认识的后鼻韵母ang,听清老师的读音,看看老师的口型(师慢动作范读两遍)。
(自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说明:
借助螃蟹的螃,学习后鼻韵母ang,要求同学学会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并且积极投入每一次练习活动中。
二读儿歌了解内容,学习生字、拼音
1听课文录音。
师:先来听听录音,你们要边听边记:小螃蟹是怎么吹泡泡的?怎样吹,泡泡才能满天飘?(再听一遍,努力记住!)
反馈:同桌之间把记住的内容告诉对方。
说明:
此时不出示儿歌内容,只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养成边听边记的良好的听记习惯,并试着把听到内容与同桌分享交流。
2朗读儿歌,学习生字和韵母。
(1)师生互动读、同桌配合读
师:原来,小螃蟹只有——生:不轻(qing)不重(zhong)小心(xin)吹,
师:才能——生:吹得泡泡满天飘。
(同桌互读)
(2)学习后鼻韵母ingong
师:“轻”和“重”是一对反义词,在儿歌中指的是小螃蟹吹泡泡用的力气有大有小。
(师指到音节zhong)大家看,这是“重”的'音节,里面又有我们今天要新认识的后鼻韵母ong,听清老师的读音,看看老师的口型(师慢动作范读两遍)
(开火车读齐读)
师:你还知道哪些字的读音中带有后鼻韵母ong的发音呢?(给学生想的时间)
(闹钟、中国、巨龙,从前等)
师:刚才我们说到,“重”的反义词是:“轻”(师指到qing),ing也是一个后鼻韵母,
师:仔细听老师读(师范读两遍)瞧!“小心”的“心”是前鼻韵母!同学们可要分清ing和in的读音。(做快速反应游戏: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吹泡泡》教案七》,来自网!
抽读韵母ing和in)
师:小朋友一定发现后鼻韵母末尾的发音和上海话“鱼”的发音类似,小朋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区分前、后鼻韵母的发音。
说明:
后鼻韵母ing和in的发音比较容易混淆,结合起来教授,并推荐给学生一些有趣的记法,帮助学生区分。
(3)整体认读音节ying(出示ying及四声)我们一起开滑板车读一读!
说明:
用开“滑板车”的方法,借助形体动作,帮助学生记住四声声调,寓教于乐。
3再读儿歌,思考问题。
师:小螃蟹真聪明,不轻不重小心吹,吹得泡泡满天飘。可是小螃蟹是一开始就知道这样吹吗?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想一想!
轻轻吹,泡泡小,
猛(meng)一吹,没(mei)泡泡,
师:小螃蟹一开始是怎么吹泡泡的呢?谁来读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猛”和“没”是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媒体用不同颜色标注出左右结构)“没”字前一课我们已经会写了,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遍!
同学们自己试着说一说,记住“猛”字。
师:“猛”的音节中带有后鼻韵母eng,我们请出eng的好朋友前鼻韵母en,再用上刚才老师推荐给你们记后鼻韵母的方法来念准音eng。
说明:
“猛、没”两个生字在字形(左右结构)上稍作强调,再次适时渗透部首的概念及记字方法,为学生进一步了解、运用一定的方法自主记字做准备。后鼻韵母eng的教授让学生借助en以及前面老师推荐的办法来读准音,学以致用。
4齐读儿歌。
师:这真是一只聪明的小螃蟹,亲自尝试把事情做好,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读好!
三巩固练习、说话训练
1读angengingong以及ying的四声。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练习用一定的句式说话。
(出示课文练习图并在相应的位置注明:山脚(jiao)下、山腰(yao)间、半山腰、山顶(ding)上),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自己拼拼图上的音节,然后做一回小小导游员,为大家介绍山上分别有哪些景物?
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哪里)有(什么)。
说明:
在一定的游戏情境中,通过做一回小小导游员来巩固认读新授的拼音,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句式说话,如学生在介绍时能用上合适的量词,做到条理清晰等,老师要大力表扬,鼓励学生多说,帮助学生说得规范。
四写字指导
1新授笔画“卧钩”。
(出示“卧钩”)
师:大家看,“卧钩”多像一个人半躺在床上。
(师范写生模仿写师生齐书空)
2描摹“心”。
(出示“心”字的笔顺框)
师:看看第几笔是我们今天新学的笔画“卧钩”。
师:写“心”字时要注意观察三个点,找准了位置,“心”字就写得好看了。
3描摹“鱼”。
(出示鱼图)师:鱼的字形和实物鱼特别象,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出示“鱼”字的笔顺框)同学们根据笔顺框学会“鱼”的笔顺,在同桌的手心里写一写。
4生写,同桌互评
(1)写字姿势要正确。
(2)关键笔画的位置要摆准。
说明:
通过形象的比喻教授“卧钩”、“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写字时,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关键笔画,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语文教案 篇4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读懂课文,了解秋去冬来的季节变化的特点,知道自然界动物和植物越冬的情形。
3、激励学生关爱自然,关爱伙伴,培养相互关心的人文品格。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读准、读好课文。
资源利用:
有关课件、录音机、词卡等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2、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3、语文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境
1、[多媒体出示]一片枫叶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这是老师刚刚收到的信。
2、指导读准:信
3、师:老师看得出来,小朋友们的眼睛里都画着一个问号,说吧,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生质疑)
4、[多媒体出示]秋姑娘图
指导读准:秋姑娘
5、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信里说了些什么呢?咱们一起看课文。
<板书课题> 秋姑娘的信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读课文,看秋姑娘都给谁写了信,用铅笔把它给圈出来。
2、交流,相机指导读准:好朋友们、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多媒体出示]风伯伯把信送到了大雁的手中,大雁左看右看,急得直嚷嚷:我怎么看不懂啊!
师:小朋友们,想帮大雁看懂这封信吗?讲给大雁听,你就得讲清楚,让他听明白。大家先把这段话读一读,待会儿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就让他代表小朋友们去告诉大雁。
[多媒体出示]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生练读)
2、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准:小心及整个句子。
齐读。
师:秋姑娘为什么让大雁路上多小心?
3、谁来把秋姑娘的话说给大雁听?
说的时候,应带着什么样的表情?
[多媒体出示]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
师:瞧,大雁们听了秋姑娘的话,排的队伍多整齐呀!它们一定会一 路顺风的。
4、[多媒体出示]青蛙、松鼠、山村孩子
配音:快,快,看看秋姑娘给我们的信里说了些什么?
师:小朋友们,那咱们快把三段话练习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在小小组里练说,待会儿讲给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听。
(生以小小组为单位,自学三、四、五小节,师巡回指导。)
5、交流汇报。
(1)重点指导读准:生病、食品、裹上
(2)读准句子。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指名学生分别把秋姑娘的话讲给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听。
(4)相机讨论:
秋姑娘为什么让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秋姑娘为什么让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让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呢?
6、激情想象
(1)小朋友们,秋姑娘还会写信给谁呢?写些什么呢?小小组里说一说。
(2)全班交流。
7、秋姑娘在秋风里,写了一封又一封信,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多媒体出示]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齐读。
四、指导读全文
1、小朋友们喜欢秋姑娘吗?为什么?
2、那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爱表现出来。
小朋友们可以一个人读,可以两个人或几个人合作读,还可以边读边表演,各小组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进行练习,待会儿比赛。
3、赛读,评议、颁奖。
五、指导写字
1、学写秋。
2、还想写哪两个字?自己学写两个字。
3、小小组内互相评议。
六、课外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春、夏、冬景色图及春姑娘、夏姑娘、冬姑娘。
师:秋姑娘写完了信,冬姑娘就来了,跟着春姑娘来了,然后夏姑娘也来了。小朋友们,你们想想冬姑娘、春姑娘、夏姑娘她们用什么写信呢,又会写给谁呢?写些什么呢?
师:小朋友们想象一下,可以把你想到的像课文里一样讲出来,还可以把你想到的给画出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提高其分析鉴赏能力。
2、理解本文清新朴素的文字间传达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丽风光的陶醉热爱,也有对人类文明发展对大自然造成破坏的痛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本文写景手法的分析。
2、体会文章质朴本色的语言风格。
3、思考领悟作者给予我们的启迪: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找到灵魂安宁的归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预习检查:
(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的惩罚制度下,我相信大家对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已经不陌生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比海子更没有奢求的人,他就是美国的梭罗。如何了解呢,那就要通过今天文章《神的一滴》了。
二、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梭罗,于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国马萨堵塞州康科德城,1833-1837年就学并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1840年在家乡执教两年。然后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家里(1841-1843年),当门徒,又当助手,开始尝试写作。1845年,他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该州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9年,他写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的书。1854年,《瓦尔登湖》这本文学名著出版了。本书开始的时候反响并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于1862年病逝于康城,终年44岁。他留下了《日记》39卷,已有多种版本和选本问世。这位美国作家,被公认为是与孤独结伴的作家。
书中有梭罗的题词:“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倒是想象在自己的栖所报晓的雄鸡/劲头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为了提醒我的邻居。”
三、由于大家对梭罗及其作品不是很熟悉,我摘了一些名人的评论,大家迅速浏览一下:
1、爱默生(美国著名作家、思想家)
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国民。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他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完就离开,而没有人能够替他完成;对于这样高尚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2、怀特(美国20世纪散文家)
……我记得我在读到它时的狂喜之情,多年之前,在一段踌躇绝望的日子里,是它让我恢复了健康。梭罗的《瓦尔登湖》在今天仍是既切中时弊,又适逢其时。在我们这个不稳定的季节,当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寻找从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开的隐居地时,他在康科德林中的小木屋就是个避风港。
3、乔治爱略特(英国著名女作家)
《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
语文教案 篇6
一、理解诗意
1.读正确、流利。
师: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只有一个生字,请同学们学会这个生字后,再试着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读流利。
2.理解诗句。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
师:谁会解释这些词?动动脑筋,看看课本中的插图,试着理解前两句意思。
学生根据图,理解了残阳(夕阳〕,铺(照),瑟瑟(碧绿色)。师画图,让学生标出“瑟瑟”和“红”。
师: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吗?谁能把它的意思画出来?
师:看看这景色美不美呀,你们猜一猜“可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猜可能是“可爱”的意思。
师:正确。知道了“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谁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生说诗意,师相机指导理解“半”,“半”在这里,不是确指。
二、想象悟情
师: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范读)
师:你们听后能不能理解诗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吟这首诗的?
生:在江边,傍晚到夜里在江边吟的。
师:说得好。(师勾勒诗人立于江边的简笔画,边画边叙述)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来到江边(投影:
诗中景色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图,想想看。
师:随着音乐提示,诗人站在江岸上,只见夕阳……江水……这些美丽的图画你想象到了吗?(自由说,指名说)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诗人,把看到的美景说一说。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师:景色这么美,你看到后会说什么?
生:……
(用简笔画把学生带入当时当地的氛围中,同时用音乐渲染情境。此时,教师用语言加以描述,帮助学生再现当时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以用表演进一步体会情境。这样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感情朗读
师:下面我们听朗读录音,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放配乐诗朗诵)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这么好的诗应该背下来。大家试着读读背背。
(生自由读背,指名背)
四、练习巩固
1.默写这首诗。
2.以《暮江美景》为题展开想象,写下诗中美丽的景色。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习第三段中描写飞天的写作顺序及手法,感受对人物的细致入微的动态描写,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与大容量的图片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品读理解课文第2、3、4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设计理念: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3、架设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莫高窟的多媒体课件。
一开始播放莫高窟发展过程的视频资料,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在课件中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珍贵文物的“藏经洞”,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认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同时,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最后推介相关网站,引起学生的深入探究之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一起走进神秘的莫高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相传莫高窟在前秦时开始凿窟造像,至今差不多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你们想不想回到两前多年以前,去亲眼看看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的发展过程呢?(播放视频资料)
(学生看莫高窟的修建历程,并配有解说)
2、学生说说感想。
二、自主学习,读中品位文本内容
1、过渡:那莫高窟到底有什么魅力,使得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无情的掠夺呢?你们知道吗?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快速浏览课文,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2、、找到答案了吗?莫高窟到底有何魅力?(学生交流)
答案一、莫高窟有着精彩绝伦的彩塑
1、 原来莫高窟有着精彩绝伦的彩塑?那课文的哪一段写了莫高窟的彩塑?[第2段] 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一句] 这句句子在这起了一个什么的作用?[引起下文]
[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扶”学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训练,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
2、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地品读一下彩塑。(电脑屏幕显示第2段课文)
3、 学习第一句,感受彩塑之多。
师:请你把这句话再来读读看?有没有读懂什么?[彩塑很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两千多]
师:那用你的声音告诉我。[生读]
4、 欣赏菩萨、天王、力士、卧佛,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1)这两千多尊彩塑有什么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2)为什么说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图片,并进行朗读训练。
(抓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 长达16米、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等词指导朗读)
5、 欣赏其他彩塑,加深感受。
师:想看看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吗?
师:那老师就让你们一饱眼福!(电脑屏幕显示各种彩塑)
6、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如果你是一位旅游者正在观光你会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生回答)
7、齐读第2段。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这些彩塑的确尊尊惟妙惟肖,让我们忍不住地就啧啧赞叹!那就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来把它称赞一番吧!
答案二、宏伟瑰丽的壁画
过渡:同学们的读声仿佛让老师看到了那一尊尊造诣精深、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的彩塑,让老师置身于神秘的艺术殿堂,也难怪帝国主义者会伸出贼手窃取了。那莫高窟除了有精彩绝伦的彩塑,什么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1、哪一段写了壁画?[第三段]为什么说这段写了壁画?哪一句告诉你的?[第一句]
这一段的写作方法是?(总分)
2、欣赏壁画图片。今天老师也带了许多的壁画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显示壁画的图片,教师作相应的解说)
2、 读议结合,交流壁画的数量多,内容广。
(1) 看了这些图片你的脑子里在想什么?能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吗?[壁画数量多]文中的哪一句也告诉了我们?
(2) 生答,指导朗读(四万五千米)
(3) 壁画除了多,还有什么?在书上找找看。[壁画内容多]
(4) 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手法。
(5) 抓住记录、描绘、反映、描摹等动词,体验用词的精确性。
(6) 指导朗读,读出数量多,内容广
3、引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莫高窟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成百上千的.[飞天]!
(1)欣赏飞天,加深视觉印象。
(2)看了这些飞天,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和同学说?(指名回答)
(3)细读文中描写飞天的句子,说说特点。(多,美)相机多媒体展示各种形态的飞天。
(4)交流写作手法。同学们再细细地读一读这句句子,想一想这一段用的是什么写作手法?
(5)出示其他飞天图,仿照文章,小组合作,练习写话。
4、同学们莫高窟有着数量最大、内容最多、色彩最鲜艳的引人注目的壁画艺术!看着这一幅幅壁画,你有什么感觉?
5、说得可真好!让就让我们一起来抒发一下我们的感情吧!(最后一句)
答案三:面积不大的藏经洞
过渡:同学们,莫高窟的尊尊彩塑让我们发出了啧啧赞叹,幅幅壁画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那除了这些,莫高窟还有哪些也让我们赞叹不已的?[藏经洞]
1、第五节写的是藏经洞,(电脑屏幕显示第四段课文)老师想请你们自己默读一下这段课文,不过老师想对同学们提一个要求,有句话说的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边读边动笔,划出你认为用得好的或重要的词句,在行间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
(生默读,动笔批注)
2、刚才老师在行间巡视时发现,许多同学都能准确地抓住文中重要的词语,并且写出了自己的理解。现在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时要虚心倾听别人的理解和体会。
(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师参加讨论)
3、各小组汇报一下交流讨论的结果。
(第二句话中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可以看出莫高窟内的文物不仅品种多,而且数量也很多。
二句话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是他们创造了莫高窟的辉煌。
二句中的一个“曾”字说明了以前莫高窟内有很多文物,但现在都没有了。从这个字体会到作者内心是多么痛苦和无奈。
第3句话中的“大量”和第4句话中的“仅存”对比非常强烈,这两个词语充分说明了莫高窟内的损失非常惨重。(出示
从第3句话中的“掠”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和无耻。)
4、齐读课文。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明白你们把课文读懂了。
三、激情朗读,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1、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壁画,还有现存的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经文,都是谁给我们留下的?(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
2、是啊,两千多年以前,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与汗水给我们留下了这一尊尊彩塑,一幅幅壁画,留下了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你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赞美他们]
3、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表达我们的心声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推荐网站,引领学生深入了解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地走进了莫高窟,我们知道了敦煌莫高窟这座珍贵的艺术宝库有着精美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面积不大的藏经洞,这都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老师相信还有好多同学想进一步地了解莫高窟,那老师向你们推荐两个网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机会去浏览一
语文教案 篇8
菜园里,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4个生字,认识2个笔画"了、乙"和2个偏旁"走、几"。
2.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3.认识-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4.通过劳动实践,买菜、种种菜,激发进一步了解蔬菜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请家长带孩子到菜市场了解一些蔬菜,买一种蔬菜带到学校来。
2.老师准备九种蔬菜和有关蔬菜名称的字词卡片,每位孩子也准备一套词卡。
3.制作课件:有关萝卜生长在土里的情况和南瓜生长过程的颜色变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难点。
四、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欢吃哪些蔬菜?
2.你知道这些菜种在哪里?
3.出示课题:菜园里。
二、认识蔬菜和名称
1.出示挂图,学生自由说说这幅图
2.小组学习词语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认识每一种蔬菜后,从自己的词卡中找出相关的蔬菜名称读一读,注意把音读准。
3.老师将九种蔬菜名称的词卡贴在黑板上,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取一个词带大家读一读。
4.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读音。
5.巩固词语: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认字
四、识记字形,书写指导
1.老师在田字格范写,边写边提示,学生书空笔
顺。
2.学生练习书写。
3.作业讲评。
五、布置作业
借助拼音读读儿歌,把文中的生字圈起来,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做做课后作业"画画连连",怎么想就怎么连。
第二课时
一、复习蔬菜名,开火车读词卡
二、检查"画画连连"作业
1.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连的?为什么要这样连?
2.请学生展示作业,介绍自己的作业。
过渡:蔬菜的颜色这么多,这么美,课文是怎么介绍的呢?
三、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
2.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3.同桌互相对读,正音。
4.细读课文。
读读课文,想想你要向同学介绍哪一种蔬菜,请你上讲台拿着这种蔬菜向大家介绍。
5.熟读课文。
(1)激趣引读:老师引读前面的名词和最后一句的前半句,后面的部分由学生读。
(2)学生自由读,把课文读熟。
(3)读得好的同学将儿歌读给大家听,评评谁读得有感情。
(4)有感情地齐读。
四、认记生字
1.把课文中七个要求会认的字找出来读一读。
2.读给同桌听,认一认,帮一帮。
3.做摘西红柿的游戏,摘一个西红柿,认一个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复习巩固"又、风"两个字,练习扩词说句。
2.学习新笔画、新偏旁,学生书空。
3.交流记字方法。
4.观察田字格,老师范字,学生唱笔画书空。
5.练习书写。
六、读词练习
1.写好字的同学读一读课后的"我会读"。
2.将这些词读给小组长听,会读就印上一朵小红花,不会读请同学帮助。
七、扩展练习
从"我会读"这道题中,随意选两三个词说一、两句话。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熟字加笔画”是一种有效的记字方法。
2.积累ABAB式的词语。
3.进行分类指导,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5.重点练习相关的基本笔画,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书写习惯,并交流书写的感受。
6.对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达训练,鼓励学生敢于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相关的字、词、句的训练。
2.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习惯。
3.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习惯。
三、教学难点
注重口语表达的综合训练。
四、教学准备
自制相关练习卡。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祖国的语言非常丰富,汉字也十分有趣。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掌握汉字的规律,更好地学习汉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有趣的汉字。
2.学习讨论:
(1)请学生先读一读,想想: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想好后先和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
(3)讨论后同学们发现后三个字都是给口字加上两笔所组成的。
(4)请你也来试一试。(及时鼓励、表扬组成其他字的同学。)
3.扩展训练:
(1)还可以给口字加上三笔或四笔。
(2)小组学习:自己找可添加笔画的字。
例:“日”加一笔:田、申、白、旦、旧……
加两笔:百、自、早……
(3)小组汇报。
(二)词语超市。
1.先来看看词语超市为我们准备了什么。
2.出示电脑课件:
金黄碧蓝
黝黑通红
雪白碧绿
(1)请同学们读读这些词语,说说有什么感受,发现了什么。
(它们都是描写颜色的词。)
(2)再出示电脑课件:
金黄金黄金黄碧蓝碧蓝碧蓝
黝黑黝黑黝黑通红通红通红
雪白雪白雪白碧绿碧绿碧绿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些词语,说说有什么感受。
(一、三相同;二、四相同,是ABAB试,感受到词语描写得更生动。)
(3)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4)练一练。
①()的荷叶。
②请学生从上面的词语中任意选择一个,进行练习。
(5)丰富词语积累:请学生将自己喜欢的ABAB式词积累到“我的词语库”中。
(6)鼓励学生在平时
注意学习运用这些词语。
(三)选词写话。
1.请学生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带读。
3.教师带学生理解词语大意。(提示词语的使用范围)
4.请学生自选词语练习说话。
有兴趣的学生可选用两个或多个词语说句子。
5.指名反馈。(及时鼓励、表扬学生。)
6.老师要在学生写句子时在座位间巡视发现学生有写的不完整的`,要及时帮助修改或补充。
(写时可以请同学帮助修改、补充,这样更好。)
(四)阅读欣赏。
1.请学生自由轻声读古诗。(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3.通过朗读,我们对诗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学生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读古诗。)
4.教师配乐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这两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想象这两首诗所描绘的画面。(尊重学生,以学生评析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5.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播放音乐,全体学生起立根据诗意加上动作背诵古诗。
6.拓展延伸:利用课外资料,请同学们把已经查找好的杜甫和贾岛的其他的诗,读给大家听听。
(1)请学生再练习诵读。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2)指名反馈。(配乐朗诵)
(五)作业。
回家后请你把这两首古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一听。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1.同学们自己先读读这两行字,想想这两句有什么联系?
(这是一句古诗。)
2.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习“迟”字。
(1)学生按笔顺自学“迟”字。(了解笔顺规则:先里后外。)
(2)重点指导写好走之旁(三笔写成)。
(3)学生练写“迟”字。
3.小组学习:观察其余的字。
(1)重点观察,说一说哪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4.请学生先描一描,然后再写。
(二)语文生活。
1.看图思考。
课本第51页图上的猴子、小熊和小白兔举着相机照什么呢?
2.想象训练。
小小的照片能记下美好的时刻。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
3.小组学习。请学生介绍自己照片的故事。
请小组推荐本组说得最好的同学进行汇报。教师指导,要求不要过高,说出给谁拍照,为什么拍照即可。
4.请同学们动笔,把这个拍照片的故事试着写一写。(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写。)
(三)作业。
把想象的内容写成几句话。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写作教案11-03
语文《春》教案03-08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狼》教案03-18
语文试讲教案03-19